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数据手册—孔板章节流流量计的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杰[1](2021)在《宽速域连续实时可调超燃直连台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
牛小飞[2](2021)在《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文中指出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是一台用于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的ADS装置,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建,项目于2018年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工建设。该装置能够开展超导直线加速器、高功率散裂靶、次临界反应堆等系统稳定、可靠、长期运行的策略研究。CiADS超导直线加速器为了达到更高的能量,更高的品质,更高的稳定性,要求射频超导腔具有更高的性能,因此加速器所有超导腔设计运行在2 K超流氦温区。超导腔上线运行之前必须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以获得其性能参数,确保腔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调研了国内外2 K低温系统的研究进展后,基于CiADS的工程需求,提出了一套用于超导腔垂直测试的2 K低温系统设计方案。本研究对2 K低温系统流程组织与设计、低温系统热力分析与计算、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关键设备负压换热器的研发以及系统调试、运行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工作。该2 K低温系统采用了一些新设计,2台测试杜瓦可以自由切换,超导腔测试可以连续进行,减小了降温、回温过程,缩短了性能测试的等待时间,能够满足项目建设期间腔体性能测试需求。同时,此套低温系统还具备负压换热器试验、低温热声振荡等其它低温实验测试功能。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设计,首次将低温阀箱、负压换热器等设备安置在杜瓦上部侧面,节省了杜瓦径向空间;为了获得2 K温区下更高的温度测量精度,设计了新型管、内外温度测量结构,采用了新的测量仪表和方法。在低温系统搭建完成后,对超导腔2 K低温测试系统进行了降温冷却实验研究,系统从300 K到4.5 K连续冷却及积液过程用时30小时,从4.5 K到2 K超流氦的获得过程用时2.5小时,满足设计需求。至今,系统稳定运行并已交付使用,总共完成了Nb3Sn、铜腔镀铌、纯铌腔等不同超导腔的垂直测试20余次。系统运行稳定,液氦压力稳定在3000±10 Pa以内,液位控制在指定液位的5%以内。本研究所涉及的CiADS超导测试中心低温系统的成功研制不仅为超导腔的低温测试提供可靠的保障,还为十二五大科学工程HIAF、CiADS等超导直线加速器大型2 K低温系统的设计、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朱义德[3](2021)在《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及精度补偿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与传统的流量测量方法相比,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具有几乎无压损、无阻流部件、非接触式、高精度、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传输、流量跟踪、用水计费等领域。国外对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研究较早,相关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但价格十分昂贵。在这个领域,我国起步较晚,技术累积不足,产品性能也难以达到市场需求。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对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展开深层次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给出了超声波流量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对常见的超声波流量测量原理展开理论分析,并对超声波传感器结构原理及其安装方式进行了分析比对。最终选定时差法作为测量原理并在算法层次对时差法进行了优化,降低了声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超声波回波特性和互相关算法原理,利用FPGA的逻辑特性,设计半并行结构实现互相关算法,提高了超声波渡越时间的测量精度,并进行了应用验证。其次,对超声波流量测量系统总体进行了设计,采用STM32单片机与FPGA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流量测量系统的控制核心。其中,STM32单片机负责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信息的显示和输出,其硬件平台构建了测量系统的软件系统,FPGA负责逻辑控制以及为硬件电路提供驱动信号,二者相辅相成。TDC-GP22高精度计时芯片与互相关算法模块相结合,共同完成上下游时间的测量。最后,对所设计的超声波流量测量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搭建了实验检测系统,分别进行了静态流速测量、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位置偏移误差、层流流速区以及湍流流速区的流量测量等实验。将设计样机的检测数据与参考流量计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样机在层流区域的相对误差低于3.68%,湍流区域的相对误差小于0.66%。
王贺瑞[4](2021)在《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近年来天然气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的重要生活能源。天然气门站作为天然气长输管线的终点站,同时也是城市的接收站,其肩负着对上游来气进行净化、计量、调压、加臭、输送的重要责任。本论文以河北衡水“大营2*75 MW级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天然气供气管道大营门站工程”项目为课题来源,设计开发了一套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用以保证大营天然气门站长期稳定可靠运营。本文从大营门站实际需求出发,对门站现场工艺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监控管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即以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流量计算机以及组态王软件为核心,来开发一套上下位机协同工作的监控管理系统。最终完成了系统硬件配置与软件编程。下位机包含控制系统和计量系统两部分。控制系统部分采用了两套西门子S7-300 PLC构成主备冗余控制系统,实现对现场各类变送器所采集数据的处理,并实现对电动球阀的远程控制;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并编写了主备站冗余程序和数据采集处理程序。计量系统部分则采用流量计算机来对现场天然气进行流量计量,并完成其工况计量值到标况值的换算。介绍了控制系统和计量系统两部分的工作原理。上位机部分应用工业以太网与下位机进行数据通讯,首先创建组态王逻辑设备名称,之后新建数据库词典变量,最后采用组态王内置图素对门站现场工艺流程进行可视化界面组态,并与数据库连接。场站执勤人员通过组态界面来实时在线监测现场各类变送器和流量计的运行工况以及运行数据,并可实现对现场电动球阀的远程控制。此外,还设计实现了用户管理与登录、生产数据报表查询与打印、重要变量趋势曲线查看、现场设备故障报警等功能。在监控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且大营门站正式投产前,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现场调试。主要包括:现场各类仪器运行数据上传、电动球阀远程控制、历史数据报表查询、燃气泄漏报警等各项功能。调试结果显示该监控管理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能够满足用户既定需求,可以保证大营门站长期稳定可靠运营。
杨文涛[5](2021)在《虚拟仪器在水泵检测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水泵在我国各行各业用途都非常广泛,水泵的推广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性能。国内外众多学者以及专家等对水泵性能测试和水泵设备研发已有长足进步,但主要采用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水泵,其设计成果必须经过相关测试才能推广使用,因此,水泵测试水平高低,对于提高水泵设计水平、改善水泵性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论文对水泵检测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NI-LabVIEW平台的水泵检测虚拟仪器,该虚拟仪器集成信号采集与整理、数据拟合等技术,完成水泵的流量、轴功率、水头、转矩等基本性能的检测、汽蚀余量等数据的测试,并能生成实时性能测试报表。论文采用传感器、微机、数据采集卡等仪器,搭建水泵测试的硬件平台,使用LabVIEW与数据采集卡通讯,快速准确地收集水头、流量等性能参数,通过LabVIEW与RS232串口通信,实现了转矩和转速数据的准确采集。软件设计总体呈模块化,根据测试原理和测试类型,将每个功能编写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程序模块。其中主程序包含水泵所有关键性能参数的收集、处理、储存功能,软件具体的参数设置、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运算公式等写入各子程序中。同时,为了确保软件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论文将曲线拟合方法运用至测量数据的处理。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通过图形化的语言编程,即可实现数据采集、曲线拟合、报表生产等功能,利用现有PC机软硬件资源,无需添加新设备,编程量得以简化,开发难度得以降低,开发周期得以缩短,成本得以节约。2.在LabVIEW的平台上,使用具有多线程并行结构的编程方法,编程方式呈模块化,开发了高效率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在远程操作、效率提升、界面显示、扩展性高等性能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多次现场试验,将本次研究采用方法得出测试结果与前人研究方法对比得出:水泵性能测试结果一致性程度高,水泵性能曲线拟合程度高,函数表达式较为一致,对于水泵性能判断结果基本相同。通过虚拟仪器方法开发的水泵测试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可在实际测试中发挥作用。可见基于NI-LabVIEW平台的水泵检测虚拟仪器在测试水泵相关性能中具有实际意义,并且由于系统开放性程度高,还可以增加其他的功能模块,如水泵故障在线监测、噪声振动监测报警等。
赵云龙[6](2021)在《基于气固鼓泡流化床构效曳力模型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与模拟》文中指出气固鼓泡流化床(BFB)由于具有气固接触效率高、相间传质传热速率快等优点,在矿物加工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矿物颗粒往往有较宽的粒径分布,其所需的反应时间随粒径增大而增大,但是传统BFB内的粗细颗粒停留时间差异很小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因此调控流化床内粗细颗粒的停留时间和其反应时间相匹配具有重要意义。颗粒的停留时间在床内有一定的分布,经典流化床内的停留时间分布(RTD)趋向于全混流,因此停留时间位于平均停留时间(MRT)附近的颗粒数量是较少的,前人在调控宽粒径停留时间时大多以MRT为调控目标,在此看来是不够的,因此获得完整的RTD曲线非常有必要。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发展,通过模拟获得RTD是一种省时且成本较小的一种方法,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RTD的模型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准确的气固曳力模型是进行颗粒RTD模拟的前提,由于传统曳力模型因均匀化假设床内流动结构而高估了气固相间作用力,导致床内流场和RTD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偏差较大。本研究运用课题组开发的基于气固非均匀流动结构的构效曳力模型,对不同床型流化床内单粒径或双粒径的RTD进行了模拟研究。另外,设计了加入纵向挡板的流化床,测定了双粒径颗粒的RTD曲线,并对粗细颗粒的RTD进行了调控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模拟了鼓泡流化床内单一粒径颗粒的RTD,通过和实验数据对比,发现构效曳力模型计算的RTD与理论值的吻合度要高于传统均匀曳力模型。计算的颗粒RTD拖尾较长且尾部有多峰出现,这说明床内存在一定的循环流动。气固间的接触效果较差而导致t50值较低,由于流态床内部固相返混或死区的存在致使t90值较高,这些均会影响气固反应质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通过在床中设置挡板或改造为多级床等措施,使流化结构更趋近于平推流来提高反应器的效能。(2)利用CFD对多室流化床的RTD和流化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以及示踪剂回收率的计算显示了曳力模型和RTD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将流化床分成两个反应器可以抑制返混,改善颗粒RTD并使其趋向平推流。随着流化气速和床层出口高度的增加,床层固相颗粒的流出速率加快,停留时间分布范围扩大,停留时间方差也相应增大。计算得到的固含率径向分布随h/H的增加而波动更大,导致了床内流化结构和RTD分布的非均匀性。(3)使用构效曳力模型,研究了床型尺寸和气泡尺寸关联式对流化床气固相流体力学和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发现针对GeldartB类颗粒,Darton气泡关联式是低气速下的最佳选择。当BFB放大时,由构效曳力模型计算的RTD对比实验值有所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床层尺寸的增大进一步高估了气泡尺寸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在二维模拟中没有考虑前后壁面的摩擦力,使得床层内颗粒速度的计算值偏高进而导致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偏差。因此,当对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首先进行三维模拟,以保证RTD模拟结果的准确性。(4)使用3D模拟研究了 BFB中二元颗粒的RTD特性。特别是运用构效曳力模型,对流化床内混合和分级的流态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首次对BFB内双粒径颗粒的RTD进行了计算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曳力模型对两种系统都适用,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进一步验证了构效曳力模型的正确性与适用性。Hd随气速的减小或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增加进料量可以使固相流型更接近于平推流,而气速和床层高度的增加可以使RTD变得更宽。对于二元颗粒,随着稀释度的增加,颗粒的扩散程度越来越大,导致二元混合物MRT的计算值小于单一体系。粗颗粒MRT较长的原因是其总是以相对较小的垂直速度聚集在床层底部,这也符合典型流化床的流体力学行为。(5)进行了二元颗粒的RTD示踪实验,发现在无内构件流化床中,气速、固相流率作为重要的操作因素,对粗细颗粒RTD的调节作用不大。加入纵向挡板后,气速和固相流率对粗细颗粒RTD的调节作用显着增加,表现在RTD曲线的峰高增加和拖尾降低,使停留时间更加集中。挡板的形式对调节粗细颗粒RTD有重要作用,采用侧边部分开口的挡板可以使粗细颗粒显着分开,通过调节气速和进料速率均可提高粗细颗粒的停留时间差别。在论文最后章节,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展望了下一步工作。
赵楠[7](2021)在《多热源热泵人参干燥室开发与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驱动当今社会高效运转的物质基础。在能源与环境成为时代背景、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的今天,如何针对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对应的合理能源消费需求,通过能源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结合能源科学与技术,实现能源应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当前能源革命的重中之重。干燥工艺是涉及国计民生众多行业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在工业能源消耗中占比为15%左右,同时,传统的干燥工艺普遍存在耗能高、污染重的问题。因此,面向各行业对干燥工艺的需求,明确不同干燥工艺过程的合理用能需求,并通过能源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各行业干燥工艺用能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众多学者针对这一类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然而,通过文献与实地调研发现,多个领域使用的干燥工艺仍然普遍存在干燥室及干燥设备使用率低、干燥工艺过程中水、热综合利用效率低与干燥室及干燥设备系统经济性差等严重阻碍干燥工艺绿色化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结合人参这一名贵药材生产过程中的干燥工艺,以明确人参干燥工艺过程的合理用能需求、实现人参干燥室及其能源应用系统的绿色化升级为目标,面向需求开展人参干燥室及其能源应用系统的结构性改革开展理论分析与试验探索,具体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首先,在明确人参干燥工艺中人参含湿量变化曲线及其对应干燥室内热湿环境控制需求基础上,结合干燥室热湿负荷计算方法,面向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化升级需求,兼顾人参制备与冷藏存储整个生产链用房与用能需求,提出了人参干燥工艺系统用水、用地、用能与耗材合理性综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并在既有可用的多种人参干燥工艺的综合评价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全水、全热循环利用和节地与节材50%以上的绿色化升级方案,进一步结合人参干燥室能量与质量流向图提出了目标人参干燥室的能质流向图方案,并提出了基于多热源热泵实现该能质流向图的建筑设备一体化、干燥冷藏功能一体化的人参干燥室设计方案。能质流向分析表明,综合实现本文提出的人参干燥室绿色化升级目标,即可达到干燥过程水的全部回收利用与热的100%循环利用,以及节材与节地50%以上的设定目标,同时使占地与耗材的使用率提高1~2倍。其次,针对实施前述人参干燥室绿色化方案面临的关键问题开展理论、试验与仿真研究。在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建立并完善了干燥过程中人参的传热传质模型基础上,结合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优选了紧凑式人参干燥室的气流组织方案,并进一步结合BIM工具探索了人参干燥室建筑空间单元、空调系统与空调冷热源一体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1)制约人参干燥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人参内水分的扩散传质过程,本文试验获得的红参与白参的干燥特性曲线表明,两类人参的质扩散系数显着不同。2)本文干燥室物料紧凑性陈列方案下,孔板上送下回送风方案最优,该方案对应干燥室内人参干燥均匀性与干燥速率较其它对比方案高31%;3)不同功能建筑的集成,以及建筑空间、空调系统与冷热源设备一体化设计可有效消减设备、风管等耗材同时大幅降低设备与风管系统的占地面积50%以上,同时使使用率指标成倍增长。第三,针对系统中的核心冷热源装置的实施及其有效性验证,完成了多热源热泵干燥机组的设计、样机及其其性能检测试验台的设计、建设与调试,通过试验测试了该机组在干燥模式下预热阶段、持续干燥阶段与冷藏模式下的综合能源效率。结果表明:1)开发样机能够在设计所需的各个工作模式下稳定工作,并将模拟室环境参数处理到目标设计参数,达到预期设计目标;2)多热源热泵生态干燥系统在预热工作模式下,综合制热性能系数范围为1.37~1.90;在热风循环干燥模式下,平均COPh从1.81升至5.77,整个阶段增加了68.6%。第四,结合试验获得多热源热泵机组性能对本文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基于本文方案在用水、用地、用能、耗材与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与既有可用干燥方案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人参生产工艺过程绿色化升级的可取的的经济与环保收益。结果表明:1)在每年的人参生产期内(45天),本文方案可回收人参凝水3吨以上;2)本系统干燥冷藏功能一体化,相较于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干燥技术,每年节约冷库租赁费用9160元;3)本试验系统全年干燥期内运行费用1600余元,较传统的开式生物质燃料干燥系统降低88.4%,较带补热系统封闭式热泵循环供热技术降低低34.1%;4)本试验系统集成干燥室与冷藏室功能且建筑设备一体化设计,耗材与建造成本较传统的干燥室与冷藏室之和降低45%以上,直接节约耗材与建造成本2万元以上(对应20㎡冷藏室);5)本文方案系统相对于既有可用干燥技术,其动态投资回收期只需6个月。本文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干燥工艺所面临的能耗大、效率低、污染高等问题,以实现干燥过程中物质的梯级利用、能量的循环利用为目的,借助多热源热泵技术,开发出实用的生态型干燥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将有效减少废热排放,促进干燥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同时给应用其的用户带来显着的经济收益。,为解决了普通干燥工艺热效率低、能耗大以及污染大等问题,对于中药材产区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在节水和节能方面都有显着提高,并且多功能的使用对我国节约建筑用地和建筑用材都有现实意义。
乔卿贝[8](2021)在《航空发动机组合式喷嘴高温高压雾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对环境友好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污染燃烧室得到广泛研究和运用。燃烧室污染物的形成与头部空气分配与雾化掺混密切相关,中心分级的燃烧室以能够提高雾化质量和减少污染而被广泛应用。为了理清新的燃烧组织方法与新的雾化技术之间的联系,其研究方法从最初的接触式测量进步到如今的光学测量方法,这为现代低污染燃烧室雾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借助先进光学诊断技术开展受限空间内预膜与射流组合式燃油喷嘴高温高压雾化综合性能研究,分析了气动参数和工况条件对组合式燃油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PLIF技术分析旋流器压降、油气比、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对组合式燃油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PIV技术测试四个典型工况下的流场结构分布。建立了组合式燃油喷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雾化综合性能数据库,支撑了组合式燃油喷嘴气动方案的优化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布置类型燃油喷嘴的雾化机理,讨论了雾化过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喷嘴结构、气液物性参数、气动参数、进气温度及压力和旋流器压降等影响,确定了本文将针对旋流器压降、油气比、燃烧室进气温度及压力开展雾化特性研究。对试验件进行设计加工优化,针对某工程型号的旋流器,采用中心预燃级+周围主燃级的组合布置方式,预燃级燃油采用离心压力雾化方式,主燃级燃油采用横向射流雾化方式。采用雾化细度、雾化均匀度以及雾化锥角等指标对雾化质量进行了分析,为了全面评价喷嘴雾化性能,本文针对雾化均匀度、雾化锥角、穿透深度等进行试验研究。(2)针对商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低污染发展方向的特性做了设计方向讨论。根据旋流器设计特征、雾化特性测量参数和测量设备的特点,进行航空煤油组合式燃油喷嘴高温高压光学可视单头部燃烧室试验件设计。对光学测量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从流场及雾化场两方面出发,利用PIV设备测量燃烧室速度场分布,研究回流区结构,利用PLIF设备测量燃烧室内的燃油分布,研究雾化场,雾化锥角等。采用PIV测量技术,根据燃烧室速度场影响因素给出了针对燃烧室进气压力、进气温度、旋流器压降等参数的测量方案,采用PLIF测量技术,根据燃烧室雾化场的影响因素给出了针对燃烧室进气压力、进气温度、旋流器压降、油气比等参数的测量方案。(3)在燃烧室的地面点火、慢车、模拟进场、模拟循环工况条件下,利用光学可视模型燃烧室试验件上,借助雾化特性光学诊断方法,针对组合式燃油喷嘴开展了雾化特性试验,验证了高温高压环境下雾化特性测量方法及可视化试验件设计的可行性,同时得到了组合式燃油喷嘴试验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燃油空间分布数据以及流场结构。以地面点火工况为基准研究旋流器压降,燃烧室油气比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旋流器压降的增大,燃油质量流量随旋流器压降增加而增加,使旋流器下游的局部燃油浓度增加,燃油的射流深度增大,预燃级旋流器下游的局部燃油浓度先减小再增加,雾化锥角保持不变;随旋流器的压降增加,由此引起的空气速度增加对液滴粒径的影响变小,此时气动力对雾化过程中液膜破碎和对液滴的卷吸作用共同影响燃油浓度场。(4)以慢车工况与模拟巡航工况为基准,研究燃烧室进气温度、压力对雾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PIV光学设备测量燃烧室中的速度场,采用PLIF光学设备测量燃烧室中的燃油分布场,分析所测数据,研究气动参数对高温高压下组合式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烧室进气压力的增大,燃油穿透深度与宽度增加,燃油雾锥角、雾锥宽度逐渐减小,燃油浓度峰值点向燃烧室下游移动;随着燃烧室进气温度的增加,燃油蒸发率变大,随着流动方向的发展,燃油逐渐相变为气态。相变作用导致雾化颗粒变小,雾化均匀度变好,雾锥角度逐渐变小,穿透深度变小,雾化效果变好。(5)加入主燃级喷嘴后,随着压力的增大,燃烧室供油量的增加,主、预燃级燃油分配比例增大,主、预燃级燃油射流区别逐渐变得模糊,在800kPa情况下已无法分辨主、预燃级射流;随着温度的增加,主、预燃级燃油射流区别逐渐变的清晰,由于温度升高加速了燃油的蒸发,在544K时可以非常明显的识别出两级射流的燃烧室燃油分布图像。
汪雪妮[9](2021)在《不同活动量下人体二氧化碳生成量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人们有80-90%的时间都处在室内活动,包括在建筑内办公,睡眠休息,以及健身运动等。因此,人们不仅对舒适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健康有着更高的要求。长久以来,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直被用来作为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二氧化碳也作为衡量室内环境质量和通风效率的示踪气体。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室内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人体新陈代谢,因此室内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被广泛的用于通风设计和控制中。然而目前的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数据都是基于几十年前的方法和数据,且国内通风标准中的数据大多借鉴国外标准,对于中国人群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的研究发现,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与活动水平有较大的相关关系。过去,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是通过人体活动代谢率数据间接计算出来的,对不同活动水平下人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系统实验测定很少。本研究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活动水平下的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通过高精度间接测热仪(COSMED K5),直接收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不同活动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测试。99名年龄在20-70岁的受试者参与实验测试,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男性女性各10人(除40-49岁年龄段男性为9人)。实验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工气候室进行,为了排除气候影响,实验选在过渡季进行。实验期间,人工气候室空气温度控制在26℃±0.5℃,相对湿度控制在50%,风速0.01 m/s。实验共测试18种活动状态下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活动包括静坐、站立办公活动、家庭活动以及走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显着增加。年龄对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影响较小,不同年龄段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差异较小,最大绝对值差异在0.05 L/mim,这一结果更便于公共建筑通风设计,不需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区别设计。性别对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影响。在相同的活动水平下,女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男性少,主要原因可能是男女性的身体组分差异。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设计中,以性别、年龄为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套索回归的方法,建立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回归方程。与国内外主流通风标准中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本研究提出回归方程与ASHRAE 62.1和ASTM D6245-18中的模型所预测的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本研究模型男性人均二氧化成生成量与ASHRAE 62.1数据接近,而女性数据低于ASHRAE 62.1标准值。对比ASTMD6245-18,本研究模型预测男性、女性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均高于ASTMD6245-18中模型预测值。将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回归模型应用于通风设计中的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计算中,发现本研究得出的不同活动量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与标准相比平均低8.0%-30.1%,因此,根据以往的设计标准,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的过高造成了新风能耗不必要的增加。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不同活动水平下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参考值,这些发现为通风和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以及未来通风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基础数据。
彭扬[10](2021)在《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尾气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汽车将无法满足当今的环保要求,汽车工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符合国家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得益于相关鼓励政策,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然而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频发的火灾事故。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限制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害及其有效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的燃烧特性、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热失控传递特性及其控制方法,使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利用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对大尺寸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包括点燃时间、表面温度、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火焰尺寸等典型火灾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外加辐射热流强度和荷电状态对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的影响。第二,通过改造后的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烟气分析仪(FTIR)对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的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在喷射阶段火焰长达55 cm,其标准化热释放速率值和汽油十分接近。利用热危害评价模型,定量地表征了因热高温和热辐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热危害。发现在电池周围30cm处,热危害随着荷电状态的增加而增加,对于50%SOC以上的电池,FEDtherm的值达到并超过忍受限值1。表明人员会遭受严重的皮肤疼痛和烧伤,且有超过一半人员因为热危害的影响无法成功逃生。而0%SOC电池的影响却十分微弱。FTIR测得的气体成分主要有CO、HF、SO2、NO2、NO和HCl,所有气体浓度都随SOC的增加而增加。利用毒性气体评价模型,对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毒性危害进行定量计算预测,发现刺激性气体危害要远高于窒息性气体,而且其差异大于一个数量级。FEC最大值为0.8,十分接近临界阈值,表明有将近一半的人员因为气体危害而失去逃生能力。HF和SO2的影响占据了 FEC值的85%以上,表现出远高于其他气体的毒性威胁,在消防救援中需重点考虑。第三,研究了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传播特性及其有效缓解措施。结合电池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荷电状态、燃烧火焰和并联条件对热失控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为0.1 min-1,相比于100%SOC基本实验,5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降低了 39.5%。当100%SOC电池组增加点火条件时,热失控传播速度略有变化,仅增加了 1.9%。热失控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电池间的热传导,受火焰热辐射的影响很小。而在并联条件下,传播速度变化显着,热失控传播速度增加了 69.6%,说明在并联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热失控传播风险。基于实验结果,对并联条件下的热失控传播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使用云母、陶瓷纤维纸和气凝胶板使1#和2#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分别降低了 78.2%、80.6%和88.7%。最后,通过定量分析验证了使用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延缓磷酸铁锂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并阻断热失控在电池模组间的持续蔓延。第四,研究了细水雾在抑制18650型钴酸锂电池火灾和阻止热失控传递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阻止50%和40%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放置陶瓷纤维板并施加11.1 wt.%的细水雾可阻止75%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即使在发生热失控传递的试验中,施加细水雾也可以显着降低失控后期的传播速度。同时,细水雾可以有效抑制火焰的燃烧。相比于未施加细水雾的试验,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使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53%和30%,使每个热失控电池燃烧释放热量降低43%和40%。通过细水雾对燃烧的抑制,使电池喷出材料的燃烧效率低于36%。此外,施加细水雾会使电池底部的最高温度下降100~200℃,表现出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为制定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防控方案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同时对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工程数据手册—孔板章节流流量计的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数据手册—孔板章节流流量计的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2)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核能与CiADS |
1.2 2K低温系统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2K氦低温系统在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 |
1.2.2 超导腔测试氦低温系统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2K低温系统流程设计 |
2.1 2K低温获得方法 |
2.2 测试需求 |
2.3 系统流程设计 |
2.3.1 冷却流程 |
2.3.2 纯化流程 |
2.3.3 外部循环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K低温系统热力分析 |
3.1 氦物性 |
3.2 液氦两相流传输及压降计算 |
3.2.1 液氦两相流流动状态 |
3.2.2 液氦两相流传输过程中的压降计算 |
3.2.2.1 分离流动模型压降计算 |
3.2.2.2 均质流动模型压降计算 |
3.3 2K低温系统热负载分析 |
3.4 氦循环过程热力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2K低温系统的主要设备设计 |
4.1 基于TRIZ理论的设计方法 |
4.1.1 系统功能分析 |
4.1.2 物理矛盾分析 |
4.1.3 运用科学效应及知识库 |
4.2 分配与传输设施设计 |
4.2.1 主阀箱结构 |
4.2.2 传输管线结构 |
4.2.3 加热器设计 |
4.3 杜瓦设计 |
4.3.1 杜瓦工作流程 |
4.3.2 杜瓦结构设计 |
4.3.3 杜瓦漏热分析 |
4.4 泵组选型 |
4.5 负压保护 |
4.6 设备布局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负压换热器的研制 |
5.1 换热器设计 |
5.2 负压换热器数值分析 |
5.2.1 负压换热器三维模型处理与网格划分 |
5.2.2 边界条件设置与工质物性参数 |
5.2.3 数值模拟结果 |
5.3 负压换热器优化设计 |
5.3.1 单层内换热翅片数对换热性能影响 |
5.3.2 螺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3.3 翅片形状结构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5.3.4 翅片开孔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3.5 优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2K低温系统的实验测试 |
6.1 测量与控制系统 |
6.1.1 测量系统 |
6.1.1.1 温度测量 |
6.1.1.2 液位测量 |
6.1.1.3 压力测量 |
6.1.2 控制系统 |
6.2 实验测试 |
6.2.1 系统调试 |
6.2.2 负压换热器性能测试 |
6.2.3 超导腔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及精度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流量计概述 |
1.3 超声波流量测量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2 超声波流量测量系统设计方案 |
2.1 设计思路 |
2.2 超声波流量测量原理 |
2.2.1 相位差法 |
2.2.2 多普勒法 |
2.2.3 波束偏移法 |
2.2.4 时差法 |
2.3 优化时差算法 |
2.4 超声波传感器原理及安装方式 |
2.4.1 超声波传感器原理 |
2.4.2 超声波传感器的安装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互相关算法及其结构设计 |
3.1 互相关原理 |
3.2 插值原理 |
3.3 算法结构设计 |
3.3.1 互相关半并行结构 |
3.3.2 乘加节控制仿真 |
3.4 算法应用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超声波流量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
4.1 超声波流量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1.1 控制模块 |
4.1.2 传感器驱动模块 |
4.1.3 信号调理模块 |
4.1.4 数据处理模块 |
4.1.5 计时模块 |
4.1.6 电源模块 |
4.2 印刷电路板设计 |
4.3 超声波流量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检测与数据分析 |
5.1 检测系统简介 |
5.2 流量测量实验与数据分析 |
5.2.1 静态流量检测实验及结果分析 |
5.2.2 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位置偏移误差实验及结果分析 |
5.2.3 不同流体状态流量测量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门站监控管理系统整体设计 |
2.1 大营门站工艺流程简介 |
2.2 系统三层模块结构设计 |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整体结构框架 |
2.2.3 底层现场设备模块 |
2.2.4 中层控制计量模块 |
2.2.5 顶层监控管理模块 |
2.3 系统通信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下位机部分硬件配置与软件开发 |
3.1 下位机部分功能及结构 |
3.2 控制系统与计量系统硬件配置 |
3.2.1 控制柜硬件配置 |
3.2.2 计量柜硬件配置 |
3.3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3.3.1 硬件组态及网络连接 |
3.3.2 主备站冗余程序开发 |
3.3.3 数据读取处理程序开发 |
3.3.4 程序下载及冗余功能验证 |
3.4 控制系统与计量系统工作原理 |
3.4.1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3.4.2 计量系统工作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部分总体设计与软件开发 |
4.1 上位机部分功能及结构 |
4.2 组态王软件简介 |
4.3 上位机通信设计 |
4.3.1 上下位机通信协议 |
4.3.2 上位机双设备冗余设计 |
4.4 数据库词典变量开发 |
4.5 上位机监控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4.5.1 门站工艺流程界面 |
4.5.2 郑口阀室界面 |
4.5.3 数据报表界面 |
4.5.4 趋势曲线界面 |
4.5.5 报警信息界面 |
4.5.6 用户登录界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现场调试 |
5.1 调试目的与环境 |
5.2 调试内容 |
5.2.1 门站界面数据上传功能 |
5.2.2 电动球阀控制功能 |
5.2.3 数据报表查询功能 |
5.2.4 燃气泄漏报警功能 |
5.2.5 ESD以及UPS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虚拟仪器在水泵检测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泵试验技术发展的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流程 |
1.5 章节安排 |
第2章 水泵性能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 |
2.1 水泵试验概述 |
2.2 水泵运行参数测量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泵性能测试装置硬件设计 |
3.1 装置结构设计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3 硬件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泵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概述 |
4.2 测试系统软件的总体架构 |
4.3 测试系统的通讯设计 |
4.4 测试系统主程序初始页面设计 |
4.5 测试功能软件设计 |
4.6 报表模块程序设计 |
4.7 水泵参数曲线拟合程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泵性能测试系统试验和数据处理 |
5.1 试验方案 |
5.2 数据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泵性能测试的旧式试验和结果对比 |
6.1 旧式试验方法及仪器选择 |
6.2 旧式试验性能参数测量方法及数据分析处理 |
6.3 与旧式试验法测试系统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气固鼓泡流化床构效曳力模型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颗粒粒径与完全转化时间的关系 |
1.3 颗粒平均停留时间(MRT)与方差和偏度 |
1.3.1 颗粒平均停留时间(MRT) |
1.3.2 方差和偏度 |
1.4 颗粒RTD的实验测量方法 |
1.4.1 盐颗粒 |
1.4.2 染色示踪颗粒 |
1.4.3 热颗粒示踪 |
1.4.4 磁性颗粒示踪 |
1.4.5 放射性颗粒示踪 |
1.4.6 磷光颗粒示踪 |
1.5 颗粒停留时间的影响因素 |
1.5.1 颗粒性质的影响 |
1.5.2 气速影响 |
1.5.3 内构件影响 |
1.5.4 进料影响 |
1.5.5 床层高度影响 |
1.6 颗粒RTD的模型研究 |
1.6.1 单釜串联模型 |
1.6.2 轴向扩散模型 |
1.6.3 理想流动(包括非理想流动)的组合模型 |
1.6.4 随机模型 |
1.6.5 其他模型 |
1.7 颗粒RTD的模拟研究 |
1.8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均一粒径颗粒RTD的模拟与验证 |
2.1 前言 |
2.2 气固曳力模型 |
2.2.1 双流体模型 |
2.2.2 床层结构分解 |
2.2.3 基于结构的曳力系数的构效模型 |
2.2.4 结构参数模型 |
2.2.5 非均匀因子 |
2.3 模拟设置 |
2.3.1 参数设置 |
2.3.2 网格无关性检验 |
2.4 RTD模型 |
2.4.1 RTD模拟方法 |
2.4.2 RTD模型验证数据 |
2.5 模拟结果和讨论 |
2.5.1 模型有效性验证 |
2.5.2 流化床颗粒RTD |
2.6 小结 |
第3章 多室串联流化床颗粒RTD的模拟研究 |
3.1 前言 |
3.2 数学模型 |
3.2.1 物理模型 |
3.2.2 模拟设置 |
3.2.3 RTD模拟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模型验证 |
3.3.2 不同条件下的颗粒RTD |
3.3.3 颗粒累积RTD |
3.3.4 固含率的径向分布计算 |
3.3.5 固相速度模拟矢量图 |
3.4 结论 |
第4章 鼓泡流化床放大过程中RTD的CFD模拟 |
4.1 前言 |
4.2 曳力模型与非均匀因子 |
4.3 模拟设置 |
4.3.1 参数设置 |
4.3.2 网格无关性检验 |
4.4 模拟结果和讨论 |
4.4.1 曳力模型对床内流体动力学的影响 |
4.4.2 气泡尺寸方程对床内流体动力学的影响 |
4.4.3 气泡尺寸方程对颗粒RTD计算的影响 |
4.5 结论 |
第5章 双粒径颗粒RTD的模拟与验证 |
5.1 前言 |
5.2 曳力模型 |
5.2.1 气固相间曳力 |
5.2.2 参数设置 |
5.2.3 RTD分析方法 |
5.3 模拟结果和讨论 |
5.3.1 模型有效性验证 |
5.3.2 气相和单固相系统的RTD |
5.3.3 气固二元体系的RTD特性 |
5.4 小结 |
第6章 双粒径颗粒RTD的实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装置 |
6.3 实验物料 |
6.4 实验步骤及测量方法 |
6.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5.1 挡板对粗细颗粒RTD的影响 |
6.5.2 气速对粗细颗粒RTD的影响 |
6.5.3 颗粒进料速率对床内粗细颗粒RTD曲线 |
6.6 低品位锰矿还原应用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教育经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多热源热泵人参干燥室开发与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燥室的发展历程 |
1.2.2 干燥工艺发展历程 |
1.2.3 国内外发展对比分析 |
1.3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2 人参干燥室及其能源应用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
2.1 人参及其干燥工艺 |
2.1.1 人参 |
2.1.2 人参干燥工艺过程 |
2.2 人参干燥室热湿负荷计算方法 |
2.2.1 围护结构热负荷 |
2.2.2 预热阶段热负荷 |
2.2.3 除湿热负荷 |
2.2.4 新风热负荷 |
2.3 人参干燥室及其能源应用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2.3.1 用水合理性 |
2.3.2 用地合理性 |
2.3.3 用能合理性 |
2.3.4 耗材合理性 |
2.3.5 环境效益 |
2.3.6 既有人参生产工艺的评价 |
2.4 人参干燥室及其能源应用系统绿色化方案 |
2.4.1 绿色化升级目标 |
2.4.2 人参生干燥室绿色化升级方案 |
2.4.3 基于多热源热泵的人参干燥室实施面临的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人参干燥系统设计开发关键问题研究 |
3.1 人参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 |
3.1.1 人参的物理化学性质 |
3.1.2 人参在干燥时的排布方式 |
3.2 人参干燥过程对流传热传质模型 |
3.2.1 单一物料干燥 |
3.2.2 一排物料紧密排列干燥 |
3.2.3 所有物料逐层紧密排列在物料架上干燥 |
3.3 人参静态干燥实验 |
3.3.1 人参静态干燥实验设计 |
3.3.2 人参干燥实验结果分析 |
3.4 人参干燥室内气流组织方案 |
3.4.1 侧送风口送风 |
3.4.2 局部孔板送风 |
3.5 模拟结果分析 |
3.5.1 侧送风口送风模拟结果 |
3.5.2 局部孔板送风模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人参干燥室用多热源热泵机组开发与性能试验 |
4.1 试验原理 |
4.1.1 制冷剂系统能效情况试验 |
4.1.2 干燥效果试验 |
4.2 试验系统 |
4.2.1 试验系统原理图 |
4.2.2 多热源热泵机组 |
4.2.3 数据监测采集系统 |
4.3 试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4.3.1 数据处理 |
4.3.2 试验误差分析 |
4.3.3 试验系统热平衡校验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工况 |
4.4.2 多热源热泵干燥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多热源热泵干燥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除湿能耗比SMER |
5.2 用水经济性分析 |
5.3 用地经济性分析 |
5.4 用能经济性分析 |
5.5 耗材经济性分析 |
5.6 环境效益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样机设计计算 |
A.1 多热源热泵干燥系统设备信息 |
A.2 系统各连接件管径计算 |
附录 B 多热源热泵生态干燥系统性能测试方案设计 |
附录 C 多热源热泵生态干燥系统试验特性研究 |
C.1 多热源热泵生态干燥系统对酒店浴巾干燥试验 |
C.1.1 干燥试验结果分析 |
C.1.2 风室环境试验结果分析 |
C.1.3 制冷剂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C.2 多热源热泵生态干燥系统干燥蔬菜实验 |
C.2.1 干燥试验结果分析 |
C2.2 风室环境试验结果分析 |
C.2.3 制冷剂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航空发动机组合式喷嘴高温高压雾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雾化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模型研究 |
1.2.2 实验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章 燃油雾化机理及特性 |
2.1 燃油雾化机理 |
2.2 雾化喷嘴结构 |
2.3 雾化质量评价 |
2.3.1 雾化细度 |
2.3.2 雾化均匀度 |
2.3.3 雾化锥角 |
2.3.4 穿透深度 |
2.3.5 旋流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系统及试验装置 |
3.1 燃烧试验系统 |
3.1.1 供油系统 |
3.1.2 供气系统 |
3.1.3 冷却水系统 |
3.1.4 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
3.2 试验装置 |
3.3 流场分布测量原理及方案 |
3.3.1 测量原理 |
3.3.2 空气流场测量 |
3.3.3 测量方案 |
3.4 燃油分布测量原理及方案 |
3.4.1 测量原理 |
3.4.2 燃油分布测量 |
3.4.3 测量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高压组合式空气雾化喷嘴雾化实验研究及分析 |
4.1 测量技术及误差 |
4.2 典型工况 |
4.3 旋流器压降对燃烧室雾化影响分析 |
4.4 旋流器油气比对燃烧室雾化影响分析 |
4.5 燃烧室进气压力对燃烧室雾化性能影响 |
4.5.1 慢车工况 |
4.5.2 模拟巡航工况 |
4.6 燃烧室进气温度对燃烧室雾化性能影响 |
4.6.1 慢车工况 |
4.6.2 巡航工况 |
4.7 燃烧室流场分析 |
4.7.1 燃烧室进气压力、温度对燃烧室流场影响分析 |
4.7.2 旋流器压降对燃烧室流场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不同活动量下人体二氧化碳生成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 |
1.2.2 新风量以及新风节能的研究 |
1.2.3 基于二氧化碳的新风设计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不同活动水平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获取方法 |
2.1 现有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测试方法 |
2.2 实验概况 |
2.3 人工气候室 |
2.4 受试者 |
2.5 相关参数及测量 |
2.5.1 环境参数测量和测试方法 |
2.5.2 受试者体型参数测量仪器 |
2.5.3 二氧化碳生成量测量和测试方法 |
2.6 实验工况及流程 |
2.7 数据处理 |
2.8 本章小结 |
3 不同活动水平下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特征以及差异 |
3.1 不同活动水平下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群体特征 |
3.1.1 稳定状态时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变化趋势 |
3.1.2 不同活动水平下每分钟通气量结果 |
3.1.3 不同活动水平下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数值结果 |
3.1.4 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结果与标准和其他研究对比 |
3.2 不同活动水平下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年龄差异 |
3.2.1 不同年龄段人群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结果 |
3.2.2 不同年龄段人群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差异分析 |
3.3 不同活动水平下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性别差异 |
3.3.1 不同性别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结果 |
3.3.2 不同性别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差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预测方程以及新风量计算方程建立 |
4.1 影响人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主要因素 |
4.2 预测方程建立方法 |
4.3 预测方程结果及及应用 |
4.3.1 预测方程结果及预测效果 |
4.3.2 与标准预测方程对比 |
4.4 已有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的研究 |
4.5 已有对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的规定 |
4.5.1 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的计算方法 |
4.5.2 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的规定指标 |
4.6 基于实验结果对不同建筑类型的新风量建议 |
4.6.1 基于预测方程的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计算方程 |
4.6.2 不同活动类型及建筑类型建议人均呼吸所需新风量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表A1 平躺和办公活动水平的年龄性别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表A2 家庭活动水平的年龄、性别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表A3 走步活动水平的年龄、性别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10)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1 测量与采集仪器 |
2.1.1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
2.1.2 电子天平 |
2.1.3 数码摄像机 |
2.1.4 微压差传感器 |
2.1.5 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仪 |
2.1.6 辐射热流计 |
2.1.7 热电偶和数据采集模块 |
2.2 实验方法和实验台设计 |
2.2.1 火焰形态测量方法 |
2.2.2 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实验平台 |
2.2.3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细水雾灭火实验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
3.3 火灾行为 |
3.4 表面温度特性 |
3.4.1 SOC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
3.4.2 辐射热流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
3.5 热释放速率 |
3.5.1 SOC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
3.5.2 辐射热流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
3.6 火焰高度和面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
4.3 火灾危害评价方法 |
4.3.1 气体毒性评价模型 |
4.3.2 热危害评价模型 |
4.4 燃烧行为 |
4.5 热危害 |
4.5.1 热释放速率 |
4.5.2 火焰温度 |
4.5.3 因辐射和高温产生的热影响 |
4.6 气体毒性危害 |
4.6.1 窒息性气体 |
4.6.2 刺激性气体 |
4.6.3 烟气毒性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被动缓解措施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单体电池热失控特性 |
5.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特性 |
5.4.1 SOC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4.2 火焰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4.3 并联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5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的被动缓解措施 |
5.5.1 温度和电压变化规律 |
5.5.2 传播速度 |
5.5.3 传热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主动控制方法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热失控传播动力学过程 |
6.4 热释放速率 |
6.5 燃烧效率 |
6.6 细水雾的冷却功率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奖励 |
四、工程数据手册—孔板章节流流量计的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宽速域连续实时可调超燃直连台设计与实验研究[D]. 陈佳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D]. 牛小飞. 浙江大学, 2021(01)
- [3]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及精度补偿方法研究[D]. 朱义德. 中北大学, 2021(09)
- [4]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贺瑞. 河北大学, 2021(09)
- [5]虚拟仪器在水泵检测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D]. 杨文涛. 扬州大学, 2021(08)
- [6]基于气固鼓泡流化床构效曳力模型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与模拟[D]. 赵云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7]多热源热泵人参干燥室开发与性能试验研究[D]. 赵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航空发动机组合式喷嘴高温高压雾化特性研究[D]. 乔卿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
- [9]不同活动量下人体二氧化碳生成量实验研究[D]. 汪雪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10]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 彭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