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藤梨根对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肝脏磷脂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熊仕英[1](2021)在《基于P2X7R/NLRP3信号通路探讨枳葛口服液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枳葛口服液是全国名老中医孙同郊教授依据其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自拟出的解酒经验方,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该方解酒保肝功效的作用机制,本实验构建了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从嘌呤受体P2X7/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P2X7R/NLRP3)信号通路着手探讨枳葛口服液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炎症反应的具体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经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等分为以下5个组(n=12):正常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简称为模型组)、枳葛口服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枳葛口服液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枳葛口服液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正常组予以蒸馏水每天10 m L/kg灌胃,其余4组均予以52%Vol泸州老窖二曲白酒灌胃,灌入容量为10 m L/kg,枳葛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在白酒灌胃后间隔6小时再分别予以枳葛口服液按照每天10、5、2.5 m L/kg的给药容量灌胃。持续干预12周后麻醉大鼠取腹主动脉血,然后处死大鼠取出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大鼠肝病理学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P2X7R/NLRP3通路相关蛋白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NLRP3在肝脏中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用于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含有量。结果:1.各组大鼠肝损伤血清标志物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LT、AST、GGT等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各个给药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呈现量-效关系改变。2.各组大鼠肝脏HE染色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HE染色可见肝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边界模糊,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一的脂滴形成,并且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以及部分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给药组肝组织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高剂量组恢复最明显,已基本接近正常组,中剂量组次之,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差不明显,同样可见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3.P2X7R/NLRP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2X7R、NLRP3、Caspase-1、ASC蛋白含量显着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枳葛口服液各个给药组P2X7R、NLRP3、Caspase-1、ASC等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下降最显着(P<0.05或P<0.01)。使用免疫组化法对肝内NLRP3蛋白进行染色,其结果同样显示,较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LRP3明显升高(P<0.01),而经枳葛口服液干预后则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不同组别大鼠血清炎症损伤相关因子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低剂量组血清IL-6、IL-18、TNF-α、NF-κB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葛口服液高剂量及中剂量组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慢性酒精灌胃可成功构建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2.枳葛口服液具有明显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所致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炎症损伤相关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改善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王文平[2](2021)在《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药源性肝损伤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统计,我国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重楼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因其抗肿瘤活性日益受到重视。重楼皂苷Ⅰ、Ⅱ、Ⅶ是重楼中3种重要的皂苷类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但重楼在抗肿瘤作用的同时毒副作用研究较少,尤其是其单体类成分。本研究围绕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毒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为中药重楼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基于重楼皂苷单体的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1)从细胞、模式生物-斑马鱼、动物3个层面进行了重楼皂苷单体的毒性评价。首先选择了 9种细胞考察了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情况,包括3种肝细胞(HepaRG、HL-7702和WRL-68细胞),3种肾细胞(HK-2、HKC和293T细胞)和3种心脏细胞(H9c2、HUVEC和HCMEC细胞);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考察不同浓度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确定了 LC50、LC10与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重楼皂苷Ⅰ、Ⅱ、Ⅶ给药前后肝脏、肾脏和心脏的形态,统计斑马鱼的肾脏水肿率、心率和心包水肿率。利用Image-Pro Plus 5.1.0软件统计给予重楼皂苷Ⅰ、Ⅱ、Ⅶ前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心脏SV-BA距离,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肝、肾、心毒性;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斑马鱼给药前后肝组织病理情况及肝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得出LC50值。然后进行小鼠血清生化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各个层面数据相互支持,补充验证,使研究基础更加全面可靠,结论更加合理。(2)选用HepaRG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肝细胞毒性机制。利用酶标仪、流式细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对HepaRG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DAPI染色、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等进行测定,利用Western blot对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选用HUVEC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心血管毒性机制。从抑制新血管生成和促进心血管细胞凋亡两个方面评价了重楼皂苷Ⅰ的血管毒性机制。进行了LDH释放、细胞迁移、细胞凋亡、DAPI染色、细胞周期以及体外血管生成等研究,测定了近30个相关蛋白的表达。(3)利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及Pathway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11.0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IPA软件进一步筛选出与表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利用Q300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样本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情况。采用PCA、OPLS-DA等分析小鼠内源性代谢物的轮廓变化。比较给药前后小鼠血清样本代谢谱的差异,寻找与重楼皂苷Ⅰ致肝毒性相关的代谢差异物及代谢调控网络。使用Cytoscape对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做关联分析。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肝毒性机制中的关键蛋白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研究结果:(1)重楼皂苷Ⅰ、Ⅱ、Ⅶ毒性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能显着的促进H9c2细胞外其余8种细胞的凋亡,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于H9c2细胞,3种皂苷均呈现出低剂量促进增殖,高剂量抑制增殖的作用;斑马鱼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的LC50分别为121、213、570 ng/mL,LC10分别为109、178、456ng/mL,MNLC分别为99、146、357ng/mL;毒性器官评价方面,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具有显着的肝脏毒性,能明显降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重楼皂苷Ⅰ能显着影响斑马鱼的心率,提示其具有心血管毒性;重楼皂苷Ⅰ和Ⅶ能降低斑马鱼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但3种皂苷均未造成肾水肿;斑马鱼病理切片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的肝组织出现空泡和严重的肝细胞坏死;TUNEL染色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出现了肝细胞凋亡;动物实验结果:小鼠体内实验发现,重楼皂苷Ⅰ具有体内毒性,其LC50为24.5 mg/kg;给药组血清中ALT、AST显着升高,SOD降低;给药组病理切片显示出显着的肝细胞损伤和脂肪样变性以及一定的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升高了 HepaRG细胞中ROS水平,引起MMP下降,Cyt c从线粒体向胞浆中释放,早期及晚期凋亡细胞增多,LDH的释放量升高。改变了周期蛋白P21、cyclinA、cyclinE和CDK2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且明显激活了凋亡通路蛋白Fas、P53、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重楼皂苷Ⅰ血管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促进了心血管细胞LDH的释放,抑制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改变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给药后的细胞中VEGFR2、p-VEGFR2、Src、p-Src、PI3K、Src、P38、PLCy 等近 30 种蛋白的表达均发生了改变。(3)蛋白组学结果:共筛选出302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182个,下调蛋白120个。差异蛋白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了脂肪酸代谢、有机酸的代谢、药物代谢、氧化还原过程等生物过程。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等;Pathway结果显示,差异蛋白在细胞色素P450酶对药物的代谢、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的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途径上富集程度较高;PPI网络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聚集在三个功能区域,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脂质代谢过程、氧化还原过程;IPA商业数据库筛选出9个与肝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结果:给药组代谢物轮廓明显偏离对照组;通过多维和单维的差异代谢物的交集,筛选并初步鉴定出97种差异代谢物,25条代谢通路。结果归纳显示重楼皂苷Ⅰ造成了体内5个方面的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其中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影响值相对较高;代表性差异代谢物为花生四烯酸、焦谷氨酸、乙醇酸、酰基肉碱等。对全文中研究的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并推测了重楼皂苷Ⅰ造成肝毒性的机制。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了关键蛋白Bax、CYP1A2、P53、Fas的表达,对推测的肝损伤机制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论:(1)细胞实验研究发现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肝脏、肾脏、心血管细胞毒性;斑马鱼实验研究确定了 3种皂苷中毒性最强的为重楼皂苷Ⅰ,毒性最明确的毒性靶部位是肝脏和心血管;斑马鱼肝脏病理切片、TUNEL染色,小鼠生化指标、病理切片检测进一步验证了重楼皂苷Ⅰ的肝脏和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为ROS应激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心血管毒性主要作用通路为VEGFR2激活的下游PI3K/AKT/mTOR、Src/eNOS、PLCy/ERK/MEK、P38信号通路,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和Bcl-2家族介导的凋亡通路,从诱导心血管细胞凋亡和抑制新生血管两方面产生心血管毒性。(3)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实验结果结合全文数据推测重楼皂苷Ⅰ诱导的肝毒性机制可能为CYP450酶和脂质代谢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为主体的肝细胞损伤。药物影响了:①多种CYP450酶。主要包括Ⅰ相代谢酶CYP1A1、CYP1A2和Ⅱ相代谢酶GSTA3和UGT1A1表达紊乱,呈现下调趋势。药物在体内的水解、代谢过程被减慢,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毒性反应增加。未被代谢的药物作用可能作用于线粒体,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也很有可能是Ⅱ相药物代谢酶下调,产生的毒性代谢中间产物作用于线粒体,进一步产生了肝脏毒性;②脂质代谢。线粒体损伤后β-氧化的功能受到影响,体内的游离脂肪酸不能被氧化而转化成甘油三脂,导致了体内脂质的蓄积。同时ATP合成减少,供能障碍。脂质蓄积还能产生脂毒性进一步影响线粒体功能,产生过量ROS;③线粒体氧化应激。过量的ROS生成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释放Cyt c,升高Bax,降低Bcl-2,进而激活caspase家族导致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药物代谢酶CYP1A2显着下调以及凋亡关键蛋白Bax表达上调。qPCR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P53、Bax以及Fas的表达均显着上调,验证实验佐证了机制推论的合理性。
李家焕[3](2020)在《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HBe Ag阳性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HBV DNA水平、HBe Ag水平、肝功能(ALT、AST)、肝硬度评分(LSM)、证候积分等因素,来评价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HBe Ag阳性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HBe Ag阳性慢性HBV感染状态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HBV DNA水平、HBe Ag水平、肝功能(ALT、AST)、肝硬度评分(LSM)、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予口服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治疗,1包/次,2次/天,疗程48周;记录两组用药前后HBV DNA水平、HBe Ag水平、肝功能(ALT、AST)、肝硬度评分(LSM)、证候积分指标变化。结果:(1)在HBV DNA载量方面对比:治疗组在降低HBV DNA载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2)在HBe Ag水平方面对比:治疗组在降低HBe Ag水平的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3)肝功能(ALT、AST)方面对比: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LT、AST在正常范围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肝硬度评分(LSM)方面对比:治疗组在降低LSM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对比: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接受治疗患者进行安全性研究分析,服药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患者HBV DNA载量、HBe Ag水平、肝硬度测定值(LSM),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王荣华[4](2020)在《mTOR信号通路介导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文中提出肝纤维化是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阻止或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是预防肝硬化的关键。目前临床主要采糖皮质激素类、黄酮类等化学药物进行肝纤维化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虽然疗效确切,但存在副作用大和易耐药等问题,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小和耐药性低的新型抗纤维化疗法。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 PUFAs)源于植物和深海鱼类,主要由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组成,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无耐药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既往研究已证实ω-3 PUFAs对机体炎症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已成为许多慢性疾病饮食干预和治疗的研究热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作为细胞生长中心协调器,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增殖和胶原纤维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之一。目前,ω-3 PUFAs饮食干预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有待做进一步探讨。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ω-3 PUFAs饮食干预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为潜在的新型抗纤维化疗法提供实验和机制基础。目的:探讨ω-3 PUFAs饮食干预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模型组、8周模型组和治疗组,其中4周模型组的设立是为了确定ω-3 PUFAs饮食干预开始时的肝纤维化程度。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均以5 ml·kg-1每周2次的剂量腹腔注射20%CCl4玉米油溶液,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玉米油,除4周模型组外,其余3组持续注射8周。此外,治疗组小鼠从造模的第4周起每日1次进行4 g·kg-1 EPA/DHA的灌胃,对照组和8周模型组灌食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1)通过记录分析造模期间小鼠体重变化以及造模结束后小鼠毛色、肝脏大体形态和肝重体重比来初步鉴定肝纤维化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随后采用马松三色染色从肝脏组织形态学层面做进一步鉴定;(2)采用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3)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nchemistry,IHC)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ell lymphoma-2,Bcl-2)、B淋巴细胞瘤因子-2-x L(B-cell lymphoma-2-x L,Bcl-x L)及细胞增殖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水平;(4)采用IH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in blot,WB)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活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5)采用天狼星红染色和WB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及促纤维化蛋白Collagen1A1和Fibronectin表达水平;(6)采用WB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mTOR通路相关蛋白mTOR和S6核糖体蛋白(S6 Ribosomal Protein,S6)的总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4周模型组小鼠的毛色体重、肝脏大体形态、肝重体重比及马松三色染色均显示其肝纤维化已经形成,表明在造模4周后,肝纤维化模型已成功建立;(2)相比于8周模型组,治疗组小鼠的肝组织结构损伤改善明显,肝细胞坏死数量和炎症细胞数量显着减少,表明ω-3 PUFAs饮食干预显着改善纤维化肝组织损伤;(3)与8周模型组相比,治疗组Bcl-2、Bcl-x L和PCNA蛋白表达显着升高。表明ω-3 PUFAs饮食干预有效抑制肝细胞的凋亡并促进肝细胞的增殖;(4)与8周模型组相比,治疗组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表明ω-3 PUFAs饮食干预显着抑制HSCs的活化;(5)与8周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胶原纤维含量及促纤维化蛋白Collagen1A1和Fibronectin表达显着降低,表明ω-3 PUFAs饮食干预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6)与8周模型组相比,治疗组mTOR和S6的磷酸化水平显着下降,表明ω-3 PUFAs饮食干预对mTOR通路有抑制作用,mTOR信号通路是介导其作用的信号通路之一。结论:ω-3 PUFAs饮食干预对肝纤维化具有防治作用,mTOR信号通路是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之一。
谯明[5](2020)在《转录—蛋白质组学的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筛选芹菜子和芹菜根抗肝纤维化有效部位及单体活性成分;构建芹菜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初步预测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阐明芹菜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后续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TGF-β1诱导HSC-LX2细胞活化,建立体外肝纤维化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比较芹菜子和芹菜根不同提取物及其萃取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2)通过检测HSC-LX2细胞增殖、凋亡及肝纤维化指标含量,观察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采用GC-TOF-MS和UHPLC-MS/MS技术对芹菜子有效成分进行识别分析,共同考察芹菜子抗肝纤维化活性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3)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和聚酰胺柱色谱等方法对芹菜子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和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所有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筛选;4)通过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和本实验室已有研究获取芹菜子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String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采用DAVID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5)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0.60g·kg-1)及芹菜素高剂量组(0.60g·kg-1)、中剂量组(0.30g·kg-1)和低剂量组(0.15g·kg-1),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40%CCl4花生油溶液(1m L·kg-1),正常组给予相应体积花生油,每周2次,连续9周。从造模第5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5周。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清和肝、脾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ALB、TP、ALP和LDH水平;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TB、DB、GSH-PX、Hyp、SOD和MDA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A、LN、PCIII和IV-C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和COL-I蛋白的表达;6)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大鼠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质,对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整合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对差异m RNA-protein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对富集程度高的靶蛋白进行验证,进一步阐明芹菜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1)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和芹菜根95%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部位可有效抑制HSC-LX2细胞活化,降低LN、HA和PCIII的含量,促进细胞凋亡,其中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最强,故将芹菜子作为后续研究对象;2)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高剂量对HSC-LX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5.14%、73.52%、54.09%和43.3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5%、4.3%、0.7%和0.1%,石油醚部位细胞上清液中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更接近于正常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中共鉴定识别出122个化学成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呈现由强到弱的趋势,与所含芹菜素、芹菜甲素、秦皮乙素及其含量呈正相关;3)从芹菜子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佛手柑内酯、芹菜苷、芦丁、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大叶茜草素和芹菜甲素。芹菜素、芹菜苷、芦丁、山柰酚、槲皮素和芹菜甲素对HSC-LX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1.32%、30.87%、15.81%、22.02%、48.28%和61.93%;4)筛选得到芹菜子17个活性成分,其中apigenin、aesculetin和3-n-butylphthalide具有较多的作用靶点,可能在芹菜子的药理作用中起到较为核心的作用。芹菜子活性成分作用的69个靶点主要涉及collagen catabolic,inflammatory response和negative 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storage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TGF-β,NF-κB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5)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LN、PCIII和IV-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血清肝功能指标AST、ALT、ALP、MDA、LDH、Hyp、TP、TB和DB水平显着下降(P<0.05),ALB、SOD和GSH-PX水平显着升高(P<0.05);大鼠的肝脾指数明显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芹菜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及炎性程度逐渐减轻;6)通过转录组学分析,芹菜素组中有161个基因上调,891个基因下调,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PPAR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Cell adhesion molecules。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芹菜素组中正调控蛋白207个,负调控蛋白332个,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HIF-1/VEGF/MAPK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ECM-receptor interaction。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芹菜素可能通过HIF-1/MAPK/e NOS/VEGF/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中TGF-β1、α-SMA、HIF-1α、VEGF、i NOs、FAK和p38 MAPK m 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抑制,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1)从芹菜子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佛手柑内酯和大叶茜草素为首次从芹菜子中分离得到,大叶茜草素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芹菜子有效成分识别分析结合单体化合物体外药效实验,确定了芹菜素、芹菜甲素和秦皮乙素是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芹菜素生物活性最强;2)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了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体现了芹菜子“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3)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从整体水平探讨了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建立了“多靶点-多通路”复杂网络关系,从系统层面探析芹菜素抗肝纤维化机制为通过TGF-β、HIF-1、MAPKs、PI3K/AKT、e NOS和VEGF介导的FAK磷酸化途径来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何国鑫,陈华国,邓青芳,周欣[6](2019)在《黄酮类化合物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肝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发病率不断攀升。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持续恶化会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等疾病。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在保肝作用方面效果显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酮类化合物毒性低、不良反应小,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尤其是近三年来国内外黄酮类化合物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王翠竹[7](2018)在《桔梗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抗抑郁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利用GC-MS、LC-MS、NMR、代谢组学、血清药物化学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对桔梗根、茎、叶及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抗抑郁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从桔梗4个部位中共鉴定了268个化学成分,其中发现1个新的炔醇类化合物;结合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找到可区分不同部位的29个差异性成分;筛选出具有良好抗抑郁作用的桔梗叶新药用部位;揭示了桔梗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9条内源性代谢通路;发现桔梗叶提取物20个原型入血成分。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首次采用HS-SPME结合GC-MS技术,从桔梗4个部位中共鉴定出87个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39种,醛类9种,醇类4种,酯类15种,酮类4种,杂氧类13种,酚类2种以及酸类1种。其中,根中26个成分,主要为酯类(32.40%)和醛类(21.89%),包括香草醛(16.22%)等15个特征性成分;茎中17个成分,主要为烃类(36.19%)和醇类(29.11%),包括己醇(29.11%)等9个特征性成分;叶中33个成分,主要为酯类(34.18%)和烃类(25.60%),包括(Z)-3-己烯基乙酸酯(19.21%)等20个特征性成分;种子中30个成分,主要为烃类(19.60%)和醛类(13.06%),包括芍药醇(6.68%)等21个特征性成分。鉴定并比较了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分布,填补了桔梗茎、叶及种子部位挥发性成分研究的空白。2、首次采用UPLC-QTOF-MS结合UNIFI天然产物分析平台,对桔梗的根、茎、叶及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的分析与鉴定,分别鉴定了73,42,53及66种化合物,包括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及甾体等物质成分。3、首次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桔梗4个部位进行了非靶标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鉴定,发现29种差异性成分,分别为:根中9个差异性成分,包括桔梗皂苷A、-B、-D2、-G3和-K、去芹糖桔梗皂苷E、2’-O-乙酰基桔梗皂苷D2、2″-O-乙酰基远志皂苷D2以及三棱酸;茎中3个差异性成分,包括棉黄苷、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以及2,6-二-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叶中7个差异性成分,包括罗汉果黄素、7-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ロ山酮、4′,7-二甲基鸢尾黄素、姜黄醇酮、白术内酯II、老鹳草素、1,2,3,4,6-五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种子中10个差异性成分,包括异补骨脂双氢黄酮、黄杉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花旗松素-3-O-葡萄糖苷、双氢山奈酚、石莲姜素、3-羟基柚皮素、芹菜醇、ω-羟基大黄素、6-羟基芦荟大黄素及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苄酯。研究结果表明,桔梗的4个部位中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4、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及制备HPLC从桔梗叶中分离得到45个化合物。利用TLC色谱法、NMR及MS法鉴定了其中41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桔梗炔醇(1)、桔梗皂苷E(2)、桔梗皂苷元(3)、桔梗皂苷D3(4)、去芹糖桔梗皂苷D3(5)、桔梗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6)、去芹糖桔梗皂苷D(7)、桔梗皂苷D(8)、桔梗皂苷G1(9)、远志酸(10)、齐墩果酸(11)、齐墩果酮酸(12)、3β-羟基-12-氧代齐墩果-28-酸(13)、白桦脂醇(14)、α-菠菜甾醇(15)、豆甾醇(16)、β-谷甾醇(17)、胡萝卜苷(18)、党参炔苷(19)、槲皮苷(20)、野黄芩苷(21)、柚皮苷(22)、芦丁(23)、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4)、二氢槲皮素(25)、山奈素(26)、木樨草素(27)、紫丁香苷(28)、乙烷基紫丁香苷(29)、甲氧基丁香酚4-O-鼠李糖基-葡糖苷(30)、白术内酯II(31)、联苯甲酸(32)、咖啡酸(33)、没食子酸(34)、肉豆蔻酸(35)、棕榈酸(36)、(2R,3R,4E)-十八碳-4-烯-1,2,3-三醇(37)、1,2,4-三羟基十七-16-烯(38)、正十八烷(39)、蔗糖(40)、果糖(41)。其中化合物13、29、30、31、32、37及38均为首次从桔梗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5、首次开展了桔梗根、茎、叶及种子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桔梗根和叶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桔梗叶提取物显示出更为显着的药理作用,包括增加LPS诱导的抑郁症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提高其糖水偏好率,增加旷场实验中的直立次数,显着缩短其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6、首次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了桔梗叶提取物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桔梗叶提取物可通过调控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花生四烯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以及肌醇磷酸代谢等9个内源性代谢通路而起到抗抑郁作用。7、首次利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研究了桔梗叶提取物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从灌胃给予桔梗叶提取物的健康小鼠血清中共鉴定了24个原型成分,其中的20种成分也在抑郁症病理模型小鼠血清中检测出。结合文献报道,推断入血成分中的芦丁、飞燕草素、双氢槲皮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及山奈酚-3-O-L-阿拉伯吡喃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桔梗炔醇可能与桔梗叶抗抑郁作用密切相关。综上,通过本论文的研究,阐明了桔梗根、茎、叶及种子不同部位的化学物质基础;发现了不同部位的化学差异性成分;筛选出桔梗叶提取物具有抗抑郁的生物活性,并探讨了作用机制;研究了桔梗叶的入血成分等,提高了桔梗研究的科技含量,为进一步将桔梗叶提取物开发成抗抑郁创新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肖亚君[8](2018)在《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对CCl4所致实验性急性肝损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对CCl4所致实验性急性肝损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易善复组、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小鼠分别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易善复195.4mg/(kg·d)、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40mg/(kg·d)、80mg/(kg·d)、160mg/(kg·d)连续灌胃7天。在第7天末次灌胃处理后1h,除了空白组腹腔注射10ml/kg橄榄油外,易善复组、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各剂量组小鼠,均根据体重在其腹腔一次性注射(ip)0.1%CCl4橄榄油溶液,用来构建小鼠实验性急性肝细胞损伤模型。在建模期间小鼠禁食但不禁水。16h后,将小鼠腹腔麻醉,剪掉胡须后摘眼球取血并摘取肝脏,检测实验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肝脏匀浆中SOD活力、MDA含量。将肝组织标本制作成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光学显微镜下病理形态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小鼠肝脏TNF-α及IL-1β的表达。结果:(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数据,对比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ALT、AST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提示建模成功。与模型组进行对照分析,易善复组、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2)相比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匀浆中SOD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MDA则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药物进行干预的各组中,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易善复组小鼠肝组织匀浆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3)根据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空白组肝脏组织HE染色大致正常,模型组的肝脏组织HE染色肝细胞可明显观察到:胞质疏松化、气球样变、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甚至可见桥接坏死、大片坏死。药物干预各组肝细胞上述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以多糖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4)免疫组化结果分析: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小鼠肝组织TNF-α及IL-1β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高、中剂量组、易善复组肝组织TNF-α、IL-1β蛋白表达降低(相比于模型组,P<0.05)。但通过统计发现,富硒猕猴桃根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及易善复组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对CCl4所致实验性急性肝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可下调CCl4所致实验性急性肝损小鼠TNF-α及IL-1β蛋白表达。3.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的肝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调节细胞因子相关。
耿睿韬[9](2016)在《柔肝法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炎患者肝功能、MDA、NO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药物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观察柔肝法拟方对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在此基础上检测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以进一步分析柔肝法拟方对药物性肝炎患者血清MDA、NO的影响,以探讨其可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机制。方法:收集、观察、整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病房60例符合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型(药物性肝炎)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停用致肝损伤药物以及一般治疗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柔肝法中药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针2.4g加液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2.4g加液静滴,每日一次。疗程均为3周,随访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脏转氨酶水平变化以及其临床症状对比情况,检测其血清MDA、N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ALT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降低,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ST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ST水平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P、GG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P、GGT、TBIL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O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柔肝法拟方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可降低药物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表明柔肝法拟方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确切治疗效果。2.柔肝法拟方可降低药物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水平,表明柔肝法拟方可抑制肝脏转氨酶ALT、AST活性,修复受损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3.柔肝法拟方可降低药物性肝炎患者血清MDA、NO水平,表明柔肝法拟方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清MDA、NO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肝细胞膜结构,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损伤。
向岑[10](2016)在《Anastatin B衍生物抗氧化作用及抗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由基在体内过度积累会引起机体的氧化和众多疾病,如肝损伤、衰老和肿瘤等。Anastatin B是含生草(Anastatica hierochuntica)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有报道显示Anastatin B衍生物对大鼠的原代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本课题组前期首次用化学法成功合成Anastatin B衍生物compound 1及compound 2。本论文以compound 1和2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化学评价法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评价了候选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运用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评价这两个化合物的保肝活性,并对其保肝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利用体外化学法评价了 compound 1和2的总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结果显示:compound 1和2的总还原能力分别为221.56 g/mol和193.66 g/mol;ABTS·自由基清除力的EC50值分别为2.40mM和2.74 mM;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Ec50值分别为0.13 mM和0.16 mM。以上结果说明:compound 1和2都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次,进一步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 compound 1和2的细胞毒性及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单独使用100 μM的compound 1或2处理PC-12细胞48 h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31.96%和60.77%,说明compound 2的细胞毒性较小;当使用1 μM的化合物对PC-12细胞进行预保护时,compound 2处理组能有效的抑制H20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细胞存活率为93.75%,是compound 1处理组细胞存活率(35.77%)的2.6倍。以上结果说明:与compound 1相比较,compound 2的细胞毒性更低,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更强。最后,利用四氯化碳(CC1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了 compound 1和2的保肝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CCl4模型组相比,compound 1预处理组和compound 2预处理组的肝损伤指标如ALT、AST、LDH、MDA的活性和含量明显降低,而对肝损伤起保护作用的GSH含量显着升高,且compound 2预处理组的保护效果效果优于compound 1(p<0.01)。HE染色的结果也与以上实验结果一致,两个化合物预处理组的肝组织受损程度明显减轻,且compound 2预处理组的保护效果优于compound 1。此外,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检测结果显示:compound 1和2预处理后TNF-α均明显降低(p<0.05),compound 2具有更强的抑制TNF-α生成的活性。CYP2E1的检测也显示出相同趋势。这可能是compound 1和2发挥抗氧化作用和保肝活性的作用机制之一。综上所述,compound 1和2在体外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肝损伤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和一只CYP2E1的表达有关。compound 2在三个水平的实验中均表现出更高的活性作用,今后将深入地研究其抗氧化作用及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二、复方藤梨根对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肝脏磷脂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藤梨根对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肝脏磷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2X7R/NLRP3信号通路探讨枳葛口服液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炎症小体在中医药干预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重楼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
1 药效成分 |
2 药理作用 |
3 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
4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
1 CYP代谢 |
2 线粒体稳态 |
3 氧化损伤 |
4 细胞凋亡 |
5 胆汁淤积 |
6 Ca~(2+)浓度平衡破坏 |
7 免疫激活介导的炎症因子释放 |
8 特异反应 |
9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
第一节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
2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
3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二章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心血管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1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2 心血管毒性机制研究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索重楼皂苷Ⅰ的体内肝毒性机制 |
第一节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生物信息分析 |
6 机制分析 |
7 PPI网络 |
8 潜在生物标志物 |
第二节 Q300靶向代谢组学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通路富集 |
6 通路分析 |
7 潜在生物标志物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1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
2 Q300靶向代谢组学 |
3 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
第四节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验证 |
1 动物组织Western blot验证 |
2 斑马鱼qPCR实验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
2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3 重楼卓苷Ⅰ的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
4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推测与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壮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论治 |
1.5 慢性乙型肝炎壮医论治 |
1.6 壮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1.6.1 壮药联合阿德福韦酯 |
1.6.2 壮药联合恩替卡韦 |
1.6.3 壮药联合拉米夫定 |
1.6.4 根据西医适应证选择用药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3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来源 |
1.1.2 病例总数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案及流程 |
2.1 分组 |
2.2 中药组治疗方案 |
2.3 对照组治疗方案 |
2.4 观察期限 |
2.5 用药随访 |
3 疗效评估指标 |
3.1 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 |
3.2 症状分级与积分判断标准 |
3.3 实验室指标检验值范围 |
3.4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3.5 安全性指标 |
4 数据收集及统计 |
5 基数资料比较 |
5.1 一般资料 |
5.2 实验室资料 |
5.3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 两组受试者不同时间点 HBV DNA 水平比较 |
3 两组受试者治疗24、48wk HBeAg水平比较 |
4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肝硬度测定值(LSM)检测情况 |
5 两组受试者治疗0、24、48周时证候积分比较 |
6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S,U/L) |
7 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慢性HBV感染者治疗困境 |
2 中西结合治疗HBeAg阳性CHB的优势探讨 |
3 从“毒虚致病”理论探讨CHB的中医治疗 |
4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组方理论探讨 |
5 白花香连解毒颗粒的前期研究 |
6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的临床结果分析 |
7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病毒性肝炎常见症状分级量化表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慢性肝病的壮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4)mTOR信号通路介导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1.1.1 肝纤维化的简介 |
1.1.2 肝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
1.1.3 肝纤维化的常用治疗方法 |
1.2 ω-3 PUFAs的研究进展 |
1.2.1 ω-3PUFAs的来源与组成 |
1.2.2 ω-3PUFAs的生理作用 |
1.2.3 ω-3PUFAs与慢性疾病 |
1.3 CCl_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1 CCl_4的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 |
1.3.2 CCl_4诱导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1.4 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4.1 mTOR信号通路的由来与分子组成 |
1.4.2 mTOR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调节机制 |
1.4.3 mTOR信号通路与相关疾病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建立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初步鉴定 |
2.4.2 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马松三色染色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ω-3 PUFAs饮食干预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ω-3 PUFAs饮食干预显着改善纤维化肝组织损伤 |
3.4.2 ω-3 PUFAs饮食干预减少肝细胞凋亡并促进肝细胞增殖 |
3.4.3 ω-3 PUFAs饮食干预显着抑制HSCs的活化 |
3.4.4 ω-3 PUFAs饮食干预显着减少胶原纤维及促纤维化蛋白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ω-3 PUFAs饮食干预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5)转录—蛋白质组学的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芹菜子和芹菜根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研究 |
实验一 芹菜子和芹菜根不同提取物及萃取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筛选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GC-TOF-MS和 UHPLC-MS/MS的芹菜子化学成分及抗肝纤维化活性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芹菜子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预测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芹菜素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基于转录组学的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及验证实验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芹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黄酮类化合物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具有抗肝损伤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 |
2 作用机制 |
2.1 抑制氧化应激 |
2.2 改善脂质代谢 |
2.3 减轻线粒体损伤 |
2.4 诱导细胞凋亡 |
2.5 调节信号通路 |
2.5.1 TGF-β1/Smad信号通路 |
2.5.2 Bcl-2/Bax信号通路 |
2.5.3 脂联素信号通路 |
2.5.4 AMPK/SIRT1信号通路 |
2.5.5 NF-κB信号通路 |
2.5.6 库普弗细胞活化信号通路 |
2.5.7 JAK/STAT信号通路 |
3 结语及展望 |
(7)桔梗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药食同源研究进展 |
1.1.1 药食同源概述 |
1.1.2 药食同源资源 |
1.1.3 药食同源发展方向 |
1.2 桔梗的研究进展 |
1.2.1 化学成分研究 |
1.2.2 生物活性研究 |
1.2.3 临床应用 |
1.3 中药研究的先进技术概述 |
1.3.1 UPLC-QTOF-MS结合UNIFI技术 |
1.3.2 HS-SPME-GC-MS技术 |
1.3.3 入血成分研究方法 |
1.3.4 药物分子模拟技术 |
1.3.5 代谢组学 |
1.4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概况 |
1.4.1 抗抑郁化药 |
1.4.2 抗抑郁天然药物 |
1.4.3 抗抑郁中药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思路 |
1.6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桔梗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供试品的制备 |
2.2.2 GC-MS分析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章 桔梗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UPLC-QTOF-MS检测条件 |
3.2.3 数据采集和数据的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桔梗不同部位化学成分鉴定 |
3.3.2 桔梗不同部位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桔梗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化合物的鉴定 |
4.3.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4 讨论 |
第5章 桔梗不同部位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 |
5.1.3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供试品的制备 |
5.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5.2.3 糖水偏好实验 |
5.2.4 体重及摄食量 |
5.2.5 旷场实验 |
5.2.6 强迫游泳实验 |
5.2.7 悬尾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糖水偏好率 |
5.3.2 体重及摄食量 |
5.3.3 旷场实验 |
5.3.4 强迫游泳试验 |
5.3.5 悬尾试验 |
5.4 讨论 |
第6章 桔梗叶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样本收集 |
6.2.2 样本处理 |
6.2.3 UPLC-QTOF-MS检测条件 |
6.2.4 统计学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UPLC-QTOF-MS的稳定性评估 |
6.3.2 血清和海马代谢组学轮廓的分析 |
6.3.3 潜在生物标记物和相关信号通路的鉴定 |
6.4 讨论 |
6.4.1 脂质代谢 |
6.4.2 氨基酸代谢 |
6.4.3 能量代谢 |
6.4.4 其它代谢 |
第7章 桔梗叶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7.1 实验材料 |
7.1.1 材料 |
7.1.2 仪器 |
7.1.3 实验动物 |
7.2 实验方法 |
7.2.1 UPLC-QTOF-MS检测条件 |
7.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取血方法 |
7.2.3 生物样本的处理 |
7.2.4 统计学分析 |
7.3 实验结果 |
7.4 讨论 |
第8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对CCl4所致实验性急性肝损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实验材料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柔肝法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炎患者肝功能、MDA、NO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观察对象 |
2 设计方案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给药方案 |
5 观察指标 |
6 实验室指标测定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3 两组患者临床分型分布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变化比较 |
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ST变化比较 |
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P、GGT变化比较 |
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BIL变化比较 |
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DA变化比较 |
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变化比较 |
12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中医学对DILI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DILI的认识 |
3 导师治疗DILI学术思想 |
4 柔肝法拟方的组成与方义及药理研究 |
5 柔肝法拟方治疗DILI的机制探讨 |
6 本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中英文词语对照 |
附录2 诊疗流程 |
附录3 评估肝病CIOMS/RUCAM评分量表 |
附录4 病例观察表 |
附录5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6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10)Anastatin B衍生物抗氧化作用及抗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氧化应激概述 |
1.1.1 氧化应激与自由基 |
1.1.2 自由基生成 |
1.1.3 自由基的生物活性 |
1.1.4 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5 氧化应激与疾病 |
1.1.6 自由基清除与抗氧化 |
1.2 肝损伤 |
1.2.1 肝损伤的机制 |
1.2.2 肝损伤评价模型 |
1.2.3 肝损伤指标 |
1.3 抗氧化物质的类型及应用 |
1.3.1 天然抗氧化产物 |
1.3.2 合成类抗氧化物质 |
1.3.3 抗氧化物质的化学结构分类 |
1.4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概述 |
1.5 Anastatin B衍生物研究简介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细胞株 |
2.1.4 实验动物 |
2.1.5 测试化合物 |
2.1.6 常用试剂配制 |
2.1.7 体外化学方法测试主要试剂 |
2.1.8 细胞用试剂配制 |
2.1.9 0.25%四氯化碳花生油的制备 |
2.1.10 肝素EP管的制备 |
2.1.11 细胞的培养与冻存 |
2.2 实验方法 |
2.2.1 compound 1和2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检测 |
2.2.2 compound 1和2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2.2.3 compound 1和2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ompound 1和2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检测 |
3.1.1 总还原能力的实验结果 |
3.1.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实验结果 |
3.1.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法评价的实验结果 |
小结 |
3.2 compound 1和2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2.1 没食子酸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
3.2.2 compound 1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
3.2.3 compound 2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
小结 |
3.3 compound 1和2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3.1 血清AST的活性变化 |
3.3.2 血清ALT的活性变化 |
3.3.3 血清LDH的活性变化 |
3.3.4 血清MDA含量变化 |
3.3.5 肝匀浆中GSH的含量变化 |
3.3.6 HE染色 |
3.3.7 血清中TNF-α的含量变化 |
3.3.8 肝脏CYP2E1蛋白的表达 |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四、复方藤梨根对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肝脏磷脂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2X7R/NLRP3信号通路探讨枳葛口服液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 熊仕英.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D]. 王文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D]. 李家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mTOR信号通路介导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D]. 王荣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5]转录—蛋白质组学的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D]. 谯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6]黄酮类化合物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何国鑫,陈华国,邓青芳,周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12)
- [7]桔梗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抗抑郁作用的研究[D]. 王翠竹. 吉林大学, 2018(12)
- [8]湘西富硒猕猴桃根多糖对CCl4所致实验性急性肝损的保护作用[D]. 肖亚君. 南华大学, 2018(01)
- [9]柔肝法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炎患者肝功能、MDA、NO的影响[D]. 耿睿韬.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Anastatin B衍生物抗氧化作用及抗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研究[D]. 向岑.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