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料专辑(论文文献综述)
邢和明[1](2004)在《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斯大林建立的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息息相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包括很多重大决策的形成,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误,都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分不开。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这是研究共和国史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搞清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才能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本文从分析中国共产党提出“一边倒”政策着手,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过程,并探讨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七章和结束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即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1949-1976)。虽然学术界对苏联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苏联模式认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这样的文章并不多,不少领域还没有涉及,因此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还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思路是着重叙述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变化过程(1949-1976),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模仿苏联模式建设新中国;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中共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波匈事件与中共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苏联模式;中苏论战与维护苏联模式;“文化大革命”与维护苏联模式。第一章,论述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持全面肯定的态度,决定按照这个模式建设新中国。因此,本章着重介绍了中国向苏联学习的具体表现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的关系。首先,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次,中国共产党肯定了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目标模式,并参照苏联的做法,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再次,通过苏联模式来理解社会主义。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起来。第三章,论述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等方面,揭示了苏联模式的缺点和错误,提出要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为此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苏联模式弊端的措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又决定按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且提出要继续学习苏联<WP=4>计划工作经验。尽管中共提出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但由于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因此也就不可能成功地找到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第四章,分析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认识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既认识到波匈事件与苏联模式的关系,又把它们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从而对阶级斗争作了扩大化的认识。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两类矛盾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毛泽东对波匈事件的认识有局限性,所以他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结果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又回到斯大林的观点上,并推向绝对化。第五章,探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苏联模式的关系。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本来是想突破苏联模式。但是,毛泽东受制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束缚,片面地追求所有制形式的“大”和“公”,急于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国的人民公社实际上就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翻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就是受此影响。在纠“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学习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商品的思想。结果,不但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反而在所有制形式和急于过渡问题上把苏联模式推向极端。第六章,主要研究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维护。中共站在维护苏联模式的立场上来判断是搞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共认为,搞社会主义就应该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形式,就是搞计划经济,就是国家垄断对外贸易。以此作为判断标准,中共认为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改革,就是复辟资本主义,而中国才是真正地在搞社会主义。第七章,着重论述“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维护。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维护苏联模式的需要。中共在思想文化体制上向传统的苏联体制回归,并把阶级斗争理论推向极端,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个时期,中共一方面批判苏联的改革,对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都作了不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批判中国国内的“修正主义”。本文通过探讨上述问题,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新的发现和突破。一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
张东亮[2](2019)在《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世界社会主义”的视角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两者揭示的规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以世界社会主义为镜,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何而来,现在的历史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高举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旗,其蕴含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基因,又对世界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拓展。因此,“世界社会主义”的视角对于从全球和人类高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好地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从历史维度和世界广度两个角度进行展开。全文分为三编:第一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走来”,从历史角度选取500年——从社会主义源头走来、170年——从科学社会主义走来、100年——从十月革命走来、70年——从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进程走来、40年——从社会主义改革浪潮走来等五个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节点,在历史中分析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并研究中国实践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意义。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深入体会其“必然性”才可以对社会主义逻辑的展开和未来的发展具有信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其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将理论置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基石之上,从而使得这一理论具备“科学性”;十月革命的炮声为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解答了在生产力不发达国家进行先争取政权在建设的“合理性”,同样作为东方落后国家,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以这种合理性为前提;新中国的建立不是偶然的孤立事件,伴随着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的进展,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一度达到15个国家,中国建国后由于世界冷战格局,只能一边倒的采纳了“苏联模式”,这在当时有着深刻的“历史性”;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独有的,世界范围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僵化的苏联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尝试,但是只有中国走出了一条坚持社会主义却走向“改革开放”的新路,这显示了巨大“开创性”。第二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首先分析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从政党、党员数量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等方面遭遇了比较大的挫折;作为现存的社会主义政权,越南、朝鲜、古巴、老挝都经历了艰难的时期,目前开启了探索具备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种“低潮”的大环境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耀眼的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高举起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体现在在实践方面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有了新的调整,体现在在思想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逐步进入到以中国为中心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第三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化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税收、福利政策和国家调控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调整,这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把握时代走向未来,本编从新科技革命、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三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地位,中国在诸多领域开始进入科技的领跑区,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呼唤世界社会主义的又一次飞跃。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是各民族历史融合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其形成的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全球化观点,并积极参与当前全球化的实践。面对当前发达国家的单边主义和闭关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引导全球化发展方向。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进行着深入的调整,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将成为时代背景,新时代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积极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努力实现和平崛起,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保持“底线思维”,是对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超越,因此必将引领社会主义走向复兴。
文世芳[3](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提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孔寒冰,韦冲霄[4](2019)在《中东欧研究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孔寒冰教授访谈》文中研究表明中东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从古到今,各大国势力都把中东欧地区当成称霸欧洲和称霸世界的重点或起点,但在划定势力范围和构建国际关系体系时,又极少考虑中东欧的民族或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多半将它们当成大国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和控制的对象。所以,这个地区发展的脉搏是随大国关系走向而跳动,经历了从欧洲到东欧再到"返回欧洲"的曲折过程。相应地,中东欧研究受政治、意识形态和情感影响比较大,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中东欧研究状况的具体演变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韦冲霄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孔寒冰教授。孔寒冰教授长期从事中东欧地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相关的重点研究项目,对中东欧地区的国家进行过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学术考察,著有《东欧史》等。
高崇[5](2018)在《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大工业时代以来,无论是利益主导下的资本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权,还是国家主导下的权力对政治文化的控制权,都在不断地强化并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世间的疾苦与纷争不断地被归结为资本和权力在具体化与现实化过程中的非正义性与不道德性,与之对应的批判已经是汗牛充栋。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先后持续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实践与理论的探索,而这在世界历史至今仍然上是独一无二的,其真正的意义就在于重新确立了劳动对于资本和权力的主导地位,重新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史,从以苏为师到苏南冲突,从国家社会主义批判到自治社会主义探索,从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从劳动者自治到联合劳动自治,从分权化改革到市场化改革,从吉拉斯事件到兰科维奇事件,从危机倒逼改革到改革引发危机,从“重新统帅一切的核心”到南共联盟与实践派的冲突,从官僚主义统治集团的崛起到南斯拉夫的解体与内战,其中每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发展都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与反思。
何珍[6](2015)在《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基本确立。但是,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威胁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出现意识形态分歧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共高度重视“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信念,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1957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广,对人们思想和灵魂触及之深,这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加上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下,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左”的错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不可避免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而“左”的思想指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提升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形成难以抑制的恶性循环。最终,1957-1966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被反修防修的阶级斗争所代替,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逻辑先导。这十年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进程,发展与挫折交叉,经验与教训同在。本文以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概念的基础上,以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为史实根据,系统梳理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历史进程,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路径和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合理评判这一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得失,进而总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绪论部分和第一章。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厘清,为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追溯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为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寻求理论和现实出发点。第二层次包括第二、三、四章,阐述了党从当时社会变革的特殊背景出发,如何设置意识形态教育基本内容、充分运用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有效选择意识形态教育方法。一是在系统梳理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进程中总结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任务的不断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变化,从“正确认识两条道路”的教育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思想动员而开展的“兴无灭资”为主题的教育,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到“反修防修”的教育。在这过程中,阶级斗争呈现一再上升的趋势,不可避免地使社会主义意形态教育带上“左”的色彩,影响着教育的方向。二是充分运用了各类学校,利用大众传媒、借助文艺作品,结合政治运动等路径进行教育。三是综合运用了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典型塑造法、忆苦思甜教育法,“四大”教育方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念、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传递给教育对象。第三层次是包括第五章和结语,对1957-1966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行得失评判,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史的借鉴。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了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与此同时,随着对阶级斗争形势的夸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可避免地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产生了失误:在教育内容上,没有正确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扩大了阶级斗争范围;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思想批判,忽略说服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夸大精神激励,忽略物质利益的需求,夸大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最终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错位,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而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得到广泛地认同,但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既要坚守,又要开放;既不能泛化,也不能淡化。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又要积极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于错误思潮要“敢于亮剑”,同时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成果的精华来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不能忽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也不能严重估计意识形态斗争形势而导致意识形态教育的泛化。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判断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外政治形势,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要保持教育的理想化与现实性的张力;要实现话语表达内容契合大众诉求,话语表达方式贴近大众生活;要优化和创新教育路径,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条件下,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教育路径,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终旨归。
张惠卿[7](2009)在《国际反修斗争和“灰皮书”》文中认为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共中央发动了一场针对苏共的世界范围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声势浩大,全球瞩目。为了配合这场国际反修斗争,特别是中苏大论战的需要,根据中宣部的指示,在中央编译局等有关单位的共同合作和
李明斌[8](2004)在《中苏大论战评析》文中指出中苏论战是指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因在意识形态和对内对外政策以及国家利益等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而引起的争论。中苏两党的这场争论前后历时十年,在国际共运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分六个部分对中苏论战的过程、原因、内容、实质、历史影响和经验教训进行了评述和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论述了中苏论战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中苏论战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到1960年4月中共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这是两党分歧产生、扩大并在内部进行争论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到1963年3月中国发表《评美国共产党声明》等七篇文章,这是不指名的论战阶段。第三个阶段,从1963年3月苏共提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到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这是中苏两党指名论战阶段,双方的论战文章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发表的。第四个阶段,从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到1966年3月苏共二十三大,这是中苏两党关系彻底破裂阶段,苏共二十三大之后两党关系中断。 第二部分论述和分析了中苏论战的主要原因。论文把中苏论战放在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大背景下,提出论战是几种主要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观中苏论战的全过程,意识形态分歧是一根主线,它既是中苏论战的原因之一,又是结果,有时互为因果: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在论战初期为害不浅,在论战后期甚至是导致公开论战的祸根;对外战略的分歧和冲突对恶化两党关系起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分歧、领导人个性的差异也是导致中苏论战的主要原因。论文分别对这四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论战中两党主要观点的理论是非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总体上看,双方的观点都有错误,没有一方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1、关于斯大林问题。苏共批判斯大林是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改革和冲破斯大林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总体上应该肯定,但苏共认识的深度不够,批的方式也不对;中共对苏共批判斯大林一开始采取有保留的支持态度,是正确的,但后来又予以全盘否定,回避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危害,结果重蹈了个人崇拜的覆辙。2、关于时代、战争与和平问题。中苏两党对于当时世界所处时代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但两党对世界主要矛盾及应采取的战略策略有相当大的分豢阵士学位论文!)雀)(、l‘01毛Al、丁)l凡凡1:R’J’A‘l’ION歧。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双方都认为新的世界大战有爆发的可能,也有制止的可能,但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论文认为,对于时代,中苏两党都过高地估计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在战争与丙,平问题L,苏共的观点比较接近实际,但苏共只是把和平共处看作对抗资本主义的手段,后来又表现出美苏合作上宰世界的企图;中共则过于强调战争的危险性,结果直接影响了中国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战略。3、关于“三和”问题。苏共提出“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有其积极的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原则,并把自己的外交政策强加于其他国家,犯了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错误。中共在批驳苏共把和平共处作为社会土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总路线的同时,实际上否认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实行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是不正确的。关于和平过渡问题,苏共把“和平过渡”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惟一选择和普遍规律,未免失之片面,而且“和平过渡”还只是一种预测,缺乏有力的实例。中共强调暴力革命的绝对性也犯了片面性的错误。论文提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途径,可以是暴力革命的方式,也可以是和平的方式,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归根结底要由各国人民自己去探索,不应以某国的历史经验为模式,也不应由别国别党来设计。4、关于“两全”问题。中共对苏共的批判从整体上讲是正确的,苏共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的主张是和其“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相联系的,是其“左”的表现。苏共提出“全民党”,不是要改变党的性质,不是故意抹杀党的阶级性,取消党的先进性,而是苏共在对苏联发展阶段“左”的估计基础上为继续保持党包揽一切的地位所寻找的一个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讲,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出现什么“全民国家”,将来也不会存在什么“全民党”。5、关于修正主义问题。中共对赫鲁晓夫的批判是建立在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篡党夺权的基础之上的,中苏论战的核心是批判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论文提出,赫鲁晓夫搞的不是修正主义,其探索和改革有不少积极的成份,但赫鲁晓夫的主要表现并非是右的,更多显示出来的是“左”的教条主义。尽管苏共领导人攻击中共是“教条主义”,似乎苏共考虑到世界的新变化了,但他们心目中的“世界新变化”不过是对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过分夸张,并没有真正对战后世界新变化有了什么认真深入的研究。中共对修正主义的批判不但模糊了自己的视线,没有看到赫鲁晓夫路线的实质,是以自己的极“左”反对赫鲁晓夫的“左”,结果?
张惠卿[9](2007)在《“灰皮书”的由来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张惠卿[10](2013)在《“灰皮书”的由来与发展》文中认为"灰皮书"是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延续到1980年为止将近二十年间出版的一批特殊的书籍,是为了配合党中央发动的针对苏联共产党的国际反修斗争,特别是中苏大论战的需要编辑出版的。当时根据中央宣传部的安排,中央编译局组织有关单位编译了一批所谓新老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的著作,指定由四家出版社,主要是人民出版社(用三联书店的名义)、商务印书
二、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料专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料专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第一章 模仿苏联模式筹建新中国 |
第一节 建国前中共对苏联模式的初步认识 |
一、 对十月革命性质和意义的论述 |
二、 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初步认识 |
三、 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初步认识 |
四、 对苏联政治体制的初步认识 |
第二节 模仿苏联模式筹建新中国 |
一、 提出“一边倒”的政策 |
二、 同苏共商讨建国方略 |
三、 刘少奇到莫斯科取经 |
第三节 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一、 号召向苏联学习 |
二、 按照苏联教育体制改革中国高等教育 |
三、 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原因 |
第二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
第一节 “一五”计划建设与学习苏联经验 |
一、 学习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 |
二、 向苏联政府征求“一五”计划意见 |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
一、 改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 |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苏联过渡理论 |
第三节 依据苏联模式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 |
一、 中国工业化道路应以重工业为中心 |
二、 苏联集体化经验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把私人资本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目标模式在中国确立 |
一、 通过苏联模式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 |
二、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 |
三、 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苏共二十大后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 |
第一节 对苏共二十大的初步反应 |
一、 评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
二、 评价斯大林的历史地位 |
三、 继续强调学习苏联经验 |
第二节 揭示苏联模式的弊端 |
一、 批评苏联工业化道路和工业体制的弊端 |
二、 批评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 |
三、 批评苏联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 |
第三节 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
一、 学习苏联经验要联系中国实际 |
二、 提出原则与苏联相同而方法不同 |
三、 在探索中又受苏联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 |
第四章 波匈事件与中共对苏联模式的认识 |
第一节 波匈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性质 |
一、 认为波匈事件是照搬苏联经验的结果 |
二、 认为波、匈国家的基本问题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 |
三、 批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
第二节 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 |
一、 南斯拉夫开始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 |
二、 对铁托普拉演讲的反应 |
三、 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 |
第三节 发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
一、 关于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
二、 对斯大林的再评价 |
三、 关于苏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 |
一、 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
二、 中共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 |
第五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苏联模式 |
第一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不同于苏联的建设方法 |
一、 批评学习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 |
二、 提出一套中国自己的建设方法 |
第二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起因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
一、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工业化 |
二、 将斯大林的所有制理论推向极端 |
三、 把斯大林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教条化 |
第三节 在纠“左”中重温苏联经验 |
一、 继续坚持斯大林“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理论 |
二、 仍然受斯大林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思想的影响 |
三、 继续走苏联工业化道路 |
第四节 没有超越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
一、 斯大林对商品和价值规律的理解 |
二、 中共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
第六章 中苏论战与维护苏联模式 |
第一节 认为苏联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 |
一、 对苏共改革理论的过激反应 |
二、 认为苏维埃国家演变为“修正主义国家” |
三、 把苏联要建设的共产主义看作假共产主义 |
第二节 对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 |
一、 否定赫鲁晓夫反对个人崇拜 |
二、 提出为苏联共产党的斗争历史辩护 |
第三节 批判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 |
一、 批评苏共将自己的路线强加给兄弟党 |
二、 反对照搬外国经验 |
第四节 把改革苏联模式当作搞修正主义 |
一、 批判南斯拉夫的改革 |
二、 批判苏联共产党的改革 |
三、 批判中国国内的“修正主义” |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与维护苏联模式 |
第一节 把苏联模式凝固化和绝对化 |
一、 把阶级斗争理论绝对化 |
二、 思想文化领域向传统的苏联体制回归 |
三、 强调突出无产阶级政治 |
第二节 对苏联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认识 |
一、 认为苏联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 |
二、 对苏联社会经济制度的认识 |
三、 对苏联思想文化领域的认识 |
第三节 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 |
一、 批判“勃列日涅夫主义” |
二、 批判苏联霸权主义 |
第四节 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与维护苏联模式 |
一、 批判苏共经济改革思想 |
二、 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 |
三、 防止中国出现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三、创新之处和写作难点 |
第一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走来 |
第一章 500年—从社会主义源头走来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政治文化的积淀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源起和发展 |
一、社会主义思潮诞生的背景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 |
一、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必然性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
第二章 170年—从科学社会主义走来 |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与发展 |
一、创立的时代背景 |
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 |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
第二节 同期的其他社会主义流派 |
一、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 |
二、英国的改良社会主义 |
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 |
四、俄国的民粹主义 |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
第三章 100年—从十月革命走来 |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
一、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三、德匈保等多国无产阶级革命 |
四、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
第二节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 |
一、标志着社会主义主要阵地向东方转移 |
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三、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本国化的实践 |
第四章 70年—从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进程走来 |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 |
一、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发展 |
二、社会主义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
第二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世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进程关系 |
一、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 |
二、美苏阵营势力影响 |
三、苏联对新中国的援助 |
第三节 新中国的建立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 |
一、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成功结合 |
二、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和实践 |
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
第五章 40年—从社会主义改革浪潮走来 |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的改革浪潮进程 |
一、苏联模式及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
二、苏联及苏东社会主义各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尝试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世界改革浪潮的关系 |
一、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历程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飞跃 |
一、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意义 |
第二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现实形式 |
第一章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发展态势 |
第一节 低潮—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
一、社会主义政权的大量丧失 |
二、共产党组织大规模减少 |
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潮流大规模衰退 |
第二节 反思—打破苏联模式的调整 |
一、亚非拉社会主义理论政策的调整 |
二、西欧共产党组织的调整 |
三、对“欧洲共产主义”的衰落的反思 |
四、共产党组织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 |
第三节 探索—寻找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
一、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开放道路 |
二、老挝:“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的特色道路 |
三、古巴: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
四、朝鲜:“主体思想”迈向改革开放之路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邓小平到习近平的探索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
三、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四、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新调整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 |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到以中国为中心的时代 |
一、社会主义从西向东的发展 |
二、中国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 |
一、实现“现代化”的几条路径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崛起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全方位的继承与发展 |
二、几个突出成就 |
第三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 |
第一章 新科技革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代对科技革命认识的发展 |
一、科技创新地位论 |
二、科技创新道路论 |
三、科技创新体制论 |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呼唤世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
一、新科技革命新发展给世界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 |
二、新科技革命的新发展促使世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
第二章 全球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一、从马克思和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分析全球化本质 |
二、全球化的进程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影响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观点 |
一、新时代中国对全球化的新认识 |
二、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当前全球化的实践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引导全球化发展方向 |
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
二、倡导全球化发展新机制 |
三、指明了人类共同繁荣方向 |
第三章 世界社会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世界发展的深刻影响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二、劳资分配和国家职能转变 |
三、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 |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
二、社会主义前途光明是历史的必然 |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现实性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 |
二、积极推进大国国关系框架 |
三、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并实现和平崛起 |
四、保持“底线思维”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引领社会主义走向复兴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
二、新时代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4)中东欧研究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孔寒冰教授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东欧的区域历史演变和特征 |
二、国外对冷战时期东欧的学术研究 |
三、中国对冷战时期东欧的学术研究 |
四、对东欧剧变的相关研究 |
五、对东欧转型研究的成就及其特点 |
六、2012年以后国内外对中东欧研究的状况 |
七、中东欧研究的前景 |
(5)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源起 |
第一节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
一、以苏为师与南斯拉夫经济体制的初建 |
二、苏南冲突与南斯拉夫转向社会主义自治 |
第二节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思想 |
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关于无产阶级自我管理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探索 |
第一节 劳动者自治的探索过程 |
一、从国家所有制批判到社会所有制建构的理论探索 |
二、从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劳动者自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考量 |
一、劳动者自治的理论意义:社会主义平等 |
二、劳动者自治的现实考量 |
第三节 劳动者自治在南共联盟引发的争论与探讨 |
一、关于国家主义与官僚主义的争论 |
二、关于国家的消亡的问题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的探索 |
第一节 作为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的市场化改革 |
一、第一阶段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遗留问题 |
二、市场化改革与兰科维奇事件 |
三、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社会危机的本质 |
第二节 联合劳动自治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考量 |
一、实践派实践哲学的社会批判维度与社会自治维度 |
二、南斯拉夫七十年代的改革以及联合劳动自治的现实考量 |
第三节 以联合劳动自治为核心的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 |
一、联合劳动自治 |
二、社会主义自治计划制度 |
三、社会主义自治民主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总体性评价与历史性反思 |
第一节 社会主义自治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关系考量 |
第二节 社会主义自治建设过程中矛盾性与复杂性因素的考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概念分析 |
(一) 意识形态 |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四) 意识形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二) 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背景 |
(一)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引发对思想建设的高度关注 |
(二) 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动荡加深对阶级斗争形势的忧虑 |
(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提高意识形态的认同 |
第二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进程与内容 |
一、以正确认识两条道路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从整风向反右的转变 |
(二) 开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辩论 |
二、以“兴无灭资”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高举“三面红旗”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
(三) 开展知识界的“双反”运动 |
三、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干部群众正确认清形势 |
(二) 教育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困难 |
四、以“反修防修”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反修防修教育开展的历史背景 |
(二) 中苏论战中的修正主义批判 |
(三)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反修防修 |
(四) 文化领域的修正主义批判 |
第三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
一、运用各类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全日制院校对青年学生的教育 |
(二) 党校对党员干部的教育 |
(三) 业余学校对工农群众的教育 |
二、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大众传播网络的建立 |
(二) 大众媒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运用 |
(三) 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评价 |
三、借助文艺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文艺活动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运用 |
(二) 借助文艺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效果评价 |
四、结合群众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 群众运动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运用 |
(二) 结合群众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评价 |
第四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 |
一、理论教育法 |
(一) 理论教育法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必要性 |
(二) 理论教育法的运用 |
二、劳动教育法 |
(一) 劳动教育法的运用 |
(二) 劳动教育法的评价 |
三、典型塑造法 |
(一) 典型人物的塑造 |
(二) 典型塑造法的运用 |
(三) 典型塑造法的评价 |
四、忆苦思甜的教育方法 |
(一) “忆苦思甜”教育方法的运用 |
(二) “忆苦思甜”教育方法的评价 |
五、“四大”的教育方法 |
(一) “四大”的内涵与兴起 |
(二) “四大”教育方法的运用 |
(三) “四大”教育方法的评价 |
第五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
一、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得 |
(一)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 提升了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
(三) 调动了民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
(四) 加快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制度化的发展 |
二、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失 |
(一)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偏差 |
(二) 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定位的偏差和内容的混乱 |
(三) 迷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忽略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 |
(四) 强调人的理想信念的培养,忽略现实利益的满足 |
(五) 夸大主观能动性,忽略客观规律 |
三、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 |
(一) 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形势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
(三) 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理想化与现实性的张力 |
(四)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正面灌输和舆论斗争相结合 |
(五) 转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表达 |
(六) 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现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中苏大论战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视角、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的框架、创新与难点 |
一、 中苏论战的由来和发展 |
(一) 分歧的产生和扩大(1956年2月——1960年4月) |
(二) 矛盾激化(1960年6月——1963年3月) |
(三) 公开大论战(1963年3月——1964年10月) |
(四) 两党关系中断(1964年11月——1966年3月) |
二、 中苏论战的主要原因 |
(一) 意识形态分歧 |
1 、 意识形态分歧产生的国际政治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 |
2 、 中苏“蜜月时期”的意识形态分歧 |
3 、 中苏意识形态分歧的扩大 |
4 、 中苏两党把意识形态分歧上升到原则的高度 |
(二) 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
1 、 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海岸 |
2 、 赫鲁晓夫企图在核导弹问题上控制中国 |
(三) 对外战略的分歧与冲突 |
1 、 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 |
2 、 中苏在对外战略上的分歧 |
3 、 中苏战略利益的冲突 |
(四) 国内建设道路分歧与两国领导人个人因素 |
1 、 毛泽东的“三面红旗”与赫鲁晓夫的“物质刺激” |
2 、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没能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 |
三、 中苏论战主要问题的是与非 |
(一) 关于斯大林的评价问题 |
1 、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进行批判的原因及意义 |
2 、 中苏两党对斯大林问题的分歧 |
3 、 中苏两党认识斯大林问题的局限性 |
(二) 关于时代、战争与和平问题 |
1 、 中苏两党在时代、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分歧 |
2 、 中苏两党在时代、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得与失 |
(三) 关于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问题 |
1 、 关于和平共处、和平竞赛问题 |
2 、 关于和平过渡问题 |
(四) 关于“全民国家”、“全民党”问题 |
1 、 中共对“全民国家”、“全民党”理论的批判 |
2 、 “全民国家”、“全民党”理论是根本错误的 |
(五) 关于修正主义问题 |
1 、 中共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批判 |
2 、 赫鲁晓夫路线不是修正主义路线 |
四、 中苏论战的实质 |
(一) 国际共运传统模式发生危机的一种反应 |
1 、 关于“一个中心” |
2 、 关于“一个统一纲领”和“一条总路线” |
(二) 中共反对苏共大党大国主义的一场斗争 |
1 、 苏共的大党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由来已久 |
2 、 中共对苏共大党大国主义的批评 |
3 、 中共对苏共大党大国主义的抗争 |
(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争论 |
1 、 中苏两党对马克思主义“正统”的理解 |
2 、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 |
3 、 “左”与“左”的争论 |
五、 中苏论战的历史影响 |
(一) 对中共和中国的影响 |
1 、 对中共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产生消极影响 |
2 、 加剧了中共的“左”倾错误和教条主义倾向 |
3 、 是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 |
4 、 恶化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环境 |
(二) 对苏共和苏联的影响 |
1 、 对苏联的改革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
2 、 构筑对中国的包围圈消耗了苏联的国力 |
3 、 中苏对抗强化了苏联的经济军事化发展模式 |
(三) 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
1 、 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分裂 |
2 、 维护了正常的党际关系原则 |
3 、 推动了各国党独立自主潮流的发展 |
(四) 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
1 、 “一边倒”的终结和“一条线”的形成 |
2 、 中国开始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
六、 中苏论战的经验教训 |
(一) 必须根据实践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 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必须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 |
(三) 对意识形态分歧坚决不搞争论 |
(四) 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灰皮书”的由来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四、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料专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 邢和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2]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 张东亮.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中东欧研究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孔寒冰教授访谈[J]. 孔寒冰,韦冲霄. 国际政治研究, 2019(03)
- [5]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D]. 高崇.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6]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何珍.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7]国际反修斗争和“灰皮书”[J]. 张惠卿. 炎黄春秋, 2009(09)
- [8]中苏大论战评析[D]. 李明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4)
- [9]“灰皮书”的由来和发展[J]. 张惠卿. 出版史料, 2007(01)
- [10]“灰皮书”的由来与发展[J]. 张惠卿. 炎黄春秋,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