一、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推动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红霞[1](2007)在《动态资源整合模型构建及柔性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部环境的特征是影响组织战略决策的重要变量,在过去相对静态的环境中,传统的“产业结构观”战略和“资源基础观”战略对于组织的竞争优势的培育很有帮助,然而当今的环境特征显示组织的战略环境已远远超越稳定状态,以不确定性、变动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动态环境改变了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规则。在动态的环境中,组织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从一个暂时优势迅速转移至另一个暂时优势,固守过去的优势和试图延缓变革的进行,最后都只能导致失败。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偏于静态的线性战略方法开始失效。因此,组织需要采用一套全新的战略理论作为指导,确保组织内部与环境的有效连接,实现在多种发展路径之间的畅通转换。鉴于这个目的,本文提出“动态资源观”战略,构建动态资源整合模型,建立基于动态资源观的柔性战略以指导组织在动态环境中获取或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动态资源观战略从组织内外两个方面来制定组织的战略框架,强调组织内部与外界环境的有效连接。为了保证理论的基础的可靠性,文中首先对战略环境的内涵、组织的资源能力体系界定与构成以及它们各自对战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将能力作为“中介”连接资源与战略并对环境进行响应的战略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动态资源观的动态整合模型,并给出了该整合模型的运作机制和实施步骤。同时提出“组织场”概念来说明“动态资源整合模型”的运行过程,解释战略的适度性原则,并提出组织提升位势的最佳途径是沿着组织梯度方向。为了揭示动态整合模型中“动力引擎”的运作机制,论文着重研究了动态环境下资源能力的管理策略,通过数理模型对资源的获取模式进行判断分析,提出“事前判断”和“事后判断”两种判断标准来分析组织整合资源的价值,并提出了如何实现最佳资源配置利用的模型方法。同时对“动态能力”的属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动态资源观战略”对动态环境要求的响应,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资源观的柔性战略及设计思路,并对柔性水平进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稳定与变革”的矛盾。同时提出采用情景分析的预警系统来使组织规避风险,保障柔性战略的发挥并使战略转换顺利进行。战略转换是“动态资源整合模型”的重要模块,是柔性战略的核心内容,论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战略转换的动因、时机、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略转换的三元协同模型以及以创新、动态能力、战略柔性为内容的解决“刚性”的三角框架,并为处于中国转型期的我国组织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导。为了增强对本文提出的战略模型的解释,强调战略的实用性,文中最后采用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发展战略作为案例对模型的架构进行了应用。
杨建勇[2](2005)在《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不到10年的时间,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已经完成了从交通运输基础性功能设施向世界市场资源配置枢纽的转型,成为全球性国际贸易与运输链中的重要环节。以国际集装箱化为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不仅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重大调整,同时也催动了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港口建设与发展的热潮。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争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和区域性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激烈竞争,其竞争程度已经超越了港航产业的企业经营范畴并越来越带有政府行政行为的色彩。不少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化港口建设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则是通过加大多元化投资力度来进一步扩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在国际航运市场中的国际竞争能力。经济发展为港口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深化港口发展理论研究,充分把握港口发展的基本运行规律,对于我们统筹港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经济全球化与港口发展研究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现代经济学方法及其他多种学科理论工具手段,对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结合港口发展的实践,本论文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了港口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运行规律;(2)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分析与论证了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3)通过对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基本趋势的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沿海港口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局面,提出了港口发展战略及其基本对策;(4)通过对不同时期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与检索,本论文在以下四个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及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具有原创性:(1)通过对港口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的作用方式与途径的分析,提出并论证了港口城市市场容量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互为依存关系:(2)通过对港口国际竞争念势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区域性国际港口群之间“竞争引力效应”概念,即同一区域相邻国家或地区之间港口竞争程度分别与其产业规模成正比,与其地理距离成反比的相互关系;(3)通过对港口基础设施基本属性的分析,提出了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
何兴法[3](2008)在《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港口城市是港口与城市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产物。港口城市具有联结海陆两个扇面的区位优势,并不断累积和释放强大的集聚效应,使其在水路运输优势终结后仍能持续繁荣。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港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港口、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世界上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各有特色,但也有着相似的发展规律。宁波历史上就是典型的港口城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宁波发展的总目标。目前,宁波具备了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良好基础,包括具有国际一流的港口条件、富有特色的港口经济、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今后一个时期,宁波的发展将面临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区域竞争激烈、港口综合优势不明显、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国际化程度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制约因素。本文还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宁波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并预测到2020年有望基本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综合分析宁波的基础条件、发展现状、面临机遇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宁波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走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道路。主要应采取七大战略措施:一是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与上海洋山港错位发展,最终走向一体化的世界级长三角港口群;二是推行自由港政策,以建设保税港区为龙头,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三是推进港城联动发展,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四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建设发达的多元化经济体系;五是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扩大经济、社会和人文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六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发展水平,加速社会发展现代化;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型国际港口城市。
马盟雨[4](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曹晓玲[5](2007)在《上海市与国际港口城市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按照时代要求,上海正在努力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其中港口经济是引导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很多国际化大都市都是依托港口和临港经济发展起来的。 港口不仅为港口城市带来大量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更为重要的是,港口具有强大的资源集聚和整合能力,能够带动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港口城市,是上海城市建设的目标。港口的发展及作用的发挥与港口所在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提高有着至关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文在对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总结后,将上海的现代化现状与第一次现代化标准进行比较,同时对上海的国际化现状和国际初级、中级和高级现代化水平进行对比,并进一步研讨差距。其中现代化分别从经济现代化、社会发展现代化和知识现代化三个角度分析差异,国际化分别从经济实力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外向水平和港口地位水平四个角度分析差异。 从未来发展考虑,以新加坡、香港和鹿特丹等国际港口城市为参照,依据近十余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针对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已有的研究指标体系进行优劣势分析及研判,筛选出研究上海港口城市最佳的指标体系并加以修订,运用相关指标对当前上海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展开比较研究,从而发现上海与其它港口城市的差距。 进而分别从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科学城市管理、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探讨上海与国际港口城市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设国际大港切实可行的相应的对策。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对上海市尽快实现世界港口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国其它港口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秦学[6](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本刊编辑部,《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研究》课题组,金定海,聂艳梅[7](2009)在《中国城市品牌传播困境的思考》文中指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目前我国的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61座,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包括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市374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的数目增长迅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预计未来的10年内,我国城市的数量极有可能突破1000座。与迅猛的城市化进程相呼应,塑造城市品牌、推广城市形象就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城市,如何区隔城市定位、如何传播城市品牌形象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广告传播公司、媒体所共同关注的课题。城市品牌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部门、行业、专业众多;城市品牌传播是一个长期战略规划,关系到城市形象的长远走向。正是因为城市品牌传播的复杂性,也造成了当前我国城市品牌传播中的诸多问题。鉴于中国目前的城市数量众多,城市级别多样,不同城市的品牌传播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本专题将对我国的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共计19个城市的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探讨。
汤飞[8](2014)在《基于城市规划经济学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和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实践表明,城市规划方案编制与实施的效果、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城镇建设的功绩和效益往往并不只是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属性所决定的,而更多的取决于城市规划的经济属性。国外城镇化和城镇建设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与地区已经开始将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注入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过程之中,用于解决或缓解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由此可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不仅是一种空间现象,还是一种经济现象。本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基于城市规划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研究,将城市规划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章从历史维度出发,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别总结出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第四章尝试性的构建了城市规划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首先对城市规划的经济学特征进行剖析,在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城市规划经济学的适用理论,提出城市规划经济学的多元性特征、城市规划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目标,总结出城市规划经济学的理论要素,并对城市规划经济学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随后的第五、六、七、八章则从城市规划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将主要理论研究要素融入中国传统哲学“合”的理念之中,针对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别提出文化经济与产业经济结合、公共经济与环境经济融合、土地经济与住房经济契合、人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竞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最后的结论与展望中,主要对本文进行全面性总结,提出文章主要的研究结论与不足,同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宋健坤[9](2012)在《2011年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文中指出港口城市具有港口和城市的双重内涵,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体。本报告选取了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23个港口城市进行研究。报告共分六部分。报告的序中介绍了港口城市的内涵、特征及选取;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国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报告的理论基础——资源空间理论,重点介绍了价值五力,然后分析了港口城市价值影响因素,即资源空间承载力、资源空间驱动力、资源空间辐射力、资源空间整合力和资源空间支撑力(亦即价值五力);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评价思路与原则、评价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第四部分是中国内地港口城市价值综合排名、分要素排名和价值提升因素分析;第五部分是对上海、深圳、广州等重点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是提升港口城市价值的对策建议。通过运用价值五力模型对2010年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的价值分析,报告得出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天津、武汉、青岛、宁波、大连位于内地港口城市价值排名前十。
王杰[10](2007)在《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国际航运中心从出现而发展迄今,业已历经数百年洗礼,其成功令世人瞩目,有着许多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与总结。在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从事国际航运中心理论研究更属势在必行。本论文主要内容是探讨国际航运中心的若干构成要素,研究其发展与功能演变规律,进而分析其形成与发展机理,剖析其货运量数值指标和港口群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着上述内容,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在对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评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界定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与特点,提出并分析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四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2)讨论并提出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演进分代的断代标准,并辅之以相关内容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与研究伦敦等三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演变及其转型特征,进而提出了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应该具备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同时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空间位移问题,并比较了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异同。(3)分析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航运中心运行中的作用。以港口企业市场边界的扩张与海向腹地的出现为重点,探讨了国际经济与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的关系;以网络型经济和HSS网络为重点,探讨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与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的关系;通过引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规模经济可以作为威胁竞争对手港口的有效竞争手段。(4)探讨了港口总吞吐量与集装箱处理量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界定了国际航运中心架构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绝对指标和相对比例指标以及总吞吐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国际中转集装箱及其绝对量与相对比例的意义。(5)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是建立在以城市带或都市圈为背景的港口城市群体基础上的。通过分析港口城市群体的不同等级及其首位港口城市的相对区位,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下的港口群单中心与多中心架构状况,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发展规模分析方法,并从极化效应与回波效应等角度提出了港口群不同架构的原因。(6)建立了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标权重的选取采用主观的专家调查法和客观的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评价方法运用集对同一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作为参照,以集对同一度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较好,且结果可信度高,计算过程简单,各项指标结果的分项比较容易进行,为此以集对同一度分析法为重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13个直接或潜在的国内外航运中心进行发展能力评价,同时根据总体和分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7)论文最后进行了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若干思路,例如城市、城市群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关系处理,东西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模式的对比分析,动态的国际航运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现代物流对国际航运中心及其港口的影响等等。本文选择国际航运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我国现实和潜在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评价了现有国内外航运中心的发展状况。论文提出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对于我国当前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推动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推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资源整合模型构建及柔性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态资源观战略 |
2.1 环境的界定和内涵 |
2.2 动态环境下的战略分析 |
2.3 组织的资源能力体系构成研究 |
2.4 资源能力与战略的关系 |
2.5 动态环境下基于资源观的战略定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动态资源观的战略动态整合研究 |
3.1 基于动态资源观的整合模型的特征 |
3.2 动态资源整合模型的运作机理 |
3.3 基于“组织场”的模型系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环境下的资源管理 |
4.1 动态资源观战略视角下的环境识别 |
4.2 资源动态管理策略 |
4.3 动态环境下的资源(能力)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环境下能力的培育策略 |
5.1 资源管理中的能力分析 |
5.2 能力更新升级的途径 |
5.3 能力“动态”属性的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动态资源观的柔性战略 |
6.1 柔性在管理中的概念 |
6.2 动态资源观与柔性战略 |
6.3 基于动态资源观的柔性战略的建立 |
6.4 基于情景分析方法的预警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柔性战略的战略转换分析 |
7.1 动态环境下战略转换的内涵和特征 |
7.2 战略转换的机理研究 |
7.3 解决“刚性”的三角框架 |
7.4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组织战略转换分析及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动态资源观的天津国际港口城市柔性战略研究 |
8.1 基于动态资源观的城市战略的提出 |
8.2 国际港口城市的涵义及主要指标 |
8.3 基于动态资源观的天津国际港口城市柔性战略设计 |
8.4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及适度性原则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情景分析法的执行步骤 |
致谢 |
(2)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港口发展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主要原创性观点 |
2 港口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国外理论界关于港口发展的理论综述 |
2.2 国内理论界关于港口产业理论研究的综述 |
2.3 国内外港口发展理论主要研究成果的评价 |
3 现代港口基本运行规律的理论研究 |
3.1 港口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
3.2 现代港口发展的基本动因 |
3.3 港口运输的经济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港口市场结构及其集散效应 |
4.1 现代港口市场结构 |
4.2 港口的空间集聚效应 |
4.3 港口的区域扩散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现代港口的政策环境与现代港口管理体制研究 |
5.1 现代港口的政策环境研究 |
5.2 现代港口管理体制研究 |
5.3 现代港口投融资方式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国际港口竞争与我国港口发展的基本战略 |
6.1 区域性国际港口群问题的基本现状 |
6.2 我国沿海港口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
6.3 我国沿海港口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现代港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
7.1 港口国际竞争力概述 |
7.2 港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7.3 港口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港口产权结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8.1 我国沿海港口产权结构的历史沿革与体制分析 |
8.2 现代港口产权多元化结构的现状分析 |
8.3 多元化产权结构是完善港口管理体制的经济基础 |
8.4 本章小结 |
9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现代航运服务产业 |
9.1 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运动规律 |
9.2 国际航运中心与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的相关性 |
9.3 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的实例研究—开展上海口岸国际干线班轮中转业务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答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课程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研究工作 |
附录 |
(3)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2章 港口城市的一般理论 |
2.1 港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关理论 |
2.1.1 港口区位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1.3 港口城市优先发展论 |
2.2 港城关系演变理论 |
2.2.1 港城互动理论 |
2.2.2 港城关系变迁理论 |
2.3 对相关理论的简要评述 |
第3章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 |
3.1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 |
3.2 当今世界典型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概况 |
3.2.1 纽约(New york) |
3.2.2 鹿特丹(Rotterdam) |
3.2.3 新加坡(Sinagapore) |
3.2.4 香港(HongKong) |
3.2.5 汉堡(Hamburg) |
3.3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
3.3.1 港口城市的概念 |
3.3.2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内涵 |
3.3.3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征 |
3.4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4章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历史演进和现实基础 |
4.1 宁波作为港口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演进 |
4.1.1 内河港—团状发展的城市 |
4.1.2 内河港、河口港—带状发展的城市 |
4.1.3 内河港、河口港、海港—组团式发展的城市 |
4.2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目标的确立及进展 |
4.3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基础条件 |
4.3.1 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 |
4.3.2 国际一流的深水良港 |
4.3.3 特色鲜明的港口经济 |
4.3.4 快速提升的综合实力 |
4.3.5 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 |
4.3.6 充满活力的经济体系 |
第5章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现状评估及进程预测 |
5.1 指标体系及权重、标准值的确定 |
5.1.1 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5.1.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5.2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现状的综合评估 |
5.2.1 评价的基本方法 |
5.2.2 评估结果分析 |
5.3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程预测 |
5.3.1 模型的选择 |
5.3.2 关于经济类指标的基本预测 |
5.3.3 关于社会类指标的基本预测 |
5.3.4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程预测 |
第6章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机遇和挑战 |
6.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 |
6.2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
6.3 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的条件 |
6.4 世界港口城市发展新趋势对宁波的启示 |
6.5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给宁波带来的机遇与压力 |
6.6 宁波自身不足造成的制约 |
第7章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路径 |
7.1 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 |
7.1.1 加快两港整合步伐,建设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 |
7.1.2 加强与洋山港的合作互动,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双枢纽港”模式 |
7.2 积极推行自由港政策,建设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
7.2.1 加快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 |
7.2.2 以保税港区为龙头建设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
7.3 引导港城联动发展,建设现代化宁波大都市区 |
7.3.1 加快中心城“东扩”,促进中心城与临港区域相向互动发展 |
7.3.2 推进“北联”和“南统筹”,加快发展都市区南北两翼 |
7.3.3 加快推进“中提升”,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
7.4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7.4.1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
7.4.2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
7.4.3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
7.5 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 |
7.5.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
7.5.2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
7.5.3 塑造国际化的城市环境 |
7.6 坚持综合协调发展,加快社会发展现代化 |
7.6.1 建设创新型城市 |
7.6.2 建设教育强市 |
7.6.3 建设文化大市 |
7.6.4 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
7.6.5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
7.7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型国际港口城市 |
7.7.1 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
7.7.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7.7.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上海市与国际港口城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论文比较研究范围界定—城市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结构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港口城市综述 |
2.1 港口城市的基本特征 |
2.2 港口城市的功能 |
2.3 港口城市的开发意义 |
第3章 港口经济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发展 |
3.1 港口经济是港口城市的推动力 |
3.1.1 从港口功能的角度看港口对城市经济的贡献 |
3.1.2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港口对城市经济的贡献 |
3.2 现代化港口型国际大都市是港口经济的坚实载体 |
第4章 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研究及关系 |
4.1 城市现代化研究 |
4.1.1 城市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 |
4.1.2 现代化城市的量度与比较评价方法 |
4.2 城市国际化研究 |
4.2.1 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
4.2.2 国际化城市的量度与比较评价方法 |
4.3 国际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4.4 国际大港与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关系 |
第5章 上海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现状 |
5.1 上海现代化的发展及现状 |
5.2 上海国际化的发展及现状 |
第6章 上海市与国际港口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比较 |
6.1 数据来源和比较研究方法 |
6.2 城市现代化比较 |
6.2.1 经济现代化比较 |
6.2.2 社会发展现代化比较 |
6.2.3 知识现代化比较 |
6.2.4 现代化水平综合比较 |
6.3 城市国际化比较 |
6.4 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动态变化比较结果 |
第7章 上海与国际港口城市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 |
7.1 城市的原因分析 |
7.2 港口的原因分析 |
第8章 上海建设现代化港口型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思考 |
8.1 上海在现代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8.2 上海发展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对策 |
8.2.1 上海发展现代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8.2.2 上海发展港口型国际大都市的具体对策 |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己发表论文: |
(6)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7)中国城市品牌传播困境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问题一城市品牌战略规划缺失, 结构层次芜杂 |
1. 城市:有形象认知是否就有品牌效应? |
2.传统与现代, 城市形象如何转换? |
3.城市品牌规划等同于城市产业规划吗? |
4.城市品牌发展规划, 没必要? |
问题二城市品牌管理系统缺失, 品牌意识薄弱 |
1.城市品牌规划:谁来做? |
2.城市品牌建设:局部大于整体? |
3.城市品牌推广:求同还是存异? |
问题三城市品牌传播策略缺失, 同质现象严重 |
1. 一种状态:主体传播意识薄弱 |
2. 两类倾向:传播对象形象缺失、定位模糊 |
3. 三个选择:大众媒体、节事活动、新闻发言人 |
4.四大主题:历史文化、发展新景、旅游标志、生活娱乐 |
问题四城市品牌受众意识缺失, 民间参与不足 |
1.内部受众对城市品牌建设参与度较低, 主体性不强 |
2.外部受众解读城市品牌过于被动, 整体性薄弱 |
3.缺乏良性互动, 民政之间即时沟通渠道缺失 |
4.民生报告避重就轻, “讳疾忌民医”现象存在 |
问题五品牌主体形象缺失, 核心定位模糊 |
问题六城市品牌文化内涵缺失, 表现流于表面 |
1.忽视城市文化软实力 |
2.城市文化内涵塑造, 缺乏深度 |
3.城市文化内涵塑造, 缺乏个性 |
问题七城市品牌视觉符号缺失, 识别系统畸形 |
问题八城市品牌国际视野缺失, 开放意识欠缺 |
1.品牌经营意识薄弱, 全局与开放不足 |
2.策略执行品质不高, 基点和标准不高 |
3.形象定位过于自我, 个性与区隔不清 |
4.创意表现过于雷同, 开放与持续不够 |
(8)基于城市规划经济学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时代契机 |
1.1.2 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效益” |
1.1.3 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重心转移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规划经济学 |
1.2.2 城镇化 |
1.2.3 新型城镇化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规划经济学理论研究现状 |
2.1.1 城市经济学理论 |
2.1.2 城市新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
2.1.4 帕累托效率 |
2.2 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城镇化的研究现状 |
2.3 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评述 |
3.1 国外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3.1.1 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回顾 |
3.1.2 东亚发达地区城镇化历程回顾 |
3.1.3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特征 |
3.2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总结 |
3.2.1 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总结 |
3.2.2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经验总结 |
3.3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3.3.1 城镇化起步阶段(1949—1957年) |
3.3.2 城镇化畸形发展阶段(1958—1977年) |
3.3.3 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2年) |
3.3.4 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 |
3.4 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3.4.1 文化的经济效应尚未凸显 |
3.4.2 产业经济发展急需转型 |
3.4.3 公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
3.4.4 环境经济发展低效粗放 |
3.4.5 土地经济发展失控 |
3.4.6 住房经济发展失衡 |
3.4.7 人口“市民化”矛盾突出 |
3.4.8 区域经济发展缺乏统筹 |
3.4.9 政府推进城镇化方式的偏差 |
第四章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 |
4.1 城市规划的经济学特性 |
4.1.1 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 |
4.1.2 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
4.1.3 重塑城市发展规律的工具 |
4.1.4 制定和落实经济政策的方法 |
4.2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多元性特征 |
4.2.1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形态性特征 |
4.2.2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技术性特征 |
4.2.3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管理性特征 |
4.2.4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社会性特征 |
4.2.5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哲学性特征 |
4.3 城市规划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
4.3.1 调查研究 |
4.3.2 分析与整合 |
4.3.3 多领域交叉研究 |
4.3.4 供给和需求分析 |
4.3.5 成本效益分析 |
4.3.6 边际分析 |
4.3.7 外部性 |
4.4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
4.4.1 城市规划理论的第三次“变革” |
4.4.2 辅助城市规划方案选择、实施与管理 |
4.4.3 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核心价值观 |
4.5 城市规划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研究要素 |
4.5.1 文化经济 |
4.5.2 产业经济 |
4.5.3 公共经济 |
4.5.4 环境经济 |
4.5.5 土地经济 |
4.5.6 住房经济 |
4.5.7 人口经济 |
4.5.8 区域经济 |
4.6 城市规划经济学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
第五章 文化经济与产业经济结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
5.1 城镇文化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1 影响城镇经济发展主体的观念 |
5.1.2 影响城镇产业经济运营模式的选择 |
5.1.3 影响城镇产业经济的机制创新 |
5.2 城镇产业文化的构建 |
5.2.1 城镇产业文化的再认识 |
5.2.2 城镇企业文化的培育 |
5.2.3 城镇产业文化价值观的确立 |
5.3 文化经济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 |
5.3.1 维护城镇文化本底 |
5.3.2 统筹城镇文化资源 |
5.3.3 营造文化产业空间 |
5.3.4 注重城镇文化营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共经济与环境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
6.1.1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公共交通设施的需求 |
6.1.2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的双向需求 |
6.1.3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公共能源的需求 |
6.2 低碳理念主导的公共经济发展策略 |
6.2.1 强化城乡公共交通运输网络 |
6.2.2 完善城乡水资源循环系统 |
6.2.3 实现城乡公共能源高效利用 |
6.3 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环境保护策略 |
6.3.1 实施城乡环境影响评价 |
6.3.2 城乡环境控制的规划路径 |
6.3.3 城乡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地经济与住房经济契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
7.1 我国土地与住房的经济特性 |
7.1.1 土地权利制度 |
7.1.2 土地财政 |
7.1.3 住房金融 |
7.2 应对新型城镇化的土地供给与住房建设策略 |
7.2.1 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改革 |
7.2.2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挖掘土地存量 |
7.2.3 完善供需之间的弹性互动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人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竞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
8.1 城镇化进程中人地关系的经济三重性 |
8.1.1 作为城镇化发展基础的人地关系 |
8.1.2 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人地关系 |
8.1.3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人地关系 |
8.2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区域性流动的趋势分析 |
8.2.1“离土又离乡”的人口城镇化 |
8.2.2 人口与经济聚集的区域化格局逐步强化 |
8.2.3 人口向大城市和县级单元两端聚集 |
8.3 城镇群为主体层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
8.3.1 城镇群发展的历史功绩 |
8.3.2 城镇群发展的瓶颈 |
8.3.3 城镇群区域经济竞合发展的策略 |
8.4 县级单元为本底层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
8.4.1 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8.4.2 推动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性 |
8.4.3 新型城镇化对县级单元的必然选择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2011年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1. 港口城市内涵 |
(1) 港口城市定义 |
(2) 港口城市类型 |
2. 港口城市特征 |
(1) 能量密集性 |
(2) 形态更具开放性 |
(3) 系统有序性 |
(4) 运作高效性 |
(5) 产业高关联性 |
3. 港口城市选取 |
二、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
(一) 背景分析 |
1. 国际港口城市向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转变 |
2. 全球港口重心将向亚洲转移 |
3. 国际港口企业加速整合 |
4. 全球船运业进入重组时代 |
(二) 发展现状 |
1. 中国已跻身全球港口大国行列 |
2. 吞吐量呈现多样化变化 |
3. 全国港口城市形成三大产业集群 |
4. 港口物流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三) 发展特点 |
1. 港口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
2. 强大的腹地经济是支撑港口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 |
3. 港口建设成绩显着 |
(四) 发展趋势 |
1. 港城一体化是中国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
2. 区域港口资源走向整合式发展 |
3. 港口逐渐从单一腹地向腹地-中转复合型转变 |
(五) 存在问题 |
1. 出海航道能力尚未满足大型船舶要求 |
2. 内河港口建设需适应水陆联运的发展 |
3. 港口城市亟待制度创新 |
4. 港口城市发展需要全局规划 |
5. 港口城市软环境建设有待提高 |
三、基于资源空间理论的中国内地港口城市价值影响因素 |
(一) 资源空间理论 |
1. 理论概述 |
2. 价值五力 |
(二) 港口城市价值影响因素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四、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体系 |
(一) 评价思路与原则 |
1. 评价思路 |
2. 评价原则 |
(1) 系统性原则 |
(2) 科学性原则 |
(3) 可操作性原则 |
(二) 评价技术方法 |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技术方法 |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1) 指标体系建立 |
(2) 评价指标选取 |
(3) 指标指数实际值的确定 |
3. 分指标指数标准化 |
(1) 数据选取 |
(2) 指标标准化 |
(3) 计算方法 |
(三) 指标体系 |
五、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 |
(一) 港口城市价值综合评估 |
(二) 港口城市分要素排名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十强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十强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十强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十强 |
5、资源空间支撑力十强 |
(三) 价值提升因素分析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对港口城市价值提升的贡献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对港口城市价值提升的贡献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对港口城市价值提升的贡献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对港口城市价值提升的贡献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对港口城市价值提升的贡献 |
六、中国重点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
1. 上海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2. 深圳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3. 广州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4. 南京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5. 苏州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6. 天津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7. 武汉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8. 青岛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9. 宁波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10. 大连 |
(1) 资源空间承载力 |
(2) 资源空间驱动力 |
(3) 资源空间辐射力 |
(4) 资源空间整合力 |
(5) 资源空间支撑力 |
七、对策建议 |
(一) 提升资源空间承载力 |
(二) 提升资源空间驱动力 |
(三) 提升资源空间辐射力 |
(四) 提升资源空间整合力 |
(五) 提升资源空间支撑力 |
(六) 总结与展望 |
后记 |
(10)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综述 |
1.2.3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下的港口群与港口货运量指标的研究综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际航运中心构成要素分析及其相关研究 |
2.1 国际航运中心概念的探讨 |
2.1.1 以往有关国际航运中心的不同认识 |
2.1.2 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与发展特点分析 |
2.2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分析 |
2.2.1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的讨论 |
2.2.2 全球性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分析 |
2.2.3 高端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与货运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分析 |
2.2.4 中转型国际航运中心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分析 |
2.2.5 超前型国际航运中心与适应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分析 |
2.3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分析 |
2.3.1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条件的讨论 |
2.3.2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与功能演变规律研究 |
3.1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与功能演进的分代探讨 |
3.1.1 联合国有关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演进研究的简要剖析 |
3.1.2 新的国际航运中心三阶段划分分析 |
3.2 不同代际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功能演变的比较研究 |
3.2.1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沿革与演变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
3.2.2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功能演变的比较分析 |
3.2.3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分析 |
3.3 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演变实证分析 |
3.3.1 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理论探讨 |
3.3.2 伦敦、纽约与东京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发展沿革实证分析 |
3.4 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航运中心空间位移的关系分析 |
3.4.1 全球经济与贸易中心变迁与国际航运中心位移的同步关系简析 |
3.4.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基础设施与航运中心城市空间分离的探讨 |
3.5 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之间的关系研究 |
3.5.1 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差异与不同性分析 |
3.5.2 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相同相近性简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分析 |
4.1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机理的有关研究回顾 |
4.2 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4.2.1 国际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市场边界扩大的探讨 |
4.2.2 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口市场边界扩张分析 |
4.3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的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性分析 |
4.3.1 港口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与集聚经济概述 |
4.3.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的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性分析 |
4.4 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的规模经济与先发优势分析 |
4.4.1 传统的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简介 |
4.4.2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在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竞争中的应用分析 |
4.5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规模不经济简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货运量数值指标研究 |
5.1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货物总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指标的关系认识 |
5.1.1 关于国际航运中心架构下港口货流指标研究的简要回顾 |
5.1.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总吞吐量指标与集装箱吞吐量指标的相关性考察 |
5.1.3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其相对与绝对指标的进一步讨论 |
5.1.4 港口总吞吐量指标的进一步讨论 |
5.1.5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与集装箱吞吐量指标关系的归纳总结 |
5.2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集装箱中转运输量指标简析 |
5.2.1 国际中转集装箱的含义 |
5.2.2 国际中转箱意义的讨论 |
5.2.3 国际中转集装箱的指标考察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发展模式研究 |
6.1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研究综述 |
6.2 港口群的演进及其连接结构模式简析 |
6.2.1 港口与港口群的演进过程及其划分简述 |
6.2.2 港口群网络的连接结构模式分析 |
6.3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组合模式研究 |
6.3.1 巨大城市带城市等级体系与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发展模式的关系 |
6.3.2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组合模式分析 |
6.4 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发展规模分析方法探讨 |
6.4.1 港口群规模分布的统计模式 |
6.4.2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集中度与首位度分析 |
6.4.3 现有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集中程度的简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
7.1 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研究回顾 |
7.2 评价方法与对象选择 |
7.2.1 评价方法介绍 |
7.2.2 集对同一度分析法介绍 |
7.2.3 模糊评价方法介绍 |
7.2.4 评价对象的选择 |
7.3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
7.3.1 专家调查法 |
7.3.2 熵权法 |
7.3.3 组合权重 |
7.4 分项评价指标的分析 |
7.4.1 国际航运中心经济环境 |
7.4.2 国际航运中心自然环境 |
7.4.3 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能力 |
7.4.4 国际航运中心运输能力 |
7.4.5 国际航运中心运输服务水平 |
7.4.6 国际航运市场发达程度 |
7.4.7 新技术采用率 |
7.4.8 政府效率 |
7.5 分项评价结果分析 |
7.5.1 总的评价结果分析 |
7.5.2 分项评价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工作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调查法表格 |
专家调查法表格(一) |
专家调查法表格(二) |
专家调查法表格(三) |
附录B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隶属度的计算方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四、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推动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资源整合模型构建及柔性战略管理研究[D]. 于红霞. 天津大学, 2007(08)
- [2]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建勇. 上海海事大学, 2005(04)
- [3]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路径研究[D]. 何兴法. 同济大学, 2008(10)
- [4]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上海市与国际港口城市的比较研究[D]. 曹晓玲. 同济大学, 2007(01)
- [6]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7]中国城市品牌传播困境的思考[J]. 本刊编辑部,《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研究》课题组,金定海,聂艳梅.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9(07)
- [8]基于城市规划经济学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D]. 汤飞. 天津大学, 2014(08)
- [9]2011年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J]. 宋健坤. 城市观察, 2012(01)
- [10]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D]. 王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