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贸委公布第二批国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国家经贸委公布第二批国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一、国家经贸委公布重点国有企业实施技改的第二批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19)在《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效果研究 ——以云锡集团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步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企业高负债和银行高不良贷款现象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市场化债转股成为化解金融风险、有效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手段。与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不同,本轮债转股以市场化、法制化为原则,在债转股企业选择、定价机制、资金筹集、股权退出上实现市场化。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云锡集团,作为全国首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地方国企,其债转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示范性。本文通过分析云锡集团经营和财务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分析云锡集团债转股运行模式的利弊,在此基础上从股价、财务、经营、公司治理等角度研究市场化债转股的效果,思考云锡集团在市场化债转股进程中未来面临的挑战,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云锡集团债转股的运行模式符合市场化原则,并存在诸多亮点与优势。市场化债转股帮助云锡集团改善盈利能力,降低杠杆率;督促云锡集团去除落后产能,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治理结构。但云锡集团仍存在降杠杆效果不明显、研发产出不高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市场化债转股进程缓慢及股权退出困难等挑战。通过总结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成果与挑战,结合公司的战略转型目标,本文提出加强银企合作,推动债转股加速落地;改进企业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深化全面改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三点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市场化债转股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唐文忠[2](2015)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高等职业教育无疑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随着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的发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未能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社会仍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持有偏见;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规范作用仍有待加强;办学经费仍显不足;校企合作的广度有待拓宽,深度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仍显落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嬗变轨迹,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数据实证阐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与经济发展有效契合的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而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金萍[3](2013)在《《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第二期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第九条—第十三条)项目翻译实习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依据作者在实习翻译公司统一数位翻译(上海)有限公司承接的有关国家电网公司的翻译项目而撰写的项目翻译实习报告。近年来,电网投资规模较大,为拓宽融资渠道,国家电网公司需要对外宣传公司,在外资领域进行招商引资。因此,对国家电网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进行汉英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这样,通过阅读英文版本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外资企业、银行等外资机构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国家电网公司,进而能够对是否购买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债券做出正确的决定。作者首先对该实习翻译项目进行了概述,包括项目翻译的职责,翻译项目的背景等。其次对翻译项目的译前准备,和涉及一些翻译难点,翻译策略和技巧的翻译实施过程进行了论述。然后作者阐述了资深译员、客户以及实习译员对该翻译项目及自身的评价。最后作者通过讨论实习期间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对翻译硕士培养的反思作为其实习项目报告的总结。在本报告中的重要部分——翻译实施中,作者首先谈论了其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翻译难点,然后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讨论其在目的论指导下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目的论能有效地指导应用翻译,因为目的论是以读者为中心或以目的与文化为导向的。外宣资料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种类型,旨在提供与中国有关的一些信息,从译文读者那里得到某种预期回应,所以外宣资料翻译也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从这方面来看,目的论能够作为理论基础指导中—英外宣资料翻译。作者希望通过此实习报告,对实习期间的翻译经历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使其他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生认识到翻译实践和实习的重要性。

刘建明[4](2011)在《高管变更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治关联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公司高管的政治关联已经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在讲究“关系”的中国研究这一问题更有意义。我国尚处于转型经济阶段,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身份特征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的现象开始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聘请具有政治背景的高管,希望通过与政府的良好关系获得稀缺的资源和发展机会。高管变更是民营企业主动建立政治关联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民营企业可能为了增强政治关联而更换没有政治背景的高管,寻求具有政治身份的高管接替。高管的政治关联能为企业带来各种好处,进入具有行业壁垒的行业经营就是一个明显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了2004-2009年间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从两个维度对其政治关联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其一是将政治关联进行分类,分为直接政治关联、间接政治关联和类政治关联;其二是在度量时分别采取两分类变量和赋值的方法,继而分析高管变更对公司政治关联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对于进入高壁垒行业的衡量采取了两种方法:是否进入和进入该类行业的深度,前者是两分类变量后者是营业收入的比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滞后一年和两年的行业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检验了进入高壁垒行业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判断进入该类行业是否显着提高了公司业绩。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高管变更从各个方面提高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强度,高管变更起到了增强政治关联的作用:从滞后两年的实证结果来看,高管变更公司的直接政治关联、间接政治关联和总政治关联对其进入高壁垒行业并加强在高壁垒行业中的经营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换言之,高管变更带来的政治关联的加强确实为民营企业带来了好处;但是,进入高壁垒行业经营在两年的时间内并没有显着提高民营企业的绩效,本文认为是由于进入新的行业需要大量投入和长期的适应过程所致,但是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对于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改善该行业的竞争状况、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顾嘉佳[5](2011)在《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研究 ——基于无锡、盐城地区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中小企业能否稳定成长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运行。而其成长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中小企业的不断创新。学者们研究发现,虽然政府等对中小企业创新给予各种扶助,一些服务仍存在失效的问题。因此,正确评价创新服务的效用和优劣、发现其失效之处,成为当下前端的研究命题。本文以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为研究对象,笔者梳理了中小企业创新阻碍、中小企业创新服务需求、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等研究文献。选取林汉川(2002)对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分别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供给与接受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性提出供给接受四象限图分析模型及供受差距与方差对照的四象限图分析模型。本文选取江苏省无锡、盐城实证评价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优劣。首先,在深入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值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通过运用SAS9.0和SPSS16.0等统计分析软件,Fuzzy-AHP分析、数据方差分析以及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接受、评价、绩效相关性分析三种分析,实证评价无锡盐城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优劣状况和其有效性。最后,基于无锡盐城地区差异,根据四象限分析模型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系统有致的分析,从而得到无锡盐城两地中心企业创新服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并以此提出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建设的普识性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无锡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投入与接受利用都较盐城要好。无锡地区的创新服务投入与利用情况都较为充足,而且投入与利用接受的符合度较高。中小企业认为创新服务提供者对企业的创新服务需求是有所了解的。盐城地区的创新服务投入与利用情况都不充足,而且投入与利用接受的符合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大量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服务并不太关注。中小企业服务提供者则不了解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需求,整个创新服务市场处于较为无序的状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确实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有正向的促进效果。本文的研究拓宽了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的研究视角,丰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形式,提出了四象限分析模型。并运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和分析模型对无锡盐城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进行测评和分析。这对其他地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提供者完善与调整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文强[6](2008)在《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构造了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和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而提出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文中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工业后起国日本、韩国和巴西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对他们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汽车工业后起国的发展模式是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重要借鉴。文中阐述了与合资模式有关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叙述合资方式已成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主导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我国轿车工业选择合资模式的背景与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应、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合资陷阱。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中国轿车工业的后发优势,提出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重点分析了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的特征。近二十年来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屡屡重蹈“创新追赶陷阱”的事实证明我国轿车工业不可能通过合资模式来实现赶超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争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已在业界成为共识,但是在“以市场换技术”错误原则的指导下,大量地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致使我国现有的轿车工业发展是以合资模式为主。如何从以合资模式为主转向以自主开发模式为主的战略选择已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本文在梳理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限制合资,逐步转向自主开发为主”新的战略构思,及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的对策建议。

刘齐[7](2000)在《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与装备国产化——根据第四届纺机协会理事会发言整理》文中提出

盛华仁[8](2000)在《在全国经贸委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

王万宾[9](1999)在《确保财政债券支持的重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在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文中认为

盛华仁[10](1999)在《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攻坚战——1999年7月9日在全国经贸委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中提出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传达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指示精神,分析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落实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重大措施,布置下半年重点工作。现在,我代表国家经贸委党组讲几点意见。一、上半年的经贸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上半年...

二、国家经贸委公布重点国有企业实施技改的第二批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经贸委公布重点国有企业实施技改的第二批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效果研究 ——以云锡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与创新
        1.3.1 论文框架
        1.3.2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本结构理论
        2.1.2 博弈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3 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1.1 锡行业发展情况
        3.1.2 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与现状
        3.1.3 市场化债转股与政策性债转股的区别
    3.2 云锡集团的背景
        3.2.1 云锡集团介绍
        3.2.2 经营与财务问题
    3.3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运行模式分析
        3.3.1 “基金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3.3.2 定价机制市场化
        3.3.3 股权管理分析
        3.3.4 两种股权退出方式比较
4 案例分析
    4.1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
        4.1.1 降杠杆的需求
        4.1.2 改革转型的需求
        4.1.3 发展历程与政策导向
    4.2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效果分析
        4.2.1 市场表现分析
        4.2.2 财务效果分析
        4.2.3 经营效果分析
        4.2.4 公司治理影响分析
    4.3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面临的挑战
        4.3.1 市场化债转股进程缓慢
        4.3.2 股权退出操作难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加强银企合作
        5.2.2 优化企业融资方式
        5.2.3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使然
        二、就业市场转变的必然要求
        三、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
        四、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挑战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二、国内研究成果
        三、简要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思想史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一、马克思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二、恩格斯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一、列宁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二、斯大林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第三节 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一、毛泽东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经济基础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思想史考察
    第一节 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高等职业教育萌芽时期(18世纪60年代以前)
        二、西方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
        三、西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四、西方商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家与德国历史学派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一、配第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二、斯密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三、李斯特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一、杰文斯等忽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马歇尔等重新发现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沃尔什等重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 西方当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一、舒尔茨等构建人力资本理论
        二、斯宾塞等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质疑
        三、布迪厄等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 西方职业教育经济思想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1978年—1992年)
        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1992年—2002年)
        三、经济深化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2012年)
        四、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布局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二、协整检验与ECM模型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四、实证研究结论
    第四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
        二、专业链与产业链脱节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
        四、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
        五、产学研合作不深入
    第五节 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一、政策机制不足
        二、政府财力受限
        三、社会观念制约
        四、市场环境影响
        五、高职自身定位
第五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增长的中高速
        二、经济增长的优结构
        三、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更多就业机会
        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人才结构优化
    第三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科技实力的提升
        二、新科技革命的出现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第四节 人力资源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人口红利”渐失倒逼“人才红利”的形成
        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产业分工从价值链的底端向中高端转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第六章 发达国家(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联动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 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一、完善的立法
        二、先进的培养理念
        三、“双元制”职教模式
        四、合理的专业与课程结构
        五、优秀的教师队伍
        六、丰富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
    第二节 与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瑞士高等职业教育
        一、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以学徒制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四、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节 与社区经济相耦合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
        一、健全的法制
        二、服务社区经济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
        三、多样化的办学主体与经费来源
        四、完善的专兼师资队伍
    第四节 以行业技能需求为驱力的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
        一、终身教育理念与终身教育模式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能力培养体系
        三、完善的国家资格框架
        四、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来源
    第五节 以产学结合为为特征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
        一、不断调整与修正的立法
        二、充足的教育经费保证
        三、先进的产学结合模式
        四、突出实践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第六节 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的台湾高等职业教育
        一、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与产业结构密切结合的高职变革路径
        三、建教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实践化的课程设置与优秀的教师队伍
    第七节 发达国家(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联动发展的共同经验及其启示
        一、通过立法促进并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社会高度认同与重视高等职业教育
        三、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职教变革
        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六、形成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国家资格框架
第七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要适应于经济新常态
        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应耦和于经济新常态
        三、社会人才观应内融于经济新常态
    第二节 发挥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一、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
        三、合理与优化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四、塑造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节 构建经济新常态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一、完善“双师型”教师制度
        二、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引进企业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第四节 完善市场导向下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模式
        一、合理设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合理搭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培养运行平台
        三、合理构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第五节 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与经费投入模式
        一、继续加大并落实财政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多管齐下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筹融资能力
        四、通过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充实高等职业教育经费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第二期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第九条—第十三条)项目翻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Overview of the Internship Project
    1.1 Responsibilities of Project Translators
    1.2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ship Translation Company
        1.2.2 Project Name and Number
        1.2.3 Details of the Project
        1.2.4 Target Group
        1.2.5 Requirements of the Client
    1.3 Main Contents of the Internship Report
Chapter 2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Translator's Needs for Translation Task
    2.2 Translation Plans
        2.2.1 Schedule Development
        2.2.2 Materials Collection
    2.3 Related Resources and Tools
        2.3.1 Establishment and Usage of Termbase
        2.3.2 Usage of Auxiliary Tools
Chapter 3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3.1 Speed Control
    3.2 Quality Control
    3.3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3.3.1 Translation of Titles of National Polic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3.3.2 Translation of Professional Phrases Related to Bonds, Power Grid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3.3.3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3.3.4 Translation of Long Chinese Sentences of "Bamboo" Structure
    3.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Dealing with C-E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with the Guidance of Skopostheorie
        3.4.1 Theoretical Basis—Skopostheorie
        3.4.2 The Strategy Dealing with Linguistic Difficulties: Domestication
        3.4.2.1 Diction
        3.4.2.2 Conversion
        3.4.2.3 Omission
        3.4.2.4 Division
        3.4.3 The Strategy Dealing with Culture-Loaded Words: Foreignization
        3.4.3.1 Literal Translation
        3.4.3.2 Amplification
    3.5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Chapter 4 Translation Assessment
    4.1 The Senior Translator's Revision and Evaluation
    4.2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from the Client
    4.3 Self-Evaluat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as an Intern Proj ect Translator
    5.1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Project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5.1.1 Temporary Additional Translation Task
        5.1.2 Minor Errors Occurred in SDL Trados
    5.2 Unsettled Problems and Relevant Reflection
        5.2.1 Unsettled Problems
        5.2.2 Reflections on China's MTI Training
    5.3 Society Calling for High-Leveled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Talents
        5.3.1 Demand and Recruitment Intentions of Translation Companies
        5.3.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MTI Students
Not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ppendix Ⅲ Tables and Figures
Appendix Ⅳ Internship Agreement and Certificate
Acknowledgements
详细摘要

(4)高管变更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治关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转型经济与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研究现状简述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本文的逻辑框架与主要内容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高管变更的相关研究
        一、高管变更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高管变更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三、高管变更的研究评述
    第二节 政治关联的相关研究
        一、政治关联动因及策略研究
        二、政治关联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三、政治关联的研究评述
    第三节 政治关联对行业分布的影响研究
        一、政治关联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
        二、政治关联对进入管制行业的影响研究
        三、政治关联对行业分布影响的研究评述
第三章 行业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发展
        一、民营企业相关政策发展沿革
        二、转型经济与行业进入壁垒的形成
    第二节 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应对行业壁垒的策略
        一、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历史与现状分析
        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打破行业壁垒的影响
    第三节 打破制度性行业壁垒——基于对正泰集团的案例分析
        一、正泰集团简介
        二、政治资源的建立与积累
        三、政治资源对于进入管制行业的作用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测度
        一、高管及高管变更的界定
        二、政治关联的界定与测度
        三、高壁垒行业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假设
        一、高管变更和政治关联
        二、高管变更公司的政治关联和行业进入壁垒
        三、行业壁垒与经营绩效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及描述
        二、假设1的验证方法
        三、假设2的验证方法
        四、假设3的验证方法
第五章 高管变更公司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实证研究结果
    第一节 高管变更对政治关联的影响
        一、高管变更公司政治关联的描述性统计
        二、高管变更影响民营政治关联的均值检验结果
    第二节 政治关联对高管变更公司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
        一、高管变更后第一年政治关联对行业分布的影响
        二、高管变更后第二年政治关联对行业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 进入高壁垒行业对绩效影响的结果
        一、高管变更公司滞后一年进入高壁垒行业对绩效的影响结果
        二、高管变更公司滞后两年进入高壁垒行业对绩效的影响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一、高管变更增强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
        二、高管变更使得民营企业更容易进入高壁垒行业
        三、进入高壁垒行业没有明显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对于政府执法的建议
        二、对制定产业政策的建议
        三、对民营企业的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研究 ——基于无锡、盐城地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方案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2.1 中小企业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2.1.1 创新理论综述
        2.1.2 中小企业创新研究
    2.2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研究综述
        2.2.1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概念综述
        2.2.2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需求
        2.2.3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存在的问题
    2.3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3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体系综述
第三章 基于供给和接受差异的创新服务评价体系
    3.1 创新服务供给评价体系
        3.1.1 创新服务供给相关评价体系
        3.1.2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供给评价体系构建
        3.1.3 指标解释
    3.2 创新服务接受评价体系
        3.2.1 创新服务接受相关评价体系
        3.2.2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接受评价体系构建
        3.2.3 指标解释
第四章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研究框架
    4.1 创新服务供需综合评价思路
    4.2 问卷设计
    4.3 AHP 综合评价方法
        4.3.1 AHP 评价模型
        4.3.2 样本数据方差计算
        4.3.3 评价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4.3.4 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确定
        4.3.5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4.4 创新服务接受、评价及绩效三者相关关系
    4.5 综合评价分析
        4.5.1 AHP 综合评价得分差异分析
        4.5.2 供给与接受评价得分差距与指标方差的对照分析
        4.5.3 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接受、评价及绩效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无锡、盐城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5.1 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现状概述
        5.1.1 无锡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现状
        5.1.2 盐城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现状
    5.2 调查样本统计说明
    5.3 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供需AHP 评价实证
        5.3.1 数据无量纲化及统计方差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3 AHP 综合评价得分
    5.4 接受、评价和绩效三者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6.1 两地AHP 评价差异分析
        6.1.1 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供给评价差异
        6.1.2 两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接受评价差异
    6.2 创新服务供给与接受状况的差异分析
        6.2.1 无锡创新服务供给与接受状况的差异分析
        6.2.2 盐城创新服务供给与接受状况的差异分析
    6.3 两地区供给接受差距与方差对照分析
    6.4 两地区创新服务接受、评价及绩效相关分析
    6.5 结论及对策建议
        6.5.1 无锡、盐城两地创新服务综合评价结论
        6.5.2 对策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
    7.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小企业创新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专家 AHP 权重三角形调查表
附录三: 样本企业创新服务接受、评价及绩效数据
附录四: 中小企业创新问题调查的样本基本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后记

(6)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现状
    2.1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轨迹
    2.2 中国轿车产业的产业政策
    2.3 中国轿车工业的主要企业及生产情况
    2.4 中国轿车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3.1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3.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3.1.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3.1.3 要素禀赋论
        3.1.4 动态比较费用论
        3.1.5 里昂惕夫之谜
        3.1.6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1.7 产品差异化理论
        3.1.8 规模经济理论
        3.1.9 新贸易理论
    3.2 比较利益陷阱
    3.3 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3.4 比较优势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3.5 比较优势下,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4.1.1 日本战后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
        4.1.2 二战后的国际环境
        4.1.3 日本汽车产业的国家政策
        4.1.4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4.1.5 日本汽车的霸主地位
    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4.2.1 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背景
        4.2.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阶段
        4.2.3 韩国政府对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扶植
        4.2.4 韩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4.3 巴西模式
        4.3.1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4.3.2 巴西汽车工业化生产计划主要内容
    4.4 后发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3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5 日本、韩国、巴西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DI 与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合资模式
    5.1 FDI 的主体与客体
    5.2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5.2.1 资源驱动
        5.2.2 市场驱动
        5.2.3 东道国相关政策的诱导
    5.3 东道国吸引 FDI 的动因
        5.3.1 经济动机
        5.3.2 技术动机
        5.3.3 FDI 所具有的一揽子资源性质
    5.4 FDI 的技术溢出机制
        5.4.1 人力资本流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
        5.4.2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示范和技术竞争效应
        5.4.3 跨国公司投资的关联效应
    5.5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锁定
        5.5.1 自我技术锁定
        5.5.2 被动技术锁定
        5.5.3 技术锁定的后果
    5.6 合资模式是FDI 的主要途径
    5.7 我国轿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发展轨迹
    5.8 合资方式已成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主导模式
    5.9 我国轿车工业选择合资模式的背景与动机
    5.10 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
    5.11 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应
    5.12 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
        5.12.1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技术示范效应
        5.12.2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关联效应
        5.12.3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5.1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后发优势与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
    6.1 后发优势理论
    6.2 后发优势的来源
    6.3 后发优势陷阱
    6.4 后发劣势
    6.5 经济全球化
        6.5.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6.5.2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
        6.5.3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6.6 中国轿车工业的后发优势
    6.7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选择
    6.8 中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
    6.9 自主开发的企业是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关键
    6.10 自主开发是我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
    6.11 自主品牌是知识产权的标志
    6.12 模仿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6.12.1 模仿创新的概念
        6.12.2 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
        6.12.3 日本、韩国轿车工业的模仿创新
        6.12.4 模仿创新是我国轿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6.1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
    7.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7.2 研发历程
    7.3 一汽轿车公司的经营现状
    7.4 一汽轿车自主开发的优势
    7.5 一汽轿车目前存在的问题
    7.6 对策建议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先引进,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自主开发的”规模决定论
    8.2 “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
    8.3 限制合资,逐步转向自主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
    8.4 从以合资模式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模式为主的对策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本文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摘要
Abstract

(7)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与装备国产化——根据第四届纺机协会理事会发言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
二、关于纺织装备国产化
三、对国内纺机生产企业的几点建议
    1.认真做好纺织国债项目的装备国产化工作
    2.继续做好纺机行业技术改造工作
    3.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四、国家经贸委公布重点国有企业实施技改的第二批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效果研究 ——以云锡集团为例[D]. 金鑫. 暨南大学, 2019(02)
  • [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 唐文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3]《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第二期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第九条—第十三条)项目翻译实习报告[D]. 刘金萍. 中南大学, 2013(03)
  • [4]高管变更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治关联的视角[D]. 刘建明. 南开大学, 2011(10)
  • [5]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研究 ——基于无锡、盐城地区的实证研究[D]. 顾嘉佳. 南京财经大学, 2011(06)
  • [6]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D]. 郭文强. 吉林大学, 2008(12)
  • [7]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与装备国产化——根据第四届纺机协会理事会发言整理[J]. 刘齐. 纺织机械, 2000(04)
  • [8]在全国经贸委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J]. 盛华仁. 中国经贸导刊, 2000(15)
  • [9]确保财政债券支持的重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在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王万宾. 中国经贸导刊, 1999(19)
  • [10]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攻坚战——1999年7月9日在全国经贸委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J]. 盛华仁. 中国经贸导刊, 1999(14)

标签:;  ;  ;  ;  ;  

国家经贸委公布第二批国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