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极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朱根海,王自磐[1](1994)在《南极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报道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中山站附近沿岸潮间带冰雪下砂和砾质砂中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种类组成及各站间种组成的相似性.中山站附近沿岸潮间带微小型藻类具有细胞个体小、多度大等特点,小于30 μm 的占80% 以上,每克砾砂的微小型藻类1、2 月平均细胞多度分别为1011.2×103 个和661.82×103 个,密集区分布在中山湾B站. 在已鉴定的7 个类别55 属160 种微小型藻类中,各站均出现的有45 种,其优势种为冰川舟形藻(Navicula glaciei);
朱根海,王自磐[2](1994)在《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Ⅳ.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硅藻的分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次报道东南极中山站沿岸潮间带冰融期砂和砾质砂中微小型硅藻的分布、种类组成及各站位间种类组成的相似性。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硅藻主要分布在中山湾B站,1989年1月和1990年2月每克砾砂细胞丰度分别在0.8×103~3651×103个和4.5×103~2618×103个,并具有细胞个体小、丰度大等特点,其优势种为冰川舟形藻Naviculaglaciei。
吴彩容[3](2007)在《福建前湖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及其沉积物中微体古生物的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福建漳浦前湖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分布特点、物种数量、组成、群落特征、形成年代及其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孢粉、硅藻、有孔虫)、第四纪地质等进行调查研究,并从多角度、多方面的相互印证,探讨福建漳浦前湖湾古森林遗迹形成的年代以及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通过对QHP剖面和QHZ钻孔1的孢粉分析,得出前湖湾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演化的4次变迁过程:晚更新世早期的寒冷干燥;晚更新世中期的温和热湿,期间发生两次明显的海侵事件;晚更新世晚期过渡到全新世的冷暖干湿的动荡期;全新世以来与现代气候较为接近的气候。对QHP剖面和QHZ钻孔1的沉积物进行硅藻分析,得出前湖湾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过程由老到新依次为:河流环境-海湾环境-河流环境-海湾河口环境-河流环境-陆相淡水环境-湖泊环境-风沙环境-滨岸水较浅的小海湾环境。对QHZ钻孔1、QHZ钻孔2和前湖湾潮间带的四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有孔虫分析,发现有孔虫出现在钻孔最上部厚约2.46~2.96m的砂层中,根据群落优势种生态和非种特征判断,该段各样品有孔虫沉积环境均为近岸浅水环境,结合地层关系判断,当为现代的产物。通过对古森林遗迹的调查,发现古森林遗迹相对集中分布在前湖湾潮间带下部和潮间带中部、平行海岸约300m,垂直海岸约60~150m的范围内,古树桩高程为-1.514~-2.967m,出露高度大都在10~30cm之间。古树的茎基直径通常为30~120cm,最大的为210cm,其中较大的仍清晰可见的古树桩遗迹共有89株。对部分炭化程度较轻的古森林木材的切片分析、鉴定表明,共有4种种子植物,以及一些属于双子叶植物乔木类阔叶树的树材,它们均属于陆域生长的植物。通过对古森林木材样品14C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该古森林遗迹在42560±350~>43000aB.P.之间,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保存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森林遗迹。从实地考察中所发现的覆盖在古树桩表面或周边的许多古藤遗迹,以及许多古树桩基部明显突起的板状根等典型的双子叶植物乔木类阔叶树的特征,结合古森林遗迹木材的切片鉴定结果表明:该古森林遗迹的原生植被应属于季风常绿阔叶林。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在42560±350~>43000aB.P.之间的晚更新世晚期,漳浦县前湖湾海滩曾是一片古树参天、古藤缠绕、植被繁茂的森林,这片古森林遗迹的发现,为该地区乃至海峡西岸海平面变化和地壳升降运动提供了直接的佐证。
朱根海,宁修仁,刘子琳,蔡昱明,刘诚刚,潘建明[4](2006)在《2000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研究》文中指出报道了2000年夏季(1月)在62°69°S,70°30′75°30′E的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叶绿素a浓度及其环境调控.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有浮游植物4门33属65种、变种和变型.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32.67×103个/dm3.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高值均出现在水体较稳定的近岸海湾和冰间湖及毗邻陆架,在大陆坡和深海区它们的值明显减小.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在050 m水层最大,100 m以下水层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浮游植物丰度呈昼夜变化,在13:00丰度最高.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短菱形藻(Nitzschia curta),占总丰度的24.8%.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与浮冰和水团稳定性有关.经回归分析,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水温、溶解氧成显着正相关,与无机磷(PO43--P)和无机氮(NO3--N)成显着负相关.
李扬[5](2006)在《中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和分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我国近海的代表性海域:胶州湾、长江口海域、厦门西港、厦门筼筜湖、广东大亚湾和香港海域,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微型硅藻的生态特征和分类学研究,生态学特征研究包括微型硅藻在各代表性海域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组成、细胞数量、时空分布、季节动态以及群集结构;分类学研究包括对各个微型硅藻种类进行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分类特征描述和生态分布研究,获得新种以及我国新记录的科、属、种和变种,另外,选择我国近海海域重要的赤潮原因种:骨条藻和拟菱形藻种类进行模糊种的分类学研究。结果如下:1、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每月采样一次,研究了胶州湾的微型硅藻群集,共鉴定微型浮游硅藻23属69个种和变种。各季节的优势种组成变化大,周年优势种类是隐秘小环藻Cyclotella cryptica和极小舟形藻Navicula perminuta,其周年细胞数量分别为3.86×104cells/L和3.4×104cells/L,在微型浮游硅藻周年总细胞数量中的占有比例分别为8.41%和7.41%。各季节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变化范围在4~125.6×103cells/L,平均值为3.53×104cells/L。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在2006年4月达到最高值(1.26×105cells/L)。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在总硅藻细胞数量中的平均占有比例为83.59%。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3.22。2、分别于2002年5月、8月、11月、2003年2月和5月研究了长江口赤潮高发海区的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共鉴定微型浮游硅藻38属的101个种和变种。玛氏骨条藻是该海域占据绝对优势的种类,最高细胞数量达到1.03×107cells/L,周年细胞数量在微型硅藻周年总细胞数量中的占有比例达到81.41%。微型浮游硅藻的种类数(9.79种)和细胞数量(6.57×105cells/L)都在2003年8月份达到高峰值。在垂直分布上,底层海水中微型硅藻的种类数和细胞数量都高于表层海水。在水平分布上,表层和底层海水中的微型硅藻均主要分布在东经122.5~123o、北纬30~31o附近的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在总硅藻细胞数量中的平均占有比例为83.08%。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1.73。3、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间,每月采样一次,研究了厦门西港的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共鉴定微型浮游硅藻48属的143个种和变种。骨条藻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类,周年细胞数量达到4.21×106cells/L,在微型浮游硅藻周年
秦先燕[6](2013)在《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文中认为物质流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属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99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就侧重研究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目标就是为了阐述、了解控制地球系统及其演化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了解人类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磷是基本生源要素之一,磷循环一般起始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沉积物,因而是属于沉积型循环;磷循环周期非常漫长,沉积在水中沉积物的磷难以及时返回陆地,因而,磷循环也是不完全的循环。目前,不少研究者对21世纪全球可能产生的磷匮乏表示担忧。海洋沉积物是非常巨大的磷库,海洋中的磷可以通过海平面上升、海水上涌、捕捞鱼虾和鸟类转移等方式返回陆地。但目前对磷返回陆地的机理及量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海-陆生态系统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南极企鹅、海豹等海洋生物以南大洋中磷虾、鱼类等为食物,在无冰区繁殖、栖息期间会以粪便、死亡残体、蛋卵等形式转移大量的海洋来源磷到陆地,因此,本文拟以南极为研究区域,研究封闭和开放尺度下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涉及的内容摘要如下:1)通过食物链,磷在南大洋不同营养环节中得到了富集,生物及其粪便对磷的富集系数可高达1.59×104-3.58×106。企鹅是南极数量最多的海鸟类群。我们选择南极洲三个重要的企鹅聚居地,对企鹅以粪便形式转移的磷的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阿德雷岛、西福尔丘陵、罗斯岛成年企鹅以粪便形式转移海洋中的磷的量可分别达:12349kg/y,167036kg/y和24200kg/y。它相当于一年中有5.77×1012-2.37×1013kg海水中的磷输入到陆地,从而维持了南极无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然后,讨论了生物转移量的不确定因素,如气候、环境、人类干扰、食物可利用性等。2)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南极中山站地区四个点位苔藓植物及其下覆砂土样品中Fe、Mg、P、Mn、Cu、Zn、Sr、Ni和Pb的元素含量,探讨了不同生境苔藓植物的元素含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四个点位苔藓、下覆砂土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均以Fe含量最高,四个点位均值分别为10014.73mg/kg、24405.48mg/kg,其次是Mg,而其他八个元素在苔藓和下覆砂土中含量大小顺序不一致。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苔藓植物元素含量与下覆砂土、海拔高度、海鸟活动、海洋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对苔藓与下覆砂土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3)应用淡水沉积物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SMT法)调查了西南极阿德雷岛2个柱状沉积物磷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结合苔藓植物和企鹅粪无机磷和有机磷占总磷的百分比,分析了两个剖面物质来源、各形态磷之间以及与沉积物烧失量(LOI550℃)、含水率、TC、TN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磷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苔藓植物无机磷(IP)占总磷(TP)的比例较低(28.71%)。两个剖面都受到苔藓和企鹅输入的影响,G1剖面企鹅输入比例(95.05%)大于Q2剖面(90.99%)。G1、Q2剖面总磷(TP)含量分别为1032-4898mg/kg和960-2127mg/kg,IP是两个柱状沉积物中的主要部分。但是,两个剖面各个形态P分布及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各个磷形态之间以及磷形态与烧失量、含水率、TC、TN相关性也存在差异。经估算,G1和Q2剖面生物可利用性磷(BAP)的含量均值分别为1322.17mg/kg和683.51mg/kg,因而,G1剖面磷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向水体释放磷的潜力大,这对维持南极无冰区贫瘠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以西南极法尔兹半岛为例,对企鹅、海豹传输的营养物质磷在陆地、淡水生态系统中的记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动物输入的营养物质磷一般会增加土壤、植物、水体及沉积物等环境介质磷含量。5)以南极近海阿德雷岛为例,研究了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机理,估算了磷循环通量。结果表明,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包括了磷在海洋-陆地-淡水湖泊/溪流-海洋的迁移过程。在该岛,磷的外来营养源包括物理输入、生物输入和大气沉降输入3种,其中生物输入(企鹅粪)占94.34%-99.74%,居于主导地位。磷的输出方式包括大气输出、物理输出(水流和风的输出),其中,以水流方式输出的物质的量较大。此外,以生物方式输入的磷在南极无冰区的保存量约为1358.39kg/y,其余则输入到近海中。本文创新点如下:1)首次从封闭和开放尺度上研究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及循环通量,阐明了海洋向陆地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对无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陆地向海洋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定量角度出发,明确企鹅转移的海洋来源的磷在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2)从南极苔藓植物、企鹅粪的无机磷和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出发,结合沉积物磷形态分析结果,从定量角度出发研究沉积物剖面物质来源,该方法可能是对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企鹅和植物物质来源的有力补充。
朱根海,大谷修司,扈传昱,何剑锋,金矛,于培松,潘建明[7](2010)在《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淡水藻类的影响》文中认为1982~2008年对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地区主要湖泊、溪流、雪地等淡水藻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淡水藻类优势种类为:双尖菱板藻(Hantzschiaa mphioxys),端泥生藻(Luticola mutica),拟钝泥生藻(Lutiola muticopsis),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极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imus),寒冷席藻(Phormidium frigidum),赖氏鞘氏藻(Lyngbya lagerheimii),拉氏黏球藻(Gloecapsa ralfsiana),易脆席藻(Phormidium fragile),雪衣藻(Chlamydomo nasnivalis),南极侧果藻(Pleurococcus antarcticus),南极螺翼藻(Scotiella antarctica)和细长聚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es).回归分析显示了微、小型藻类细胞丰度与水温呈显着的正相关,而与磷酸盐和硝酸盐呈显着负相关.南极气候尤其是水温的变化,引起湖泊藻类丰度与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姜珊[8](2012)在《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化研究一直是国际社会和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自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实施以来,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的最前沿课题。其中,最近的一两千年被称为“晚全新世”,在这段时期,气候的一些重要边界条件(例如地球几何轨道和全球冰物质)保持稳定,因此这段时间内气候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状态。辅以现代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尺度的变暖,就可以重建人类驱动对于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目前在极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在现代观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也非常强调通过长时间尺度的气候重建来研究气候演变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的变化通常会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脆弱的南北极湖泊生态系统会产生怎样的响应?因为直接观测的数据资料有限,各国学者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报道还不多。另外,在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是否会发生改变,以及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各自的影响,也是预测未来湖泊变化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时间尺度上,立足于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晚全新世,在空间上选取南北极典型湖泊和泥炭层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多个典型湖泊沉积物中表层沉积物、湖藻及湖区周围泥炭层土壤等环境介质样品,区分南北极湖泊生态演化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和近现代的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南北极空间范围上的生态环境演化记录的对比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北极湖泊生态演变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运用多指标分析(包括沉积色素、磁化率、硅藻组成、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结合其它物化指标如碳酸钙含量、TOC等,从历史演化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新奥尔松地区最近3000多年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对寒冷的小冰期,气候对湖泊中藻类的生长不利,湖泊生产力下降,沉积物中色素含量出现低值,生物硅含量降低;表层5cm(对应约1890AD)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显着升高,色素和硅藻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进入20世纪后,气候的转暖以及湖冰的减少,导致湖泊藻类生长迅速,湖泊生产力大大提高。而此时较低的生物硅含量与藻类间的竞争生长有关。湖泊中蓝藻含量不断上升,暗示北极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强导致了湖泊营养水平增加。通过对元素及比值、矿物组成变化、环境指标因子载荷得分和化学蚀变指数(CIA)等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新奥尔松地区在距今550年前处于长时间的气候相对温暖期,湖泊流域基岩化学风化作用较强;在距今550-100年(即1450-1900年)期间,特别是在1700-1900年,沉积物中碳酸盐/硅酸盐矿物含量比值降低,石英等粗矿物增加,湖泊流域化学风化能力和湖区物理传输作用下降,对应气候寒冷期,与全球发生的小冰期(LIA)一致;20世纪初,各指标反映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和对气候较为敏感的过程(如物理搬运作用、流域侵蚀、地表融水径流等)显着增强,超过了过去3000年的任何时期,这与最近100年北极地区气候显着变暖一致。本研究所揭示的新奥尔松地区气候变化过程与北极地区、北半球甚至全球古气候记录具有相似性,表明新奥尔松地区气候变化是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发生的。对比的结果表明,北极地区近3000年来湖泊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和湖区环境变化产生明显的响应。2.重金属污染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记录利用湖泊和泥炭层沉积物的对比研究,探讨过去3000年以来重金属分布和来源,并利用四种评价指标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初步判断了新奥尔松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结果表明,As、Hg和Pb的污染程度相对高一些,可以表现为“轻度”或“中度”污染;而其它金属则处于“没有或非常低污染程度”。最近200年,汞沉积通量呈现3个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1800年、1880年和1970年左右。对比研究区煤炭生产量、全球Hg产量和S2剖面Hg沉积通量记录的变化,表明当地Hg的输入主要来源于远距离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作用,本地煤矿的开采和关闭可能对当地汞沉积通量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总的来看,新奥尔松地区的汞污染程度与瑞典、加拿大等环北极地区相当,高于格陵兰地区,但仍明显低于美国等工业化较高的国家。结合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如色素、硅藻含量等)以及有机质类型的判别,并通过定量计算,我们得出:在1970年之前,沉积物中的Hg主要来自人类源的排放,而1970年之后Hg的持续高值主要归因于湖泊藻类的“挖掘”效应(占89.6-95.8%),人类源Hg的比例大大下降。同时,近表层样品中甲基汞的含量显着增加,高含量的Hg以及氧化还原环境是影响北极湖泊中Hg甲基化速率的重要因素。Pb同位素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Pb污染主要来自西欧和俄罗斯,新奥尔松当地煤矿开采不是引起Pb污染的主要因素。泥炭层沉积物真实的反映了人类源Hb的大气沉降历史,揭示出该地区人类源Pb含量在20世纪60-70年代达到峰值,之后Pb含量与同位素比值的结果都表明人类源Pb显着下降。然而,较长时间尺度的湖泊沉积记录表明,表层样品中的Pb含量仍然较高。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对气候变化敏感的过程(如流域侵蚀作用、地表融水径流等)可能是引起高纬北极湖泊沉积物表层Pb污染的主要原因。3.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南北极湖泊沉积物中生物硅、有机质等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生物硅含量的变化能有效指示湖泊古初级生产力的大小,是研究南极湖泊沉积生态环境记录的理想替代性指标。我们运用多指标分析(包括干酪根中C、N、S、H含量、生物硅、氨基酸以及岩石热解分析中指示藻类生产力的指标S2)对东南极莫愁湖湖泊沉积物进行了分析,重建了最近3000年来莫愁湖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莫愁湖湖泊初级生产力出现4段低值期,分别对应于距今2400-2200年、1800-1600年、1400-1200年以及800-150年。在这四段时期,莫愁湖藻类生产力显着降低,生物硅以及氨基酸含量减少,有机质积累量下降,湖泊生产力低下。并利用氢同位素、C/S比值和磁化率等指标,恢复了湖泊的水动力状况和湖区的气候变化(如新冰期和小冰期等气候事件),并与整个东南极地区进行了区域对比。将湖泊生产力与气候指标以及文献记录的对比发现,莫愁湖湖泊生态对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明显的响应。4.环南极重金属沉积记录及对比研究对环南极地区(包括西南极阿德雷岛、拜尔斯岛、东南极罗斯岛和拉斯曼丘陵地区)的8个沉积物剖面(包括湖泊、泥炭层和粪土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并通过三种污染评价指标(富集系数EF、地质积累指数Igeo和校正污染程度mCd),计算了各剖面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环境介质(如土壤、岩石、生物粪和苔藓)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不同剖面重金属污染的因素包括基岩背景、生物粪输入和人类源大气沉降等。利用沉积物质量标准(SQG)初步评价了Ni、Zn、Cu、Cd、As、Pb、Hg和Cr元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典型生物粪土层中重金属污染较严重。Zn、Hg、Pb和As没有达到污染效应发生的最低范围,另外一些金属元素如Ni、Cu、Cd和Cr等在某些剖面中已经达到发生生态风险的水平,这与海鸟粪的大量输入和当地的地质背景值高有关。5.晚全新世南北极生态环境演变对比研究北极高纬度地区与中同等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一致,即经历了“暖期-冷期-暖期”。其中“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之后的气候变暖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由于纬度以及所选用的替代性指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灵敏性不同,所恢复出的各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变化程度上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总体上都反映了北半球相似的气候变化趋势。南极和北半球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持续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南极各个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如放大效应和出现时间有显着的区域差异。我们对南北极湖泊沉积序列重建结果表明,南北极湖泊生态坏境(包括湖泊生产力、氧化还原环境等)和流域环境(如风化作用和水动力作用等)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南北极多个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对于重金属富集的程度不同,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所分析的沉积剖面中南极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企鹅粪土沉积物明显富集部分重金属元素,南极企鹅粪的生物传输是造成南极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方式。
陈倩倩[9](2013)在《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文中提出气候环境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高度关注的焦点,是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的晚全新世气候变化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计划项目的核心内容,对于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特征和机制,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自然变化背景值,从而更好的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评估和预测。学者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层次上对自然界中保存着丰富环境信息的记录载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南极和南海西沙群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响应灵敏,是研究过去全球变化包括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的理想区域。本文在时间尺度上选取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晚全新世,空间上选取高纬度的东南极地区典型的企鹅粪土沉积层和低纬度地区的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典型的海鸟粪土沉积进行分析研究。应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有机生物标志物,结合其它生物地球化学指标,探讨典型区域气候与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分析海鸟生物传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沉积色素分析方法对比研究沉积色素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建立了沉积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离子对缓冲溶液有效地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叶绿素a和伪枝藻色素的分离效果和灵敏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液质联用法采用乙腈体系,同时加入少量甲酸,明显提高了离子化效率和灵敏度,色素的分离效果、丰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另外,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同其它沉积色素分析法,包括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的分析效果进行对比,不同分析方法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液质联用法显示了巨大的优势。近红外光谱法,操作最为简便快捷,但只局限于估算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成本低且分析速度快,但是分析精度不够高,特异性较差。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精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但是色谱条件要求更高,在技术上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液质联用法的分析精度、灵敏度和特异性非常高,对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程度要求不高,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可控性强。2.过去800年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紫外辐射历史的沉积色素记录对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沉积样品中的沉积色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它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过去800年来的紫外辐射记录和整体光强度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过去800年来东南极罗斯海地区至少经历了四次明显的紫外辐射高峰期,而且从历史记录来看现代的紫外辐射强度应最高。影响到达湖泊的紫外辐射强度的因素繁多,罗斯海地区在190-320aBP时期,紫外辐射与整体光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对应于气候恶劣的小冰期,表明紫外辐射强度的变化与第一类因子有关,如湖泊DOC、冰雪覆盖程度、天气条件等;其它时期紫外辐射与整体光强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紫外辐射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臭氧变化和太阳光谱变化。从历史角度来看紫外辐射强度与太阳活动呈现出一定的反相关关系,太阳活动弱的时期,对应的紫外辐射相对较强,但该自然过程随着近现代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可能发生显着变化。3.东南极湖泊沉积物生产力和物质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对东南极罗斯岛粪土沉积柱以及莫愁湖MC2沉积剖面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重建了东南极湖泊生产力的变化历史,恢复了沉积剖面中各物质组成的相对比例,建立了元素含量与光谱指标间的统计关系模型。结果显示,罗斯岛沉积剖面样品中的叶绿素a含量与近红外反射光谱在650-700nm处的谷面积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数学建模可以预测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指示湖泊生产力变化历史;但是预测叶绿素a与实测的绝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该方法只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的半定量的预测湖泊生产力的方法。莫愁湖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PCA分析主因子1载荷值与指示生产力变化的有机质热解烃类化合物S2指标高度相关,比谷面积法更好,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湖泊生产力的变化。同时,结合纯鸟粪、纯藻类与土壤样品的光谱曲线,利用端源分解的方法,成功计算得到了罗斯岛四个沉积剖面中各物质来源所占的比例。通过主成分回归(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两种模型,建立多种元素含量与不同光谱指标间的统计关系模型,且PLS模型所预测的数据精确度要比PCR高,可用于样品化学元素含量的预测。4.基于色素的东南极湖泊浮游藻类分类方法的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HPLC-APCI-MS)测定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沉积样品中色素的含量,运用藻类色素化学分类软件CHEMTAX恢复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湖泊藻类种群结构变化历史,并探讨了南极海鸟生物传输对湖泊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湖泊中分布着蓝藻、绿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等多个门类,其中,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优势种群。海鸟生物传输带来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湖泊中藻类种群的发展,提高了湖泊初级生产力水平。受到海鸟活动影响较大的BI和MB6沉积剖面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主要以绿藻为主,丰度明显高于其它种群,表明鸟粪输入在促进湖泊藻类生物量增加的同时尤其促进了绿藻的生长。在BI和MB6剖面中,绿藻和硅藻与甲藻丰度表现为相反的关系,同时CL2剖面中蓝藻和甲藻丰度呈反相关,表明企鹅粪输入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湖泊中不同藻类生长出现竞争,相对丰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湖泊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基于沉积色素的化学分类法CHEMTAX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总的来说,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表征出研究区域内的藻类优势种群和丰度相对变化,在南极湖泊生态群落结构演化历史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性。5.鸟生物传输对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甲基汞污染物的影响通过实验建立了微波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鸟生物粪样品中的甲基汞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广金岛和晋卿岛上的古鸟粪和现代鸟粪样品及粪土沉积剖面样品进行了甲基汞分析,探讨了海鸟生物传输对偏远的西沙群岛生态系统中甲基汞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古鸟粪和新鲜鸟粪中的甲基汞、总汞和甲基汞在总汞中的百分比含量都很高,说明排便是海鸟吸收和排泄甲基汞的一个过程,在海鸟体内的甲基汞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甲基汞和P元素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鸟粪的输入控制着工业革命之前的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的含量,但是近年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汞污染严重影响了工业革命之后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的分布,海鸟通过生物放大和生物传输作用影响粪土沉积层中的甲基汞水平。粪土沉积样品和古鸟粪样品中的甲基汞百分比含量高达20%左右,而且年龄较老的古鸟粪和粪土沉积样品中的甲基汞比例高于年轻样品中的含量,同时样品中微生物活动较弱,表明粪土沉积物中甲基汞百分比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海鸟粪便的输入。海鸟生物传输不仅为西沙群岛生态系统发育带来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也为偏远的岛屿生态环境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有可能威胁岛上居民的身体健康。
邹丽珍[10](2006)在《中国合同区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深海沉积物中18S rDNA基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广、种类多,它们是海洋碎屑食物链重要的中间环节,不仅是幼年鱼、虾和蟹等的饵料,而且在底栖食物网的能量运转和物质循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此外,小型底栖动物具有活动范围小、对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敏等特点,是环境改变很好的指示生物。在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活动中,小型底栖动物的变化已被列为重要的深海环境影响评价参数之一。目前在国际海底管理局主导下的Kaplan计划,已联合多国的相关科学家对结核区深海包括小型底栖动物和基因流变化等环境项目展开调查和研究工作。我国是国际海底管理局7个先驱投资国之一,并已获得拥有优先勘探和开采权的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研究和保护深海环境是我国履行合同的重要职责。 本论文选题结合“中国合同区环境基线自然变化研究”项目中的部分工作,研究了中国合同区和南极中山站周边海域测站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物种丰度和生物量及其分布,并与北极相关调查区的资料进行比较,探讨了小型底栖动物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中国合同区深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进行了DNA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1.分析了中国合同区东区和西区各4个站位共48份深海小型底栖动物样品,共检出14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线虫是最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个体数的44.00-84.09%,其次是桡足类,占11.36-40.00%。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为3.5~23.3ind./10cm2,生物量为1.227~5.698μgC/10cm2。南极中山站周边海域测站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共记录到10个类群,其中线虫是最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个数的84.12%,桡足类次之,占12.5%。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为334.23ind./10cm2,其中线虫的密度是281.16ind./10cm2,桡足类的密度为41.50ind./10cm2。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为585.7μgC/10cm2。线虫的长度在551.1~1472.4μm之间。 2.比较研究了合同区东、西区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食物是影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第一要素。东、西区沉积物中叶绿体含量差异表明东区小型底栖动物可获取的食物含量高于西区,是东区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高于西区的主要原因。(2)沉积物表层多金属结核覆盖率是影响小型底栖动物密度的重要因素。西区高结核覆盖率挤占了生物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线虫、猛水蚤等底埋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降低了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东区松软精
二、南极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极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3)福建前湖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及其沉积物中微体古生物的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特点和创新处 第2章 前湖湾的自然环境 |
2.1 前湖湾的地理位置 |
2.2 地质背景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植被状况 |
2.6 海岸和海底地貌 |
2.6.1 海岸地貌 |
2.6.2 海底地貌 第3章 前湖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
3.1 前湖湾海底古森林的发现、分布及主要特征 |
3.2 古树鉴定和~(14)C年代测定的研究方法 |
3.2.1 古树鉴定的基本设备、器具和药品 |
3.2.2 古森林木材鉴定 |
3.2.3 古树样品~(14)C年代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前湖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木材样品的树种鉴定 |
3.3.2 海底古森林木材样品的~(14)C年代测定 |
3.4 海底古森林中4种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分布 |
3.5 前湖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意义 第4章 前湖湾孢粉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
4.1 前言 |
4.2 QHP剖面孢粉样地层特征和QHZ钻孔1孢粉样地层特征 |
4.2.1 OHP剖面孢粉样地层特征 |
4.2.2 OHZ钻孔1孢粉样岩性特征 |
4.3 孢粉研究方法 |
4.4 孢粉分析结果 |
4.4.1 OHP音d面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地质时代 |
4.4.2 OHZ钻孔1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地质时代 |
4.5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前湖湾硅藻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硅藻分析鉴定 |
5.4 古环境分析 |
5.4.1 河流环境 |
5.4.2 海湾环境-河流环境-海湾河口环境 |
5.4.3 河流环境-陆相淡水环境 |
5.4.4 湖泊-风沙环境 |
5.4.5 滨岸水较浅的小海湾环境 |
5.5 小结 第6章 前湖湾有孔虫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定量分析内容 |
6.3.1 丰度N |
6.3.2 群落结构 |
6.4 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群落 |
6.4.1 数量少,密度低 |
6.4.2 种数少 |
6.4.3 优势度高 |
6.4.4 分异度低 |
6.4.5 有孔虫种类 |
6.4.6 有孔虫优势种 |
6.4.7 保存程度差,磨损严重 |
6.5 海滩钻孔岩心中的有孔虫群落 |
6.6 小结 |
6.6.1 沉积环境 |
6.6.2 年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4)2000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3.1 种类组成 |
3.1.1 种类组成和相似性 |
3.1.2 优势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 |
3.2 浮游植物现存量分布 |
3.2.1 叶绿素a 浓度分布 |
3.2.2 各海域各类别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分布 |
3.2.3 各站浮游植物丰度组成的相似性 |
3.2.4 浮游植物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昼夜变化 |
4 讨论 |
5 小结 |
(5)中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和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微型浮游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 微型硅藻的研究意义及我国的研究现状 |
1.3 硅藻模糊种类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海域的选择 |
2.2 采样时间和站位分布 |
2.3 自然样品的采集与藻株的分离、纯化 |
2.4 样品基本信息 |
2.5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我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 |
3.1 我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种类名录 |
3.2 胶州湾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3 长江口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4 厦门港微型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5 广东大亚湾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6 香港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7 五个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的对比研究及与以往研究的比较 |
第四章 我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
4.1 微型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
第五章 代表性硅藻模糊种类的分类学研究 |
5.1 骨条藻种类的分类学研究 |
5.2 拟菱形藻种类的分类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种名索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
(6)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
1.1 生态学基本理论 |
1.1.1 生态学概述 |
1.1.2 生态系统概述 |
1.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基本理论 |
1.2.1 概述 |
1.2.2 类型 |
1.2.3 封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4 开放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3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
1.3.1 自然界的磷及其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意义 |
1.3.2 封闭的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3.3 开放的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3.4 磷的收支不平衡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南极海-陆界面物质流动及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
2.1 南极海-陆界面典型的生物传递者 |
2.2 南极海-陆界面典型的生物传递者研究进展 |
2.2.1 历史时期的生物传递者研究进展 |
2.2.2 现代生物传递者研究进展 |
2.3 南极海洋向陆地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影响 |
2.3.1 南极海洋向陆地的物质转移方式 |
2.3.2 生物输入的物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2.3.3 生物输入的物质对南极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
2.3.4 小结 |
2.4 南极陆地向近海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影响 |
2.5 南极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由海至陆:南极磷的生物转移评估 |
4.1 南大洋磷的生物富集 |
4.2 南极企鹅以粪便形式转移的海洋来源的磷的估算 |
4.2.1 研究区域 |
4.2.2 估算方法 |
4.2.3 结果分析 |
4.3 影响企鹅转移的磷的量的因素 |
4.3.1 影响企鹅种群大小的因素 |
4.3.2 影响企鹅繁殖时间的因素 |
4.3.3 影响粪便排泄速率的因素 |
4.3.4 影响企鹅粪中磷的含量的因素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东南极中山站地区苔藓植物元素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 |
5.2.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述 |
5.2.2 样品采集 |
5.2.3 样品分析处理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苔藓元素含量 |
5.3.2 下覆砂土元素含量 |
5.3.3 苔藓植物体内元素含量与环境的关系 |
5.3.4 苔藓和下覆砂土元素相关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西南极阿德雷岛沉积物剖面磷存在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
6.1 引言 |
6.2 采样地点及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述 |
6.2.2 样品采集处理方法 |
6.2.3 样品分析测试 |
6.2.4 数据分析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6.3.2 苔藓植物和企鹅粪磷形态分析 |
6.3.3 沉积物剖面物质来源分析 |
6.3.4 沉积物剖面磷的存在形态 |
6.3.5 各形态磷相对百分含量 |
6.3.6 各形态磷之间及与沉积物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 |
6.3.7 磷的生物可利用性估算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南极近海生物输入的磷对无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生物输入的磷对法尔兹半岛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7.3 生物输入的磷对法尔兹半岛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8.1 循环机制 |
8.2 输入、输出通量的估算 |
8.3 磷的保存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淡水藻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2.1 主要淡水藻类种类组成 |
2.2 淡水藻类细胞丰度与环境因子 |
3 结语 |
(8)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南北极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及未来趋势 |
1.2 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 人类活动在南北极地区的记录 |
1.4 多指标分析在古湖沼学重建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区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
3.2 样品的采集与岩性描述 |
3.3 样品的测试 |
3.4 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的确定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北极湖泊生态演变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
4.1 新奥尔松湖泊生态演变历史 |
4.2 过去3000年新奥尔松气候变化和化学风化历史 |
4.3 泥炭层记录反映的最近300年新奥尔松气候变化 |
4.4 新奥尔松湖泊生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重金属污染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记录 |
5.1 北极新奥尔松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
5.2 湖泊沉积物Hg污染—一种关于Hg和MeHg循环的新假说 |
5.3 最近200年Hg污染在泥炭层沉积物的记录及来源 |
5.4 湖泊与泥炭层沉积物Pb污染记录对比—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1 生物硅在南极湖泊沉积物中的应用 |
6.2 莫愁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生态演变历史 |
6.3 过去3000年莫愁湖湖区气候记录与环境演变 |
6.4 拉斯曼丘陵与东南极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比较 |
6.5 莫愁湖古湖泊生产力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环南极无冰区重金属沉积记录及初步对比研究 |
7.1 菲尔德斯半岛及邻区重金属沉积记录 |
7.2 罗斯海地区重金属沉积记录 |
7.3 拜尔斯岛重金属沉积记录 |
7.4 拉斯曼丘陵重金属沉积记录 |
7.5 所有剖面沉积物质量标准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晚全新世南北极生态环境演变对比研究 |
8.1 南北极和中国气候变化记录对比 |
8.2 湖泊生态记录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
8.3 南北极重金属污染记录的对比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会议摘要 |
(9)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态地质学研究进展 |
1.2 全新世南极气候变化历史研究进展 |
1.3 浮游植物光和色素及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1.4 沉积色素研究进展 |
1.5 生物传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
3.2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3.3 样品的测试 |
3.4 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的确定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沉积色素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
4.1 沉积色素分析方法简介 |
4.2 沉积色素的HPLC分析 |
4.3 沉积色素的液质分析 |
4.4 东南极沉积样品中叶绿素a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过去800年来东南极罗斯海地区UVR历史的色素沉积记录 |
5.1 背景介绍 |
5.2 罗斯海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沉积色素的分布特征 |
5.3 东南极罗斯海地区800年紫外辐射历史记录 |
5.4 影响罗斯海地区紫外辐射变化的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东南极湖泊生产力和物质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
6.1 反射光谱:快速重建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新方法 |
6.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东南极罗斯岛地区湖泊生产力中的应用 |
6.3 近红外光谱在东南极莫愁湖初级生产力中的应用 |
6.4 端元分解法在计算东南极罗斯岛沉积物物源组成中的应用 |
6.5 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多元统计建模预测样品的元素含量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色素的东南极湖泊浮游藻类化学分类法(CHETAX)研究 |
7.1 基于色素的化学分类法(CHEMTAX)的应用研究进展 |
7.2 CHEMTAX法表征东南极罗斯岛地区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7.3 海鸟粪便的输入对东南极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7.4 基于色素的CHEMTAX化学分类分析法的优缺点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西沙海鸟粪土沉积层甲基汞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
8.1 自然环境中汞与甲基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8.2 微波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优化测定海鸟生物粪中的甲基汞 |
8.3 西沙群岛古鸟粪和粪土沉积层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 |
8.4 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百分比的变化历史及影响因素 |
8.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10)中国合同区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深海沉积物中18S rDNA基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述 |
1.2 中国合同区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3 南北极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4 rDNA技术在底栖生物调查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中国合同区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1.1 调查区域 |
2.1.2 采样及样品处理 |
2.1.3 数据处理 |
2.2 南极中山站周边海域采样与样品处理 |
2.3 中国合同区深海沉积物DNA调查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主要仪器 |
2.3.3 常用试剂及培养基 |
2.3.4 主要软件 |
2.3.5 方法 |
3 中国合同区小型底栖动物的分析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1.1 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大小和分布 |
3.1.2 东区和西区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比较 |
3.1.3 各站位的聚类(相似性)分析 |
3.1.4 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
3.2 讨论 |
3.2.1 与其它深海区域小型底栖动物的比较 |
3.2.2 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丰度、个体大小与食物供应之间的关系 |
3.2.3 中国合同区东西区小型底栖动物的比较 |
3.3 结论 |
4 南极调查站位小型底栖动物分析结果与讨论 |
4.1 小型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 |
4.2 线虫 |
5 中国合同区和南北极小型底栖动物的比较研究与讨论 |
5.1 环境的比较 |
5.2 中国合同区和南北极小型底栖动物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的比较分析 |
5.2.1 组成的比较 |
5.2.2 丰度和生物量的比较 |
5.2.3 纬度的比较分析 |
5.2.4 温度的分析比较 |
5.2.5 沉积物的分析比较 |
5.2.6 初级生产力分析比较 |
5.3 小结 |
6 中国合同区沉积物DNA调查结果与讨论 |
6.1 结果 |
6.1.1 从泥样中提取的总DNA电泳图 |
6.1.2 18S rDNA电泳图 |
6.1.3 双酶切电泳图 |
6.1.4 测序结果 |
6.1.5 系统发育树 |
6.2 讨论 |
6.2.1 E0304站位沉积物DNA调查 |
6.2.2 E0308站位沉积物DNA调查 |
6.2.3 W0307站位沉积物DNA调查 |
6.2.4 WS783站位沉积物DNA调查 |
6.2.5 后生动物 |
6.3 本实验存在的问题 |
7 传统小型底栖生物分类研究与rDNA技术的比较 |
8 本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 |
四、南极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极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特征[J]. 朱根海,王自磐. 植物学报, 1994(01)
- [2]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Ⅳ.中山站潮间带微小型硅藻的分布[J]. 朱根海,王自磐. 南极研究, 1994(02)
- [3]福建前湖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及其沉积物中微体古生物的环境意义[D]. 吴彩容.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4]2000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研究[J]. 朱根海,宁修仁,刘子琳,蔡昱明,刘诚刚,潘建明.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01)
- [5]中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和分类学研究[D]. 李扬. 厦门大学, 2006(06)
- [6]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 秦先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9)
- [7]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淡水藻类的影响[J]. 朱根海,大谷修司,扈传昱,何剑锋,金矛,于培松,潘建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10(03)
- [8]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D]. 姜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9]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D]. 陈倩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9)
- [10]中国合同区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深海沉积物中18S rDNA基因多样性研究[D]. 邹丽珍.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