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策群力兴办节水灌溉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银珠[1](2021)在《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利则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根本,推动农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了使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应提高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价值的重视程度,积极探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效措施,同时把握注意事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持续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综合效益。
六安市人民政府[2](2021)在《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六政[2021]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1日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3](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指出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许亚荣[4](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对民勤环境新闻报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荒漠化成为全球重视的环境问题。甘肃民勤居于我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前沿,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民勤绿洲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缩影。本文立足民勤环境实际,采用加姆森和恩特曼对框架研究的相关理论,将框架分为形式框架和内容框架两部分,选取《甘肃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甘肃日报》创刊以来对民勤环境新闻的报道作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的形式框架(报道方式,即报道体裁、版面分布、报道结构等)做量化研究,以探究其对环境新闻的媒体认知、舆论导向、党报的新闻理念及社会职责;并用文本分析法对内容框架(即报道议题、报道倾向等)做质化研究,对治沙造林种草、水资源保护管理、环境治理成果、典型新闻人物、环境灾害、人居环境整治、环境政策措施、环境科学研究等议题的报道文本进行分析,以探究新闻报道框架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甘肃日报》关于民勤环境新闻的报道以正面报道框架、环境建设框架、数字事实框架为主,报道框架通过议程的设置、报道角度的选取和报道手法体现出来,其建构的民勤环境事实具有环境治理卓有成效、政府重视,政策有效、人民勤劳,任重道远三个特点。同时,本研究认为,《甘肃日报》在对民勤环境新闻报道中存在典型问题关注不够、缺乏问题导向、报道形式固化老化等不足,为此,建议《甘肃日报》在新时代新阶段,进一步重视对民勤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强化问题导向、创新报道方式、锤炼记者“四力”、提质增量,更好地担当起党报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
王长斌[5](2020)在《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文中提出
郭小靓[6](2019)在《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制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专门篇章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以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成效,也促使学术界掀起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热潮;但学术界以新时代为视角研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成果尚不多见,对制度建设现存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深度、广度上还有很多不足。本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地梳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观点和路径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现实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制度的有效落实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必要性。论文从新使命、新矛盾、新课题、新思想、新方略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的内涵,从历史性、实践性、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的特征;从战略地位、认识论、方法论等多重视角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概念,指出其特征是实现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统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人民为中心统一、中国发展和世界进步统一;从新时代内涵、历史意义、战略地位、社会矛盾、世界意义出发,论述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第二章梳理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论文系统梳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生态观,从中汲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智慧思想;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自然生态观、伦理生态观,西方学者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中汲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渊源。第三章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党章和宪法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和法律地位,着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探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已有资源和环境保护系列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持续加强,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的组织制度的执行逐渐得以强化,一些重要的生态文明指标纳入了地方考核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不断得以加强。经过这些伟大实践,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宏观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性成果逐步涌现,制度执行督察的高压态势逐渐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阶段成效初步显现,中国方案国际影响和地位逐渐扩大。第四章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制度体系内容不尽科学细致、制度安排亟待细化和充实、多维制度冲突依然没有消除、制度执行力度和稳定性不足、执行中主体间协调难度大、制度建设中公众参与明显不足、制度建设的外交压力依然较大。运用“体制-机制-制度”的分析框架,剖析现存问题的原因为:涉及权责利关系的治理体制尚未理顺、结构倒错的科层体制不利于形成制度激励、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不易在短期内打破、影响制度博弈的深层利益矛盾尚未化解、制度迁移过程中不易绕过契合性的困局、影响制度建设的能量传递机制尚未形成。第五章指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论文提出:通过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确立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的理念、展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效,凝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通过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强化运行和保障机制;通过完善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督查和巡视制度、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配套的科技引领制度安排,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内容;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生态安全诉求、以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反对生态殖民主义为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力量,营造新时代制度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总之,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建设一个多维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宏观层面“四梁八柱”为中流砥柱,中观层面配套制度作为上传下达的中转站和枢纽,确保微观层面具体制度的跟进和准确落实。要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化解深层的利益矛盾,完善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发展,制度建设的理论也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
刘家露[7](2019)在《绿色发展新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难点也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目标,强调了绿色发展新理念,乡村振兴要绿色发展新理念来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应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时期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乡村建设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本文在绿色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本文除绪论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相关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的概述。阐述了绿色发展新理念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特征,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发展新理念之间的关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切入点。第二部分论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内容。美丽乡村建设对实现乡村振兴、协调城乡有序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迫在眉睫,主要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建设良好的家风乡风、加强政府的民主管理等方面入手,建设一个百姓满意的美丽乡村。第三部分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所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美丽乡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绿色发展理念问题、经济问题、乡村产业结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制度缺失等问题,这都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第四部分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探讨。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对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农民绿色发展观念、加强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结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挖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等四个方面的相关的具体措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
辛香君[8](2019)在《山东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苹果生产售卖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社会的发展趋势,“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浪潮中,栖霞的大部分合作社,尤其是缺少资金技术支持和企业家才能的中小型合作社发展非常缓慢,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很难将合作社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偏离合作社的本质与初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越来越向着公司的运作形式进行,难以发挥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协作共同致富的优势。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就2007年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调研法、问卷调研法、抽样调研法、会议调研法、访谈调研法以及文献调研法,对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并对调研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总结出其发展存在的经营规模较小,市场融入难度大;营销、销售与生产脱节,流通渠道狭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品牌建设;制度安排不甚规范,组织化程度低,内部结构松散,缺乏有领导力、企业家才能的带头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践层面中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建议合作社加强自身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进行准确定位,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同时兼顾分配公平,通过成立苹果合作社联社,扩大经营规模;打好营销销售牌,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实行多元经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理事长企业家才能,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以谋求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的发展。可以说,合作社不仅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和手段有效整合合作社内部资源、增强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发挥市场优势、实现规模效益,加强自身建设与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协作和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激发出合作社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的积极,而且应当担负起的社会责任。
贾蕊[9](2018)在《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影响研究 ——以黄土高原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防止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生产率、减少贫困和实现农业转型的功能。在黄土高原区推广水土保持措施,对保障该区域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土地质量安全,实现我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行为结果看,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活动所实现的产出不仅包含农产品,也包含生态产品,农产品是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有价商品,而生态产品却是不能自动实现市场价值的公共产品。因此,水土保持措施的采用常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集体行动具有资源动员、成本分担、组织监督和规模经济实现等功能,对农户技术或措施采用行为产生影响。现有研究偏重于从补偿激励方面解释采用率低下的问题,但水土保持措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往往被忽略,以集体行动作为考察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难以对“农户具有参与流域生态治理的热情,而经济生态双赢的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率低”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破解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率低下难题,需要解决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过程中的集体行动困境。那么,在我国现行制度下,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具有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透过什么样的机制在发挥作用?以上问题的回答是理解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机制的关键。本文基于集体行动视角,在系统地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公共产品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利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849户农户调查数据资料,对样本区域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选择合适代理变量,构建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测度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多种数理模型及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采用等待时间、采用行为和采用效果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并提出了促进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本次调研获得的849份有效样本当中,44.52%的农户愿意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投资,45.82%的农户愿意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投劳,农户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意愿投资金额与意愿投劳工日数也普遍较低,意愿投资金额的均值为134元/亩,意愿投劳工日数的均值为20工日/亩。农户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等待时间呈现出较大差异,修筑梯田农户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16.5年;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农户的平均等待时间为8年;使用地膜和造林农户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2年;实施沟垄耕作农户的平均等待时间短于半年。从农户采用决策来看,实施沟垄耕作和使用地膜的农户最多,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1.01%和60.9%;修筑梯田和参与造林的农户次之,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0.41%和36.51%;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相对较少,仅占样本总数的26.86%。从农户采用种类来看,5种措施都采用的农户仅占样本总数的7.89%;采用4种措施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13.55%;采用3种措施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33.33%;采用2种措施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14.84%;只采用1种措施和没有采用的农户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2.37%和18.02%。农户对水土保持措施提高生产效率效果的评价中,对节水灌溉的评价较高,对梯田、沟垄耕作和地膜的评价次之,对造林的评价相对较低。农户对水土保持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效果的评价中,对造林和节水灌溉改善生态环境效果的评价最高,对梯田和沟垄耕作的评价次之,对地膜改善生态环境效果的评价较低。(2)本文从行动信息、行动参与、行动组织和行动效果4个维度,选取了包括农户对村庄集体行动内容、意义、规则、经费使用情况的了解程度在内的14个代理变量,较为系统与全面地反映了农户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参与情况。从对集体行动原始变量的统计结果来看,调查区域大多数农户对集体行动的内容、开展集体行动的意义和集体行动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集体行动的奖惩制度以及集体经费使用情况的了解相对不足;受访农户对集体培训的参与率和对集体活动的出资出劳比例相对较高;多数农户对集体行动采取被动参与的态度,管理、组织和发起村庄公共物品供给和公共资源与环境管理活动的热情普遍较低;调查区域农户对集体行动作用的整体评价不高,村庄集体行动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从集体行动各维度得分的区域差异来看,样本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指数的区域排序为,宁夏固原>甘肃庆阳>陕西榆林;行动信息得分均值区域排序为,甘肃庆阳>宁夏固原>陕西榆林;行动参与得分均值区域排序为,甘肃庆阳>陕西榆林>宁夏固原;行动组织得分均值区域排序为,宁夏固原>陕西榆林>甘肃庆阳;行动效果得分均值区域排序为,宁夏固原>陕西榆林>甘肃庆阳。(3)通过对集体行动影响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的实证检验发现,集体行动正向作用于农户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投资意愿和意愿投资金额,即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越高,投资水土保持措施的意愿越强,愿意投资的金额越多。集体行动正向作用于农户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投劳意愿和意愿投劳工日数,即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越高,花费人力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意愿越强烈,愿意投劳的工日数越多。(4)通过对集体行动影响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等待时间的实证研究发现,集体行动与修筑梯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使用地膜、植树造林和实施沟垄耕作措施的等待时间之间存在显着的负向关联关系,即集体行动可有效缩短农户采用以上水土保持措施的等待时间。通过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等待时间回归模型和“剂量反应”函数估计系数的横向比较可知,集体行动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等待时间的消减作用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其中,集体行动对农户修筑梯田等待时间的消减作用最大,对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待时间的消减作用次之,对使用地膜、植树造林和实施沟垄耕作措施等待时间的消减作用相对较弱。(5)通过对集体行动影响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集体行动对农户梯田、节水灌溉和造林措施的采用决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地膜和沟垄耕作措施的采用决策则没有显着影响。通过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决策模型回归系数的比较可知,集体行动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决策的促进作用最大,对造林决策的促进作用次之,对修筑梯田决策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集体行动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种类也有显着正向影响,农户参与集体行动的程度越高,参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热情越高,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种类越多。(6)通过对集体行动影响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的实证研究发现,集体行动在直接对农户生产效率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通过增加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种类,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因此,集体行动对水土保持措施提高生产效率作用的发挥有显着促进作用。集体行动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果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集体行动对梯田、节水灌溉和造林措施的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地膜与沟垄耕作生态环境改善效果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通过对梯田、节水灌溉和造林措施生态效果模型回归系数的比较可知,集体行动对造林措施生态效果的改善作用最大,对梯田生态效果的作用次之,对节水灌溉生态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7)应通过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增强农户水土保持意识;培育“精英”农户,完善集体行动动员机制;制定集体行动参与规则,构建公共产品成本分担机制;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农户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加强技术推广服务,改善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等途径,缓解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困境。
沈费伟[10](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指出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二、群策群力兴办节水灌溉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策群力兴办节水灌溉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价值 |
1.1 合理调配水资源 |
1.2 满足农业灌溉需求 |
1.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2 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效措施 |
2.1 明确建设思路,改进工作方式 |
2.2 把握工作重点,提高建设实效 |
2.3 形成建设合力,营造优良氛围 |
3 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注意事项 |
3.1 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前期评估 |
3.2 优化水利设计,保护生态环境 |
3.3 改善施工建设,强化监督管理 |
3.4 落实建后评估,提高建设水平 |
4 结束语 |
(4)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对民勤环境新闻报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基于报道方式的形式框架分析 |
第一节 报道数量:在曲折中增长 |
一、起步期:民勤环境问题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
二、相持期:报道数量在曲折中下降 |
三、发展期:报道规模继续下降 |
四、逆势发展期:在曲折中上升 |
五、加速发展期:急剧上升后回落,数量总体较多 |
第二节 报道体裁:消息和通讯为主 |
第三节 版面分布:前两版占比超六成 |
第四节 报道篇幅:以短篇和中篇为主 |
第五节 报道结构:“倒三角”突出新闻价值 |
第六节 稿件来源:注重本报采写 |
第七节 消息来源:突出政府和群众的主体角色 |
第二章 基于议题分布的内容框架分析 |
第一节 报道倾向:正面报道为基调 |
第二节 报道议题:关注范围广泛且不断扩展 |
一、治沙造林种草:活动介绍为主,成果展示为辅 |
二、水资源保护管理:突出工程建设 |
三、环境治理成果:突出数字描写 |
四、典型新闻人物:领导与平民并重 |
五、环境灾害:突出救灾工作 |
六、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宣传作用 |
七、环境政策措施:着眼于政策效果 |
八、环境科学研究:分量较轻 |
第三节 典型环境报道对比分析:尚有进步空间 |
一、“国家领导关心民勤治沙”报道分析 |
二、“红崖山水库建设”报道分析 |
三、“沙尘暴灾害”报道分析 |
第三章 报道框架与事实建构 |
第一节 《甘肃日报》对民勤环境的报道框架 |
一、正面报道框架 |
二、环境建设框架 |
三、数据事实框架 |
第二节 《甘肃日报》对民勤环境的事实建构 |
一、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
二、政府重视,政策有效 |
三、人民勤劳,任重道远 |
第三节 报道框架的体现 |
一、议程的设置 |
二、报道的视角 |
三、报道的手法 |
第四章 问题与改进措施 |
第一节 《甘肃日报》对民勤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改进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必要性分析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 |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特征 |
(三)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要选择 |
(三)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 |
(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路径 |
第二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
(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的思想 |
(二)从社会角度解读生态环境问题的理念 |
(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自然异化的思想 |
(四)“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
(一)毛泽东关于“兴修水利、绿化祖国”生态环境建设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谁污染、谁治理”生态责任制度建设思想 |
(三)江泽民关于“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发展思想 |
(四)胡锦涛关于“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生态和谐思想 |
(五)习近平“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智慧 |
(一)“天人合一”、“共生共存”的系统生态观 |
(二)“天行有常”、“复归其根”的自然生态观 |
(三)“众生平等”、“六道轮回”的伦理生态观 |
(四)“虞横之制”、“王者之法”的制度生态观 |
四、西方学者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理论 |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 |
(二)生态伦理学理论 |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以党章和宪法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
(二)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与探索 |
(三)陆续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和系列行动计划 |
(四)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的制度执行力度不断加强 |
(五)逐步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确立 |
(二)“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
(三)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
(四)制度创新性成果和阶段性成效逐步涌现 |
(五)制度执行督查的高压态势日益强盛 |
(六)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存问题 |
(一)制度体系内容不尽科学细致 |
(二)多维制度冲突依然没有消除 |
(三)制度执行力度和稳定性不足 |
(四)制度执行中主体间协调难度大 |
(五)制度建设中公众参与明显不足 |
(六)制度建设的外交压力依然较大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 |
(一)涉及权责利关系的治理体制尚未理顺 |
(二)结构倒错的科层体制不利于形成制度激励 |
(三)影响制度博弈的深层利益矛盾尚未化解 |
(四)影响制度建设的能量传递机制尚未形成 |
(五)传统制度路径依赖不易在短期内打破 |
(六)制度迁移过程不易绕过契合性的困局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
一、凝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民众共识 |
(一)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 |
(二)确立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的理念 |
(三)展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成效 |
二、健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策和组织体制 |
(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策体制 |
(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组织体制 |
三、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
(一)执法监督机制 |
(二)考核激励机制 |
(三)责任追究机制 |
(四)协调联动机制 |
(五)公众参与机制 |
四、继续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制度内容 |
(一)完善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 |
(二)强化环境督查和巡视制度 |
(三)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
(四)完善配套的科技引领制度安排 |
五、营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 |
(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全球生态安全诉求 |
(二)以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 |
(三)反对生态殖民主义为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绿色发展新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概述 |
(一)绿色发展新理念的概述 |
1.绿色发展新理念的内涵 |
2.绿色发展新理念的特征 |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概述 |
1.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
2.美丽乡村建设的特征 |
(三)绿色发展新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
1.绿色发展新理念有利于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
2.美丽乡村建设是绿色发展新理念的具体化 |
(四)美丽中国的概述 |
1.美丽中国的内涵 |
2.美丽中国的特征 |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
1.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 |
2.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发展 |
3.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
4.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5.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
1.要发展农村的特色产业 |
2.要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 |
3.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
4.要建设良好的家风乡风 |
5.要加强政府的民主管理 |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
1.江西婺源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2.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3.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 |
1.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建设 |
2.注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3.遵循统筹规划建设 |
(三)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
1.农民绿色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
2.乡村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较差 |
3.乡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4.乡村生态环境污染仍然突出 |
5.乡村生态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
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探讨 |
(一)注重培养农民绿色发展的观念 |
1.绿色发展新理念对推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
2.加强绿色发展新理念的宣传引导 |
3.提高广大农民的绿色发展意识 |
(二)加强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 |
1.注重政策引导,调动农民主动性 |
2.民主决策议事,保证农民当家作主的权益 |
3.发挥党组织作用,共建美丽乡村 |
(三)加快乡村农业现代化建设 |
1.提髙农村土地生产效益 |
2.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
3.注重建设现代农业景区 |
(四)加强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宣传和保护 |
1.重视当地的文化保护、传承 |
2.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
3.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山东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栖霞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栖霞市的自然条件 |
一、地理环境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候水文特征 |
第二节 栖霞市经济发展概况 |
一、栖霞市经济概况综述 |
二、栖霞市各产业发展概况 |
三、栖霞市苹果产业发展情况 |
第三节 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栖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与结论 |
一、栖霞市农民文化程度分析 |
二、栖霞市农民年收入情况分析 |
三、栖霞市民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可程度分析 |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与结论 |
一、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成员年龄结构分析 |
二、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成员文化程度分析 |
三、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成员收入情况分析 |
四、关于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分析 |
五、关于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座谈情况分析 |
第五章 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经营规模较小,市场融入难度大 |
二、营销销售与生产脱节,流通渠道狭窄 |
三、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品牌建设 |
四、理事长缺少企业家才能,专业人才匮乏 |
五、制度安排不甚规范,组织化程度低 |
第二节 栖霞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
一、成立苹果合作社联社,扩大经营规模 |
二、打好营销销售牌,拓宽产品流通渠道 |
三、实行多元经营,加强品牌建设 |
四、提高理事长企业家才能,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
五、规范合作社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建设 |
六、政府进一步细化完善立法,增强监督监管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一:栖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表 |
附录三:蛇果在栖霞栽培的可行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影响研究 ——以黄土高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户技术或措施采用研究 |
1.3.2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研究 |
1.3.3 集体行动研究 |
1.3.4 集体行动对技术采用影响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土保持措施 |
2.1.2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 |
2.1.3 集体行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集体行动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3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集体行动对采用意愿的影响 |
2.3.2 集体行动对等待时间的影响 |
2.3.3 集体行动对采用行为的影响 |
2.3.4 集体行动对采用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特征分析 |
3.1 我国农村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沿革 |
3.1.1 开垦荒地、乱砍乱伐加剧水土流失(1949~1978) |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为主、集体为辅的水土流失区域自治(1979~2005) |
3.1.3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与集体组织共同治理水土流失(2006 年至今) |
3.2 水土保持措施的功效 |
3.2.1 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效益 |
3.2.2 水土保持措施的经济效益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描述 |
3.4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现状 |
3.4.1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意愿 |
3.4.2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等待时间 |
3.4.3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 |
3.4.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 |
3.5 水土保持措施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
3.5.1 农户对水土流失危害性及水土保持措施作用的认识不足 |
3.5.2 农户通过集体协作共同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意愿较低 |
3.5.3 政府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补贴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
3.5.4 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农技推广服务不到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体行动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
4.1 集体行动的指标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设计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集体行动的测度过程 |
4.2.1 测度方法 |
4.2.2 因子提取过程及结果 |
4.3 集体行动特征分析 |
4.3.1 原始表征指标的特征分析 |
4.3.2 集体行动指数的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5.3.1 统计推断 |
5.3.2 模型构建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集体行动对农户投资意愿的影响 |
5.4.2 集体行动对农户投劳意愿的影响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等待时间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6.3.1 统计推断 |
6.3.2 模型构建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7.3.1 统计推断 |
7.3.2 模型构建 |
7.4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7.5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种类影响的实证分析 |
7.6 稳健性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的影响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8.3.1 统计推断 |
8.3.2 模型构建 |
8.4 集体行动对水土保持措施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8.4.1 生产效率测度结果 |
8.4.2 集体行动影响生产效率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的中介作用检验 |
8.5 集体行动对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特征 |
9.1.2 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特征 |
9.1.3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的影响 |
9.1.4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等待时间的影响 |
9.1.5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的影响 |
9.1.6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的影响 |
9.2 政策建议 |
9.2.1 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提高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 |
9.2.2 培育“精英”农户,完善集体行动动员机制 |
9.2.3 制定集体行动参与规则,构建公共产品成本分担机制 |
9.2.4 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农户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
9.2.5 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 |
9.2.6 加强技术推广服务,改善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 |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论证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资源型村庄 |
二、任务型治理 |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
二、荻港村简介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
一、桑基鱼塘修复 |
二、丝绸小镇创建 |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
三、“渔家乐”的传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四、群策群力兴办节水灌溉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探析[J]. 张银珠. 工程技术研究, 2021(15)
- [2]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六安市人民政府. 六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4]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对民勤环境新闻报道的研究[D]. 许亚荣. 兰州大学, 2021
- [5]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 王长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D]. 郭小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7]绿色发展新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刘家露. 贵州大学, 2019(10)
- [8]山东栖霞市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D]. 辛香君. 烟台大学, 2019(09)
- [9]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影响研究 ——以黄土高原区为例[D]. 贾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10]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