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高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红[1](2020)在《职业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随后我国出台了以“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开发随着课改的大浪潮,在各地蓬勃发展了起来。笔者所在学校原本的性质是普通高中,由于地区教学资源的整合,原校据实际情况便转型为了职业高中,那带来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即原有普通高中的校本课程内容不再适用于现校职高生。学校随即出台了一系列对应的政策,鼓励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发适宜职业中学学生的多元化校本课程。笔者积极响应学校对校本课程改革的呼吁,并根据学校情况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材料,同时对在校学生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问卷调查,进而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发出了适合本校学生的《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对《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进行了详尽而有效的论述,主要成果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包含了有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样本学校进行了学习需求调查和分析。第四部分介绍化学校本课程的编制开发和实施,包括环境分析、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化学校本课程评价的建构,包括学生学业效果评价和校本课程评价。第六部分是研究的结论和反思。研究结论:《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升了化学学科的专业素养,而且能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了质的飞跃,从而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更健康地生活;对教师来说,立足学生的学情和需求而编写出的校本课程是最具时效性的、最具操作性的、最具效果性的。在编写过程中,教师不仅接触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积累了无数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借鉴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加拓宽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大道;对学校来说,百花齐放才是春。通过多元的校本课程设置,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现有课程资源,而且培养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社会各类优秀人才,更得到了外界对学校的认可,真正改善了我校的学习风气,提升了我校的学科教学效果,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康庄大道。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韩少睿,倪刚,陈伟[3](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的方法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因中职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并且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故而思想政治教育更需在教学过程中受到重视,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更应该是所有中职教师的责任;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有着深远的背景和意义,可以从融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励志成才教育、个人素养教育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
陈沛酉[4](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张琦苓[5](2019)在《需求视角下影子教育的成因及治理困境研究》文中提出影子教育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出现泛滥的现状。本文旨在从需求视角探讨影子教育的成因及治理困境,从而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达成对影子教育实践行动的深度理解,从而增进对社会事实关系的理解。本研究以访谈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首先阐明影子教育泛滥的现状,探讨在升学的压力之下影子教育发展的火爆态势,分析家长和学生对于影子教育如何进行理性选择的具体呈现,以及其行动背后体现的逻辑。创新性地提出3P模型,解释家长和学生对于影子教育的需求是在Pressure(压力)、Progress(进步)和Potential(潜力)三类主要因素作用下产生。其中压力主要指学生和家长的升学压力和同侪压力,进步主要指学生为了提升成绩追求进步,潜力主要指学生希望通过补习来拔尖。并从观念的引导、校内的约束与校外的规范三方面对我国影子教育与治理的政策取向进行分析,阐述政策制定与现实需求相偏离的事实,揭示现在针对影子教育的治理主要的着眼点在于教育供给的层面,对影子教育的供给进行遏制和规范化,而忽视从需求角度来考虑的事实。然后从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角度探讨影子教育的治理困境,进一步从影子教育产生的源头上去探索针对影子教育有效的治理途径,从改革升学考试、优化校内教育质量以及注重对家长心理的引导、提供多元化的课后服务等方面对如何满足需求提出一定的建议,探索影子教育合理化的治理途径,为从根源上解决影子教育泛滥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宋佳丽[6](2019)在《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前几年扩招后趋于稳定状态,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问题凸现出来,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由于职业生涯管理欠缺,从而使得个人的就业愿望在市场需求面前屡屡碰壁,再加之结构性矛盾,以及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矛盾,使得当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的风险增大,工作稳定性趋弱,基于此,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对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职业生涯管理适应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形势发展,能够在契合企业对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平衡发展人才基本要求基础上开展学习,并在此指导下积极实施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创新,其结果其必然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各个方面的支持。但是,职业生涯管理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其对象具有特殊性,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在此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职业生涯管理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就需要认真分析,及时加以修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正确职业生涯基础上,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要求一致的目标,这也会使得自己素质养成契合于市场的需求,为以后成为社会建设者创造条件。本文在研究中,采取的是文献阅读、调查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依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与职业兴趣理论作为基础,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从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四个维度建立起了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并据此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策略。本文在研究后认为:由于政府、学生个体、院校以及企业等多方面原因存在,就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存在学生职业生涯意识与能力不高,政府的职业生涯管理领导力不足,院校的指导职业生涯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与企业合作力差等问题。据此,针对问题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培养职业判断力;打造优质环境,激发参与职业生涯管理兴趣;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动机制,提升社会实践针对性;打造多元化学科体系,灵活实施职业生涯管理等对策。
魏晓东[7](2019)在《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质量不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还综合体现在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上。《OECD学习框架2030》明确指出学生的终身发展所需要的37种素养,特别重视态度与责任的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宗旨,而科学态度不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科学素养的关键指标。由于科学态度的培养效果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且科学态度的测评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态度的测评一直是一个难题。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态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已有科学态度测评工具,针对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遵循国际科学教育实证研究的设计理念,分为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三大部分。第一,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文献研究和实测分析,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含有9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一阶因子命名为“好奇”“求实”“质疑”“对科学知识的态度”“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对科学事业的态度”“对科学学习目的的态度”“对科学学习价值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方式的态度”;二阶因子命名为“科学的态度”“对科学本体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的态度”。第二,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根据构建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以及对国外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比较研究,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测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实际情况,开发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通过试测分析,确定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是由33个项目组成的五点李克特量表。通过考查项目区分度、Cronbacha系数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通过理论构想、实践调查和专家评估等环节,保证该工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考查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第三,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通过比较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性别、年级和学校差异,证明该工具的适用性较好。该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生科学态度评估,对我国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具有独特的适用价值。针对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建议:开展校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重视学生科学态度发展的关键期,给予积极正向引导;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多个维度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缩小校际差异,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本研究基于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望开发出一个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帮助科学教育研究者和科学教师诊断初中生科学态度现状和问题,为科学态度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从而有效开展初中科学教育工作。
邓小华[8](2018)在《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国家资格框架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础性制度,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分级和融通构成它的“结构—功能”体系。资格分级是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的起点,从技术复杂性的视角探讨国家资格分级的内在逻辑是保证资格等级体系合理性与贯通性的理论前提。本研究坚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以及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复杂性范式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哲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首先,通过经验归纳、批判反思和理论演绎相结合的方式论证技术逻辑作为国家资格分级内在根据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其次,分别探讨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分级所遵循的技术逻辑;最后,分析技术逻辑规制下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中介与条件,提出基于技术逻辑的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规律是从经验和历史之中构建的。通过对国内外资格分级经验的比较与个案剖析,发现我国国家资格分级存在经验主义路径依赖现象,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格分级经验的简单借鉴、国家教育体系等级的简单移植和国家职业资格分级的简单代入等三个方面。对经验依赖现象的全面审视促使国家资格分级内在逻辑研究的理论自觉。技术逻辑作为国家资格分级的内在逻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具有同质性,其本源在于两类资格共同的技术本体。在大技术观的前提下,本研究探讨了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中技术图景展现的逻辑范畴: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整合,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的贯通,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互动。与国家资格层级的相对恒定、技术复杂性的三维向度以及国家资格融通的技能中介等三个理论预设一起,共同构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教育资格分级遵循技术知识复杂性逻辑。技术知识是由技术原理知识、技术事理知识和技术伦理知识构成的开放自组织系统,它既与技术活动相互作用,也与纯粹科学知识相联系,其复杂性沿着“通用—专用”、“成熟—创新”相互交织的路径演化。普通教育资格分级体现技术原理知识逻辑、职业教育资格分级体现技术事理知识逻辑,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资格分级则取决于碎片化技术知识的结构化程度。在技术知识逻辑支配下,初中教育资格应成为教育资格分级的起点,职业教育资格等级的拓展遵循与普通教育资格相衔接的串行路径,教育资格等级描述可采用技术知识标准的“4x2”框架。职业资格分级遵循技术活动复杂性逻辑。专业性分工的深化和技术知识的创新导致了技术活动的复杂性,其复杂性程度可以用“递进—并行”模型来表达。生产、服务、维护、开发、设计、创新和管理等技术活动既是递进的,也是并行的,而且各技术活动自身还有从生疏到熟练的层级变化,它们与技术知识、工作情境和信息共享等条件性要素一起,构成了具有层次性、回归性、联通性和统一性特点的复杂系统。遵循技术活动复杂性逻辑,应把先前工作经历纳入职业资格分级,旨在贯通职业技术实践和工程技术实践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要对接职业资格分级,而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描述也应围绕技术活动复杂性展开。在技术逻辑规制下,以具身认知为取向的技能积累是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逻辑中介。资格融通作为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负载决定了资格分级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了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以技能为核心要素,融合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等级描述标准,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可标识为技术知识、技能和技术活动三个维度,它们相互影响,使国家资格分级充分体现技术复杂性的内在逻辑,同时,也可与国际资格等级描述标准接轨。
栾培新[9](2018)在《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最重要途径,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我国社会领域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新浪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如何服务于解决“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有很多值得从STS视角加以深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STS研究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走向一体化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侧重从多学科、跨学科角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沿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STS教育三个方向发展。STS的研究视域以及其研究方法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技哲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工具。本文提出,STS研究要直面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属于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其依据在于:二者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契合性;二者在培养路径上的耦合性。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特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创新创业特质贯穿于高等教育整体系统,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统一,它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建构性和主体性。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和价值。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问题。梳理了北美地区、欧洲、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回顾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兴起时期和发展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状况,尤其整理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始阶段、多元探索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深入推进阶段的情况,并概括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STS的视角审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与超越,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创新创业教育的失衡与平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STS研究视域,探究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对于丰富STS的研究,还是对于促进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茂祥[10](2017)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促进“人人出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根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彼此通联、相通的力量。这种力量推进两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高中阶段整体的、新的有机构造体,促进沟通要素形成有序运行的动力系统与行动路径。其创新点就在于理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机理,将落脚点放在探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这两类具有规模发展与类型发展特点的学校间相互关系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均有价值,有利于推进未来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发展”的观点,借助协同学、整体性治理与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部分院士、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调研,以上海市四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三所中职示范校的师生对两类学校沟通认识及行动为例,借助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两类学校沟通动力机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动力系统,思考动力机制运行的支配序参数“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沟通要素能量以及沟通要素组合而成的沟通行动路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夯实普职沟通与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根基,促进不同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类学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创设,有利于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其运行因地因时制宜。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应注重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多侧重质性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而来,但真正要运用于指导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实验证明。
二、职高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高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化学校本课程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
2.3 理论研究基础 |
第三章 样本学校《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 |
3.1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3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化学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 |
4.1 环境分析 |
4.2 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 |
4.3 课程内容的确定 |
4.4 教学的手段 |
4.5 《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 |
4.6 课程的教学设计 |
第五章 《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评价的建构 |
5.1 学生学业效果的评价 |
5.2 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的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二、融入励志成才教育 |
三、融入个人素养教育 |
(4)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需求视角下影子教育的成因及治理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影子教育的需求与成因研究 |
1.2.2 影子教育的实际效果研究 |
1.2.3 影子教育的规范与治理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第2章 影子教育的发展现状 |
2.1 影子教育泛滥的现状 |
2.1.1 影子教育发展的火爆态势 |
2.1.2 家长焦虑情绪引发对影子教育的选择 |
2.1.3 教师的劝说引发对影子教育的选择 |
2.2 影子教育的科目选择与教师来源 |
2.2.1 影子教育科目的选择 |
2.2.2 影子教育的教师来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视角下影子教育的成因 |
3.1 压力驱动下的影子教育需求 |
3.1.1 升学压力及学困生的影子教育选择 |
3.1.2 影子教育选择的剧场效应 |
3.2 影子教育及学生成绩提升需求 |
3.2.1 校内教育不足的情况 |
3.2.2 追求进步的自觉意识 |
3.2.3 提升课余时间利用率 |
3.2.4 投资教育的回报期望 |
3.3 影子教育与学生潜力发掘的需求 |
3.3.1 差异化的学生学习能力 |
3.3.2 学优生的追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影子教育的治理与现实需求的偏离 |
4.1 我国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取向 |
4.1.1 推崇素质教育的减负取向 |
4.1.2 禁止在校教师有偿补课 |
4.1.3 对课外培训机构的整治 |
4.2 影子教育治理的现状及困境 |
4.2.1 表面“减负”,实际“增负” |
4.2.2 在校教师有偿补课屡禁不止 |
4.2.3 课外培训机构未受到有效监管 |
4.3 影子教育治理与家长及学生需求的背离 |
4.3.1 “减负”政策取向要求与升学需求不匹配 |
4.3.2 学困生的拉平寻求未得到满足 |
4.3.3 学生的进步需求遭到忽视 |
4.3.4 无法满足学优生的完善需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子教育的治理路径探究 |
5.1 升学考试改革:从源头上为影子教育松绑 |
5.1.1 考试招生选拔制度的改革 |
5.1.2 多次考试取最优的选拔 |
5.1.3 优化学科选择,培养专业人才 |
5.2 优化校内教育 |
5.2.1 提高教师待遇及优化教师业态 |
5.2.2 教学任务与课时设置的优化 |
5.3 满足家长与学生需求的合理化举措 |
5.3.1 加强对家长心态的引导 |
5.3.2 提供多元化的课后学习服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2.1 家长版 |
2.2 学生版 |
2.3 公校老师/补课班老师 |
致谢 |
(6)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文献阅读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简介 |
2.1.2 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
2.2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
2.2.1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
2.2.2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价值体现 |
2.2.3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
第三章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性 |
3.1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国家政策导向 |
3.2 高职高专学生分析 |
3.2.1 高职学生特征分析 |
3.2.2 高职学生兴趣分析 |
3.2.3 高职学生能力分析 |
3.3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
3.3.1 职业兴趣未充分激发 |
3.3.2 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乏力 |
3.3.3 职业价值观培养有待加强 |
3.3.4 社会实践缺乏针对性 |
3.3.5 职业生涯管理不够变通 |
第四章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案例选择与困境调查分析 |
4.1 案例选择 |
4.1.1 案例基本情况简介 |
4.1.2 案例职业情况介绍 |
4.2 调查设计 |
4.2.1 设计依据 |
4.2.2 问卷编制 |
4.2.3 问卷数据统计的质量控制 |
4.3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困境调查及分析 |
4.3.1 困境调查分析 |
4.3.2 成因分析 |
第五章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培养职业判断力 |
5.1.1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
5.1.2 加大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
5.2 打造优质环境,激发参与职业生涯管理兴趣 |
5.2.1 打造优质环境 |
5.2.2 激发参与职业生涯管理兴趣 |
5.3 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动机制,提升社会实践针对性 |
5.3.1 加强企业与学校深层次合作,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动机制 |
5.3.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针对性 |
5.4 打造多元化学科体系,灵活实施职业生涯管理 |
5.4.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大学科体系的全面性 |
5.4.2 针对职业生涯管理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运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趋势分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态度 |
(二)科学态度 |
二、理论基础 |
(一)科学哲学理论 |
(二)科学学习理论 |
(三)教育测量理论 |
(四)结构方程理论 |
第二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的相关研究 |
(一)模型的内涵与类型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成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目的 |
(一)凝结理论:整体结构的直观体现 |
(二)细化内涵:要素内部关系的总结 |
(三)引领框架:推动测评工具的开发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原则 |
(一)科学合理原则 |
(二)符合实际原则 |
(三)可测可评原则 |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模型构建的主要依据 |
(一)常用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评价维度 |
(二)科学素养大型测评理论框架 |
(三)初中科学类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 |
五、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形成模型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的表现模型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 |
第三章 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比较研究 |
一、国际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
(一)SAI测评工具分析 |
(二)STAQ测评工具分析 |
(三)TOSRA测评工具分析 |
(四)mATSI测评工具分析 |
(五)ROSE测评工具分析 |
二、国际科学素养评价项目中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
(一)PISA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
(二)PCAP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
三、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的启示 |
第四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开发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框架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原则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模式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方法 |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的构建 |
二、科学态度量表初稿的编制与第一次试测 |
(一)编制初稿 |
(二)第一次试测 |
(三)问卷修改 |
三、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二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四)问卷修订 |
四、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三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
(五)问卷修订 |
第五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验证 |
一、目的与对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二、数据与分析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总体情况 |
(二)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三)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四)不同学校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五)科学态度与科学能力的关系研究 |
三、主要结果与培养建议 |
(一)主要结果 |
(二)培养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存在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是数据拟合较好的模型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是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本土化测评工具 |
(四)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总体表现较积极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 |
(五)初中生的科学能力对科学态度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
二、研究反思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二)测试样本量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
(三)争取建立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常模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初稿 |
附录2: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二稿 |
附录3: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三稿 |
附录4: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四稿 |
附录5: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初稿 |
附录6: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正式稿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8)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分析 |
一、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政策引领 |
二、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实践驱动 |
三、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国际参照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提出的双重视角 |
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
三、问题的研究取向与价值 |
四、基于问题的研究内容框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
二、国家资格框架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 |
四、国家资格分级 |
五、技术逻辑 |
六、技术及其复杂性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资格及其等级划分:国家资格框架的要素构成 |
二、多元化趋同:国家资格分级的特点与依据 |
三、技术复杂性:本体论和认识论视角的学理考察 |
四、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复杂性:一种初步研究 |
五、已有研究述评与本研究的理论空间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整体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及其反思 |
第一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国际经验分析 |
一、域外国家资格框架发展的三种模式 |
二、社会性与历史性交织的资格分级特点 |
三、完全国家资格框架中分级的个案剖析 |
第二节 我国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积累 |
一、聚焦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资格框架探索 |
二、政府推动、“开大”主导的资格分级实践 |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紧密结合的资格分级特征 |
第三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路径依赖现象及其消解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主义路径依赖现象 |
二、全面反映国家资格分级经验的文化自觉 |
三、深层透视国家资格分级规律的理论自省 |
第三章 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证成 |
第一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同质性 |
一、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外在效用相当 |
二、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内在属性一致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学习量可比 |
第二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技术本体 |
一、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同质性的技术本源 |
二、阐释两类资格技术本体的三项理论原则 |
三、两类资格技术本体展现的三对逻辑范畴 |
第三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逻辑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逻辑假设 |
二、基于技术复杂性逻辑假设的理论预设 |
三、规约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测度 |
第四章 教育资格分级的技术知识逻辑 |
第一节 教育资格的认识论根源 |
一、教育资格授予的教育课程依据 |
二、国家资格框架中教育课程的技术知识本质 |
三、技术知识复杂性的开放自组织模型 |
第二节 不同类型教育资格分级的技术知识向度 |
一、技术原理知识主导的普通教育资格分级 |
二、技术事理知识主导的职业教育资格分级 |
三、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资格分级的复杂性阐释 |
第三节 遵循技术知识逻辑的教育资格分级设想 |
一、国家资格框架中教育资格分级的开放性诉求 |
二、初中教育作为教育资格分级的起点 |
三、职业教育资格等级拓展的串行路径 |
四、教育资格等级描述的技术知识标准 |
第五章 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逻辑 |
第一节 职业资格的实践论视域 |
一、职业资格的技术实践论意蕴 |
二、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实践形态 |
三、回归技术实践的职业资格制度改革 |
第二节 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向度 |
一、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复杂性依据 |
二、技术活动复杂性生成的分工与知识诱因 |
三、技术活动复杂性的“递进—并行”模型 |
第三节 遵循技术活动逻辑的职业资格分级原则 |
一、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分级逻辑及其局限 |
二、先前工作经历认定融入职业资格分级 |
三、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对接职业资格分级 |
四、职业资格等级描述的技术活动标准 |
第六章 技术逻辑规制的国家资格融通 |
第一节 资格分级与资格融通的“结构—功能”关系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结构生成 |
二、国家资格融通的功能负载 |
三、资格分级与资格融通的相互规定 |
第二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技能积累逻辑 |
一、“心智化”与“具身化”融合的技能本质观 |
二、技能横向与纵向积累遵循的技术复杂性逻辑 |
三、教育资格和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条件的相似性 |
第三节 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双向建构的技能积累机制 |
一、教育资格中技能积累的“实践性反思”机制 |
二、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的“反思性实践”机制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程度的等效性 |
四、整合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国家资格等级描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9)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1.2.1 STS相关问题研究 |
1.2.2 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相关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STS直面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
2.1 STS的历史演进 |
2.1.1 STS的诞生 |
2.1.2 STS的形成 |
2.1.3 STS的发展 |
2.2 STS的基本界定 |
2.2.1 STS的概念分析 |
2.2.2 STS的研究对象 |
2.2.3 STS的研究方法 |
2.3 创新创业教育的STS审视框架 |
2.3.1 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 |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STS教育 |
2.3.3 STS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
第3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阐释 |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厘定 |
3.1.1 创造、创新与创业 |
3.1.2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
3.1.3 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创”教育的统一 |
3.2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
3.2.1 系统性 |
3.2.2 实践性 |
3.2.3 建构性 |
3.2.4 主体性 |
3.3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
3.3.1 以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引领 |
3.3.2 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根本 |
3.3.3 以“三创”素质养成为核心 |
3.3.4 以各具特色为重点 |
3.4 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分析 |
3.4.1 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
3.4.2 引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
3.4.3 厚植“三创”文化基因 |
3.4.4 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
3.4.5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
第4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考察 |
4.1 国外主要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
4.1.1 北美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1.2 欧洲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1.3 亚太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2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4.2.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 |
4.2.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4.3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1 由高校自发探索到政府引导、社会联动 |
4.3.2 由技能型创新创业教育到素质型创新创业教育 |
4.3.3 由模仿型创新创业教育到本土型创新创业教育 |
第5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考量 |
5.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超越 |
5.1.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狭隘化与碎片化 |
5.1.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超前性 |
5.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 |
5.2.1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偏差:功利化与表层化 |
5.2.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回归: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
5.3 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与平衡 |
5.3.1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表现 |
5.3.2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根源 |
5.3.3 知识与实践关系平衡的路径 |
5.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 |
5.4.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 |
5.4.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 |
5.4.3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路 |
5.5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 |
5.5.1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 |
5.5.2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问题的根源 |
5.5.3 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网络的构建思路 |
第6章 结论 |
6.1 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是中国STS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 |
6.2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
6.3 创新创业教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其内在特征 |
6.4 考量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并探寻出路 |
6.5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10)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价值 |
1.2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 |
1.2.2 普职沟通 |
1.2.3 动力机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分析基础 |
2.1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整体协同的重要引擎 |
2.1.1“序参数”支配与高中教育系统的整体宏观行为 |
2.1.2“新结构”产生与高中教育系统的创新能量 |
2.1.3“自组织”运行与高中教育系统的竞争协作 |
2.2 普职沟通是实现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系统合作的关键因素 |
2.2.1 凸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性 |
2.2.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互补性 |
2.2.3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开放性 |
2.3 普职沟通是强化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育人本源的持续追求 |
2.3.1 突破瓶颈效应与最大信息原理 |
2.3.2 促进补偿效应与最强场域生成 |
2.3.3 激活催化效应与最优资源整合 |
2.4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类型发展的驱动力量 |
2.4.1 纵向贯通衔接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基石 |
2.4.2 创新素养培育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突破 |
2.4.3 特色多样发展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延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系统 |
3.1 动力系统的力量认识——沟通必要性的理性判断 |
3.1.1 问卷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1.2 访谈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2 动力系统的序参数追寻——沟通的核心动力源 |
3.2.1 人才培养立交桥 |
3.2.2 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 |
3.3 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体沟通要素分析 |
3.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具体沟通要素调研 |
3.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要素配置关系 |
3.4 动力系统的优化组合——沟通要素配置的动力描述 |
3.4.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要素的自组织 |
3.4.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自组织运行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内发驱动力”要素能量 |
4.1 沟通要素“校长思维的突破”的能量探讨 |
4.1.1 视域现象的有限与无限求索 |
4.1.2 聚焦现象的有焦与无焦思考 |
4.1.3 光环现象的乌托邦与敌托邦应对 |
4.2 沟通要素“教师育人观念变革”的能量释放 |
4.2.1 孕育独具匠心的研究型教师 |
4.2.2 双师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与教学特色创建 |
4.3 沟通要素“课程的互通与整合”的能量开发 |
4.3.1“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序参数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
4.3.2 基于“课程互通与整合”的项目载体建设 |
4.4 沟通要素“评价系统改革”的能量激活 |
4.4.1 普职沟通视角下普通高中评价激励 |
4.4.2 普职沟通视角下职业院校评价导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外烁驱动力”要素能量 |
5.1 沟通要素“教育政策导引”的能量集聚 |
5.1.1 建构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合适生态圈 |
5.1.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治理的整体思维 |
5.2 沟通要素“社会与企业参与”的能量集结 |
5.2.1 亦道亦术的社会实践 |
5.2.2 亦趣亦能的企业见习 |
5.3 沟通要素“技术环境的支撑”的能量集合 |
5.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构架 |
5.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技术环境创建选择 |
5.4 沟通要素“沟通文化的自信”的能量集成 |
5.4.1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5.4.2 文化的颜值与价值 |
5.4.3 文化的宽容与包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行动路径 |
6.1 促进“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沟通行动路径 |
6.1.1 找准普职协作的契合点 |
6.1.2 促进校长间的共同研修 |
6.1.3 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 |
6.1.4 张扬双方育人的优势 |
6.1.5 关注普职沟通的生长空间 |
6.1.6 建构人才培养链 |
6.2 促进“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2.1 注重学生合适发展取向选择 |
6.2.2 注重教师研修一体化建设 |
6.2.3 注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6.2.4 注重实施平台的开放性 |
6.2.5 注重提升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 |
6.2.6 注重教育政策引领力量的释放 |
6.3 促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3.1 明晰综合与分类分层的评价导向 |
6.3.2 以治理的姿态理顺评价激励的环境 |
6.3.3 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长思维变革 |
6.3.4 探究开放格局中的普职融通 |
6.3.5 创设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多元平台 |
6.3.6 用发展的视野引导教师教学行为变革 |
6.4.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动力机制的生成夯实普职沟通根基 |
7.1.2 动力机制的创设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 |
7.1.3 动力机制的运行促进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 |
7.1.4 动力机制的选择因地因时制宜 |
7.2 几点建议 |
7.2.1 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 |
7.2.2 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 |
7.2.3 实现对高中阶段普职教育比例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 |
7.2.4 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的多样化 |
7.3 问题反思 |
7.3.1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效能研究 |
7.3.2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问 1:创新素养问卷(学生) |
二、问 2:普职沟通问卷(学生) |
三、问 2:普职沟通问卷(专家/教师/其他人员) |
四、访谈 1:“沟通机制”访谈提纲(院士/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专家/教师/学生) |
五、访谈 2:创新素养访谈提纲(学生) |
六、深入调研的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3所中职示范校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与发表论文 |
致谢: 今生与上师大有缘 |
四、职高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的开发研究[D]. 张艳红. 西南大学, 2020(01)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的方法探析[J]. 韩少睿,倪刚,陈伟. 现代职业教育, 2020(01)
- [4]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5]需求视角下影子教育的成因及治理困境研究[D]. 张琦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D]. 宋佳丽. 延边大学, 2019(01)
- [7]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D]. 魏晓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D]. 邓小华. 天津大学, 2018(06)
- [9]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 栾培新. 东北大学, 2018(01)
- [10]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D]. 刘茂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