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批发业实现现代化并非纸上谈兵(论文文献综述)
冉慧慧[1](2021)在《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谈雪蛟[2](2021)在《微型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
陈灵慧[3](2020)在《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更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面世,不仅系统规划了粤港澳地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且清晰梳理了实现粤港澳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存共荣的发展目标,对每个地市进行了定位规划。然而,目前大湾区内部产业结构问题凸显,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且由于粤港澳三地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如果上述问题未能解决,大湾区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有效优化,与《纲要》的规划脱节情况将越来越严重。规划发展需从经济效益开始梳理。一方面,税收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产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税收收入的增加与否,体现了税收调节的有效性,继而体现了政府决策的有效性。因此,在选择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上,税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业发展的状态、环境和发展趋势,从而使我们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基于此,本文将税收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和选择指标,结合经济宏观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调整进行定量、定性和实证分析,研判产业视角和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优势产业,以及其与《纲要》对其的定位是否相符,从而总结出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支持纲要落地和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税收方面的措施建议。
林佳欣[4](2020)在《汕头市龙湖区企业集中办公区的商事登记和税务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茜[5](2020)在《绥芬河市税务局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常玉洁[6](2020)在《沟通合法化与全球治理制度的创建路径 ——以美元本位制的形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加强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而有效的全球治理关键靠制度。国际社会的领导国,在全球治理制度的创建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最为典型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美国主导创建了一系列国际制度,这些国际制度囊括各个不同领域,呈现多种形式:地区性制度、全球性制度、经济制度、安全制度、多边制度、双边制度等。领导国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创建国际制度,并根据偏好对其进行调整。但是,建立制度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简单可信的承诺和领导国的自我约束。从本质上讲,合法性是一种社会和关系现象,一个人的地位或权力在真空中是不合法的,这个概念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才有意义。即便是领导国,也不能单方面地创造合法性,合法性只能是他人给予的,是由国际社会其他国家授予的。国际制度的创建并不是领导国的独角戏,它要有效运转并得到其他国家的遵守,需要获得其他国家的同意和参与。领导国在主导创建国际制度的过程中是如何令其他国家同意并支持其供给的制度安排的,领导国实现国际制度合法化的路径是什么?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领导国在创建国际制度的过程中,并不谋求强制手段迫使其他国家接受其制度安排。从领导国的制度方案竞争到最终的制度法律化和社会内化之间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法律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度的社会化也并非是完全于制度创建之后才开始的。领导国主导创建国际制度并推广其制度方案的过程,正是通过沟通的方式将利益激励与价值观传播给其他国家的精英与民众的过程。简而言之,沟通合法化是领导国主导供给全球治理制度的合法化路径。沟通合法化是指通过在沟通过程中的论辩达成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以期取得合法性。沟通合法化分为输出与输入两个维度。输出合法化是指领导国向其他国家推销供给制度方案并被其他国家接受和认同的过程。领导国供给的制度方案越满足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需求并贡献越多,这一国际制度方案的输出就越具有吸引力,输出过程就越顺利,越容易被其他国家接受。输入合法化是指国际社会其他国家对领导国制度方案的反馈并被领导国吸收的过程。国际社会中的其他国家不是被动接受领导国输出的国际制度方案,他们会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论辩和沟通迫使领导国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当领导国输出自己的制度方案时,其他国家通过修正自身偏好接受领导国的制度方案,或者通过发挥能动性迫使领导国调整制度方案以迎合本国需求。制度参与国与制度供给国的交往构成了一个相互合法化的过程:供给国将制度方案以利益为外壳,以价值观为内核输出给制度参与国,参与国在调整偏好的同时将自身利益诉求反馈给供给国,这一反馈过程对于供给国来讲是一个输入过程。供给国为了提高国际制度的合法性,获得更多国家的接受和参与,会对制度的初始方案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制度方案会再次进入新一轮的输出过程,以最终达到供给国与参与国之间的利益趋同和价值观趋同。本文对二战前后美国创建国际货币制度的案例进行验证,通过考察在大萧条之后至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结束这一时期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对外政策的转变以及沟通合作态度的变化,发现由于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合作态度的不同,国际货币合作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在大萧条初期,英美等国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而导致创建国际货币制度的失败。各国都奉行一种国内优先的政策,通过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拯救本国陷入崩溃的经济。这种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各国缺乏有效沟通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有过合作的机会,但都因缺乏诚意和目标与利益之间的极大分歧而告失败。在欧洲形势紧张到美国参战这段时期,是美国与其他国家从消极沟通转为积极沟通的过渡阶段。美国参加二战之后通过对他国输出多边主义、平等互惠、非歧视的价值观以及创建国际制度利益的需求,并且通过调整制度方案以迎合其他国家的利益而最终成功创建国际货币制度。
李曼西[7](2020)在《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 ——以惠州市为例》文中认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研发创新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所在地区的中小企业政策往往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地方政府如何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破解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中小企业强,则区域经济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长期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全市中小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本文以惠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做法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比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研究范式,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明确地方政府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地方政府科学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提出合理对策和建议。论文包含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阐述论文的整体思路、结构体系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进行理论界定,明确相关概念的含义,对文中将要探讨的中小企业扶持理论进行梳理和汇总;第三部分介绍惠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小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及政策现状;第四部分着重分析惠州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第五部分对国外扶持中小企业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六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惠州市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对策和建议。第七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结论并作出展望。
吴秀娟[8](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研究 ——以C市W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放管服”改革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税务部门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部门,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变重审批为轻审批重监管,降低了办税门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积极打造服务型税务机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队伍迅速壮大,蓬勃发展,国民经济地位和税收管理难度不断攀升,对于基层税务机关而言,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达九成以上。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在简化办税流程、精简办税资料、优化纳税服务、创新监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旧症新疾。本文立足于“放管服”改革,结合国地税机构合并,运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C市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总结分析了“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较为突出的有:与“顾客导向”不符的税收管理质效偏低;放权不彻底、管理缺位引发的税收管理难度升级;优化纳税服务重形式、硬支撑不足。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提出以纳税人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优化税收管理“放、管、服”各环节具体措施、提高整体协同性,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厘清业务职能边界,加强共享协作联动,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税收社会化管理等对策建议,着力打造“服务型、回应型、合作型”税务机关,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昌盛。
周渊[9](2020)在《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业也随之茁壮成长,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国内物流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苏南地区的物流企业飞速成长,尤其小微企业犹如百花齐放。然而,由于行业发展速度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模式落后、经营方法不科学等,使小微物流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成本居高不下。成本控制问题直接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低下,最终阻碍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首先,通过查阅我国相关政策资料,本文提出了小微物流企业的界定标准,并分析其成本构成要素。接着,在调查和收集苏南地区各主要地级市的小微物流企业资料的过程中,总结出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存在制度不健全、方法体系单一、人员意识不足等问题。然后,据此构建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又提出运用作业成本法、建立健全物流管理体系、注重人才培养等完善建议。最后,本文以无锡市JC物流公司为例,参照其实际经营情况,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简单验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整改方案。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了解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现状,发现小微物流企业的成本存在较大的压缩空间,据此提出创新型的成本控制模型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增长企业利润,促进企业稳健、长远发展。因此,本文侧重于解决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从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黄利红[10](2020)在《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的作用日益凸显,受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对以数据为主要载体和成果的统计科学来说则更为重要。统计科学通过整合和分析数据,对经济社会产生反映过去和预示未来的作用。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且被社会公众接受才算有公信力,反之亦然。当官方统计数据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PCDI)、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诸多数据指标形式为公众所了解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政府部门要做到依法统计、据实统计、科学统计,确保万无一失。遗憾的是,由于统计工作的内在缺陷和相关法律保障机制的不足,各类统计造假事件被曝光,再加上统计数据与公众感知差异较大,导致我国统计数据的公信力不断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任何学科的研究都需回应社会现实的需求,我国学者也对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但整体呈现出重统计科学技术、轻法律制度的倾向,对于统计科学技术方向的研究愈发细致且深入,但在统计法律制度领域,多为一些抽象的警示性和倡导性研究。因此,对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制度的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部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概述。首先对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概念进行阐述。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设立的统计机构履职中取得并公布的统计数据被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程度。其次,论述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质量高低和地方政府统计机构的外在表现。第三,论述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作用,以明晰法律保障制度的意义,包括影响政府公信力、影响统计工作的顺利运行和影响统计数据的运用。最后,论述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的必要性,通过对社会道德制度、私人协议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三方比较,强调必然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以保障地方政府统计数据的公信力。第二部分,针对我国统计数据公信力现状及其失信原因进行论证分析。通过社会调研得知,社会公众对于政府统计公信力非常认可的占15.9%,基本认可的占50.8%,不认可的占13.3%,不清楚的占20%。但就具体统计数据的认可度而言,各类数据的认可度差别较大,其中对人口普查数据的认可度最高,认可和基本认可的占64.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数据的认可度最低,认可和基本认可的只占39%。其失信原因包括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前者包括《统计法》的不完善、统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统计公开制度的不完善和统计失信惩戒制度的不完善;后者包括政府统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统计需求更新过快、公众统计认知不足和统计监督不到位。第三部分,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美国和德国的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制度,从中得到如下启示:第一,在政府统计体制的设置方面,虽然两国各有特色,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府统计体制,但在保持统计机构的独立性上两国具有共识。第二,充分重视统计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是一门不断进步的科学,如同物理化学一般,需系统性的投入资源,不断革新现存的统计科学技术。第三,两国都出台了大量的统计法律文件,且仍在不断完善。第四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一是完善统计基础法律制度。包括《统计法》、统计公开制度和统计代理制度的完善。二是要完善政府统计监管的机制。包括完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完善内部审查机制和完善社会公众的同级监督机制。三是要完善统计违法行为的法律惩罚机制,重点在于完善统计执法机制、完善统计失信惩戒机制和完善行政处分机制三个方面。
二、我国批发业实现现代化并非纸上谈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批发业实现现代化并非纸上谈兵(论文提纲范文)
(3)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
1.2.2 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 |
1.2.3 区域合作和税收合作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2.3 测算指标及数据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情况 |
3.1 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体系规划 |
3.2 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
3.2.1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
3.2.2 主要制造业行业 |
3.2.3 主要服务业行业 |
3.3 产业比较优势测算 |
3.3.1 指标运用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主导产业选择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税收产出水平情况 |
4.1 粤港澳大湾区税收总量和结构 |
4.1.1 税收收入 |
4.1.2 税收结构 |
4.1.3 三次产业税收 |
4.2 产业税收产出水平测算 |
4.2.1 指标运用 |
4.2.2 结果分析 |
4.2.3 主导产业选择 |
第五章 基于税收视角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
5.1 主导产业选择的差异分析 |
5.1.1 结果比对 |
5.1.2 与规划的匹配度分析 |
5.1.3 小结 |
5.2 利用港澳资优化产业结构水平的实证分析 |
5.2.1 样本选取 |
5.2.2 港澳资企业分布 |
5.2.3 重点发展产业分布 |
第六章 存在问题 |
6.1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6.1.1 低端制造业产业仍是主要税收来源 |
6.1.2 城市间同质化竞争问题凸显 |
6.1.3 利用港澳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效率低下 |
6.2 现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政策上的不足 |
6.2.1 财税政策 |
6.2.2 非财税政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7.1 国际湾区的经验借鉴 |
7.2 税收对策建议 |
7.2.1 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出台引导产业协同发展的税收政策 |
7.2.2 强化粤港澳区域协调机制和税务合作机制 |
7.2.3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鼓励新兴产业投资 |
7.2.4 发挥自贸区作用建立税收改革试验示范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沟通合法化与全球治理制度的创建路径 ——以美元本位制的形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
二、现有研究及其不足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一章 全球治理制度的合法性问题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全球治理制度合法性的来源 |
第二章 全球治理制度的合法化路径 |
第一节 传统解释:合法化的法律路径和社会化路径 |
第二节 沟通合法化路径:一种过程解释 |
第三节 全球治理制度的沟通合法化路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缺乏有效沟通:国际货币制度创建的失败 |
第一节 旧国际货币制度的崩溃 |
第二节 各自为政:国际货币制度创建的障碍 |
第三节 毫无诚意的沟通:国际货币合作的失败 |
第四章 从消极沟通到积极沟通:国际货币制度创建的转向 |
第一节 英美创建国际货币制度的激励 |
第二节 积极沟通下的英美特殊关系 |
第三节 沟通论辩下国际货币制度合作的阶段性成果 |
第五章 沟通论辩的竞争态势:美元本位制度的成功创建 |
第一节 联合还是主导:英美方案的竞争 |
第二节 英美货币制度方案的输出与输入 |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会议与美元本位制的创建 |
结论:沟通合法化与国际制度的成功创建 |
一、领导国与全球治理制度的合法创建 |
二、本文的研究总结 |
三、研究不足及困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 ——以惠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政府 |
2.1.2 中小企业 |
2.1.3 政策扶持 |
2.2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经济论 |
2.2.2 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2.2.3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三章 惠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现状 |
3.1 惠州市中小企业的基本状况 |
3.1.1 惠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2 惠州市中小企业组织管理现状 |
3.1.3 惠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3.2 惠州市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现状 |
3.2.1 惠州市中小企业政策体系 |
3.2.2 惠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 |
3.2.3 惠州市中小企业创新扶持政策 |
3.2.4 惠州市减税降费政策 |
第四章 惠州市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惠州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资源配置有限 |
4.1.2 减税降费力度不够 |
4.1.3 纾解融资难措施乏力 |
4.1.4 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不佳 |
4.1.5 缺乏配套的人才政策 |
4.1.6 扶持政策措施落地难 |
4.2 惠州中小企业政策扶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
4.2.1 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
4.2.2 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
4.2.3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滞后 |
4.2.4 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
4.2.5 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存在局限性 |
第五章 国外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外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措施 |
5.1.1 美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2 日本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3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5.2 国外扶持中小企业的经验与启示 |
5.2.1 建立完整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 |
5.2.2 成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 |
5.2.3 制定有力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
5.2.4 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
5.2.5 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六章 惠州市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建议 |
6.1 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2 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6.3 拓宽融资渠道,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
6.4 推进减税降费,使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
6.5 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
6.6 扩大品牌效应,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研究 ——以C市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研究困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放管服”改革的内涵及其在税收管理中的体现 |
2.1.2 中小企业 |
2.1.3 税收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税收遵从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放管服”背景下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 |
3.1 W区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
3.1.1 W区中小企业概况 |
3.1.2 W区中小企业特征 |
3.2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 |
3.2.1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概述 |
3.2.2 W区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措施及成效 |
3.2.3 “放管服”改革对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 |
第4章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存问题及成因 |
4.1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存问题和风险 |
4.1.1 “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满意度调查 |
4.1.2 “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
4.2 “放管服”背景下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2.1 “顾客导向”下的税收管理质效困境 |
4.2.2 重“放”轻“管”,权责交叉,税收管理难度升级 |
4.2.3 办税便利化水平不足,中小企业需求回应不到位 |
4.2.4 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偏低,第三方作用发挥不充分 |
4.2.5 “放管服”背景下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问题成因总结 |
第5章 “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5.1 统筹人力资源,优化权责配置,加快税务机构职能转变 |
5.1.1 提升税务人员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5.1.2 厘清部门职能边界,加大团队协作力度 |
5.2 推进多元合作,破除信息壁垒,促进税收管理创优提速 |
5.2.1 引导中小企业诚信纳税,提高源头涉税数据准确性 |
5.2.2 加快内部系统整合,落实涉税数据专业化管理 |
5.2.3 兼顾信息联动共享与信息安全保障 |
5.2.4 整合三类数据,强化税收管理数据支撑 |
5.3 构建与税务部门“简政放权”相匹配的法制建设和基层管理机制 |
5.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配套制度 |
5.3.2 监督考核激励合作并进,完善基层管理机制 |
5.3.3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落实放权还责于纳税人 |
5.4 “目标导向”加强税收监管,“需求导向”优化纳税服务 |
5.4.1 “以税收遵从为目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5.4.2 “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优化纳税服务 |
5.5 创新“放管服”背景下税收社会化管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小微企业 |
2.1.1 统计上的小微企业界定 |
2.1.2 税法上的小微企业的界定 |
2.2 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构成 |
2.2.1 小微物流企业 |
2.2.2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 |
2.3 企业成本控制 |
2.3.1 企业成本控制分类 |
2.3.2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
2.4 物流成本理论 |
2.4.1 物流成本冰山理论 |
2.4.2 “黑大陆”学说 |
2.4.3 “第三利润”学说 |
2.4.4 “效益背反”学说 |
2.4.5 “供应链”学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调研分析 |
3.1 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调研样本分析 |
3.1.1 调研样本概况 |
3.1.2 成本构成分析 |
3.2 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剖析 |
3.2.1 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 |
3.2.2 成本控制系统简单 |
3.2.3 成本控制意识不足 |
3.2.4 运输仓储成本控制薄弱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构建 |
4.1 作业成本法设计思路 |
4.1.1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 |
4.1.2 计算原理 |
4.1.3 思路步骤 |
4.2 模型构建过程 |
4.2.1 模型建立目标以及因素分析 |
4.2.2 前期准备 |
4.2.3 过程控制阶段 |
4.2.4 事后控制阶段 |
4.3 模型计算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建议 |
5.1 合理运用作业成本法 |
5.1.1 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
5.1.2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
5.2 建立运输配送仓储管理体系 |
5.2.1 建立健全运输管理体系 |
5.2.2 建立健全配送管理体系 |
5.2.3 建立健全仓储管理体系 |
5.3 树立成本思想,注重人才培养 |
5.3.1 全员树立成本控制思想 |
5.3.2 加强人才培养计划 |
5.4 转变发展模式,提供特色服务 |
5.4.1 转变公司发展新模式 |
5.4.2 因客制宜特色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实例分析 |
6.1 JC物流现行成本控制分析 |
6.1.1 JC物流基本概况 |
6.1.2 JC物流现行成本控制方法 |
6.1.3 JC物流现行成本控制方法的缺陷 |
6.2 基于作业成本法优化JC公司成本控制 |
6.2.1 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 |
6.2.2 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分析 |
6.3 JC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
6.3.1 建立信息化合作模式 |
6.3.2 转变发展模式,树立成本新观念 |
6.3.3 培养与引进物流行业人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概述 |
一、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内涵 |
二、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影响因素 |
(一)统计数据的质量高低 |
(二)地方政府统计机构的外在表现 |
三、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作用与意义 |
(一)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 |
(二)影响统计工作的顺利运行 |
(三)影响统计数据的运用 |
四、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的必要性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一、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现状 |
(一)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各类统计数据社会评价的抽样与分析 |
(二)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统计工作整体社会评价的抽样与分析 |
二、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失信”现象的成因分析 |
(一)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失信现象的制度层面成因 |
(二)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失信现象的实践层面成因 |
第三章 域外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借鉴 |
一、美国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概括 |
二、德国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概括 |
三、域外经验总结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法律保障机制完善路径 |
一、统计基础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完善《统计法》 |
(二)完善统计公开制度 |
(三)完善统计代理制度 |
二、政府统计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 |
(一)完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 |
(二)完善内部审查机制 |
(三)完善社会公众同级监督机制 |
三、统计违法行为法律惩罚机制的完善 |
(一)完善统计执法机制 |
(二)完善统计失信惩戒机制 |
(三)完善行政处分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我国批发业实现现代化并非纸上谈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冉慧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微型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 谈雪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陈灵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汕头市龙湖区企业集中办公区的商事登记和税务管理研究[D]. 林佳欣. 汕头大学, 2020
- [5]绥芬河市税务局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研究[D]. 孙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6]沟通合法化与全球治理制度的创建路径 ——以美元本位制的形成为例[D]. 常玉洁. 外交学院, 2020(08)
- [7]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 ——以惠州市为例[D]. 李曼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研究 ——以C市W区为例[D]. 吴秀娟. 南昌大学, 2020(01)
- [9]苏南地区小微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 周渊.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10]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 黄利红.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