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隧道工程地质稳定性研究(上)

岩石隧道工程地质稳定性研究(上)

一、关于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稳定性问题(上)(论文文献综述)

严健[1](2019)在《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和西藏两省区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中“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交汇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快川藏铁路、藏区高速公路等快速进出藏区通道的建设以及对现有进藏大通道的改扩建工作已成为迫切的战略需求。在上述工程中,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屡见不鲜,其中穿越冻土和冻岩地层的隧道修建已成为工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论文依托多座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并主要以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新建雀儿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文献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原位测试等综合手段,对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土和冻岩地层下隧道施工期、运营期围岩-结构冻胀特性和防冻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并比较分析了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的围岩和构成分布、地质和水文特点、寒区气候指标特征;探明了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冻害与进洞里程、围岩类型、通风及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就特长隧道不同地层时的冻害成因、冻害特征,冻胀机理、冻胀破坏模型进行了概括;讨论了冰碛冻土和裂隙花岗岩隧道冻胀性分级标准,并应用上述标准对典型高海拔寒区隧道进行了冻胀性分级。(2)对隧道贯通前后隧道洞内外温度场、围岩-结构温度场和风场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现场测试,揭示了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低温大风成因;利用SST湍流模型分析,探明了不同通风方式,特别是运营期平导压入通风方式下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主洞、平导和横通道中温度场和风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对雀儿山隧道进出口段冰碛地层冻土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冰碛地层季冻土物理特性和温度特性,同时,以冻融圈冻胀理论为依据,利用数值计算得到了冰碛地层围岩温度场随埋深和时间的冻融规律,并就隧道冻胀力、冻胀变形量进行了计算;设计了针对冰碛地层隧道的“温度+冻胀压力+冻胀应力”原位测试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冻胀作用时冰碛地层-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4)通过施工检测就衬砌背后空洞、不密实等缺陷进行了统计,利用热液固耦合计算得出空洞存水冻胀时,随着未冻水体积含量、存水空间大小、存水空间位置变化所导致的冻胀力及相应的结构冻胀应力、损伤和变形发展规律;同时计算得出了裂隙花岗岩不同裂隙倾角、间距等工况下裂隙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最后,通过原位测试及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寒区隧道空洞及裂隙共存花岗岩在冻胀作用时围岩-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5)分别就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通风升温系统以及不同地层施工防冻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就运营期隧道洞口端保温隔热材料选型、厚度和设防范围等关键参数进行计算,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计算对其升温效果和保温层效果进行了分析。

张锐[2](2015)在《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文中提出有限元极限分析是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岩土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有限元离散的方式将上、下限定理转化为相应的数学规划问题,并且利用计算机自动搜索出极限状态下的速度场或应力场,成功地克服了传统极限分析中速度场或应力场难以构造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根据其所建立数学规划模型的不同,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基于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和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后者由于避免了对屈服函数的线性化处理,不仅可用于求解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岩土稳定性问题,而且相对于前者具有计算精度高、求解速度快和节约计算机内存等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从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地探讨和改进。首先,对极限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假定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上、下限定理数学变分原理的具体形式。为了将上、下限定理的数学变分原理转化为相应的数学规划问题进行求解,采用线性三角形单元对应力场或速度场进行离散,然后将静力许可条件和机动许可条件的相关要求转化为单元或节点优化变量的约束方程,并以总的外力荷载(下限分析)或能量耗散率(上限分析)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有限元极限分析的非线性上、下限规划模型。其次,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采用可行弧内点算法和Wolfe非精确搜索技术改进非线性上、下限规划模型的优化求解效率。其中,采用可行弧技术来代替现有算法中的偏转扰动策略,成功地克服了当迭代点到达非线性约束边界时搜索步长过短的问题,使优化求解程序的迭代次数明显减少;采用Wolfe非精确搜索技术代替现有算法中的精确搜索技术,使相同条件下的步长搜索效率大幅度提升,大大地缩短了优化求解程序所需的迭代时间。再次,将极限分析的界限误差估计理论和前沿推进网格划分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有限元极限分析的网格自适应方法。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论证了——极限分析的总体界限差值(上、下限解之差)实际上等于网格中各单元界限差值之和。基于这一原理,将总体界限差值作为数值离散误差的衡量指标,而各单元界限差值对总体界限差值的贡献作为局部离散误差的估计,实现了有限元极限分析的后验误差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将网格中的局部离散误差分布情况转化为背景网格中的单元尺寸分布信息,并通过调用前沿推进网格划分程序生成优化后的计算网格,成功地实现了有限元极限分析的网格自适应优化。接下来,详细地探讨了基于Hoek-Brown准则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在节理化岩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问题。为此,先对Hoek-Brown准则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Hoek-Brown准则的适用条件。然后,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给出了Hoek-Brown屈服函数对应力分量的一、二阶偏导数的计算公式,并将上述计算公式编制为相关计算机程序嵌入到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中,成功地实现了基于Hoek-Brown准则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在岩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利用本文所开发的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研究了节理化岩质隧道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塌落稳定性问题。通过提出合理的计算假定将所研究的问题抽象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以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简化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建立了无扰动条件下的隧道稳定性分析图、表,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讨论;接着,根据隧道极限状态下的能量耗散分布和速度大小分布,探讨了隧道破坏模式的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本文关于深埋隧道的计算假定进行了详细地论证;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扰动因子D下的隧道稳定数Nds,建立了不同扰动程度下的隧道稳定性扰动系数ζ的图、表;最后,基于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张荣荣[3](2018)在《高烈度区岩质隧道仰坡的动力响应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山地面积居多,高原、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规模的基础工程势必要修建在山岭地带的断层周围和地震频发的高烈度区。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地震,震级高达8.0级,地震造成多处隧道边、仰坡崩塌与滑塌,掩埋洞口,给灾后救援增添了困难。隧道洞口是整条隧道的“咽喉”,尤为重要,一旦被堵塞或掩埋,会严重影响震后救援的实施。因此,对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边、仰坡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了20世纪来我国十大地震滑坡概况以及近年来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分析并概括了高烈度区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破坏模式和机制,并总结了影响边坡失稳的因素。再以拉林线安拉隧道洞口工程为依托,利用Midas GTS NX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探究不同地震波和不同地震动参数(幅值、频谱和持时)的变化对含节理的岩质隧道洞口仰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影响。最后再结合岩质边坡开挖隧道前后的仰坡静力稳定性分析,找出其薄弱位置,对隧道洞口仰坡进行防护加固,分析进行防护加固后的隧道仰坡在地震动参数变化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为高烈度区不同地震动参数下的岩质隧道洞口边、仰坡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输入三种典型地震波记录,发现在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由于地震动参数(振幅、频谱和持时)的不同,隧道仰坡和衬砌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分布规律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通过Midas GTS软件中自带的地震波生成器调节幅值系数对原地震波的振幅进行0.8、0.6、0.4倍的折减,结果发现振幅对仰坡各监测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具有放大效应,随着振幅的增加,各相应监测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均有放大现象。(3)通过改变地震波生成器中的时间系数改变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发现地震波的低频段对岩质隧道仰坡的位移响应具有放大作用,地震波的卓越频率越低,位移响应越大;地震波的高频段对岩质隧道仰坡的加速度响应具有放大作用,地震波的卓越频率越高,加速度响应越大。(4)本文将原地震波处理成时长41.44s和28.70s的地震波分别进行加载,通过计算发现持时对隧道仰坡各监测点位移具有放大响应,对仰坡坡顶和坡面加速度响应影响不大,即地震波持时越长,地震作用产生的仰坡坡体位移积累越严重,从而增大坡体在地震过程中发生失稳的几率。(5)对开挖后的隧道仰坡进行防护加固后,改变地震动参数,发现无论是坡面位移,还是坡面加速度,均得到较大改善,表明对坡面进行的锚杆和坡面喷混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坡体动力响应的发展,增加其稳定性。

叶懿尉[4](2019)在《离散裂隙网络简化方法及其在隧道稳定性分析中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数值模拟通常将岩体作为连续介质材料处理,直接釆用材料力学中的连续介质力学来分析岩体力学问题。随着离散单元法分析软件的发展,节理岩体的非连续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大尺度的三维节理岩体模拟依然存在节理数量巨大难以实现的问题。离散裂隙网络(DFN)提供了真实岩体节理的倾向,倾角,节理尺寸等几何特征的分布的一种统计近似建模方法。但是按照真实节理分布密度建立的模型依然复杂,因此节理数量的合理简化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研究区调查的节理发育特征,建立了三维随机离散裂隙网络岩体模型,研究了节理简化的方法并应用于岩质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中。该方法为大尺度的三维离散元方法模拟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测量地表露头节理产状,统计研究区内节理裂隙几何参数。采用基于离散元方法的3DEC软件,利用三维离散裂隙网络方法建立了节理岩体模型。(2)在节理岩体模型中,使用不同最小节理尺寸简化岩体节理数量,分析不同简化尺寸下的节理密度及岩体力学性质的变化,提出了节理简化的合理尺寸。(3)基于矿区资料与高密度电法物探手段,调查研究区内采空区分布规律。采用节理简化的方法在3DEC软件中建立玉渡山隧道穿越采空区三维模型,并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采空区及隧道围岩体的稳定性。

李清龙[5](2015)在《缓倾岩层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措施研究 ——以叙大铁路正峰寺隧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建地方铁路叙永至大村线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和古蔺县境内,地处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云贵基地古叙矿区,全长85.5公里,叙大铁路是目前规划中泸州通往古叙矿区唯一一条资源铁路专线。正峰寺隧道进口位于古蔺县石屏乡,洞身段通过古蔺县自强乡,出口位于古蔺县东兴乡,隧道全长7336m,最大埋深约348m。施工至DK78+265时,掌子面出现掉块、塌方,随后塌方区域不断扩大,延伸至DK78+225,受塌方段影响,隧道DK78+180DK78+225段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本文以正峰寺隧道塌方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力学分析法、物理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分析法等,深入分析和研究了隧道塌方段变形破坏规律及围岩稳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有效的超前支护方案,并对支护效果做出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前期地质勘查资料,结合施工期跟踪地质调查和复核,调查分析了隧道塌方段围岩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隧道塌方段以薄中厚层状页岩为主,局部有厚层状页岩及灰岩。调查范围内主要发育一组竖向节理,部分段未见节理发育。研究区段隧道围岩主要有拱顶坍塌、边墙内鼓、底板隆起、掉块四种变形破坏模式。(2)根据施工期在现场绘制的掌子面素描图,分析了隧道塌方段岩体结构特征及优势结构面发育特征,并得到了施工期隧道围岩分级,结果表明,隧道围岩结构面层间结合差,强度较低,结构面空间组合形成不稳定块体是隧道塌方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力学过程入手,建立了隧道塌方两种地质力学模式:张拉-弯剪型和剪切-滑移型。(3)根据隧道岩体结构特征,将隧道塌方段岩体分三种情况进行底摩擦物理模拟试验,还原了隧道塌方发生、发展过程,并总结了不同模型各自的变形破坏规律:薄中厚层状围岩变形破坏包含嵌固梁张拉破坏、简支梁弯折破坏、岩层层间离层三个过程;厚层状围岩变形破坏表现为拱肩悬臂岩梁的弯剪破坏;节理岩体隧道围岩易沿结构面形成剪切破坏。(4)通过离散元UDEC数值模拟,运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不同强度折减路径下隧道拱顶围岩位移的变化,并分析对比了围岩稳定性计算判定指标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塌方段隧道不同断面的整体安全系数。为塌方区段划分,治理塌方提供理论依据。(5)隧道塌方段纵向长度不明,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对隧道塌方段进行稳定性分区,初步确定塌方可能发生的位置,由此选择合理的超前支护手段进行塌方灾害治理。(6)结合正峰寺隧道塌方特征及其他类似隧道塌方治理经验,采用管棚和小导管超前支护方式,对隧道塌方进行治理。塌方治理过程中及治理后对隧道拱顶围岩沉降及净空收敛进行监测,评价塌方治理效果。

车用太[6](1978)在《关于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稳定性问题(上)》文中指出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很多的。本文着重讨论稳定性问题。所谓稳定性指隧道开挖以后工程岩体不发生影响施工与运营的变形破坏而言的,包括隧道整体与局部的稳定性,整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区域稳定性与山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又可分为洞口与洞身两部分的稳定性。上述的各个稳定性所涉及的地质问题不同,因此将分题评述。

寇廷君[7](2016)在《凤山隧道围岩BQ分级及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凤山隧道是连接萧县县城与高铁萧县北站的关键工程,该隧道的顺利通车将为萧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课题以项目“萧县凤山隧道施工安全监测与围岩类别实时判别”为支撑。鉴于凤山隧道勘察工作周期短,测孔数量有限,不能得到详细地质资料,并且开挖初期已经发现勘察阶段围岩分级级别与实际不符,因此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分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BQ分级方法作为凤山隧道围岩判别的主要依据,运用现场实测、室内试验、围岩级别判定、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国内外围岩分级方法,对围岩分级指标进行优化研究,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和弹塑性模型计算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将回弹值引入围岩分级定量指标中,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及室内试验,得到了回弹值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相关关系方程。(2)收集现场掌子面定性和定量指标,采用围岩BQ分级方法,进行凤山隧道现场围岩实时判别,结果准确、贴近现场实际。(3)进行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对不同围岩级别典型断面监测数据分析,得出隧道变形规律,用于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确定凤山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管理基准。(4)建立隧道弹塑性计算模型,参照地勘资料及相关规范选择计算参数值,通过两种计算方法,求解得到隧道塑性区半径,两种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适用于凤山隧道典型断面理论分析。

张彦龙[8](2009)在《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为背景,依托国家863项目“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装备与系统研究”,针对长大和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基于大量参考文献的调研和总结,在分析断层破碎带成因、构造特点以及影响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警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对大量的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断层破碎带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特点及效果。通过对预报类型特点的分析,对目前断层破碎带地区采用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了清楚和全面的认识。2)在研究影响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主控因素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变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隧道与断层破碎带的空间关系,数值模拟计算中将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的计算模型分为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正交、平行、斜交三种类型,在这三种类型的计算中分别再考虑影响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的各类因素(断层破碎带倾角、节理及充填物性质、围岩等级、断层破碎带宽度、隧道埋深及初始地应力等),根据隧道及周围围岩变形规律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点和隧道距断层破碎带安全距离(预警距离)的关系。3)综合分析评价了现有各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得出目前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断层破碎带的判读缺乏明确的指标,更多的是依赖于经验;(2)对断层破碎带的定位精度不高;(3)预报围岩工程类别的变化方面还缺乏可靠的依据。另外,还得出目前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法难于进行目标体的几何结构成像、目标体物性结构反演成像及复杂地质体结构探测。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基于“四个结合”原则(长期预报与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多种物探方法相结合、洞内探测与洞外探测相结合、工程物探与工程地质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有效探测断层破碎带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4)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出超前地质预报信息与灾害预报预警之间的最佳联系。将基于地质灾害超前预报详细程度及可靠度的预报方法进行分类;同时将超前预报的预报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结合对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各类情况下的预警距离及防治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简单预案。

耿晓杰[9](2015)在《深埋条件下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岭隧道建设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失稳是最为常见的工程灾害。隧道一旦失稳,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价,为隧道开挖及支护设计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保障隧道工程安全顺利施工,是隧道建设者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本文以“高速公路隧道开挖诱发工程灾害辨识及预警系统研究”项目为依托,以山平高速鸳鸯会隧道深埋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监控量测等技术手段,对复杂条件下深埋岩质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应用开展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众所周知,岩体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但国内外常用的岩体质量评价及分类方法均未考虑工程岩体的尺寸效应,本论文为考虑这一重要因素,在围岩基本质量评价法的基础上,引入跨度影响修正系数,量化了跨度对隧道围岩质量的影响,实现了考虑围岩尺寸效应的岩体质量评价;基于粗糙集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新的隧道围岩质量评价模型。利用两种方法平行分级,相互验证,可为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稳定性问题提供理论基础。(2)基于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建立了通用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计算模型。考虑隧道围岩质量及应力水平对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影响,建立了能够量化不同围岩质量及应力水平下开挖面空间效应差异的纵向变形曲线函数表达式,为正确应用收敛-约束法进行隧道开挖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结合围岩质量评价指标BQ值,以规范所给极限相对位移值域为基础,参考大量隧道位移实测值及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初支极限相对位移模型,实现了初支极限相对位移连续化,为隧道初支结构安全评价提供了量化基础。(4)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并验证了基于收敛-约束法的隧道开挖进尺优化方法。基于收敛-约束原理,以选定合理的开挖进尺为目标,以控制围岩支护结构安全系数为手段,结合前文确定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反推支护起始作用位置,确定合理的开挖进尺。以鸳鸯会隧道左洞LK179+580-LK179+920区段为例,得出该区段中V类围岩的合理开挖进尺为1.5m。

谢廷雷[10](2016)在《隧道洞口施工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隧道数量和总长度在我国境内不断的扩展,施工技术也相应得到了较大改进和提高,但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控制方面仍是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未能彻底有效解决措施。隧道洞口段的动态稳定性控制一直是工程施工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洞口段施工往往作为隧道工程的主要控制工程段,其结构及地层通常具有稳定性较差、受力复杂、施工技术难度高和支护工程量大等特点,因此隧道洞口段易发生坍塌、滑坡等灾害,处置不佳将严重的影响工程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施工进度。因此,对隧道洞口施工稳定性控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控制隧道洞口变形量,提高隧道洞口整体稳定性,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隧道洞口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别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洞口稳定性的作用。隧道洞口变形的判别基准是判定隧道稳定性一个可靠的指标,在确定判定基准的前提下,研究隧道洞口结构及地层的变形机理,对隧道洞口的边坡结构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2)对隧道洞口稳定性分析,其稳定性与施工工法、工序、边坡坡度、洞口埋深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立数值模型,研究隧道洞口施工的不同开挖方法、不同埋深及不同边坡坡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和稳定性分析。再对隧道洞口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稳定性安全系数。(3)总结隧道洞口段的加固技术,有效控制隧道洞口段变形,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将隧道洞口变形破坏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明显的阶段,在相应各阶段里提出隧道洞口变形控制的处置措施。(4)对隧道洞口的监控量测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监测等级的划分,断面及测点设置原则,进一步提出了变形监测的报警指标体系,通过工程实例得以验证。结合某隧道监测量控反馈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证明稳定性控制的措施方案有效性和可靠性。(5)以某高速公路洞口滑坡为例,通过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洞口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隧道洞口稳定性,设计和选择洞口稳定性控制的处置措施。综合某隧道洞口地质状况,利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控量测研究和验证了开挖方法、工序,预加固技术、防护措施等对控制岩层变形量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隧道洞口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以此为基础指导隧道洞口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工艺流程,以期相关领域发展有所裨益。

二、关于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稳定性问题(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稳定性问题(上)(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多场耦合研究现状
        1.2.2 冻土和冻岩冻胀特性研究现状
        1.2.3 寒区冻土冻岩隧道冻胀损伤机理研究
        1.2.4 寒区特长隧道防冻保温技术措施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选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冻害及冻胀性分级
    2.1 高海拔寒区隧道及冻害现象
        2.1.1 高海拔隧道主要冻害现象
        2.1.2 寒区隧道冻害因素分析
    2.2 寒区高海拔典型特长隧道调查分析
    2.3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2.3.1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
        2.3.2 冰碛地层冻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2.3.3 冰碛地层冻胀率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2.4 冻结花岗岩石及岩体冻胀性分级标准
        2.4.1 裂隙岩石及其冻胀率计算
        2.4.2 冻结花岗岩冻胀性分级标准及依托工程冻胀性分级
        2.4.3 不同冻胀级别隧道防冻要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风场-温度场研究
    3.1 雀儿山隧道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
        3.1.1 现场监测目的
        3.1.2 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仪器设备
        3.1.3 测点及测试断面布置
        3.1.4 测试时间及频率
        3.1.5 风场-温度场测试结果分析
    3.2 隧道风流场-温度场理论模型
        3.2.1 隧道内风流场及气固换热的基本假定
        3.2.2 洞内风流湍流模型
        3.2.3 风流温度场控制方程
        3.2.4 气固换热及换热系数
        3.2.5 围岩-结构温度场方程
    3.3 基于SST湍流模型的洞内风流场—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3.3.1 模型主要尺寸参数
        3.3.2 计算参数的确定
        3.3.3 模型建立
    3.4 隧道风场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4.1 风向
        3.4.2 气压
        3.4.3 风速
    3.5 隧道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3.5.1 洞内气温场
        3.5.2 二衬表面温度场
        3.5.3 围岩温度场
    3.6 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结果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冰碛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4.1 寒区冰碛地层隧道冻胀特性的数值计算分析
        4.1.1 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
        4.1.2 隧道冰碛地层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4.1.3 冰碛地层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2 冰碛地层围岩-结构冻胀力原位测试及结果分析
        4.2.1 原位测试原理和方案
        4.2.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4.3 现场冻胀力测试及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质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5.1 雀儿山隧道岩质地层地质及缺陷检测分析
    5.2 岩质隧道热-流-固-损耦合理论模型
        5.2.1 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5.2.2 渗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5.2.3 渗流荷载和冻胀荷载
        5.2.4 围岩-结构损伤本构模型
        5.2.5 耦合方程的求解
    5.3 岩体冻胀力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5.3.1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5.3.2 裂隙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5.3.3 计算参数的确定
    5.4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计算结果分析
        5.4.1 不同位置空洞存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影响
        5.4.2 未冻水体积含量对结构应力及位移影响规律分析
        5.4.3 冻胀力作用下结构损伤扩展规律
    5.5 岩体裂隙水冻胀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5.5.1 岩体不同倾角下裂隙水冻胀力对结构受力和变形影响
        5.5.2 冻胀力随裂隙间距变化规律分析
    5.6 富水裂隙围岩-结构冻胀力现场试验及比较分析
        5.6.1 冻胀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5.6.2 衬砌结构内力测试结果分析
    5.7 冻胀压力原位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施工期及运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分析
    6.1 施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
        6.1.1 施工期通风升温系统设计
        6.1.2 施工期通风加热理论计算
        6.1.3 施工期通风升温效果的现场测试
        6.1.4 冰碛地层施工防冻措施
        6.1.5 寒区富水裂隙硬岩地层注浆措施
    6.2 运营期保温层材料选型及参数设计
        6.2.1 保温隔热层材料选型
        6.2.2 敷设保温层隧道气热耦合计算模型
        6.2.3 计算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有限元极限分析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1 有限元下限分析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2 有限元上限分析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3 有限元极限分析的工程应用概况
        1.3.1 边坡稳定性分析
        1.3.2 地基承载力计算
        1.3.3 隧道稳定性分析
        1.3.4 其他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2章 极限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假定
    2.1 概述
    2.2 极限分析的基本假定
        2.2.1 理想塑性材料假定
        2.2.2 Drucker公设与最大塑性功率原理
        2.2.3 屈服准则与流动法则
        2.2.4 小变形假设和虚功方程
        2.2.5 塑性极限荷载的定义
    2.3 极限分析的定理及其证明
        2.3.1 引理及其证明
        2.3.2 上、下限定理的证明
        2.3.3 非相关联流动法则及摩擦定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限元极限分析的数值离散方法研究
    3.1 概述
    3.2 上、下限定理的数学变分原理
    3.3 下限分析的数值离散技术
        3.3.1 单元离散
        3.3.2 单元内的应力平衡方程
        3.3.3 应力间断线上的平衡方程
        3.3.4 应力边界条件
        3.3.5 应力屈服准则
        3.3.6 其他约束条件
        3.3.7 目标函数与荷载约束
        3.3.8 约束矩阵的集成
    3.4 上限分析的数值离散技术
        3.4.1 单元离散
        3.4.2 单元内的关联流动法则约束
        3.4.3 速度间断线上的关联流动法则约束
        3.4.4 速度边界条件
        3.4.5 目标函数
        3.4.6 荷载约束
        3.4.7 屈服条件
        3.4.8 约束矩阵的集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可行弧内点算法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数值优化方法
    4.1 概述
    4.2 基于可行弧内点算法的下限规划模型求解
        4.2.1 下限规划模型的Kuhn-Tucker优化条件
        4.2.2 下限规划模型的优化求解步骤
    4.3 基于可行弧内点算法的上限规划模型求解
        4.3.1 上限规划模型的Kuhn-Tucker优化条件
        4.3.2 上限规划模型的优化求解步骤
    4.4 算例分析
        4.4.1 计算机实现及其运行环境
        4.4.2 算例一
        4.4.3 算例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限元极限分析的网格自适应方法研究
    5.1 概述
    5.2 前沿推进网格划分技术
        5.2.1 前沿推进网格划分技术的算法步骤
        5.2.2 边界曲线的定义
        5.2.3 网格参数与转换矩阵
        5.2.4 背景网格
        5.2.5 边界曲线的离散
        5.2.6 三角形单元的生成
        5.2.7 改善网格质量
    5.3 有限元极限分析的网格自适应方法
        5.3.1 单元及总体界限差值的计算
        5.3.2 网格自适应优化的算法步骤
    5.4 应用实例
        5.4.1 地基承载力计算
        5.4.2 垂直切坡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研究
    6.1 概述
    6.2 HOEK-BROWN准则的发展历史
        6.2.1 Hoek-Brown准则的最初形式
        6.2.2 Hoek-Brown准则的更新形式
        6.2.3 修正后的Hoek-Brown准则
        6.2.4 广义Hoek-Brown准则
        6.2.5 2002年版的Hoek-Brown准则
    6.3 HOEK-BROWN准则的适用条件
    6.4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
    6.5 工程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节理化岩质隧道稳定性极限分析
    7.1 概述
    7.2 问题的提出
    7.3 简化计算模型
    7.4 有限元极限分析及计算结果
        7.4.1 无扰动条件下的隧道稳定参数Ns
        7.4.2 隧道破坏模式及埋置深度的讨论
        7.4.3 隧道顶部塌落区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
        7.4.4 隧道稳定数Ns的扰动系数 ζ
    7.5 应用实例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3)高烈度区岩质隧道仰坡的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动力响应问题的研究进展
        1.2.2 边坡动力响应问题的研究
    1.3 该课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高烈度区岩质边坡震害研究
    2.1 地震中岩质边坡震害概况
    2.2 岩质边坡震害破坏模式和机制
        2.2.1 岩质边坡震害破坏模式
        2.2.2 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机制
    2.3 岩质边坡的震害影响因素
        2.3.1 岩性组合的影响
        2.3.2 地形地貌的影响
        2.3.3 岩体结构面的影响
        2.3.4 边坡所处地质背景的影响
        2.3.5 地震波和降雨的影响
        2.3.6 地下水的影响
        2.3.7 人为因素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模型的建立和地震波的选取
    3.1 工程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层岩性
        3.1.3 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3.1.4 水文地质特征
        3.1.5 气象资料
    3.2 地震波的选取
    3.3 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2 模型参数的选取
        3.3.3 模型边界的设置
        3.3.4 监测点的布置
    3.4 本章小结
4 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动力响应分析
    4.1 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隧道洞口段的动力响应分析
        4.1.1 位移变形特征响应规律
        4.1.2 加速度分布响应规律
    4.2 地震动参数对隧道洞口仰坡的动力响应分析
        4.2.1 振幅对隧道洞口仰坡的动力响应影响
        4.2.2 频谱对隧道洞口仰坡的动力响应影响
        4.2.3 持时对隧道洞口仰坡的动力响应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隧道洞口仰坡进行防护加固后的动力响应分析
    5.1 岩质边坡开挖隧道前后的仰坡稳定性分析
    5.2 隧道仰坡防护加固后的动力响应分析
        5.2.1 隧道仰坡加固前后的动力响应分析
        5.2.2 锚杆加固长度的优化
    5.3 地震动参数对隧道洞口仰坡进行防护加固后的动力响应分析
        5.3.1 振幅对隧道洞口仰坡进行防护加固后的动力响应影响
        5.3.2 频谱对隧道洞口仰坡进行防护加固后的动力响应影响
        5.3.3 持时对隧道洞口仰坡进行防护加固后的动力响应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离散裂隙网络简化方法及其在隧道稳定性分析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体离散元模拟研究现状
        1.2.2 离散裂隙网络模拟研究现状
        1.2.3 强度折减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3 采空区变形破坏特征调查
        2.3.1 采空区地表变形特征
        2.3.2 采空区空间分布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散裂隙网络岩体简化研究
    3.1 软件与三维离散裂隙网络原理
        3.1.1 软件模拟计算原理
        3.1.2 离散裂隙网络原理
    3.2 模拟方法
        3.2.1 模型建立
        3.2.2 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
    3.3 节理简化模拟步骤
    3.4 离散裂隙网络岩体模拟结果与分析
        3.4.1 岩体模型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3.4.2 岩体模型单轴试验峰值强度
        3.4.3 岩体模型单轴压缩试验杨氏模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体节理简化的工程尺度应用
    4.1 模型概化
    4.2 模型建立
        4.2.1 模型范围
        4.2.2 节理生成
    4.3 边界条件与计算参数
        4.3.1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4.3.2 模型计算参数
    4.4 铁矿开采后稳定性分析
        4.4.1 采空区变形特征
        4.4.2 矿柱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隧道稳定性分析
    5.1 强度折减法原理
    5.2 模拟方案设计
        5.2.1 采空区回填与隧道开挖方案
        5.2.2 监测点布置
    5.3 采空区无回填条件下隧道无支护开挖
        5.3.1 隧道与采空区变形
        5.3.2 矿柱稳定性
    5.4 采空区回填后隧道开挖未支护稳定性分析
        5.4.1 隧道开挖模拟结果
        5.4.2 不同折减系数下隧道的变形
    5.5 采空区回填后衬砌支护隧道稳定性分析
        5.5.1 隧道开挖围岩体变形
        5.5.2 隧道衬砌变形与作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缓倾岩层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措施研究 ——以叙大铁路正峰寺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塌方原因
        1.2.2 隧道塌方机制研究现状
        1.2.3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1.2.4 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
        1.2.5 隧道塌方治理技术
        1.2.6 隧道塌方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
    2.2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地震
第3章 正峰寺隧道围岩基本特征
    3.1 岩性特征
    3.2 岩体结构特征
        3.2.1 DK78+184处结构面发育特征
        3.2.2 DK78+211处结构面发育特征
        3.2.3 DK78+239处结构面发育特征
        3.2.4 DK78+267处结构面发育特征
        3.2.5 DK78+293处结构面发育特征
    3.3 隧道围岩分级
        3.3.1 围岩分级基本因素
        3.3.2 围岩基本分级
    3.4 隧道塌方特征
        3.4.1 DK78+211~DK78+239段地质雷达探测成果
        3.4.2 塌方基本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隧道塌方机理分析
    4.1 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类型
        4.1.1 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4.1.2 围岩变形破坏类型
    4.2 正峰寺隧道塌方机理
        4.2.1 张拉-弯剪型
        4.2.2 剪切-滑移型
    4.3 隧道塌方过程模型试验研究
        4.3.1 底摩擦物理模拟试验基本原理
        4.3.2 试验装置与方法
        4.3.3 模型材料
        4.3.4 隧道塌方发生、发展模型试验过程
    4.4 小结
第5章 正峰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5.1 离散介质模型方法研究
        5.1.1 离散元单元法基本原理
        5.1.2 强度折减数值分析方法
        5.1.3 UDEC计算软件简介
    5.2 正峰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参数取值
        5.2.3 不同强度折减路径下围岩稳定性分析
        5.2.4 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指标合理性研究
        5.2.5 安全系数确定
    5.3 小结
第6章 隧道塌方灾害治理措施研究
    6.1 超前支护原理及加固手段分析
        6.1.1 管棚支护基本原理
        6.1.2 超前导管作用原理
    6.2 塌方应急处理措施
    6.3 正峰寺隧道塌方治理措施
        6.3.1 塌方区段划分
        6.3.2 对塌方影响区段的处理
        6.3.3 对塌方区的加固及开挖
        6.3.4 塌方处理中施工措施保证
    6.4 塌方治理效果评价
    6.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凤山隧道围岩BQ分级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凤山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2.1 隧道工程概况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2.5 地层岩性
    2.6 场地地层
    2.7 隧址区不良地质现象
    2.8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2.9 本章小结
3 岩石强度与回弹值关系研究
    3.1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
    3.2 岩石回弹值现场获取方法
    3.3 岩石(体)回弹值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凤山隧道围岩BQ分级研究
    4.1 隧道围岩BQ分级方法概述
    4.2 凤山隧道围岩分级定性指标研究
    4.3 凤山隧道围岩分级定量指标研究
    4.4 凤山隧道围岩BQ分级计算及分级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5.1 凤山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5.2 凤山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回归分析
    5.3 围岩稳定性监测管理基准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6.1 计算模型及参数
    6.2 隧道弹塑性模型计算
    6.3 凤山隧道弹塑性计算模型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依托课题及工程
        1.2.1 依托课题
        1.2.2 依托工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断层破碎带地质超前预报
        1.3.2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2.1 地质分析法
        2.1.1 地面地质调查法
        2.1.2 地质素描法
        2.1.3 断层参数预报法
    2.2 物探方法
        2.2.1 地面(洞外)浅层地震法
        2.2.2 电阻率法
        2.2.3 测井法
        2.2.4 TSP隧道地震预报法
        2.2.5 负视速度法(VSP垂直地震剖面法)
        2.2.6 地质雷达法
        2.2.7 水平声波法
        2.2.8 陆地声纳法
        2.2.9 红外探测法
        2.2.10 TRT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法
        2.2.11 测氡Rn法
    2.3 直接预报方法
        2.3.1 超前钻探法
        2.3.2 超前平导法
    2.4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分析评价
    2.5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判断及常见地质灾害
    3.1 影响围岩稳定的地质环境
        3.1.1 内在因素的影响
        3.1.2 外部环境
        3.1.3 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3.2 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基本判据
        3.2.1 围岩强度判据
        3.2.2 围岩变形量或变形率判据
    3.3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
        3.3.1 塌方
        3.3.2 涌水
        3.3.3 大变形
        3.3.4 岩爆
    3.4 本章小结
4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4.1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4.1.1 参数的选取
        4.1.2 数值模拟计算软件
        4.1.3 计算模型
    4.2 无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4.2.1 数值计算模型
        4.2.2 围岩位移分析
    4.3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数值模拟计算
        4.3.1 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正交
        4.3.2 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平行
        4.3.3 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斜交
    4.4 本章小结
5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
    5.1 断层破碎带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
        5.1.1 断层破碎带综合超前预报技术
        5.1.2 断层破碎带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研究技术路线
        5.1.3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建议
    5.2 断层破碎带隧道地质灾害预警研究
        5.2.1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5.2.2 隧道距断层破碎带的安全距离(预警距离)
    5.3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方法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深埋条件下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2.1 岩体强度理论研究现状
        2.1.1 理论强度准则
        2.1.2 验强度准则
    2.2 围岩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3 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研究现状
    2.4 隧道极限位移及位移预测研究现状
        2.4.1 极限位移
        2.4.2 位移预测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5.1 研究内容
        2.5.2 技术路线
3 隧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方法及优化研究
    3.1 隧道稳定性与围岩质量的关系
    3.2 基于多因素评价的隧道围岩基本质量分级法
        3.2.1 隧道围岩基本质量分级法
        3.2.2 跨度影响修正系数
        3.2.3 隧道围岩质量多因素修正指标的建立
        3.2.4 工程应用
    3.3 基于粗糙集-未确知测度模型的隧道围岩质量评价法
        3.3.1 粗糙集-未确知测度模型基本原理
        3.3.2 隧道围岩质量评价的粗糙集-未确知测度模型
        3.3.3 工程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隧道稳定性分析
    4.1 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
    4.2 围岩纵向变形曲线
    4.3 广义Hoek-Brown准则及其在数值计算中的实现
        4.3.1 基本方程
        4.3.2 流动法则
        4.3.3 执行过程
    4.4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研究
        4.4.1 计算参数的选取
        4.4.2 数值模型建立
        4.4.3 结果分析及曲线拟合
        4.4.4 对比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隧道初支极限相对位移模型及位移预测研究
    5.1 初支极限相对位移模型
        5.1.1 初支极限相对位移
        5.1.2 初支极限相对位移模型建立
    5.2 初支位移预测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回归分析
    5.3 基于极限相对位移模型的初支结构安全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深埋隧道围岩质量评价与关键施工参数优化
    6.1 工程背景
        6.1.1 概述
        6.1.2 自然条件
        6.1.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6.2 隧道开挖与支护参数优化
        6.2.1 围岩质量评价
        6.2.2 开挖进尺优化
        6.2.3 初支结构安全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隧道洞口施工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洞口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2.2 隧道洞口施工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洞口失稳机理与破坏模式研究
    2.1 概述
    2.2 隧道洞口稳定主要影响因素
        2.2.1 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影响
        2.2.2 岩体结构与性质影响
        2.2.3 地应力影响
        2.2.4 施工扰动影响
        2.2.5 其他因素影响
    2.3 隧道洞口失稳机理研究
    2.4 隧道洞口破坏模式研究
        2.4.1 隧道洞口破坏模式原理研究
        2.4.2 隧道洞口破坏模式分类研究
    2.5 隧道洞口稳定性判据研究
        2.5.1 隧道洞口监测点沉降过程研究
        2.5.2 隧道洞口稳定性判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分析和控制技术研究
    3.1 概述
    3.2 计算模型
    3.3 不同施工方法对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研究
        3.3.1 隧道洞口岩层应力分析
        3.3.2 隧道洞口位移变化分析
        3.3.3 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
    3.4 不同埋深对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研究
        3.4.1 隧道洞口岩层应力分析
        3.4.2 隧道洞口位移变化分析
        3.4.3 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
    3.5 不同边坡坡度对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研究
        3.5.1 隧道洞口岩层应力分析
        3.5.2 隧道洞口位移变化分析
        3.5.3 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
    3.6 隧道洞口防护措施研究
        3.6.1 隧道洞口防护措施分析
        3.6.2 各沉降阶段出现破坏的处置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洞口稳定性监测技术研究
    4.1 概述
    4.2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
        4.2.1 隧道洞口现场监测的研究
        4.2.2 监测等级的划分
        4.2.3 断面和测点设置分析
    4.3 洞口变形监测报警指标分析
        4.3.1 报警指标的确定
        4.3.2 工程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隧道洞口段稳定性分析
        5.2.1 建立计算模型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3 隧道洞口稳定评价
    5.4 隧道洞口稳定性处置措施
        5.4.1 截水和排水
        5.4.2 锚固支挡
        5.4.3 明洞结构加固
        5.4.4 进洞方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关于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稳定性问题(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D]. 严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2]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D]. 张锐. 湖南大学, 2015(02)
  • [3]高烈度区岩质隧道仰坡的动力响应分析[D]. 张荣荣.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4]离散裂隙网络简化方法及其在隧道稳定性分析中应用[D]. 叶懿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缓倾岩层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措施研究 ——以叙大铁路正峰寺隧道为例[D]. 李清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6]关于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稳定性问题(上)[J]. 车用太.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08)
  • [7]凤山隧道围岩BQ分级及稳定性分析[D]. 寇廷君.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8]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D]. 张彦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2)
  • [9]深埋条件下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耿晓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10]隧道洞口施工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谢廷雷.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标签:;  ;  ;  ;  

岩石隧道工程地质稳定性研究(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