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一、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许子潇[1](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孙晓美[2](2020)在《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文中研究指明纪念孔子,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多地承载了对孔子和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改革开放以后,在曲阜举办的“孔子文化节”,更赋予纪念孔子以现代价值和意义,它是在传统的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基础上的变革和升华,在纪念先哲,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成为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国之要典”,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持续到1948年。1984年以孔子像复原揭幕为契机,于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举行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此后,这种活动成为定制。2004年政府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公祭孔子的纪念活动,是从国家层面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认同,被称为是“祭孔大典”,孔庙祭典活动逐渐成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成熟。新时期孔庙祭典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仪式也大大简化,在仪式展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强文化认同与交流。依托孔庙祭典活动的悠久历史而举办的“孔子文化节”,以纪念先哲为核心,同时将学术研讨、文化旅游、经贸合作融于一体。文化节期间,孔子诞辰纪念与学术讨论会以及孔子学术会堂的开展,大大推动儒学研究的进程。一方面,学者们对儒家思想及儒学史的研究不断深化,研究的范围也趋向于多元化;另一方面,学者们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关于儒学现代价值的思考方面,从政治、经济、文明对话、道德伦理、生态、教育等多个方面阐释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及在建设现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时代又赋予孔子文化节新的使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府在举办文化节的同时,营造招商引资的氛围,搭建经贸合作的桥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商品的展销、贸易的洽谈成为文化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文化节每年都会举办经贸洽谈会及各种推介会、论证会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活动主题的凸显,经贸活动取得显着成果,政府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孔子文化节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与媒介,有效地带动曲阜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的发展。

秦洁[3](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闫瑞[4](2020)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文中认为清廷仿前朝易代修史之传统纂修《明史》。学界目前关于《明史》纂修过程、清前期诸帝与修史的关系、修史人员的建议与成果、史稿之源流考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本文关注《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考察其书写进程,并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对比前后论断之差异,探究清廷的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并透视清初学术与政治的互动。考察《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按照史家论史空间的大小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康熙帝拒绝钦定之名,给史家论断明代历史留下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纂修官汪琬、尤侗、倪灿、毛奇龄、姜宸英、沈珩、王原、潘耒等皆留下序与论赞的成果。第二阶段,康熙帝的谕令对史家的论断产生影响,但裁定综合性史稿的主要负责人万斯同、熊赐履、王鸿绪的序与论赞书写仍有较强的个人色彩。第三阶段,雍正年间,汪由敦、陆奎勋、陶贞一、金门诏、万邦荣等皆撰有部分篇目的序与论赞,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乃是秉持康熙帝之圣意来论断明代历史。第四阶段,乾隆帝以钦定之名对《明史》序与论赞作修改,史权完全服膺于君权。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与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续修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416卷、王鸿绪《明史稿》310卷、钦定《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中的序与论赞作比较研究,可以考知序与论赞书写过程中形成的诸文本间的先后承袭关系、变化,以及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前后差异。在论断明代重大事件方面,序与论赞对明初太祖杀戮功臣、“靖难”、“大礼议”、明亡等重要事件的书写转变最为明显。在论断明代制度损益方面,清廷关于明太祖分封诸王、罢黜宰相的论断也曾发生翻转。在臧否人物方面,序与论赞对明代帝王的评价、褒贬诸臣的尺度都有变化。在论断明代学术与道德方面,围绕儒林的书写、忠义的选择,都曾发生争议。另外,明代宦寺之祸炽烈,《明史》纂修过程中相关序与论赞对于祸乱责任的归属论说曾有变化。纵观清修《明史》,康熙年间,史家见解尚有一定呈现空间,雍、乾年间,只能秉持圣意论史,史家见解溶消于君主择定的书写基调中。清廷专注维护君主权威,对朝臣的评价尺度趋于严格。同时,清廷坚持“明实亡于神宗”之说,突出万历以后的社会危机,以构建明清易代的合理性。另外,清廷尊理学为儒学正统,强调学术与政治相表里,在《明史》序与论赞中突出道德教化。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禹剑[5](2020)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以下简称“花东甲骨刻辞”)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述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整理、分析各类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为今后花东甲骨刻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一章文例研究。整理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行款、段落结构、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特殊契刻现象和记事刻辞文例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行款。分析了目前行款分类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是受到卜辞读法、甲骨缀合、语法理解和文意理解4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了行款的成因,总结为守兆原则、契刻空间、契刻习惯和刻手失误4个方面;分析了行款研究对旧有刻辞和花东甲骨刻辞的重要意义。关于段落结构。讨论了各段落结构的本质属性、形式、位置和语义指向等问题,认为段落结构名称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卜辞中可以相互转化,需要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和卜辞文意具体分析,这也是各家对段落结构理解存在分歧的根本原因。关于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字词考释、释文校勘的最新成果以及我们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对贞卜辞、同版成套卜辞和同文卜辞辞例重新进行了整理,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一”、“附录二”和“附录三”;根据对贞卜辞和同版成套卜辞的实际情况,认为“先右后左”的辞序规律不明显,但整体呈现出向“先右后左”辞序过渡的趋势;根据同文卜辞的实际情况,认为其省略较少、契刻时没有经过特殊规划,与对贞卜辞、成套卜辞等明显不同;分析了各家排谱的成果,认为目前排谱的原则有待完善,主要问题是很可能把较长时间的活动压缩在了较短的时间内;重新梳理了各家的缀合成果,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四”,并总结了缀合对花东甲骨刻辞研究的实用价值。关于特殊契刻现象,分析了合文、重文、漏刻、补刻、倒书、横书、误刻、衍文和刮削现象,重点讨论了一些合文的认定以及刮削的原因。关于记事刻辞文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记事刻辞辞例,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五”;认为记事刻辞中的“三”有可能当释为“气(乞)”,但目前不能确定;对记事刻辞的分类、格式和特点进行了补充论述。第二章文字研究。整理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字形和字词考释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字形,讨论了字形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包括字形的收录和编排、字频和字量的统计、字形的分类整理、字形的结构分析等问题,重点辨析了新见字、新见字形和新字形3个概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新见字形,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六”;讨论了字体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字形的原始性和早晚期字形并存的现象,认为真正反映原始性的例字并不多,而且字形的原始性与时代早晚没有必然联系。早晚期字形并存的现象确实存在,也见于子组卜辞,所谓“晚期字形”其实属于“早期字形”,这种现象可能与类组差异有关,提示我们在利用字形进行分类断代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关于字词考释,简要总结了字词考释的大致情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字词考释的成果进行了重新梳理,选取了166条争议较大、对刻辞整体理解有较大影响和可以印证、修订以往看法的字词,以综览的形式,收录具有代表性的考释成果,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七”;从“花东甲骨刻辞旧字词的考释”和“花东甲骨刻辞新字词的考释”2个方面,举例分析了30个字词的考释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三章词汇研究。整理和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整理与分类、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词的关系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词汇的整理与分类,简要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分析了在词语认定和词类划分2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字词考释的研究成果,对词汇进行了重新整理与分类,并对大部分词义和用法作出了简要说明,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八”,初步建立了花东甲骨刻辞的词汇系统。关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主要讨论了字与词的数量对应关系、字与词的意义对应关系。认为前者有4种类型,即一字一词、一字多词、一词多字和数字数词,并作了简要统计;把后者分为字与词义的对应关系、字与义项的对应关系、字与新见词以及新见义项的对应关系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第3种关系。关于词与词的关系,简要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认为词与词的关系有同义词和反义词2种,有学者划分的类义词意义不大;以“给予”义动词为例,详细讨论了字词考释和辞意理解对同义词研究的影响。第四章语法研究。整理分析了词法研究和句法研究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词法研究,讨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的语法功能,并与旧有刻辞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对比,对个别词类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补充,对“亦”、“又”和“于”字结构等语法功能进行了辨析。关于句法研究,讨论了句型的系统描述、双宾语句、三宾语句、句法成分的顺序、句法成分的省略等问题。重新对能够带双宾语或三宾语句的相关祭祀动词和非祭祀动词进行了认定和分类,对全部双宾语和三宾语句型进行了统计,对相关例句进行了穷尽性的整理和归类;辨析了受事主语句和名词宾语前置句;重新划分了省略句的类型,确定了判断省略情况尤其是省略复句之后句的一些方法。

孙彦红[6](2019)在《全面抗战前期(1937.7-1941.12)抗战建国话语研究 ——以《大公报》《中央日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战争,中国人民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巨大的牺牲取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在抗战进程中,《大公报》和《中央日报》始终密切关注并报道战争态势,国民党当局及知识界、舆论界等纷纷对民众进行抗战建国宣传和动员。他们积极构建抗战建国话语,注重在节日纪念的庆祝活动及宣传中强化民众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对民众在战时的使命与责任也展开热烈讨论。在抗战建国话语的构建中,论说各界积极向民众阐释抗战与建国的相关问题,以加深民众对此次抗战的理解,增强民众的抗战力量。他们强调此次战争是国民革命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以此阐明此次抗战的正当性及必要性;他们注重论说此次抗战的历史意义及目的,号召民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抗战国策,信仰并实践三民主义,服从国民党当局及蒋介石的领导,以全民抗战、全面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与此同时,他们着重论述抗战与建国的关系,强调要在抗战过程中而不是等到抗战结束后再来建国,动员民众在战时积极从事各项复兴和建设工作,完成由抗战而建国的历史使命。节日纪念是国民党当局及社会各界进行抗战建国宣传和动员的重要节点,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及节日期间的舆论号召民众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抗战建国的使命。为动员全国同胞踊跃抗战,各论者群体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对民众在战时应具备的精神力量展开讨论。青年作为抗战建国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各界宣传和动员的主要对象。在对上述问题的言说和讨论中,国民党当局始终占据着舆论的制高点,知识界、舆论界等论者群体则围绕国民党当局的论说做进一步阐述。在话语构建的过程中,国民党当局大力宣扬信仰并实践三民主义的重要性,强调服从国民党及蒋介石的领导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透过各种宣传和动员钳制民众的思想,竭力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舆论界对于抗战建国话语的论说与国民党当局存在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论说更具现实意义和民本关怀。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论者群体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和动员,增强了民众的精神力量,坚定了民众的抗战信念。国民党当局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张沁兰[7](2019)在《琉球久米村研究》文中认为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代初期被纳入东亚宗藩体系,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后,作为最初“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的聚居地久米村,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琉球王国给予了种种的免税、官职与教育特权。久米村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向琉球传播的中心,而久米村人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传播琉球的最主要使者之一。因此,琉球久米村在中琉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为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方面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多将“闽人三十六姓”或久米村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或仅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期加以讨论,第一次立足于久米村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全面涉及到与久米村紧密相关的: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等内容。叙事的时限,始自明初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迄于当今的久米村各宗亲“门中会”赴福建寻根访祖。旨在对琉球久米村作出多维度、整体性的探讨,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久米村的发展脉络,还原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和完整面貌,重新阐述其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同时还在结合个别专题的研究上,力争能为弥补解决琉球王国及中琉关系中的一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或原本以为文献无徵的史实问题,作些必要的辨析与考证。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的前期成果,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通过较大规模的东海海域移民——久米村人,东被琉球王国,成为当时琉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由于琉球久米村的宗亲组织,至今依然活跃在冲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成了冲绳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且明显保留着带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习俗文化传统,从而对在海外、尤其是东亚地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与琉球久米村宗亲组织的联系,福建与冲绳的友好往来,使之能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成为本文在认真客观阐释琉球久米村人功绩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作用与影响,以彰显中国人的和平理念,使之能够成为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促进力量。

杨冰华[8](2019)在《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及所涉佛事活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夏史籍的失载以及藏经洞封闭造成相关营建文书缺失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考据、艺术史图像证史等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敦煌西夏洞窟中保留的壁画、题记以及黑水城等地出土文书等材料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结构主要包括绪论、七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首先,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学术史回顾、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做必要说明与限定。正文按照研究材料将内容分为莫高窟和榆林窟两部分。作为崇信佛教的国度,西夏统治时期在敦煌进行了大量洞窟营建及寺院建设活动。皇庆寺是莫高窟的一座重要寺院,就其命名缘由学界均认为其因营建于元皇庆年间而得名。通过对黑水城等地出土佛经等材料以及西夏史籍的梳理,认为该寺是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仁宗皇帝嵬名仁孝登基五十周年之际,敦煌以嵬名智海、翟嵬名九等人为代表的佛教领袖为其庆贺所建。除寺院之外,西夏在敦煌也重修了很多洞窟,不过由于与前期艺术题材存在很大相似性,目前具体洞窟分期还存在较大争议。莫高窟第38窟新发现一则题记,文章就其时代、作者及题记在洞窟断代问题上的价值做了解读。该题记由金元之际东夏僧人道洪书写,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工匠,按照当时流行的印度波罗样式造像风格,在该窟建造一身降魔触地印菩提像。另外,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营建的洞窟,西夏乾佑十五年(1184)、乾佑二十年(1189)、天庆二年(1195)仁宗及皇后罗氏三次大规模举行法事活动,借此殊胜时机,敦煌佛教领袖巧妙地重修了该窟甬道壁画。西夏之所以选择此窟是因为主室西壁大幅五台山图契合了其五台山文殊信仰需求;榆林窟第29窟图像题材与蒙元时期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编撰的《华严忏仪》可以较好地对应起来。因而,该窟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华严道场。国师、禅定高僧、净土变、文殊变与普贤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在法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信众在往生净土、密教护持等资荐下,最终到达莲华藏世界。敦煌石窟群是西夏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信众往往前往那里巡礼圣迹,礼佛修行。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一行七人在榆林窟修行四十余日,并在第15窟、第16窟题写了珍贵的发愿文题记。对此题记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其内容从惠聪僧团成员的民族成分、多样化身份、僧团修行活动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的粟特人后裔;僧团成员身份包括赐紫僧、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以及白衣行者、行婆等多种身份。另外,西夏作为偏居西北内陆的割据势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生产活动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文章以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普贤变为研究材料,对西夏时期瓜沙地区祈雨活动做了解读。该窟窟门两侧绘制的文殊变与普贤变上书写清代嘉庆年间祈雨活动题记,其原因可能与文殊变中出现五身龙王像有关。西夏之所以接收宋地传播而来具有龙王像的图像样式是因为恰好契合了其祈雨需求。总之,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所涉佛事活动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由于史料缺失等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使这一成果未能很好地系统化,采用专题式的讨论模式则避免了面面俱到而无法深入的弊端。

查飞能[9](2019)在《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文中认为商周青铜器自名是时人对青铜器的命名,由专名和修饰语组成,用于说明青铜器名称、用途及性质等。青铜器研究肇始汉唐,至宋代成为专门学问,尤以定名为主,而青铜器自名是定名的基础。然青铜器功用扩大、器类关系、地域文化、古人分类思想及礼制等均对时人命名青铜器产生重要影响,以致商周青铜器自名数量庞大、称谓复杂,既有纷繁多样、写法奇特的专名,又有丰富的修饰语以限定用途与性质。纵观以往成就,商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已有较丰富成果,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更有疑难问题的长期性研究。但学界相关研究运用的自名资料却并不多,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绝大多数自名之字尚未得到关注。为深入发掘商周青铜器自名在古器物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分类统计与整理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进而展开系统疏证,藉此发挥金文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全文主体分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主要是逐一对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分类整理与疏证,对一些疑难文字作出分析与考释。本部分由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共4类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组成,容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容器共4类。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由常见容器共名、食器、酒器、水器、杂容器等5部分组成。常见容器共名分动词、名词名物化的共名和异器同铭导致的共名2种情况。食器有鼎、高、(?)、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共11种;酒器有爵、尊、觚、壶、卣、罍、锣、(?)、缶、瓿、罐、同、杯、卮共14种;水器有盘、盉、匜、鉴共4种;杂容器有盛饭器、食器盖、炉盘、杂饮器、杂量器共5种。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由钟、缚、铃、铎、钲、籴共6类组成。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由戈、戟、矛、剑、铍、斧钺、杂兵共7类组成。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由衡器、符节、车马器、器座、钩类器、门锩、匕、俎等组成。自名专名疏证之时尤其注意多角度解读自名文字,探究疑难自名,以补证旧说、提出新说。文中或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或结合青铜器器型特征解释,或结合青铜器器类之间的组合、更替、相生、派生关系对自名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或注重古文字音韵通假方面的证据,或注意礼仪、祭祀意义的动词、名词名物化成为自名现象,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系统疏证。举凡重要的自名专名疏证有:鼎自名方、合、填、甾、枳、鬻、(?)(鲧鼎),簋自名(?)(簋)、衡、即((?))、(?)、(?),盨自名(?)(盨)簋、(?)、诌、匜,豆自名(?)、(?)、敦、钲,盆自名益,壶自名(?)((?))、(?)(镬)、盏、牟,匜自名(?)、(?),镈自名(?)、,钲自名(?),(?)自名(?),戟自名(?)、(?)、(?)、(?),戈自名镐、(?),斧钺自名(?)、就,剑自名锃、(?)。下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是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依据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的主要用途及性质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展开全面分类与整理,然后逐一对各类自名修饰语进行综合疏证,考释疑难杂字,以此加深对商周青铜器性质、用途的进一步认识。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本章由特征类、祭祀类、荐献类、膳饮类、宴飨类、盥洗类、置用地类及其他共8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反映青铜器性质、盛装、形制及大小与数量的限定性语言。祭祀类是用各种祭祀或祭祀方式之字来表明青铜器用于某种祭祀。荐献类是用具有荐献义的字来限定青铜器用于进献、馈食场合。膳饮类又分粢盛、膳牲、制作膳食、备置膳食、酒饮等5类自名修饰语,主要是反映日常膳饮的字词。宴飨类是用与宴飨或具有宴飨之义的字以体现青铜器用途。盥洗类主要是限定青铜器净洗用途的修饰语。置用地类包括宫室、庖厨及其他使用地等限定性字词以体现青铜器使用场合、摆放位置。其他一类是不宜归入以上七类的自名修饰语。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声律与其他两类组成。声律类是乐器重要自名修饰语,起着说明乐器声音或声音特征与演奏乐律的作用。其他一类包括演奏方式、性质与用途等限定性修饰语。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特征类、使用对象类、击杀持执类及其他共4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限定兵器性质、长短、大小与数量的修饰语。使用对象类分基层士兵、军制单位两种情况。击杀持执类包含兵器击杀用途与持执方式2类修饰语。其他一类包括兵器制作工库、置用地、使用、者精神意志等修饰语。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包括材质、数量、置用地等,因量少而附于文末。自名修饰语疏证之时,对一些疑难杂字亦基于各类青铜器性质、用途进行重新解读和多角度分析,如会、(?)、叀、造/佶、(?)、簟(寻)、御、锣、(?)(孰—熟)、(?)((?)—熟)、(?)、曲(区)—(?)、(?)、米宫、行、(?)、林/大林等。

邓妍[10](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小结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第一节 确释例
    第二节 误释例
    第三节 备考例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小结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小结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第四节 集合示名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第三节 结语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第一节 骨片问题
    第二节 辞条问题
    第三节 释字问题
    第四节 余论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凡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一、曲阜孔子文化节的“来龙去脉”
    (一)曲阜孔子文化节的兴起
        1.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
        2.政府支持与旅游开发
        3.历史遗迹与区域资源
    (二)曲阜孔子文化节的发展
        1.文化节起步
        2.节庆成规模
二、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祭典活动
    (一)历史上的曲阜孔庙祭典活动
        1.曲阜孔庙的建立及动能
        2.历史上的曲阜孔庙对孔子的祭典活动
    (二)新时期曲阜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举办
        1.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探索
        2.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丰富与发展
    (三)文化展演的表达
        1.祭典内涵的转变
        2.文化认同与交流
三、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学术交流活动
    (一)孔子诞辰纪念与学术讨论会
        1.儒家思想及儒学史研究
        2.儒学的现代价值思考
        3.儒学在未来社会的前景
    (二)孔子学术会堂的举办
        1.主讲人群体考察
        2.孔子与儒家思想剖析及价值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旅游与经济活动
    (一)营造招商氛围与环境
        1.旅游资源的盘活
        2.基础设施的完善
        3.经贸平台的打造
    (二)经济活动的发展
        1.发展环境分析
        2.经济主题的凸显
        3.市场机制的注入
    (三)招商引资的文化节
        1.搭建合作桥梁与洽谈交流平台
        2.文化旅游深探与旅游效益显着
        3.产业结构调整与相关产业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基本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明史》纂修及修订过程的研究
        (二) 关于清初诸帝与《明史》纂修之关系的研究
        (三) 关于《明史》纂修人员的研究
        (四) 关于《明史》诸稿源流考订的研究
        (五) 关于《明史》部分序与论赞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与框架
第一章 《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
    一、 首次进呈史稿御览前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未有回应的御制论断之请
        (二) 纂修官分班阄派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三) 总裁官分任专阅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1. 总裁官分任专阅时间考
        2. 总裁官分任专阅成果中的序与论赞
        3. 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与陈廷敬分任专阅之关系
        (四) 徐元文等首次进呈史稿并恭请御制论断
    二、 康熙年间监修官、总裁官裁定史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万斯同协助监修官、总裁官审定序与论赞
        1. 万斯同在馆修史之成果
        2. 《明史列传稿》267卷与《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序与论赞
        (二) 熊赐履删改润色叙与论赞
        (三) 王鸿绪重撰序、废去论赞
    三、 雍正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是否添加论赞的讨论
        (二) 纂修官修订序、增补论赞
    四、 乾隆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乾隆帝御览武英殿本《明史》序与论赞
        (二) 乾隆帝钦定四库本《明史》序与论赞
    小结
第二章 《明史》序与论赞书写的指导思想
    一、 史馆内序与论赞的书写原则
        (一) 严谨考据,据实直书
        (二) 勿主一说,持论允平
        (三) 避免门户之见
    二、 诸帝的修史要求
        (一) 康熙帝:称美帝王,肯定明代流风善政
        1. 二十六年,康熙帝指示修史人员不得徒肆议论
        2. 三十一年,康熙帝再次指责议论失平,修史人员恭请御制论赞
        3. 三十六年,康熙帝敕谕有关明代历史之系统性看法
        4. 四十三年,康熙帝再斥修史人员任意妄作,坚辞御制定论
        (二) 雍正帝:符合圣意的官方记载才是信史
        (三) 乾隆帝:史书须经帝王亲阅鉴定
    小结
第三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重大事件的议论
    一、 关于明太祖诛戮功臣的议论
        (一) 修史之初关于太祖诛戮功臣的公论
        (二) 潘耒、万斯同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三) 熊赐履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四) 殿本《明史》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二、 关于“靖难”的议论
        (一) 潘耒的“靖难”评价
        (二) 万斯同、熊赐履“靖难”评说之微调
        (三) 王鸿绪“靖难”评论之变化
        (四) 杨椿对王鸿绪的诘难
        (五) 康熙、乾隆二帝的“靖难”书写基调
        1. 康熙帝称美明朝诸帝的修史基调与殿本《明史》的“靖难”评价
        2. 乾隆帝的“靖难”评说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三、 关于“大礼议”的议论
        (一) 万斯同的“大礼议”评价
        1. 万斯同私人文集中的“大礼议”评说
        2. 《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大礼议”评价
        (二) 熊赐履的“大礼议”评价
        (三) 殿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四) 四库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四、 关于亡国的议论
        (一) 清初史家关于亡国的众说纷纭
        (二) 康熙帝“明亡于神宗”认识的形成
        (三) 殿本《明史》中“明亡于神宗(万历)”说的贯彻
    小结
第四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制度损益的议论
    一、 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一) 万言《诸王世表叙》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二) 熊赐履进呈稿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三)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四) 雍正、乾隆二帝逆转《明史》关于分封的议论
        1. 雍正帝对分封的彻底否定与殿本《明史》对分封的议论
        2. 乾隆帝与四库本《明史》对分封的彻底否定
    二、 关于罢黜宰相之得与失的议论
        (一) 修史初期多论明太祖废相之失
        (二)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对废相得失的搁置
        (三) 乾隆帝否定“天下治乱系宰相”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小结
第五章 《明史》序与论赞臧否人物的标准
    一、 对明代君主的评论
        (一) 熊赐履对明代君主的称美与诘责
        (二) 殿本《明史》秉持康熙帝之修史基调
        (三) 四库本论赞对君主乾纲独断的强调
    二、 褒贬诸臣的尺度
        (一) 名节功业孰为重
        (二) 进取是否为正途
        (三) 学问是否醇正
        (四) 得君柄政是否合宜
    小结
第六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学术与道德的议论
    一、 关于“儒林”的议论
        (一) 由《理学传》设想到总归《儒林传》的决定
        (二) 熊赐履对明代儒林的宽泛概论
        (三) 王鸿绪以学派脉络分卷论述明代儒林
        (四) 陆陇其入祀与殿本《儒林传》浓厚的政治教化
    二、 关于忠义的议论
        (一) 清初廷臣褒奖忠义之请
        (二) 修史之初史家的忠义之论
        (三) 熊赐履的“忠义”观
        (四) 王鸿绪史稿至殿本《明史》的明代“忠义”
    三、 关于宦寺之祸的议论
        (一) 宦寺之祸在于君主之任人唯亲
        (二) 宦寺之祸在于党人之附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引书简称
前言
第一章 花东甲骨刻辞文例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行款
        一、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的分类研究
        二、“定位法”在花东甲骨卜辞行款分布研究中的运用
        三、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的特点及其成因
        四、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段落结构
        一、花东甲骨卜辞的叙辞
        二、花东甲骨卜辞的占辞
        三、花东甲骨卜辞的用辞
        四、花东甲骨卜辞的验辞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孚辞
        六、花东甲骨卜辞段落结构的组合形式
    第三节 花东甲骨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花东甲骨的对贞卜辞
        二、花东甲骨的成套卜辞
        三、花东甲骨的成批卜辞
        四、花东甲骨的同文卜辞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排谱
        六、花东甲骨卜辞的缀合
    第四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特殊契刻现象
        一、花东甲骨卜辞的合文
        二、花东甲骨卜辞的重文
        三、花东甲骨卜辞的漏刻
        四、花东甲骨卜辞的补刻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倒书
        六、花东甲骨卜辞的横书
        七、花东甲骨卜辞的误刻
        八、花东甲骨卜辞的衍文
        九、花东甲骨卜辞的刮削
    第五节 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文例
        一、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辞例
        二、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分类
        三、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格式
        四、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契刻特点
第二章 花东甲骨刻辞文字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字形研究
        一、字形系统的初步建立
        二、字形系统的不断完善
        三、花东甲骨刻辞字体的特点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概况
        一、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情况简介
        二、对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成果的整理
    第三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类举
        一、花东甲骨刻辞旧字词的考释
        二、花东甲骨刻辞新字词的考释
第三章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整理与分类
        一、花东甲骨刻辞词汇整理与分类情况简介
        二、花东甲骨刻辞词汇整理与分类存在的问题
        三、对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重新整理与分类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一、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数量对应关系
        二、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意义对应关系
    第三节 花东甲骨刻辞词与词的关系
第四章 花东甲骨刻辞语法研究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词法研究
        一、名词
        二、动词
        三、形容词
        四、代词
        五、数词和量词
        六、副词
        七、介词
        八、连词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
        一、花东甲骨刻辞句型的系统研究
        二、花东甲骨刻辞个别句型的研究
结语
附录一 :花东甲骨对贞卜辞辞例
附录二 :花东甲骨同版成套卜辞辞例
附录三 :花东甲骨同文卜辞辞例
附录四 :花东甲骨卜辞缀合一览表
附录五 :花东甲骨记事刻辞辞例
附录六 :花东甲骨刻辞新见字形表
附录七 :花东甲骨刻辞重要字词考释综览
附录八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全面抗战前期(1937.7-1941.12)抗战建国话语研究 ——以《大公报》《中央日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以抗战建国为主题的研究
        二、以《大公报》《中央日报》战时舆论为主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抗战建国话语的构建
    第一节 抗战话语的构建
        一、抗战必然性和必要性
        二、抗战目的与意义
        三、抗战手段:持久抗战,抗战到底
        四、抗战前途: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第二节 建国话语的构建
        一、建国内涵
        二、建国目标:三民主义共和国
    第三节 抗战与建国的关系
        一、非抗战无以建国,非建国无以抗战
        二、一面抗战,一面建国
第二章 节日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第一节 革命纪念日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一、孙中山忌辰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二、黄花岗起义、北伐誓师纪念日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三、双十节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四、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第二节 抗战纪念日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一、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二、一八事变纪念日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三、七七事变纪念日纪念活动与抗战建国宣传
        四、八一三事变纪念日活动纪念与抗战建国宣传
第三章 民众与抗战建国
    第一节 精神力量与抗战建国
        一、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二、加强团结,勇于牺牲
        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四、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主义、一个领袖
        五、宣扬全民抗战
    第二节 青年与抗战建国
        一、青年在抗战建国中的使命与责任
        二、青年努力于抗战建国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琉球久米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三、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核心资料
    四、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
    第一节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一、明太祖谕遣特使杨载赍诏入琉与泰期奉表入贡
        二、琉球三山王入贡与明琉宗藩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闽人三十六姓”移居久米村
        一、明初“赐闽人三十六姓”
        二、久米村的地理位置及其得名缘由
        三、琉球国对久米村的优待政策
第二章 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
    第一节 久米村人与琉球王国的请封、迎封、谢恩
        一、久米村人参与的请封前期活动
        二、请封与迎封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二节 久米村人与朝贡贸易
        一、明清与琉球的朝贡贸易
        二、入贡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三节 久米村的来华留学生与精英学子
        一、“官生”的派遣
        二、来闽的“勤学生”
        三、精英学子
第三章 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
    第一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久米村人的抗争
        一、萨摩岛津氏的入侵
        二、三司官郑迵与久米村的顽强抵抗
        三、郑迵密信明朝的最后抗争
        四、萨摩藩的掌控与“隐蔽政策”
    第二节 久米村的衰落与“补籍”政策的实施
        一、久米村的凋敝
        二、琉球的“补籍”政策与久米村人口的增加
第四章 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第一节 琉球与东南亚中介贸易中的久米村人
        一、琉球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
        二、“大航海时代”的久米村人
    第二节 琉球与朝鲜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一、出使朝鲜的久米村人
        二、琉朝使节北京交往中的久米村人
    第三节 萨、琉、日关系与久米村人
        一、久米村人出使萨摩藩
        二、“上江户”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四节 久米村人与“异国船”来访交涉
        一、欧美“异国船”的强行入琉
        二、久米村人参与“异国船”的交涉
第五章 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久米村的行政与文教
        一、久米村人的官职
        二、孔庙的建立与明伦堂的设置
    第二节 久米村系家谱的编纂及其特色
        一、久米村家谱编纂的源流
        二、久米村系家谱的特色
    第三节 久米村的宗教信仰
        一、佛教寺庙林立
        二、天妃信仰盛行
        三、祖先祭祀崇拜
        四、琉球与日本本土宗教信仰对久米村的影响
    第四节 久米村人的生活习俗
        一、年节习俗
        二、婚葬习俗
        三、饮食习俗
        四、茶道与饮酒
第六章 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
    第一节 日本册封琉球藩王与强行阻贡
        一、明治政府蓄谋吞并琉球
        二、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
        三、日本明治政府吞并琉球
    第二节 久米村人在华的救亡复国运动及其失败
        一、琉球密使赴华请愿与久米村人在华救亡活动
        二、林世功的大义殉国与复国运动的失败
        三、琉球亡国后的久米村衰败
第七章 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
    第一节 久米崇圣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一、久米崇圣会的建立与发展
        二、至圣庙的兴建
        三、至圣庙的祭孔活动
        四、“久米孔子塾”讲座
        五、人才培育与崇圣会文库的设立
    第二节 门中会的建立与发展
        一、阮氏我华会
        二、毛氏国鼎会
        三、陈氏华源会
        四、王氏槐王会
        五、梁氏吴江会
        六、久米林氏会
    第三节 久米村“闽人三十六姓”后裔赴福建寻根访祖
        一、阮氏我华会的寻访
        二、毛氏国鼎会的寻访
        三、陈氏华源会的寻访
        四、王氏槐王会的寻访
        五、梁氏吴江会的寻访
结语
附录1 久米村主要姓氏一览表
附录2 历代久米村总役(总理唐荣司)一览表
附录3 近世久米村的位阶及官位
附录4 久米村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概念限定
        (一) 敦煌石窟
        (二) 西夏洞窟
        (三) 瓜沙二州
        (四) 佛事活动
    三 研究史回顾与展望
        (一) 供养人画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二) 物质生活图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三) 瓜沙佛教信仰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四) 瓜沙佛事与西夏洞窟题记研究
    四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目的及构想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概述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窟形
        一 莫高窟、榆林窟
        二 东千佛洞石窟
        三 五个庙石窟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题材
        一 显教图像
        二 密教图像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与多元民族文化交流
        一 宋
        二 辽
        三 回鹘
        四 吐蕃
第二章 西夏统治瓜沙时期的寺院营建——以莫高窟皇庆寺为例
    第一节 莫高窟皇庆寺简述
    第二节 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元代敦煌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第四节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第五节 皇庆寺位置管窥
    小结
第三章 莫高窟第38窟道洪题记所见夏末元初敦煌石窟营建
    第一节 道洪题记的时代
    第二节 沙门道洪的身份
    第三节 道洪建菩提像复原
        一 唐代的菩提像
        二 印度波罗样式的降魔触地印佛像
    第四节 道洪题记与洞窟营建时代的关系
    小结
第四章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皇室
    第一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像两个问题
        一 供养人身份诸说献疑
        二 供养人重绘现象
    第二节 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变与夏仁宗转轮王塑造
    第三节 甬道壁画与夏仁宗、罗太后关系探析
    第四节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五台山文殊信仰
    第五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重绘原因蠡探
    小结
第五章 西夏时期瓜沙地区佛教圣迹巡礼活动研究——以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为例
    第一节 惠聪巡礼僧团发愿文题记释录
    第二节 惠聪巡礼僧团成员身份探析
        一 民族成分
        二 惠聪巡礼僧团的多样身份
    第三节 惠聪巡礼僧团的修行活动
    第四节 惠聪巡礼僧团修行活动的赞助来源
    小结
第六章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西夏祈雨习俗
    第一节 文殊变、普贤变清代题记探析
    第二节 追寻龙王庙
    第三节 “踏郡众姓”解析
    第四节 文殊变龙王像出现原因试探
        一 宋西夏之前的祈雨活动
        二 宋代的祈雨活动
        三 西夏的祈雨活动
    补论
        一 水月观音的大幅水面
        二 水月观音的两种构图
        三 水月观音中的唐僧取经图
第七章 榆林窟第29窟与西夏华严道场
    第一节 榆林窟第29窟营建年代补论
        一 研究史回顾
        二 赵麻玉家族供养人画像的武官身份
        三 西夏文供养人题记中的沙州监军司
        四 榆林窟第25窟西夏文题记探析
    第二节 一行慧觉与《华严忏仪》
    第三节 榆林窟第29窟与《华严忏仪》
        一 真义国师鲜卑智海
        二 禅定高僧
        三 文殊变与普贤变
        四 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水月观音
        五 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和六字真言
        六 中心佛坛
    小结
结语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疏证思路与方法
    四、材料来源与疏证规范
上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共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食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商周青铜酒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四节 商周青铜水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五节 商周青铜杂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钟镈铃自名专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铎钲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商周青铜鑃自名专名疏证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戈戟矛自名专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剑铍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商周青铜杂兵自名专名疏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一节 商周青铜衡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二节 商周青铜杂用器自名专名疏证
        第三节 小结
下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五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二节 祭祀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三节 荐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四节 膳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五节 宴飨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六节 盥洗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七节 置用地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八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九节 小结
    第六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一节 声律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二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二节 使用对象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三节 击杀秉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四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10)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第一节 家学渊源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一、早年知识积累
        二、早期哲学启蒙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致谢

四、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D]. 孙晓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4]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D]. 闫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D]. 禹剑.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全面抗战前期(1937.7-1941.12)抗战建国话语研究 ——以《大公报》《中央日报》为中心[D]. 孙彦红.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7]琉球久米村研究[D]. 张沁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D]. 杨冰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D]. 查飞能. 西南大学, 2019(01)
  • [10]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