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某些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添,陈静,范裕,刘军,李旋旋[1](2021)在《安徽庐枞盆地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东南缘,是成矿带断凹区火山岩盆地内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亟待开展矿床地质特征、金属元素特别是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研究。黄竹园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砖桥组、双庙组火山岩及断裂破碎带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有脉状、浸染状、细网脉状。本次工作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通过对矿床中采集样品进行手标本及室内镜下观察、短波红外分析测试(SW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自动矿物综合分析(TIMA)等方法,阐明了矿床中的主要蚀变矿化特征和成矿期次,重点开展银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竹园矿床总体表现出靠近矿体部位发育绢云母-伊利石化,向外围矿化较弱部位变为蒙脱石-高岭石化;根据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将矿床的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分为无矿化石英脉阶段、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和石英-碳酸盐脉阶段,其中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为该矿床最重要的银、铜成矿阶段。主要的银矿物为自然银、硫铜银矿和硫汞铜银矿。矿床中的主要关键金属矿物为辉砷钴矿和铁硫砷钴矿,呈不规则粒状镶嵌在辉铜矿和黄铁矿边缘。通过黄竹园矿床与国内外其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对比,本次工作认为黄竹园矿床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叠加于斑岩型矿化之上的复合成矿的典型实例。通过与矿区北部钱铺酸性蚀变岩帽(<1km)之间对比研究,提出黄竹园-钱铺酸性蚀变岩帽地区可能存在一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为庐枞盆地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了方向。
金雄伟[2](2021)在《浸矿下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军事、电子、医疗、机械等多个领域。离子型稀土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其开采为我国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对离子型稀土矿区滑坡的防治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稀土矿中粘土矿物空间分布及力学性质等成为研究的焦点。形成离子型稀土矿的母岩多为花岗岩,其风化壳主要物质组成为石英、长石、粘土矿物及云母等。在浸矿过程中,由于浸矿液的作用,促进风化壳中长石类的矿物不断风化分解,逐渐转换为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目前,系统研究离子型稀土矿浸矿过程中粘土矿物迁移及微观结构演化较少,粘土矿物结构变化与稀土矿采场滑坡等成因机理探讨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分析,本文以赣州龙南市典型稀土矿花岗岩风化壳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粒度分析、室内模拟浸矿,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区域粘土矿物粒度、分布和花岗岩风化壳剖面浸矿前后的矿物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探究,揭示了离子稀土矿中粘土矿物迁移及转化规律。主要认识如下:(1)区域稀土矿花岗岩风化壳表土层粒度和矿物组成分析表明,稀土矿中主要粘土矿物为高岭石和伊利石,绿泥石和蛭石含量较少,分布不均。稀土矿表土层风化壳及矿石粒度分布特征,明显的受化学风化作用、地形地貌等作用控制。总体颗粒表土层以细颗粒为主,随着化学风化的不断进行,风化壳中粗颗粒长石等加速分解,细颗粒向下部迁移。(2)XRD图像显示,稀土矿中特征衍射峰为1~10(?),强度最高的为石英d=3.3532(?),其次为高岭石d=3.2546(?)。在不同浸矿条件下,各土柱样品的XRD特征衍射峰大致相同,仅在峰强、半峰宽等方面略有差异。浸矿液浓度越高,pH越低,对于矿物的结晶度越不利,更容易破坏矿物的结晶度,使得其XRD特征衍射峰变弱。在浸矿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迁移受浸矿液的控制向四周弥散,在浸矿液的作用下,粘土矿物会更加分散、粘聚性更低,更易发生迁移。低p H值和高浓度浸矿液会加快其迁移。(3)TEM分析结果显示,粘土矿物高岭石条纹断断续续,且经常发生尖灭、扭曲,伊利石的条纹较为平直;高岭石和伊利石混合矿物出现,揭示高岭石和伊利石之间发生了转化。模拟浸矿TEM图像显示,在浸矿早期的全风化层粘土矿物表面可见稀土元素被剥离形成的蚀坑,而在过渡层和中风化层则会形成黑色集合体。在浸矿中期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至浸矿晚期,伊利石大量向高岭石转化。在不同浸矿条件下,在p H为3-4时有利于粘土矿物的互相转化,p H为4-5时有利于钾长石向粘土矿物转化。在相同条件下,浸矿液浓度越高,高岭石的形成越有利,低浓度浸矿液则有利于伊利石的形成。(4)离子型稀土浸矿持续进行,导致稀土矿采场土体内部矿物分解破碎、疏松,降低了土体的粘聚力,导致抗滑力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浸矿使得粘土矿物之间互相转化,不同粘土矿物的抗剪强度和吸水膨胀性能力不同,粘土吸水发生膨胀加大了下滑力。在两种共同耦合下,促进浸矿后的离子型稀土矿采场边坡失稳下滑。
陈旭[3](2021)在《热损伤后砂岩气体渗透特性及孔隙结构特征演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
刘春龙[4](2021)在《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如何解决灰土强度低、硬化时间长以及韧性差等缺点,使灰土材料得到物尽其用,始终是从事边坡加固、地基处理等岩土工程的科技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核心课题和研究重点。基于这一研究目标,论文致力于改性灰土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及其演化机理研究,为灰土材料在地基处理等工程应用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基于化学和物理化学、晶体学、吸附理论、有机高分子等多个学科领域与岩土工程相结合,剖析了石灰固化土机理、有机聚合物与黏土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有机聚合物对碳化反应产物和火山灰反应水化产物的生物矿化模板作用、石灰碱性环境抗菌保存有机聚合物作用,构建了研发绿色环保、强度高、硬化时间短且韧性好的固化材料的思路。建立了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并将该模型逐步扩展到偏高岭土灰土材料、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中,建立了方解石含量与灰土强度的关系。测定了灰土、偏高岭土灰土、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的宏细观力学特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韧度、回弹模量、塑性韧度和细观弹性模量)以及微观表征,剖析了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机理,并解决了灰土强度低、硬化时间长以及韧性差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灰土的力学特性及其固化机理,提出了石灰、CO2、偏高岭土(或黏土)、有机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研发了强度高、硬化时间短、塑性韧度高的偏高岭土灰土材料、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2)基于土的双曲线模型的定义,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推导出了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建立了石灰含量、水固比和养护龄期为参数的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将该模型扩展到参数为偏高岭土含量、石灰含量、水固比和养护龄期的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以及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并通过相关试验验证其可靠性。(3)从灰土材料和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分布特征(二维)入手,揭示了灰土的固化过程与石灰含量和水固比的关系,偏高岭土改善灰土力学机制与偏高岭土和石灰含量的关系;利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韧度、破坏模式、回弹模量和塑性韧度等相关试验和参数评价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力学特征。(4)利用表征技术,从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变化和细观弹性模量分布上,得出了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善灰土材料的结构特征、化学反应进程和细观力学特性;建立了灰土强度与方解石含量的预测模型;揭示了土的矿物成分及黏粒含量差异对碳化反应进程和强度影响的机制;统计了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细观弹性模量,绘制了模量分布特征;结合强度试验和表征技术,从宏-细观力学特性上揭示偏高岭土改性灰土、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机理。
杨丹[5](2021)在《湖南湘潭海泡石K值法定量分析与分选提纯的研究》文中认为
Saleh Ahmed Taher Hussein Al-Shame[6](2021)在《考虑温度效应花岗岩渗透率演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邱一帆[7](2021)在《沿海厚流塑性软土地区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章必成[8](2021)在《火山影响下断陷盆地沉积成岩相模式研究 ——以阿南凹陷阿三段火山质砾岩储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阳光[9](2021)在《深部砂岩储层三轴压缩破裂及闭合过程气体渗透特性规律探究》文中指出
肖豆鑫[10](2021)在《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传统农药制剂喷施到田间后,容易通过漂移、滚落、挥发、沉降等途径在环境中流失。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多次施药,导致大量农药在环境中累积,造成了潜在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环境响应性农药控释剂可以响应生物或非生物刺激,“按需”释放农药,从而具有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等特点,因此对于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目前常规农药制剂高施低效、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大、环境风险较高等问题,探索以天然材料纤维素和碳酸钙为原料制备功能化农药载体,开展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剂型的研究,以期为农药制剂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借鉴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纤维素的氟虫腈改性制剂,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显着降低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采用化学交联法,将乙二胺接枝到羧甲基纤维素骨架制成胺化羧甲基纤维素载体。以对蜜蜂剧毒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模式农药,利用溶剂挥发法将氟虫腈包封在改性纤维素载体中制成一种环保、安全的氟虫腈新剂型ACMCF。ACMCF在花生和黄瓜叶片的持留量分别是氟虫腈水乳剂的1.57倍和2.79倍,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润湿铺展性和较高的叶面持留量。ACMCF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LD50=0.151μg a.i./蜜蜂)远低于氟虫腈水乳剂(LD50=0.00204μg a.i./蜜蜂),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与水乳剂相当。此外,ACMCF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水乳剂弱,表明其可以降低氟虫腈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因此,基于改性纤维素的功能性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2)以正十六烷为温控开关的毒死蜱微囊,可以持效防治害虫、降低毒死蜱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基于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章首次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相变材料正十六烷为囊芯的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CPF@CM。研究了CPF@CM的载药率和粒径分布,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农药释放性能和防治小菜蛾能力,分析了CPF@CM的润湿铺展能力和抗光降解性能,探究了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CPF@CM中毒死蜱载药率为33.1%,粒径为3.99±0.55μm。35°C时,CPF@CM中毒死蜱24 h累积释放率是15°C的2.34倍,微囊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 h胃毒活性是15°C的1.71倍。根据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推测毒死蜱的释放是由囊芯溶解和囊壁溶胀破裂两个过程所控制。CPF@CM在黄瓜和花生叶片上的接触角为46°和60°,而对照毒死蜱水乳液在两种叶片上的接触角为55°和104°,表明CPF@CM具有良好的润湿铺展性。光降解实验中毒死蜱的72 h降解率是CPF@CM的2倍,证明微囊可以减缓毒死蜱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降解速度,提高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比毒死蜱原药降低了5.6倍,表明微囊可以降低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该工作初步建立了以相变材料为开关的温度响应性农药控制释放理论,为控释农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技术支撑。(3)以金属多酚包覆的碳酸钙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后制备的pH响应性微球可提高农药叶片持留量、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基于油菜菌核病菌侵染油菜过程中释放草酸的原理,利用多孔碳酸钙优良的吸附性能、酸瓦解性能以及金属多酚络合物薄膜的黏附特性,以两者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制备出pH响应性控释剂PC@TA/Cu。释放实验表明,PC@TA/Cu在pH=3时,咪鲜胺的48 h释放量是中性条件下的1.63倍。叶片持留性实验表明,PC@TA/Cu在油菜和黄瓜叶片上的持留量分别是Pro@Ca CO3(负载咪鲜胺的碳酸钙)的1.50倍和1.49倍。PC@TA/Cu表面的金属多酚薄膜与叶片表面的基团存在相互作用力,致使其具有较高的持留量。最后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盆栽、静态毒性法等手段探究PC@TA/Cu的抑菌效果和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喷施PC@TA/Cu 7天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咪鲜胺水乳剂高10.9%。此外,PC@TA/Cu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比咪鲜胺低约4倍。本研究首次通过碳酸钙和金属多酚复合载体负载农药,为构建释放时间与剂量符合实际防控需求的农药新剂型、改善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了思路,对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某些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某些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庐枞盆地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短波红外光谱分析 |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 |
3.3 矿物自动综合分析仪(TIMA) |
4 蚀变和矿化特征 |
4.1 围岩蚀变特征 |
4.2 矿物组合和期次 |
4.2.1 无矿化石英脉阶段 |
4.2.2 早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 |
4.2.3 中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 |
4.2.4 晚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 |
4.2.5 石英-碳酸盐脉阶段 |
5 银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 |
5.1 银的赋存状态 |
5.2 Co的赋存状态 |
6 讨论 |
6.1 绢云母温度与成矿的关系 |
6.2 矿床成因类型 |
6.3 勘探指示意义 |
7 结论 |
(2)浸矿下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子型稀土赋存情况 |
1.2.2 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研究 |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表水与地下水 |
2.4 区域地层及构造 |
2.4.1 地层 |
2.4.2 岩浆岩 |
2.4.3 构造 |
2.5 离子型矿稀土矿母岩风化壳剖面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子型稀土粒度及粘土矿物迁移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来源 |
3.1.2 仪器及试剂 |
3.1.3 模拟浸矿 |
3.1.4 矿物物相分析 |
3.1.5 矿物定量分析 |
3.2 粒度分析 |
3.3 粘土矿物XRD分析 |
3.4 稀土矿剖面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
3.4.1 未浸矿稀土矿剖面粘土矿物含量变化 |
3.4.2 模拟浸矿粘土矿物含量变化(P3) |
3.4.3 稀土矿粘土矿物衍射特征及迁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粘土矿物微观转化与防灾减灾意义 |
4.1 TEM分析 |
4.2 离子型稀土矿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4.2.1 未浸矿剖面微观结构特征 |
4.2.2 不同浸矿时间、深度矿物微观结构特征 |
4.2.3 不同浸矿条件矿物微观结构特征 |
4.3 粘土矿物转化规律分析 |
4.4 稀土矿粘土矿物转化的防灾减灾意义 |
4.4.1 粘土矿物诱发滑坡机理分析 |
4.4.2 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一、个人简历 |
二、已发表的论文 |
三、参与项目 |
(4)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灰加固土 |
1.2.2 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 |
1.2.3 火山灰反应 |
1.2.4 有机聚合物与黏土相互作用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2 灰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方案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仪器和方法 |
2.3 灰土材料试验结果分析 |
2.3.1 粉质粘土基灰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 |
2.3.2 高岭土基灰土力学特性 |
2.4 灰土强度差异及表征分析 |
2.4.1 灰土材料强度的比较 |
2.4.2 灰土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案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3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偏高岭土改性粉粘土基灰土 |
3.3.2 偏高岭土改性高岭土基灰土 |
3.4 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比较和机理分析 |
3.4.1 灰土和偏高岭土灰土的破坏模式 |
3.4.2 偏高岭土对灰土强度影响的比较 |
3.4.3 偏高岭土灰土微观结构表征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力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样制备以及试验方法 |
4.2.1 有机聚合物分子结构 |
4.2.2 有机聚合物的浓度和制备方法 |
4.2.3 试验方案 |
4.3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有机聚合物改性粉质粘土基-偏高岭土灰土 |
4.3.2 有机聚合物对偏高岭土灰土抗折强度和断裂韧度的影响 |
4.3.3 有机聚合物改性高岭土基-偏高岭土灰土 |
4.3.4 高岭土基-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循环加-卸载试验 |
4.4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比较和机理分析 |
4.4.1 有机聚合物对偏高岭土灰土强度影响的比较 |
4.4.2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微观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应力-应变模型 |
5.1 引言 |
5.2 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2.1 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2.2 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3 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3.1 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3.2 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4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4.1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4.2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改性灰土细观力学特性及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纳米压痕技术原理及试验参数设置 |
6.2.1 纳米压痕技术 |
6.2.2 试样制备与参数设置 |
6.3 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细观力学特征 |
6.3.1 灰土材料细观力学的试验研究 |
6.3.2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 |
6.3.3 黄原胶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4 瓜尔胶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5 海藻酸钠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6 糯米浆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4 有机聚合物、高岭土改性灰土材料强度的机理 |
6.4.1 灰土材料的固化机理分析 |
6.4.2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的机理分析 |
6.4.3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活动 |
在校期间获得主要奖励 |
(10)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药控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机材料 |
1.2.2 高分子材料 |
1.3 农药控缓释制剂对非靶标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
1.4 刺激响应性农药控释剂的研究进展 |
1.4.1 非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2 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3 多因子响应性控释剂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改性纤维素的氟虫腈制剂制备及生物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合成 |
2.2.4 胺化羧甲基纤维素(ACMC)的合成 |
2.2.5 氟虫腈纤维素制剂(ACMCF)和氟虫腈水乳剂(Fipronil EW,FE)的制备 |
2.2.6 叶面接触角和持留量测试 |
2.2.7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 |
2.2.8 生物活性测定 |
2.2.9 土壤淋溶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CMCF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3.2 ACMCF的形貌分析 |
2.3.3 叶片铺展和润湿性能 |
2.3.4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 |
2.3.5 生物活性 |
2.3.6 土壤迁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的制备及持效防治小菜蛾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纳米纤维素(NFC)的制备 |
3.2.4 毒死蜱微囊(CPF@CM)的制备 |
3.2.5 CPF@CM载药率测试和体外释放实验 |
3.2.6 释放动力学拟合 |
3.2.7 微囊叶片铺展性实验 |
3.2.8 生物活性 |
3.2.9 斑马鱼急性毒性 |
3.2.10 光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F@CM形貌表征 |
3.3.2 CPF@CM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
3.3.3 体外释放及动力学分析 |
3.3.4 叶片铺展性 |
3.3.5 生物活性 |
3.3.6 斑马鱼急性接触毒性 |
3.3.7 光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响应性咪鲜胺微球的制备及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pH响应性载体的合成及活性物质的负载 |
4.2.4 PC@TA/Cu载药率测试和pH响应释放探究 |
4.2.5 叶片持留量 |
4.2.6 生物活性实验 |
4.2.7 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 |
4.2.8 载体生物安全性探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及制备过程分析 |
4.3.2 结构分析 |
4.3.3 叶片黏附性 |
4.3.4 释放动力学及机理分析 |
4.3.5 生物活性 |
4.3.6 生物安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某些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庐枞盆地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J]. 刘杰添,陈静,范裕,刘军,李旋旋. 岩石学报, 2021(09)
- [2]浸矿下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金雄伟.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热损伤后砂岩气体渗透特性及孔隙结构特征演化规律研究[D]. 陈旭.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D]. 刘春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湖南湘潭海泡石K值法定量分析与分选提纯的研究[D]. 杨丹.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考虑温度效应花岗岩渗透率演化实验研究[D]. Saleh Ahmed Taher Hussein Al-Shame.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沿海厚流塑性软土地区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D]. 邱一帆.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火山影响下断陷盆地沉积成岩相模式研究 ——以阿南凹陷阿三段火山质砾岩储层为例[D]. 章必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深部砂岩储层三轴压缩破裂及闭合过程气体渗透特性规律探究[D]. 王阳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D]. 肖豆鑫. 浙江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