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南山区水平场建设

乌鲁木齐市南山区水平场建设

一、乌鲁木齐南山地区水平田的修建(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提出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谢海霞[2](2019)在《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成土环境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黏土矿物广泛存在于土壤、风化壳、陆地和海洋等各种沉积物和岩石中。风化过程是形成黏土矿物最主要的途径。黏土矿物在表生环境中受地表母岩、气候、土壤、植被、地貌、介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天山北坡与准噶尔盆地构成的山盆系统中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沼泽土、盐土、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不同地形部位土壤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和形貌特征。结合黏土矿物稳定同位素技术,伊利石结晶度等特征指数,土壤次生碳酸盐中碳氧同位素和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解读干旱区山盆系统中气候和环境演变信息,分析干旱区地形序列土壤黏土矿物对成土环境的响应机制,深入揭示地形变化对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演变的影响,为探索我国干旱区土壤黏土矿物的形成、转化,丰富土壤发生和演化理论等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新疆天山北坡与准噶尔盆地构成的山盆系统中,自海拔1800m到海拔270m依次分布着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盐碱土——风沙土,盆地内广泛分布着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在冲积洪积扇扇缘部零星分布着沼泽土。除沼泽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盐土和风沙土有机质层的厚度越来越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同时土体内钙积层的层位越来越高,土壤盐分含量逐渐增加。2、山盆系统中主要黏土矿物有蒙脱石、伊利石、蛭石、绿泥石和高岭石。黑钙土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少量蛭石、伊利石和高岭石。栗钙土和棕钙土中蒙脱石含量逐渐减少,伊利石含量增加。沼泽土地下水位高,且土壤含少量盐,pH值在7.36-8.07之间,且土壤中再次出现蛭石,因而认为沼泽土中蒙脱石和蛭石也是伊利石转化的产物。3、盆地内部灰漠土和盐土中均以伊利石为主,蒙脱石和绿泥石次之,少量高岭石,没有蛭石。同一剖面0-10cm土层蒙脱石极少甚至没有,10cm以下土体中,土壤盐分含量与蒙脱石含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0.61,n=45,p<0.01),表明盐分的存在利于蒙脱石的形成。分析认为含盐土层具备蒙脱石沉淀形成的水分条件和化学组分:(1)pH>8.5,促使土壤中原生矿物Si4+溶解;(2)土壤溶液中存在大量Ca2+、Na+和Mg2+。4、对土壤中碳酸盐中碳(δ14C)氧同位素(δ18O)以及土壤有机质中碳同位素(δ14C)分析表明,从黑钙土到风沙土,植被类型从C3植物向C4植物演替,降雨量减少,气温升高,气候逐渐干旱。5、黑钙土中伊利石结晶度值最低,表明土壤中存在明显的伊利石转化过程,而蛭石是伊利石向蒙脱石转化的中间阶段。随着降雨量降低,结晶度逐渐增加,说明栗钙土和棕钙土中伊利石的转化作用逐渐减弱。从黑钙土到灰漠土,土壤黏土矿物的氢同位素(δD)和氧同位素(δ18O)值增加,表明各类土壤分布区气候逐渐干旱,土壤湿度减小,蒸发量增大。同时黏土矿物中δ18O与蒙脱石含量达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n=18,r=0.81,p<0.01),也说明在研究区土壤中湿度增加利于蒙脱石形成。而黏土矿物中δ18O与伊利石含量达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n=18,r=0.76,p<0.01),则表明研究区内湿度降低,利于伊利石的保存,伊利石对成土环境的湿度因素也具有非常好的响应。因而气候条件决定黑钙土和栗钙土分布区化学风化过程更强烈,而棕钙土、灰漠土和盐土的分布区气候相对干旱,风化作用弱,导致黑钙土和栗钙土的伊利石化学指数>0.5,而棕钙土、灰漠土、盐土的伊利石化学指数<0.5,尤其是盆地内的盐土和灰漠土伊利石化学指数<0.2。综上所述,新疆天山北坡土壤黏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蛭石、高岭石。从黑钙土到风沙土分布区,气候逐渐干旱,降雨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土壤淋溶作用减少,伊利石向蒙脱石、蛭石的转化越来越弱。受盐分含量影响,盆地内土壤剖面中盐分含量越高蒙脱石含量越高,表明气候条件影响山体土壤中伊利石向蒙脱石和蛭石的转化,而盆地内盐分含量影响蒙脱石的沉淀形成。受地下水的影响,沼泽土中也存在伊利石向蒙脱石的转化过程。

杨延风[3](2019)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作为当前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新动力,在助力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以及文化重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价值。城市旅游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城市旅游根植于城市复合巨系统,不仅肩负着引领和助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使命,同时,也承担保护环境,融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责任。随着城市资源竞争加剧,约束趋紧,生态系统承载压力变大,使得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和保证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存在视角单一,理论体系不完备,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亟需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以全新的视角,系统全面、体系化研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遵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将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和方法贯彻到解决城市旅游发展问题的具体实践中,是研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全新视角,是研究解决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论文从对现代旅游研究视角变化和发展脉络分析入手,对城市旅游发展特殊性、研究热点和现有研究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针对城市旅游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生态文明的全新视角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分析,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参考,主要有以下成果和贡献。1.构建了以城市旅游系统为主体、城市复合巨系统为依托、旅游发展效率为支撑,能够全面反映城市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的城市旅游研究理论模型。城市旅游作为一种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有着多元互动的特殊旅游类型,不仅其自身涉及面广、组成要素多元、影响因素众多,同时,其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必须进行理论抽象,抓住主要矛盾,构建科学理论研究模型。论文按照生态文明内部稳定高效、生态效益优化、内外协调一致的理念,通过理论抽象和逻辑推演,构建了系统、完备的理论研究模型。模型按照系统论思想,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城市旅游研究方方面面的影响和联系进行了归纳和理论抽象。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旅游系统、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和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关系三个部分。城市旅游系统部分以旅游主体、客体、媒介、载体和城市居民为主要元素,反映了城市旅游内部要素关系,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模型的主体;城市旅游生态效率部分按照旅游生命周期构建,体现了城市旅游发展生态效率优先原则,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关系体现了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多元化联系和作用方式,是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的重要依托,这三个部分三位一体,全面反映了影响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和相互关系,为城市旅游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2.构建分析指标体系、确定分析方法、确立评价标准,建立了完备的城市旅游发展状况评价分析理论体系。基于理论研究模型,论文从城市旅游内部发展状态、旅游生态效率和旅游与经济、自然协调性等三个维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状况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在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状态分析中,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状态分析SOMCL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综合属性判断分析模型,确定了对应分析标准,为全面分析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工具;(2)在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中,依据旅游生命周期,通过对旅游碳足迹边界的重新界定,构建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旅游活动的碳足迹模型和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模型,确立了分析标准,为城市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3)在城市旅游与经济、环境的协调性分析中,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分析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摒弃了传统的加权求和计算系统评价指数,采用基于熵权与复合相关系数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的方法。3.利用以上理论研究成果,以西安市为例,对其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到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发展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西安市的实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西安市旅游系统发展状况分析,得出其整体状态处于亚健康水平。其中,城市旅游媒介处于不健康状态,是其发展的主要“短板”,而旅游市场规模、效益水平是影响旅游媒介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2)通过对西安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2016年西安市旅游总体生态效率值为0.195 kg CO2-e/¥,处于亚健康状态,部门间生态效率的优劣排序为:旅游活动>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其中,交通与住宿部门足迹分别占足迹总量的83.97%、11.41%,是旅游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3)通过对西安市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系统耦合性分析发现,2007-2016十年间耦合度呈现出新一轮“S”型曲线波动上升的趋势,2011年成为十年间耦合度变化的拐点。其耦合协调关系则由勉强耦合协调逐步进化到良好耦合协调状态,协调度动态曲线上升持续、稳定。但影响系统耦合协调的关键因素则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交替或同步滞后已经取代了长期以来的旅游产业滞后。虽然旅游产业发展出现了超越生态环境阈值的情况,但整体耦合协调性仍然呈现优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安市旅游产业与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具有一定自组织性,有着朝向良性耦合发展的特征。4.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促进西安市旅游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针对分析得出的西安市旅游发展在旅游市场规模偏小、旅游效益水平偏低、旅游产品类型与结构欠缺合理、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有限、旅游交通与住宿碳足迹过高等主要“短板”问题,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和影响机理,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树立生态开发理念,推进旅游生态建设;面向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优化交通结构,提高旅游交通生态效率;刺激城市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城市经济活跃度,壮大旅游市场规模等五个方面的策略建议,为西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

王思桐[4](2018)在《元代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分布》文中提出元代经济作物主要有桑、麻、棉、茶以及蔬菜、油料、糖料作物等,这些经济作物受自然环境、自身生长习性和社会需求的不同,分布的区域也存在差异,相互之间也会互相影响。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元代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分布进行研究,进而讨论元代经济作物种植在我国经济作物种植史上的地位问题。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元代桑麻的种植分布以及丝麻织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南北地区桑麻种植、丝麻织业发展情况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元代麻类作物的分布较广泛,基本形成了北方种植大麻南方种植苎麻的格局,同时麻类作物和麻织品由于棉花种植的兴起而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桑树的种植和丝织业主要集中在以大都为中心的统治中心区和太湖流域的经济重心区,南方无论是在产丝数量还是丝织品的质量上都已经开始超越北方。第二章,主要梳理了棉花的传入、元代棉织业的发展、植棉区的分布等问题。元代是棉花种植在全国推广的重要阶段,经过元代的发展,不仅植棉的区域扩展了很多,棉织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棉织品成为继麻之后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衣着材料。元代棉花种植最北到达了大都地区,植棉最发达的是江西地区,棉织业最发达的是江浙地区。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元代茶叶的主产区和主要品种,元代的茶课制度和茶文化等。茶的分布主要还是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福建、江浙一带,经过唐宋的发展到了元代各地都已经形成了比较着名的茶叶品种,如福建的北苑茶、武夷茶,江浙的顾渚茶、日铸茶,江西的双井茶等。元代饮茶进入了世俗化的阶段,更多的平民开始饮茶,使得茶的消费群体更加广泛。同时元代严苛的茶课制度,也是元代茶业发展的一个特殊表现。第四章,这一章主要介绍蔬菜、油料、糖料作物的种植和分布情况。蔬菜作为古代主要的副食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地位。元代蔬菜的种类在前代的基础上丰富了很多,而且人们找到了比葵产量更高可以四季食用的“菘”作为最主要的蔬菜,胡萝卜成为全国性蔬菜也是元代蔬菜食用的新变化。茄、萝卜等全国性蔬菜,葱、姜、蒜等调味性蔬菜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存在。在油料作物中芝麻依然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但在元代也开始出现了越冬型油菜的种植,所以在元代芝麻作为全国性油料作物的地位逐渐开始受到冲击。元代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甜菜和甘蔗,根据《农桑辑要》的记载元代大都地区也可以种植甘蔗。结语部分对几类经济作物的种植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也对元代经济作物种植的整体水平进行了衡量。从整体上来说元代经济作物的种植是在宋代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的,其中几个重要的变化是棉花的传入,影响了麻桑的分布格局;菘取代葵成为最主要的全国性蔬菜;越冬型油菜的传入,逐渐形成了北芝麻、南油菜的分布格局。

王君[5](2017)在《郑献甫记游诗校注》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文学发展至清代,成就可谓引人注目,走出了一批在学术、诗文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读书人,郑献甫就是其中之一。郑献甫(1801—1872),原名存,字献甫,号小谷,后以字行,自号识字耕田夫。出身于壮族地主家庭,广西象州人。郑献甫为官短暂,其大半生在两广从事教学,为岭南一带的文化传播做出重要贡献。郑献甫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游历过的景点均有吟咏,记游诗内容丰赡,包蕴深沉,写景兼述古,由景而及史,富有人文内涵,颇具艺术特色。因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也是对壮族文人文学个案研究的深化。本文分两部分:前言与校注。前言部分,主要对郑献甫其人、记游诗的内容、特色作初步研究。通过对郑献甫生平的研究,大致了解其生活概括;通过对记游诗的内容、特色的研究,展示其面貌,肯定其价值。校注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鉴于郑氏在广西文学、清代文学中的地位,对其诗歌进行校注,显得尤为必要。只要通过准确详细校注,还原其文本原貌,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准确分析郑献甫记游诗的创作和影响。

梁文本[6](2016)在《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以广东、乌鲁木齐县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从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关系密切。例如,如果没有餐馆、酒店和小吃,旅游发展就会褪色。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许多省市都将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区域旅游中心和区域旅游集聚区的确立,对旅游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内外旅游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依据广东和乌鲁木齐县的旅游产业集聚的特点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找出当地旅游发展的经验和问题。首先,本文从理论综述出发,对“旅游业”、“旅游产业”、“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产业空间集聚”进行辨析,从而为以后的研究限定范围并且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图论法对旅游产业集聚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在实证部分,本文以广东省和乌鲁木齐县作为两部分,分开讨论。第一部分为讨论广东旅游产业空间聚集形式,以广州为核心,珠三角为中心,粤北粤西粤东为腹地形式介绍广东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再以旅游资源集中度、旅游收入集中度、CR指数、HHI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度增长指数为基础研究广东旅游产业集聚的程度,并找出其中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介绍乌鲁木齐县旅游产业集聚情况,对乌鲁木齐县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量,最后根据这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广东和乌鲁木齐县研究的成果,提出旅游产业集聚的对策和建议。

安蕾[7](2015)在《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发展的重大课题。城乡空间作为其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中凸显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及资源配置低效、生态安全局部失衡等空间问题表明,如何实现高效协调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已成为区域空间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又成为了当前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空间研究交叉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区域城乡空间模式演进与区域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内在联系,空间模式及其状态特征也综合的反映了空间整体运行,并对区域空间构成的具体城乡及其均衡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绩效的测度,实现不同区域城乡空间模式之间的空间绩效类比,进而对既有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实施反馈,寻求优化。将对深入认识不同区域城乡空间变化特征、空间发展绩效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科学指导区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及空间规划实践优化提供新的途径和借鉴。研究以城乡关系为源起,立足城乡规划学空间视角,探寻城乡关系处于城乡一体化特征时,城乡空间关系(外在的表现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与城乡空间发展效率(内在的反映为城乡空间绩效)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并通过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简称为“空间的形”)发展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发展绩效(简称为“空间的质”)进行测度,从而评判出不同空间模式下空间绩效的优劣,进而给出空间优化准则建议,对其模式予以调整完善。简言之:基于一个关系:城乡关系;形成一个对象:城乡一体化空间;总结一个模式: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引入一个认识:城乡空间的“形”与“质”;构建一个方法: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给出一个建议:城乡一体化空间优化准则。研究具有3方面意义:首先,系统梳理了城乡一体化及区域空间理论,提出了城乡空间模式、城乡空间绩效等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城乡空间系统研究的认知体系,这对于区域城乡空间(模式、绩效等)研究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其次,形成了对陕西关中、宁夏平原、青海海东三个西北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结构模式及城乡空间发展状况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特征性认识,这对于认识和引导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三,基于三个典型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作用下的空间绩效评价,通过分析反馈,可以给出其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优化建议,为制定完善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与田野调查法、归纳演绎法与历史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DEA、GIS)与空间计量分析、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等。论文创新性概括为3点:①理论完善创新:探索性构建了关于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的研究体系。提出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基本组织结构模式是由不同层级城乡空间、多类型空间联系通道、点线面交错、空间引力作用下构建的“自下至上层级式集束状城乡网络与城乡复合圈层空间体”;②学科知识融合创新:融合天文物理学、几何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于空间的认识,首次提出“基于城乡空间引力模型的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想;③方法移植引入创新:引入DEA(数据包络分析)构建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的绩效评价模型。

魏书威[8](2015)在《城市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及其低碳规划研究体系建构 ——以关中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规划评价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领域,是在规划编制环节审视和把控方案质量、预测与管控建设及运营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低碳理念与低碳规划思潮的兴起,规划低碳性评价日趋受到学术界和规划界的重视,“碳评”成为继“环评”、“绿评”之后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世界后起国家特别是中国城市住区的高速建设,是造成近期高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碳源碳汇过程直接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管控建设领域碳通量的重要工具,并对各国现行的住区规划设计技术规范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审视低碳导向下住区修规所急需的基础性技术需求、检讨现行住区规划设计的法规及标准的适碳性问题、反思低碳规划编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等问题的基础上,采取融贯综合研究方法,归纳提取建筑技术、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在能源、材料、土壤、植物及水体等碳源、碳汇因子及其算法方面的量化研究成果;并通过对关中地区住区的实地调研、现场测试和资料分析,研究了住区修规成果碳效应评价的LCA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修规碳效应的评价体系及标准值,重点推导了碳源碳汇效应计量模型。而后,应用评价模型对现状修规案例低碳性能进行检测和评析,并按照低碳规划要求对原有修规进行低碳调适,提出了低碳型的规划内容及技术对策。最后,从规划立法的宏观层面、规划程序的中观层面、规划技术的微观层面等三个层面,架构了低碳住区修规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6个方面:1)通过案例调研与数据整理,揭示住区碳过程时空机理及住区修规对项目实施后全生命周期碳过程的作用机理,挖掘及测算出关中地区住区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源碳汇因子,梳理形成修规评价的现状参数。2)论述住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住区低碳情景分析理论等,重点探讨了住区碳效应的地域性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住区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效应地域性指标调适算法。3)在对现行技术规范的低碳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碳效应评价特征,从功能单位、比例关系、空间形态等维度建构了包含11个核心指标的关中地区住区修规评价标准体系,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情境性分析和参数化设计。4)采取融贯综合研究方法,分别从碳源、碳汇两个方面,结合地域性指标调适算法和低碳情景设计理论,分阶段推导关中地区住区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的计量模型,形成“源汇同步”的算法体系。5)选取关中地区三个住区,涵盖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类规模等级,应用以上评价模型对各住区在基准情境下的修规方案低碳性能进行检测和评析,并按照低碳规划要求对原有方案进行低碳调适,而后重新测评;在检验评价模型的同时亦提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的技术思考。6)基于规划碳评的理论推导、模型检验及类型总结,从规划立法的宏观层面、规划程序的中观层面、规划技术的微观层面等三个层面,架构低碳住区修规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探索了低碳住区规划编制的基础性技术。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具有地域适宜性的住区修规全生命周期碳效应测算模型,创立了“源汇同步”的算法体系和“增减并举”的优化策略,在碳效应评价的地域性理论探索、规划碳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修规方案全生命周期碳源碳汇计量模型建构、住区规划法规体系、运行体系的低碳调适及住区修规低碳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尝试并形成创新点,实现了住区修规方案低碳性评价的定量化,建构了住区规划法规体系、运行体系及技术体系低碳调适的整体研究框架。研究成果为制定住区修规成果碳效应评价的技术指南、调适低碳规划研究体系、推进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条文的适碳性调整提供理论准备,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技术文件的低碳型调适提供研究框架、理论参考及基础技术。

张宇[9](2014)在《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型体育赛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迄今为止,中国除未举办世界第一大体育赛事---世界杯足球赛以外,其它所有的世界综合型大型体育赛事和世界性单项型体育赛事都已承办过,而且国内几乎已构建了囊括所有层次、所有对象以及所有类型的相对完备的全国大型体育赛事体系,并轰轰烈烈地相继举办。那么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是否符合国家需要和人民的要求,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规模以及怎样体系的大型体育赛事?在经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对此我们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评判。本文依据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体育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深入分析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规律,全面剖析了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的路径和保障措施,从而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有着相互利用关联的各个组成要素结合而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生态结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可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等三个层面去探讨。在微观层面上,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为生态组成结构,在中观层面上,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为生态功能结构,而在宏观层面上,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为生态层次结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组成结构主要包括赛事组织者、投资者、实施者、参赛者、观众以及媒介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而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功能结构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文化功能。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层次结构则主要包括大型体育赛事的个体生态、大型体育赛事的种群生态、大型体育赛事的群落生态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系统。第二,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一样,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生态规律。这些生态规律主要包括生态位规律、食物链规律、最小量规律、耐度最适度规律、富集规律以及生物钟规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位可划分为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时空生态位。而中国大型体育赛事食物链是基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利益传送而将各种赛事生态要素联系起来的。实际上制约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最关键元素并不是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中拥有量最大营养元素,而是拥有量最少营养元素。中国任何大型体育赛事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节奏和时间上的运行规律,也都存在一个创办期、发展期、鼎盛期、衰退期的必然过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富集现象主要包括物质富集、能量富集、信息富集、人才富集以及价值富集。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要素,无论是数量,还是能力和水平,系统中的任何因子都不能超过大型体育赛事所能容忍的限度,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范围之内,各因子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适度,才能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健康快速发展。第三,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诸多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个体之间出现生态位重叠,不仅出现功能生态位重叠、资源生态位重叠,还出现时空生态位重叠。而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方面参与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另一方面流动不畅,利益配置不合理。作为中国大型体育赛事重要参与主体,体育行业协会一直以来未能真正参与到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中,已成为制约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并且市场运作能力不足也已成为制约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的最小量因子。中国大型体育赛事无论举办的数量还是规模都已超出了其所能忍耐的范围,其赛事内外间的不相适应已成为一个常态。同时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利益富集过于集中,过多集中于金字塔最上端,另外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信息富集也过于集中,也过多富集于金字塔最上端。中国现阶段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已严重不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已满足不了新时期中国社会体育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第四,解决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必须以生态规律为理论依据,运行目标模式应向赛事生态化建设、赛事市场化运作、赛事民生化普及转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应是以人为本的大众化需求的普及和提高为发展根本,以生态规律为理论保障,以群众型体育赛事与竞技型体育赛事平衡发展为行为保障,以政策的科学调整为制度保障,以法规的完善为法制保障。通过这一系统的措施和手段,最大幅度地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朝着平衡、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总之,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必须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规律为原则,真正构建一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均衡系统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体系,从而实现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

沈晔[10](2014)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及集合卡尔曼滤波法预测地下水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也不例外。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一直是水资源管理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而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存储。多年以来,水资源管理者倾向于将水资源存储地表水库之中,存储和利用都比较方便。然而,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自身的特点—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利用地表水库储水的方式导致了大量水资源的无效损失。在此背景之下,研究者们提出了“地下水库”的概念,即将水资源存储于地下水,从而到达减少无效的蒸发量,提高可被利用的水资源量。“地下水库”的研究涉及内容较多,如地下水库库址的选择、库容设计、水资源论证等等。本论文选择了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流域的柴窝堡盆地-河谷区为研究对象,①从区域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条件等分析了“地下水库”建设的可行性,认为柴窝堡盆地的乌鲁木齐河径流区比较适合建设天然的“地下水库”;②通过利用分布光纤测温技术,监测在注水补给模式下,柴窝堡盆地的河床地层浅层的温度变化过程,定性分析了注水模式下,水流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河床浅层沉积物的热物理性质,认为在松散沉积物中和垂向补给方式下,水的运动一般以垂向运动为主;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流在垂向下移的过程中,还是会伴随着水平流动的迹象,但水平方向上受到水流的影响范围比较有限,另外,柴窝堡盆地浅层沉积物导热性能较好,而散热性能较差;③根据水热传导模型和温度场监测数据,通过模型模拟手段,间接获得河床浅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经过模型识别,在试验点的水平和垂向渗透系数分别为1.48×10-4m/s和1.34×10-5m/s。④将集合卡尔曼滤波法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进行地下水位预测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集合卡尔曼滤波法是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乌鲁木齐南山地区水平田的修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鲁木齐南山地区水平田的修建(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小结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小结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小结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小结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成土环境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黏土矿物的研究现状
        1.2.1 不同土壤类型中黏土矿物研究
        1.2.2 土壤黏土矿物的形成和转化
        1.2.3 黏土矿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1.3 土壤碳酸盐及其稳定同位素对气候环境的反演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新疆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1.5.2 新疆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成土环境研究
        1.5.3 新疆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对成土环境的响应机制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土壤样品采集点选择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3 土壤黏土矿物提取及测定
        2.3.4 土壤黏土矿物透射电镜测定
        2.3.5 土壤黏土矿物中δ~(18)O和δD同位素测定
        2.3.6 土壤次生碳酸盐中δ~(13)C和δ~(18)O测定
        2.3.7 土壤有机质中δ~(13)C测定
第三章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变异特征
    3.1 引言
    3.2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剖面特征
    3.3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3.3.1 垂直带谱土壤理化性质
        3.3.2 盆地内水平分布土壤理化性质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成土环境研究
    4.1 引言
    4.2 土壤次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分布特征
    4.3 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4 讨论
        4.4.1 土壤次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4.4.2 土壤有机质中碳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4.5 小结
第五章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对成土环境的响应
    5.1 引言
    5.2 山盆系统中土壤黏土矿物类型
    5.3 山盆系统土壤中黏土矿物演替特征
        5.3.1 垂直带谱土壤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5.3.2 盆地内水平分布土壤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5.4 黏土矿物的特征指数
        5.4.1 伊利石结晶度及化学指数
        5.4.2 黏土矿物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
    5.5 讨论
        5.5.1 山盆系统垂直带谱土壤黏土矿物分布及演替
        5.5.2 盆地内水平方向土壤黏土矿物分布及演化
        5.5.3 土壤黏土矿物类型及组合的环境意义
        5.5.4 伊利石结晶度及化学指数的环境意义
        5.5.5 土壤黏土矿物氢氧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性质变异规律
        6.1.2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成土环境特点
        6.1.3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对成土环境的响应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6.3.1 存在的问题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

(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旅游的兴起
        1.1.2 城市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1.1.3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旅游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现代旅游的研究视角分析
        2.1.1 经济视角
        2.1.2 社会视角
        2.1.3 环境视角
        2.1.4 复合视角
        2.1.5 生态文明视角
    2.2 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2.2.1 城市旅游研究产生的背景
        2.2.2 城市旅游研究发展阶段分析
        2.2.3 城市旅游研究的视角变化
        2.2.4 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热点分析
    2.3 相关理论
        2.3.1 经济学理论
        2.3.2 旅游系统理论
        2.3.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模型与理论体系
    3.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发展
        3.1.1 生态文明建设解析
        3.1.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分析思路
        3.1.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3.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理论模型
        3.2.1 旅游系统状态
        3.2.2 旅游生态效率
        3.2.3 旅游产业—经济—环境协调关系
    3.3 旅游系统状态分析方法
        3.3.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3.3.2 分析方法选择
        3.3.3 指标权重确定
        3.3.4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3.4 旅游生态效率分析方法
        3.4.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3.4.2 分析方法选择
        3.4.3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3.5 旅游产业—经济—环境协调分析方法
        3.5.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3.5.2 分析方法选择
        3.5.3 指标权重确定
        3.5.4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第四章 西安市发展城市旅游的背景条件
    4.1 区位背景条件
    4.2 自然环境基础
    4.3 社会文化条件
        4.3.1 基础设施条件
        4.3.2 城市历史文化
        4.3.3 地域文化特征
    4.4 旅游资源特征
        4.4.1 资源类型
        4.4.2 资源数量
        4.4.3 资源品级
        4.4.4 资源分布
    4.5 经济条件
        4.5.1 经济发展水平
        4.5.2 城市产业结构
    4.6 旅游产业特征
        4.6.1 旅游产业水平
        4.6.2 旅游产业结构
        4.6.3 旅游企业规模与效益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系统状态分析
    5.1 指标权重确定
        5.1.1 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 分析标准确立
    5.3 评价的过程
    5.4 结果分析
        5.4.1 总体状态
        5.4.2 旅游主体
        5.4.3 旅游客体
        5.4.4 旅游媒介
        5.4.5 旅游载体
        5.4.6 城市居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
    6.1 边界确定
    6.2 测算指标选择
    6.3 数据采集与样本处理
    6.4 测算过程
        6.4.1 餐饮碳足迹
        6.4.2 住宿碳足迹
        6.4.3 交通碳足迹
        6.4.4 旅游活动碳足迹
    6.5 结果分析
        6.5.1 旅游碳足迹总量与人均数量
        6.5.2 足迹分布结构
        6.5.3 旅游生态效率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经济协调性分析
    7.1 数据与权重
        7.1.1 数据来源
        7.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7.2 分析与评价过程
        7.2.1 构建加权规范化矩阵
        7.2.2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7.2.3 系统耦合度计算
        7.2.4 系统耦合协调度计算
    7.3 结果分析
        7.3.1 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
        7.3.2 耦合度的变化
        7.3.3 耦合协调度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分析与提升策略
    8.1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分析
        8.1.1 发展状态分析
        8.1.2 生态效率分析
        8.1.3 旅游发展与环境、经济协调性分析
    8.2 西安市城市旅游提升策略
        8.2.1 树立生态开发理念,推进旅游生态化建设
        8.2.2 面向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8.2.3 优化交通结构,提高旅游交通生态效率
        8.2.4 刺激城市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8.2.5 提升城市经济活跃度,壮大旅游市场规模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本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元代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 对元代经济作物整体性的研究成果
        (二) 对元代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
        (三) 对元代经济作物的分类研究成果
第一章 桑、麻的种植和分布
    第一节 桑、麻的地理分布
        (一) 黄淮海平原地区桑麻种植的地理分布
        (二) 东南地区桑麻种植的地理分布
        (三) 其他地区桑麻种植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丝、麻织业的地理分布
        (一) 北方丝、麻织业的发展
        (二) 南方丝、麻织业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棉花的种植和分布
    第一节 棉花的传入及棉织业的发展
        (一) 棉花的传入
        (二) 元代棉织业的发展
    第二节 棉花种植的地理分布
        (一) 北方地区棉花种植的地理分布
        (二) 南方地区棉花种植的地理分布
    小结
第三章 茶的种植和分布
    第一节 元代的茶课制度与茶文化
        (一) 元代的茶课制度
        (二) 元代的茶文化
    第二节 元代茶叶的主产区和主要品种
        (一) 福建茶
        (二) 江浙茶
        (三) 江西茶
    小结
第四章 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分布
    第一节 蔬菜的种植和分布
    第二节 油料、糖料作物的种植和分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郑献甫记游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郑献甫生平述略
    二、郑献甫若干问题研究现状
    三、从郑献甫记游诗窥探其足迹
    四、郑献甫记游诗的三种类型
        (一)山水记游诗
        (二)行旅记游诗
        1、在空间的转换中感悟生存的困顿之感
        2、在空间转换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哀愁
        (三)怀古记游诗
        1、发兴亡之叹,抒黍离之悲
        2、悲先人不遇之命运,一鞠同情之泪
        3、叹英雄不再、繁华易逝
        4、追昔先贤,表现对其高风亮节的仰慕
    五、郑献甫记游诗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灵秀飘逸,善用白描
        (二)情感真实透彻 彰显真性情
        (三)多运用花、草、鸟等意象表达情感
凡例
    郑献甫记游诗校注
        鸿爪集初续
        道光五年乙酉至七年丁亥(1825—1827)25~27 岁
        自湘江至洞庭舟中作(四首)
        登岳阳楼作
        夜过赤壁
        大风自汉阳渡江登黄鹤楼纵览武昌诸胜
        卢生庙
        朱仙镇
        岱庙
        扬州杂咏(三首)
        隋宫行
        平山堂
        润州
        丹徒宫
        舟中望慧泉山怀古作
        虎疁夜泊
        虎丘
        舟泊姑苏城下作(二首)
        钱塘怀古(三首)
        泛舟西湖偶成
        苏小坟
        于少保墓
        韩蕲王祠
        鄂王坟下作(四首)
        渡鄱阳湖作
        滕王阁
        百花洲
        吉安道中望文山故里
        白鹭洲吊周文忠
        万安县
        赣州
        南安
        过大庾岭
        张文献公祠
        羊城杂咏(四首)
        容州道中杂感(三首)
        鸿爪集再续
        道光八年戊子至十年庚寅(1828-1830)28~30 岁
        戊子初秋,舍弟宜甫乡试偕至桂林,舟泊理定峡
        零陵
        永州杂感(二首)
        游浯溪读摩崖碑
        衡阳
        望南岳
        岳阳
        武昌
        汝南
        大梁
        兰阳渡河
        卫州道中
        杞县即景
        景州道中
        出都至安阳题旅壁
        邯郸道中偶感(二首)
        东昌鲁仲连台
        南阳汉光武里
        樊城望万山潭戏作
        访刘景升墓
        汉阳登舟(二首)
        舟入洞庭湖笑占
        三闾大夫庙(四首)
        回雁峰前作
        临源道中秋兴(二首)
        宿小溶江作
        涂次修仁杂咏(四首)
        重至龙城感赋(四首)
        柳刺史祠
        刘司户墓
        马伏波祠
        鸿爪集三续
        道光十一年辛卯至道光十三年癸巳(1831-1833)31~33 岁
        晏州道中
        荔州道中
        初出榕城口号
        兴安大雪
        衡阳杂忆古人(四首)
        西华道中
        上蔡道中
        汴都访宋故宫感事
        卫州拜殷太师墓
        相州望魏都
        汉司隶李膺墓
        南阳晓发
        新野道中
        叶县玩龙台口号
        昆阳故城谒光武遗像
        鼎州
        春申君墓
        祁阳
        补学轩诗集卷一·鸦吟集一
        道光十四年甲午至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34-1841 年)34?41 岁
        甲午秋杪游象州文昌洞题壁
        元日游岳麓书院
        秋日出德胜门游慈度寺并观兵部校射
        平原颜鲁公祠堂
        登黄鹤楼
        武昌杂咏
        游大别山归登晴川阁得五絶
        题黄州城楼
        游赤壁
        谒于清端公祠(二首)
        宿黄州
        九江怀古
        湖口 县
        大孤山
        陶靖节故里(二首)
        陶桓公祠
        南康
        章江雨中望匡庐
        至南昌吊故人胡桂山大令(三首)
        豫章杂感(二首)
        过丰城
        仙女峰
        周公瑾墓
        峡江县
        庐陵怀古
        泰和道中
        万安县
        黄公滩
        泊云洲
        泊赣州登郁孤台
        南康县
        南安怀古
        度大庾岭怀古
        清远峡
        韶山
        岭南感事(二首)
        清明日舟次羊城追念前游偶作
        苍梧县
        流杯桥
        舟经大藤峡感赋
        补学轩诗集卷二·鸦吟集二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至二十五年乙巳(1842-1845 年)42?45 岁
        原上村(二首)
        象州古迹杂咏并序
        象山
        圣塘山
        濮泉
        瑶光楼
        谒黄山谷祠
        游南山寺二十二韵
        七月二十二日同人陟屏风山憩元真寺
        游袁家洞访洗剑亭,午后登山阁小饮
        登翠屏山偶赋
        游黄冲岩偶成(三首)
        春初柳城道中
        忻城署后伴云亭
        宜州怀古(四首)
        游丹霞岩小憩九龙洞,访宋太守张丹霞两诗石刻,皆漶漫不可辨
        游古城洞读宋人《铁城记》《铁城颂》,马上漫赋长句
        补学轩诗集卷三·鸦吟集三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至二十九年己酉(1846-1849 年)46~49 岁
        八月廿四日同人邀登玉屏山观新建文笔塔
        秋末访城南香山寺故迹,与住僧话西迤再过西竺寺
        登会仙山
        理定峡
        补学轩诗集卷四·鸦吟集四
        道光三十年庚戌至咸丰四年甲寅(1850-1854 年)50~54 岁
        辛亥春仲修仁
        辛亥九月二十八口游白龙洞转刘仙岩得诗纪事(四首)
        次日出城西门游中隐山
        补学轩诗集卷五·鹤唳集一
        咸丰五年乙卯至咸丰六年丙辰(1855-1856 年)55?56 岁
        舟入理定峡偶作(三首)
        秋思在秀峰书院作(八首)
        补学轩诗集卷六·鹤唳集二
        咸丰六年丙辰至咸丰七年丁巳(1856-1857 年)56?57 岁
        独秀山下读书岩访颜光禄遗址
        至永宁游百寿岩题壁(四首)
        过阳朔吊曹邺故宅
        三月二十四日与李秋航同至封川作寓公(二首)
        峡山寺
        秋七月游丹霞山题壁
        补学轩诗集卷七·鹤唳集三
        咸丰七年丁巳至咸丰八年戌午(1857-1858 年)57~58 岁
        过英德吊东坡
        小住韶阳戏书(三首)
        登九成台作
        自韶州赴仁化作(二首)
        三月就顺德之聘,重泛珠江至羊城有作(二首)
        重住羊城数日偶书(四首)
        重过英州感赋
        戊午九月三日重游丹霞山(六首)
        转棹顺德涂次作
        流寓凤山讲舍(三首)
        东莞闲眺(二首)
        补学轩诗集卷八·鹤唳集四
        咸丰九年己未至咸丰十年庚申(1859-1860 年)59?60 岁
        同人招游金绳寺在东莞县北
        重至羊城小居(二首)
        东官袁督师祠下作
        陈孝廉兰甫、俞观察麟士招游海幢寺,时送张南山诗刻藏于此
        谒虞仲翔祠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一·鸡尾集一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年)61 岁
        辛酉人日丘仁甫、许晋笙、崔松生招游花埭
        正月十七日倪云癯少尹招游白云庵,为云林作生日
        浮丘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二·鸡尾集二
        同治元年壬戌(1862 年)62 岁
        春初登观音山,三元宫道士黄宗性置酒,与吴愼甫同年小饮
        泊封州偶感
        昭平道中(二首)
        昭潭纪行
        过阳朔(二首)
        至桂林定居偶书(四首)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三·鸡尾集三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年)63 岁
        经州城感赋
        舆行理定峡偶占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四·鸡尾集四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年)64 岁
        至理定峡作(四首)
        小除前一日至雷山寺游眺(二首)
        乡中崇寿寺闲过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五·鸡尾集五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年)65 岁
        修仁至荔浦道中作(五首)
        次日雨行过马岭作(二首)
        游风洞山感瞿忠宣公殉难事(二首)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六·鸡尾集六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年)66 岁
        丙寅正月初五日赴桂林涂中作(四首)
        步过定粤寺偶拈(二首)
        偶经榕树楼感赋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七·鸥闲集一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年)67 岁
        桂林古迹补题四絶
        不至柳州几二十年,己巳春为儿纳妇应试小住书见(二首)
        访故人李秋航旧居慨然志感
        访柳文惠侯祠,非罗池庙故址矣
        吊刘司户墓
        胡次封孝廉、吴鉴堂学博招游立鱼山,小饮而归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十·鸥闲集四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年)70 岁
        象台晓望
        兰麻滩
        泊永福
        夜饮洛城归舟戏作
        续刊补学轩诗集卷十一·鸥闲集五
        同治十年辛未(1871 年)71 岁
        郡城流寓苦雨三日
        过洪濑滩(三首)
        戏马台
        歌风台
附录
    郑献甫年谱
    鸿爪续集序
    续刊补学轩诗集
        《补学轩扶鸾诗词序》
        《补学轩批选时文读本序》
        《补学轩制艺序》
        《补学轩制艺序》
        《补学轩制艺序》
        《象州志序》
        《愚一录·易说订序》
    小谷郑先生墓志铭
    五品卿衔刑部主事象州郑君传
参考文献
后记

(6)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以广东、乌鲁木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产业集聚相关文献及理论
        1.2.1 产业集聚的定义
        1.2.2 产业聚集的研究
    1.3 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
        1.3.1 旅游业
        1.3.2 旅行产业
        1.3.3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
    1.4 文章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
第2章 旅游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2.1 旅游产业集聚的机制分析
        2.1.1 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因素
        2.1.2 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因素
    2.2 旅游产业集聚的模式分析
        2.2.1 内生型旅游产业集聚的经典模式
        2.2.2 外生型旅游产业集聚的经典模式
        2.2.3 旅游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构模式
    2.3 旅游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2.3.1 规模效应
        2.3.2 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
        2.3.3 知识的溢出效应
        2.3.4 自我完善效应
    2.4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的测量方法
        2.4.1 基尼系数测量
        2.4.2 区位商测量
        2.4.3 赫芬达尔系数测量
        2.4.4 产业集聚辐射测度
        2.4.5 城市旅游断裂点模型
        2.4.6 资源分布密度模型
        2.4.7 行业集中度指数
第3章 广东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实证分析
    3.1 广东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广东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广东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
        3.1.3 广东旅游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3.1.4 广东旅游市场状况分析
    3.2 广东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3.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3.2.2 广东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关系实证分析
    3.3 广东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3.3.1 广东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现状
        3.3.2 旅游产业各行业集中水平的测量
        3.3.3 广东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分析
    3.4 广东旅游产业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3.4.1 广东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计算
        3.4.2 广东旅游产业潜力模型
    3.5 广东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演变趋势分析
        3.5.1 广东旅游产业的多核心、网络化发展
        3.5.2 广东旅游产业的互补和融合发展
        3.5.3 广东旅游产业的多元性集聚模式
    3.6 广东旅游产业集聚的问题与障碍
        3.6.1 广东省旅游产业集聚水平不均衡,层次差异大
        3.6.2 广州作为核心地区,对周围旅游辐射不够
        3.6.3 旅游产业同构严重,行业恶性竞争依然存在
        3.6.4 地方政府各自为政,资源内耗严重
第4章 乌鲁木齐县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实证分析
    4.1 乌鲁木齐县旅游产业基本情况
        4.1.1 乌鲁木齐县旅游状况评价
        4.1.2 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4.1.3 乌鲁木齐县旅游收入分析
    4.2 旅游产业集聚度测量
        4.2.1 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系数
        4.2.2 乌鲁木齐县旅游产业密度区位商测算
    4.3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设计
        4.3.1 依托城镇型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4.3.2 优化旅游区和旅游圈
        4.3.3 交通的空间优化
第5章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优化政策建议
    5.1 明确区域核心城市定位,扩大辐射范围
    5.2 优化旅游资源开发,促进资源的配置
    5.3 加快旅游区域结构升级,建设旅游产业集聚网络
    5.4 加强城镇之间合作,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
    5.5 优化交通系统,实现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1.1.2 现实背景:中国城乡现实发展与空间问题
        1.1.3 理论背景: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绩效评价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概念界定
        1.5.1 城乡差别和城乡关系
        1.5.2 城乡一体化
        1.5.3 城乡空间、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
        1.5.4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
    1.6 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1 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2.1.1 经典着述中的城乡一体化
        2.1.2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2.1.3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2.2 城乡空间研究进展
        2.2.1 文献分析
        2.2.2 城乡空间研究内容
        2.2.3 城乡空间研究评析
    2.3 空间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空间的基本理论梳理及总结
    3.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3.1.1 早期经济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理论观点
        3.1.2 马恩列斯唯物史观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观点
        3.1.3 近现代规划、经济、地理学界的理论观点
        3.1.4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3.2 区域(城乡)空间理论
        3.2.1 区域(城乡)空间认识论
        3.2.2 空间布局与空间组织理论
        3.2.3 空间结构理论
        3.2.4 空间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论
        3.2.5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阶段划分论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检讨及体系构建
    4.1 古代和近代中国城乡空间历史格局演变回顾
    4.2 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空间发展过程审视
    4.3 国内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困境分析
    4.4 区域城乡空间研究的若干转向
        4.4.1 新空间价值观:凸显城乡空间发展的公平、效率、协调、可持续
        4.4.2 思想认识层面:恢复城乡应有对等、互动、协调共生的关系
        4.4.3 理论方法层面:城乡一体论、区域空间论、城乡政策与规划方法的综合
        4.4.4 研究对象层面:国土范围城乡空间(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
        4.4.5 实践操作层面:区域空间研究从“分”到“统”、形质结合的范式
    4.5 现代城乡空间系统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结构模式
        4.5.1 区域城乡空间演变过程
        4.5.2 城乡空间系统的基本运行
        4.5.3 区域城乡空间类型
        4.5.4 区域城乡空间属性
        4.5.5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诱因与影响机制
        4.5.6 城乡空间层级划分设想
        4.5.7 区域城乡空间结构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1 空间图形数据研究的时点选择
    5.2 空间研究数据的来源构成及使用
        5.2.1 空间图形数据来源构成
        5.2.2 空间属性数据来源构成
        5.2.3 数据处理方式
        5.2.4 数据分析方法
    5.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3.1 关中地区发展现状
        5.3.2 关中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3.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4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4.1 宁夏平原地区发展现状
        5.4.2 宁夏平原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4.3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5 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5.1 海东地区发展现状
        5.5.2 海东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5.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6 三个典型区域的城乡空间变化及模式比较分析
        5.6.1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类比分析
        5.6.2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自然地理条件类比分析
        5.6.3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模式类比分析
        5.6.4 三个典型区域区域空间发展水平类比分析
        5.6.5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发展协调特征类比分析
        5.6.6 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理念类比分析
    5.7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提炼
    5.8 本章小结
6. 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6.1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定性分析
        6.1.1 城乡空间引力模型与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建的缘起
        6.1.2 区域城乡空间引力模型
        6.1.3 城乡空间质心与“质心漂移说”
        6.1.4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分析
    6.2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城乡空间绩效定量评价
        6.2.1 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6.2.2 基于DEA区域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6.2.3 基于DEA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区域城乡空间的模式优化及其空间发展取向
    7.1 城乡空间优化的目标及准则
    7.2 多维空间类型下的空间优化模式
    7.3 DEA模型评测下的城乡空间优化
    7.4 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评测下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取向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创新之处
    8.2 主要结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索引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城市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及其低碳规划研究体系建构 ——以关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实困境
        1.1.3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内容和区域界定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区域界定
    1.5 相关概念释义与界定
        1.5.1 规划方案
        1.5.2 规划碳评
        1.5.3 碳效应LCA
    1.6“规划碳评”本质回归
        1.6.1 低碳规划的固有含义
        1.6.2 规划碳评的基本要义
    1.7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基础研究: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机理解析
    2.1 住区生命周期碳效应评价理论
        2.1.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2.1.2 生命周期评价的历史
        2.1.3 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
        2.1.4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2.1.5 住区生命周期碳效应评价
    2.2 住区碳过程的时空特征分析
        2.2.1 住区碳过程调研说明
        2.2.2 住区碳源的空间特征
        2.2.3 住区碳汇的时空特征
    2.3 修规对住区碳过程的影响机理
        2.3.1 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类型演进
        2.3.2 修规方案对住区碳过程的影响机理
    2.4 低碳情景设计与分析理论
        2.4.1 发展情景设计理论与方法
        2.4.2 低碳住区发展的影响因子及结构分析
        2.4.3 基于ISM法的低碳住区发展情景描述
    2.5 住区碳效应的地域性理论与评价指标调适算法
        2.5.1 住区全生命周期碳效应地域性理论概述
        2.5.2 住区各阶段碳效应地域性指标调适算法
        2.5.3 住区全生命周期碳效应地域性系数算法
    2.6 本章小结
3 标准建构: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判识及其情景分析
    3.1 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的特征分析
        3.1.1 修规评价指标的地域性问题
        3.1.2 现行技术规范的低碳性反思
        3.1.3 修规碳效应评价的特征分析
    3.2 住区修规碳效应的评价体系建构
        3.2.1 修规碳效应评价的指标选取
        3.2.2 修规碳效应评价的体系构建
    3.3 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现状值确立
    3.4 修规碳效应评价指标情景值预测
        3.4.1 城市住区情景设计与发展描述
        3.4.2 评价指标情景分析与参数预测
    3.5 本章小结
4 模型推导:住区修规碳效应LCA的思维方法及算法程序
    4.1 修规碳效应评价建模的思路体系
        4.1.1 评价体系现状反思
        4.1.2 模型建构目标导向
        4.1.3 模型建构原则确立
        4.1.4 模型建构技术路径
    4.2 修规碳源效应LCA的模型建构
        4.2.1 基础分析——计量模型建构的概念解析与方法甄选
        4.2.2 算法设计——计量模型建构的公式推导与要素确立
    4.3 修规碳汇效应LCA的模型建构
        4.3.1 基础分析——计量模型建构的概念解析与方法甄选
        4.3.2 算法设计——计量模型建构的公式推导与要素确立
    4.4 本章小结
5 规划测评:基于LCA工具的现状修规案例低碳性能评析
    5.1 规划反思——低碳规划LCA理念下现行规划工作检讨与反思
        5.1.1 规划体制检讨——现行规划体制的适碳性检讨
        5.1.2 规划理论反思——LCA理念对规划工作的启示
    5.2 案例测评——基于LCA工具的修规案例低碳性能测评与解析
        5.2.1 总体思路——修规方案碳效应LCA评析技术路径
        5.2.2 小区级——A住区修规方案碳效应测评及规划解析
        5.2.3 居住区级——B住区修规方案碳效应评价及规划解析
        5.2.4 组团级——C住区修规方案碳效应评价及规划解析
    5.3 规划调适——基于LCA工具的修规案例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3.1 条件设定——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的基本假设
        5.3.2 小区级——A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3.3 居住区级——B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3.4 组团级——C住区修规方案低碳优化策略与评价
    5.4 模型评析——LCA模型及标准的科学性评价以及类型总结
        5.4.1 LCA计量方法评价
        5.4.2 住区类型异同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体系建构:基于LCA理念的城市住区低碳修规体系调适
    6.1 法规体系——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低碳调适
        6.1.1 整体框架——住区低碳型规划设计法规体系建构
        6.1.2 住区层面——住区规划设计核心法规的低碳调适
    6.2 运行体系——建构低碳型住区编制与评价体系
        6.2.1 编制体系——低碳型住区修规编制体系研究
        6.2.2 评价体系——低碳型住区修规碳评体系研究
    6.3 技术体系——住区低碳规划设计的技术路径
        6.3.1 住区建设场地的低碳规划设计
        6.3.2 住区用地布局的低碳规划设计
        6.3.3 住区道路交通的低碳规划设计
        6.3.4 住区景观绿化的低碳规划设计
        6.3.5 住区各类建筑的低碳规划设计
        6.3.6 住区建材选用的低碳规划设计
        6.3.7 住区日常生活的低碳规划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关于选题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理论概述
    2.2 生态学视域下的相关理论概述
    2.3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4 小结
3.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
    3.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情况基本概况
    3.2 中国社会转型期各阶段主要的大型体育赛事
    3.3 小结
4.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
    4.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组成
    4.2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功能
    4.3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层次
    4.4 小结
5.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基于生态位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位规律
        5.1.2 基于生态位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2 基于食物链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食物链”规律
        5.2.2 基于食物链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3 基于最小量因子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3.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最小量规律
        5.3.2 基于最小量因子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4 基于耐度最适度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4.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耐度最适度规律
        5.4.2 基于耐度最适度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5 基于富集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5.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富集规律
        5.5.2 基于富集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6 基于生物钟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6.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物钟规律
        5.6.2 基于生物钟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7 小结
6.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的路径与保障
    6.1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目标
    6.2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路径
    6.3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保障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及集合卡尔曼滤波法预测地下水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项目依托和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地下水库研究现状
        1.3.2 水文地质参数研究
        1.3.3 地下水位预测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文
    2.2 地质构造概况
        2.2.1 构造
        2.2.2 地层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1 研究区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
        2.3.2 研究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第3章 地下水库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3.1 需求分析
    3.2 可行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纤测温试验研究
    4.1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
    4.2 试验地点概述
    4.3 试验方案设计及施工
        4.3.1 探坑开挖
        4.3.2 光纤铺设
        4.3.3 补给方式设计
    4.4 试验监测数据及分析
        4.4.1 试验监测数据
        4.4.2 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热传导模型及参数校正
    5.1 水热传导模型基本理论
    5.2 水热传导模型建立
        5.2.1 模型范围
        5.2.2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5.2.3 模型初始条件设置
        5.2.4 模型网格剖分
        5.2.5 模型参数设置
    5.3 模型参数校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集合卡尔曼滤波简介
    6.1 集合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
    6.2 集合卡尔曼滤波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6.2.1 地下水预测
        6.2.2 地下水监测
        6.2.3 集合卡尔曼滤波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集合卡尔曼滤波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实例验证
    7.1 柴窝堡盆地地下水数值模型
        7.1.1 柴窝堡盆地地下水均衡
        7.1.2 柴窝堡盆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7.1.3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7.1.4 模型参数及模拟模块设置
        7.1.5 柴窝堡盆地地下水稳定流模型
        7.1.6 柴窝堡盆地地下水非稳定流模型
    7.2 EnKF 在地下水预测中的应用实例验证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四、乌鲁木齐南山地区水平田的修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天山北坡山盆系统土壤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成土环境的响应[D]. 谢海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杨延风. 西北大学, 2019(01)
  • [4]元代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分布[D]. 王思桐.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郑献甫记游诗校注[D]. 王君.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6]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以广东、乌鲁木齐县为例[D]. 梁文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4)
  • [7]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D]. 安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8]城市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及其低碳规划研究体系建构 ——以关中地区为例[D]. 魏书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9]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D]. 张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及集合卡尔曼滤波法预测地下水位的研究[D]. 沈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2)

标签:;  ;  ;  ;  ;  

乌鲁木齐市南山区水平场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