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静脉滴剂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氧氟沙星静脉滴剂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一、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容中生,程东升,谢灿茂,董雪聪,黄心玉[1](1995)在《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文中提出本研究观察氧氟沙星静滴治疗50例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临床有效率达88%、细菌阴转率85.7%、副作用极少,显示氧氟沙星静滴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值得临床治疗选用.

陈永平[2](2014)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查阅近期国内临床研究资料,对大剂量左氧氟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妇产科感染经验治疗,以及急性布氏杆菌病应用左氧氟沙星现状及安全性做一总结。左氧氟沙星0.5 g在国内多种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已应用广泛,超过0.5 g剂量临床应用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方世平,孙曼春,王智勇[3](2006)在《加替沙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不良反应综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大规模使用加替沙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性。方法:利用因特网收集临床资料,按照设定的标准,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个临床研究资料共计有3064个临床使用加替沙星的病例参加安全性评价,发生不良反应病人数为341个(11.13%),计528例次(16.16%);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皮肤等多个系统和器官,其中以消化系统反应为主(按照例次计9.64%),其次为神经系统(2.93%)和心血管系统(1.59%);其它系统和器官的不良反应都没有超过1%。不艮反应的发生率与给药方法的不同有差异: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平均发生率为10.12%、静脉滴注给药的不良反应平均发生率为10.44%和先静脉滴注3-5天,再口服5-7天的序贯给药方法的不良反应平均发生率为25.75%;口服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远小于静脉和序贯给药(P<0.01),也没有心血管和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400mg一次给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10.52%)低于分2次给药总发生率(11.75%)(P=0.1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3%;不同的给药方法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口服给药低于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邓燕[4](2013)在《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菌药之一,其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均有较强且持久的抗菌作用。广泛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泌尿系及皮肤组织感染,且不良反应小。本文就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进行一综述。1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左氧氟沙星对细菌的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

金昭,曹惠明[5](2011)在《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及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左氧氟沙星作为新一代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谱较广,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眼、耳等器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对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耐药性、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梁蓓蓓,王睿[6](2018)在《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下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要合并症和致死原因。呼吸喹诺酮对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呼吸道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各国临床治疗指南均将呼吸喹诺酮列为下呼吸道感染(LRTIs)经验治疗的选择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新研发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和系统评价的最新进展。

吴大玮,薛玉文,蒋扞东,许仁和[7](2003)在《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 (可乐必妥 )和头孢曲松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平行多中心试验方法 ;选择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 110例 ,随机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 ;试验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30 0 m g,静脉滴注 ,1~ 2次 ,疗程 7~ 14 d;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 (罗氏芬 ) 2 g,静脉滴注 ,1次 /d,疗程 7~ 14 d。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和头孢曲松组痊愈率分别为 6 4 .8%和 6 6 .7% ,有效率分别为89.1%和 85 .5 % ,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显着性 (均 P >0 .0 5 ) ;左氧氟沙星细菌清除率和阴转率分别为90 .6 %、90 .6 % ,头孢曲公清除率和阴转率分别为 90 .3%、87.1% ,两药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5 .4 %、3.6 % ,两组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是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韩淑芬[8](1999)在《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文中提出

张润英[9](2013)在《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将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液治疗组30例,左氧氟沙星对照组30例。治疗组莫西沙星液250 mL,0.4 g静滴,每日1次,疗程7 d10 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液100 mL,0.2 g静滴,每日2次,疗程均为7 d10 d。观察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的8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安全性好。

夏如玉[10](2020)在《中药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及循证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抗生素耐药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可能会引起住院时间、死亡率和经济负担增加等潜在的严重后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excluding pneumonia),ALRTIs(eP))85%-95%由病毒感染引起,绝大多数是自限性疾病,抗生素的使用不仅无法有效地缓解症状还可能会带来副作用。该病是抗生素滥用的高发人群。推广有效药物以及提高医患的认知是改善这一现状,减少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重要方法。以ALRTIs(eP)的中西医治疗为着力点,本研究对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和中药使用的认知、经验和态度进行调查和访谈研究,从发现有效药物以及提高医患的认知的角度,探索利用中药减少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可能性;并系统总结现有相关临床研究和指南的证据,与前述调查和访谈研究的发现相互比较和补充,从多角度探索中药减少ALRTIs(eP)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可行性,并提供证据。研究方法(研究一)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医生对2012年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最严限令)的认知、态度和体验,包括(1)限令实施后,医生经历了什么;(2)医生对抗菌药限令的了解程度如何;(3)医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限令的感受;(4)医生使用了哪些对策。调查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通过微信和电子邮件招募医生。除描述性统计外,还比较了最严限令实施初期和实施5年后医生认知、态度、体验的差异,并比较了不同学历、资历、医院级别、区域以及中医与西医医生间的差异。(研究二)对北京和合肥四所医院呼吸科门诊和两所社区医院的医生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访谈过程为20-30分钟,采用录音形式记录。访谈内容包括医生治疗ALRTIs(eP)的处方行为,对不同治疗措施的态度,对减少抗生素使用的观点等,以了解医生的处方过程,探索减少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措施。访谈录音转录为文字通过主题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通过NVIVO 11软件完成。(研究三)采用回顾性治疗结局研究设计,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最近3个月内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急性咳嗽者的回顾性数据,问卷关键问题包括:(1)最后一次咳嗽时使用了什么治疗方法;(2)咳嗽进展如何;(3)各项治疗对咳嗽症状的疗效如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通过微信招募参与者。分析急性咳嗽中抗生素、非抗生素类西药、中药、非药物疗法的使用率,各类疗法症状缓解效果Likert量表评分及后续使用抗生素情况。(研究四)系统评价检索了 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重庆维普、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更新至2020年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并采用GRADEpro GDT软件制作证据概要表。同时,我们还检索了该病相关的指南,用AGREE II工具进行评价,并对系统评价中纳入试验涉及的中成药与指南中推荐的中成药进行对比。结果研究一来自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的807名医生完成了问卷,平均年龄39岁。90.8%医生报告自己所在医院限制抗菌药使用的行政管理要求比较严格或非常严格。医院组织了较多或非常多抗菌药限令相关培训(2012年59.1%,2016年68.5%,P<0.001)。65.1%医生宣称他们熟悉或非常熟悉2012年最严限令,但只有46.8%正确回答了三题抗菌药处方知识测试题,一级医院医生(P=0.013)、中医医生(P=0.001)的正确率相对其他医生更低。超过65%的医生有时担心或常常担心那些“有风险”患者的临床预后。2012年,有32%的医生选择继续处方原抗菌药(限令禁止使用的抗菌药)或建议患者院外自行服用原抗菌药,而这一比例在2016年下降到22.6%。处方其他药物来替代抗生素的医生选择的替代药物95%以上是中药。研究二共访谈26名临床医生,平均年龄41.9岁,平均门诊工作时长为11.8年。数据分析在6个领域中得到11个主题。医生一致认为对没有细菌感染指征(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和/或黄痰、发热等)的ALRTIs(eP)患者,不会处方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抗生素是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无论是否处方抗生素,多数医生会处方对症治疗西药和(或)中药。几乎所有医生认为中药能改善该病的症状,缩短病程。有医生认为中药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医生报告的抗生素滥用原因包括患者的错误观念,该病诊断的不确定性,医生担忧患者预后及额外的医疗责任,抗生素管理不够严格等。研究三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的25583名急性咳嗽者完成了问卷,年龄中位数25岁,65.8%伴有痰。分别有45.3%、39.4%、27.1%、20.9%急性咳嗽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中药、非抗生素类西药、非药物疗法。使用最多的抗生素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各疗法症状缓解效果的Likert量表评分较接近。使用中药后续使用抗生素的人数比例(14.4%)低于非抗生素西药后续使用抗生素的人数比例(24.5%)。综合症状缓解效果和减少抗生素使用效果的总体效果排序结果显示,排在前五的中药为中药汤药、肺宁颗粒、小青龙(颗粒/合剂)、十五味龙胆花丸、川贝枇杷膏。研究四(1)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纳入33项试验(6103名受试者)。与安慰剂相比,中成药对咳嗽症状缓解效果更优(3个试验,949名患者,风险比(RR)2.50,95%CI(置信区间)1.16至5.43;低确定性证据);治疗有效率更高(3个试验,948名患者,RR 1.70,95%CI 1.44至2.01;中等确定性证据)。23项试验比较了 40种中成药。没有试验报告抗生素使用情况相关结局。(2)临床实践指南评价:纳入8篇指南和专家共识,共推荐了 29种口服中成药。AGREE II评价结果显示纳入指南评分偏低。(3)对比:有4种中成药(冬菀止咳颗粒、通宣理肺口服液、感咳双清胶囊、蛇胆陈皮液)同时在随机对照试验和指南中出现。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这4种中成药存在6项试验,但其中只有2项试验被指南作为证据引用。指南中93%(27/29)的中成药推荐没有基于试验证据。91%(41/45)存在证据(尽管质量不高)的中成药没有被指南提及。结论2012年最严限令促进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医生对限令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改善,但对“有危险”患者预后的担忧仍然普遍存在,部分医生使用中药替代了抗生素以缓解担忧。医生们均认为不应该为非细菌感染ALRTIs(eP)患者处方抗生素,但处方抗生素与否的具体原则差异很大,抗生素处方的决策中仍存在患者的观念错误、诊断的不确定性、医生担忧患者预后及额外的医疗责任、缺乏适合临床实践的指南、医院缺乏严格管理的关键障碍。不管是否使用了抗生素,大多数医生都通过开具对症治疗西药或中药来缓解症状;医生认为中药能改善该病的症状、缩短病程,可能可以减少该病抗生素使用。患者调查显示45.3%的急性咳嗽患者还是使用了抗生素,39.4%使用了中药。患者认为不同疗法的症状缓解效果较为接近;但使用了中药的患者,后续需要加用抗生素的人数比例更低。上述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了利用中药替代或补充抗生素在ALRTIs(eP)的治疗中使用的医患认知基础和实践选择,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却发现中药治疗该病的原始研究不足且证据薄弱;同样,我们也发现指南中推荐的中成药种类和有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中成药种类,存在很大的不一致。这提示虽然利用中药来减少ALRTIs(eP)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医患认知基础和比较广泛的有效体验,但临床实践却并非基于指南或临床研究证据;当前中药,特别是中成药大品种,临床研究匮乏,且证据薄弱,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也并非基于研究证据。因此,卫生管理部门一方面需要通过培训、宣传和政策管理等方面继续加强医患对于限令的认知和遵守程度;一方面需要加强中药,特别是中药大品种的临床研究,产生更好证据,支持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和实用性。

二、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2)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动学
2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
3 临床使用
    3.1 呼吸道感染
    3.3 结核病
        3.3.1 耐多药结核病
        3.3.2 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3.4 泌尿生殖系感染
    3.5 妇产科感染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3.6 急性布氏杆菌病
4 安全性
5 使用展望

(3)加替沙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不良反应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资料来源
        1.2.1 资料入选标准
        1.2.2 排除资料
    1.3 资料处理
2 结果
    2.1 资料结果
    2.2 药品及其给药方法与疗程
    2.3 实验室检查
    2.4 病例资料的基本情况
    2.5 加替沙星引起不良反应的一般结果
    2.6 给药途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
    2.7 不同的给药剂量方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2.8 给药途经和剂量与不良反应发生关系综合比较
3 讨论

(4)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2 药代动力学特点
3 临床应用
    3.1 呼吸系统感染
        3.1.1 治疗肺炎:
        3.1.2 肺结核:
    3.2 消化系统感染:
    3.3 泌尿系感染:
    3.4 肾移植术后感染:
    3.5 眼部感染:

(5)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及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菌活性和耐药性
2 药动学特点
3 临床应用和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
    3.1 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3.1.1 治疗肺炎
        3.1.2 抗结核治疗
    3.2 治疗消化系统感染
    3.3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3.4 其他
4 结 语

(6)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2 喹诺酮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2.1 社区获得性肺炎
    2.2 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2.3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AECB) 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AECOPD)
3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喹诺酮新药
    3.1 奈诺沙星
    3.2 Delafloxacin (WQ-3034)
    3.3 Zabofloxacin (DW224a)
4 讨论

(7)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1.2 病例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给药方法与疗程
    1.5 观察指标
    1.6 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临床疗效
    2.3 细菌学评价
        2.3.1 细菌阳性率
        2.3.2 细菌阴转率
        2.3.3 细菌清除率
    2.4 不良反应评价
3 讨 论

(9)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2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2.3 因本院细菌培养条件不成熟, 故未做细菌学培养及细菌清除率。根据经验性估计感染菌。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10)中药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及循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我国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及相关管理政策
    2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的西医诊疗及抗生素是否应该使用的相关研究
    3 中医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的认识及相关研究
    4 中药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及循证评价研究方法
        4.1 横断面调查
        4.2 定性访谈研究
        4.3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医生对最严抗菌药限令的认知、态度和实践的网络问卷调查
    1 背景
    2 方法
        2.1 调查对象招募
        2.2 数据收集
        2.3 问卷设计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过程
        3.2 基本信息
        3.3 抗菌药限令实施的体验
        3.4 对抗菌药限令以及抗菌药处方知识的了解
        3.5 对执行抗菌药限令的态度
        3.6 医生执行抗菌药限令情况
    4 讨论与结论
        4.1 调查结果总结
        4.2 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4.3 对医生和决策者的建议
        4.4 未来研究
        4.5 结论
    5 创新点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医生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中抗生素及中药使用的认知、态度和处方行为的定性研究
    1 背景
    2 方法
        2.1 访谈形式
        2.2 访谈者和受访者
        2.3 访谈提纲
        2.4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对抗生素使用的观点
        3.2 处方行为
        3.3 抗生素及中药滥用情况
        3.4 处方过程中的障碍
        3.5 减少药物滥用的建议
        3.6 对中药使用的观点和经验
    4 讨论与结论
        4.1 访谈结果总结
        4.2 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4.3 对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建议
        4.4 结论
    5 创新点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咳嗽用药及回顾性评价疗效的患者调查研究
    1 背景
    2 方法
        2.1 调查设计
        2.2 调查对象招募
        2.3 资料收集和管理
        2.4 问卷设计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过程
        3.2 人口社会学特征
        3.3 咳嗽特征和患者伴随症状及疾病情况
        3.4 使用的治疗方法
        3.5 不同治疗方法对咳嗽症状的缓解
        3.6 咳嗽症状缓解效果的影响因素
        3.7 不同治疗方法后续抗生素使用情况
        3.8 后续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影响因素
        3.9 不同中药疗效排序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4.1 调查结果总结
        4.2 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4.3 对医生和决策者的建议
        4.4 未来研究
        4.5 结论
    5 创新点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中成药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与指南推荐的对比研究
    1 背景
    2 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方案
        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策略
        2.3 资料筛选与纳入
        2.4 资料提取和管理
        2.5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2.7 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 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方法
        3.1 文献检索策略
        3.2 资料筛选与提取
        3.3 指南的质量评估
    4 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结果
        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4.2 纳入研究特征
        4.3 纳入研究质量
        4.4 效应值估计
    5 临床实践指南评价结果
        5.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5.2 纳入指南特征
        5.3 方法学质量
        5.4 推荐中成药
    6 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基础与指南建议的比较结果
    7 讨论与结论
        7.1 结果总结
        7.2 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7.3 对临床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7.4 结论
    8 创新点及不足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 容中生,程东升,谢灿茂,董雪聪,黄心玉. 新医学, 1995(01)
  • [2]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J]. 陈永平. 天津药学, 2014(04)
  • [3]加替沙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不良反应综合分析[J]. 方世平,孙曼春,王智勇.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6(03)
  • [4]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J]. 邓燕. 北方药学, 2013(07)
  • [5]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及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J]. 金昭,曹惠明.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05)
  • [6]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梁蓓蓓,王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03)
  • [7]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J]. 吴大玮,薛玉文,蒋扞东,许仁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09)
  • [8]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 韩淑芬. 黑河科技, 1999(02)
  • [9]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 张润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13(35)
  • [10]中药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必要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及循证评价研究[D]. 夏如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氧氟沙星静脉滴剂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