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夹竹桃、枫杨、羊蹄水提物灭螺活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1](2017)在《氯硝柳胺微乳剂的研制及对血吸虫感染的防护效果评价》文中指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78)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第二阶段(1979-2003)以人畜同步化疗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主要采用封洲禁牧、以机代牛等防治措施。虽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疫区的畜牧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研制可用于人、畜预防血吸虫感染的防护剂将是控制传染源,切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氯硝柳胺是WHO唯一推荐使用的杀螺药,在我国血吸虫病疫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除了有较好的杀螺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杀尾蚴作用,可作为防护剂的主药研制防护剂。微乳具有良好的局部皮肤给药特性,可增大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表面张力,提高生物利用度。氯硝柳胺溶解度较低,微乳可极大地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显着增加药物的局部和系统传递,从而增加给药量。将氯硝柳胺制成微乳剂,达到用药方便和保证皮肤中长时间、高浓度滞留,氯硝柳胺微乳防护剂可用于人与动物的皮肤表层防止血吸虫尾蚴进入皮肤而减少感染血吸虫病,从而起到防治作用。因此研究氯硝柳胺微乳剂有很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氯硝柳胺微乳的制备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筛选构成微乳所需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通过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研究各组分及其比例对微乳形成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微乳配方,确定最佳制备工艺。获得最佳微乳配方为,配方一:氯硝柳胺原料药(0.5%)、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7.5%)、丙二醇二辛酸酯(22.5%)、PEG400(33.2%)和蒸馏水(26.3%);配方二:氯硝柳胺原料药(0.4%)、聚氧乙烯35蓖麻油(33.0%)、中链甘油三酸酯(16.5%)、PEG400(6.1%)和蒸馏水(44.0%)。第二部分:氯硝柳胺微乳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评价对氯硝柳胺微乳的形态、pH值、黏度、粒径、Zeta电位、含药量及包封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并进行氯硝柳胺微乳离心、温度、光照等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和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氯硝柳胺微乳呈类球形;配方一和配方二的平均pH值分别为5.833和5.714;配方一、二的平均黏度分别为1666.7 mpa·s和808.3 mpa·s;配方一平均粒径为85.11 nm,配方二平均粒径为23.08 nm;配方一、二Zeta电位均为0mV左右;配方一、配方二中的平均含药量分别为5.56 mg·ml-1和4.34 mg·ml-1;配方一的总包封率达87.02,配方二的总包封率达84.06。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配方一、配方二在避光,4℃下贮存稳定;其外观、pH值及含量等各项考察指标基本无变化。第三部分:氯硝柳胺微乳防护效果评价对2个配方进行杀尾蚴实验、透皮实验及小鼠预防感染实验。配方一氯硝柳胺浓度大于5×10-4C时,5min内100%杀死尾蚴;配方二浓度大于10-4C时,5min内100%杀死尾蚴;2个配方均有较好的杀尾蚴作用。而配方中氯硝柳胺不易透过小鼠皮肤,可以储存在皮肤层中,降低了对受试小鼠的毒副作用,减少了小鼠体内的代谢,延长了药物在皮肤的保留时间,表明其可在小鼠皮肤有效滞留并杀死接触皮肤的血吸虫尾蚴。微乳小鼠皮肤给药1d后尾蚴经皮肤感染小鼠,配方一、二中的小鼠感染率均为0%;给药3d感染的小鼠,感染率均为20%,减虫率均为99.41%;给药7d感染的小鼠,配方一、二的感染率分别为60%和30%,减虫率均为93.68%。配方一、二均有较好的预防血吸虫感染作用。
李雪,戴建荣,邢云天[2](2017)在《生物源性杀钉螺药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源性杀螺药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或者是通过合成具有杀螺活性的仿生药物,对螺类进行控制的一类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源性杀螺药新品种不断出现,其范畴亦不断扩大。按照杀螺有效成分和来源分类,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生物源性杀螺药主要包括植物源性杀螺药、微生物活菌杀螺药、微生物代谢产物杀螺药及动物源性杀螺药。本文就近年来生物源性杀螺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熊涛[3](2016)在《灭螺药氯代水杨胺对湖北钉螺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日本血吸虫病是广泛流行于我国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唯一的的中间宿主,在血吸虫病的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钉螺是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中的重要措施,其中化学药物灭螺具有高效性和使用方法简单的特点,仍是目前最常用的灭螺手段,在控制钉螺的密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氯硝柳胺(WPN)是目前常用的,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现场灭螺的唯一药物,但其灭螺机理仍未完全阐明。新型灭螺药氯代水杨胺(lv dai shui yang an, LDS)是WPN的衍生物,经实验室和现场实验证实其与WPN具有相当的灭螺效果,且具有成本低、对水生生物毒性小等优点。本文在组织学、酶学以及转录组学水平比较研究钉螺在LDS作用后与WPN、水作用后的差异,以揭示LDS的杀螺机理与WPN的异同。通过浸泡法使用WPN、LDS和水对钉螺浸杀3h、6h、12h、24h后,在确定其杀螺效果的基础上,利用H&E染色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作用均造成肌肉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的紊乱,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损伤,其中LDS处理组中可以观察到肌肉细胞中更严重的细胞核损伤以及肝脏细胞更严重的空泡化及内质网断裂现象。这些损伤表明在药物处理后钉螺的运动能力以及肝脏和能量代谢均受到抑制。通过酶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软体组织匀浆测酶活的方法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等13种酶在两种药物处理后的活性变化进行检测。在两种灭螺药的作用下,糖类代谢相关的酶类活性除了肌肉中的LDH均受到抑制,应激反应相关的酶类活性相对于对照组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糖类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变化表明在两种药物处理下钉螺的糖类代谢模式出现改变,引起能量供应不足以及乳酸的堆积;应激反应相关的酶类活性变化则提示在药物处理的早期钉螺具有较强的应激反应以及在药物处理的后期肝脏以及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大体来说WPN和LDS的作用效果是类似的,均造成了钉螺的组织结构、神经信号传导、能量代谢、应激水平以及肝脏功能等方面的损伤或变化,但LDS处理后的钉螺肝脏表现出更严重的损伤,应激水平和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活性也受到更强的抑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了WPN/LDS处理后差异表达的254个unigenes。GO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unigenes与细胞结构病变、神经信号传导以及能量代谢的抑制有关,这与酶活性变化的结果是相符的。然而,考虑到转录后调控和蛋白水平调控对酶活性的影响,对潜在的酶相关基因及调控模式的完整鉴定和注释在对LDS的灭螺机理的探索过程中非常必要的。这个转录组数据能够为湖北钉螺在分子水平上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促进湖北钉螺基因组的研究,其中与灭螺机制相关的数据可以给将来钉螺的控制提供巨大的帮助。
刘席佑,邹峥嵘[4](2015)在《具有杀灭钉螺活性的植物源天然产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钉螺(oncomelania)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唯一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病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用于杀灭钉螺的化学药物存在生产成本高、严重污染环境、钉螺耐药性和对非靶体生物的毒性等诸多问题,这使人们将研究兴趣转向从植物中寻找天然灭螺药物。从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方面入手,对具有杀灭钉螺活性的植物源天然产物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新型植物源灭螺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蒋俊明[5](2013)在《四川紫色丘陵区钉螺生境特征及抑螺防病林控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根据山丘区地形、地貌及社会经济特点,以各立地钉螺密度调查和生境因子测试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山丘型疫区钉螺分布规律及生态位属性;采用室内实验法检测了四川疫区13种植物材料的灭螺效果;通过对比法研究了抑螺防病林替代钉螺适宜草本群落后,各生境因子的变化,探讨山丘型疫区植物抑制钉螺的机理,为目前实施的林业血防工程提供相关树种选择、优化模式和结构配置的技术。研究的主要结果:(1)山丘地区各台地和各生境类型均有钉螺分布,但重点分布于沟边、田边、林缘等水陆交错带,具点状和线状分布特征。钉螺密度(只/0.11m2))大小排序:水田(7.32)>沟渠(6.25)>荒草坡(5.71)>河滩(3.62)>旱地(1.29)>林地(0.12)。(2)钉螺适宜的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4~14、盖度为70%~90%、高度为20-~50cm;适宜的土壤湿度在毛管含水量附近,具体范围因土壤类型和结构各异;适宜温度介于15~30℃,电导率介于60~120mS/m。(3)连接性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苔草、金星蕨、凤尾蕨等对钉螺具有排斥作用,而葎草、碎米荠、五朵云、拉拉藤、通泉草、水金凤等对钉螺具有庇护作用的植物可作为钉螺指示种。(4)桉树成林后,林下植被种类稀少,仅存一些禾本科草本和蕨类植物,慈竹林郁闭后,地面几乎没有任何草本存在,据此推断草本层的消失是森林发挥抑螺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5)林内空气湿度与草丛内差异较大,在晴天中午(14:00时)竹林内空气湿度为43.30%,而草丛内仍维持在60.30%以上,即成林后,草本层的消失,使钉螺暴露于干燥环境中;使之失去适宜的生存条件,这或是钉螺适宜于草丛内的原因之一;仅从数量上看,成林后,林木对温度、光照直接作用不明显,但间接影响(即森林生态系统建立后,乔木层通过减弱林内光强和光质,进而影响钉螺所依存的草本群落)是调节草本群落组成、盖度等实现。(6)造林后,桉树和竹林自身固水量可达32.65-178.51T/hm2,丰产培育的竹林每年因采伐带出系统的水分量可达24.9T/hm2,约占年降雨量的0.25%左右;林冠截留量占降雨量11%~40%;林木蒸腾耗水量较原有草滩至少增加了20%~40%;加之造林后对土壤入渗能力的改善,减少了地表的积水,据此计算:进入林地的水分数量较草滩(荒草地)少30%或更多;实测结果也证明竹林地表层土壤水分)较对照(滩地)低4.08%~11.57%;加之草滩变为林地后,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进而改善表土的入渗能力,使表层水分更易向深层土壤转移,减少了地表积水面积,进而降低地表水分储量,达到压缩了钉螺适宜空间的目的。(7)随林分郁闭度地增加,地表逐年被树叶、树枝、竹叶等枯落物覆盖,最终替代了原有的草本层,枯落物及其分解产物不仅抑制草本萌发与生长,同时也对钉螺的运动、取食、所需的光照等产生负面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枯落物覆盖下的钉螺壳色较淡、部分呈变白,死螺数量增加。(8)据LC50值的大小分组,桉树叶、臭椿叶、香樟叶归为剧毒组,其值小于0.1ppm;核桃叶、香根草根、桔叶为强毒组,LC50值介于0.2~1.0ppm之间;香根草叶、苦楝、花椒叶、夹竹桃叶、桔皮为毒性组,值介于1.0~5.0ppm之间,枫杨和生姜枝有毒组,值介于10.0~20.0ppm之间。主要创新点:(1)论证了指示植物作为钉螺生境识别和评价指标合理性和科学性。(2)桉树、臭椿、香根草等优良植物材料的筛选,为植物灭螺剂的研制提供了最具潜力的素材;(3)首次揭示了山丘型疫区林木的控螺机制。
郭丹钊[6](2012)在《分离自商陆的根际真菌SL-30杀灭钉螺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杀灭钉螺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使用的灭螺药物不同程度地存在成本高昂、选择性较弱、持久性差、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不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植物根际环境筛选杀螺活性微生物,旨在寻找高效安全的微生物来源杀螺活性成分,并探索杀螺活性微生物可行的原位应用方式,以补充化学灭螺药物的不足。主要结果如下:1、对14种具有杀螺活性的药用植物的根际土进行微生物分离,最终从商陆根际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显着杀螺活性的真菌菌株SL-30,其4%发酵液24 h杀螺率达100%,且该浓度下对鱼虾等非靶生物无明显毒性,且发酵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结合菌落特征、分生孢子头形态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将菌株SL-30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2、以杀螺活性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可溶性淀粉用量、蛋白胨用量和初始pH是发酵液杀螺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得到菌株SL-30的优化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16.40 g/L,蛋白胨3.76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25 g/L,接种量0.5%,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 3,培养温度28℃。经6批次发酵,结果证实该优化条件准确可靠。3、菌株SL-30发酵液经系统分离和杀螺活性检测筛选到乙醚极性部位,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具有高效杀螺活性的主要成分MI,其杀灭钉螺的24 h LC50值为0.101 mg/L,48 h LC50值为0.062 mg/L,72 h LC50值为0.022 mg/L,24 h LC90值为0.355 mg/L,48 h LC90值为0.121 mg/L,72 h LC90值为0.066 mg/L。经HPLC.IFR.LC/MS/MS.1H-NMR.13C-NMR.1H-1H COSY和1H-13C HSQC等研究方法分析确定MI为胶霉毒素(gliotoxin).且杀螺活性成分MI在有效杀螺浓度下不引起鱼和蛙类(蝌蚪)等非靶水生生物的死亡,对蚯蚓和土壤微生物等非靶陆地生物均为低毒。4、经过钉螺组织细胞Hoechst 33342染色核形分析,显示诱导细胞凋亡不是MI致钉螺中毒和死亡的主要途径。5、经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MI可引起钉螺组织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正常的组织形态和细胞结构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其发生改变可导致组织和细胞功能异常、代谢功能障碍等,与钉螺的中毒和死亡有一定关联。6、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MI影响钉螺肝脏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和组成,干扰钉螺的解毒功能,当MI浓度超过其解毒能力时,可导致钉螺中毒和死亡7、经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MI显着增加钉螺MDH、Na+K+-ATPase和Mg2+-ATPase的活性;显着降低CHE活性;对AKP和GPT活性的影响为先升高后降低;SDH活性先降低后升高;LDH为头足部酶活性增强,肝脏部位酶活性降低。可见,MI对钉螺机体造成很大损伤,影响钉螺体内神经介质传递,致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异常;对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位点均有作用,引起糖代谢加快使得体内贮存消耗加速,ATP的过度利用加速能量耗竭,能量代谢的异常和各项生理功能紊乱和丧失,是引起钉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8、通过急性毒性测试,显示菌株SL-30的分生孢子对水体、斑马鱼和河虾安全,对小鼠经口、大鼠经皮和大鼠吸入急性毒性属于低毒级,初步得出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经根周土浸提液杀螺活性检测,菌株SL-30接种至未灭菌的非根际土壤后第20 d开始呈现杀螺活性,第40 d杀螺活性基本消失;而抗性突变株Nysr-2接种至根周,至第90 d仍可检测到一定程度的杀螺活性,且接种后60 d内可较稳定地定殖于根周。可见,菌株SL-30在土壤环境可发挥一定的杀螺活性,且在根际环境杀螺活性维持的时间更长。
李玲,胡兴宜,孙启祥,王晓荣[7](2012)在《生物生态灭螺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钉螺是流行中国的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唯一的中间宿主,灭螺能有效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目前,关于灭螺技术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高效、安全、环保的生物生态防治方法是今后的主要方向。笔者综述了钉螺生物生态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进一步对生物生态灭螺技术进行了展望和提出了建议。
袁传武,胡兴宜,谢先祎,刘晓武,陈彪,路伊瑶,孟凡琳[8](2011)在《枫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枫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重要优良乡土树种和速生丰产造林树种。笔者从种源、育苗造林、群落分布、材性、淹水、灭螺等方面总结了枫杨研究进展情况,对枫杨培育和综合利用以及开展枫杨的速生丰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罗坤水,李闪金,徐林初,余能富,邹峥嵘[9](2011)在《乌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乌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方法]采用室内浸杀钉螺试验,测定了乌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结果]乌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浸提液均具有一定的灭螺效果,其中乌桕和柳杉灭螺效果较好且相差不大,而枫杨相对较差;采用乙醇能较好地提取植物的有效灭螺成分,其灭螺效果比植物的水浸液要好。[结论]为生态柳螺植物材料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永峰[10](2010)在《乌桕抑螺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植物抑螺相对于传统的物理与化学药物抑螺而言可具有经济上高效、生态上环保、效用上持续等显着优点,利用植物抑螺技术防治血吸虫病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深入挖掘我国抑螺植物资源,加大血吸虫病植物防治力度,本文选择了我国重要经济树种、传统土农药——乌桕为对象,对其抑螺效果、抑螺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以及基于生物化学和超微结构角度下的抑螺机理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为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抑螺植物提供方法及依据。具体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乌桕根、枝、叶和种子等不同器官的四种不同溶剂粗提物的抑螺效果分析,发现乌桕不同器官均具有良好的抑螺效果,显示乌桕树种是一种优良的抑螺植物材料。比较得出,不同器官中以新叶的粗提物抑螺效果最佳,同时,对于前一年的落叶,也仍表现出良好的抑螺效果,说明乌桕叶具有持续稳定的抑螺特性;其最佳溶剂为石油醚。新叶石油醚提取物浸杀3d、4d、5d的LC50分别为20.327,7.125,5.724mg/L,落叶石油醚提取物分别为37.570,18.248,9.446mg/L。新叶石油醚提取物浸杀5d的LC90为24.409 mg/L,落叶石油醚提取物为69.922mg/L。新叶石油醚提取物相较落叶石油醚提取物,表现出更好的抑螺活性,但新叶与落叶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螺效果均达到WHO规定的有效灭螺剂标准,即粗提物浓度低于100 mg/L时应具有有效杀螺活性的要求。2、应用色谱层析与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石油醚新叶提取物,结果显示弗罗里硅土填充柱洗脱的分离效果最佳,并可将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抑螺物质分离集中在较窄的区域,即实验中的496-526收集管中(浓缩后记为A12)。对A12分离进一步发现在相同的浓度和环境条件下,54-56管归类的一组抑螺活性最强,30mg/L的浓度浸杀3天,钉螺的死亡率达到了100%;其次为100-250管,达90%;再次为41-50管,为80%。表明这些管中含有抑螺活性物质。3、采用GC-MS方法对具有抑螺活性的样品浓缩物中极性较小、沸点较低的物质进行了研究,分离与鉴定了相关化合物,确定3,7,11,15-四甲基-2-烯-1-十六醇、棕榈酸、9,12,15-十八烯酸甲酯、1,2-苯二甲酸双( 2-乙基己酯)、8,11,14-烯-二十酸(8,11,14-Eicosatrienoic acid)等可能是主要的抑螺物质。4、采用HPLC-TOFMS法对具有抑螺活性的四个样品中极性较大、沸点较高的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从化合物的共性方面考虑, C44H58N2O3、C24H42N2O8、C25H44N6O13、C22H43NO和C20H36N4O5几个成分出现的几率较高,其中C44H58N2O3在四个样品中均发现,C24H42N2O8在三个样品中存在,C25H44N6O13、C22H43NO和C20H36N4O5在两个样品中存在。这些成分可能具有抑螺活性。5、抑螺的生物化学机理研究表明:①糖元方面,随着处理液的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钉螺体内糖元的含量显着降低。浓度为10mg/L、20mg/L、30mg/L、40mg/L、50mg/L的A12-2处理液浸杀钉螺96小时后,其肌糖元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0.9%、49.8%、61.5%、63.3%、72.5%。分析认为:A12-2影响了钉螺的肝功能,使局部肝细胞坏死,直接影响糖元合成;激活或钝化糖元代谢过程中的某些酶,促进糖元分解和抑制糖元合成,导致糖元含量下降;影响消化道功能,引起摄食量减少,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少,糖元合成下降是主要原因。②蛋白质方面,钉螺头足部与肝脏部总蛋白含量经24h~96h处理后,都表现出降低→增高→降低的趋势。处理液开始作用时,钉螺体内总蛋白含量逐步下降,至48h后呈上升趋势分别达到1.726 g/L与1.997 g/L,这可能是由于钉螺受到A12-2处理后刺激了体内代谢,从而产生大量特定蛋白质以克服这种逆境胁迫的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钉螺体内总蛋白含量又不断下降直至超过钉螺的生理阈值,影响其能量代谢而使个体活性降低,渐至死亡。③相关酶的活性方面,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在A12-2处理液的作用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都表现出显着降低→缓慢升高→显着降低的变化趋势。三种酶的这一变化趋势与有机体基于应激性的正常病理反应完全一致。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不断降低的单一变化趋势,说明处理液对谷丙转氨酶有着更为直接的抑制作用。6、抑螺的超微结构机理研究表明:①钉螺头、触角以及足部等外部结构方面,应用扫描电镜,对经过15mg/L、30mg/L两个浓度处理24h、72h后的钉螺进行测定显示,随着浸杀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加,钉螺头和触角都由表面皱褶非常明显到结构遭到破坏,趋向平坦,并出现糜烂物且表面明显变形,严重溃损。足部开始肿胀,继而出现糜烂物,溃烂变形,并可见浸蚀孔洞,表面绒毛脱落,最终严重变形,裂变溃伤现象明显。②钉螺内部肝脏结构方面,应用透射电镜,对经过15mg/L浓度A12-2处理液处理24h后的钉螺进行测定显示,肝细胞呈现肿胀,细胞核核膜变形,出现大量溶酶体,且部分溶酶体呈空泡状。部分线粒体表现出肿胀,呈狭长状,小部分已呈空泡,嵴模糊病损。粗面内质网杂乱分布且肿胀。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出现大量中晚期溶酶体,以及大量小型空泡,细胞核肿胀,核内物质散乱分布,线粒体已经变形,由于自溶作用,核膜消失,渐成空泡等现象较为明显。③经过处理液浸杀后的钉螺,其肝脏细胞线粒体出现嵴模糊的病损,说明钉螺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粗面内质网受到破坏,会造成整个机体的代谢紊乱。这与经过处理后的钉螺体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糖元含量的变化相吻合。钉螺经A12-2处理后,其肝细胞内细胞器、膜结构的破坏,均意味着肝功能的下降、肝器质的损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最终导致钉螺死亡。7、本项研究,分析鉴定了乌桕的抑螺物质,即3,7,11,15-四甲基-2-烯-1-十六醇、C44H58N2O3等可能的抑螺化合物,深入揭示了乌桕的抑螺机理,即乌桕中的抑螺物质对钉螺的软体组织、肝细胞结构以及新陈代谢、酶的活性等具有严重的损伤或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乌桕是一种极有价值的优良植物抑螺资源。
二、夹竹桃、枫杨、羊蹄水提物灭螺活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夹竹桃、枫杨、羊蹄水提物灭螺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氯硝柳胺微乳剂的研制及对血吸虫感染的防护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氯硝柳胺微乳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氯硝柳胺微乳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氯硝柳胺微乳防护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2)生物源性杀钉螺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活菌杀螺药 |
1.1 紫红链霉菌 |
1.2 自养黄色杆菌129菌株 |
2 微生物代谢物杀螺药 |
2.1 醉鱼草内生真菌 |
2.2水菖蒲内生真菌 |
2.3 金钱松内生真菌 |
2.4 商陆根际真菌 |
2.5 黏菌素E |
3 动物源性杀螺药 |
3.1 杀螟丹 |
3.2 杀虫丁 |
3.3 杀虫双 |
3.4 杀虫环 |
4 植物源性杀螺药 |
4.1 皂苷类植物灭螺药 |
4.1.1 夹竹桃 |
4.1.2 其他植物 |
4.2 生物碱类植物杀螺药 |
4.2.1 血水草 |
4.2.2 喜树 |
4.3 香豆素类植物杀螺药 |
4.4 植物未知成分提取物杀螺药 |
4.4.1 大蒜 |
4.4.2 桉树叶 |
4.4.3 黄果茄 |
4.4.4 其他植物 |
5 小结 |
(3)灭螺药氯代水杨胺对湖北钉螺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
氯代水杨胺实验室灭螺效果的验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录 第二章 |
氯代水杨胺处理对湖北钉螺组织结构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录 第三章 |
氯代水杨胺对湖北钉螺酶学方面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录 第四章 |
灭螺药对湖北钉螺转录组表这水平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中外文参考文献 综述 |
灭螺药物作用下的螺类酶学研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
(4)具有杀灭钉螺活性的植物源天然产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皂苷类化合物 |
2生物碱类 |
3蒽醌类和黄酮类 |
4鞣质类、烷基水杨酸和没食子酸类 |
5萜类 |
6其他物质 |
7结语与讨论 |
(5)四川紫色丘陵区钉螺生境特征及抑螺防病林控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林木抑螺防病机理概述 |
1.3 抑螺防病林对生境要素的影响 |
1.3.1 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对钉螺生境参数的影响 |
1.3.2 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3.3 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对钉螺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4 植物抑螺资源研究进展 |
1.4 科学问题提出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
2.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1 水文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林木资源 |
2.1.5 社会经济状况 |
2.1.6 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
2.2 土地利用特点 |
2.3 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 第三章 山丘型钉螺生态位属性及指示植物 |
3.1 调查范围 |
3.2 调查方法 |
3.2.1 植物样带、样地及样方的设置 |
3.2.2 土壤调查与分析 |
3.3 四川紫色丘陵区钉螺分布规律 |
3.3.1 钉螺分布与土地利用关系 |
3.3.2 钉螺在山丘区的空间梯度分布特征 |
3.3.3 丘陵区交错带钉螺分布特征 |
3.3.4 钉螺在不同立地生境内土层内外分布比较 |
3.4 山丘区钉螺生境特性 |
3.4.1 钉螺适宜生境的生物因素 |
3.4.2 钉螺非生物生境的特性 |
3.5 山丘区钉螺孳生的草本群落 |
3.6 山丘型疫区生境钉螺指示植物 |
3.6.1 数据分析方法 |
3.6.2 几个参数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3.6.3 钉螺与草种间连接显着性分析 |
3.6.4 钉螺与草种间关联度的显着性分布 |
3.7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植物化学物质对钉螺生存的限制 |
4.1 植物材料选择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水浸物试验结果 |
4.3.2 酒精提取物灭螺效果 |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林木对抑螺生境的塑造过程 |
5.1 研究方法与试验地概况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土壤水分测试 |
5.1.3 林内小气候测试 |
5.1.4 综合小气候测试 |
5.1.5 林下枯落物对钉螺数量关系 |
5.2 林木对钉螺适宜草本群落的调节 |
5.2.1 林业生态工程对指示草本群落组成调节 |
5.2.2 林木对指示植物形态的塑造作用 |
5.3 抑螺防病林对微气候的调节 |
5.3.1 草本生境替代后的温度变化 |
5.3.2 抑螺防病林对近地表光照的调节 |
5.3.3 抑螺防病林微气象因子的综合分析 |
5.4 抑螺防病林对水分的调节 |
5.4.1 生物固水量分析 |
5.4.2 树冠截留对地表水分的调节 |
5.4.3 抑螺林和草本蒸腾耗水量分析 |
5.4.4 抑螺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4.5 集水区尺度上桉树林的水源涵养效果 |
5.5 树木对土壤环境的塑造 |
5.5.1 土壤剖面特征比较 |
5.5.2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比较 |
5.5.3 土壤机械组成分析 |
5.5.4 土壤 pH 及 N、P、K 含量变化 |
5.6 林地枯落物对草本层的替代 |
5.6.1 森林对近地表草本群落与枯落物结构的改变 |
5.6.2 两种抑螺防病林枯落物的现存量分析 |
5.6.3 枯落物层对钉螺数量影响 |
5.7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应用前景 |
6.2 创新点 |
6.3 应用前景 |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导师简介 致谢 |
(6)分离自商陆的根际真菌SL-30杀灭钉螺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吸虫病及其病原体 |
1.1.1 血吸虫病 |
1.1.2 日本血吸虫 |
1.1.3 血吸虫病的治疗 |
1.1.4 血吸虫病的控制 |
1.2 杀灭钉螺-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 |
1.2.1 钉螺的生物学分类地位与分布 |
1.2.2 钉螺的形态与结构 |
1.2.3 杀灭钉螺的措施 |
1.2.4 药物灭螺的机理 |
1.3 杀虫类微生物农药 |
1.3.1 杀虫类微生物农药种类 |
1.3.2 微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
1.4 根际微生物 |
1.4.1 根际与根际微生物 |
1.4.2 具有抑菌杀虫效果的根际微生物 |
1.4.3 目的菌株的应用方式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根际杀螺活性微生物的筛选 |
2.1 材料 |
2.1.1 生物材料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根际土的采集 |
2.2.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3 杀螺活性菌株的筛选 |
2.2.4 杀螺活性菌株发酵液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
2.2.5 多糖和蛋白成分的影响 |
2.2.6 发酵液稳定性检测 |
2.2.7 发酵液对钉螺软体组织重量、糖原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2.2.8 菌株SL-30的鉴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杀螺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
2.3.2 菌株SL-30和YT-16发酵液杀螺活性比较 |
2.3.3 菌株SL-30和YT-16发酵液对鱼虾的急性毒性 |
2.3.4 菌株SL-30发酵液LC_(50)值和LC_(90)值的测定结果 |
2.3.5 菌株SL-30发酵液的稳定性 |
2.3.6 菌株SL-30发酵液对钉螺软体组织影响 |
2.3.7 菌株SL-30的鉴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菌株SL-30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材料 |
3.1.1 生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基础培养基 |
3.1.4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菌株SL-30生物量和发酵液杀螺活性变化曲线测定 |
3.2.2 杀螺活性测试 |
3.2.3 单因素试验 |
3.2.4 PLACKETT-BURMAN试验 |
3.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2.6 模型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SL-30生物量和发酵液杀螺活性随时间变化的测定 |
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3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
3.3.4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结果 |
3.3.5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杀螺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
4.1 材料 |
4.1.1 生物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方法 |
4.2.1 菌株SL-30发酵液系统分离 |
4.2.2 乙醚极性部位杀螺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4.2.3 MI的杀螺活性验证 |
4.2.4 MI的化学结构鉴定 |
4.2.5 MI对非靶生物的毒性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SL-30发酵液杀螺活性部位筛选 |
4.3.2 杀螺有效成分MI的分离纯化 |
4.3.3 MI的杀螺活性 |
4.3.4 MI的化学结构分析 |
4.3.5 MI对非靶生物的毒性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有效成分MI对钉螺组织及细胞的形态结构影响 |
5.1 材料 |
5.1.1 生物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钉螺的浸杀处理 |
5.2.2 细胞凋亡形态检测 |
5.2.3 组织形态观察 |
5.2.4 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MI对钉螺细胞凋亡的影响 |
5.3.2 MI对组织形态的影响 |
5.3.3 MI对钉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有效成分MI对钉螺部分酶活力的影响 |
6.1 材料 |
6.1.1 生物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 |
6.2 方法 |
6.2.1 钉螺处理 |
6.2.2 酶的提取 |
6.2.3 酯酶同工酶电泳 |
6.2.4 酶活测定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及分析 |
6.3.1 杀螺有效成分MI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
6.3.2 杀螺有效成分MI对钉螺部分酶活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菌株SL-30的生物安全性初步检测 |
7.1 材料 |
7.1.1 生物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仪器设备 |
7.2 方法 |
7.2.1 菌株SL-30孢子在水体中的检测 |
7.2.2 菌株SL-30孢子对鱼虾安全性试验 |
7.2.3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
7.2.4 大鼠经皮急性毒性试验 |
7.2.5 大鼠吸入急性毒性试验 |
7.2.6 病理切片观察 |
7.2.7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菌株SL-30孢子在水体中的存活结果 |
7.3.2 菌株SL-30孢子对鱼虾的安全性测定结果 |
7.3.3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 |
7.3.4 大鼠急性经皮毒性 |
7.3.5 大鼠急性吸入毒性 |
7.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菌株接种土壤环境的杀螺作用初探 |
8.1 材料 |
8.1.1 生物材料 |
8.1.2 主要试剂 |
8.1.3 仪器设备 |
8.2 方法 |
8.2.1 菌株SL-30接种非根周土的杀螺活性测定 |
8.2.2 菌株SL-30接种植物根周环境的杀螺活性测定 |
8.2.3 数据处理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接种非根周土的杀螺活性结果 |
8.3.2 接种根周环境的杀螺活性结果 |
8.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论文创新点、主要结论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生物生态灭螺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灭螺 |
1.1 捕食灭螺 |
1.2 微生物灭螺 |
1.3 竞争灭螺 |
2 植物灭螺 |
3 生态灭螺 |
4 问题与展望 |
(8)枫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在种源研究方面 |
2 在育苗研究方面 |
3 在群落分布研究方面 |
4 在材性研究方面 |
5 在淹水胁迫研究方面 |
6 在灭螺研究方面 |
7 结论 |
(9)乌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样品的提取 |
1.2.2 室内钉螺毒杀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浸杀钉螺试验结果 |
2.2乌桕、柳杉和枫杨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比较 |
2.3 乙醇提取液与水浸液灭螺活性比较 |
3 讨论 |
(10)乌桕抑螺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血吸虫病防治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2 抑螺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1.2.3 乌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4 抑螺机理的研究概述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乌桕抑螺活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样品 |
1.1.2 供试钉螺 |
1.1.3 提取分离设备 |
1.1.4 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
1.2.2 钉螺浸杀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乌桕各器官不同溶剂的提取率 |
2.2 处理液浓度梯度的选择 |
2.3 100mg/L 各溶剂提取物抑螺分析 |
2.4 20mg/L 石油醚提取物 3d 后抑螺活性分析 |
2.5 新叶石油醚提取液各浓度抑螺效果比较 |
2.6 落叶石油醚提取液各浓度抑螺效果比较 |
3 小结 第三章 乌桕抑螺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与纯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供试钉螺 |
1.1.3 溶剂及标准药剂. |
1.1.4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石油醚粗提物的制取 |
1.2.2 柱分离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柱材料的选择 |
2.2 淋洗溶液顺序的确定 |
2.3 抑螺实验 |
2.3.1 A 组粗分离组分抑螺实验分析 |
2.3.2 细分离组分抑螺实验分析 |
3 小结 第四章 乌桕抑螺活性成分的 GC-MS 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及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样品 GC2-1 的追踪鉴定结果 |
2.2 样品 GC2-2 的追踪鉴定结果 |
2.3 样品 GC2-3 及 GC1-1 的追踪鉴定结果 |
3 小结 第五章 乌桕抑螺活性成分的 HPLC-MS 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及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样品 LC2-1 的分离鉴定 |
2.2 样品 LC2-2 的分离鉴定 |
2.3 样品 LC2-3 的分离鉴定 |
2.4 样品 LC1-1 的分离鉴定 |
3 小结 第六章 乌桕抑螺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钉螺. |
1.1.2 供试材料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试剂 |
1.2 测试方法 |
1.2.1 待测组织匀浆的制备 |
1.2.2 蛋白质含量的测试 |
1.2.3 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测试 |
1.2.4 谷丙转氨酶(ALT/GPT)活性测定 |
1.2.5 谷草转氨酶(AST/GOT)活性测定 |
1.2.6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
1.2.7 糖元含量测定 |
1.2.8 扫描电镜材料制备 |
1.2.9 透射电镜材料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化因子测定 |
2.1.1 蛋白质含量测定分析 |
2.1.2 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测定分析 |
2.1.3 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测定分析 |
2.1.4 谷丙转氨酶(ALT/GPT)活性测定分析 |
2.1.5 谷草转氨酶(AST/GOT)活性测定分析 |
2.1.6 肌糖元含量测定分析 |
2.2 超微结构观察 |
2.2.1 A12-2 对钉螺头、足、触角部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2 A12-2 对钉螺肝脏部影响的透射电镜观察 |
3 小结 |
3.1 A12-2 对钉螺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 A12-2 对钉螺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3.3 A12-2 对钉螺体内糖元含量的影响 |
3.4 A12-2 对钉螺头足及触角的影响 |
3.5 A12-2 对钉螺肝部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四、夹竹桃、枫杨、羊蹄水提物灭螺活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氯硝柳胺微乳剂的研制及对血吸虫感染的防护效果评价[D]. 李雪.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017(01)
- [2]生物源性杀钉螺药物研究进展[J]. 李雪,戴建荣,邢云天.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01)
- [3]灭螺药氯代水杨胺对湖北钉螺的作用机理研究[D]. 熊涛. 武汉大学, 2016(01)
- [4]具有杀灭钉螺活性的植物源天然产物研究进展[J]. 刘席佑,邹峥嵘. 中草药, 2015(14)
- [5]四川紫色丘陵区钉螺生境特征及抑螺防病林控螺效应研究[D]. 蒋俊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7)
- [6]分离自商陆的根际真菌SL-30杀灭钉螺作用研究[D]. 郭丹钊. 江苏大学, 2012(08)
- [7]生物生态灭螺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李玲,胡兴宜,孙启祥,王晓荣. 湖北林业科技, 2012(01)
- [8]枫杨研究进展[J]. 袁传武,胡兴宜,谢先祎,刘晓武,陈彪,路伊瑶,孟凡琳. 湖北林业科技, 2011(03)
- [9]乌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比较[J]. 罗坤水,李闪金,徐林初,余能富,邹峥嵘.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10]乌桕抑螺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D]. 杨永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