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位性心绞痛临床意义的探讨(附19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晶倩[1](2021)在《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历信息,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病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探讨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并对其进行总结,以继承并发扬全国名老中医的珍贵诊疗经验。方法:1.从病因病机、立法依据、治法方义等方面探讨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2.收集王灿晖教授门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医案,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98例,300诊次的医案,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并结合王灿晖教授的临床经验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王灿晖教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基础是气虚血瘀,痰瘀痹阻,明确了益气活血的治法要义。2.在300诊次中,男性患者56例,164诊次,女性患者42例,136诊次,平均年龄59.77岁;药物使用频率大于15%的中药总有20味,其中使用频率大于45%的有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川芎、黄芪、郁金,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有[太子参、五味子]、[太子参、丹参]、[丹参、五味子]、[丹参、川芎]、[太子参、川芎]、[五味子、麦冬]、[川芎、五味子]、[太子参、郁金]、[丹参、郁金]、[黄芪、太子参],使用频率大于40%;常用中药类别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和中药、清热祛湿药、安神药、收涩药、化痰药,累计使用频率达到72.69%。结论:王灿晖教授认为心绞痛的发病病机为气虚血瘀,痰瘀痹阻,饮食不节、烟酒过度、过食肥甘厚腻、年老体虚、情志失调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的发作,其病机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急性发作期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迅速控制疼痛为第一要务,兼以益心脉、调气血、化痰瘀;缓解期病机不只限于心脉虚损,常累及肝肾,治法应以养心补虚、健运气血为主,随证加减。
李昕[2](2020)在《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中除了反酸、烧心这两个典型症状,胸痛这一症状也常常出现,由于胃食管反流性胸痛发生的部位与心源性胸痛的疼痛部位接近,临床中常常误诊,且中医治疗上以中药为主,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一个是通过中华医典搜索胸痹、胸痛、胸痞、胸满等词汇,对“胸痹”这一病名的病位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个是通过临床试验,将受试者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西药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针刺组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予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针刺治疗,运用RDQ量表观察评估针刺督脉背段T3-T12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临床疗效,根据穴位压痛程度及其压痛阈值变化观察督脉背段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压痛规律,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验证本课题组前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穴位及非穴位压痛规律,对受试者进行胸痛症状调查问卷,了解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发作特点以区分心源性胸痛,避免临床中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及误诊误治。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受试者,受试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广慈中医药研究院广济中医医院针灸科诊治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7岁,平均(48.17±11.16)岁;病程1年~18年,平均(6.23±4.07)年。西药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1岁,平均(54.03±11.93)岁;病程2年~19年,平均(8.23±4.9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西药组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服用方法为每日两次,每次一粒(20 mg),早晚各服一次,连续治疗八周。针刺组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选取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三次,分别在周二、四、六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八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在患者 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进行测定,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并对60例患者进行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症状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针刺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RDQ总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进行比较针刺组RDQ量表评分较西药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RDQ各个症状评分(反酸、烧心、胸痛、反食)进行比较:两组各个症状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其中,两组反酸、反食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烧心症状评分比较,针刺组评分显着低于西药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RDQ量表评分疗效比较:两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中,针刺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无恶化病例。西药组患者痊愈7例,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无恶化病例。愈显率根据痊愈人数与显效人数综合计算,针刺组患者愈显率为76.67%,西药组患者愈显率为3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后发现,治疗后针刺组患者临床疗效显着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次要症状总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次要症状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分别进行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着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次要症状总评分显着低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次要症状各个系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次要症状各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组内比较中针刺组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五官牙科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消化系统症状与循环系统症状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系统症状与五官牙科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针刺组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五官牙科症状评分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治疗后次要症状程度评分疗效比较:两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中,针刺组次要症状程度疗效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次要症状程度疗效有效率为46.67%,针刺组疗效显着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压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西药组治疗后T3、T4、T5、T7、T8、T9、T10、T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治疗后T3~T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进行比较,针刺组在T6、T7、T8、T9棘突下的穴位压痛阈值高于西药组较明显(p<0.05)。8.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的疼痛性质与占比:具体包括八种疼痛类型,隐痛、刺痛、剧烈绞痛、憋闷样疼痛、烧灼样疼痛、胀痛、压榨样及濒死感疼痛、钝痛,其中,隐痛与刺痛占比最高,隐痛为21例占比35%,刺痛为20例,占比33.33%。9.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引起胸痛发生时间统计:具体包括五个时间点,餐后1-2h,夜间睡眠时,情绪不稳时,晨起醒来后,无明显规律,其中胸痛发生在餐后1-2h为22例,占比最高,为36.67%,夜间睡眠时为20例,占比33.33%。10.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持续时间统计:具体包括五个时间节段,15min内,15-30min,30-60min,1h以上,一天不间断疼痛,其中,胸痛持续时间在15min内这个时间节段内占比最高,为18例,占比30%。11.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35例患者存在端坐呼吸症状占比58.33%,其中,33例患者端坐呼吸后胸痛症状有所缓解,占比94.29%。12.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37例患者未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治疗心源性胸痛相关药物,23例患者曾服用,占比38.33%,且65.22%服用后症状未得到缓解。13.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发生的原因:具体包括六种类型,餐后、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无明显诱因、卧位或弯腰腹压增高时,精神紧张,服用阿司匹林及非类固醇抗炎药等,其中,胸痛发生时无明显诱因患者21例,占比最高,为35%,进食刺激性食物胸痛患者15例,占比25%,餐后胸痛患者13例,占比21.67%。14.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12例患者曾有误诊史,占比20%,其中,11例误诊为心源性胸痛,1例误诊为消化系统性胃痛。15.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过去一年中胸痛发生的频率统计:每日出现一次胸痛患者最多,38例,占比63.33%,每周出现一次胸痛患者与至少每月出现一次胸痛患者分别为10例与9例,分别占比16.67%与15%,每月不到一次胸痛患者最少,仅3例,占比5%。结论1.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运用通督降逆法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治疗疗效较西药组服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效果更优,对于患者胸痛症状疼痛程度针刺督脉背段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督脉背段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提高,且针刺组阈值提高更为明显。3.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特点与心源性胸痛症状特点较为相似,临床中易误诊误治,督脉背段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具有一定规律性,为临床医生初步鉴别心源性胸痛和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提供依据,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与经济的损失。
高晓梅,张利[3](2017)在《氨氯地平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于我院诊治的劳力性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P<0.05)。结论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着,具有较高安全性。
范维琥,吴宗贵,施海明[4](2018)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麝香保心丸是目前我国最常使用的一种芳香温通类中成药,其功能主治为"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1]。1981年在我国批准上市以后,最初主要用于即刻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进一步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为正确使用麝香保心丸,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药理作用和迄今为止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证据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5](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昕烨[6](2013)在《调心饮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调心饮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名患者,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口服格华止的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调心饮治疗,对照组加用弥可保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症状、血脂血糖、心率变异性上的变化,从而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试验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改善HRV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心饮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着,可以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
朴珍嬉[7](2012)在《降糖化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因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糖尿病冠心病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而来的一种并发症。流行病学文献记载: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冠心病,对人们的生命危害极大。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糖尿病冠心病属于中医“消渴”、“胸痹”、“心痛”、“心悸”等范围,目前称为消渴胸痹。一般认为消渴胸痹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血瘀阻滞,引起心脉痹阻。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得到一定的优势和效果。本试验研究是观察中药提取物黄连生物碱,麦冬多糖,三七皂甙(降糖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冠心病的疗效。目的:观察中药组分(降糖化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30例;试验组:基础治疗+降糖化瘀胶囊;对照组:基础治疗。降糖化瘀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服药4周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血糖,血脂,心电图,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疗效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63.33%,经比较两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疗效的比较,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经比较两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心悸、胸闷胸痛、口渴欲饮、舌象、脉象、五心烦热、盗汗等大多数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4)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P<0.01)5)治疗组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P<0.05)6)治疗组能降低TC、TG、LDL和升高HDL,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HDL和LDL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组炎症因子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着(P<0.05)结论:中药组分(降糖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冠心病疗效较满意,可以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和改善炎症反应等,通过干预蛋白非酶糖基化,达到防止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并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安全性。
刘君[8](2012)在《软坚散结法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软坚散结法治疗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或病房住院病人冠心病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所选病例均来自于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或病房住院患者,将60例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无统计学差异,各项观察指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在治疗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软坚散结的药物,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积分、心绞痛疗效、所需硝酸甘油用量、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E)、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将治疗前后的各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上,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3.33%,经秩和检验,二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0.00%,经秩和检验,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经秩和检验,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软坚散结法能显着改善患者的所需硝酸甘油片用量(P<0.05),以及胸闷痛、心悸等主观症状(P<0.05),能显着降低TC、LDL(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BUN、CRE、HDL、TG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且治疗前后对甲功以及血尿便三大常规等无显着性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软坚散结法具有以下作用:显着改善患者的胸闷痛、心悸等症状,能够有效地改善脂质代谢,有效降低TC、LDL,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间、所需硝酸甘油片用量,改善心电图疗效,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血尿便三大常规等无显着影响,且患者服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初步显示临床使用软坚散结法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而有效,可推广应用。软坚散结法治疗冠心病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思路和方法。
王佳[9](2010)在《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验证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确切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为中医标准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规范化治疗为治疗组,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共观察56例患者(中药组38例,对照组18例)。观察其治疗4周后前后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血脂四项、Hs-CRP、内皮功能指标(NO、ET)等疗效指标变化及安全性项目(血常规、ALT、AST、Cr、BUN,肌钙蛋白、CK-MB)变化。结果:1.临床观察表明,中药组在改善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血脂四项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O.05)。2.通过观察两组胸痹患者治疗前后Hs-CRP的水平,结果显示:两组治疗4周前后Hs-CRP均无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通过观察两组胸痹患者治疗前后ET、NO的水平:治疗组治疗后ET、ET/NO水平显着下降,NO水平显着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05);两组间治疗后ET、NO水平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在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血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中药组可能具有调节血脂方面的疗效,但不能排除此疗效与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关;C反应蛋白(CRP)在两组治疗前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组间对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T、ET/NO水平显着下降,NO水平显着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05),两组间治疗后两组间NO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治法方药进行了临床验证,与西药对照组相比,中医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的作用。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良好前景及中医规范化治疗的新临床路径。3.中药治疗安全有效,临床观察中未见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病变。
孙建峰[10](2009)在《龙氏手法治疗颈性心绞痛临床研究及脊椎相关疾病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义:脊椎相关疾病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学科之一,做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颈性心绞痛的研究及理论处于脊椎相关疾病的相对成熟期,其相关的研究及报道均较多,但多局限于相关病例的报道,而相关病例研究及机理阐述相对较少。目前虽然关于颈性心绞痛的部分发病机理已经得到公认,但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的原因及机制。随着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性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年轻化趋势。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程度不够,加之有关该病理论基础尚不完善,误诊、漏诊患者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本研究观察了颈性心绞痛在临床的发病情况,统计分析了椎体的错位分布,分析了不同节段脊椎错位所致颈性心绞痛的发病特征,讨论了各节段的发病机理,以进一步指导本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于本病的的整体认识水平,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诊断本病。龙氏正骨手法历经了近40年的临床运用与推广,以其“方便、无痛、安全、有效”而闻名海内外,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的治疗手法深受广大患者及医者的好评。本研究通过龙氏正骨手法与传统旋转类手法治疗颈性心绞痛疗效对比,探讨手法复位的机理,为手法治疗学注入新的活力因素,推动手法治疗学向前发展,同时深入阐释证明了龙氏正骨手法的科学合理性。临床发现胸椎小关节错位可影响到消化系统,经过手法整复错位小关节后,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可缓解或痊愈,这一现象符合脊椎病因学说,需要动物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证明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收集、观察,对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颈性心绞痛病例的颈胸椎错位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各自发病特点,对发病节段机理进行探讨,阐明其不同节段在临床发病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龙氏正骨手法与传统旋转式复位手法在治疗颈性心绞痛疾病上的疗效差别。运用动物实验证明T5-T13小关节错位可影响到消化系统。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7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所有病例的颈胸椎错位资料统一分析,分析单一椎体、不同节段、颈椎、胸椎、颈胸椎各自在颈性心绞痛发病中所占比例,探讨各自发病特征及机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颈性心绞痛患者主要症状进行评分量化,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量表分数及治疗疗程进行统计学分析。过人工手术错位固定T5-T13小关节,观察消化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胸椎错位占颈性心绞痛发病的17.74%;颈椎错位发病约占受试者的29.03%;颈胸椎二者同时错位占所有受试者的53.23%;2、颈椎中段、下段、胸椎上段每一节段都可以产生颈性心绞痛,但其各自发病机理不同;3、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其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治疗后SAQ评分自身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治疗后SAQ评分对比,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两组患者治疗次数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6、胸椎小关节错位导致肝细胞空泡样变性,并伴有中央静脉淤血。结论:1、颈胸椎同时错位所致的颈性心绞痛约占临床发病率的50%,其次为颈椎,再次为胸椎,因此临床在诊断治疗时必须确定其发病节段;2、C2-C3节段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C4-C6节段易伴有窦性心动过缓;C7-T2节段常伴有心房纤颤;T3-T5节段易伴有室性或房性早搏;3、龙氏手法与传统旋转类手法对颈性心绞痛均有疗效,两组之间对比发现,龙氏手法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旋转式手法;4、通过研究得出,龙氏手法在治疗颈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过程中,具有安全规范、疗效显着等特点,适宜在临床推广。5、T5-T13小关节错位可影响到消化系统,其中,肝细胞可出现变性改变。
二、卧位性心绞痛临床意义的探讨(附19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卧位性心绞痛临床意义的探讨(附19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临床症状 |
1.3 检查方法 |
1.4 诊断方法 |
1.5 临床分型 |
1.6 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 |
2.3 病机 |
2.4 辨证分型 |
2.5 临床治疗 |
第二部分 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 |
1. 病机浅析 |
1.1 心虚为本,涉及五脏 |
1.2 痰瘀为标,痹阻心脉 |
1.3 久病伤络,疾病迁延难愈 |
2. 治则治法 |
2.1 发作期 |
2.2 缓解期 |
3. 临证要点 |
3.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3.2 分清标本,权衡虚实 |
3.3 辨识兼证,灵活组方 |
4. 治疗心绞痛常用方药 |
4.1 舒心消痛方 |
4.2 生脉散加味 |
5. 验案举隅 |
5.1 气虚血瘀案 |
5.2 气阴两虚案 |
5.3 心血瘀阻案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经验 |
1. 研究对象 |
2. 医案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步骤 |
3.1 信息预处理 |
3.2 数据规范化 |
3.3 建立数据库 |
3.4 运用平台 |
4. 研究结果 |
4.1 性别频次频率分析 |
4.2 年龄段频次频率分布 |
4.3 诊次段频次频率分布 |
4.4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5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6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4.7 因子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频数分析结果讨论 |
5.2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讨论 |
5.3 聚类和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
第四部分 总结 |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胸痹病名研究综述 |
1. 古代胸痹病位的历史沿革 |
1.1 秦汉时期 |
1.2 晋唐时期 |
1.3 宋金元时期 |
1.4 明清时期 |
2. 现代胸痹的病名发展 |
2.1 教材中胸痹病名的发展 |
2.2 国家行业标准中胸痹病名的发展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原因及部位 |
1.1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原因 |
1.2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部位及特点 |
2.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误诊及原因 |
3. 西医的治疗方法 |
3.1 一般治疗 |
3.2 药物治疗 |
3.3 抗反流手术 |
4. 中医的治疗方法 |
4.1 中药治疗 |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3 针药结合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治疗方案 |
1.8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RDQ量表各症状统计分析 |
2.2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伴随症状情况分析 |
2.3 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督脉背段压痛阈值分析 |
2.4 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特点问卷调查 |
3. 小结 |
4. 讨论 |
4.1 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针刺督脉背段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疗效分析 |
4.2 关于“胸痹”与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
4.3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误诊情况分析 |
4.4 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针刺督脉背段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优势 |
结语 |
1. 结论 |
2. 特色与创新 |
3. 不足与展望 |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及问卷量表 |
附录2: 胸痛症状调查问卷(本问卷涉及的时间点均为24小时制) |
致谢 |
(3)氨氯地平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麝香保心丸的研制、成分和作用机制 |
1.1 来源与成分 |
1.2 作用机制 |
1.3 麝香保心丸的化学组成和代谢 |
2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
2.1 终止心绞痛发作 |
2.2 预防心绞痛发作 |
2.3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
3 麝香保心丸的安全性 |
4 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进展 |
4.1 稳定性心绞痛的长期治疗 |
4.2 老年人心绞痛的治疗 |
4.3 与冠脉血运重建的联合应用 |
4.4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
4.5 合并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心绞痛的治疗 |
4.6 冠脉微血管病变和慢血流、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 |
5 结语 |
(6)调心饮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诊断标准 |
(一) 中医诊断标准 |
(二) 西医诊断标准 |
(三) 症状量化标准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一) 纳入病例标准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三) 脱落、剔除与中止观察的病例标准 |
三、 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临床疗效评定 |
(五) 统计学方法 |
四、 临床资料 |
(一) 一般情况 |
(二) 病情 |
五、 研究结果 |
(一) 疗效分析 |
(二) 安全性检测 |
讨论 |
一、 祖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认识 |
(一) 历史沿革 |
(二) 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二、 西医学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认识 |
(一) 西医学对本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二) 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
(三)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本病的诊断意义 |
三、 调和营卫、清热解毒益气的理论探讨 |
(一) 调和营卫法治疗心系疾病的理论依据 |
(二) 清热解毒益气法在心系疾病中的理论依据 |
(三) 清热解毒益气法在消渴中的理论依据 |
四、 调心饮的方药分析 |
五、 临床疗效分析 |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比较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比较 |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质和脂蛋白的比较 |
(四) 中医症状积分变化 |
(五) 临床疗效比较 |
(六) 安全性检测 |
六、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7)降糖化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对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现代认识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发病因素及机制 |
3. 心绞痛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4. 主要治疗 |
综述二 中医对糖尿病冠心病的认识 |
1. 古代文献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相关论述 |
2. 现代对消渴病胸痹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
1. 临床资料 |
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观点 |
2. 降糖化瘀胶囊的组方原理 |
3. 降糖化瘀胶囊的临床疗效分析 |
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8)软坚散结法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研究 |
一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现状 |
2 病因 |
3 发病机制 |
4 病理生理 |
5 临床表现 |
6 诊断及分型 |
7 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
二 中医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1 病名的研究 |
2 病因病机的研究 |
3 辨证论治 |
4 中医治疗心绞痛的方法 |
5 软坚散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临床资料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 |
1.1 本病的历代沿革及一般认识 |
1.2 本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
1.3 胸痹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2.1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2.2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2.3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
3. 关于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药规范化诊疗方案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2.1 病例纳入标准 |
2.2 病例排除标准患者 |
2.3 剔除病例标准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4. 关于胸痹的中医标准化治疗方案 |
5. 本次试验方法 |
5.1 试验分组 |
5.2 疗程 |
5.3 不良反应程度分级与处理 |
5.4 观测指标及疗效评定方法 |
5.5 安全性指标观测及毒副作用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分析 |
8. 讨论 |
8.1 中医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8.2 中医规范化临床疗效分析 |
8.3 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对Hs-CRP的影响及分析 |
8.4 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
8.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龙氏手法治疗颈性心绞痛临床研究及脊椎相关疾病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颈性心绞痛文献研究 |
一、脊椎病因学说对颈性心绞痛的认识 |
(一) 心脏交感神经的支配 |
(二) 发病机理 |
二、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三、中医对颈性心绞痛的认识 |
(一) 中医病因学说 |
(二) 中医经络学说 |
(三) “骨错缝,筋出槽”学说 |
四、颈性心绞痛的诊断 |
五、颈性心绞痛的治疗 |
(一) 非手术治疗 |
(二) 手术治疗 |
六、手法治疗颈性心绞痛的现状 |
七、存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的来源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 临床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二) 基线分析 |
(三) 临床疗效比较及资料分析 |
(四) 结论 |
(五) 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颈胸椎小关节错位手法分析 |
(一) 手法的治疗作用 |
(二) 龙氏手法的优越性 |
二、颈性心绞痛的临床机理分析 |
(一) 症状机理分析 |
(二) 电图分析 |
三、颈性心绞痛的预防 |
四、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一) 症状指标难以客观化 |
(二) 其他不足 |
(三) 展望 |
第四部分 脊椎相关疾病动物实验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动物分组及实验方法 |
(一) 分组 |
(二) 实验方法 |
三、观察指标和方法 |
(一) 大体观察 |
(二) 血液生化指标 |
(三) 辅助检查项目 |
四、结果 |
(一) 大体观察 |
(二) 生化指标比较 |
(三) X线片、病理检测结果 |
五、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雅图量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卧位性心绞痛临床意义的探讨(附19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灿晖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研究[D]. 徐晶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效应研究[D]. 李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氨氯地平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高晓梅,张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33)
- [4]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J]. 范维琥,吴宗贵,施海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2)
- [5]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6]调心饮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刘昕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7]降糖化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D]. 朴珍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8]软坚散结法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 刘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9]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验证[D]. 王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4)
- [10]龙氏手法治疗颈性心绞痛临床研究及脊椎相关疾病实验研究[D]. 孙建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标签:心绞痛论文; 胃食管反流论文; 不稳定型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论文;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