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承才,时怡雯[1](2021)在《乡村青少年混混的城市生存逻辑研究》文中认为通过滚雪球抽样选取12位乡村青少年混混,采取深入访谈方法对其城市生存逻辑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乡村青少年混混进入城市后会延续乡村社会的行事基准,通过从事另类工作、嵌入熟人圈、混入帮派组织、混迹街头空间等方式应对失去非正当收入来源、庇护关系散失、处事之道失灵和社群隔离等方面的新状况。有的乡村青少年混混受城市不良行事规则和文化价值的影响,成为城市新街角青年,或成为称霸一方的有害力量;有的则融入城市开始正常生活。流动性压力是导致乡村青少年混混城市生存逻辑生成的客观主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乡村青少年提供多元发展渠道。

于阳,黄烨[2](2021)在《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时空分布与防范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采用数据比较、案例分析、实证调查等方法,发现中美两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具有以下时空分布规律:美国此类犯罪高发于节假日期间,多出现在学校及其他青少年常聚集的地点。我国此类犯罪高发时间也集中在寒暑假,尤以春节为主,高发地点为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以及宾馆、日租房等住宿场所。美国学者针对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防范研究成果丰硕,政府各部门制定有详细的防范对策,实务部门防控措施实施成效明显,特别是在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机构预防等领域均有其鲜明特色和成功经验。美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预防对策对我国的借鉴包括严格控制毒品来源、定时定点缉毒巡逻、三方联合时空预防共同推进;美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矫治措施对我国的借鉴包括戒毒所和社区进行有效戒毒、从严打击、慎用死刑等。

郑海,程昭凯[3](2021)在《犯罪治理主体研究文献综述》文中提出犯罪治理主体研究是犯罪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犯罪治理主体的明晰是犯罪治理措施开展的首要前提。通过考察国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国内犯罪治理主体研究存在犯罪治理主体角色化定位缺失、职责化边界模糊、本土化意识欠缺以及动态化弊端显现等问题。而国外犯罪治理主体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相较我国更加丰硕,值得借鉴的同时却也不能照搬照用。因此,当前急需加强犯罪治理主体的相关研究,从而为犯罪治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

肖竣恒[4](2021)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犯罪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突发性、智能化、多元化趋势,这为法治社会的治理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需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探索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来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梳理了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征,剖析了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以期有效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杨旭[5](2021)在《转介与互动:社会工作参与下我国少年司法分流制度的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年司法要注入儿童福利因素,建立司法与福利的协同与融合机制,其基础是建立两个系统间的分流制度,完善从司法系统转向福利系统的分流路径。本文认为,少年司法中要明确由专业社工承接分流后处遇,在借鉴国外转向和社会工作参与的基础上,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多学科与跨专业的专业评估,在司法体系的各阶段中建立分流机制,明确被分流未成年人的范围、分流路径、分级处遇措施,建立分流后处置场域,设置分流官角色,增加分流项目。

张世林,张相双,李林聪,王森,龙武,王腾宇,金波[6](2021)在《以S县为例简析青少年犯罪案例特点及预防》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简析,总结其特点,分析其原因,进而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出建议对策。方法:以四川省S县青少年犯罪审判案例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统计案例中年龄、性别、罪型等相关因素,利用Excle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一般性统计描述。结果:统计的案例特点:犯罪主体以未成年男性为主;犯罪类型以暴力性犯罪为主;被告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为团伙作案;案件中达成赔偿谅解协议的比例较高、被告人自首与其文化程度相关;所判处的刑罚整体上相对轻缓。结合案例的特点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几方面提出预防对策。

秦章鑫[7](2021)在《恩施州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以近十年典型案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怡新[8](2021)在《新媒体环境下梅州市青少年暴力犯罪治理研究》文中提出

王菲菲[9](2021)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基于某少年犯罪团伙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桐[10](2021)在《我国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青少年混混的城市生存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回顾
        1.国内流动青少年犯罪相关研究
        2.国外移民青少年犯罪相关研究
        3.乡村混混的相关研究
    (二)研究方法
二、乡村青少年混混城市生存逻辑形成的前提条件
    (一)失去非正当收入来源
    (二)乡村庇护关系散失(7)
    (三)乡村处事之道失灵
    (四)无法弥合的社群隔离
三、乡村青少年混混初入城市的应对之策
    (一)延续乡村的营生方式(9)
    (二)继续嵌入熟人圈
        1.亲属圈:延续乡村中的亲人观护
        2.老乡圈:城市社会中的乡土人脉
    (三)继续混入帮派
    (四)继续混迹街头(13)空间
四、乡村青少年混混城市江湖的适应性变化
    (一)转变为城市新街角青年(14)
    (二)称霸一方
    (三)野蛮生长
    (四)融入城市
五、乡村青少年混混城市生存逻辑生成之因
    (一)乡村人口流出压力:乡村青少年混混乡村罪错延续的起因
        1.流动性乡村家庭的管教能力薄弱
        2.流动性乡村基层政府对青少年缺乏关爱
        3.乡村教师流动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下滑
    (二)城市人口流入压力:乡村青少年混混城市犯罪转变的条件
        1.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的安乐窝
        2.城市教育及就业的限制:缺乏正向成长的保障
        3.城市不良亚文化:犯罪产生的思想土壤
六、为乡村青少年发展提供多元发展渠道
    (一)青年战略发展观为乡村青少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二)制定针对性发展之策为乡村青少年提供政策性发展动力(17)
    (三)编织乡村安全网络为乡村青少年提供基础性发展动力
    (四)优化城市系统功能为乡村青少年提供保障性发展动力

(2)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时空分布与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时间分布
    (一)美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时间分布
    (二)中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时间分布
    (三)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时间分布规律
二、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空间分布
    (一)美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空间分布
    (二)中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空间分布
    (三)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空间分布规律
三、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防范对策
    (一)中美防控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家庭教育
    (二)中美防控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学校预防措施
    (三)中美防控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社区干预措施
    (四)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防范对策比较
四、对我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防范的借鉴
    (一)丰富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毒品来源。
        2.三方联合时空预防。
        3.加强特定场所缉毒巡逻。
    (二)逐步改善我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矫治措施
        1.戒毒所和社区做好青少年戒毒工作。
        2.从严打击、慎用死刑。

(3)犯罪治理主体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论基础:“犯罪治理”相关概念辨析
二、国际视野:国外犯罪治理主体研究进展概述
    (一)国外犯罪治理主体研究之学术史梳理
    (二)国外犯罪治理主体研究之借鉴
三、中国立场:国内犯罪治理主体研究进展概述
    (一)宏观犯罪治理力量研究之现状
    (二)微观犯罪治理力量研究之现状
    (三)国内犯罪治理主体研究之评析
        1. 国内犯罪治理主体研究之进步
        2. 国内犯罪治理主体研究之局限
四、展望未来:犯罪治理主体研究重点建议
五、余论

(4)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具有低龄化的特点
    (二)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三)青少年犯罪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四)青少年犯罪的类型越来越多样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家庭方面的原因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三、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有效预防对策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
    (二)重视针对青少年的在校教育
四、结语

(5)转介与互动:社会工作参与下我国少年司法分流制度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惩罚与教育的交点:分流是少年司法向社会工作服务的转向阀
    (一)分流是去污名化、去标签化的重要措施
    (二)分流可以减少社会排斥,符合少年司法非监禁化的要求
    (三)分流状况是一个国家少年司模式与发展程度的体现
    (四)分流是司法体系与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相互嵌入与互动的桥梁
二、分流与评估:专业评估是分流的合理依据
    (一)建立专业的评估小组
    (二)评估的原则
    (三)制定全面的风险评估指南
三、司法系统到福利系统:域外少年司法分流及社会工作服务
    (一)德国的分流
    (二)美国的分流
    (三)英格兰的分流
    (四)苏格兰的分流
四、转介与承接: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融入少年司法体系
    (一)分流路径:司法部门转介到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机构
    (二)分流范围:分流到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群体
    (三)超司法措施与社工服务: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教育性替代处遇措施
    (四)处置场域:建立少年教育性羁押场所与教育矫治机构
    (五)设置分流官的角色,鼓励多元化的分流项目
结 语

(6)以S县为例简析青少年犯罪案例特点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少年犯罪概述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三、结果分析
    (一)被告人性别与年龄
    (二)青少年犯罪类型
    (三)被告人文化程度与居住地
    (四)团伙作案
    (五)赔偿谅解协议与自首
    (六)刑罚判定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自身预防
    (二)家庭预防
    (三)学校预防
    (四)社会预防
    (五)司法预防

四、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青少年混混的城市生存逻辑研究[J]. 冯承才,时怡雯. 青年研究, 2021(05)
  • [2]中美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时空分布与防范对策[J]. 于阳,黄烨.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1(05)
  • [3]犯罪治理主体研究文献综述[J]. 郑海,程昭凯.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1(04)
  • [4]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J]. 肖竣恒. 法制与社会, 2021(22)
  • [5]转介与互动:社会工作参与下我国少年司法分流制度的重构[J]. 杨旭.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1(04)
  • [6]以S县为例简析青少年犯罪案例特点及预防[J]. 张世林,张相双,李林聪,王森,龙武,王腾宇,金波. 法制博览, 2021(19)
  • [7]恩施州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以近十年典型案例为例[D]. 秦章鑫.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8]新媒体环境下梅州市青少年暴力犯罪治理研究[D]. 刘怡新. 西北大学, 2021
  • [9]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基于某少年犯罪团伙的个案分析[D]. 王菲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10]我国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防治对策研究[D]. 杨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标签:;  ;  ;  ;  ;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