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电子计算机房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何涌源[1](1978)在《漫谈电子计算机房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将得到普遍应用,铁路系统也将广泛应用。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加速计算机的安装与运用,不少单位利用旧有建筑物进行改建,以满足安装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的需要。本文着重介绍DJS—8型32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以及改建后使用的一些体会。
苏日娜[2](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研究指明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著《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王艺璇[3](2020)在《陈长林琴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具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双重身份的陈长林先生,以其特殊的学科结构、丰厚的学养与学术成就,成为现当代承前启后、独一无二的标志性“科技型”琴家。本文通过对其琴学理论、操缦实践、音视频辑录等三方面重要成果的研究得出,陈长林先生对现当代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古琴科技、琴律研究、打谱移植、吟唱操缦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他在古琴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本文结合陈长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力求对其一生的琴学成就予以理论性的初步归纳与探索,并为当代琴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本刊编辑部[4](1984)在《建国以来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报刊文章索引(上)》文中提出 为检阅我国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创建和发展的历程,进一步推动这两门新学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和学科本身的建设,我们特编辑了此索引资料,并向国庆三十五周年献礼。关于文章的收集。因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为遵守出版规定,故该索引主要选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杂志与文集,少部分选自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未编入内
黄志洵[5](1995)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计算机网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该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指出:尽管困难很多,我国仍须顺潮流而动,与国际上接轨,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黄淑美,伍慕仪[6](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研究指明
韦博成[7](2011)在《漫谈统计学的应用与发展(3)》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20多个实际案例说明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希望使更多的人对统计学有更全面、更深切的了解;第二部分简要介绍统计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并通过其发展进程的介绍,进一步阐明统计学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列举更多的论据说明近代统计学是当今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
朱彩兰[8](2005)在《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独立科目地位的确立都意味着信息技术课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本文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进行历史回溯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下观察信息技术课程,即在文化教育的层面上理解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意味着信息技术课程追求的是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于人,实现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于文化,促进信息文化的传承、建构与创新。 在对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文化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之后,本文从信息活动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文化,它是大众化信息活动与专业化信息活动分别对应的信息文化的综合,本质上是大众群体与专业群体的信息活动规则的总称。 在文化教育的层面上理解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意味着:内容建设要从目标、学生、过程三个维度加以考察,分别兼顾内容的技术性与文化性、阶段性与系统性、预设性与生成性;教材编写要体现适应差异、突出实践、穿插评价、价值渗透等原则;教学活动要关注过程体验文化、面向需求建构文化、全面促进适应文化、弘扬个性创新文化,这一切都需要以主体参与为前提;要实现课程创生,则需在内容、方法、过程、空间等方面做出努力。
罗华阳[9](2009)在《基于PLC的大型机房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从中小学到高校,都有规模不等的机房来供给学生使用,而在许多大中专院校,要建设大型的机房才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如何合理地构建舒适、安全的计算机机房,并克服传统的机房管理模式,科学、高效、自动地管理计算机机房,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节约电能,使机房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型计算机机房建设与管理为背景,应用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和技术,建设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大型公共机房,并为其设计了一个负载电源管理自动控制系统。在机房建设方面,主要介绍了机房的场地选择、机房的布局、机房负荷分析及机房的供配电设计等内容。在机房管理方面,主要介绍了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结合西门子PPI协议或自由口通信协议来自动控制机房负载的运行,并对机房的软件管理与系统自动维护方面做了简单介绍。文章给出了机房建设与管理相关的安装与控制流程图、自动控制系统硬件配置以及软件流程图及程序源代码。完成了机房管理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并成功投入运行。运行结果表明,此系统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性能稳定。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作为学校机房建设与大型网吧建设的设计范例。文章最后提出了大型机房自动控制管理系统设计的一些展望。
黄志鹏[10](2007)在《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音乐科技(Music Technology)学科是国际音乐界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沿着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等学科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一个新兴的音乐学分支学科。从国内外音乐科技学科发展的实际来看,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是探寻以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与音乐实践领域(包括创作、表演、制作、传播、教育和研究等)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以促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它具有交叉与综合学科的性质。国际音乐科技学科自20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形成了以音乐科技基础研究、电子音乐创作、多媒体音乐创作、数字音频处理与编辑等为代表的学科专业方向。音乐科技学科专业的诞生,有效地促进了音乐专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音乐与科技复合型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音乐科技已经成为音乐学体系中一个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应用型学科。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如,上海音乐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于2003年同时开设音乐科技专业。该专业的建设重点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从事音乐创作与制作、视音频技术、数字音频制作、录音、电子音乐创作、音乐软件编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科研人才。但是,总体而言,音乐科技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在我国尚处在起步与探索阶段。本文以探讨国内外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音乐科技学科本质与内涵的界定及其在整个音乐学体系中地位和功能的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发展建设的现实需求分析;●国内外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建设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我国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音乐科技及其学科与专业的界定、内容与本质;●第二、三章主要论述国内外音乐科技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四、五章分别分析与阐述国际音乐科技学科理论研究和学科专业发展;●第六章主要归纳和总结20年来国内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的历史发展;●第七章重点对当前国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最后,力争对论文的基本内容做出总结和评价,指出研究的创新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当前国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的实际,对国内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在不久的将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漫谈电子计算机房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电子计算机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陈长林琴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平概述 |
第一节 学科背景 |
一、科技工作者 |
二、古琴家 |
第二节 琴学生涯 |
一、私塾之学 |
二、家学渊源 |
三、从师渊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琴学研究 |
第一节 古琴与科技 |
一、“QPS”琴谱处理功能 |
二、琴曲演奏功能 |
三、古琴与人工智能 |
第二节 闽派古琴研究 |
第三节 琴律研究 |
一、“古琴”三分损益律生律法 |
二、纯律调弦法 |
三、复合律——三五调合律 |
第四节 打谱移植研究 |
一、打谱研究 |
二、琴曲移植 |
第五节 古琴与吟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琴曲操缦特点简析 |
第一节 《大胡笳》 |
一、琴曲简介 |
二、结构分析 |
三、艺术手法 |
第二节 《龙朔操》 |
一、琴曲简介 |
二、结构分析 |
三、艺术手法 |
第三节 《庄周梦蝶》 |
一、琴曲简介 |
二、结构分析 |
三、艺术手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陈长林琴学精神的体现 |
第一节 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
第二节 “利于世”的奉献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流变 |
1.1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史回溯 |
1.1.1 计算机文化论 |
1.1.2 计算机工具论 |
1.1.3 文化论再升温 |
1.1.4 信息文化观 |
1.2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总结与问题 |
1.2.1 课程发展小结 |
1.2.2 积淀问题分析 |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教育转向 |
2.1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理论借鉴 |
2.1.1 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 |
2.1.2 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学 |
2.1.3 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视野 |
2.2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时代背景 |
2.2.1 趋基础教育改革之势 |
2.2.2 合课程自身发展之需 |
2.3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历史意义 |
2.3.1 促进课程价值统一 |
2.3.2 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解析 |
3.1 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文化的相互作用 |
3.1.1 信息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 |
3.1.2 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文化的作用 |
3.2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3.2.1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 |
3.2.2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 |
第四章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
4.1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 |
4.1.1 双本体观适用的原因 |
4.1.2 双本体观的指导意义 |
4.2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确定 |
4.2.1 信息素养认识概述 |
4.2.2 信息素养概念辨析 |
4.3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建设 |
4.3.1 内容建设的目标维度:兼顾技术性与文化性 |
4.3.2 内容建设的学生维度:兼顾阶段性与系统性 |
4.3.3 内容建设的过程维度:兼顾预设性与生成性 |
4.4 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编写 |
4.4.1 教材编写的整体原则 |
4.4.2 教材内容的基本特点 |
第五章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
5.1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原则 |
5.1.1 重视过程与文化体验 |
5.1.2 需求导向与文化建构 |
5.1.3 全面促进与文化适应 |
5.1.4 弘扬个性与文化创新 |
5.2 信息技术课程创生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9)基于PLC的大型机房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现状 |
1.2 高校计算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
1.3 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型机房智能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
2.1 机房建设基本原则与要求 |
2.2 机房电源负荷分析理论基础 |
2.2.1 空调相关知识 |
2.2.2 机房空调数量与功率的估算 |
2.2.3 机房照明 |
2.2.4 计算机功率计算依据 |
2.3 机房供配电系统 |
2.3.1 供配电设计要求 |
2.3.2 导线选择 |
2.3.3 空气开关的选择 |
2.3.4 接触器的选择 |
2.4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要求 |
2.5 机房安全技术 |
2.6 机房电源PLC 控制技术基础 |
2.6.1 PLC 基本知识 |
2.6.2 西门子S7-200PLC 硬件组态基础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机房智能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机房布局设计 |
3.2.1 机房布局思路与整体布局设计 |
3.2.2 机房负载设备布局设计 |
3.3 机房负载设计 |
3.4 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
3.4.1 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与依据 |
3.4.2 供电电源选择与电源进线设计 |
3.4.3 负载电气布线设计 |
3.5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
3.6 机房安全设计 |
3.6.1 供配电系统安全设计 |
3.6.2 机房内部安全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LC 的机房负载电源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设计内容 |
4.2 控制方式设计 |
4.2.1 系统控制流程 |
4.2.2 应急手动控制设计 |
4.3 自动控制设计 |
4.3.1 自动控制工作原理 |
4.3.2 自动控制设计步骤 |
4.4 PLC 的选择 |
4.4.1 PLC 机型的选择 |
4.4.2 扩展模块的选择 |
4.4.3 I/O 分配表及I/O 硬件接线 |
4.5 总控制箱的设计 |
4.5.1 总控配电箱的设计 |
4.5.2 总控制箱手动操作规程 |
4.5.3 总控制箱自动操作规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房终端与PLC 通讯技术研究 |
5.1 基于PPI 协议的PC 与PLC 通讯设计 |
5.1.1 S7-200 PLC 的PPI 协议分析 |
5.1.2 控制系统页面设计 |
5.1.3 PPI 协议通信模式下的PC 与PLC 接口程序设计 |
5.2 基于自由口通信的PC 与PLC 通讯设计 |
5.2.1 自由口通信简介 |
5.2.2 自由口通信下PLC 程序编制 |
5.2.3 自由口通信模式下PC 与PLC 接口程序设计 |
5.3 调试和运行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
2、课题研究的局限性 |
3、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际音乐科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国际音乐与科技领域的形成 |
二、国际音乐科技学科的诞生 |
三、小结:音乐科技领域与学科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学科中文名称的确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一、音乐科技学科中文名称的确定及其在整个音乐学体系中的地位 |
二、音乐科技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一、论文研究之缘起 |
二、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目的 |
三、论文研究与相关理论探索的意义 |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20世纪音乐与科技领域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初音乐科技的探索与发展 |
一、时代发展背景 |
二、代表人物与事件 |
第二节 20世纪中后期音乐科技的发展与繁荣(上) |
一、时代背景 |
二、欧洲电子音乐的诞生与发展 |
三、IRCAM和皮埃尔·布列兹 |
第三节 20世纪中后期音乐科技的发展与繁荣(下) |
一、美国计算机音乐诞生与发展 |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国际其他国家的早期电子音乐发展研究 |
第四节 20世纪晚期音乐与科技领域的发展概述 |
一、技术突破与新设备的涌现 |
二、电子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
三、科学技术与音乐实践的广泛结合 |
第三章 国际音乐科技产业发展综述 |
第一节 国际音乐科技硬件工业产业的发展研究 |
一、国际音乐科技硬件产业体系 |
二、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的形成溯源 |
三、未来的发展 |
第二节 国际音乐科技软件产业发展研究 |
一、国际音乐软件产业发展与分类 |
二、动荡的国际音乐科技软件产业 |
三、未来的发展与展望 |
第三节 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的布局与相关机构 |
一、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的布局 |
二、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管理协会 |
第四章 国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建设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当前国际音乐科技领域发展概况 |
一、音乐科技相关研究和探索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推广 |
二、电子音乐的故乡——法国独领风骚 |
三、计算机音乐的故乡——美国后来居上 |
第二节 法国电子音乐及音乐科技的发展 |
一、巴黎音乐与音响协作研究所(IRCAM) |
二、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INA-GRM) |
三、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 |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美国计算机音乐研究的发展 |
一、斯坦福大学音乐科技研究 |
二、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音乐创作与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国际范围的其他国家音乐科技研究 |
一、日本相关研究组织和实验团队 |
二、英国相关研究组织和实验团队 |
三、加拿大相关研究组织和实验团队 |
第五节 国际组织/协会的成立以及期刊、杂志的发展 |
一、国际组织和机构 |
二、国际专业期刊杂志 |
三、经典理论著作与教科书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国际音乐科技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 |
第一节 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音乐科技学科建设 |
一、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式 |
二、斯坦福音乐系及CCRMA的音乐科技学科教学体系建设 |
三、课程体系的建设 |
四、对外交流 |
五、类似学校的学科发展 |
第二节 以达特茅斯学院为代表的专科研究性学院的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建设 |
一、学科发展简史与定位 |
二、专家队伍的建设 |
三、研究生课程建设 |
四、人才培养和入学要求 |
五、类似学校概述 |
第三节 以英国约克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音乐科技学科的发展 |
一、学科发展历史 |
二、音乐科技研究与教学 |
三、学历人才培养 |
第四节 以美国纽约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音乐科技学科的发展 |
一、纽约大学音乐科技学科发展概述 |
二、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 |
第五节 以朱丽亚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专业音乐学院音乐科技课程建设 |
一、音乐科技中心创建与定位 |
二、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 |
三、类似教学模式分析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国内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早期电子音乐的发展 |
一、雅尔(Jean Michel Jarre)来访 |
二、电子音乐创作与实践的开端 |
三、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音乐科技早期计算机音乐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专业音乐学院电子音乐和计算机音乐相关专业的发展 |
一、电子音乐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
二、台湾和香港的电子音乐发展 |
三、计算机音乐协会与相关文献与出版物 |
四、当前国内其他综合院校的计算机音乐研究 |
第三节 师范、艺术院校电脑音乐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发展 |
一、早期的发展与探索 |
二、"数字化音乐教育"的提出与实践 |
三、关于学科专业的发展与探索 |
四、"音乐与科学高层论坛" |
第四节 社会层面计算机音乐的发展 |
一、"电脑音乐"概念的诞生与电脑音乐的发展 |
二、专业书籍的出版 |
三、网络及论坛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化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
一、新技术的诞生以及数字音乐新兴产业发展 |
二、信息化时代音乐工业对传统音乐工业领域的冲击和影响 |
三、机遇与挑战 |
第七章 我国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发展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
第一节 音乐科技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分析 |
一、时代的发展——学科国际化的要求 |
二、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发展的实际需求 |
三、国内相关产业研究、发展的需要 |
四、应用型音乐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 |
第二节 我国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发展基础分析 |
一、当前的优势和基础 |
二、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
第三节 国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建设的基本思路 |
一、进一步扩大对国外音乐科技领域和学科发展的专项研究,加大国内外交流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确立并创建学科发展的正确思路和氛围。 |
二、在国际背景下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国内实际需求走自己的路,创办自我特色的学科专业,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我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观与方法论。 |
第四节 当前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发展的几个方向 |
一、不同类型学校音乐科技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
二、关于几个应用型音乐科技专业方向的设置 |
第五节 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一、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实质,确立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定位 |
二、全面认识音乐科技学科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具体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
第六节 国内音乐科技学科和专业发展建设的意义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音乐科技本科学科课程体系 |
附录2:音乐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
附录3:音乐教育技术硕士课程体系 |
附录4: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国外开设音乐科技学科/专业的大学和电子音乐机构 |
附录5:当前国际计算机音乐领域经典著作: |
中文参考文献: |
一、学术专著 |
二、专业学术论文 |
三、报刊资料: |
四、网络文献 |
五、国内音乐院校和专业机构网站 |
六、搜索引擎与图书数据库 |
七、音乐家个人网站 |
八、关于台湾和香港的情况: |
外文参考文献: |
一、学术论文和网络资料 |
二、外文专著 |
三、音乐家个人主页 |
后记 |
四、漫谈电子计算机房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漫谈电子计算机房的设计[J]. 何涌源.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10)
- [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陈长林琴学研究初探[D]. 王艺璇.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4]建国以来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报刊文章索引(上)[J]. 本刊编辑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84(09)
-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和问题[J]. 黄志洵. 宇航计测技术, 1995(05)
- [6]《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7]漫谈统计学的应用与发展(3)[J]. 韦博成.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1(03)
- [8]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 朱彩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9]基于PLC的大型机房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罗华阳. 湖南大学, 2009(01)
- [10]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 黄志鹏. 首都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