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放射性束线

兰州放射性束线

一、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论文文献综述)

王猛,张玉虎,焦红扬[1](2021)在《基于HIRFL-CSR的原子核质量测量实验进展》文中指出质量是原子核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核质量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核结构及核天体物理等多个研究领域.短寿命原子核质量的高精度测量是核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RFL-CSR(cooler storage ring of 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我们建设了先进的等时性质谱术,精确测量了一批短寿命原子核的质量,研究了核结构及核天体物理中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介绍了国际研究现状,回顾了冷却储存实验环(experimental cooler storage ring, CSRe)质量测量发展过程,综述了近期取得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徐新星[2](2021)在《β衰变与同位旋对称性破缺》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对于深入理解核力与核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终端采用双面硅条与高纯锗组成强大的探测器阵列,精确测量sd壳质子滴线附近原子核β衰变性质,然后与其镜像核的衰变性质进行对比,系统性研究轻核区同位旋对称性破缺现象.

曾奇,张景涛,岳珂,涂小林[3](2021)在《HIRFL-CSR气体内靶核反应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基于重离子冷却储存环气体内靶,在逆运动学下,发展出了开展轻粒子诱发直接核反应的新实验技术.该技术弥补了常规实验的一些缺陷,具有低动量灵敏、高探测效率和低本底的特点,适合于开展物理化学性质易变材料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国际上该类研究的现状,阐述了201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依托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cooler-storage ring at the 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 HIRFLCSR)开展气体内靶核反应研究取得的进展,着重描述了储存环气体内靶核反应谱仪关键探测单元的研发和利用谱仪开展的首次质子在58Ni上的低动量转移弹性散射实验.最后,介绍了开展碱金属133Cs核物质密度分布半径测量的意义,以及未来HIRFL-CSR气体内靶核反应谱仪的研究方向.

石国柱[4](2021)在《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远离β稳定线奇特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直处于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它们通常有较大β衰变能和较小的粒子分离能,更多β延迟粒子发射的衰变道被打开,其缓发粒子将成为重要的实验观测量,而近滴线核的奇特衰变研究不仅为核内有效相互作用与基本对称性、核结构及天体核合成等关键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原子核稳定存在极限的一种探索。深入研究极端条件下的奇特核结构及其衰变性质不仅有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现有的理论模型还将不断深化对物质微观结构、宇宙演化及元素起源的认识与理解。本论文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了极端丰质子核26P,27P与27S的β衰变实验,能量为80.6 Me V/u的主束32S16+通过轰击1581μm厚的9Be初级靶发生弹核碎裂反应产生感兴趣的目标核素,碎片及反应产物经RIBLL1在束分离和净化,利用磁刚度–能损–飞行时间(Bρ–ΔE–To F)方法对次级束粒子进行鉴别。在连续束模式下将一定比例目标核注入厚度分别为142μm、40μm和304μm的三块双面硅条探测器(DSSDs)中,以兼顾对带电粒子的低能探测阈值与高能探测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并测量随后衰变信号的能量、位置和时间关联信息。在束流上下游分别放置不同厚度的四分硅探测器(QSDs)实现各种重离子、轻粒子以及电子的符合测量,管道外安装五个Clover型的HPGe探测器测量γ射线。同时采用循环酒精冷却、前沿定时甄别、双面硅条探测器的正背面符合等一系列测量技术提高信噪比,实现在高探测效率、低探测能量阈值下对衰变事件的直接精确测量。本次26P实验中,获得了符合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包括半衰期、带电粒子能谱、衰变分支比、log ft、Gamow-Teller跃迁强度、γ射线谱与衰变纲图等。其中给出26P的半衰期43.6±0.3 ms与文献值符合较好。基于p-γ射线符合测量鉴别各种衰变成分,并结合注入硅探测器的26P粒子总数可计算其衰变分支比。对前人工作中部分质子的衰变路径进行重新指认,确认了26Pβ延迟发射的两质子峰1998(2)ke V,4837(7)ke V对应的新初末态能级。首次发现来自26Pβ延迟衰变的能量为4205(11)ke V和7842(6)ke V两个新质子峰。其中能量为7842(6)ke V质子远高于从子核26Si的同位旋相似态(IAS)布居至25Al基态发射的质子能量,确认此峰源于IAS之上的激发能级发射的质子。而基于p-γ符合表明能量为4205(11)ke V质子峰可与1367 ke V的γ射线符合,进而指认它是来自26Pβ延迟质子衰变至24Mg第一激发态[Ex=1369(1)ke V,Jπ=2+]发射的双质子。通过计算子核26Si的激发能发现两个质子峰来自同一激发能级,其激发能为Ex=13357(12)ke V,分支比和log ft值为0.78(5)%和3.78(6),其log ft值在容许Gamow-Teller跃迁中是非常小的,深入理解强跃迁的来源将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观测布居至到IAS的Fermi延迟双质子发射不同,一种新的衰变模式Gamow-Teller延迟双质子发射被确认。利用多种哈密顿量的壳模型计算结果,新观测的激发态的分支比出乎意料的强。通常情况下单质子发射比双质子发射具有更大的衰变能,实验上却得到比单质子发射大许多的双质发射分支,超强的G-T跃迁概率和大分支比均表明目前的理论可能在全部核区内低估了GT2p发射的概率,将为今后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并合作开展了一些壳模型理论计算,更详细的定量分析正在进行中。本次实验中27P与26P伴随产生,由于27P具有极低的β延迟质子衰变分支以及在低能区较强的β叠加本底,将会对低能质子的信噪比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此次实验并未观测到可识别的质子峰。而连续束模式下有足够时间长度扩大拟合范围以准确地进行半衰期拟合,利用指数衰减加常数本底的方式拟合27P衰变时间谱得到比之前文献更精确的半衰期263.1±10.9 ms。并计算了27P与镜像核27Mg相似能级跃迁的δ值,在误差范围内未发现27P与27Mg存在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同时本论文为研究27S的β2p发射机制开展了双质子角关联的测量工作。在5 Me V以上27S衰变带电粒子谱上发现一个由27P的IAS跃迁至25Al基态的能量为6372(15)ke V,分支比为2.4(5)%的双质子峰,在实验上首次得到了双质子发射的角关联。基于实验结果和Monte Carlo模拟对比,发现27S的β2p发射的主要为级联发射机制。

高祺锐,徐新星,周小红,孙立杰,梁鹏飞,刘嘉健,林承键,李晓菁,李智焕,吴鸿毅,杨彦云,王建松,王东玺,蓝乙华,马朋,段芳芳,高志浩,胡强,白真,马军兵,王建国,钟福鹏,武晨光,罗迪雯,蒋颖,刘洋,侯东升,李忍,马南茹,马维虎,石国柱,余功明,D.Patel,金树亚,王煜峰,余悦超,周清武,王鹏,胡力元,王翔,臧宏亮,李朋杰,朱浩钒,林喆阳,赵青青,杨磊,温培威,杨峰,贾会明,张高龙,潘敏,汪小雨,孙浩瀚,胡正国,陈若富,柳敏良,杨维青[5](2021)在《近质子滴线核28S的β延迟γ衰变研究》文中指出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上,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产生、分离和鉴别了同位旋第三分量TZ=-2的近质子滴线核28S,并通过使用包括双面硅条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在内的探测阵列,开展了28S的β延迟γ衰变测量。实验准确测量了28S衰变中的5条β延迟γ射线,得到了子核28P相应能级的能量。首次提取出了β衰变布居到28P低激发态的衰变分支比,并构筑了28S的全新部分衰变纲图。本工作为将来进一步比较28S和28Mg间的镜像不对称性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

钟善豪[6](2021)在《25Siβ延迟质子衰变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远离稳定线原子核结构的研究一直是核物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滴线附近区域原子核的衰变谱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不稳定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滴线、了解核力的性质、以及检验和改进原子核模型等。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产生会面临着一些困难:极低的产生截面,在同一核反应中会产生杂质,目标核的半衰期非常短等。但随着实验技术上探测效率逐渐提高,即使衰变能量和衰变分支比都非常小的各种衰变模式在实验上也得以被发现,能够更好地拓展人们对原子核的认知。25Si是第一个发现具有βp衰变的原子核,人们对此研究较为完善,常用其已知的βp和βγ作为内源刻度。经过详细的文献调研后,我们发现25Si的βp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某些跃迁尚未明确指定;有的跃迁则并未在所有的实验中被发现。我们选择25Si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希望借此建立完善的β衰变谱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期望在更高统计上确定25Si衰变的一些关键物理量,如半衰期、分支比等,建立更完善的衰变纲图,为更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β衰变谱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调查当前热门的镜像核衰变的同位旋不对称性等问题。本次实验于2017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进行,详细研究了丰质子核素25Si的β衰变性质。通过能量为80.6 Me V/u,流强为87 en A的主束32S16+,轰击9Be初级靶发生弹核碎裂反应,弹核碎裂反应产物经谱仪磁刚度–能损–磁刚度消色差选择和分离,将目标核25Si传输至放置探测器阵列的靶室。在此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2个闪烁体探测器和2个四分硅探测器(QSD)进行束流粒子的鉴别;3个不同厚度的双面硅条探测器(DSSD)测量注入其内的25Si和随后的β延迟质子衰变事件;在探测器阵列后部分安置3个四分硅探测器用来探测β粒子和去除束流中轻离子的干扰;在周围布置5个高纯锗探测器和3个溴化镧探测器来测量25Si的β延迟γ射线。测量了25Si半衰期,结果为218(1)ms,是现有实验数据中精度最高的一个;得到了25Si的β延迟质子谱,共发现25个25Si的β延迟衰变质子,与前人实验数据符合,同时还确定了一个疑似的β延迟质子峰(1682 ke V),指认了一个前人实验也发现但未能指认的质子峰;与镜像核25Na衰变进行了对比,它们的不对称参数很小,并未发现存在同位旋破缺;结合观测的25Siβ衰变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25Si基态的质量过剩、β衰变Q值和衰变到子核25Al各激发态能级的分支比、GT跃迁强度、logft值。根据得到的25Siβ衰变信息构建了能级纲图,结果和前人实验数据符合,这证实了我们实验方法的可行性与数据处理程序的可靠性。

孙梦利[7](2021)在《硼硅酸盐玻璃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实验表征与原子尺度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硼硅酸盐玻璃因其在固化高放射性核废料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其辐照稳定性的广泛兴趣。本工作通过不同粒子的辐照实验模拟了地质处置过程中由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射线对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各种表征方法研究了其辐照前后各种宏观性能的变化。为更好地理解硼硅酸盐玻璃辐照前后各宏观性能变化的机制,我们采用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硼硅酸盐玻璃的结构、弹性参数以及由辐照产生的变化。并且,试图找寻宏观弹性参数与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即试图找到宏观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在实验方面:首先,用不同注量的Xe离子和Kr离子辐照了B型硼硅酸盐玻璃样品。这些被辐照的样品其硬度变化随辐照剂量(以单位原子位移为单位)的增加而下降,该实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相一致。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一个粗略的宏观机械性能(硬度等)随剂量衰变模型以解释相关实验结果,观察到实验上存在一个饱和剂量点。接着,我们用Kr离子分别辐照了NBS1和NBS2玻璃样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其硬度与模量的值均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这一现象与之前辐照B型玻璃样品的结果相吻合,但这里NBS1和NBS2的硬度衰变常数比之前的小一些。其次,我们用不同离子(单能Kr离子,单能Xe离子,单能P离子,多能Ne离子,多能Xe离子)辐照硼硅酸盐玻璃并研究了其硬度、模量与辐照剂量的相关性。这里我们在宏观意义上对玻璃硬度与模量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我们还通过γ辐照探究了硼硅酸盐玻璃中缺陷和能带带隙随着吸收剂量的变化情况。在模拟方面:基于前期珍贵的研究经验,我们将一种适用性较强的势能模型应用到我们的模拟工作中,该模型大大简化了我们的模拟过程。参考实验方面利用辐照剂量使得同时分析不同离子辐照玻璃的结果成为可能,我们在模拟中引入了一种辐照过程的简单版本,这是一种不依赖于入射离子种类的逐步引入缺陷法。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借助模拟方法成功地重现了实验结果和预测了一些辐照后玻璃的参数。实验与模拟结果均显示:1)杨氏模量与材料的密度成线性相关。2)模拟的玻璃密度与硼元素的配位数也与独立于基本玻璃组分模型的结果相匹配,这表明原子尺度的模拟可以用来进一步证实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这允许我们为研究硼硅酸盐玻璃而形成杨氏模量-密度关系,以及对已经存在的描述材料维氏硬度的经验模型进行测试。3)辐照模拟的结果揭示了在辐照条件下B[4]含量的变化。4)通过应用一个简单的缺陷沉积过程我们可以再现实验中的重要辐照剂量(~0.1 dpa)以及为密度变化和存储内能提供合理的预测。5)实验与模拟中达成的一致我们可以得在辐照后硼硅酸盐玻璃在原子尺度的结构演化方面得到较好的深刻理解。

李曼茜[8](2021)在《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文中提出原子核的集团模型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相关核子组成的一个系统。原子核的集团结构在时下是一个热门课题,这是因为伴随着当代重离子加速器和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运行放射性核束装置后,人们已经能够更加潜入的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很多的原子核中都存在着集团化的现象。理论和实验表明Be同位素链中的核素,具有明显的双氦集团结构。目前大量的理论研究了 C同位素,发现其中也存在的集团结构,实验上也对12C、13C、14C以及16C开展了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在理论上证实集团结构的存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7C中也存在集团结构,但实验上还没有对它开展过研究。本论文即对17C进行碎裂反应的实验研究,进而可以验证丰中子核17C内部集团结构是否存在,为理论提供了所需的实验数据。本实验使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放射性束流(RIBLL)实验终端,用44MeV/u能量的17C次级光束去轰击C次级靶,17C碎裂后产生非常多的碎片,我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对靶前和靶后的粒子进行了鉴别和测量。对实验中使用的一系列探测器实行了精准的刻度,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本篇文章解析了实验中由17C碎裂产生的11Be碎片和6He碎片,精确测量了碎片动能和碎片之间的夹角,从而重建17C的激发能谱,最后通过研究碎片发射角度的关联性,以一种独立于任何理论模型的方式得出碎裂前复合核高度激发态的角动量。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 C同位素链中集团结构的研究以及角关联方法,对17C的碎裂反应采用角关联的方法,对于6He+11Be碎裂反应道做了拟合,得到了18.3MeV和21.3MeV两个激发能级,分别对应于角动量为1(?)和4(?)。这种方法的成功为我们后续的相似研究提供了可能。

孙保华[9](2020)在《原子核电荷改变反应截面的测量及电荷半径》文中认为原子核是由强相互作用将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束缚而成的一个有限量子多体系统,是物质结构的一个重要微观层次,其尺度在费米量级.实验上,在不同能区开展的核反应是研究原子核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核反应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对奇特原子核开展电荷改变反应截面(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 CCCS)的系统测量,探索可能存在的奇特结构和新奇现象.原子核电荷改变反应截面指的是炮弹原子核在与反应靶中原子核碰撞发生相互作用后,弹核中质子数减少的总概率,反映了参与反应的弹核和靶核之间的碰撞几何截面,可用于提取弹核的电荷半径.本文回顾了世界范围内原子核电荷改变反应截面测量的进展,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放射性核束物理开始时的早期工作到远离稳定线丰中子原子核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 HIRFL)开展的研究工作,初步测量了30余个轻原子核的电荷改变反应截面,下一步计划开展sd壳原子核的系统测量,研究Z(N)=14、16处的壳层结构;讨论并分析了当前实验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拓展方向,即电荷改变反应截面与相互作用截面的同时测量以及在氢(H)靶上的截面测量,并对基于下一代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gh-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可能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刘明正[10](2020)在《CSRe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束流的制备与纯化》文中认为质量是原子核的基本属性之一,原子核质量的精确测量对研究核结构、核天体物理等有重要意义。等时性质量谱仪(IMS)是测量短寿命核素质量的有效装置。在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CSR)的等时性质量测量实验中,目标核由弹核碎裂反应产生,并经由放射性束流线RIBLL2选择,注入到实验环CSRe中进行测量。由于CSRe磁场不稳定,需要采用“逐次注入修正”的方法来降低磁场晃动对离子循环周期的影响,这种方法要求每次注入有多个离子同时储存在CSRe中。同时,若在一次注入中储存在环中的离子数目过多,会增加探测器的工作压力,导致探测器的工作效率降低。通常将同时储存到CSRe中的离子数目控制在10~20个。本文针对CSR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核素的制备与纯化,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1:由于丰中子重核区的核素在实验室中制备困难,至今仍有许多核素的质量尚未被测量。基于CSR,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量202Ir等丰中子重核的质量。在该核区,由于目标核及附近核素产生截面很低,每次注入,储存到实验环中的离子数过少。在不影响目标核产额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一次注入下离子的总产额,我们固定主束能量和RIBLL2及CSRe的磁刚度设置,尝试把产生靶的部分区域变薄,使较靠近稳定线的高产额离子能够注入到CSRe中,进而大幅度提升离子的总产额。本文利用LISE++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给出推荐设置,发现这种“混合厚度靶”的方法可以满足实验要求。2:在CSR质量测量实验中,伴随着目标核进入CSRe的还有大量杂质离子,这部分离子在质量测量实验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还会加重探测器的工作负担。为了剔除掉这部分离子,之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子飞行速度实现束流纯化的方法,分析了利用不同离子进入实验环(CSRe)的时间不同,通过控制Kicker磁铁的起始时间,能够剔除掉部分杂质离子。该方法需知道从主环CSRm快引出的束团在时间上的分布。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的58Ni作为主束的实验数据,得到次级束进入CSRe时的束团形状分布,并分析了这种方法的限制因素。

二、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IRFL-CSR的原子核质量测量实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测量历程及研究现状
2 CSR质量测量的技术发展
3 CSR质量测量近期结果
    3.1 拓展测量核区
        3.1.1 X-射线暴中的核过程路径
        3.1.2 丰中子核素质量的测量和N=32中子新幻数
    3.2 原子核同核异能态的研究
        3.2.152Co基态和isomer的质量及同位旋对称性
        3.2.294Ru的同核异能态在全裸离子状态下的衰变
        3.2.3101In中同核异能态的发现及第二类壳演化
4 研究展望

(2)β衰变与同位旋对称性破缺(论文提纲范文)

1 硅探测器阵列
2 sd壳质子滴线附近原子核的β衰变研究
    2.1 质子滴线核27S的β衰变研究
    2.2 近质子滴线核28Sβ衰变研究
    2.3 质子滴线核22Siβ衰变研究
3 总结与展望

(3)HIRFL-CSR气体内靶核反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研究现状
2 HIRFL-CSR气体内靶核反应研究
    2.1 气体内靶核反应核心探测设备
    2.2 HIRFL-CSR上首次低动量转移弹性散射实验
3 HIRFL-CSR气体内靶核反应研究计划
4 总结与展望

(4)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发展及意义
    1.2 奇特核的衰变
    1.3 β衰变的特性
        1.3.1 β衰变的基础知识
        1.3.2 β延迟质子发射
        1.3.3 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1.3.4 注入-衰变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核素的研究综述
    2.1 ~(26)Pβ衰变研究
        2.1.1 M.D.Cable的研究(1982)
        2.1.2 J.Honkanen的研究(1983)
        2.1.3 M.D.Cable的研究(1984)
        2.1.4 J.C.Thomas的研究(2004)
        2.1.5 D.Perez-Loureiro的研究(2016)
        2.1.6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2.2 ~(27)Pβ衰变研究
        2.2.1 J.Aysto的研究(1985)
        2.2.2 T.J.Ognibene的研究(1996)
        2.2.3 Y.Togano的研究(2011)
        2.2.4 E.McCleskey的研究(2016)
    2.3 ~(27)Sβ衰变研究
        2.3.1 V.Borrel的研究(1991)
        2.3.2 G.Canchel的研究(2001)
        2.3.3 (?).Janiak的研究(2017)
        2.3.4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探测器刻度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
        3.1.1 装置综述
        3.1.2 结构和特点
        3.1.3 RIB的粒子鉴别
    3.2 探测器阵列
    3.3 电子学设置与数据获取系统
    3.4 HPGe探测器的刻度
        3.4.1 能量刻度
        3.4.2 探测效率刻度
    3.5 硅探测器的刻度
        3.5.1 低增益信号的刻度
        3.5.2 高增益信号的刻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6)P数据分析与结果
    4.1 次级束离子的鉴别
    4.2 衰变时间谱
    4.3 带电粒子能谱
    4.4 衰变分支比
    4.5 γ射线谱
    4.6 衰变纲图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7)P的数据分析与结果
    5.1 次级束离子鉴别
    5.2 衰变时间谱
    5.3 带电粒子能谱
    5.4 γ射线谱
    5.5 同位旋非对称性参数的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7)S数据分析与结果
    6.1 带电粒子能谱
    6.2 双质子发射角关联的计算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25Siβ延迟质子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放射性离子束的产生
    1.2 β衰变和β延迟衰变
    1.3 β衰变理论
    1.4 论文选题意义
第二章 ~(25)Si的β衰变研究8
    2.1 R.BARTON等人的研究(1963)
    2.2 J.C.HARD等人的研究(1965)
    2.3 R.McPherson等人的研究(1965)
    2.4 P.L.REEDER等人的研究(1966)
    2.5 J.D.Robertson等人的研究(1993)
    2.6 J.-C.Thomas等人的研究(2004)
第三章 实验设置
    3.1 装置综述
    3.2 结构与特点
    3.3 探测器阵列
    3.4 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
第四章 数据分析
    4.1 束流粒子鉴别
    4.2 探测器的能量和探测效率刻度
    4.3 ~(25)Siβ延迟质子谱
    4.4 ~(25)Siβ延迟γ谱
    4.5 p- γ符合
    4.6 ~(25)Siβ衰变半衰期
    4.7 A=25 核的不对称参数
    4.8 ~(25)Siβ延迟GT跃迁强度及衰变纲图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硼硅酸盐玻璃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实验表征与原子尺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与模拟方法
    2.1 实验方法
        2.1.1 辐照实验
        2.1.2 测试表征
    2.2 模拟方法
        2.2.1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础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代码
        2.2.3 力场的选择
第三章 实验表征方法在硼硅酸盐玻璃中的应用
    3.1 样品准备
        3.1.1 样品组分设计
        3.1.2 样品制备流程
    3.2 辐照实验
        3.2.1 电子辐照实验
        3.2.2 γ辐照实验
        3.2.3 离子辐照实验
    3.3 测试表征
        3.3.1 密度/体积测量
        3.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3 纳米压痕测试
第四章 原子尺度模拟方法在硼硅酸盐玻璃中的应用
    4.1 力场的选择
    4.2 玻璃炼制过程
        4.2.1 势能在截断距离内的修正
        4.2.2 体系“爆炸”问题的处理
    4.3 辐照过程
        4.3.1 逐步移除/嵌入粒子法
        4.3.2 逐步产生缺陷模拟法
    4.4 纳米压痕过程
第五章 辐照前后钠硼硅酸盐玻璃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
    5.1 实验部分
        5.1.1 玻璃机械性能变化指数衰变模型的提出
        5.1.2 从不同角度讨论玻璃机械性能变化的原因
        5.1.3 玻璃的吸收光谱研究
    5.2 模拟部分
        5.2.1 对分布函数
        5.2.2 B~([4])含量
        5.2.3 密度
        5.2.4 模量
        5.2.5 硬度
        5.2.6 对辐照后玻璃密度与储能的预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进程
    1.2 原子核中的集团结构
    1.3 本文内容
第二章 角关联方法的研究
    2.1 角的关联性
    2.2 角关联的推导
    2.3 实验探测器的几何效应
    2.4 蒙特卡罗模拟
第三章 C同位素集团结构的研究现状
    3.1 集团结构的研究发展
    3.2 C集团结构的研究进展
第四章 17C的碎裂反应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布局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1 ROOT简介
    5.2 探测器刻度
        5.2.1 平行板雪崩电离室探测器的刻度
        5.2.2 硅探测器的刻度
        5.2.3 CSI(T1)闪烁探测器阵列的刻度
    5.3 数据结果与分析
        5.3.1 有效事件的筛选
        5.3.2 ~6He+~(11)Be事件关联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工作

(10)CSRe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束流的制备与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质量测量的意义
    1.2 放射性核素的产生与分离
        1.2.1 放射性核素的产生
        1.2.2 放射性核素的分离
    1.3 原子核质量测量方法
        1.3.1 间接测量法
        1.3.2 直接测量法
第2章 丰中子重核质量测量的设想
    2.1 实验装置介绍
    2.2 等时性质量测量
        2.2.1 质量测量原理
        2.2.2 磁场晃动对质量测量的影响
        2.2.3 磁场修正方法
    2.3 冷碎裂反应
        2.3.1 原理
        2.3.2 靶的厚度对动量分散与产额的影响
    2.4 次级束的制备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设置
        2.4.3 结果分析
第3章 脉冲放射性束流的一种纯化方法
    3.1 束流纯化目的
    3.2 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3.3 Kicker工作原理
    3.4 次级束形状分析
        3.4.1 数据采集
        3.4.2 数据的平滑降噪
        3.4.3 信号定时
        3.4.4 离子循环周期的确定
        3.4.5 次级离子入环时间分布
第4章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IRFL-CSR的原子核质量测量实验进展[J]. 王猛,张玉虎,焦红扬. 科学通报, 2021(27)
  • [2]β衰变与同位旋对称性破缺[J]. 徐新星. 科学通报, 2021(26)
  • [3]HIRFL-CSR气体内靶核反应研究进展[J]. 曾奇,张景涛,岳珂,涂小林. 科学通报, 2021(26)
  • [4]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D]. 石国柱. 兰州大学, 2021(01)
  • [5]近质子滴线核28S的β延迟γ衰变研究[J]. 高祺锐,徐新星,周小红,孙立杰,梁鹏飞,刘嘉健,林承键,李晓菁,李智焕,吴鸿毅,杨彦云,王建松,王东玺,蓝乙华,马朋,段芳芳,高志浩,胡强,白真,马军兵,王建国,钟福鹏,武晨光,罗迪雯,蒋颖,刘洋,侯东升,李忍,马南茹,马维虎,石国柱,余功明,D.Patel,金树亚,王煜峰,余悦超,周清武,王鹏,胡力元,王翔,臧宏亮,李朋杰,朱浩钒,林喆阳,赵青青,杨磊,温培威,杨峰,贾会明,张高龙,潘敏,汪小雨,孙浩瀚,胡正国,陈若富,柳敏良,杨维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21(02)
  • [6]25Siβ延迟质子衰变实验研究[D]. 钟善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7]硼硅酸盐玻璃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实验表征与原子尺度模拟[D]. 孙梦利. 兰州大学, 2021(09)
  • [8]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D]. 李曼茜. 西南大学, 2021(01)
  • [9]原子核电荷改变反应截面的测量及电荷半径[J]. 孙保华. 科学通报, 2020(34)
  • [10]CSRe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束流的制备与纯化[D]. 刘明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标签:;  ;  ;  ;  ;  

兰州放射性束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