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马王堆古地图的一些资料和几方汉印(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毕博[2](2021)在《滑石印的风格特色及成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湖南长沙周边陆续发掘了五百余座西汉墓,出土了大量滑石明器,其中六十四方滑石印尤为瞩目,其制作年代多于西汉文景时期。滑石印作为陪葬品,其受众主要为下层官吏,刻工则多是民间工匠,因此与汉铜官印存在着很大差异。刻制方法上,汉铜官印多用铸凿法制成,而滑石印由于材质较软,可以直接用刀刻而成。印文字体上,汉铜官印多使用缪篆,滑石印则篆隶杂糅入印。各种方面皆与同时代的汉铜官印颇异,故而造就了其特殊的风格。本文的研究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对滑石印等相关问题进行概述,介绍其出现背景、使用人群及刻工。第二章重点论述滑石印的风格特色,对其使用的字法,刻制刀法以及印面的章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第三章着重讨论滑石印的艺术特色,特别是这一形式对后世文人篆刻的起源及艺术风格演变的意义与价值,试图通过对文人篆刻艺术演变的梳理以及当代篆刻取法的设计理念等多个角度,挖掘滑石印的风格特色对于当代篆刻创作的价值。
孙俊[3](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认为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凌文超[4](2012)在《走马楼吴简“隐核波田簿”复原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走马楼吴简"隐核波田簿"中,原释文"兼"当释作"芜","■"即"败"。从利用揭剥位置示意图、文书书式和笔迹等初步复原整理出的"隐核波田簿"来看,该简册由上行文书和诸乡两份对应的陂田簿籍构成,是郡县下敕令由劝农掾隐核诸乡陂田而制作的册书,其目的可能是爲了兴复陂田。文书交代了隐核陂塘田亩的行政过程,陂田簿籍则详细登録了陂塘废败或完好的情况,灌溉陂田的数量,陂田的垦食者,因陂塘废败导致陂田枯芜以及重修开发所需的人功数等具体情况。
游振群[5](2011)在《缯帛荟萃 精彩纷呈——侯府帛画研究述略之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马王堆一、三号汉墓的发掘,一大批绘制精美、内涵丰富的帛画问诸于世。围绕这批汉墓帛画,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撰写论着进行研究,先后掀起数次研究热潮,从而将人们的认识一步步引向深入。作为埋藏地下的古代绘画艺术品,帛画的面貌和内涵是随着其不断发现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清晰和丰富起来的。本文拟就学术界对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研究情况做一梳理。
游振群[6](2010)在《马王堆汉墓帛画研究综述》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马王堆一、三号汉墓的发掘,一大批绘制精美、内涵丰富的帛画公之于世。围绕这批汉墓帛画,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撰写论着进行研究,先后掀起数次研究热潮,从而将人们的认识一步步引向深入。作为埋藏地下的古代绘画艺术品,帛画的面貌和内涵是随着其不断发现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清晰和丰富起来的。本文拟就学术界对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研究情况做一梳理。
徐善飞[7](2010)在《近四十年出土秦汉篆文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搜集1972年以来《考古》、《文物》、《文博》、《考古学报》、《华夏考古》、《江汉考古》、《南方文物》、《东南文化》、《中原文物》、《北方文物》、《考古与文物》、《中国历史文物》、《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南考古专辑》等期刊发表的出土秦汉篆文,经计算机技术处理,整理出四千多个清晰完整的字形,总计八百零三十个字头,囊括了近四十年出土的秦汉篆文资料。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专家研究讨论成果一一指明每个字形所在刊物、载体和时代,编成文字编。比较了秦代篆文和汉代篆文的异同,从点与面两个层面考察了大徐本《说文解字》小篆与出土秦汉篆文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学角度得出两个结论:一、一成汉篆与秦篆形体有异,但二者差异度有限,基本可以对应,汉篆大体上继承了秦篆的写法;二、《说文》小篆有半数左右与实物文字相悖,但这种背离是有限的,学者仍然可以依靠《说文》小篆从事古文字研究。全文除绪论和附录外分为三章。绪论介绍文字收录的范围和原则、断代分期的依据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整体比较秦代小篆、汉代小篆和《说文解字》小篆三者之间的异同,讨论了实物文字中受战国文字影响的小篆和不见于《说文》的小篆。第二章举例考察《说文》小篆,结合文字编收录的新材料从文字演变角度具体考察了三十个《说文》小篆的讹变情况。第三章为近四十年出土秦汉小篆文字编。
张维嘉[8](2008)在《《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订》文中认为罗福颐先生编辑《汉印文字征》以及1982年增订而成的《汉印文字征补遗》(以下简称《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对印文的释读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其成果近几十年来为史学界、考古学界、古文字学界所关注。然而由於历史条件限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本书进行校订:字样、释文、体例。在字样蠸喎矫?我们对产生的错误按照笔势和笔画进行划分,共分爲四节;释文的校订共分爲三个部分:释文的脱衍、释文顺序错误和考释错误;第三章中指出了书中体例方面的问题。最後对书末部分的未释字进行了考释。
王爱清[9](2008)在《秦汉乡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国以民为本,对乡里百姓的控制模式及其效果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不过,基层社会秩序的构造既与国家的控制理念相关,更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并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基层社会结构塑造以及社会控制原理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随着专制主义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国家在现实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乡里控制体系,这样的一套乡里控制体系在当时一度发挥了有效的乡里控制作用。西汉中期以后,随着儒家道德伦理在乡里的传播,从制度设计层面看,国家的控制理念和乡里控制体系更趋完善。但是,乡里社会结构诸层面的变化却影响了国家对乡里控制的效果,从而使得国家对乡里的控制表现出日渐弱化的趋势。本文共分六章,选择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秦汉时期乡里控制和秩序构造问题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有机考察。第一章秦汉乡里控制体系的构建。首先结合简牍资料就学术界颇有争议的秦汉聚落形态问题重新作出分析,阐释了该时期乡里聚落从里、聚合一到里、聚逐渐分离的变化,使得我们对秦汉时期乡里控制和秩序构造赖以存在的空间环境有了宏观的把握。接下来对以乡官里吏为核心的乡里权力中介作了说明,因为这是国家对乡里控制的基本依靠力量。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结合人身、经济和生产三个方面考察了当时国家对乡里的制度性控制机理。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对秦汉时期乡里控制体系和控制理念形成一个总体性认识。第二章秦汉百姓邻里编伍和等级支配机制的变迁。围绕秦汉时期乡里百姓邻里之间的编伍连坐和国家对乡里等级支配两个问题展开。秦和西汉前期国家以二十等爵为中心确立了王权支配下的政治性等级秩序以及邻里编伍连坐机制,它们在当时国家对乡里秩序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爵的贬值和以财富为核心自然性等级观念的发展,政治性“爵”主导下的乡里等级支配渐渐失去作用;而爵的日渐轻滥和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向乡里的渗透,邻里间编伍连坐机制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从社会结构入手对建立在二十等爵基础上的邻里编伍和乡里等级支配机制作动态考察,我们可以从特定视角切入,揭示秦汉时期国家乡里控制理念和制度实践效果的结构性演变。第三章宗族、豪强与秦汉乡里权力结构。着眼于学术界关于秦汉乡里控制和秩序构造理论的分歧,立足于秦汉四百年间社会结构的变化,分阶段、动态地考察了以乡官里吏为代表的国家行政权力与宗族、豪强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乡里权力结构中的关系、地位和变化,通过对双方在秩序塑造中性质和作用的定位分析,对该时期乡里秩序构造原理作出动态的重新解释。第四章从“未有并兼之害”到国家与豪强围绕乡里经济、人身控制权的争夺。立足于社会结构和乡里控制的实践效果,就秦汉国家对乡里经济、人身控制问题作了动态的考察。秦和西汉初期由于授田制的推行以及国家对强宗豪右的相对有效制约,使得乡里出现“未有并兼之害”局面,这奠定了国家对乡里经济、人身诸方面有效控制的基础。随着乡里宗族、豪强力量的成长及其与王权内在的关联性,乡里兼并逐渐发展起来并出现愈演愈烈之势。国家虽然采取种种手段和措施进行挽救以稳固在乡里统治的基础,但由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兼并的根源,结果使得百姓大量破产流亡,成为依附民或沦身为奴婢,进而导致国家对乡里经济、人身的控制趋于弱化。第五章秦汉政权对乡里的思想文化控制。主要从思想文化角度阐述了秦汉政权对乡里的控制。思想文化控制是当时国家对乡里控制的一个重要层面,秦汉政权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逐渐强化了对乡里百姓的道德塑造和思想文化控制,使之发挥了有效的移风易俗和舆论导向的“软控制”功能。与以往侧重于从道德伦理等层面对当时思想文化控制的功能以及途径的考察不尽相同,该部分我们在作如是考察的基础上,重点立足于秦汉社会结构及其变化,分析考察了该时期国家对乡里思想文化塑造和控制的实践效果。由之,可以使我们在从思想文化层面把握当时基层统治理念的同时,进而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管窥秦汉基层社会秩序的发展变化。第六章里、社的合离与秦汉乡里秩序。着重于考察民间社会组织与秦汉王权乡里支配的关系及变迁。秦汉时期,作为先秦村社遗留的“社”的组织活动并没有随着乡里行政组织的建立而消失,其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以里为单位的宗教性社祀活动。在秦汉一定时期内,里、社合一体制成为王权有效支配基层社会的杰作,纯粹民间私人结社性组织不具备自由发展的空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民间结社在一定时期兴起和发展起来,并为王权所允许和利用,这又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秦汉基层社会秩序和王权乡里支配理念的变化。
孔富安[10](2007)在《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古代制玉技术最早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一直延续至清代末期。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玉技术也从无到有、由简到繁、从小大大,绵延不断,形成了一门独具民族特色传统手工业。但是,由于古代制玉需要采用“水凳”加“解玉砂”才能进行琢磨,属于体力性劳动,使得玉工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玉雕艺术的创造者不能像文人墨客那样登上大雅之堂,加之古代制玉是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方式,使得制玉技术在历史文献上很少留下记载,为后世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根据大量考古出土玉器资料,参照零星的历史文献,运用技术史等研究方法,从玉石原料、制玉工具、工艺和技术入手,在总结我国古代制玉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分析古代制玉技术思想,探索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本论文分为八章五个部分,即绪言、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原料、工具、制玉技术及工艺部分、制玉技术演进部分、制玉技术思想和技术发展规律部分、结语。在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原料要素部分,主要对玉、玉石、玉器的概念进行了解释,认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玉是指在历史上长期被用来琢磨玉器的那些质密、色美、物稀、贵重的材料和玉器的总称,包含有天然自然属性、人工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的美石和玉器。随后对我国古代比较常用的二十多种玉石,从物理化学特征、颜色和质地、分级标准、主要产地和工艺特征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部分,根据石质工具、青铜工具、铁质工具三个发展阶段,对古代制玉的雕刻工具、打孔工具、抛光工具等加工工具,磨料、抛光粉等加工辅料,锯切设备、雕刻设备、钻孔设备、抛光设备等加工设备及制玉作坊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并选配了一些调研所得的古代制玉工具和实物的照片;在古代玉器制作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部分,把古代制玉技术过程分为采集、设计、加工三个程序,比较详细介绍了玉石采集的几种方式,古代玉石采玉的历史。进行了玉雕设计概念解释,介绍了玉雕设计过程、设计技术。比较系统介绍了制玉工艺的捣砂和研浆、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对常用的平雕技术、浮雕技术、圆雕技术、镂雕技术等制玉技术进行了论述,对俏色技术、薄胎技术、镶嵌技术、环链技术、内画技术、球磨技术等特殊制玉技术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附录了一些图片标本作为佐证。在论文的主体部分古代制玉技术的演进一章,论文先对制玉技术概念进行了解释,介绍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制玉技术,主要论述古代制玉技术的进步过程,详细介绍了石器时代的制玉技术、青铜时代的制玉技术、铁器时代的制作技术。重点考证了新石器时代在没有金属工具,也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发明了用解玉砂制玉的方法,在制玉技术史上作出了最突出的贡献;对从战国时代开始,铁制工具广泛运用到制玉手工业,促使制玉工具发生重大变革,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进行了论述。特别对在汉代玉工发明了制玉专用设备——水凳,使我国古代制玉设备发生了质的飞跃做了详细讨论。同时对隋唐时期的玉工对水凳进行的改进,不断完善衍生出开料、雕刻、抛光的相应功能的加工设备以及宋代以后水凳基本定形,制玉技术基本完善也给与说明。为了能直观的说明问题,在本部分选配了大量出土玉器标本;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六章古代制玉技术思想,从对玉的认识和对美的追求角度讨论了制玉技术思想的起源,分析了古代玉雕设计观念及演变过程,重点是总结出玉雕设计阶段主要技术思想,粗雕阶段和细雕阶段的主要技术思想;在古代制玉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征部分,总结出:制玉技术历史的悠久性与发展的波浪性、制玉工具的专门化与雕琢技法的多样性、制玉工具的领先性与制玉设备的先进性、制玉技术发展的独立性与玉器功能的齐全性、玉雕设计的人文性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制玉技术发展的缓慢性与技术思想的针对性等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分析了制玉技术进步对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作用。在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做出整体性总结。
二、有关马王堆古地图的一些资料和几方汉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马王堆古地图的一些资料和几方汉印(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滑石印的风格特色及成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滑石印及相关问题概述 |
第一节 滑石器相关介绍及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滑石印的用途 |
第二章 滑石印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滑石印字法 |
一、文字背景 |
二、篆书文字的使用 |
三、隶书文字的使用 |
(一)结字弃繁为简 |
(二)外形化长为“扁” |
四、笔画的增减与错讹 |
(一)简化 |
(二)繁化 |
(三)错讹 |
五、同时期碑刻、砖文与滑石印印文比较 |
第二节 滑石印“刀法”特征 |
第三节 滑石印章法特征 |
一、印文排列 |
(一)两字印 |
(二)多字印 |
二、方正平直 |
三、穿插避让 |
四、界格的使用 |
第三章 滑石印的风格特色对研究文人篆刻的源起及风格演变的参考价值 |
第一节 不同时代环境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挖掘其对当代篆刻创作的借鉴意义 |
一、写意印风 |
二、陶瓷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选题范围 |
一、区域范围 |
二、时间范围 |
第二节 关键概念 |
一、方位、地域、疆域 |
(一)方位与认知 |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
二、民族、国族、族群 |
(一)民族与国族 |
(二)族群 |
三、族群地理观 |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
二、篇章安排 |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
本编思路 |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
一、蜀族史 |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
三、蜀族的分布 |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
(二)蜀苴部的分布 |
(三)丹、犁部的分布 |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
一、叟人的分布 |
二、白马羌的分布 |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
一、巂源流 |
二、越巂的分布 |
三、巂唐的分布 |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
一、巴族渊流 |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
(三)历代注家的巴 |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
一、冉駹源流 |
二、冉駹的分布 |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
第四节 徙的分布 |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
一、昆明族的分布 |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
附注“和夷” |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夜郎族群结构 |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
二、巫蛮的分布 |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
四、庸族及其分布 |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
本编小结 |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
本编思路 |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
一、密集分布区 |
二、分散分布区 |
三、零星分布区 |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
本编小结 |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
本编思路 |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
一、“徼”的涵义 |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
一、京畿区 |
二、东部内郡区 |
三、关西、大关中区 |
四、近郡区 |
五、侯国区 |
六、内郡区、边郡区 |
七、道、属国区 |
八、五州区 |
九、都护区 |
十、徼外区 |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
本编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域外 |
(三)今人着述 |
(四)其他 |
附录 |
附表 |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
附表5 资料来源 |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
附表6资料来源 |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图 |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省部级学术奖励 |
主要科研成果 |
(6)马王堆汉墓帛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研究 |
(一) T形帛画的名称 |
1.非衣说 |
2.魂幡说 |
3.铭旌说 |
(二) 画面的分析 |
二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深入研究 |
三 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的重点探讨 |
四 20世纪马王堆帛画研究小结 |
五 21世纪马王堆帛画研究瞻望 |
(7)近四十年出土秦汉篆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收录的范围和原则 |
第二节 文字的断代分期 |
第三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秦、汉篆文与《说文》小篆 |
第一节 秦代小篆与汉代小篆的异同 |
第二节 秦代小篆与《说文》小篆 |
一、秦玺印封泥篆文与《说文》小篆 |
二、其它秦篆与《说文》小篆 |
三、汉篆与《说文解字》小篆 |
第三节 受战国文字影响的小篆和不见于《说文》的小篆 |
第二章 《说文》小篆考察例说 |
第三章 文字编 |
附录一 文字编字头 |
附录二 秦汉帝王称制时间与本文分期对照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校订范围和体例 |
一、校订范围 |
二、校订体例 |
1 字样摹写问题 |
1.1 笔势的平直与波折 |
1.1.1 字样波折,而印文平直 |
1.1.2 字样横笔平直,而印文两端上扬 |
1.2 笔画的长短 |
1.2.1 字样某笔画短於印文 |
1.2.2 字样某笔画长於印文 |
1.3 笔画的断裂与相连 |
1.3.1 字样将印文相连的笔画断裂 |
1.3.2 字样将印文断开的两笔连作一笔 |
1.4 笔画的脱衍 |
1.4.1 字样较印文缺少笔划 |
1.4.2 字样较印文增加笔画 |
2 释文问题 |
2.1 释文的脱衍 |
2.1.1 脱文 |
2.1.2 衍文 |
2.2 释文顺序错误 |
2.3 考释错误 |
3 体例错误 |
4 未释字的考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9)秦汉乡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的界定与选题的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三 学术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构架 |
五 史料与方法 |
第一章 秦汉乡里控制体系的构建 |
一 秦汉乡里组织形态的演变 |
二 秦汉乡里权力中介的构建 |
(一)乡官和乡吏的设置 |
(二)里吏和父老的设置 |
三 以王权为轴心的乡里制度性控制机理 |
(一)户籍制所见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
(二)摊租征税与对百姓的经济控制 |
(三)乡官里吏直接组织下的农业生产 |
第二章 秦汉百姓邻里编伍和等级支配机制的变迁 |
一 秦汉乡里百姓从编伍监司到邻里互助 |
(一)秦与西汉前期乡里百姓的比地为伍和相互监司 |
(二)西汉中期后编伍由相互监司向互保互助的发展 |
二 爵、势合离下乡里等级支配的变迁 |
(一)秦和汉初乡里爵、势相对合一之等级体系 |
(二)爵、势关系的变化与乡里新型等级关系的确立 |
第三章 宗族、豪强与秦汉乡里权力结构 |
一 宗族、豪强与秦和西汉前期的乡里权力结构 |
(一)秦和西汉前期乡里宗族、豪强的概况 |
(二)从乡里职能性控制人员的选用和权威看乡里权力结构 |
二 西汉中期至东汉的宗族、豪强与乡里权力结构 |
(一)西汉中期至东汉乡里宗族、豪强力量的日渐壮大 |
(二)乡里职能性控制人员的豪族化与乡里权力结构 |
第四章 从"未有并兼之害"到国家与豪强围绕乡里经济、人身控制权的争夺 |
一 秦与汉初乡里"未有并兼之害"之局 |
二 西汉国家与豪强对乡里人身、土地控制权的争夺 |
(一)乡里兼并的发展及对国家人身、经济控制的冲击 |
(二)西汉政权与豪强围绕土地、人身控制权的争夺 |
三 王莽"私属"制——国家争夺人身控制权的新途径 |
四 东汉乡里兼并的高涨与国家对乡里人身、经济控制的弱化 |
第五章 秦汉政权对乡里的思想文化控制 |
一 秦与汉初王权对民众的思想文化控制 |
二 汉武帝后国家对乡里思想文化控制的深入 |
第六章 里、社的合离与秦汉乡里秩序 |
一 王权支配下里、社的有机合一 |
二 里、社的分离与私社的兴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论文选题的起因 |
1.1.1.我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需要 |
1.1.2.古代制玉技术史自身发展的需要 |
1.1.3.适应技术研究转向的需要 |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对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史的作用 |
1.2.2.对我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作用 |
1.2.3.对技术哲学研究的作用 |
1.2.4.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理解的作用 |
1.3.研究的历史背景 |
1.3.1.古代对制玉技术的研究 |
1.3.2.近代以来对制玉技术的研究 |
1.4.研究取得的成果 |
1.5.尚未解决的问题 |
1.5.1.古代玉矿和产地研究 |
1.5.2.制玉技术试验研究 |
1.5.3.与国外比较研究 |
1.6.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1.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创新之处 |
1.6.3.主要难点 |
1.7.研究的基本设想 |
1.7.1.研究思路 |
1.7.2.技术线路 |
1.8.研究的基本方法 |
1.8.1.技术史学的分析方法 |
1.8.2.考古学的分析方法 |
1.8.3.历史学的分析方法 |
1.8.4.技术哲学的分析方法 |
第二章 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材料要素 |
2.1.玉石与玉器 |
2.1.1.玉与玉石界定 |
2.1.2.玉器的定义 |
2.2.玉石原料 |
2.2.1.矿物集合体类玉料 |
2.2.2.矿物单晶体类玉料 |
2.2.3.有机质类玉料 |
第三章 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 |
3.1.玉雕加工工具 |
3.1.1.雕琢工具 |
3.1.2.打孔工具 |
3.1.3.抛光工具 |
3.2.玉雕辅助材料 |
3.2.1.磨料 |
3.2.2.抛光粉 |
3.3.玉雕加工设备 |
3.3.1.锯切设备 |
3.3.2.雕刻设备 |
3.3.3.钻孔设备 |
3.3.4.抛光设备 |
3.4.玉雕加工作坊 |
第四章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 |
4.1.玉石采集 |
4.1.1.玉石存在形态 |
4.1.2.玉石采集方式 |
4.1.3.古代采玉 |
4.2.玉雕设计 |
4.2.1.玉雕设计概念 |
4.2.2.玉雕设计过程 |
4.2.3.设计技术 |
4.3.制玉工艺程序 |
4.3.1.捣砂和研浆 |
4.3.2.选料和开料 |
4.3.3.粗雕 |
4.3.4.细雕 |
4.3.5.精细修整 |
4.3.6.抛光 |
4.3.7.上蜡 |
4.3.8.装潢 |
4.4.常用制玉技术 |
4.4.1.平雕技术 |
4.4.2.浮雕技术 |
4.4.3.圆雕技术 |
4.4.4.镂雕技术 |
4.5.特殊制玉技术 |
4.5.1.俏色技术 |
4.5.2.薄胎技术 |
4.5.3.镶嵌技术 |
4.5.4.环链技术 |
4.5.5.内画技术 |
4.5.6.球磨技术 |
第五章 古代制玉技术的演进 |
5.1.制玉技术概念 |
5.2.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制玉技术 |
5.2.1.《诗经》中的制玉技术 |
5.2.2.《周礼·考工记》中的制玉技术 |
5.2.3.《天工开物》中的制玉技术 |
5.2.4.《玉作图说》中的制玉技术 |
5.3.古代制玉技术的演进 |
5.3.1.石质工具阶段的制玉技术 |
5.3.2.青铜工具阶段的制玉技术 |
5.3.3.铁质工具阶段的制作技术 |
5.4.古代制玉的组织管理 |
5.4.1.原始社会制玉的组织管理 |
5.4.2.奴隶社会制玉的组织管理 |
5.4.3.封建社会制玉的组织管理 |
第六章 古代制玉的技术思想 |
6.1.制玉技术思想的起源 |
6.1.1.制玉技术思想源自对玉的认识 |
6.1.2.制玉技术思想源自于对美的追求 |
6.2.玉雕设计技术思想 |
6.2.1.古代玉雕设计观念 |
6.2.2.玉雕设计阶段的技术思想 |
6.3.雕琢阶段的技术思想 |
6.3.1.粗雕阶段的技术思想 |
6.3.2.细雕阶段的技术思想 |
第七章 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
7.1.制玉技术历史的悠久性与发展的波浪性 |
7.2.制玉工具的专门化与雕琢技法的多样性 |
7.3.制玉工具的领先性与制玉设备的先进性 |
7.4.制玉技术发展的独立性与玉器功能的齐全性 |
7.5.玉雕设计的人文性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
7.6.制玉技术发展的缓慢性与技术思想的针对性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有关马王堆古地图的一些资料和几方汉印(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滑石印的风格特色及成因探析[D]. 毕博.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4]走马楼吴简“隐核波田簿”复原整理与研究[J]. 凌文超. 中华文史论丛, 2012(01)
- [5]缯帛荟萃 精彩纷呈——侯府帛画研究述略之一[A]. 游振群. 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2011
- [6]马王堆汉墓帛画研究综述[J]. 游振群.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00)
- [7]近四十年出土秦汉篆文整理与研究[D]. 徐善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8]《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订[D]. 张维嘉. 北京师范大学, 2008(08)
- [9]秦汉乡里控制研究[D]. 王爱清. 山东大学, 2008(01)
- [10]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 孔富安. 山西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