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地图》

《珠穆朗玛峰地图》

一、《珠穆朗玛峰地区图》(论文文献综述)

米德生[1](2012)在《世界海拔8000m以上雪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地科考,广博查询,长期探索,坚韧追求,人类首次、全面解开世界海拔8 000m以上雪山之迷:海拔8 000m级雪山地有17处(其中3处山地为新发现),面积共11.95414km2,海拔8 000m以上独立山峰39座.世界海拔8 000m级山地和山峰地貌形态、相互关系,己在即将出版的"世界八千米雪山地图集"中得到表示.该图集比例尺1∶100000,等高距40m,幅面550mm×790mm.该图集由序言、7幅地图和后记组成,是世界第一部关于海拔8 000m级雪山地图集.

李建忠[2](2006)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研究及喜马拉雅隆升》文中指出针对喜马拉雅地块研究程度较高、许多观点不一致的特点,本文从古地磁的角度出发,系统详细地研究了喜马拉雅地块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提出了新的高原隆升模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进展: 1.根据新的构造古地磁资料,阐明了作为冈瓦纳大陆(印度板块)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地块从古生代以来向北的漂移过程中,有三次向南的短暂漂移:首先在泥盆纪中晚期至晚期有0.6°S的向南位移,从28.4°S漂移到29.0°S;然后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有2.6°S向南的漂移,从18.6°S漂移到21.2°S:最后一次往南漂移是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有3.8°S的向南漂移,从南纬18.6°S漂移到22.4°S。主要由于喜马拉雅地块(印度板块)总体的向北漂移,南北两个超级大陆的相对位置总体上靠得更近了。 2.应用岩石磁组构,结合变形变质、变形期次、变质期次、岩浆活动和岩组,详细研究了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磁组构特征。目前喜马拉雅地块新生代以来明显存在至少两期变形、两期变质,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磁组构同样记录了至少两次韧性变形:第一次是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变形。这次变形非常强烈,在所有磁组构样品的磁面理和磁线理Flinn图上都表现为压扁形椭球体,显示挤压变形;在磁化率各异性度P频谱图和百分率各向异性度H曲线上显示岩石曾经历了强烈的塑性变形。第二次是由南向北的伸展变形,变形仅在局部有显示。地点是MCT的上盘樟木附近、丁仁布桥、康山桥和高喜马拉雅顶部以及特提期喜马拉雅的底部。在磁面理、磁线理Flinn图上表现为拉长形椭球体,显示拉张变形。 3.从变质岩石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岩浆岩岩石学及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对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变质倒置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认为,只有一对正、逆韧性剪切带的配合,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才能产生管道流(Channel flow)或塑性挤出(ductile extension)。然而主中央断裂(MCT)和藏南拆离系(STDS)主拆离面自新生代以来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不论是显微岩组还是岩石磁组构都至少存在两期变形:早期是强烈的韧性变形,由北往南逆冲:晚期是构造掀斜,由南往北伸展。 4.应用现代变质岩石学、现代构造地质学,结合岩石磁组构、岩组,重新对高喜马拉雅雅结晶岩系变质倒置序列的成因作出新的解释,推测变质倒置和藏南拆离系的形成,可能是逆冲推覆、构造掀斜共同作用的结果。 5.喜马拉雅地块从古生代以来总体向北的漂移过程中,它的三次往南的短暂漂移都与特提斯洋的演化有关。这些往南回返大致分别与古特提斯(S1-P2)、中特提斯(T33-J1)和新特提斯(J33-K1)的打开形成相对应。

王文颖,陈建明[3](1980)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和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地面立体摄影测量与制图》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冰川、地质研究、登山探险和山区公路建设的需要,我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地区和喀喇昆仑山区的巴托拉冰川进行了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大比例尺成图的尝试。在1966年至1978年间,绘制出1:50000比例尺的珠穆朗玛峰地区图和1:60000比例尺的巴托拉冰川图。

祁威,张镱锂,高俊刚,杨续超,刘林山,Narendra Raj KHANAL[4](2013)在《1971-2009年珠穆朗玛峰地区尼泊尔境内气候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珠穆朗玛峰南坡尼泊尔境内(科西河流域)的10个气象站1971-2009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逐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区域气候变化状况及其时空特征,并与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气候进行比较,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1)1971-2009年间,珠穆朗玛峰南坡年平均气温为20.0℃,线性升温率为0.25℃/10a,与北坡主要受年平均最低气温影响相反,增幅主要受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的影响,并且在1974年及1992年间出现两次显著增温,增温特别明显的月份为2月和9月;(2)该地区降水变化的局地性较强,近40年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729.01mm,年平均降水量以每年约4.27mm的线性增幅有所增加,但并不显著,且降水月变化和季变化特征均不明显;(3)由于珠穆朗玛峰南坡受到季风带来暖湿气流和喜马拉雅山阻挡的双重影响,珠峰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远高于北坡;(4)珠穆朗玛峰南坡气温变暖的海拔依赖性并不明显,且南坡地区的变暖趋势并没有北坡变暖趋势明显。

米德生[5](1982)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图》》文中提出很久以来,突峙于喜马拉雅山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登山探险家和高山科学工作者所向往和云集之地。人们在探索她的奥秘的同时,还试图测绘一幅形象而准确的地形图。近年来,中外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图也相继出版,但多数地图因基于草绘资料,降低了其精确程度和实用价值。我国自1958年以来陆续开始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登山科考活动,为准确测绘这样一幅地图提供了机会,到1977年由郭沫若院长亲自书写提名的《珠穆朗玛峰地区图》终于问世。这是我国测绘工作者多年集体辛勤劳动智慧的结晶。

崔瀚文[6](2013)在《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川在从平衡线以上的积累区运动到平衡线以下的消融区时,逐渐融化为液态水,最后注入河流,成为众多江河的源头。不仅如此,其他类型湿地,如湖泊湿地、沼泽草甸湿地、河流湿地等,也受冰川融水补给的影响。文中研究区是中国冰川的主要分布区,自北向南共分布有14座山系,分别为阿尔泰山、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其中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5座山系的总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中国冰川相应总量的79%和84%。中国西部冰川资源丰富,不同类型湿地,特别是湖泊及河流也广为发育。冰川及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水源。近年来,冰川面积持续减少,湿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明确冰川与湿地的变化情况,以及二者的响应关系,是了解湿地补给状况,合理开发湿地冰川资源,使二者可持续地为人类及生态环境中其他主体提供水源的基础。本研究以小流域为单元,分析中国西部50个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变迁规律及时空分布。根据影响冰川与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高程、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来划分小流域类型。利用改进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典型区向全区扩展方式,研究中国西部湿地对冰川变化的响应距离以及不同响应关系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利用274景MSS遥感影像、269景ETM+遥感影像、619景CBERS遥感影像,在MAPGIS软件平台上,通过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提取了1977年、2000年、2005年的冰川与不同类型湿地的信息。综合考虑三类数据源的空间分辨率及冰川、湿地的斑块特征,将10个像元确定为面积最小类别的最优分辨率,解译精度可以达到0.1km2。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了1977~2000年、2000~2005年冰川与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7~2005年冰川与湿地变化的总体趋势,研究了50个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分布情况及变迁规律。2、综合考虑影响冰川与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选择高程、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三个因素,研究小流域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小流域的类别。对于高程因子,以1000m为间隔,共划分了10个高程等级。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出冰川与湿地的三类时空动态变化(增加、减少、稳定)在不同高程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影响冰川与湿地分布与变化的主要高程范围。对于气候因子,为了与冰川、湿地数据时相统一,选择了1972~1978年、1998~2002年、2005~2007年7~12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分别对应1977年、2000年、2005年的冰川与湿地数据。共计算了1977~2000年、2000~2005年50个小流域内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率,为小流域类型的划分提供依据。小流域类别的划分方法是在不同高程范围的基础上,组合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的不同变化方式。即每个高程范围内,有四类不同的小流域——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增加,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月平均气温降低、月平均降水量增加,月平均气温降低、月平均降水量减少。因此,研究区内共有40类不同的小流域。选择典型区时,首选冰川与湿地广布以及变化明显的高程范围,并综合考虑月平均气温与月平均降水量变化率显著地小流域。3、本文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对其进行改进,利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冰川与湿地的响应关系,并量化了二者的响应距离。分别选取全局自相关及局部自相关研究响应距离和不同响应关系的分布。在研究典型区冰川与不同类型湿地的响应距离分析时,选择了Moran’s I指数,利用欧几里得距离,以增加、减少的冰川、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不同类型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的响应距离和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所有类型湿地在气候因子变化类型为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的小流域内,均与冰川呈显著响应。根据这一结论,由典型区向全区扩展,分析近30年来,研究区内所有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的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的响应距离和响应关系的空间分布。全区的双变量局部自相关,以25km×25km的栅格内冰川与湿地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选择LISA图,来分布响应关系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典型区与全区的双变量自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趋势相同。响应关系可分为两类,即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河流湿地、沼泽草甸湿地)与冰川变化呈负相关,人工湿地与冰川变化呈正相关。其中,河流湿地对冰川的响应较为显著。随着高程的降低,天然湿地与冰川的相关性在上升,响应距离在缩短;人工湿则反之。

张宝森[7](2019)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最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然而目前对俯冲消减最严重、碰撞最前缘的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特提斯喜马拉雅俯冲碰撞前的物源、形态和演化史却知之甚少。石英砂岩——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序列最常见、最典型、最显著的岩石类型广泛发育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以来的地层中,但对多套石英砂岩的物源特征、相互关系、源到汇的搬运路径、在盆地的展布方式都缺乏认识。本文以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晚泥盆世波曲组、石炭纪纳兴组、早二叠世基龙组—比聋组—仲巴组和晚三叠世德日荣组石英砂岩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相学、沉积学、地层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代表性剖面进行详细研究,为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前裂谷期到后裂谷期的物源理解、盆地展布样式和演化史提供新证据。波曲组由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组成;纳兴组由石英砂岩和粉砂岩-泥页岩多次交替沉积组成;基龙组和比聋组相似,由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组成,发育不连续的冰水杂砾岩;德日荣组由长石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组成,顶部含生物碎屑鲕粒灰岩。石英砂岩地层均是受波浪和潮汐影响的滨海相沉积,砂岩碎屑颗粒和重矿物组成说明泥盆系到三叠系有稳定物源区——印度克拉通,具相似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均有泛非期520Ma和晚格林威尔期950Ma的年龄峰值。通过对印度及其周缘构造单元锆石年龄的统计,本文认为950Ma的锆石来源于印度东部Eastern Ghats Mobile Belt和南极洲东部Rayner Orogen,520Ma的锆石来源于围限印度板块的东非造山带和Pinjarra造山带。富含1770Ma锆石的冰水杂砾岩中的砾石源于印度西北部Purana盆地,说明受控于印度古地理面貌的冰川运移和流水搬运路径不同。仲巴微地体早二叠世仲巴组的碎屑颗粒、重矿物和碎屑锆石年龄学分析显示其与基龙组和比聋组具相同物源,前人碳酸盐岩微相、同位素和古生物研究也说明仲巴微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具亲缘性,因此印度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包涵特提斯喜马拉雅到仲巴微地体间的全部区域。石炭系南北向以及二叠系和三叠系东西向的双向古水流说明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海岸线和海侵方向发生过改变,德日荣组从西到东砂岩厚度增加且变年轻的穿时性也支持晚三叠世海侵方向自西向东的认识。因此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展布方向不是始终与现今东西向展布的特提斯喜马拉雅一致。考虑到印度板块中生代55°的逆时针旋转,本文认为新特提斯洋打开之前印度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走向是南北向,而随着新特提斯洋裂谷作用结束和新特提斯洋打开,走向变为东西向,并持续到三叠世末。

郭旭东[8](1974)在《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第四纪气候的变迁》文中认为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喜马拉雅山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在那里,群峰争妍、白雪皑皑、山高谷深,地势极为险峻,藏族人民称她为“冰雪的家乡”。它的上升对我国和亚洲北部地区的气候和自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是研究第四纪气候变迁的理想阵地。长期以来,关于本区复杂多变的古气候等问题曾引起了中外学者们的广泛注意。但以往的一些外国学者则主要限于冰川、地貌、地质等方面的观察,对古气候方面的

施雅风,任炳辉[9](1983)在《中国冰川研究发展简史》文中认为 冰川是地球表面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累起来并具有一定形态和运动着的冰体。当今,世界上十分之一的陆地表面为冰川所覆盖,冰川面积近15×106平方公里,地球上五分之四的淡水资源就聚积在冰川上。而在第四纪冰期最盛时,冰川覆盖范围更扩大到陆地面积的29%,达44×106平方公里。我国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据1981年统计,冰川面积达56,500平方公里。现代冰川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地球上各

王小萍,姚檀栋,丛志远,燕新梁,康世昌,张勇[10](2006)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和植被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海拔梯度分布》文中提出近年来,研究者广泛认为高海拔山区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冷凝器和接收器.虽然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对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研究尚少.主要研究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和植被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海拔梯度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属于地球边远地区的水平.高海拔地区更易于积累挥发性较强的多环芳烃,易于受到大气远距离传输污染物的影响.根据该地区多环芳烃的组成特点,推断家庭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是该地区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季风是将印度等人类活动频繁地区排放的多环芳烃带到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主要贡献者.

二、《珠穆朗玛峰地区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穆朗玛峰地区图》(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海拔8000m以上雪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问题提出
2 分析
3 讨论
    3.1 平台与高程
    3.2 平面坐标与计曲线
    3.3 比例尺大小
4 实践与发现
5 关于珠穆朗玛峰高程注记
6 结论与意义

(2)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研究及喜马拉雅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前人工作基础、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1.2.1 前人工作基础
        1.2.2 研究程度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2 古地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
    2.1 古地磁学原理
        2.1.1 古地磁学的基本概念
        2.1.2 磁性矿物
        2.1.3 岩石的磁化强度
    2.2 古地磁的研究方法
        2.2.1 古地磁采样
        2.2.2 古地磁测量和仪器
        2.2.3 剩余磁性稳定性检验和退磁
        2.2.4 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理
3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主要地质特征
    3.1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主要沉积建造特征
        3.1.1 特提斯喜马拉雅(TH)
        3.1.2 高喜马拉雅(HH)
        3.1.3 低喜马拉雅(LH)
        3.1.4 亚喜马拉雅(SH)
    3.2 岩浆活动及岩石记录
        3.2.1 侵入岩浆活动
        3.2.2 脉岩
        3.2.3 火山岩
        3.2.4 岩浆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3.3 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3.3.1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
        3.3.2 变质作用
        3.3.3 变质作用的P-T-t轨迹趋势分析
        3.3.4 变质期次
    3.4 珠穆朗玛峰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3.4.1 各次级构造单元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3.4.2 造山带规模的区域性断裂
        3.4.3 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4 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及两个超级大陆的相对运动
    4.1 地层概况与采样
    4.2 古地磁测试数据
    4.3 构造古地磁新结果
        4.3.1 天然剩余磁性
        4.3.2 热退磁
    4.4 讨论
    4.5 南北两个超级大陆古生代以来的相对运动
        4.5.1 南北两个超级大陆的由来
        4.5.2 特提斯演化
        4.5.3 印度板块和劳亚大陆古生代以来的相对运动
5 珠穆朗玛峰地区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磁组构及其构造含义
    5.1 引言
        5.1.1 构造塑性挤出模型
        5.1.2 伸展跨塌模型
    5.2 地质背景
        5.2.1 岩石建造
        5.2.2 主中央断裂
        5.2.3 藏南拆离系
    5.3 采样和测试
    5.4 磁组构特征分析
        5.4.1 磁各向异性度P
        5.4.2 平均百分率各向异性度H
        5.4.3 磁化率椭球体的形状
        5.4.4 平均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
        5.4.5 磁各向异性图
    5.5 讨论和结论
6 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
    6.1 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高原隆升的证据
        6.1.1 地质证据
        6.1.2 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证据
        6.1.3 古地磁证据
        6.1.4 古地貌证据
        6.1.5 古气候证据
    6.2 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高原隆升过程
        6.2.1 俯冲碰撞隆升阶段(K_2-E_2)
        6.2.2 汇聚挤压隆升阶段(E_3-N_1)
        6.2.3 均衡调整快速隆升阶段(N_2-Q)
    6.3 青藏高原隆升的特征
        6.3.1 隆升时代和隆升幅度
        6.3.2 隆升方式
    6.4 青藏高原隆升的机制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附件

(3)珠穆朗玛峰地区和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地面立体摄影测量与制图(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面立体摄影测量的控制基础
二、地面立体摄影测量的外业
    1. 摄影基线的确定
        摄影基线的长度
        最长摄影基线的确定
    2. 摄影基线的布设原则
    3. 摄影基线的改正问题
三、地面立体摄影测量的内业
四、冰川地貌的表示方法

(4)1971-2009年珠穆朗玛峰地区尼泊尔境内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数据与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4.2 气温季节变化特点
    4.3 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4.4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5 结论

(6)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川实地监测
        1.2.2 基于遥感技术的冰川动态变化监测
        1.2.3 冰川、湿地与气候三者间的响应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第3章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3.1 遥感数据源及时相的选择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 遥感信息专题因子提取
    3.4 其他数据获取
第4章 小流域划分研究
    4.1 小流域研究意义
    4.2 小流域界线划分方法
    4.3 小流域分布
第5章 基于小流域的中国西部湿地与冰川变迁规律研究
    5.1 研究方案
    5.2 研究结果
        5.2.1 总体变化趋势
        5.2.2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的组合方式分析
        5.2.3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演化趋势
        5.2.4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时空动态变化分布规律
第6章 中国西部湿地对冰川变化的响应分析
    6.1 响应分析研究方案
    6.2 小流域特征分析
        6.2.1 地形因素分析
        6.2.2 气候因素分析
    6.3 典型小流域选择研究
    6.4 典型区响应分析结果
        6.4.1 湖泊
        6.4.2 河流
        6.4.3 沼泽草甸湿地
        6.4.4 河流湿地
        6.4.5 人工湿地
    6.5 近 30 年来整个研究区响应规律
        6.5.1 湖泊
        6.5.2 河流
        6.5.3 沼泽草甸湿地
        6.5.4 河流湿地
        6.5.5 人工湿地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结论
    7.2 思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区域地质概况
    1.3 研究历史和现状
        1.3.1 石英砂岩
        1.3.2 特提斯喜马拉雅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沉积相分析
        1.5.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1.5.3 重矿物分选和锆石制靶
        1.5.4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
    1.6 工作量统计
2 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晚泥盆世波曲组和早石炭世纳兴组的物源特征
    2.1 研究背景
    2.2 实测剖面和沉积相
        2.2.1 波曲组
        2.2.2 纳兴组
    2.3 实验结果
        2.3.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2.3.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2.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2.4 物源区分析
    2.5 小结
3 特提斯喜马拉雅早二叠世基龙组和比聋组与仲巴微地体早二叠世仲巴组的物源区分析和亲缘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测剖面和沉积相
        3.2.1 基龙组
        3.2.2 比聋组
        3.2.3 仲巴组
    3.3 实验结果
        3.3.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3.3.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3.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4 讨论
        3.4.1 物源区分析
        3.4.2 仲巴微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亲缘性
    3.5 小结
4 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三叠世德日荣组富石英砂岩的物源区和地层对比研究
    4.1 地质背景
    4.2 地层厘定
        4.2.1 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4.2.2 上三叠统到下侏罗统岩石地层命名
        4.2.3 德日荣组地层边界的厘定
    4.3 相分析
        4.3.1 一段(190-220 米厚)
        4.3.2 二段(180-200 米厚)
        4.3.3 三段(150-250 米厚)
        4.3.4 四段(100-150 米厚)
    4.4 实验结果
        4.4.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4.4.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4.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4.5 地层对比
        4.5.1 聂拉木
        4.5.2 吉隆
        4.5.3 Manang
        4.5.4 Thakkhola
        4.5.5 Dolpo
        4.5.6 普兰
        4.5.7 Kumaon
        4.5.8 Spiti
        4.5.9 Lahaul
        4.5.10 Zanskar
    4.6 物源区分析
    4.7 小结
5 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古地理演化
    5.1 泥盆纪到石炭纪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古地理格局的转变
    5.2 早二叠世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古地理格局
    5.3 晚三叠世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展布方向、古海岸线走向和新特提斯洋的海侵方向
    5.4 小结
6 主要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表2-1 波曲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2-2 纳兴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2-3 特提斯喜马拉雅及其周缘构造单元的锆石U-Pb年龄
    附件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及其周缘构造单元的锆石U-Pb年龄的来源
    附表3-1 基龙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3-2 比聋组锆石U-Pb年龄
    附表3-3 仲巴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4-1 德日荣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9)中国冰川研究发展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文献对雪、冰和冰川的记述
二、解放前中外学者对我国冰川现象的观察和研究
三、新中国诞生后我国冰川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珠穆朗玛峰地区图》(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海拔8000m以上雪山研究[J]. 米德生. 冰川冻土, 2012(02)
  • [2]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研究及喜马拉雅隆升[D]. 李建忠. 成都理工大学, 2006(12)
  • [3]珠穆朗玛峰地区和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地面立体摄影测量与制图[J]. 王文颖,陈建明. 冰川冻土, 1980(04)
  • [4]1971-2009年珠穆朗玛峰地区尼泊尔境内气候变化[J]. 祁威,张镱锂,高俊刚,杨续超,刘林山,Narendra Raj KHANAL. 地理学报, 2013(01)
  • [5]《珠穆朗玛峰地区图》[J]. 米德生. 冰川冻土, 1982(04)
  • [6]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D]. 崔瀚文. 吉林大学, 2013(08)
  • [7]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D]. 张宝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第四纪气候的变迁[J]. 郭旭东. 地质科学, 1974(01)
  • [9]中国冰川研究发展简史[J]. 施雅风,任炳辉. 冰川冻土, 1983(01)
  • [10]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和植被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海拔梯度分布[J]. 王小萍,姚檀栋,丛志远,燕新梁,康世昌,张勇. 科学通报, 2006(21)

标签:;  ;  ;  ;  ;  

《珠穆朗玛峰地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