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鼓灯其实没“灯”(论文文献综述)
曹兰婷[1](2021)在《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中的民俗主题与文化释义》文中认为传统花鼓灯艺术作为一种盛行于淮河流域的民间歌舞艺术活动,其包含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灵活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及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折射出沿淮地区的历史文化、精神生活、社会风气的同时,也凸显着沿淮地区人民的个性气质、生活习性、审美观念等。通过对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民俗主题的探究,重点从生产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维度做多视角分析,力求挖掘出潜含于其中的民俗内蕴与风俗习惯。
尹晶漪[2](2021)在《安徽花鼓灯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探析 ——以独舞《一条大河》为例》文中指出“塑造形象”是所有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环节,而安徽花鼓灯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更是舞蹈艺术中极其值得探讨的关键,其物质载体是舞者肢体,表现手法是安徽花鼓灯动作元素基础上的传承与革新,目的是通过安徽花鼓灯所特有的民间语言表达当代女性乃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舞者来说,如何运用“兰花”角色动作特点表达其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塑造符合舞蹈主题的人物形象是舞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论文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思维方法对安徽花鼓灯民族风格的把握以及想象和情感内驱力在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剖析。笔者从毕业专场晚会独舞作品《一条大河》表演实践中产生强烈的思考与感悟,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通过对独舞《一条大河》中女性形象与主题传达、民族风格与动态特征、典型动作与情感表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充分把握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情感基调、风格特点和形象特征。二、从人物形象塑造的“三个层次”入手,分析想象和情感在塑造安徽花鼓灯独舞《一条大河》女性形象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三、分析民族风格、想象以及情感三者在塑造安徽花鼓灯作品《一条大河》中的具体运用方法,提出把握民间舞蹈的“根性文化”是塑造形象的基础,想象应贯穿于演员表演过程始终,情感应常驻于舞者内心并把握总情感基调与情绪变化。四、根据笔者实践经验总结出舞者个性使形象塑造独具魅力以及多元化知识的积累对当下表演类人才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对今后表演实践提供借鉴,从而更加重视想象和情感在塑造形象“三个层次”中的作用,为其他表演者了解安徽花鼓灯独舞作品《一条大河》形象塑造方式提供借鉴,为塑造其他人物形象提供理论指引。
于平[3](2021)在《从《红梅赞》到《石榴花开》——杨威大型舞剧创作述评》文中提出杨威因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而名声大振,自此走上了舞剧创作的道路。此后,她先是创编了大型舞蹈诗《成长》和大型舞剧《文成公主》;后于2014年创编了大型舞蹈诗《女娲》和大型舞剧《梅兰芳》。2015年,杨威为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做了大型作品《大地·震》;翌年,又创编了舞剧《丝绸之路》。总的来说,杨威的舞剧形象塑造带有某种"现代气息",其整体创作具有"符号化"思维的特征。但是,这一"符号化"作为主观感受的高度抽象,在貌似"哲思"的追求中严重缺失"文化"的底蕴。2020年,杨威的新创舞剧《石榴花开》面世,该剧以鲜活的形象摆脱一度耽溺的"符号化"思维。可以说,《石榴花开》是杨威对其创编开局时《红梅赞》的时代攀升,她的舞剧创作将再度迎来"生如夏花之绚烂"!
于平[4](2020)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观摩随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9月16日—28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的八部舞剧在上海市长宁区角逐。八部参评舞剧就舞剧叙事而言,做出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时代探索。《川藏·茶马古道》探索出通过"舞图"进行叙事的方式;《浩然铁军》通过自然贴切的"舞段衔接"建构了新的纯粹性的舞蹈本体;《红旗》作为"散文式"的叙事,以点带面,通过"父亲"的"日记提点"来生发事象、衍生情境、形成"场面";《骑兵》通过对双人舞的创新编排来生成舞剧的"视觉格式塔";《努力餐》旨在利用媒体技术来营造"谍战剧"的惊险氛围并助演"谍战剧"的隐晦情节;《彩虹之路》以淡化"故事"、强化"信念"的叙事方式,穿越故事的"花雨"而直抵信念的"彩虹";《石榴花开》以"生活动态节律化、韵味化"来演述舞剧的生活事象和人物关系;而《朱自清》则以"旁白"的切入进入身体的"图解",并在"视觉格式塔"上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姚偌嫕[5](2020)在《用视觉设计思维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 ——以田家庵老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具备广泛性和创造性的视觉设计思维,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特殊角色,尤其是对于重塑历史文化街区赖以生存的实体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元素提炼、品牌设计、视觉效果、现代审美等,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策略密不可分。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用视觉设计思维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将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展示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渐变过程;用视觉设计思维活化的观念,归纳总结国内外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成就;以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为样本,分析探讨历史街区文化与商业利用模式的实践成果。本研究对待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态度是,用视觉设计思维破获传统的历史形态,融合、延伸,并进行规划和视觉更新,挖掘更多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在活化的具体形式上,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以保留街区建筑和生活环境的原貌。在此基础上修整合适的方式,以应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过程中凸显的一些问题。本文立足于理论,以淮南田家庵老街为案例,通过分析视觉设计思维的方式方法和对街区活化优势与意义的阐述和具体研究,用实践验证理论,萃取视觉设计思维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策略,提炼文化符号,提出活化方法,从整体上将田家庵老街文化融入活化设计中并优化其组织结构。本案例研究或可为其它中小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新的思路,补救渐渐消亡的文化特色,为历史文化街区带来视觉化的饕餮盛宴。
罗莎[6](2020)在《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为个案进行研究。以她身份的界定、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身份里较为独特的专业性以及对于“冯派”花鼓灯的代表性为切入点展开探讨,主要探讨她在安徽花鼓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传承、发展以及传播作用。这种探讨并非是停留在事实陈述层面,而是运用了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的现实作用,以观视其内在规律,从而对代表性传承人形成更为全面、准确的认知,为后续非遗传承人的评定以及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形成可借鉴、可参考的成功案例。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研究娄楼这类代表性传承人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该对象的研究现状及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本章以娄楼代表性传承人身份为切入点,通过界定该身份以及分析影响该身份形成的客观因素,从而了解娄楼的独特性和代表性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要价值。第三部分为第二、三、四章,通过论述娄楼在安徽花鼓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传承、发展、传播作用以及其内在规律,来探讨娄楼五十多年来对于花鼓灯传承及保护工作做出的杰出贡献。她作为“冯派”花鼓灯的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多位艺人流派的活的载体,如何在保持花鼓灯风格性以及核心技艺不丢失的情况下,将花鼓灯的动作、审美做出与时俱进的发展及创新,以增加安徽花鼓灯的丰富性、多样性、技艺性、观赏性以及源源不断发展动力。在这一部分以史料搜集与考证为基础,综合运用口述史、舞蹈生态学以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力求完整、客观、多维度、点面结合的分析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的现时作用。并在其中通过历时性与共识性的分析,为本文最终结论夯实基础。第四部分为结语,在这一部分以娄楼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由点及面的分析代表性传承人身份认定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后续非遗传承人的评定以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成功案例。本文力图摆脱一般个案研究的套路,重点分析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的历时性作用、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规律,以及该群体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突出贡献。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非遗保护工作的进行能够贴近现实发展情况,动态地、立体地、全面地展开。
谢思球[7](2019)在《男旦》文中研究说明一一大早,一大群乌鸦就在老石的房前屋后吵开了。乌鸦们一个个好像都吃了枪子,叫声特别冲,全没了往日的客气。人都说乌鸦不吉利,可老石不这么认为,老石就是喜欢乌鸦。乌鸦一身黑,全一个样,没有别的鸟那样花里胡哨,王八看绿豆,老石看着就是顺眼。往日,老石做饭的时候,常常有意多打点米,吃不了的就倒在门前的水泥地坪上。特别是冬天,地里没吃食的时候,老石更是要多弄点。这
王心雨[8](2019)在《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机制的变迁 ——以颍上县花鼓灯为例》文中提出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与互动中塑造记忆,每个社会组织或群体都有着这样一个记忆纽带,这种记忆是经由群体历经相当长的时间构建,并为该群体内部成员所共有和共享。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社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记忆沉淀,这种记忆是在村落内被建构,依托村落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脉,根植于村民的日常交往与生活中。当一个村落的个体记忆融合到集体记忆及其附着的物理空间和文化因素时,就形成了与乡村环境相联系的集体属性的社会记忆,因而可以称为乡村社会记忆。本文所选择的淮河流域旁的颍上县花鼓灯社会记忆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社会记忆承载着该村域的历史和文化,见证乡村社会的变迁,在现时化地传承中不断地被挖掘与重构,是村民乃至该地区、该文化圈群体所共有的记忆形态,成为维系地方和人的重要纽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农耕劳作,村落的形态结构正在被打破,充斥于日常生活的仪式习俗、文化传统正日益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理性化的现代交往原则和市场经济的资本对接模式,传统的、带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冲击,其中以西洋文化冲击为甚,使得原先由村民自然而然构建起来的乡村社会记忆,其传承遭到了某些扭曲和变异,农村社会处于解构——重组之中。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不断关注,各地纷纷实施“乡村记忆保护工程”试点工作,新型城镇化道路和新农村建设开始重视乡村记忆的挖掘和保护,乡村的众多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进行传承。对社会记忆的保护离不开传承,对乡村社会记忆关注的目的就是通过着眼于各种根植于田野乡土的仪式与身体实践,探索转型期乡村记忆的传承和变迁路径,这也是我们保护乡村社会记忆、延续村庄的历史和文化、保存村民的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以安徽省颍上县花鼓灯记忆群体为调查对象,在实地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以颍上县花鼓灯这一重要的仪式记忆载体为切入点,通过对该记忆载体实地探究以及村民、老艺术家们的口述,挖掘社会转型期花鼓灯社会记忆在颍上县村域内的传承机制,并通过现在与过去的传承机制对比,折射出乡村社会记忆传承的变迁,而这种变迁又会带来怎样的隐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如何?这些都是我们探讨当前乡村社会记忆的保护对策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这一部分主要对所研究内容的原因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乡村社会记忆的传承机制的变迁。对国内外社会记忆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就乡村社会记忆的研究进行简单的述评,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相关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调查村域——颍上县,包括该县城下主要的花鼓灯记忆村域的概况和花鼓灯的文化历史,以及选择该地点进行调查的原因。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是对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的变迁。进行深入探析,折射出乡村社会记忆与当下对接的现代性转型带来的一系列转变。其中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分析颍上县村民如何通过身体实践、纪念仪式以及符号互动存储、展演、传承花鼓灯社会记忆,分析乡村社会记忆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承的。第四部分阐述乡村社会记忆传承机制变迁的具体表现。第五部分是对乡村社会记忆保护的启示,基于转型期花鼓灯社会记忆的传承机制变迁的现状,对乡村社会记忆的保存和合理开发提出几点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在研究中的不足,从而对之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刘晓甜[9](2019)在《非遗视角下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鼓灯起源于民间,在安徽一带盛行。花鼓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集舞蹈、音乐、戏剧为一身的综合性艺术,以舞蹈作为重要构成部分,花鼓灯不仅代表着乡村文化艺术,也是我国民间歌舞的最佳典范。基于此,保护好花鼓灯这种民间艺术,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这不仅是花鼓灯的自身需要,对整个民间歌舞艺术的保护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示范。由于花鼓灯是一种民间的艺术,具有一定的底层性,而我国正处在转型期,这对花鼓灯保护和传承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基于此,对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为花鼓灯艺术的日后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具体的理论研究依据。
刘筱璐[10](2019)在《文化生态视阈下的“非遗”舞蹈——以安徽省蚌埠地区花鼓灯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文化生态的视角来解读"非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并以安徽省蚌埠市地区花鼓灯为例。在追根溯源与创新这两种诉求之下,对于"非遗"舞蹈要传承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究竟是呼吁文化之根的回归还是站在文化这棵大树下去研究转基因的果实。
二、花鼓灯其实没“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鼓灯其实没“灯”(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中的民俗主题与文化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花鼓灯与淮河流域的农耕民俗 |
(一) 祈祝丰年 |
(二) 生存手段 |
二、花鼓灯服饰中的民俗意蕴 |
(一) 服饰纹样 |
(二) 色彩选择 |
三、花鼓灯与传统节俗 |
(一) 花鼓灯与元宵节 |
(二) 花鼓灯与农耕节 |
四、花鼓灯中的祈子民俗主题 |
(一) 敬神求子主题 |
(二) 生殖繁衍主题 |
五、结语 |
(2)安徽花鼓灯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探析 ——以独舞《一条大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独舞《一条大河》中女性形象塑造分析 |
(一)女性形象与主题传达 |
(二)民族风格与动态特征 |
(三)典型动作与情感表达 |
二、想象与情感的运用在塑造独舞《一条大河》女性形象中的重要性 |
(一)形象积累阶段中想象与情感的运用 |
(二)形象感受阶段中想象与情感的运用 |
(三)形象创造阶段中想象与情感的运用 |
三、独舞《一条大河》女性形象塑造过程中的总结与思考 |
(一)把握民族风格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 |
(二)想象是塑造形象的内驱力 |
(三)情感是肢体表达的原动力 |
四、基于舞者个性下人物形象再创造思考 |
(一)探索舞者个性与人物形象间的关系 |
(二)增强舞者多元知识的积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从《红梅赞》到《石榴花开》——杨威大型舞剧创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因“空间运动理念”而名声大振 |
二、如何理解舞剧《红梅赞》的“动感装置” |
三、江姐的主要舞段建构起舞剧的“形式感” |
四、舞剧《文成公主》表达“爱可以抚平一切” |
五、通过“符号化”的舞台手段进行隐秘的语言表达 |
六、舞剧《梅兰芳》创编中的“符号化”思维惯性 |
七、警惕“符号化”思维使舞剧形象“流于泛泛” |
八、杨威的“焦虑世界”及其“对世界的焦虑” |
九、让“丝绸之路”本身成为舞剧叙事的主角 |
十、要“舞剧拓荒”不要“舞剧落荒” |
十一、《石榴花开》在传统根脉的维系中香溢清远 |
(4)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观摩随笔(论文提纲范文)
一、 9月16日:舞剧《川藏· 茶马古道》观摩随笔 |
二、 9月17日:舞剧《浩然铁军》观摩随笔 |
三、 9月19日:舞剧《红旗》观摩随笔 |
四、 9月20日:舞剧《骑兵》观摩随笔 |
五、 9月22日:舞剧《努力餐》观摩随笔 |
六、 9月23日:舞剧《彩虹之路》观摩随笔 |
七、 9月25日:舞剧《石榴花开》观摩随笔 |
八、 9月28日:舞剧《朱自清》观摩随笔 |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作品Dance-drama at the 12th Chinese Dance“Lotus Award”Dance-drama Competition |
《川藏·茶马古道》 |
《浩然铁军》 |
《红旗》 |
《骑兵》 |
《石榴花开》 |
《彩虹之路》 |
《努力餐》 |
《朱自清》 |
(5)用视觉设计思维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 ——以田家庵老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现状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阅读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信息研究法 |
1.4.4 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视觉设计思维与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念 |
2.1 历史文化街区辨析 |
2.1.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2.1.2 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与分类 |
2.2 视觉设计思维的特性 |
2.2.1 设计源于思维 |
2.2.2 设计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 |
2.2.3 视觉设计思维是设计思维的重要体现 |
2.3 活化的要义 |
2.3.1 活化范围 |
2.3.2 活化模式的对比 |
2.3.3 活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2.3.4 视觉设计思维的活化 |
第三章 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问题思考 |
3.1 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价值 |
3.1.1 历史文化要素 |
3.1.2 地域特色 |
3.1.3 街区情感 |
3.1.4 文化旅游业 |
3.2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梗阻及问题 |
3.2.1 街区建筑老龄化严重 |
3.2.2 街区丧失地域特色 |
3.2.3 传统工艺衰败严重 |
3.2.4 淮河流域中的田家庵老街 |
3.3 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策略探索 |
3.3.1 街区功能的整体规划 |
3.3.2 传统文化的修复 |
3.3.3 街区产业的构建 |
第四章 用视觉设计思维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方法研究 |
4.1 街区的视觉构建原则 |
4.2 传统视觉文化元素的提炼 |
4.2.1 元素的提取框架 |
4.2.2 视觉文化元素的提取范围 |
4.2.3 视觉元素的分类整理 |
4.2.4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4.2.5 审美与功能 |
4.2.6 个性与整体 |
4.3 历史街区的活化 |
4.3.1 历史风貌的视觉营造 |
4.3.2 街角空间视觉构建 |
4.3.3 店铺的形象活化 |
4.3.4 当地特色产品开发 |
4.3.5 营造特色文化生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展望 |
5.2 本次研究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2.已有研究的不足 |
3.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娄楼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由来 |
(一)安徽花鼓灯发展的鼎盛时期与期间各类型传承人 |
1.宣扬民族传统文化思潮下积极开展的传承工作 |
2.各类传承人的职能分化以及具有专业性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产生 |
3.娄楼掌握核心技艺形成“根性”的关键时期 |
(二)花鼓灯的传承陷入困境及传承方式的转变 |
1.现代化的冲击下传承人的青黄不接及“城市化”趋势 |
2.安徽花鼓灯较高的传承难度 |
3.娄楼在传承困境中最大限度的继承与保护花鼓灯 |
(三)非遗传承现状下突破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限制 |
1.非遗传承人的评定现状 |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构成出现断层 |
3.娄楼突破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限制成为传承中坚力量 |
二.娄楼对花鼓灯的“传承”作用 |
(一)对单一流派“核心技艺”的完整把握 |
1.对“冯派”花鼓灯核心技艺的完整把握 |
2.娄楼与冯国佩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
(二)对多位艺人流派的整理与辨析 |
1.多位艺人流派“核心技艺”的搜集与汇总 |
2.娄楼对三大“兰花”艺人风格的辨析 |
三.娄楼对花鼓灯的“发展”作用 |
(一)动作上与时俱进的改变 |
1.动作幅度 |
2.表演调度 |
(二)审美上贴合时代要求 |
1.专业训练经历影响娄楼对角色及形象的处理方式 |
2.丰富的艺术实践经历促使娄楼推进表演形式创新 |
3.高艺术素养奠定娄楼的艺术敏感度 |
4.开放性思维推动娄楼将花鼓灯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 |
(三)根植于动律风格之上推进花鼓灯动作的推陈出新 |
1.技术技巧性动作 |
2.扇花类动作 |
四.娄楼对花鼓灯的“传播”作用 |
(一)推进乡土艺术的城市化转型 |
1.推进花鼓灯形式“广场化”以及内容“生活化” |
2.城市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推进民间艺术的“学院化”及“舞台化”进程 |
1.花鼓灯的“舞台化” |
2.推进花鼓灯“学院化”的进程 |
结语 |
(一)娄楼的“独特性”与“代表性” |
1.独特的专业训练经历及独特的传承方式 |
2.在花鼓灯流派及传承人身份上的代表性 |
(二)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传承及发展领域的作用 |
(三)娄楼个案研究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男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8)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机制的变迁 ——以颍上县花鼓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社会记忆的起源 |
二、西方社会记忆的理论发展 |
三、国内社会记忆的研究现状 |
四、乡村社会记忆的相关研究及简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颍上县花鼓灯概况 |
第三章 基于花鼓灯仪式的乡村社会记忆传承 |
第一节 记忆的存储: 身体实践 |
一、身体实践使村民的乡村社会记忆得到唤醒 |
二、身体实践彰显村民的情感和精神风貌 |
第二节 记忆的展演: 纪念仪式 |
一、纪念仪式的操演维系着村民记忆的空间场 |
二、重复的仪式活动使记忆更加稳固 |
第三节 记忆的传承: 文化符号 |
一、“艺名”成为村民记忆与共的符号载体 |
二、文化符号伴随村落的变迁而变化 |
第四章 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机制的变迁及原因 |
第一节 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机制的变迁 |
一、由体化实践向刻写实践的传承形式转变 |
二、由民间记忆向国家记忆的传承主体转变 |
三、由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传承功能转变 |
第二节 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变迁的原因 |
一、工业化城市带来村民日常生活变化 |
二、村民间交流的缺乏 |
三、权威力量的介入 |
四、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对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变迁的解读 |
第五章 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的启示 |
第一节 重视老艺人在记忆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就地城镇化与记忆场所重建 |
第三节 档案文本的建立与保存 |
第四节 建立专家工作机制与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非遗视角下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花鼓灯艺术的历史地位 |
二、花鼓灯艺术传承与保护现状 |
1. 表演者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
2. 年轻人缺乏传承意识 |
3. 花鼓灯的艺术神韵正在逐步消失 |
4. 花鼓灯艺术发展不具有稳定性 |
5. 花鼓灯的传承缺乏有力的外部支持 |
三、做好花鼓灯保护和传承的几点对策 |
1. 从娃娃抓起 |
2. 传承的多样性 |
3. 强化院校的教育 |
4. 树立全民的保护参与意识 |
5. 地方政府需加强扶持力度 |
四、结语 |
(10)文化生态视阈下的“非遗”舞蹈——以安徽省蚌埠地区花鼓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这是关于文化生态的思考 |
二、“非遗”舞蹈———安徽蚌埠花鼓灯 |
(一) 蚌埠地区花鼓灯 |
(二) 花鼓灯舞蹈发展具规模 |
三、传统舞蹈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 |
(一) 政策紧抓 |
(二) 专业推动 |
四、结语 |
四、花鼓灯其实没“灯”(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中的民俗主题与文化释义[J]. 曹兰婷.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2]安徽花鼓灯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探析 ——以独舞《一条大河》为例[D]. 尹晶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从《红梅赞》到《石榴花开》——杨威大型舞剧创作述评[J].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1(01)
- [4]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观摩随笔[J]. 于平.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0(04)
- [5]用视觉设计思维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 ——以田家庵老街为例[D]. 姚偌嫕.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6]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个案研究[D]. 罗莎.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7]男旦[J]. 谢思球. 野草, 2019(03)
- [8]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传承机制的变迁 ——以颍上县花鼓灯为例[D]. 王心雨. 安徽大学, 2019(07)
- [9]非遗视角下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 刘晓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2)
- [10]文化生态视阈下的“非遗”舞蹈——以安徽省蚌埠地区花鼓灯为例[J]. 刘筱璐. 艺术评鉴,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