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选方用药参考(讲座提纲)(论文文献综述)
崔巍,赵德喜[1](2021)在《当归芍药散方证内涵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归芍药散证归属少阳病,核心病机为血虚血瘀,水湿停滞。当归芍药散中三水药与三血药共奏养血祛瘀利水之功。临床症见头晕、心悸、腹痛、小便不利等疾病,只要符合当归芍药散证中芍药证、当归证、川芎证、茯苓证、泽泻证、白术证,皆可以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治疗。
杨蓓[2](2021)在《本科生中医内科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文中提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培养临床思维是贯穿中医内科教学的核心。教师必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本文按照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探索:课堂教学中以启发式为主,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临床见习中以典型病例讲解为主;毕业实习中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门诊诊疗、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等。
王东琪,梁尚华[3](2021)在《河间学说与仲景思想关系探析》文中提出河间学说自金元时期形成以来,便对《伤寒论》等传统理论形成巨大冲击,学界逐渐出现"寒温对立"的局势。笔者通过比较刘河间与张仲景的学术观点,深入辨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河间学说与张仲景思想并非水火不容。寒温之争看似激烈的原因在于刘河间依《黄帝内经》理论构建自身学术体系,并以《黄帝内经》思想阐释《伤寒论》中外感热病的内容,而据后世学者考证,《黄帝内经》与张仲景伤寒非出同源,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就使得后世在理解相关理论时产生误读与困惑。然深究两位先贤的临证思想则会发现,河间学说中的遣方用药仍沿袭张仲景经验,河间学说并非对伤寒理论的推翻重建,是对《伤寒论》的补充和发展。通过探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窥"伤寒温病一体论"之渊源。
宋红垚[4](2021)在《《温热经纬》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王士雄(1808—1863),字孟英,是温病四大家之一。他编纂的《温热经纬》是一部有关温热病的注释着作,全书13万余字,共五卷,主要引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热病指南集》《疫疹一得》等着作。本次研究选择《续修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本论文研究方法涉及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笔者分别对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馆藏古籍进行了调查,从《温热经纬》的版本、体例、引文出处、注释来源以及方剂剂型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王孟英的其他着作,如《霍乱论》《王氏医案》等,对王孟英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温热经纬》的作者王孟英的生平进行了梳理。王孟英在《清史稿》与《(民国)杭州府志》中均有传,但更多的事迹记录在王氏现存的22部着作中。本论文根据这些着作中散落的线索,拼凑出王孟英坎坷的一生,并分为5个阶段(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壮年时期、晚年时期)进行详细介绍。王家为医学世家,童年时期,王孟英在和睦的大家庭中长大,虽天生体弱,但也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少年时期,王孟英经历了丧父之痛,便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传承家学、立志学医;青年时期,王孟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杭州地区小有名气的医生,并且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壮年时期,王孟英因先后丧妻、丧友、丧母又丧子,受到了精神上的打击,后又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多次搬家,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但他依然积极奔走,寻求安定之处;晚年时期,王孟英几经波折,终于定居在上海,却因贫穷、病痛等原因与世长辞,终年55岁。此外,本论文还对补充辑注了卷二《仲景疫病篇》的作者陈坤和《温热经纬》的7位“评参者”(杨照藜、汪曰桢、沈宗淦、顾俊、许兰身、赵庆澜、任源)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温热经纬》的成书背景和王孟英的着书目的。由于战乱、气候温暖、人口稠密等原因,清朝江南地区瘟疫流行、温病频发,患病之人数不胜数,然而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寒温混淆、滥用温补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一些医官乃至名医也不免有此弊病,病家偏信温补的观念,也助长了这种风气,致使患者枉死者众多。出于一个济世救人的医者的责任,王孟英着《温热经纬》,以期纠正纠正滥用温补之时弊、为后学者提供参考、使后学者辨证清晰,概括来讲,即“开医家之智慧,扩病者之生机”。此外,因《温热经纬》的刊行年代有争议,本论文还根据对、两种清同治二年癸亥(1863)刻本的研究,否定了清咸丰二年壬子(1852)刻本的存在,而清同治二年癸亥(1863)刻本是否存在也存疑待考,最后指出此书的成书年代在1863年夏五月之后。第三部分,对《温热经纬》的体例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湖北崇文书局刻本、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四川新繁东湖刻本、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松韵阁刻本、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上海文瑞楼石印本、《续修四库全书》本等5个版本,发现《续修四库全书》本的质量最佳,不仅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还刻工精美。根据对此版本的研究,发现《温热经纬》的体例清晰,书体结构完整。按内容分类,《温热经纬》分为正文部分与评语部分。按作用分类,《温热经纬》分为引文、注释、按语、评语四部分。引文是此书的主体内容,注释及按语的作用是对主体内容进行阐释与发挥,而评语的作用则是各部分进行说明与补充。这四部分相辅相成,类似于方剂的“君臣佐使”理论,共同协作,使得作者将每部分阐述的清晰、全面。本论文还找出《温热经纬》全部引文的来源与300余条注释的出处,并分析了引文部分与注释部分的特点。引文部分经源纬流,溯本清源。王孟英认为吴鞠通所着《温病条辨》内容模仿叶天士,“不过将《指南》温热、暑湿各案穿插而成”,并未溯本穷源,不引“《内经》《难经》《伤寒论》诸书”,也不汇参“《温热论》《幼科要略》”等书,不能将温病的本源阐述清楚。清代俞震(东扶)云:“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譬之井田封建,周礼周官,不可以治汉唐之天下也;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譬之五言七律,昆体宫词,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颂也。”故王氏引用《黄帝内经》条文,张仲景、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以及余师愚等人着作的原文汇成《温热经纬》,并详细解释了引用这些内容的原因。注释部分旁征百家,博采众长。此部分共引用30位医家的着作。通过分析30位医家的朝代可知,清代医家最多,有19位;宋到明的医家有12位。通过分析30位医家的籍贯可知,引用江苏籍的医家最多,占40%;浙江医家其次,占27%;安徽医家再次,占14%;另有山东、江西、广东、河南、河北、湖北医家,共占19%。这部分参考医家的着作横跨宋至清4个朝代、涉及9个省,范围广、跨度大,可谓博采众长。第四部分,对《温热经纬》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王孟英将温病分为温热病、湿热病、秋燥与温疫四大类,温热病又分为温病与热病两类。除温疫外,他习惯将这些疾病称为“春温、夏暑、秋燥”[1],而长夏属湿令[2],是易发湿热病的季节。所以王孟英对温病命名的特点是“以时令别其病名”[3],兼顾疾病发病的季节与六淫邪气特点。温疫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故单独分类。王孟英阐述了温病“顺传”与“逆传”的含义;提出“温病亦有热入血室”,丰富了“热入血室证”的内涵;首提“热入精室证”,认为“阴阳易”即“热入精室证”,并提供治疗方法。治疗温病以养阴为要。王孟英用药轻清,善用古方也能创新方。王氏的用药之道为后学者提供了范式,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大的价值。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概括。总体而言,本论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王孟英的生平,简要介绍了陈坤等为《温热经纬》的成书作出贡献却易被忽视的医家或医学爱好者;对《温热经纬》的成书背景和王孟英的着书目的进行了总结;对《温热经纬》的体例机构进行了全面且深入地研究;还对《温热经纬》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整理。
石瑞[5](2021)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山西省11个地市级医院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明确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与总结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结合专家会议法,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问卷调查法:自制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11地市级中1087名心血管科护士通过问卷星调查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2)半结构访谈法:根据访谈提纲,深入访谈18名冠心病患者并了解其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3)证据总结:系统检索冠心病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筛选并对指南证据整合分析。(4)证据评价:依据“2014年版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上述证据进行综合、提炼,拟定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5)专家会议法:组织临床、护理及康复相关专家举行专家会议,对护理方案初稿结合国内临床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1120份,有效问卷1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0%。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维度得分为(24.17±5.3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53.85±7.97)分,行为维度得分(51.23±10.0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科室、近12个月是否学习相关指南/共识、心血管工作年限、所在医院及科室是否开展心脏康复、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心脏康复专科培训是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总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2)质性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需求主要为5个方面:冠心病相关知识缺乏,个性化、操作性康复指导需求,出院后延续康复指导需求、家庭与社会关怀需求、医院与社区联合服务需求。(3)证据综合和证据评价: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共纳入17篇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证据总结,初步总结13个方面,150条证据,包括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膳食推荐、情绪/心理/睡眠管理、血压、血脂、血糖管理、戒烟、限制饮酒,体重和腰围管理、职业康复、健康教育及性生活。(4)专家会议结果:结合问卷调查、患者访谈和最佳证据结果,并结合专家会议的讨论意见,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版《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论:(1)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提高,而护理态度较积极,护理临床实践管理与指南建议存在较大差距,加强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培训是必要的。(2)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的心脏康复需求,健康教育及心脏康复干预策略的不同导致患者临床结局不同,提示医务人员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策略应评估个体需求,实施个性化管理方案。(3)基于现况调查、患者访谈、证据综合和专家会议法构建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符合临床实际和满足患者需求,该方案涉及内容共13个方面,为后续管理者针对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管理的培训提供方案,推动心脏康复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
吕树彬[6](2021)在《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方证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总结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经验及相关学术思想。通过梳理甘露消毒丹的文献源流与学术源流,总结甘露消毒丹法,分析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学术思想。通过整理、统计甘露消毒丹的临床病案,总结和研究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经验。方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梳理甘露消毒丹的文献源流及学术传承,总结甘露消毒丹法;通过跟诊、听讲座、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等途径,总结导师相关学术思想;通过搜集整理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临床有效病例,提取病例中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方药组成等数据的频次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展示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特点和配伍规律,总结导师应用本方的临床经验。结果1.基本情况:男女比例约为1.5:1,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2.舌脉情况:舌质以暗红舌为主,频率为65.57%;其次是红舌和暗舌,频率分别为19.67%、11.48%。舌苔以黄腻苔为主,频率为63.93%;其次是白腻苔,频率26.23%。脉象以复合脉为主,频率为87.32%;脉象以细、弦、缓为主要特点,频率分别为50.82%、49.18%、65.57%。3.疾病和症状体征分布情况:疾病方面,以五官科疾病和中医内科中的脾胃系统疾病为主,二者频率分别为39.84%、32.03%。症状体征方面,上焦的症状和体征频率最高,其次为中焦和下焦,频率分别为55.67%、29.38%、16.49%。4.用药情况:原方药物使用频次为:藿香61次、滑石61次、白豆蔻59次、石菖蒲57次、黄芩55次、川木通与通草合计50次、连翘49次、浙贝母44次、射干40次、茵陈28次、薄荷13次。原方药物常用剂量为:藿香12g、滑石15-18g、白豆蔻6g、石菖蒲9g、黄芩12g、川木通或通草3g、连翘12-15g、浙贝母12g、射干9-12g、茵陈15g、薄荷6-9g。与原方相比,导师应用川木通23次,通草27次;用浙贝母44次;茵陈和薄荷应用频次较低,分别为23次、13次;加减用药方面,用药频率较高的分别是生薏苡仁、炒鸡内金、桔梗,频率分别为20.20%、19.70%、17.17%。5.联合方组使用情况:一共有8例患者应用了联合方组,频率为13.11%;其中半夏泻心汤6次,频率为9.84%;柴桂龙牡汤和丹栀逍遥散各1次,频率为1.64%。结论1.甘露消毒丹首载于《医效秘传》,学术源流可以追溯到凉膈散,甘露消毒丹法是以芳香散湿和辛凉透热为核心治法的一种治疗湿热毒蕴证的组方思路。2.导师治疗湿热证重在调畅三焦,健护脾胃,梳理气机。3.甘露消毒丹的应用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阶段以青壮年为主。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以咽喉肿痛、颐肿,食欲不振、脘腹痞闷,舌暗红,苔腻,脉象细、弦、缓等为方证要点。导师临床应用以五官科和脾胃系统疾病为主,病机要点为上焦热毒和中焦气机阻滞。4.导师应用本方的常用剂量为藿香12g、滑石15-18g、白豆蔻6g、石菖蒲9g、黄芩12g、川木通或通草3g、连翘12-15g、浙贝母12g、射干9-12g、茵陈15g、薄荷6-9g。木通酌情选用川木通或通草;用浙贝母代替川贝母。临证常减用茵陈、薄荷;常加用生薏苡仁、桔梗、炒鸡内金。5.甘露消毒丹很少与其它方剂组成联合方组。
向阳[7](2021)在《连朴饮加减方阻断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经验传承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索和总结吕文亮教授运用连朴饮加减方阻断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临床经验;(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靶标以及网络作用机制;(3)探索连朴饮加减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微环境、血管新生途径中核心靶标的调控作用。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收集与查阅国内外有关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和探讨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病理机制以及中医药学防治理论。(2)采用定性研究方式,运用扎根理论制订访谈提纲,对吕文亮教授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结合观察法与文献回顾所收集的资料,系统分析和总结吕文亮教授临床辨病辨证主要思维方式、对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对连朴饮方证的认识以及运用连朴饮加减方阻断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诊疗经验,提炼学术思想。(3)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在Sym Map、Dis Ge Net数据库中分别检索获取连朴饮加减方组成中药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标。将二者共有靶标作为潜在治疗靶标,并导入STRING 11.0分析平台进行PPI分析,结合Cytoscape3.7.2软件对最低相关系数大于0.9的靶标网络进行计算分析,获取度值最大的前十个靶标作为核心作用靶标;将共有靶标导入DAVID 6.8分析平台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筛选P值小于10-5且靶标数目大于5个的CC、BP、MF条目进行聚类分析,筛选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机制关联最为紧密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作用机制预测。(4)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6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造模组52只。模型组大鼠均采用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模型。每日自由饮用量浓度为120mg·L-1的MNNG溶液,且每周(周1、周4)进行2次1ml/100g的MNNG溶液灌胃;进食2天后禁食1次,进食时间内均给予含0.03g·kg-1雷尼替丁的饲料喂养;进食第1天予以56℃15%Na Cl灌胃,每只1ml/100g;禁食当天予以40%乙醇灌胃,每只1ml/100g。连续造模第8、14周后,各随机处死1只大鼠,摘取胃组织,行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证实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表明造模成功。在造模期间,造模组大鼠死亡5只。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维霉素组(C组)、黄连厚朴组(D组)、连朴饮加减方组(E组)、连朴饮组(F组),每组9只。C、D、E、F组分别采用维霉素、黄连厚朴、连朴饮加减方、连朴饮干预,灌胃剂量按照成人体重(60kg)日服剂量换算为大鼠日服剂量后进行灌胃,连续干预8周,中药干预期间,D组死亡1只,F组死亡2只。干预结束后,利用水合氯醛(0.35ml/100g)麻醉大鼠,抽取腹主动脉血,离心(3000rpm,10min)后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IL-17、TNF-α含量;摘取一部分胃组织-80℃超低温保存,采用RT-PCR检测胃组织中STAT3 m RNA、JAK2 m RNA、HIF-1a m RNA表达情况,采用WB法检测p-JAK2、p-STAT3相对表达量;另一部分胃组织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经HE染色观察胃组织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中EGF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经过定性研究,获得吕文亮教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60余篇,专题报告8篇、讲座音视频5份,跟师笔记8篇,专着2部;访谈总计进行12次,资料转录后提取到4条主题脉络。(2)从数据库中获得药物靶标367个,疾病靶标203个,共同靶标40个。PPI分析发现STAT3、VEGFA、IL6、CXCL8、TNF、IL1B、IL10、TP53、EGFR、AKT1为核心靶标。GO富集获得2个聚类,CC主要涉及细胞外区域,BP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白细胞介素6介导的正调控,MF主要涉及细胞因子活性。KEGG富集获得条目30条,关联紧密的有PI3K-AKT、HIF-1、MAPK、Fox O等信号通路。(3)实验研究结果:(1)形态学观察发现:在造模14周时,大鼠胃组织色泽暗淡,褶皱低平,部分组织疣状隆起。实验干预8周后,A组大鼠胃黏膜组织色泽淡红明润,表面光滑,皱襞规整,覆盖少量粘液;B组大鼠胃黏膜组织色泽晦暗,皱襞低平,厚度变薄,表面疣状隆起。各治疗组,胃组织呈暗红色,规整,表面少量疣状隆起。经HE染色,镜下观察发现:A组大鼠胃组织上皮完整,细胞排列规整,腺体排列密集,无肠化及炎症;B组胃黏膜大量炎症浸润,腺体减少萎缩,排列不规整,上皮肠化生,C、D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降低,萎缩程度减轻,仍可见肠化生;E、F组炎症轻度浸润,E组轻于F组。(2)ELISA检测发现:B组血清IL-1β、IL-6、IL-17、TNF-α含量较A组显着升高(P<0.05);D、E、F组较B组显着降低(P<0.05);在IL-6、IL-17、TNF-α水平上C组较B组显着降低(P<0.05),E、F组显着优于C组(P<0.05);在IL-17水平上,F组优于D组(P<0.05),E组优于F组(P<0.05);在TNF-α水平上,E、F组显着优于D组(P<0.05)。(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B组胃组织中EGFR、VEGF表达显着高于A组(P<0.05),E、F组较B组显着下降(P<0.05),E组显着低于D、F组(P<0.05);在EGFR表达上,C、D组较B组显着降低(P<0.05),E组显着低于C组(P<0.05);在VEGF表达上,E、F组较C组显着降低(P<0.05)。(4)RT-PCR检测发现:B组胃组织中STAT3m RNA、JAK2 m RNA、HIF-1a m RNA水平显着高于A组,E组较B、C、D组显着降低(P<0.05);在STAT3 m RNA水平上,D、F组较B组显着降低(P<0.05),F组较C、D组显着降低(P<0.05);在JAK2 m RNA水平上,E组较F组显着降低(P<0.05);在HIF-1a m RNA水平上,E组较B、C组显着降低(P<0.05)。(5)WB实验发现:B组p-STAT3、p-JAK2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A组(P<0.05);在p-STAT3相对表达量上,E组较B组显着降低(P<0.05);在p-JAK2相对表达量上,C、D、E、F组较B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1)连朴饮是吕文亮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常用方,在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思维模式下,结合慢性胃炎“炎癌转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病证特征,认为:湿热伏邪、湿热致瘀是这一病理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病因病机,临床以连朴饮方证为基础,在化湿清热的基础上,辅助以活血化瘀药的连朴饮加减方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显着。(2)连朴饮加减方可通过下调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L-17、TNF-α的表达量与抑制胃组织中STAT3 m RNA、JAK2 m RNA表达以及p-JAK2、p-STAT3水平,改善炎症微环境,修复胃黏膜形态;并通过下调EGFR、VEGF以及HIF-1a m RNA的表达量,抑制血管新生,进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还涉及多种生物学途径中的多个靶标。
郑文玉[8](2021)在《基于医案关联规则技术分析的乌梅丸方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乌梅丸是伤寒论经典方,也是临床常用方剂,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疗效显着。本课题以大量乌梅丸医案为材料,构建一个规范的乌梅丸应用案例库,在此基础上,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全面分析乌梅丸相关的方剂配伍、症状与症状、药物和症状、证和症状、药物和药物等之间的关联关系,归纳总结出乌梅丸的方证规律。方法:利用近现代公开出版的相关医家着作、中文知网(CNKI)、万方数据、读秀数据等数据库,以“乌梅丸”为检索关键词,选择1949年截至2020年12月的中医文献类别范围,选择并下载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乌梅丸临床医案,建立乌梅丸的中医文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技术、黄金分割法,分别对乌梅丸医案的病种、症状(体征)以及方药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对乌梅丸的方证关系及临床应用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及总结。结果:634例乌梅丸医案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布较为平均,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1)在病种方面,涉及中医病种47个,以蛔厥、泄泻、痢疾、胃痛、腹痛、头痛、眩晕等为主;西医病种58个,以结肠炎、蛔虫病、慢性胃炎等为主。(2)症状体征方面,共计336项,症状以腹痛、四肢厥冷、大便稀溏、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红舌、薄苔、白苔、黄苔为主,脉象以脉弦、脉细、脉沉为主。症状与症状之间关联关系最高的是口干与口苦,置信度、支持度最高的是泄泻与腹痛,其次是心烦与四肢厥冷;舌象之间支持度最高的是淡红舌与白苔;脉象之间支持度最高的是脉细和脉弦;症状与舌象之间,食欲减退与白苔支持度、提升度均较高;症状与脉象之间,恶心、口苦、心烦、失眠、食欲减退、四肢厥冷与脉弦的提升度及食欲减退、泄泻、腹痛与脉细的提升度均较高;舌象与脉象之间,支持度最高的是薄苔与脉细。(3)药物方面,主要药物包括乌梅、黄连、花椒、细辛、附子、人参、当归、干姜,高频药物除前8味外,还包括黄柏、桂枝、肉桂、甘草、白芍、吴茱萸、白术、木香、黄芩、大黄、半夏、茯苓、川楝子;药物之间关联度最高的是乌梅、黄连、花椒,是乌梅丸的核心药组。(4)药物与症状体征方面,弦脉与乌梅、花椒的关联度较强,但对于乌梅丸的使用意义不大。结论:(1)乌梅丸在临床中应用丰富,主要用于虫病、脾胃系疾病,也可用于其它系统或其它科疾病。(2)其症状以腹痛、四肢厥冷、大便稀溏、口苦、乏力、失眠、心烦、畏寒、泄泻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红舌、白苔、薄苔、黄苔为主,脉象以弦脉、细脉、沉脉为主。(3)药物以乌梅、黄连、花椒为核心组成。(4)在临床加减运用中,乌梅丸常常与清热解毒药、活血理气药、消食导滞药、化湿药等同用以达到治疗效果。(5)乌梅丸的主要病机是厥阴病之上热下寒证,亦即半表半里虚寒为本,同时夹有标热。
毛和荣[9](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曲璐[10](2020)在《《医学入门》在日韩越三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学入门》是一部由明代着名医家李梃整理编撰的医学全书,初刊于明万历三年(1575),正文共计7卷,另有首卷1卷。此书宗于医学经典,集各类实用性医籍精华为一体,以七言歌赋形式为主体,易诵易记,通俗晓畅,由基础论述渐入各科辨治,分内、外两集分别载述运气、经络、本草、脏腑等基础理论及内、外、妇、儿、杂病的临证诊治。《医学入门》成书不久即流传至中国周边国家,对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传统医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术界既往对《医学入门》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中日朝越医学交流史实的概括性探讨,或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尚无人对《医学入门》在日本、韩国与越南传播及影响进行系统的论述;对《医学入门》的成书及着者李梃的生平研究等,亦有某些未尽之处。日本、韩国和越南保存有《医学入门》的许多版本;三国还有很多医学着作,大量参考或引用了《医学入门》的内容。那么,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医学交流的过程中,《医学入门》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哪些作用呢?本研究以李梃《医学入门》为中心,分别从日韩越三国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医籍加以比较、分析。通过收集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的相关文史典籍与医学资料,运用版本学、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挖掘、整理、分析相关文献中的有用信息。希望能够完善李梃及《医学入门》的背景论述,展开《医学入门》外传日本、韩国、越南的系统研究,梳理此书对中国周边三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影响,并为当今的中医药对外传播提供一定参考。本次的研究主要开展了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收集史志典籍对李梃及《医学入门》的载述,补充或完善现有研究中尚且存疑及未尽之处。其次,通过分析中日韩越四国的《医学入门》藏本信息,比较、总结《医学入门》主要版本的特点,进而结合《医学入门》的外传史实,梳理此书在日韩越三国的流传情况。以上两方面内容主要体现在正文的第1、2章。最后,通过分析与《医学入门》关联的日本名医着作、韩国与越南传统医学的奠基性着作,以及部分影响较大、传播较广、价值较高、具有特色的医籍,分析并阐述日韩越三国在学习、研究、发挥、应用《医学入门》时的共性特征及各自的特色,阐述此书对日韩越三国传统医学的影响。这些内容主要在论文的第3、4、5章讨论。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医学入门》体系完备、内容全面、形式活泼、易学易懂、便捷实用、切于临床。此书自身拥有的诸多优势及鲜明特色,是其被中日韩越四个国家医者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医学入门》曾在中日韩越四国都备受欢迎,是当时的重要畅销医书之一,流传颇广,影响较大。《医学入门》在历史上屡经翻刻,在中日韩越四个国家,都有明清时期的多种版本流传;在日韩越各国,亦长期存在翻刻本;中日韩之间书籍交流频繁,三国至今都保存有彼此镌刻的《医学入门》版本,日韩越现藏《医学入门》的版本40余种。商贸往来、书籍交流、名家研学、临证实践、医学教育、王室推崇等,有效推动了《医学入门》在中国周边国家的传播。《医学入门》在日韩越均受到名医名家的推崇。三国医家在编撰医籍时,都不约而同地广泛引用、大量参考并摘录化裁《医学入门》中的精华内容,使此书中承载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和实践经验成为三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指导各国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通过着名医家对《医学入门》的深入研学,继而引入着作、教化门徒,《医学入门》对日韩越三国在医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韩国、越南传统医学体系的建立多有裨益。日韩越三国对《医学入门》的学习各有特色:日本将其视为权威、全面的医学百科全书;李氏朝鲜指定此书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教科书;李氏朝鲜和越南尤其重视书中有关医学实践的部分;日韩越三国医家在学习、研究《医学入门》的基础上,均体现出各自将其本土化的特点。日韩越对《医学入门》接纳、吸收也具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主要表现在对研习内容的选择性和实际应用的灵活性上,三国的医家都围绕自身需求从同不侧面对《医学入门》加以完善。此外,在《医学入门》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者中,均不乏习儒之人,他们将医学与儒学有机结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医学入门》是中日韩越四国携手发展传统医学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中国与日韩越三国医药、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和成功典范,能为当代中日韩越四国的医学交流提供思考与借鉴。总之,希望能够借助本次研究,展现明代医籍《医学入门》在医药文献、版本流传、医学教育、中医药普及与传播等方面的价值,以期为当代中医药与文化交流提供一些历史镜鉴。
二、临床选方用药参考(讲座提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选方用药参考(讲座提纲)(论文提纲范文)
(1)当归芍药散方证内涵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六经归属,病在少阳 |
2 祛邪机理,还原“战场” |
3 应用指征,四诊合参 |
3.1 药证 |
3.1.1 芍药证 |
3.1.2 当归证 |
3.1.3 川芎证 |
3.1.4 茯苓证 |
3.1.5 泽泻证 |
3.1.6 白术证 |
3.2 腹证 |
3.3 脉象 |
3.4 舌象 |
4 典型医案 |
4.1 面肌痉挛案 |
4.2 痤疮案 |
5 小结 |
(2)本科生中医内科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临床思维的突出强调 |
2 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 |
2.1课堂教学阶段 |
2.2 临床见习阶段 |
2.3 毕业实习阶段 |
2.3.1 门诊实习 |
2.3.2 病房实习 |
2.3.2. 1 教学查房 |
2.3.2. 2 病例讨论 |
2.3.2. 3 教学讲座 |
3 结语 |
(3)河间学说与仲景思想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河间学说与仲景思想争论聚焦 |
1.1 对“伤寒”概念的认识差异 |
1.2 对“六经”概念理解之差异 |
1.3 依《黄帝内经》释伤寒合理性探究 |
2 刘河间遣方用药多遵循张仲景之法 |
2.1 倡寒凉而不避辛温 |
2.2 补充完善张仲景表里双解之法 |
2.3 寒凉攻邪不忘重视脾胃 |
3 结论 |
(4)《温热经纬》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温热经纬》文献学研究 |
1.1 版本研究 |
1.2 内容研究 |
2 《温热经纬》治学思想研究 |
3 《温热经纬》学术思想研究 |
3.1 理论思想研究 |
3.2 临床诊疗研究 |
3.2.1 诊断 |
3.2.2 治则 |
3.2.3 用药 |
3.2.4 方剂 |
3.2.5 病证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作者简介 |
1.1 王孟英 |
1.1.1 童年时期(0-12岁,1808-1820年) |
1.1.2 少年时期(13-16岁,1821-1824年) |
1.1.3 青年时期(17-35岁,1825-1843年) |
1.1.4 壮年时期(36-47岁,1844-1855年) |
1.1.5 晚年时期(48-55岁,1856-1863年) |
1.2 陈坤 |
1.3 小结 |
2 《温热经纬》简介 |
2.1 成书背景 |
2.1.1 瘟疫流行,温病频发 |
2.1.2 寒温混淆,滥用温补 |
2.2 着书目的 |
2.2.1 纠正滥用温补之时弊 |
2.2.2 期后学者辨证清晰 |
2.2.3 示后学者用药之道 |
2.3 成书年代与刊行年代 |
2.3.1 成书年代 |
2.3.2 刊行年代 |
2.4 着录与解题 |
2.4.1 着录情况 |
2.4.2 书名解题 |
2.5 小结 |
3 《温热经纬》体例研究 |
3.1 书体结构研究 |
3.1.1 正文部分 |
3.1.2 评语部分 |
3.2 引文部分研究 |
3.2.1 引《黄帝内经》 |
3.2.2 引张仲景 |
3.2.3 引叶天士 |
3.2.4 引陈平伯 |
3.2.5 引薛生白 |
3.2.6 引余师愚 |
3.2.7 方论 |
3.3 注释部分研究 |
3.3.1 直接引用的注释 |
3.3.2 间接引用的注释 |
3.3.3 未找到出处的注释 |
3.4 小结 |
4 《温热经纬》的学术思想研究 |
4.1 温病 |
4.1.1 伤寒与温病 |
4.1.2 外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
4.1.3 温病的分类 |
4.2 温病的传变规律 |
4.3 热入血室与热入精室 |
4.3.1 热入血室 |
4.3.2 热入精室 |
4.4 用药之道 |
4.4.1 用药剂量轻 |
4.4.2 用药性味淡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 王孟英字、号一览表 |
附录2 王孟英堂、斋号一览表 |
附录3 王孟英着作一览表 |
附录4 王孟英9首原创方剂组成与剂量表 |
附录5 《温热经纬》注释出处 |
(5)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现状 |
3 相关理论基础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样本量计算 |
2 研究工具 |
2.1 问卷维度、条目设定 |
2.2 问卷编制注意事项 |
2.3 问卷质量评定 |
2.4 问卷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过程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 |
4.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单因素分析 |
4.4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
4.5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4.6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阻碍因素 |
5 讨论 |
5.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有待提高 |
5.2 影响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管理的因素 |
5.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 |
5.4 提高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建议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访谈主题 |
2.2 访谈过程 |
2.3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2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需求的分析 |
4 讨论 |
4.1 关注冠心病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是二级预防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
4.2 个性化、切实可行的二级预防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
4.3 提升心血管科护士循证实践能力,建立循证实践方案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证据综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证据评价标准 |
2.4 证据评价过程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纳入证据的指南/共识发表现状和质量评价分析 |
4.2 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相关证据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 |
4.3 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本土化指南与患者指南制定的启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证据传播 |
1 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 |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专家论证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3 结论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冠心患者半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Pubmed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4 中国知网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5 AGREEⅡ评价条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方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甘露消毒丹的源流 |
1.1 甘露消毒丹的文献源流 |
1.2 甘露消毒丹学术源流及立方之法探析 |
2.甘露消毒丹方义 |
3.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学术思想 |
3.1 以通立法,调畅三焦 |
3.2 立足中焦,重视脾胃 |
3.3 升降出入,疏理气机 |
4.结语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基本资料 |
1.1 研究方法 |
1.2 资料规范化整理 |
1.3 统计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
2.2 核心脉症 |
2.3 药物分析 |
2.4 联合方组使用 |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
1.讨论 |
1.1 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特点 |
1.2 甘露消毒丹的用药特点 |
1.3 联合方组的应用 |
2.结论 |
2.1 甘露消毒丹源流及组方之法 |
2.2 导师学术思想 |
2.3 方证要点 |
2.4 用药情况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甘露消毒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连朴饮加减方阻断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经验传承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相关理论探讨 |
1 “炎癌转化”理论概述 |
2 慢性胃炎“炎癌转化” |
3 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相关中医理论 |
3.1 伏邪理论 |
3.2 络病理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阻断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经验传承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访谈对象 |
2.2 访谈方法 |
2.3 资料的转录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3 访谈结果 |
3.1 访谈资料概况 |
3.2 访谈内容核心信息整理 |
4 访谈总结报告 |
4.1 个人成长履历 |
4.2 辨证辨病主要思维方式 |
4.3 连朴饮方证 |
4.4 诊疗经验 |
4.5 临床疗效评价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连朴饮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软件与数据库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连朴饮加减方活性成分靶标 |
2.2 疾病靶标与共有靶标 |
2.3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
2.4 网络作用机制预测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HE染色结果 |
2.3 ELISA检测结果 |
2.4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2.5 RT-PCR检测结果 |
2.6 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模型的选择 |
3.2 模型评价 |
3.3 组方与药物分析 |
3.4 连朴饮加减方对CAG炎症因子的影响 |
3.5 连朴饮加减方对CAG炎症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
3.6 连朴饮加减方对CAG血管新生途径的调控作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综述:定性研究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医案关联规则技术分析的乌梅丸方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乌梅丸的源流与发展 |
1.1 乌梅丸方的出处 |
1.2 乌梅丸方药解析 |
1.3 乌梅丸证的病机研究 |
1.4 乌梅丸的现代发展运用研究 |
2 方证关系理论及研究进展 |
2.1 方证关系的来源及发展 |
2.2 方证关系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关联规则 |
3.1 数据挖掘 |
3.2 关联规则 |
3.3 关联规则在中医中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梅丸医案数据整理及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建立数据库 |
2.2 医案收集标准 |
2.3 数据规范 |
2.4 医案整理 |
2.5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医案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结果 |
3.3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乌梅丸方证研究 |
1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
2 乌梅丸的症状特点 |
3 乌梅丸的舌象特点 |
4 乌梅丸的脉象特点 |
5 乌梅丸的药物特点 |
6 乌梅丸的药-症(征)特点 |
7 乌梅丸证的病机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乌梅丸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10)《医学入门》在日韩越三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李梴与《医学入门》的文献学研究 |
对《医学入门》临床各科的研究 |
《医学入门》的人文社会学研究 |
《医学入门》的国际影响研究 |
明清中外医学交流特点研究 |
前言 |
1 李梴与《医学入门》 |
1.1 李梴小考 |
1.1.1 引序中的李梴 |
1.1.2 史志中的李梴 |
1.1.3 李梴之名 |
1.2 李梴之书 |
1.2.1 成书 |
1.2.2 卷数 |
1.2.3 基础理论 |
1.2.4 脉诊 |
1.2.5 经络与针灸 |
1.2.6 本草 |
1.2.7 临证辨治 |
1.2.8 习医规格 |
1.3 《医学入门》的主要版本 |
1.3.1 收藏与刊印情况 |
1.3.2 版式特征 |
1.3.3 卷末题记 |
1.4 小结 |
2 文史典籍中的《医学入门》 |
2.1 中国史籍记载 |
2.2 日本史籍记载 |
2.3 韩国史籍记载 |
2.3.1 官编文献 |
2.3.2 非官编文献 |
2.4 越南相关记载 |
2.5 小结 |
3 日本医籍与《医学入门》 |
3.1 《运气论奥疏钞》 |
3.1.1 善用《入门》之简要 |
3.1.2 融汇《入门》之精髓 |
3.1.3 沿用《入门》之全面 |
3.1.4 承袭《入门》之灵便 |
3.2 《经穴汇解》 |
3.2.1 奉《入门》如圭臬 |
3.2.2 考《入门》甚精详 |
3.3 《名家灸选三编》 |
3.3.1 采灸法以为补充 |
3.3.2 取治法不独于灸 |
3.4 《针灸说约》 |
3.5 《本草汇考》 |
3.5.1 以《入门》补充经典 |
3.5.2 引《入门》作为论据 |
3.6 《本草古义》 |
3.7 《神农本经解故》 |
3.7.1 精简《入门》为补充 |
3.7.2 辨析《入门》以正误 |
3.7.3 引证《入门》而博考 |
3.7.4 善用《入门》作训释 |
3.8 《删补方要》 |
3.8.1 采《入门》之歌诀 |
3.8.2 仿《入门》以分类 |
3.8.3 化《入门》之方药 |
3.8.4 以《入门》为补充 |
3.8.5 遵《入门》为标准 |
3.9 《颐生辑要》 |
3.9.1 拆分《入门》为己用 |
3.9.2 引用《入门》述养生 |
3.10 小结 |
4 韩国医籍与《医学入门》 |
4.1 《东医宝鉴》 |
4.1.1 采撷医方重视《入门》 |
4.1.2 研究针灸征引《入门》 |
4.1.3 按需择录化裁《入门》 |
4.1.4 融汇医理遵循《入门》 |
4.1.5 注重临床采用《入门》 |
4.1.6 总结经验发挥《入门》 |
4.2 《穴处治法》 |
4.2.1 重新编排《入门》文序 |
4.2.2 用心锤炼《入门》精髓 |
4.2.3 经穴知识完善《入门》 |
4.2.4 选载腧穴变通《入门》 |
4.3 《杂病提纲》 |
4.3.1 采《入门》大字为论 |
4.3.2 仿《入门》有所化裁 |
4.3.3 融《入门》加以《宝鉴》 |
4.3.4 取《入门》而适本土 |
4.4 《证脉方药合编》 |
4.4.1 直接引用仿《入门》 |
4.4.2 化裁编排采《入门》 |
4.5 小结 |
5 越南医籍与《医学入门》 |
5.1 《海上医宗心领》 |
5.1.1 用心良苦改编《入门》 |
5.1.2 总结经验完善《入门》 |
5.1.3 临证诊疗尊崇《入门》 |
5.1.4 按需采撷化裁《入门》 |
5.1.5 改变体例精简《入门》 |
5.2 《脉法秘传》 |
5.2.1 有选择地提炼《入门》 |
5.2.2 重实轻理改编《入门》 |
5.3 《针灸法总要》 |
5.3.1 重视《入门》之理法 |
5.3.2 精简《入门》之内容 |
5.4 《家传医方》 |
5.4.1 按需采撷活用《入门》 |
5.4.2 注重实用善用《入门》 |
5.4.3 灵活辨证发挥《入门》 |
5.4.4 适应本土化裁《入门》 |
5.5 小结 |
6 分析与讨论 |
6.1 《医学入门》的版本梳理 |
6.2 《医学入门》的内容特性分析 |
6.2.1 内容全面实用 |
6.2.2 编排富有特色 |
6.2.3 遵经而不泥古 |
6.2.4 医儒相互结合 |
6.3 《医学入门》在中日韩越的传播流通 |
6.4 日韩越接受《医学入门》的特点比较 |
6.5 《医学入门》在日韩越的运用特点和价值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临床选方用药参考(讲座提纲)(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归芍药散方证内涵探微[J]. 崔巍,赵德喜. 中医学报, 2021(11)
- [2]本科生中医内科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 杨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3)
- [3]河间学说与仲景思想关系探析[J]. 王东琪,梁尚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6)
- [4]《温热经纬》文献研究[D]. 宋红垚.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5]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D]. 石瑞.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方证经验研究[D]. 吕树彬.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连朴饮加减方阻断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经验传承与作用机制研究[D]. 向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医案关联规则技术分析的乌梅丸方证关系研究[D]. 郑文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9]“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医学入门》在日韩越三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 曲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