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重联信号的自动测试方法

一种机车重联信号的自动测试方法

一、一种机车重联信号自动测试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蔚[1](2012)在《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铁路货运的重载化,开行长大重载组合列车是发展的方向,而开行重载组合列车首先需要解决机车远程分布动力牵引控制问题。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技术是实现重载组合列车机车远程分布动力牵引运行的关键技术,也是发展重载组合列车运输的瓶颈之一。在国内该技术还很薄弱与不足,因此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控制重载组合列车中不同位置的多台机车协同牵引运行,使其成为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一种非线性系统。本文对该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及应用研究,建立系统拓扑结构、相关数学模型以及算法求解,并进行优化,最终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系统解决技术方案,所作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系统地研究了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建模技术现状和特征,分析了国内外该系统的建模思路、控制方法以及特点,总结了目前针对该系统的建模技术存在的不足。其次,探寻和分析建模的新思路,提出了系统简明、有效、实用的分析研究方法,特别针对系统提出无线远程同步重联列车级、同步控制车辆级、机车驱动控制级三级体系控制模型,便于对无线通信及传输、机车远程同步控制、列车故障预警及安全导向、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优化等几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及研究。其次,为实时有效的实现数据机车间数据无线传输同步传输,提出了基于Markov过程理论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无线传输决策理论。基于Markov理论创建了空中实时无线网络传输及路由管理决策模型,利用有限阶段向后迭代算法求解,实现了机车重联无线同步传输的实时路由控制。根据基于无线电空间波传输的重联机车同步控制,提出了基于动态Markov模型预测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理论。针对同步控制的特征参数,基于无线传输方式创建动态Markov模型预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法求解,实现了基于无线电空间波传输的机车实时重联同步控制。针对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预警及导向,提出了基于专家知识库的故障预警及安全导向方法,创建了信息预处理、信息融合上的二值局部决策和专家库理论上的预警导向模型及算法规则,实现了重载列车重联同步控制的预警及导向安全。针对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是有机复杂结合在一起的特点,采用确定性时延随机Petri网进行系统建模,将内在复杂的关联关系简化为简单的子网关系模型,并优化了传输机制。由此,有效提升并优化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理论、模型及算法进行应用研究,针对所研制的工程样机装车试验,开展了试验及应用研究分析,通过试验结果的比对分析,验证了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模型研究和优化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是在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模型建立及算法求解和研制的工程样机试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验证,证明了所建立理论的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并促进该系统的发展。基于本研究技术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的现已批量投入应用,很好解决了我国既有铁路运力提升的困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有利于我国重载铁路运输的发展。

郭宇轩[2](2019)在《标准动车组静态重连调试装置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中国标准动车组逐渐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主力车型。在标准动车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动车组稳定运行,需要对动车组的重联功能进行调试。由于传统的重联调试操作复杂且调试周期长,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标准动车组静态重联调试装置,实现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标准动车组重联调试。本文从标准动车组重联调试的基本功能需求出发,分析了重联调试的原理,设计了由电气车钩连接器、信号接收发送器和上位机控制软件三个模块构成的重联调试装置。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硬件设计上:对电气车钩连接器的电路进行设计,实现标准动车组电气车钩与信号接收发送器之间的电气信号传输;对信号接收发送器进行元件选型并设计电路,包括STM32F103单片机控制核心、1O扩展、数字量输入、数字量输出、以太网通信、串口通信等模块。软件设计上:对信号发送器进行软件设计,实现通过数字量输入电路检测列车发出的重联信号,将信号状态数据打包后通过以太网发送至上位机,还可以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报文,通过数字量输出电路施加电气信号来测试动车组重联执行机构功能,并进行环路模拟;基于JAVA语言对上位机控制软件进行设计,通过以太网TCP协议与信号接收发送器进行数据传输,采用可视化界面控制重联调试并显示检测结果。整个装置实现了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静态下完成对标准动车组重联的电气调试,检验了标准动车组重联电气信号传输是否正常,各重联回路能否建立连接。通过系统调试和实际运用测试,本装置在符合各项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标准动车组自动化的重联调试。与传统调试方法相比,降低了重联调试难度,提高了调试的效率,节省了 70%的调试时间,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李铁兵[3](2018)在《重载组合列车无线重联控制系统诊断测试平台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重载运输铁路是当前世界货运铁路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我国在重载铁路上的建设上也相当迅速。在我国的能源运输大动脉中,西煤东运大通道中的一条运煤专线,神华集团的神木-黄骅港铁路就是我国重载运输铁路中的非常重要的线路之一。发展重载铁路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题,其中重载组合列车的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本文以目前应用在神华铁路上的我国自主研发的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系统TECTROMS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系统的软硬件系统架构、无线通信方式、以及控制逻辑,结合多年的产品开发及维护经验,深入研究,旨在研制一套适用于该系统的专家诊断系统和实验室测试平台。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两部分工作。专家诊断系统的研究开发。其中的重点工作是诊断系统方案的研究和软件的设计开发,诊断方案研究包含了系统的可诊断性分析、诊断方法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方案设计。通过分析研究,最终选择了基于专家系统的诊断方法和实时故障诊断结合运行数据记录经地面诊断软件离线分析的方案。诊断软件的开发主要包括基于嵌入式VxWorks的实时诊断软件开发、基于Zlib的文件压缩及存储算法、基于MFC框架的地面数据分析软件、基于OciLib访问Oracle数据库的自动分析软件、基于CPCI总线架构的信号采集系统、基于Wifi的远程文件转储系统等。系统的测试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本部分的核心工作是系统测试平台方案研究和测试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方案研究包含了系统的可测试性分析、测试方法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方案设计。通过研究,最终选择了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测试方法,通过搭建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同时设计测试系统的配套软件系统完成了系统测试平台的设计。测试平台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测试接口软件和基于Windows平台的测试桌面软件的开发。本文所述的故障诊断系统和测试平台得到应用后,帮助技术人员对无线重联控制系统的历史惯性故障问题进行定位,也为系统的软件测试提供了测试环境。通过多年的应用,系统的很多疑难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系统得到了优化,系统的运行质量得到了提高。目前该故障诊断系统和测试平台持续为TECTROMS系统的运维和开发提供故障诊断和测试技术支持。

陈涛[4](2007)在《机车无线同步操作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机车重联可以在不对机车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提高机车的牵引能力,并减少操作人员,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国内大量采用重联机车,如韶山3B(SS3B)、韶4改(SS4改)、东风11G(DF11G)等。本论文是根据成都机务段“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操纵系统”项目的要求,以SS3B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针对现阶段电气重联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无线传输的机车重联系统来代替原有电缆传输信号的控制方式。本文是作者结合系统研制过程完成的。论文首先论述了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操纵系统的意义,介绍了机车重联技术发展的概况;然后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对系统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详细讨论了无线传输重联控制的解决方案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接着分析了SS3B型机车上需要采集的信号种类,有针对地提出了信号获取的方法,为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整个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的数据采集、无线传输、输出控制功能,以CAN总线为平台把各个模块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给出了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论文也对本系统试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系统研究中发现的不足,给出了作者的一点建议并对机车无线重联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琳奇[5](2006)在《基于CAN总线的新型机车制动系统重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将在我国的运输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对:运输业的运量和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之公路、航空、水运等的发展,在运输业内部上演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铁路运输提出了“高速”“重载”的新的发展要求。顺应这一要求,我国提出了自主研究开发新一代微机控制制动机的战略目标。 由于机车重联可以在不对机车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提高机车的牵引能力,并减少操作人员,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国内大量采用固定重联机车,如韶山3B(SS3B)、韶4改(SS4改)等。在铁道部科技发展项目资助下,西南交通大学从2003年开始着手开发新一代微机控制机车制动机,采用微机控制的自动式电空制动系统,可实现空电联合制动。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新一代机车制动机的重联以及网络的接口功能。 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国内外现有的机车制动机重联的形式与结构,详尽的分析了新一代微机控制机车制动机及其微机制动控制单元(Microcomputer Brake Control Unit,MBCU)的结构和功能,并结合新一代机车制动机的自身特点和需要,研究和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新型机车制动系统重联。CAN(Control Arear Network)总线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实时性好、自带多种检错措施,出错率低等优点,适合于机车制动机系统的重联系统的通信。本课题所采用的MBCU其CPU芯片为TI公司的TMS320LF2407ADSP,芯片内置CAN模块、RS-232/485模块、SPI串行外设总线扩展模块等,能够满足系统的通信要求。 论文分析了制动机及其重联系统的工作流程,考虑与列车控制网络的接口,设计了制动机重联系统,完成了列车控制系统和本务/重联机车制动机MBCU的软件设计。最后进行了联合调试试验,试验证明,重联系统能达到本务及重联机车制动机的协调动作的目的,满足制动系统重联的要求。 通过本文对基于CAN总线的新型机车制动系统重联的研究及试验,积累了大量关于采用列车控制网络的列车适用的新一代机车制动系统重联的经验。为我国新一代机车制动系统重联的设计、开发打下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李青川[6](2015)在《PLC在8K机车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8K型电力机车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属触点式控制系统。机车控制系统控制范围广且复杂,系统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决定了机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过多年运行,由于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致使控制系统继电器故障频繁发生,维修排障困难。针对上述情况,我单位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取代原继电器控制系统,改造后的PLC控制系统成功取代原有中间继电器和电器柜内大量联线,基本杜绝了原系统由于继电器本身原因造成的各类故障。本文对8K机车PLC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在深入分析机车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改造的控制功能,确定了PLC改造的技术方案。对PLC型号的选择、各模块需要数量的计算、机架的配置、I/O地址分配、PLC电器柜的布置、软件模块的分类以及控制(功能)模块软件的编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需要改造的控制功能以及控制(功能)模块软件的编制,这也是本次PLC改造的重点。由于PLC控制系统较继电器控制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确保了8K型电力机车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减轻了检修维护工作,显着降低了机车运行成本。

蒋廉华[7](2013)在《DK-2型机车电空制动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国家战略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大宗货物的运输不可或缺。开行长大重载货物列车是提高铁路货物运输能力的最好方式,为实现长大重载列车各机车间的制动同步作用,要求与之配套的机车制动机应具备微机模拟控制和网络通讯功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等国为满足长大重载货物列车运用的需要,普遍采用机车分布式组合列车方式,并在机车上安装了LOCOTROL+EAB电子制动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制动机是美国纽约制动机公司的CCBⅡ与西屋(Westinghous)公司的EPIC II,通过无线同步控制系统实现各远程重联机车牵引与制动的同步操纵。同时,国外的客运机车以及普通货运机车也普遍采用具备微机模拟控制、网络通讯、故障智能诊断等信息化功能的机车制动机,此类客运机车制动机以及货运机车制动机均被德国克诺尔(Knorr)公司(含美国纽约制动机公司)、法国法维莱(Faiveley)公司、美国西屋公司所垄断。国内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直流传动电力机车,其普遍采用国产DK-1型机车电空制动机,由于不具备微机模拟控制和网络通讯功能,不能适应现代制动控制要求。同时为降低机车制造与运用成本、掌握现代机车核心技术、满足自主创新的要求,研制具备完善的微机模拟控制、网络通讯、故障智能诊断等信息化功能的机车电空制动机势在必行。因此在现有机车电空制动机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新一代具有微机模拟控制和网络通讯功能的制动机,满足客运列车以及重载货物列车运用条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铁道部在2005年5月决定立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车制动机新产品,并于2005年8月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机公司)签订了《大秦线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与同步控制系统适应研究》科研项目合同(编号:2005J03),要求在原DK-1型机车电空制动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具备完善的微机模拟控制、网络通讯、故障智能诊断等信息化功能的DK-2型机车电空制动机(以下简称为DK-2制动机),并于2007年在神华集团的SS4、SS4B机车进行装车运用。为了满足HXD1系列机车的性能和接口要求,2011年开始进行升级版DK-2制动系统研究与研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升级版DK-2制动机的研制,设计了DK-2制动机的技术方案,并且对机车轮盘制动装置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制动系统进行了安全分析,最后对该制动系统在新一代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上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张冲冲[8](2019)在《高速动车组重联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动车组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动车组检修相配套的调试技术也变得日新月异。然而在动车组检修过程中经常面临着无其它车辆配合重联试验的难题,故急需研发一款高速动车组重联模拟实验装置,利用其代替实体车辆与现有车辆完成重联动作,可模拟动车组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并监视重联列车的当前状态,该实验装置的研发和应用对动车组检修、调试及现有工艺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在对高速动车组重联模拟实验装置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通过软硬件的设计,实现对列车的重联监测。根据方案要求,实验装置的硬件部分首先对系统的整体硬件结构进行设计,同时按照设计规范完成装置整体的布局布线。其次,对实验装置中用到的各个子模块进行选型和设计,其主要包括重联网关、重联控制单元、热轴模拟装置、端部信号模拟器、车钩连接器和上位机等功能硬件。实验装置的软件部分主要依据软件的功能需求,按照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系统软件的整体架构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上位机应用程序的设计和下位机驱动程序的设计。其中,上位机软件部分主要包括UDP通信程序的设计、上位机界面及相应功能程序的设计;下位机软件主要针对重联模拟实验装置核心部件的驱动程序展开设计。在测试阶段,验证了实验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高速动车组重联测试的需求。本装置通过了各项功能指标的验收,总体性能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现已在车间得到了应用。与以往的诊断方式相比,该装置的应用可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厂房利用率,大大提升了动车组的检修效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王寅[9](2019)在《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电气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铁路客运电力机车主要由HXD3C、HXD1D、HXD3D等六轴电力机车承担,与传统直流电力机车相比,其在粘着性能、牵引功率、起动牵引力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交流传动技术已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优越性。但是,在山地多、坡道大、曲线多的中国西部地区,既有的六轴客运电力机车无法完全满足运输要求。既有的八轴电力机车主要由SS4G、HXD1、HXD2等3种类型的电力机车承担,但均为货运电力机车,所以急需设计一款适应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八轴客运电力机车。本论文首先对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电气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然后,以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西部铁路运用环境的电力机车电气系统方案,包括网侧高压系统、主传动系统、辅助系统及控制系统。在对电力机车高压系统原理、部件组成和受流供电方式进行了分析的前提下,对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机车网侧高压系统、网侧检测及保护电路进行了方案设计。在对既有的HXD1、HXD2机车的主传动系统采用异步电机牵引的交直交方案。主传动系统和辅助系统的设计以目前HXD3系列机车成熟稳定的系统设计为平台,牵引电机采用了轴控方式、单节4个主传动系统电路和2个辅助系统电路彼此完全独立,保证了机车的冗余性和高粘着性能。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专门设计了列供管理柜,实现对列车供电的管理和与机车通讯的功能,列车供电功率单元采用四象限整流控制技术,并集成在牵引变流器中。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采用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是基于TCN国际标准的车载网络控制系统。通过使用微机控制系统,实现网络化、模块化,使机车具有控制、诊断、检测、传输、显示和存储功能。机车TCN控制网络分为列车级和车辆级两级,具备控制、通讯、故障诊断、动态冗余等功能。在试验中对该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牵引/制动特性、整车效率、功率因数等参数进行了考核,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可行。

谢鹏[10](2016)在《地铁内燃机车电器控制系统优化升级改造》文中研究指明内燃机车在地铁行业中具有普遍的运用,其主要承担电客车的救援、线路施工货物的运输、运营正线的施工,在整个地铁大专业中,是不可缺少的设备设施。地铁内燃机车的应用与管理,区别于铁路、钢铁与石化行业,整体来说,其大修与使用年限均会适当延长,为保证地铁早期采购的内燃机车的使用持续性与日后可维修性,电器控制系统必须进行改造升级。PLC专为工业环境设计,其功能性、方便性、稳定性、通用性,使其在内燃机车上得到普遍的使用。论文以地铁早期采购的内燃机车电器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燃机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及PLC工作原理,确定内燃机车电器控制系统的改进方案,由卡板式单片机改进为PLC电器控制系统。论文对内燃机车的板卡式单片机的功能进行分析,在确保旧系统原有功能保留的基础上,同时完成柴油机启动检测保护,柴油机调速改造与简化,人机互交换性,制动系统的安全保护,双机重联,及机车紧急制动时动力自动切断的新增功能的分析研究,并设计PLC电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完成系统规划。在硬件设计方面,首先确定和定义PLC的I/O点,完成PLC与主要硬件的型号选型,并完成硬件的核定。以PLC电器控制系统为基准,进行了新硬件与旧硬件之间,新硬件与新硬件之间的接线设计,完成硬件设计。在程序设计方面,以内燃机车的功能划分,完成机车主要功能程序梯形图的绘制。另本文还重点突出了内燃机车故障诊断的设计原理,在保障机车原有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机车的安全性操作。对于双机重联的设计,通过两台PLC的并行链接设置,实现两台机车之间的输出共享,达到两台内燃机车重联的操作目的。人机界面设计,通过组态编辑软件来完成界面的绘制,并在显示屏中显示故障信息。本次内燃机车的PLC升级改造,其研究的对象属广州地铁早期采购的产品,是一种尝试,在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也为地铁采用传统继电器电路内燃机车的升级改造,积累了经验,并提供标准流程与理论依据。

二、一种机车重联信号自动测试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机车重联信号自动测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重载重联技术课题的提出
        1.1.2 重载重联技术课题的来源
    1.2 重载重联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3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动态
    1.4 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内容
        1.4.1 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内容
        1.4.2 主要建模方法的选择
    1.5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研究方法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重点
第二章 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分析
    2.1 重联控制系统结构分析
    2.2 系统构建模式与关键控制方法
        2.2.1 系统的关键控制模式及技术研究
        2.2.2 基于无线通信及空间波的传输技术分析
        2.2.3 机车无线重联系统的同步控制技术分析
    2.3 无线重联同步控制主要控制参数及特征值
        2.3.1 机车远程逻辑控制参数及特征分析
        2.3.2 机车远程动态调节控制参数及特征分析
    2.4 同步控制系统与机车系统兼容性的研究
        2.4.1 同步控制系统与机车系统的结合构架
        2.4.2 同步控制系统与机车系统的信息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车重联无线同步传输的实时路由控制
    3.1 机车重联无线通信选择
    3.2 基于无线电空间波传输特征
    3.3 同步控制无线通信的实时性确定
    3.4 无线传输同步性建模及研究
        3.4.1 影响无线传输同步性的主要特征参数
        3.4.2 无线传输同步性的Markov过程分析
        3.4.3 无线传输同步性Markov决策
        3.4.4 无线传输同步性Markov策略算法
    3.5 试验及应用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波传输的机车实时重联同步控制
    4.1 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研究概述
    4.2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模型建立基础
        4.2.1 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4.2.2 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
    4.3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模型的建立
        4.3.1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的技术特征
        4.3.2 基于动态系统模糊Markov同步控制预测数学模型
    4.4 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模型数值计算
    4.5 试验及应用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载列车重联同步控制的预警及导向安全
    5.1 预警诊断及导向安全性的方法概述
    5.2 基于重联同步控制故障预警的分析及模式
        5.2.1 故障的基本特征及预警推理
        5.2.2 故障预警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5.2.3 故障导向导向基本特征及方法
    5.3 重载组合列车故障信息的预处理
        5.3.1 系统故障信息预处理的方法及算法模型
        5.3.2 信息预处理的算法求解及性能分析
    5.4 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预警模型
    5.5 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导向安全
    5.6 重载组合列车的故障预警策略的实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的优化策略
    6.1 同步控制优化概述及Petri网
    6.2 机车无线重联控制系统基于Petri网建模基础
        6.2.1 基于Petri网建模的基本定义
        6.2.2 基于确定性时延随机Petri网的模型方法
    6.3 基于确定性时延随机Petri网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建模
    6.4 基于Petri网的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策略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的应用研究
    7.1 应用研究概述
    7.2 应用试验测试系统
    7.3 重载组合列车应用试验测试
        7.3.1 重载组合列车限制坡道启动及调速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3.2 重载组合列车空气制动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3.3 重载组合列车牵引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3.4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过分相控制特性同步控制应用试验
    7.4 应用研究结果分析及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课题研究总结及创新点
    8.2 课题研究工作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标准动车组静态重连调试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动车组重联及车钩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重联调试装置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整体结构与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技术要求
    2.3 重联电气信号调试原理
        2.3.1 标准动车组车钩
        2.3.2 重联电气信号调试原理
    2.4 调试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
        2.4.1 系统的设计原则
        2.4.2 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态重联调试装置硬件设计
    3.1 电气车钩连接器
    3.2 信号接收发送器
        3.2.1 硬件系统概述
        3.2.2 主要元件选型及介绍
        3.2.3 系统模块原理设计
        3.2.4 PCB设计
        3.2.5 机箱结构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态重联调试装置软件设计
    4.1 通信协议
        4.1.1 以太网应用层通信协议
        4.1.2 Modbus RTU协议
    4.2 信号接收发送器程序设计
        4.2.1 信号接收发送器软件结构
        4.2.2 主程序设计
        4.2.3 主要子程序设计
    4.3 上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4.3.1 主页面布局设计
        4.3.2 上位机控制程序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实验室测试
        5.1.1 装置硬件测试
        5.1.2 装置软件测试
    5.2 现场测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各模块功能需求及技术标准
附录B 标准动车组重联调试信号定义
附录C PCB板设计图
附录D 信号接收发送器箱体设计图
附录E 电路板实物图
附录F 信号接收发送器主要程序
附录G 上位机控制软件主要程序
致谢

(3)重载组合列车无线重联控制系统诊断测试平台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3 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机车无线重联控制系统概述
    2.1 系统总体描述
        2.1.1 系统单元组成
        2.1.2 系统功能综述
        2.1.3 系统工作原理
    2.2 系统软硬件架构概述
        2.2.1 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硬件架构
        2.2.2 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
    2.3 系统关键通信技术
        2.3.1 列车级通信技术
        2.3.2 车辆级通信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系统诊断与测试平台方案研究
    3.1 系统故障诊断方案研究
        3.1.1 系统的可诊断性分析
        3.1.2 基于专家系统的的诊断方法
        3.1.3 系统诊断方案设计
    3.2 系统测试平台方案研究
        3.2.1 系统的可测试性分析
        3.2.2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测试方法
        3.2.3 系统测试平台方案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诊断系统软件设计与应用
    4.1 系统嵌入式诊断与记录软件设计
        4.1.1 数据压缩算法zlib概述
        4.1.2 嵌入式C运行记录软件设计
    4.2 记录数据地面分析软件设计
        4.2.1 解压缩算法的设计及实现
        4.2.2 基于MFC单文档的软件框架设计
    4.3 后台服务器自动分析软件设计
        4.3.1 基于WIFI的文件转储
        4.3.2 自动数据分析软件设计
    4.4 故障诊断软件故障分析应用
        4.4.1 故障分析案例1分析
        4.4.2 故障分析案例2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系统测试平台软件设计与应用
    5.1 嵌入式测试接口软件设计与开发
        5.1.1 接口软件功能设计
        5.1.2 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5.2 测试平台桌面软件设计与开发
        5.2.1 软件界面设计
        5.2.2 软件功能设计
        5.2.3 软件设计实现
    5.3 测试平台软件应用案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机车无线同步操作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机车重联技术发展概况
    1.3 项目的提出与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列车平稳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2.1 列车平稳操纵研究
        2.1.1 车钩间隙对列车起动的影响
        2.1.2 平稳调速
        2.1.3 复杂线路上的协调操纵
        2.1.4 同步制动时间差分析
    2.2 自动过分相方案研究
第三章 系统方案研究
    3.1 系统功能要求
    3.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3.2.1 系统总体结构
        3.2.2 系统工作原理
    3.3 无线数据传输实现方案
        3.3.1 无线传输性能要求
        3.3.2 无线通信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3.3.3 数传模块频段的选择
第四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信号采集方案研究
        4.1.1 系统信号分类
        4.1.2 控制电路采集信号
        4.1.3 主辅电路采集信号
    4.2 单元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4.2.1 主机硬件平台的选择
        4.2.2 信号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4.2.3 数传模块的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4.2.4 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4.3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4.4 液晶显示功能硬件实现
        4.4.1 硬件构成
        4.4.2 各部分硬件描述
        4.4.3 显示功能描述
第五章 系统软件实现
    5.1 系统总线应用层协议研究
        5.1.1 TX帧信息配置
        5.1.2 报文数据格式
    5.2 控制功能软件实现
        5.2.1 系统设置
        5.2.2 牵引控制
        5.2.3 控制模式转换
    5.3 无线传输软件实现
        5.3.1 无线数据收发程序设计
        5.3.2 通信故障处理
    5.4 自动过分相控制算法软件实现
第六章 系统实验
    6.1 系统测试方案
    6.2 实验内容及分析
        6.2.1 系统实时性分析
        6.2.2 系统可靠性分析
    6.3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实物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CAN总线的新型机车制动系统重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机车制动系统重联的基本原理
    1.3 国内外机车制动重联概况
        1.3.1 传统机车制动系统的重联
        1.3.2 基于脉宽调制信号传输的机车制动重联
        1.3.3 国内基于列车网络和制动控制单元的机车重联
    1.4 基于CAN总线的新一代机车制动系统重联
        1.4.1 CAN总线特点
        1.4.2 基于CAN总线的机车制动系统重联工作原理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第2章 新一代机车制动系统重联总体结构
    2.1 新一代机车制动机基本结构及功能
        2.1.1 新一代机车机车制动机本务状态工作原理
    2.2 新一代机车制动机MBCU基本功能
        2.2.1 MBCU硬件结构
        2.2.2 机车运行数据永久存储
    2.3 机车制动系统基于 CAN总线的重联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N总线的机车制动机重联
    3.1 CAN2.0B协议
    3.2 TMS320LF2407A内置CAN控制器模块
    3.3 机车制动机重联系统硬件设计
        3.3.1 CAN控制器接口——82C250
    3.4 机车制动系统CAN通信软件设计
        3.4.1 CAN控制器的操作
        3.4.2 CAN通信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车制动机系统与列车控制系统的信息交换
    4.1 列车控制系统
    4.2 机车制动系统与列车控制系统的接口
    4.3 系统的程序设计
        4.3.1 Labview图形编程语言
        4.3.2 CCS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4.3.3 系统通信的差错控制
        4.3.4 机车制动机运行数据永久存储数据的传输
        4.3.5 机车制动系统与列车控制系统的接口程序设计
        4.3.6 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系统的调试及试验
    5.1 系统试验
        5.1.1 准备试验设备
        5.1.2 试验内容及结果
        5.1.3 试验结论
    5.2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6)PLC在8K机车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8K机车简介
    1.2 8K机车控制电路改造的必要性
    1.3 8K机车控制系统进行PLC改造的可行性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4.1 主要研究的内容
        1.4.2 重点研究事项及目标
        1.4.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PLC简介
    2.1 PLC诞生与发展简介
        2.1.1 PLC的诞生
        2.1.2 PLC的发展
    2.2 PLC的分类、特点
        2.2.1 PLC的分类
        2.2.2 PLC的特点
    2.3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3.1 PLC的组成
        2.3.2 PLC的工作原理
第3章 8K电力机车原有控制电路分析
    3.1 控制电源
    3.2 车顶高压隔离开关控制电路
    3.3 受电弓控制电路
    3.4 重联继电器控制电路
    3.5 主断路器控制
    3.6 机车运行工况控制电路
    3.7 线路接触器控制电路
    3.8 保护控制电路
第4章 8K电力机车PLC控制系统改造设计
    4.1 基本原则
    4.2 PLC软件的信号分类和主要功能模块
    4.3 系统选型
    4.4 各模块型号和数量的确定
        4.4.1 CPU的确定
        4.4.2 电源型号和数量的确定
        4.4.3 扩展模块型号和数量的确定
        4.4.4 输入/输出模块型号和数量的确定
    4.5 系统控制网络设计
    4.6 系统显示监控装置设计
    4.7 PLC系统扩展方式
    4.8 PLC控制柜改造硬件组成
第5章 PLC改造软件设计
    5.1 软件组成
    5.2 PLC系统I/O地址分配
    5.3 逻辑控制关系图
    5.4 控制软件功能模块说明
        5.4.1 25KV高压控制模块功能说明FC1
        5.4.2 牵引再生制动控制模块功能说明FC2
        5.4.3 空气制动控制模块控制功能说明FC3
        5.4.4 辅助电路控制模块功能说明FC4
        5.4.5 电子柜控制模块及故障显示记录模块功能说明FC5
    5.5 可靠性设计
        5.5.1 系统可靠性设计
        5.5.2 模块化结构设计
        5.5.3 系统冗余设计
        5.5.4 软件可靠性设计
    5.6 软件编程
        5.6.1 编程软件STEP7简介
        5.6.2 创建项目并进行硬件组态
        5.6.3 I/O参数及模块地址设置
        5.6.4 定义符号
        5.6.5 功能(逻辑控制)部分软件程序设计
第6章 应用效果
    6.1 系统运行情况
    6.2 机车PLC控制系统运行监控效果
    6.3 系统维护性
    6.4 改造产生的效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输入地址分配表
附录2:输出地址分配表
附录3:逻辑控制框图
附录4:部分程序梯形图

(7)DK-2型机车电空制动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系统集成设计研究
    1.3 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研究
    1.4 控制系统软件平台设计研究
    1.5 通讯方式设计研究
    1.6 压力精确控制设计研究
    1.7 制动操纵方式设计研究
    1.8 均衡风缸压力控制设计研究
    1.9 列车管压力控制设计研究
    1.10 制动缸压力控制设计研究
    1.11 智能化与信息化功能设计研究
    1.12 单机自检
    1.13 故障诊断与安全导向
    1.14 数据记录与存储
    1.15 制动柜设计研究
    1.16 本章小结
第2章 DK-2制动机技术方案
    2.1 基本功能与工作原理
    2.2 制动操纵方式
    2.3 大闸操作
        2.3.1 时间闸
        2.3.2 位置闸
    2.4 小闸操作
        2.4.1 时间闸
        2.4.2 位置闸
    2.5 “空气位”操纵方式
    2.6 均衡风缸与列车管压力控制
    2.7 制动缸压力控制
    2.8 停放制动
    2.9 其它功能
        2.9.1 无火回送
        2.9.2 电空联锁
        2.9.3 列车电空制动
        2.9.4 机车平稳性制动性能
    2.10 智能化与信息化功能
        2.10.1 单机自检
        2.10.2 故障诊断与安全导向
        2.10.3 数据记录与存储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DK-2制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功能
    3.1 制动控制器
        3.1.1 位置闸
        3.1.2 时间闸
    3.2 制动显示屏
    3.3 制动控制单元BCU
        3.3.1 制动控制单元BCU硬件组成部分
        3.3.2 制动控制单元BCU软件
    3.4 流量计
    3.5 高速电空阀
    3.6 压力传感器
    3.7 主要阀类部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动柜及其模块设计
    4.1 制动柜总成
    4.2 列车与均衡管控制模块
    4.3 制动缸控制模块
    4.4 停放控制模块
    4.5 升弓控制模块
    4.6 主压缩机启停控制模块
    4.7 撒砂控制模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车轮盘制动装置的研制
    5.1 轮盘制动装置主要特点
    5.2 主要部件结构及技术参数
        5.2.1 JPXZ-1型盘形制动器
        5.2.2 JPXZ-1型结构说明
        5.2.3 JPXZ-2型盘形制动器
        5.2.4 JPXZ-2型结构说明
    5.3 制动盘
        5.3.1 概述
        5.3.2 主要零部件技术参数
        5.3.3 制动盘结构
    5.4 HX_D1系列机车轮盘制动装置技术方案
        5.4.1 HX_D1型机车轮盘制动技术方案
        5.4.2 HX_D1B/HX_D1C型机车轮盘制动技术方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DK-2制动系统安全性分析
    6.1 系统安全设计
    6.2 部件安全设计
    6.3 制动柜安全设计
    6.4 软、硬件安全设计
    6.5 故障导向安全设计
    6.6 机车轮盘制动装置安全分析
        6.6.1 设计计算
        6.6.2 试验验证
        6.6.3 制造工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DK-2制动系统和谐机车适应性安装分析
    7.1 功能原理适应性
    7.2 部件适应性
        7.2.1 制动柜
        7.2.2 制动控制器(大、小闸)
        7.2.3 后备制动控制器
        7.2.4 显示屏
        7.2.5 基础制动装置
        7.2.6 机车制动布线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高速动车组重联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动车组重联运行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动车组重联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动车组重联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动车组重联调试装置发展现状
    1.4 列车网络协议和调试装置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列车通信协议及总线技术
    2.1 IEC61375-1标准
    2.2 MVB总线
        2.2.1 MVB通信网络数据类型
        2.2.2 MVB物理层
        2.2.3 MVB报文
    2.3 WTB总线
        2.3.1 WTB物理层
        2.3.2 WTB报文
        2.3.3 WTB初运行
        2.3.4 WTB初运行工作机理
    2.4 CAN总线技术
        2.4.1 CAN总线概述
        2.4.2 CAN总线的结构
        2.4.3 CAN报文帧类型及结构
    2.5 UIC556协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联模拟试验装置的系统概述
    3.1 需求分析
    3.2 设备的性能指标
        3.2.1 设备的总体规格
        3.2.2 设备技术规范
    3.3 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3.3.1 列车故障的基本特征
        3.3.2 重联列车故障发生的原因
        3.3.3 装置工作原理
    3.4 装置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3.4.1 系统的设计原则
        3.4.2 系统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联模拟实验装置的硬件设计
    4.1 硬件需求分析
    4.2 重联网关的设计
        4.2.1 功能介绍
        4.2.2 重联网关硬件架构
    4.3 重联控制单元的设计
        4.3.1 功能介绍
        4.3.2 硬件组成
        4.3.3 硬件架构
    4.4 热轴模拟装置
        4.4.1 概述
        4.4.2 硬件电路
    4.5 端部信号模拟器的设计
        4.5.1 数字量采集(DI)板卡的设计
        4.5.2 数字量输出(DO)板卡的设计
    4.6 车钩连接器的设计
    4.7 上位机显示装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联模拟实验装置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功能需求
    5.2 软件的整体架构
    5.3 上位机软件的总体设计
        5.3.1 上位机软件的开发环境
        5.3.2 开发软件介绍
        5.3.3 上位机软件的架构设计
    5.4 上位机UDP通信程序的设计
        5.4.1 UDP协议层的总体设计
        5.4.2 UDP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5.4.3 UDP客户端程序设计
    5.5 多线程的通信机制
    5.6 上位机功能界面的设计
        5.6.1 用户登陆界面的设计
        5.6.2 主界面设计
        5.6.3 设备状态检查功能程序的设计
        5.6.4 功能试验的程序设计
        5.6.5 数据监控功能的程序设计
    5.7 网关程序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联模拟实验装置的功能测试
    6.1 重联初运行的测试
    6.2 设备状态检查功能的测试
    6.3 复位信号的测试
    6.4 功能试验的测试
    6.5 热轴模拟测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电气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制背景
    1.2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机车简述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2.1 电气系统总体方案
    2.2 网压波动的保护
    2.3 机车的设备布置
        2.3.1 车顶设备布置
        2.3.2 机械室设备布置
        2.3.3 车下设备布置
    2.4 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2.5 系统关键参数的确定
        2.5.1 机车牵引功率计算
        2.5.2 机车起动牵引力的确定
        2.5.3 牵引电机参数的确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气系统设计
    3.1 网侧高压系统设计
        3.1.1 网侧受流
        3.1.2 网侧检测
        3.1.3 网侧保护
    3.2 主传动系统设计
        3.2.1 HXD1机车与HXD2机车主传动系统
        3.2.2 主传动回路设计研究
        3.2.3 牵引变流器
        3.2.4 主变压器
    3.3 辅助系统设计
        3.3.1 3AC 380V电路
        3.3.2 AC 220V电路
        3.3.3 DC110V电源电路设计
        3.3.4 列车供电系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4.1 现有机车微机网络系统
        4.1.1 基于WTB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4.1.2 基于WorldFIP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4.2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4.2.1 总线拓扑
        4.2.2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重联方案
        4.2.3 故障诊断
    4.3 控制功能研究
        4.3.1 高压设备控制
        4.3.2 牵引/制动控制
        4.3.3 机车状态信息显示管理
        4.3.4 过分相辅助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管理
        4.3.5 以太网固定重联电缆故障控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磁兼容设计研究
    5.1 电力机车上的电磁干扰现象
    5.2 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EMC)设计
        5.2.1 接地系统设计
        5.2.2 电路隔离
        5.2.3 机车布线
        5.2.4 屏蔽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气系统型式试验
    6.1 牵引/制动特性试验
        6.1.1 最大起动牵引力试验
        6.1.2 牵引特性试验
        6.1.3 再生制动试验
    6.2 功率因数及谐波、等效干扰电流测试
    6.3 机车总效率试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地铁内燃机车电器控制系统优化升级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内燃机车与PLC原理分析
    2.1 内燃机车基本结构与控制原理
        2.1.1 柴油机的启动原理
        2.1.2 柴油机的调速原理
        2.1.3 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原理
        2.1.4 液力传动箱自动控制原理
        2.1.5 空气制动机原理
        2.1.6 电器控制系统原理
    2.2 PLC技术原理
        2.2.1 PLC的分类与特点
        2.2.2 PLC的基本结构
        2.2.3 PLC的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燃机车PLC升级改造总体方案
    3.1 内燃机车PLC升级改造具体顺序
    3.2 内燃机车电器控制系统PLC的初步选型
    3.3 内燃机车板卡式单片机系统分析及改造
        3.3.1 电源板功能分析及改造
        3.3.2 电子保护板功能分析及改造
        3.3.3 自动换挡板功能分析及改造
        3.3.4 接口电路与里程表电路板功能分析及改造
        3.3.5 单片机控制板功能分析及改造
        3.3.6 功率驱动板功能分析及改造
    3.4 内燃机车新增功能分析
        3.4.1 柴油机启动检测保护功能分析
        3.4.2 柴油机调速简化改造分析
        3.4.3 人机交互性功能分析
        3.4.4 制动系统的安全保护
        3.4.5 双机重联功能分析
        3.4.6 机车紧急制动时动力自动切断功能分析
    3.5 PLC电器控制系统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燃机车PLC升级改造的硬件设计
    4.1 PLC的I/O点数确定
    4.2 主要硬件选型
        4.2.1 PLC型号的确定
        4.2.2 其余主要硬件选择
    4.3 PLC控制系统硬件核定
        4.3.1 输入输出点数核实
        4.3.2 电源容量与连接特殊模块台数的核实
    4.4 I/O回路设计
    4.5 特殊模块接线设计
    4.6 机车走行电磁阀回路设计
    4.7 显示屏与PLC连接设计
    4.8 重联电路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燃机车电器控制系统PLC升级改造程序设计
    5.1 柴油机启动检测程序设计
    5.2 柴油机调速程序设计
    5.3 内燃机车走行程序设计
        5.3.1 转速传感器信号收集计算
        5.3.2 柴油机小时数与机车公里数累计计算
        5.3.3 方向继电器与档位继电器控制
    5.4 低恒速程序设计
    5.5 双机重联程序设计
    5.6 故障诊断程序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机界面设计与改造后机车试验验证
    6.1 机车状态界面设计
    6.2 操作提示界面设计
    6.3 报警信息界面设计
    6.4 内燃机车改造后试验验证
        6.4.1 内燃机车静态调试
        6.4.2 内燃机车走行调试
        6.4.3 故障报警测试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一种机车重联信号自动测试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蔚. 中南大学, 2012(12)
  • [2]标准动车组静态重连调试装置的设计[D]. 郭宇轩.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3]重载组合列车无线重联控制系统诊断测试平台研究与开发[D]. 李铁兵. 湖南大学, 2018(06)
  • [4]机车无线同步操作系统的研究[D]. 陈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5]基于CAN总线的新型机车制动系统重联研究[D]. 陈琳奇.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
  • [6]PLC在8K机车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D]. 李青川.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7]DK-2型机车电空制动系统的研制[D]. 蒋廉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8]高速动车组重联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D]. 张冲冲.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9]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电气系统设计[D]. 王寅.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10]地铁内燃机车电器控制系统优化升级改造[D]. 谢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一种机车重联信号的自动测试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