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前后日本在天津的贸易

中日战争前后日本在天津的贸易

一、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天津的贸易(论文文献综述)

曲晓燕[1](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认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谈笑[2](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鞠斐[3](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殷昭鲁[4](2015)在《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向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贪欲和历史原因,钓鱼岛从一个没有争议的岛屿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岛屿。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它是战后遗留的领土争端;从国际法来看,它是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从海洋开发来看,它涉及未来东海石油与海洋资源的开发问题。”近年来,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争端频仍。此争端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外交及战略布局,而且也牵动了东亚,乃至世界的神经。诚然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主权之争,而其内里却充斥着大国间的战略选择与利益博弈。因此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的价值,更有对国家利益现实的关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可以证明。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有关钓鱼岛岛名记载的最早的文献,这足以体现中国对钓鱼岛最早的发现和“命名权”。并且明清两朝历届册封使的使录对钓鱼岛等岛屿的记载则更为翔实,这些使录不仅把钓鱼岛等岛屿作为中琉航道的航标,而且也明确指出中琉之间的界线为“黑水沟”,或是琉球姑米山。不仅如此,钓鱼岛在明清两朝还被纳入到中国海防的范围之内,《筹海图编》、《台海使槎录》等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所以从钓鱼岛的发现、命名及使用和管辖上来看,钓鱼岛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日本、琉球与西方等国的古文献和地图也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给予了佐证。因此,对这些事关钓鱼岛历史文本的梳理与解读,是我们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主权诉求的源流。晚清以降,由于中国国运式微,激发了日本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之心。早在1885年,日本政府就指使冲绳县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进行窥伺和调查。通过对该时期日本与冲绳县之间往来文书的梳理和解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窥伺经过了最初的迟疑、搁浅,而甲午战场的胜利,使得日本最终有恃无恐,假胜利之威,乘胜追击,窃占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日本窃占钓鱼岛经纬的分析,也可以显示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之下清日两国的衰兴与实力消长。因此把钓鱼岛问题放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和考察,从源头上寻觅日本窥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径,使我们更能有力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领有”主张。钓鱼岛问题的产生,不仅事关中日两国,还与美国息息相关。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集中体现在美国战时及战后对东亚的战略布局,尤其与美国的琉球战略密切相关。无论是战时对琉球地理情报的搜集,还是战后旧金山会议上寻求对琉球的排他性托管,抑或是20世纪70年代的冲绳“归还”无不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安排。但是美国这种战略利益安排却因对琉球的地理界域错误性认知以及对本国利益的考量把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挟裹其中,到冲绳“归还”时与日本私相授受而终于酿成中日间的钓鱼岛问题纠葛。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所谓的“行政权归还不涉及主权”的“中立立场”,这实际上是美国假“中立之名”,而行逃脱历史责任之实。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和抗议。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由于中国大陆同美日两国还没有改善和建立外交关系,再加上联合国的席位还被台湾当局霸占,所以在对外交涉上面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在此期间仍积极地与相关学者研讨应对钓鱼岛争端策略,并向外发表声明,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在中日建交前后,中国领导人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提出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想法,得到了日本领导人的赞同。《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前后,发生“钓鱼岛渔船”事件,在中国领导人的妥善处理之下,很快平息下去。随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再次表达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并与日本的领导人达成共识。钓鱼岛争端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其附近海域发现了潜在的石油资源。琉球政府在美国和日本政府怂恿和支持之下,在战后首次发声,坚持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在钓鱼岛上设立界碑等标志物。作为对美琉当局举措的反制,台湾当局也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不过此时台湾当局的着重点在于对钓鱼岛海域附近大陆架石油资源开发问题,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石油。但当钓鱼岛争端表面化后,在强大的保钓运动压力之下,台湾当局开始在钓鱼岛主权诉求立场上日趋坚定,开始与美日交涉,但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有求于美日,最后还是没有改变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的事实。钓鱼岛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搁置争议”的默契以来,中间虽有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行为,但是总体发展还算良性。但是新世纪以来,日本部分领导人和右翼势力为了政治上的考虑,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特别是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钓鱼岛争端陡然升级。中国以强硬的战略布局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单独管控”局面,实现了“交叉管控”,而日本也采取战略应对,同时美国也加强对亚太的战略资源投递,以获得更多权益。在这场中美日的战略博弈中,使得钓鱼岛问题更趋复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孤悬于东海上的几座岛礁,钓鱼岛问题已经由一个事件变成了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凸显的是中日之间领土主权的争执、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对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以及东亚场域中大国利益的博弈。总之,钓鱼岛问题的研究要以宏观的视野进行看待,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纵的方面来看,以历史的长时段来了解其因果延承;从横的方面看,把其放在国际格局变动下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中把握其脉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仍在继续,从目前来看解决的前景虽不甚明朗,但是我们应有未雨绸缪的精神,为此在钓鱼岛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展望:两岸合作乃维护领土主权之幸;中日应寻求和平解决以破解零和博弈之殇;而中国自身应大力提升国力以应不时之需。

何岸[5](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董顺擘[6](2012)在《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福泽谕吉的论着为基本资料,结合当时日本的国内外形势,详细地考察其朝鲜观与中国观,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并阐释其产生的原因。绪论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等内容构成。本论共分四章。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一章简要介绍福泽谕吉的一生。福泽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在幕府末期,受当时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饱读汉学的同时,也使其产生了对封建制度的憎恨和对传统思想的反抗,这就培养了其追求自由、渴望新知识的强烈愿望。1854年日本被迫开港,结束了200多年的锁国体制,西方文明开始涌入日本。同年,19岁的福泽开始学习兰学,这使其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坚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1858年,福泽由学习兰学转向学习英学,这说明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敏锐的时代感使其走在了其他洋学者的前列,同时也使其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明,并成为其受聘于幕府、能够实现欧美之行的有利条件。从1860年开始的三次欧美之行,为福泽提供了亲身感受西方文明的机会,使其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从书本知识向感性认识再向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明治维新前后,出于对政治的不信、对明治政府的误解以及对自己有作为学者生存下去的根据与自信,福泽由一名幕府官员转变为一名在野的学者,在大力宣传启蒙思想的同时,在其思想的中后期也开始积极鼓吹对朝鲜与中国的侵略。第二章论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这一时期,福泽发表的有关朝鲜与中国的论着相对较少,其朝鲜观主要围绕反对士族高唱的征韩论、其中国观主要围绕对有关鸦片战争和日本侵台事件的评论来展开的。在朝鲜观中,福泽受日本历史上蔑视的朝鲜观的影响,在反对士族高唱的征韩论中及其在其他一些论着中一直表现出对朝鲜的蔑视。由于此时日本自身的实力也并没有较大的发展,福泽在分析中英鸦片战争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对中国的蔑视,表现为“平视型”的中国观。但在对日本侵台事件的评论中,由于日本的胜利使福泽得到了信心与鼓舞,表现出一时的对中国的蔑视。由于其后日本并没有因为侵台的胜利而在同欧美列强的改约中得到承认,其中国观又重新表现为“平视型”的中国观,因此将中日两国同归为处于“半开化”阶段的国家。造成其朝鲜观与中国观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历史上蔑视的朝鲜观给福泽造成的影响以及中朝两国自身实力的不同。第三章论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期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这一时期,福泽的朝鲜观与中国观主要是围绕朝鲜发生的、与中日两国有关的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以及中法战争展开的。1881年,福泽提出了“东洋盟主论”。“东洋盟主论”的提出,隐含有福泽对日本文明开化程度的肯定,即日本已成为“东洋文明之魁”,同时也隐含有对中朝两国的蔑视。它标志着福泽以其文明开化论为理论基础的对朝、对华观的确立,并成为其以后对朝、对华观的指导思想。其实质就是以指导朝鲜、中国“文明开化”为借口,使日本侵略朝鲜、中国的行动正当化。围绕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福泽的“东洋盟主论”得到了具体的实践。中法战争的爆发以及甲申政变的失败宣告了福泽对华、对朝的“东洋盟主论”的破灭与暂时破灭。1885年福泽提出了“脱亚论”。“脱亚论”的提出,也隐含有福泽对日本自身文明开化程度的肯定,即认为其文明开化程度已达到或接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同时也标志着福泽的对朝、对华观在蔑视程度上变得完全相同以及蔑视的中国观的确立。这一时期(主要指“脱亚论”发表之前),福泽的朝鲜观与中国观都含有蔑视,只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与程度上有所不同。从具体表现形式上来看,其朝鲜观经历了由壬午兵变前的“朝鲜盟主论”到壬午兵变时期的强硬论再到甲申政变时期的“朝鲜改革论”的转变;其中国观经历了由壬午兵变时期的反对干涉朝鲜论到甲申政变时期的灭亡论与强硬论的转变。从蔑视程度上来看,其朝鲜观由壬午兵变时期的蔑视转变为甲申政变时期的蔑视与对开化派的同情共存;其中国观由壬午兵变时期的一定的敬畏与蔑视共存转变为完全的蔑视。造成其朝鲜观与中国观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朝两国自身实力的不同、朝鲜有可利用的开化派以及中法战争的爆发。第四章论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之后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后,福泽通过对中朝两国发生的或中朝两国发生的与日本有关的重大事件的评论来表现其朝鲜观与中国观。甲午战争时期及其以后,其朝鲜观与中国观同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一唱一和,大体上自觉地追随了日本政府的对朝、对华政策,积极鼓吹对朝鲜与中国的侵略。这一时期,福泽的朝鲜观与中国观中对朝、对华的蔑视程度大体上变得一致,可以说是极端的蔑视,甚至是敌视。其不同点主要是具体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其朝鲜观主要表现为“朝鲜改革论”;其中国观经历了由甲午战争前的强硬论到战时的侵略论再到战后的“台湾改革论”与分割论的转变。造成福泽的朝鲜观与中国观具体表现形式上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其朝鲜观与中国观都自觉地追随了日本的对朝、对华政策。福泽的朝鲜观与中国观的实质就是以“文明开化”为借口,使日本对朝鲜与中国的侵略正当化。福泽是日本近代最着名的启蒙思想家,但他作为日本近代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不可能超越那个时代及国度的局限性。我们在肯定其启蒙思想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深刻地批判其蔑视朝鲜与中国的朝鲜观与中国观。

包贺喜格图[7](2016)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陆地区(其中包括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自清末以来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即清末至1945年日本大陆政策下以侵略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日友好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本文所要考察的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即属于前者—侵略性教育阶段的内容。本文将此侵略性教育阶段日本对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分为清末“贡王三学”时期、伪满洲国时期、伪蒙疆政权时期三部分。由于日本在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进程与其针对中国大陆整体的推进过程基本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有关内蒙古地区以上三个时期的考察又可以分别反映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三个阶段——策略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全面实施阶段的特征和本质。从这个意义来说,对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的考察也兼有探究同时期中国大陆日语教育史相关核心问题的功能。本研究中,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日本近代“国语思想”和日语教育扩张政策各自的发展演变、大陆政策各个实施阶段日本的对内蒙古政策、以及前述三个时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以各时期日语教育政策为中心,兼论教育主体和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等内容是考察分析的重点。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在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对内蒙古地区“侵略性”日语教育史的全面考察,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大陆的语言文化侵略的内容和实质。本文除了序章和终章部分之外,主体论述部分由三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主体部分内容概括介绍如下。第一部分:明治中后期日俄对抗背景下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这一部分第一章从日本近代大陆政策和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来看明治中后期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并且对当时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主体——东亚同文会产生的背景和它所提出的对中国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内容做了说明。第二章分析介绍了以东亚同文会为主体的日本势力如何影响和推动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日语教育产生的过程,以及其中关键人物的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第三章对“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特别是日本教师河原操子的日语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的变化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大陆政策侵略性特征。其次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下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的演变和“民族协和”口号下伪满洲国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做了说明。强调伪满洲国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为大陆政策和伪满洲国统治秩序服务的本质特性。第二章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以保科孝一为代表的日本“国语”思想,以及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关东州的日语教育具体状况做了概括说明。并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和“新学制”制定后的“国语”思想的特征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日语教育思想方针的具体内容。最后第三章在对“新学制”制定前后的伪满洲国日语教育政策,特别是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进行分析说明后,进一步分析论述了内蒙古东部地区日语教育的实际状况。第三部分: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阶段——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在对20世纪20年代初至1945年(分为“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做了分析介绍之后,进一步就这一“对华文化工作”政策下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政策和教育状况进行了说明,并强调日语教育在日本国家政府的推动下走向全面实施并全力为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服务的真实特性。第二章则是围绕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内蒙工作”和善邻协会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进行了分析介绍。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善邻协会开展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是伪蒙疆政权成立后日本对内蒙古实行日语教育扩张的前期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第三章在分析考察了伪蒙疆政权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日语教育政策之后,对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陈亚淑[8](2016)在《《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早期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中,由林乐知担任主编的《万国公报》,办报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也最为典型。除大力推广“西学”,发表政论,鼓吹变法外,《万国公报》还用大量篇幅报道世界各国时事。《万国公报》为吸引中国人由仿效日本进而学习西方,减轻在中国传教的阻力,推进中国变法的进程,对日本的报道也一直持续,且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涵盖日本的方方面面。除了日本本国的新闻消息外,《万国公报》还用大量篇幅刊载了有关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与琉球、朝鲜等国的交往之类的时事评论,构成其涉外报道的最主要内容。凡此种种,遂构建起了多面多层的“日本形象”。对国家来说,大众媒介最基本的功能是环境守望,即以最快速度直接反映国外时事动态和发展趋势,而近代报刊是大众媒介的利器,是当时国人了解国际风云变幻的耳目和捕获信息的得力助手。自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的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经历了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为重点的明治维新,在中日近代化竞争中占据上风。《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只是一个总称,实际上它是由日本的国家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等不同的形象元素构成,《万国公报》的日本报道涵盖了这些方面,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给日本这个国家笼上了一层薄纱。貌似追求客观公允的新闻媒体常常是从特定的视角,选择特定的材料对事件加以报道的。《万国公报》是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纸,因此,《万国公报》建构的日本形象的出现与形成,变化与延续,尤其是对信息的选择与过滤,无一不受它身处的西方语境的影响与制约。《万国公报》建构的日本形象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却与西方人眼中的日本形象紧密相关,是在西方话语下,经过多种力量博弈、多种来源的参与、多样报道手段的运用而形成的。表面上由个体选择与决定的对日认识,其实却受到隐性的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是政治、媒体、个体三者互相影响的结果。从解读报刊对日本报道的视角出发,考察“日本形象”的构建与形成,也就是在探讨隐藏于背后的那个时代,探讨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融与突变。总的来说,《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是文明与野蛮相交织的,是西方文化在世界观念秩序中认同自身而构筑的文化“他者”,固然存在夸张与扭曲,然而同时也不乏符合日本实际的信息。

熊辛格[9](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提出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张军[10](2019)在《近代东北海关研究(1861-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1861年至1931年的东北海关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1860-1949)》和相关海关志书,着重论述近代东北海关设立的背景、过程及主要职能,并分时期对中国东北对外贸易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海关与近代东北社会变迁的互动与关联。鸦片战争后,从五口通商开始,条约口岸大量出现。《天津条约》签订后,营口开埠设关,近代海关制度在中国东北得以确立,东北地区的经济被卷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日俄战后,开埠格局渐次展开,东北各地海关随之纷纷设立。论文认为,近代东北海关是在中国引入近代海关制度之后形成的“赫德体制”下设立的,日俄战争前后列强加紧对中国东北的争夺促进了东北海关空间格局的形成。近代东北海关客观且被动地刺激着东北近代化进程,但在殖民主义驱使下的列强从处于半殖民地体系下的中国取得了诸多的侵略权益,突出的表现为日本逐渐加快的侵华步伐,东北海关从“俄罗斯化”逐渐演变为“日本化”。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引入近代海关制度的经过。从清前期取消市舶司制度而建立沿海四关形成传统海关制度,到鸦片战争爆发后《南京条约》签订海关主权遭到破坏,从江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到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这部分着重考察了海关由传统过渡到近代的演变进程以及最终形成的以外籍税务司为核心的近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第二部分阐述了近代东北海关的设立过程。清代前期,政府在中国东北设立山海税关,《天津条约》签订后在拥有突出区位优势的营口设立近代海关,标志着以外籍税务司为核心的近代海关制度在中国东北建立。日俄战争前后列强加快了对中国东北争夺的步伐,导致东北地区最终形成了南有营口关、大连关和安东关,北有滨江关和瑷珲关,东有珲春关和延吉关的近代东北海关空间格局。第三部分论述了近代东北海关的关务与关政,包括海关职能、关税制度和人事管理。论文认为,近代东北海关在外籍总税务司的控制下,按照近代海关制度行使海关职能,建立了完整的贸易统计制度,关税税额增长迅速。但查缉走私因最终处置权仍主要掌握在外籍人员手中而收效甚微。关税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人事管理的变化,无不有利于资本主义列强获取更多的利益。第四部分侧重于近代东北设关后的对外贸易考察。论文将东北对外贸易分为开埠设关前、“一关时期”和“全面设关时期”三个时期,主要分析了后两个阶段的贸易状况和变化原因并总结了贸易特征。同时,分阶段阐述了中国东北与日本、与俄国的贸易情况。第五部分对近代东北海关进行了评述。海关是各列强角逐的场所,因此列强对中国东北的争夺,也体现在对海关的争夺上。近代东北海关的“俄罗斯化”,继之的“日本化”趋向充分说明了海关的殖民化特征。同时,近代东北海关的设立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关税的增加,进而推动了中国东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二、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天津的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天津的贸易(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2)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现状
        (一) 中国方面的学术研究现状
        (二) 日本方面研究现状
        (三) 中日之外其他国家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解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
        (三) 解决途径与创新
    四、研究架构之说明
        (一) 论文结构
        (二) 相关问题与概念之说明
第一章 钓鱼岛地理、历史与主权溯源
    第一节 钓鱼岛的地理生态与地缘战略价值
        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谓演变
        二、钓鱼岛群岛的地理与生态
        三、钓鱼岛的地缘战略价值
    第二节 历史文本中的钓鱼岛记述
        一、中国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述:中国主权诉求的源流
        二、日琉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载:中国主权诉求的佐证
第二章 近代东亚变局及日本对钓鱼岛的窥伺与窃占
    第一节 近代世界变局与中日东亚权力再分配
        一、近代西方冲击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二、日本“并吞”琉球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
    第二节 明治政府早期“领有”钓鱼岛的企图及搁浅
        一、甲午战争前冲绳县对钓鱼岛的秘密调查
        二、日本政府内部对窃占钓鱼岛的讨论与企图的搁浅
    第三节 日本假战场优势窃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一、日本“并吞”钓鱼岛顾虑消除与秘密占有
        二、日本“领有”钓鱼岛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章 战后美国琉球战略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战时美国对琉球的调查与归属讨论
        一、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地理情报搜集
        二、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归属讨论
    第二节 战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政策的形成
        一、冷战升级与美国内部托管琉球的讨论
        二、旧金山会议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的实现
    第三节 旧金山会议后的美国琉球政策
        一、利益权衡下的奄美群岛归还
        二、台湾当局对美日奄美归还的对策
        三、奄美群岛归还与钓鱼岛问题的勾连
    第四节 冲绳“归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一、日本寻求冲绳“归还”下的美国琉球政策
        二、美日冲绳“归还”交涉与钓鱼岛问题跃上台面
        三、尼克松政府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处理
第四章 钓鱼岛问题与中国大陆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的态度及举措
        一、钓鱼岛争端初期中国政府与学者间的互动
        二、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外交战略与钓鱼岛政策
    第二节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形成
        一、中日建交前后的钓鱼岛交涉
        二、“钓鱼岛渔船”事件始末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识的达成
第五章 钓鱼岛问题与台湾当局的因应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初期与台湾当局内部讨论与应对
        一、钓鱼岛海域石油发现与美台琉的反应
        二、钓鱼岛争端升级与台湾当局主权诉求的强化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外交涉及对保钓运动的处理
        一、台湾当局与美国就钓鱼岛问题的交涉
        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及台湾当局的对策
        三、台湾当局对留美学人与学生保钓运动的因应
第六章 21世纪钓鱼岛问题与大国间的战略性博弈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权益诉求与国内外战略性动员
        一、日本“购岛”闹剧与中国态度的强烈性反弹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国内的战略性动员
        三、海外钓鱼岛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
    第二节 日本“实控”钓鱼岛遭到挑战与战略性应对
        一、日本进行战略性应对的动因
        二、日本国内外的战略性应对举措
    第三节 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与其钓鱼岛“中立”政策的再检讨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亚太政治生态的影响
        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再检讨
第七章 钓鱼岛的政治意蕴与研究的多维性
    第一节 从“事件”的钓鱼岛到“景物”的钓鱼岛
        一、国家领土主权的诉求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
        三、东亚“场域”中的大国利益博弈
    第二节 从历史遗留问题到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
        一、中日民族情感的催化剂
        二、对二战后战胜国共识的挑战
    第三节 钓鱼岛研究的多维性
        一、以历史的长时段来审视钓鱼岛问题
        二、以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统筹钓鱼岛问题
        三、以符号学的视角来透视钓鱼岛问题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地图资料
    附录二: 相关条约和协定
    附录三: 钓鱼岛名称表
    附录四: 钓鱼岛问题大事记
    附录五: 相关中外文人名、地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古文献及资料汇编
    三、报刊资料
    四、着作
    五、论文
    六、网络资源
后记

(5)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任务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战争失败研究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论点
        二、研究架构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一、论文价值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二、舰队与镇守府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
凡例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参考文献

(6)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福泽谕吉其人
    1.1 少年时代
    1.2 学习洋学时期
    1.3 三次欧美之行
    1.4 明治维新之后
第二章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
    2.1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朝日关系
    2.2 福泽谕吉的朝鲜观
        2.2.1 日本历史上的朝鲜观对福泽的影响
        2.2.2 福泽文明观中的西方殖民主义文明观及其对朝鲜的认识
        2.2.3 福泽与征韩论
        2.2.4 《通俗国权论》与福泽的朝鲜观
    2.3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
        2.3.1 日本历史上的中国观与福泽
        2.3.2 福泽的儒学观
        2.3.3 福泽对中英鸦片战争的看法
        2.3.4 福泽对日本侵台事件的评论
    2.4 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之比较
第三章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期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
    3.1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期的中朝日关系
    3.2 “东洋盟主论”
    3.3 朝鲜壬午兵变时期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
        3.3.1 福泽的朝鲜观
        3.3.2 福泽的中国观
    3.4 朝鲜甲申政变时期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
        3.4.1 福泽的朝鲜观
        3.4.2 福泽的中国观
    3.5 “脱亚论”
    3.6 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之比较
第四章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之后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
    4.1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之后的中朝(韩)日关系
    4.2 甲午战争时期福泽谕吉的朝鲜观
        4.2.1 甲午战争前福泽的朝鲜观
        4.2.2 甲午战争时期福泽的“朝鲜改革论”
        4.2.3 “三国干涉还辽”后福泽的“朝鲜改革论”
    4.3 甲午战争时期福泽谕吉的中国观
        4.3.1 福泽对长崎事件的评论
        4.3.2 甲午战争时期福泽的“对华侵略论”
        4.3.3 福泽的“台湾改革论”
        4.3.4 福泽的“对华分割论”
    4.4 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之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三、史料概况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区域和课题概念
第一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
    第一章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形成
        第一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的基础条件
        一、日俄战争前的日本大陆政策
        二、日本大陆政策下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三、东亚同文会成立前日本的日语教育扩张经验
        第二节 甲午战争在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上的推动作用
        一、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东亚同文会的成立及其“对清教育策”
        第三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内容
        一、伊泽修二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二、《东亚时论》《教育时论》《外交时报》中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第二章 日本势力影响下的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
        第一节 日本与“贡王三学”的关系
        一、日本的“中国保全论”下的中日政治、教育关系
        二、清末内蒙古地区面临的困局和贡王的应对
        三、东亚同文会在贡王教育改革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 下田歌子粤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一、下田歌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二、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第三章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第一节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总体状况
        第二节 河原操子在毓正女学堂的日语教育活动
第二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的开始--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章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第一节 大陆政策下的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
        一、伪满洲国统治理念的演变及其“侵略性”核心特征
        二、伪满洲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及其“侵略性”特征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一、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中的对内蒙古政策
        二、伪满洲国“民族协和”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第二章 日本主导下的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第一节 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国语”思想及日语教育扩张状况
        一、保科孝一的“国语思想”
        二、关东州的日语教育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一、伪满洲国成立初期的“国语”思想
        二、新学制制定之后的“国语”思想--“满洲国语研究会”的成立
    第三章 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节 “新学制”制定前后的日语教育政策
        一、“新学制”制定前“外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二、“新学制”制定后“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第二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二、蒙古实务学院的设立及其日语教育
第三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下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章 20年代初至1945年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第一节 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
        一、本研究中“对华文化工作”概念的界定及阶段划分
        二、“九·一八”事变前“对华文化事业”中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第二节 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一、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政策
        二、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第二章 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文化工作”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设立
        一、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的“内蒙工作”及其文化侵略特征
        二、善邻协会的设立及其对内蒙古“文化工作”策略
        三、善邻协会的内蒙古“文化工作”与日本关东军和兴亚院的关系
        第二节 善邻协会内蒙古“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
        一、善邻协会对语言教育和研究的重视
        二、善邻协会针对蒙古族留学生的日语教育活动
        三、善邻协会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
    第三章 伪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
        一、伪蒙疆政权时期教育政策中的侵略性特征
        二、伪蒙疆政权的日语教育政策
        第二节 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一、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二、伪蒙疆政权下日语教育存在的“困难问题”
终章
    一、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二、今后的课题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8)《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素材
    一、《万国公报》概论
        (一)《教会新报》
        (二)《万国公报》
    二、《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作者群体
    三、《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文体及编辑特点
        (一)《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文体
        (二)《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编辑特点
第二章 仿效西方而崛起的日本
    一、“变法”与“改革”:日本的政治形象
        (一)政治制度构建
        (二)律例变革
        (三)皇室活动
        小结
    二、“竞争”与“逐利”:日本的经济形象
        (一)金融
        (二)贸易
        (三)国内建设
        小结
    三、“文明”与“开化”:日本的文教形象
        (一)国内教育
        (二)留学与出洋考察
        (三)日常生活
        小结
    四、“仿效西国,后来居上”:日本的军事形象
        (一)募民为兵
        (二)军备建设
        (三)陆海军发展及人才培养
        小结
    五、“光明福音”:日本的宗教形象
        (一)兴教会建教堂
        (二)读圣书传圣道
        (三)在日基督教总述
        小结
    六、“保稳定,促发展”:日本的治国之道
        (一)平定内乱
        (二)经营疆土
        小结
第三章“开放”与“自强”:日本的外交形象
    一、使臣往来
    二、改订条约
        (一)关于日本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报道
        (二)关于日本收回治外法权的报道
    小结
第四章“狂妄野心”与“称霸东亚”:日本在东亚国家交往中的形象
    一、日本与中国
        (一)入侵台湾
        (二)甲午之战
    二、日本与琉球
        (一)关于琉球问题源起的报道
        (二)关于琉球所属论的介绍
        (三)关于日本“废琉置县”的前期工作及中、琉两国应对措施的报道
        (四)关于对日本“废琉置县”的评论
        (五)关于中日两国备战的报道
        小结
    三、日本与朝鲜
        (一)关于“云扬舰事件”的报道
        (二)关于《江华条约》缔结的报道
        (三)关于朝鲜向西方国家开放的报道
        (四)关于朝鲜“壬午兵变”的报道
        (五)关于甲午战后日本对朝鲜治理的报道
        小结
第五章“利益至上”与“结盟互动”:日本在西方国家交往中的形象
    一、日本与俄国
        (一)日俄库页岛争端
        (二)日俄战争
        小结
    二、日本与英国
        (一)关于第一次日英结盟的报道
        (二)关于第二次日英结盟的报道
    三、日本与美国
        (一)关于日美修约的报道
        (二)关于美国前伯理玺天德调停琉球问题的报道
        小结
第六章 晚清国内媒介与《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一、晚清国人认识日本的渠道与平台
    二、晚清国人着述与《万国公报》所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一)罗森《日本日记》:“景仰中国文物之邦”
        (二)李圭《环游地球新录:东行日记》:“强本弱干,雄视东海”
        (三)何如璋《使东述略》、《使东杂咏》:“举数百年积弊,次第更而张之”
        (四)黄遵宪《日本国志》:“无一事不资之外人者”
        (五)留学生日记中的日本形象:新旧交融、好坏杂糅
    三、晚清国内报刊与《万国公报》所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一)《申报》中的日本形象:由“蕞尔小国”到“强盗恶邻”
        (二)《时务报》中的日本形象:变法的榜样,亲睦的近邻
        (三)《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凶残愚蠢丑态百出的倭寇
        小结
第七章 《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一、《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动机与目的
        (一)减轻在中国传教的阻力
        (二)推动中国变法进程
    二、《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特点
        (一)以理性态度对待日本
        (二)以近代西方价值观充分肯定日本的革故鼎新
        (三)对重要事件进行追踪报道,重事件轻人物
        (四)主观感情色彩与君臣意识浓厚
    三、《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
        (一)《万国公报》的宣传方式
        (二)《万国公报》的受众群体
        (三)《万国公报》的实际影响
第八章 结语
    一、真实与虚幻之间:大众媒介中的日本形象
    二、文明与野蛮的交织:日本形象的复杂矛盾与多变
    三、日本形象与当今中日关系之走向
附录:《万国公报》日本报道一览表
    一、政治建设
    二、律例政令
    三、皇室活动
    四、商务贸易
    五、文化教育
    六、留学与出洋考察
    七、新闻报馆
    八、日常生活
    九、人口统计
    十、军事发展
    十一、国内建设
    十二、平定内乱
    十三、经营疆土
    十四、灾害疾病
    十五、基督教在日本
    十六、使臣往来
    十七、改定条约
    十八、日本与台湾
    十九、日本与琉球
    二十、日本与朝鲜
    二十一、中日关系
    二十二、日俄关系
    二十三、日美关系
    二十四、日英关系
    二十五、游记与史志
    二十六、人物传略及言论
    二十七、国势纵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9)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一)公路类约章
        (二)航运类约章
        (三)铁路类约章
        (四)航空类约章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租界道路规划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近代东北海关研究(186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清朝传统海关制度
        一、清代以前“关”的建置沿革
        二、清前期海关制度
    第二节 《南京条约》与近代海关制度的雏形
        一、五口通商与海关主权开始丧失
        二、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
    第三节 外籍税务司制度的确立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东北海关的设立
    第一节 清代东北传统海关——山海税关
        一、山海税关的始设
        二、清代山海税关的税收与管理
    第二节 东北第一个近代海关——营口海关
        一、设关背景及原因
        二、营口设关
    第三节 近代东北海关空间格局的形成
        一、日俄战争前后列强对中国东北的争夺
        二、近代东北渐次开关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东北海关的关务与关政
    第一节 海关职能
        一、征收关税
        二、贸易统计
        三、查缉走私
    第二节 关税制度
        一、关税税则
        二、关税种类
    第三节 人事管理制度
        一、人事机构的设置
        二、人事制度的特点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东北设关后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 东北地区开埠设关前的贸易状况
        一、东北地区与关内的贸易
        二、东北地区的国际贸易
    第二节 营口一关时期的东北对外贸易(1864-1906)
        一、贸易状况
        二、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原因分析
        三、对外贸易特征
    第三节 东北全面设关时期的对外贸易(1907-1931)
        一、贸易状况
        二、对外贸易趋势变化原因分析
        三、主要港口贸易概略——以大连为中心
        四、对外贸易特征
    第四节 近代东北对外贸易国家——以日、俄为主
        一、与日本的贸易
        二、与俄国的贸易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东北海关评述
    第一节 东北海关的“俄罗斯化”向“日本化”演变
        一、东北海关的“俄罗斯化”
        二、东北海关的“日本化”演变趋向
    第二节 东北海关对区域变迁的影响
        一、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和关税增加
        二、有利地推动了东北地区近代化进程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天津的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D]. 殷昭鲁. 南京大学, 2015(01)
  • [5]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6]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比较研究[D]. 董顺擘. 延边大学, 2012(01)
  • [7]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D]. 包贺喜格图. 内蒙古大学, 2016(03)
  • [8]《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D]. 陈亚淑.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9]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近代东北海关研究(1861-1931)[D]. 张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中日战争前后日本在天津的贸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