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主要城市生活质量排名榜(论文文献综述)
姜玉婷,QS[1](2021)在《创世界高校排名新纪元 为国际生择校奠基——专访QS创始人Nunzio Quacquarelli》文中研究指明致力于世界高校排名,做留学生求学路上"引路人"。从早期儒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理念的提出,到现代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教育始终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站立于时代的潮头,观我国社会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入、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鲜明。而在以海外留学为代表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中,
周言艳[2](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邓森[3](2021)在《我国网球竞赛体制探究及融入国际网球竞赛体制的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网球竞赛体制起始于计划经济发展时期,经过不断的改革和逐步完善,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网球竞赛体制,对推动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网球竞赛体制在不断改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诸多的不足,如何解决我国竞赛体系不完善和竞赛制度的欠缺,是我国网球运动融入国际网球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国际网球竞赛体制和我国网球竞赛体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PEST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际网球竞赛体制和我国网球竞赛体制的发展展开分析,旨在为我国网球竞赛体制融入国际网球竞赛体制提供理论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国际网球竞赛组织主要有三个,即ATP、WTA和ITF,三大网球组织共同管理和制定网球竞赛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持网球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良好运行。三大网球组织在职能上大致相同,负责网球运动员的积分、排名和奖金分配以及竞赛规则制度的制定和球员的资格审核等。(2)国际网球竞赛体制具有赛事数量增多,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日益成熟;竞赛体系结构逐步优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较为完善等特点。(3)目前,负责我国网球竞赛活动的机构组织主要有:政府机构、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网球运动协会以及行业与部门系统等,各个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各自领域内的相关网球竞赛的事务。(4)全运会和青运会的网球比赛项目、全国网球锦标赛、中国网球巡回赛和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等,以及在国内举办的ATP、WTA和ITF职业网球赛事等竞赛活动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的网球竞赛体系结构。(5)全运会和青运会的网球比赛项目是直接由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进行统一筹划与管理,各类网球巡回赛等竞赛活动是由中国网球协会主办,与承办方签订承办合同,实行契约化管理。国内举办的高级别的网球赛事由赛事资源方(ATP、WTA和ITF)直接委派赛事监督负责赛事的协调、检查以及监督和管理。(6)与国际网球竞赛体制相比,体育体制、竞赛体系、竞赛制度、竞赛运营管理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网球竞赛体制融入国际网球。(7)普及“塔腰、塔基”赛事、打造“塔尖”品牌赛事;坚持开放包容、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办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深化网球“管办分离”改革;深化网球职业化、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以法治“网”、健全网球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谢震[4](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历来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及组织形式,而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当中。深入探寻马克思《资本论》中丰富的城市生活思想,对于践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新时代使命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轨迹。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形成于19世纪西方大工业城市历史背景中,城市无产阶级的生活现状是其研究对象与理论批判的出发点。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畅想;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伦理生活阐释;恩格斯工业城市批判理论中所表达的城市生活思想。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创作时期到《资本论》的写作发表,马克思的城市生活思想呈现出阶段性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日臻成熟。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城市生活的现实基础——异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揭示与批判,说明19世纪城市无产阶级的现实生活状况;二是对城市生活的两种错误观念——“禁欲观”的批判,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其彻底否定;三是对城市生活的形塑机制的说明,批判19世纪资产阶级主导的城市改良无益于城市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提升;四是说明城市生活的内在危机,批判大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城乡物质变换中无法弥补的裂缝,破坏了城乡生活的自然规律;五是阐明城市生活的价值遵循,要以人类解放为根本目标,生活须脱离旧的桎梏而被给予充裕、自由的样态。其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立足点,对空间环境的改造是城市无产阶级生活提升的切入口,城市生活繁荣发展是达成必然王国内的自由的重要路径——这也是相关理论分析的可能性创新。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批判性特征,根植于对19世纪大工业城市生活问题的批判;二是阶级性特征,始终坚持把无产阶级作为城市生活最重要主体与推动性力量;三是空间性特征,空间意识贯穿其城市生活思想的始终;四是制度性特征,肯定政治法律制度对保障无产阶级城市生活权益的进步作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后人结合时代问题实现了对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首先,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并在分析资本主义城市生活问题过程中做出概念创新与理论探讨;其次,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作为其施政策略的参考依据,并提供了可借鉴的城市生活保障举措;再者,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其理论发展由中国特色城镇化重大成果所彰显。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是:正确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的重要指导;城市生活主体自我塑造的行动指南;解决当下城市生活问题的理论武器;判断城市生活生态限定的认知基础。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深刻启示是:坚持稳健的经济发展,保障城市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及美好生活需要;以人为本,培育城市生活主体的“德性、自由与精神”;加强城市生活的制度治理,打造“良性传统、身份认同与尚善规划”;树立生态道德观与生命共同体意识,创造诗意的城市生活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美好城市生活“共建、共享、共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发展与理论体系的建构,伴随着中国城市繁荣发展及城市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创建美好城市生活业已成为关乎文明进步的时代课题。挖掘与吸取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资源,才能确保当代城市生活具有牢靠的社会主义品格,才能确保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郭东明[5](2020)在《特步公司战略转型的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特步公司的经营净利率创下了2010年以来最低记录,为了提振业绩,公司2015年开始进行了“产品+”、“体育+”、“互联网+”的“3+”战略转型,经过3年的努力,截至2017年完成了品牌批发业务模式向品牌加零售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型。相比之下,361度公司目前还维持着传统的品牌批发型模式,该模式脱离当前市场环境的同时还由于层级过多导致企业面临着高成本的压力。从财务业绩上看,特步公司的战略转型无疑是成功的。在转型完成后的2018年,特步公司的业绩增长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5%,销售净利率提升至10.5%。2019年延续了2018年的发展势头,从2019年中期报告中可以看到,特步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3%,销售净利率提升至13.79%。本文以特步公司的战略转型为案例研究对象,以战略转型理论为基础,对特步公司战略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剖析,对其战略转型的实施进行了解析,结合平衡计分卡对特步公司战略转型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特步公司战略转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启示。特步公司转型成功的案例,对体育用品行业中有战略转型需求的企业的启示有:战略转型目标要明确、品牌定位要清晰、转型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可行性并结合公司实际、决策层要有坚定的战略定力、重视电商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李福林[6](2020)在《国际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日益以知识为基础和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需求刺激了全世界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学历层次国际学生的流动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常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努力将我国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教育高地,吸引国际优秀学生来华留学,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然而,在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的流动趋势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对于新时期全面对外开放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挑战和机遇共存。因此,需要将研究视角转向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优化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和层次,推动来华留学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研究运用推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和国际移民理论,构建“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学历来华留学生规模”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中国与60个来华留学主要生源国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以各国学历来华留学生数据为被解释变量,以中国与各国间的经济、教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数据为解释变量,根据豪斯曼(Hausman)检验结果,选择计量经济学中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各因素对国际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此外,通过按照学历层次和国家类型对数据进行划分,研究还进一步检验了各因素对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类型国家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异质性影响。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生源国的经济发展差异、双边贸易联系、互联网对外开放水平、中国高校的国际排名、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文化因素和环境质量对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对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区分学历层次的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中国政府奖学金和文化因素对学生来华接受研究生教育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按照国家类型分组估计的结果则表明,孔子学院对发达国家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互联网对外开放水平对发展中国家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以下八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针对优秀学历留学生适当开放工作签证;为学历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孔子学院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增进学历留学生的中华文化体验;推动来华留学学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体系;结合区域人居环境质量优势吸引学历留学生;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海外招生宣传方式。
胡碧洋[7](2020)在《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省部共建大学”、“2011计划”等政策的大力发展,我国高水平大学进步显着,2015年伊始,我国大学开始进入追求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的“双一流”建设阶段。“双一流”建设工程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国高水平大学储能发力,力求能够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并得到全球认可,这就需要我国高水平大学充分把握近二十年蓬勃发展的世界大学排名活动。21世纪以来,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THE世界大学排名等排名相继出现,为高水平大学的界定提供了相对清晰和共通的标准,即位于排名前列的大学就是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为思考和评价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方向、建设策略和建设成效提供了相对客观、可观察和可借鉴的路径。但是,我国大学在追求提升大学的世界排名过程中,出现了观念上和理解中的盲目现象与极端现象,脱离国情,唯世界大学排名马首是瞻,甚至仅仅以某个或某些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个别或部分指标为标准,构思和实践高水平大学建设。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各种世界大学排名是引进的新事物,我们实际上缺少对世界大学排名全面的、科学的、历史的理解。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前列的国外着名大学,确实是举世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学习、借鉴和追赶这些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迫切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我们对世界大学排名的理解和实践。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大学排名这一评价工具、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制定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长期的有效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厘清大学排名的沿革、性质、运用原则和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工具的指标体系与内在共性价值取向,明确大学排名的工具性价值。二是,以全球认可度较高的QS、THE、ARWU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数据为依据,探求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世界高水平大学间的差距。三是,对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五所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剖析其发展历程及个性特色,以及世界高水平大学所呈现的共性要素,以求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更为丰富详实的信息和启示。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判定大学发展状态和水平的工具,具有自身产生的背景、内容、性质和取向,无论是大学抑或是国家,借鉴或运用世界大学排名,应该清晰把握世界大学排名工具的这些要素,基于自身实际加以参考或借鉴,而不是简单地、不假思索地直接搬用。第二,尽管不同的世界大学排名各有其背景、内容、性质和取向,但都包容了若干重要的共同要素。基于这些共同要素可以看到,近五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尤其是其中的顶尖高水平大学,经过一系列建设工程,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科学研究领域的进步更是明显,这提升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第三,基于世界大学排名的共性要素,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冲击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呈现明显不平衡状态,其间差距显着甚至呈现扩大趋势。第四,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前位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在建设过程中呈现了一些基本的共性,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其二,高度重视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其三,高度重视高质量的办学过程。世界大学排名的各项数据分析和世界高水平大学成长的路径,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丰富和具体的价值信息和经验启示,针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和面临困境,本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第一,关注学科规划布局,有效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第二,优化科学研究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第三,坚守文化本位,孕育和厚培高质量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第四,提高国际化水平,深化和丰富学术交流。第五,逐步优化生师比和师职比,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高水平大学所在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高水平大学建设,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和生态氛围建设方面,选择实际路径,推行有效举措,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
张琦[8](2020)在《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历经数次改革,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银行业获取优质资产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金融监管也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导致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经营风险却不断上升,亟需探寻改革路径。金融科技的兴起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转型动力。通过与新兴科技的有机融合,银行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突破传统业务局限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金融科技在带来改革动力的同时,也对银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金融业态正在持续蚕食着银行业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提升了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因此,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提升居多还是负面冲击居多?能否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就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控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方面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更具发展潜力。同时,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在资产不良率和净息差方面的表现,以及资本约束情况的变化,发现由制度因素推动的转型路径在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2)中国是金融科技大国,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总体而言落后于美国,本文认为底层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在战略规划、学术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现状,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科技相对于美国而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速度和效率远超美国,并且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比美国更具发展前景;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还是云计算,中国与美国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金融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3)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各类传统业务经营指标的变化,本文发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上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在负债业务领域,互联网理财分流了银行业的存款资金,尤其是住户存款受到了强烈影响,从而增加了我国银行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互联网信贷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覆盖较少的长尾客户群体,因此对银行业的冲击因银行类型而异: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小的影响,而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中间业务领域,通过快捷高效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抢占了银行业大量支付清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财富管理业务也受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等新兴金融模式的分流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4)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处于两期叠加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还在持续发生,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技术对银行业传统业务的改革机制后发现,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和前景正在不断显现。并且,在分析国内外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后发现,通过发挥金融科技在银行业转型升级途径中的优势作用,银行业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不断提升。(5)本文用Malmqusit指数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近似反映银行业竞争力的变化。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除去受到几次外界宏观因素冲击之外,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对较慢;金融科技通过优化风控水平、强化创新能力等有效途径,对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着的正面提升作用;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提升效应最高,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提升次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提升作用不显着。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我国银行业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1)在国家政策层面,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扫清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障碍,发挥基础科技研究带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扩大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2)在行业监管层面,应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立法,构建行业监管框架,深化金融监管与先进科技的有效融合,加强与国外监管机构的交流联系,学习国外先进金融科技监管理念;(3)在银行发展层面,应强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投资或并购金融科技企业,并且加强新型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合规科技的落地应用,提升风险控制准确性。同时,应综合发挥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深入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行制宜确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杨泊微[9](2020)在《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校共同构成了法国“双轨制”的高等教育体制,它是法国高等教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最具法国特色的教育制度,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双轨制”模式的优势在于其互补性,它在普及大众教育同时也不影响精英教育的开展。但是,多年来,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校在教育上并无交集,“双轨制”呈两极分化方向发展,这种状态让法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受到影响。为促进综合性大学和大学校的靠拢,更加突出“双轨制”的价值,法国政府通过“大校园计划”、“高等教育机构重组”等众多措施来加强“双轨制”的联系。本研究主要从“双轨制”的优势作为研究切入点,阐述法国“双轨制”改革的措施,分析其成效和不足。最后为我国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互补,普教与职教的互通提出思考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去追溯法国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校的源头,寻找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形成的依据,发现了综合性大学和大学校在法国高等教育中分别承担了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任务,并沿着历史的脉络,找到了法国“双轨制”中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互补的独特优势,也发现了“双轨制”带来的客观问题,并以此进入到“双轨制”改革之路。其次,论文主要从政府和高校阐述了法国针对“双轨制”的问题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分析了“双轨制”的改革更加发挥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各自优势以及互补性。最后,针对独具特色的法国“双轨制”的改革对我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互补、普教和职业教育互通提出建议。
吴兆蕾[10](2020)在《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也是在不断提高,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在国际上竞争也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科学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变化加快、需求的不确定性、投资不断扩大及各种潜在风险等,要想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得一席之地,全面地、系统性地、有效地适应当地市场的营销策略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营销策略,解决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可以开拓更多的市场业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增加营业收入、长期保持市场主导地位以及引领胶粘剂双组分包装市场新动力与新方向。首先,根据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新技术广泛应用趋势,提出解决双组分胶粘剂包装和静态混合产品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利用PEST工具分析当前中国所面临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行业技术环境宏观分析、微观环境分析和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SWOT分析,重新修正产品的市场定位。再次,充分诊断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目前所面临的营销方面的问题,找出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如:行业竞争激烈、价格过高、渠道商与销售人员管理混乱、内部审批流程效率低等导致客户流失等问题,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应用市场营销STP理论为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重新市场细分、目标客户的选择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找到产品市场定位,发挥其最大化的资源去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完善的营销策略需要结合公司相关保障措施,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策略不仅能够解决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当前所面临的营销问题,同时也帮助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进行全面诊断并对症下药,按照其理论性、逻辑性、实用性进行系统化制定该营销策略来解决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自身问题,又可为更多同行业配套企业提供参考与学习意义。
二、世界主要城市生活质量排名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主要城市生活质量排名榜(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世界高校排名新纪元 为国际生择校奠基——专访QS创始人Nunzio Quacquarelli(论文提纲范文)
孕育于移民、留学、跨文化交流的QS |
不忘初心助力学生发展 |
科学划分考核指标多年排名固守初心 |
紧随学术发展步伐排名体系日益多元 |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乐于助力学生实践 |
QS看好“中国力量” |
疫情催生行业危机逆境中发现新思路 |
(2)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3)我国网球竞赛体制探究及融入国际网球竞赛体制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1 选题目的 |
1.3.2 选题意义 |
理论意义 |
实践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竞赛体制 |
1.4.2 网球竞赛体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关于竞赛体制的研究 |
2.2 关于网球竞赛体制的研究 |
2.3 关于网球职业化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PEST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国际网球竞赛体制发展分析 |
4.1.1 国际网球竞赛组织分析 |
4.1.1.1 世界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 |
4.1.1.2 世界女子职业网球协会(WTA) |
4.1.1.3 国际网球联合会(ITF) |
4.2. 国际网球竞赛体制的特点分析 |
4.2.1 赛事数量增多,赛事规模不断的扩大 |
4.2.2 赛事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
4.2.3 竞赛体系结构逐步的优化 |
4.2.4 竞赛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较为完善 |
4.3 我国网球竞赛体制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4.3.1 我国网球竞赛组织现状 |
4.3.1.1 政府机构 |
4.3.1.2 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
4.3.1.3 网球运动协会 |
4.3.1.4 行业和部门系统 |
4.3.2 各类网球竞赛组织运行现状 |
4.3.2.1 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网球比赛 |
4.3.2.2 全国网球锦标赛和青少年巡回赛 |
4.3.2.3 中国网球巡回赛(简称“中巡赛”) |
4.3.2.4 国内举办的ATP、WTA和ITF职业网球赛事 |
4.3.3 我国网球竞赛体系的现状分析 |
4.3.3.1 本土网球竞赛体系分析 |
4.3.3.2 我国国际职业网球竞赛体系分析 |
4.3.3.3 我国青少年网球竞赛体系分析 |
4.4 我国网球竞赛体制融入国际网球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体育体制影响分析 |
4.4.2 竞赛体系影响分析 |
4.4.3 竞赛制度影响分析 |
4.4.4 竞赛运营影响分析 |
4.4.5 社会文化影响分析 |
4.5 我国网球竞赛体制的不足表现 |
4.5.1 网球竞赛整体体系的不均衡 |
4.5.2 对市场和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不足、缺乏活力 |
4.5.3 竞赛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加大政府的财政负担 |
4.5.4 竞赛体制的法制化建设较为落后 |
4.6 我国网球竞赛体制融入国际网球的PEST分析 |
4.6.1 政治环境 |
4.6.2 经济环境 |
4.6.3 社会环境 |
4.6.4 科技环境 |
4.7 我国网球竞赛体制融入国际网球的策略分析 |
4.7.1 夯实“塔基”与“塔腰”,打造“塔尖”品牌赛事 |
4.7.2 坚持包容开放,吸纳社会力量办竞赛 |
4.7.3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深化“管办分离”改革 |
4.7.4 深化网球项目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 |
4.7.5 依法治“网”,健全网球项目法律法规体系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访谈提纲 |
(4)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轨迹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城市 |
二、城市生活 |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工业革命推进了欧洲近代城市化进程 |
二、城市病加速了“人与自然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断裂 |
三、大规模城市重建下工人居住社区边缘化 |
四、城市生活风尚由上流社会主导 |
第三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畅想 |
二、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伦理生活阐释 |
三、恩格斯工业城市批判理论中的城市生活思想 |
第四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形成轨迹 |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城市生活思想的萌芽 |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城市生活思想的人本主义阶段 |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城市生活所做的现实的历史的说明 |
四、《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城市生活的本质分析 |
五、《法兰西内战》对资产阶级及其它上等阶级城市生活的现实批判 |
六、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系统性展开 |
第二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城市生活的现实基础:异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一、城市工人的体系性“分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分工的结果 |
二、生产分工下城市工人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解体 |
三、工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德性、自由与精神” |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观念形态:《资本论》对两种“禁欲观”的批判 |
一、批判城市产业资本家以生活禁欲实现价值增殖的错误观念 |
二、批判另一种禁欲观:具有欺诈性的资本主义城市信用制度 |
三、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创造与城市资本家生活禁欲关联的彻底否定 |
第三节 城市生活的形塑机制:《资本论》对资本积累形塑城市生活的批判 |
一、揭示资本积累形塑城市生活的作用机制 |
二、批判资本积累与循环对城市生活样态的改变 |
三、制度治理对资本的限制及其对城市生活权益的保障 |
第四节 城市生活的内在危机:城乡物质变换的裂缝 |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转换影响城乡关系及城市生活秩序 |
二、大土地所有制破坏城乡生活的自然规律 |
三、城乡物质变换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修复 |
第五节 城市生活的价值遵循:人类解放理论的“城市生活”向度 |
一、城市无产阶级趋向世俗生活的劳动解放 |
二、解放的逻辑:从生活境遇中现实的个人的解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作为精神家园的城市与城市生活:《资本论》解放逻辑所向 |
第三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批判性特征 |
一、坚持对资本主义城市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批判 |
二、坚持对城市生活状况进行多重视角的批判 |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阶级性特征 |
一、实现了早期“人本”价值观的蜕变 |
二、申明无产阶级的城市生活主体地位 |
第三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空间性特征 |
一、反对城市生活领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 |
二、空间意识贯穿其整个城市生活思想领域 |
第四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制度性特征 |
一、始终要求制定保障工人城市生活的政治法律制度 |
二、指出制度性存在对保障城市生活,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
第四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影响与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影响 |
一、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的城市生活理论创新 |
二、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关键概念的延伸 |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城市生活思想回应 |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在苏联的曲折发展 |
一、列宁运用《资本论》原理与方法分析苏联初期城市生活状况 |
二、布哈林在《资本论》理论框架下的城市生活思想发展 |
三、斯大林的城市生活建设举措及经验教训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贯彻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发展贡献 |
一、继承传统:实现中国城市生活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融通 |
二、建设当下:实现城市生活物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完善 |
三、面向未来:形成全面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新方案” |
第五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深刻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全面认识资本的作用的重要指导 |
二、城市生活主体自我塑造的行动指南 |
三、解决当下城市生活问题的理论武器 |
四、判断城市生活生态限定的认知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深刻启示 |
一、坚持稳健的经济发展,保障城市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及美好生活需要 |
二、以人为本,培育城市生活主体的“德性、自由与精神” |
三、加强城市生活的制度治理,打造“良性传统、身份认同与尚善规划” |
四、树立生态道德观与生命共同体意识,创造诗意的城市生活方式 |
五、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美好城市生活“共建、共享、共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特步公司战略转型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内涵 |
一、战略的内涵及其层次 |
二、战略转型的定义 |
第二节 战略转型理论基础 |
一、竞争战略理论 |
二、核心能力理论 |
三、动态能力理论 |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工具的介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步公司战略转型案例 |
第一节 特步公司简介 |
一、公司简介 |
二、公司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特步公司战略转型动因 |
一、战略转型的外部动因 |
二、战略转型的内部动因 |
第三节 特步公司“3+”战略转型的实施 |
一、产品+ |
二、体育+ |
三、互联网+ |
四、加大体育营销投入 |
五、整合零售渠道 |
六、电子商务和O2O业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步公司战略转型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财务维度 |
一、盈利能力分析 |
二、营运能力分析 |
三、偿债能力分析 |
四、发展能力分析 |
第二节 客户维度 |
一、品牌关注度 |
二、市场份额 |
三、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
一、垂直整合业务模式 |
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三、期间费用分析 |
第四节 学习和成长维度 |
一、员工满意度 |
二、信息化赋能 |
三、研发投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步公司战略转型的启示、存在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特步公司战略转型对同行业的启示 |
一、品牌定位要精准,转型目标要明确 |
二、转型方式的选择,要结合行业环境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
三、对于战略转型,决策层要有强大的战略定力 |
四、充分重视电子商务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第二节 特步公司战略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
一、营业收入高度依赖鞋履产品 |
二、期间费用占收入比重持续上升 |
三、研发投入仍显不足 |
四、单一品牌的经营方式 |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对策 |
一、改善收入结构,推动服装产品和鞋履产品均衡发展 |
二、加强成本费用的管控 |
三、加强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公司的整体研发能力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际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学生流动趋势 |
1.1.2 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入到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 |
1.1.3 吸引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是高校国际化的有效策略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国际学生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推拉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文化资本理论 |
2.1.4 国际移民理论 |
2.2 理论分析框架 |
2.3 研究假设 |
3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概念的界定 |
3.1.2 模型设定 |
3.1.3 变量选择及处理 |
3.2 数据收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国际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经济因素对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 |
4.1.2 教育因素对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 |
4.1.3 社会文化因素对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 |
4.2 国际学生来华接受不同层次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各因素对学生来华接受本科教育的影响 |
4.2.2 各因素对学生来华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4.2.3 国际学生来华接受不同层级学历教育的异质性分析 |
4.3 不同类型国家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各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 |
4.3.2 各因素对发达国家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 |
4.3.3 不同类型国家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异质性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
4.5.2 主要结论 |
5 吸引国际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5.1 合理提高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附加值 |
5.1.1 针对优秀学历留学生适当开放工作签证 |
5.1.2 为学历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5.2 优化孔子学院办学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
5.2.1 发挥孔子学院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作用 |
5.2.2 增进学历留学生的中华文化体验 |
5.3 持续提升办学质量与完善奖学金体系 |
5.3.1 推动来华留学学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
5.3.2 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体系 |
5.4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优势 |
5.4.1 结合区域人居环境质量优势吸引学历留学生 |
5.4.2 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海外招生宣传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大学排名的主要研究 |
二、国外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大学排名的主要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构想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路径设计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大学排名 |
二、高水平大学 |
第二节 大学排名分析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三章 世界大学排名沿革与实践 |
第一节 大学排名的沿革 |
第二节 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 |
第三节 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工具及特征 |
一、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
二、THE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
三、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指标体系 |
第四节 大学排名分析的运用原则 |
第四章 我国高水平大学排名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沿革 |
第二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
第四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
第五章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间的比较 |
第一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
第二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
第三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
第四节 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共性与个性 |
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
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
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
四、高水平的国际化程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改进路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8)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3.3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研究综述 |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 |
2.1.2 金融科技的功能 |
2.1.3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 |
2.2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1 银行业竞争力的内涵 |
2.2.2 银行业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
2.3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
2.3.1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
2.3.2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竞争力的演化 |
3.1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
3.1.1 我国银行业二元化改革时期 |
3.1.2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改革时期 |
3.1.3 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时期 |
3.2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3.2.1 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
3.2.2 我国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 |
3.2.3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能力分析 |
3.2.4 我国银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
3.3 我国银行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科技的内涵、细分领域和我国发展现状 |
4.1 金融科技内涵、发展和业务模式 |
4.1.1 金融科技的内涵 |
4.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4.1.3 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和业务模式 |
4.2 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 |
4.2.1 大数据 |
4.2.2 人工智能 |
4.2.3 区块链 |
4.2.4 云计算 |
4.3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
4.3.1 中美金融科技比较综述 |
4.3.2 各类底层技术的中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科技影响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
5.1 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冲击 |
5.1.1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负债业务的冲击 |
5.1.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冲击 |
5.1.3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冲击 |
5.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5.2.1 大数据与银行分析能力升级 |
5.2.2 人工智能与银行经营能力提升 |
5.2.3 区块链与银行业务创新 |
5.2.4 云计算与银行信息系统升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计量模型的建立 |
6.2 变量描述 |
6.3 研究样本与统计性描述 |
6.3.1 研究样本 |
6.3.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6.4 基准回归结果 |
6.5 异质性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国家政策层面 |
7.2.2 行业监管层面 |
7.2.3 银行发展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亟需提高 |
2.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的独特优势 |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通 |
4.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的可借鉴性 |
(二)概念界定 |
1.综合性大学 |
2.大学校 |
3.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五)研究目的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校的产生 |
1.综合性大学 |
2.大学校 |
(二)高等教育双轨制的形成 |
(三)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互补 |
(四)“双轨制”的客观问题 |
1.“双轨制”的割裂 |
2. 国际影响力的不足 |
3.封闭的精英教育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的举措 |
(一)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双轨制”发展 |
1.《构建欧洲高等教育模式》的颁布 |
2.“大校园”的建设 |
3.“学士文凭助推计划”的实施 |
(二)以高校为中心加强“双轨制”的联系 |
1.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
2.高等教育机构的重组 |
(三)综合性大学办学经费的多元化 |
1.“U2000”规划的实施 |
2.“U3M”计划的提出 |
三、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
(一)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的成效 |
1.精英教育包容性的扩大 |
2.“双轨制”互补性的加强 |
3.法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
(二)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1.浓厚的集权阴影 |
2.重速度轻质量 |
四、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一)突出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互补性 |
(二)加强普教与职业教育的互通 |
(三)实行高校的联合 |
(四)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概念 |
2.2 4Ps市场营销理论 |
2.3 STP市场营销理论 |
2.4 服务营销理论 |
第三章 苏尔寿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苏尔寿MIXPAC产品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苏尔寿MIXPAC产品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
3.2.4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2.5 同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
3.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SWOT分析 |
第四章 苏尔寿MIXPAC产品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的营销现状 |
4.1.1 中国胶粘剂市场趋势分析 |
4.1.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介绍以及应用 |
4.1.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4.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STP市场分析 |
4.2.1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细分市场分析 |
4.2.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目标客户的选择分析 |
4.2.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定位分析 |
4.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存在的营销问题 |
4.3.1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组合问题 |
4.3.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定价问题 |
4.3.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人员问题 |
4.3.4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管理问题 |
4.4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存在营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产品组合单一原因 |
4.4.2 产品定价高原因 |
4.4.3 销售人员管理混乱原因 |
4.4.4 内部审批流程效率低原因 |
第五章 苏尔寿MIXPAC产品营销策略制定 |
5.1 目标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3 价格策略 |
5.4 渠道策略 |
5.5 促销策略 |
第六章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人员保障 |
6.2 组织保障 |
6.3 质量保障 |
6.4 服务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世界主要城市生活质量排名榜(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世界高校排名新纪元 为国际生择校奠基——专访QS创始人Nunzio Quacquarelli[J]. 姜玉婷,QS. 留学, 2021(17)
- [2]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我国网球竞赛体制探究及融入国际网球竞赛体制的策略分析[D]. 邓森.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4]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谢震. 东南大学, 2020
- [5]特步公司战略转型的绩效研究[D]. 郭东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国际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福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D]. 胡碧洋. 苏州大学, 2020(03)
- [8]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张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9]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改革研究[D]. 杨泊微.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07)
- [10]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吴兆蕾.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