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遗传病

一种新的遗传病

一、一种新型遗传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安娜·扎雷特,余厚宏[1](2021)在《胚胎编辑:论人类基因工程限制》文中认为CRISPR使基因编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经济和有效;但以生殖为目的而进行的胚胎编辑,其收益与潜在风险并存,后者主要涉及个人健康、公共安全以及可能促成的一种新型优生学社会后果上。鉴于该技术存在被滥用的可能且美国缺乏相关管制,政府需要采取法律规制和民主协商的方式以防止风险失控;且为实现公共监管与科学进步之平衡,政府须至少确保自由市场不是限制胚胎基因编辑应用的唯一要素。

王冬娟,刘姗,杨静,刘浩,何晓燕,万科星,袁召建,曲一平,欧明才,朱文斌,王洁,赵德华,王维鹏,王治国,邹琳[2](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专家共识》文中认为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在全国多地及世界各国陆续发生,至今尚未完全控制,已有儿童甚至新生儿感染的报道,中国每年约1 500万新生儿出生,需要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筛查,存在潜在风险。结合现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评专业委员会的部分专家,经过讨论,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诊治及随访的系统建议。

张富友[3](2021)在《我国部分地区禽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因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禽星状病毒(Avian astrovirus,AAstV)属于星状病毒科,是危害家禽养殖业的重要病原。AAstV主要包括禽肾炎病毒(Avian nephritis virus,ANV)、鸭星状病毒(Duck astrovirus,DAstV)、鸡星状病毒(Chicken astrovirus,CAstV)、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o AstV)等,可以感染多种禽类,引发雏鸡肾炎、鸭病毒性肝炎、腹泻、发育迟缓和痛风等症状。近年来,禽星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感染普遍,在我国也时有发生,如2017年在山东、江苏等地爆发的新型鹅星状病毒引起的雏鹅内脏型痛风病。此外,CAstV、DAstV等新流行株的出现,也给该病的防控带来较大挑战。为了解禽星状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从8个省份采集的家禽样品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到的禽星状病毒代表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致病性分析,为禽星状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1.禽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针对禽星状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设计通用引物,从江苏等8省区家禽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养殖场和屠宰场等场点采集1210份咽肛拭子样品,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禽星状病毒测序,并根据序列测定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检测到17株禽星状病毒,样品总体阳性率为1.4%,其中包括7株鸡星状病毒(CAstV)、5株禽肾炎病毒(ANV)、2株鸭星状病毒(DAstV)、2株新型鹅星状病毒(Go AstV)和1株新型禽星状病毒(AAstV-3)。值得注意的是,从养殖、屠宰到销售各个环节中,都证实存在禽星状病毒感染。表明禽星状病毒在整个家禽产业链污染较为严重,各个环节之间产品的流通促进了禽星状病毒传播,这也提示我们要加强对禽星状病毒监测。本研究证实了我国禽星状病毒具有遗传多样性,进一步丰富我国家禽星状病毒流行病学资料。2.禽星状病毒分离与鉴定对检测到的禽星状病毒分别通过接种鸡胚、鸭胚和鹅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利用鸡胚可以从鸡源样品分离到ANV和CAstV,利用鸭胚可以从鸭源样品中分离到DAstV,鹅胚可以分离到Go AstV。此外,两株新型鹅星状病毒也可从鸭胚中分离到。这表明分离到的新型鹅星状病毒可以跨宿主传播。对分离株进行外源病毒检测,并挑选可以稳定增殖的鸡星状病毒分离株N-2P株进行纯化定量,然后接种1日龄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观察的15 d内,攻毒组的小鸡状态稳定,未出现死亡,剖检无明显病变。攻毒组7只小鸡中,有3只小鸡的肝脏、脾脏和肾脏中均检测到鸡星状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42.86%。结果表明,该鸡星状病毒分离株可以感染SPF鸡,但是未引起明显的病变,这说明本研究分离到的鸡星状病毒致病性较弱。由此可见,我国存在致病性较弱的禽星状病毒,其危害性不大,这也是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禽星状病毒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会造成更强的致病性,因此要加强对禽星状病毒病预防和控制。3.禽星状病毒基因组特性分析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分离到的17株禽星状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将其与Gen Bank的参考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和3个开放阅读框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并对分离株的抗原表位、跨膜区结构和疏水性进行预测分析。遗传进化分析显示,17株禽星状病毒分布在6个分支,分别为7株鸡星状病毒、2株新型鹅星状病毒、5株禽肾炎病毒、1株新型星状病毒、1株2型鸭星状病毒和1株1型鸭星状病毒。其中分离株G1272只有ORF2区域可以匹配到同源性较高的参考株序列,ORF1a和ORF1b区域与已知序列同源性较低,与DAstV-1、CAstV和DAstV-2等参考株相比,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小于50%。其余分离株在全基因组序列和3个ORF区域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均与其对应的Go AstV、DAstV-1、CAstV、DAstV-2和ANV等参考株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疏水性、抗原表位和跨膜区预测结果显示,全部分离株的3个ORF区域所编码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且全部为亲水性蛋白,只有ORF1a区域预测到4-6个跨膜区结构,在ORF1b和ORF2中未预测到相关结构。本研究对分离到的禽星状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对亲水性等结构的预测分析,不仅证实我国家禽中流行的禽星状病毒具有遗传多样性,而且丰富了禽星状病毒流行病学资料库,为禽星状病毒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若曦[4](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何秋瑞[5](2021)在《三烯霉素A抗胰腺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胰腺癌是一种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癌发病的早期,没有显着特异性症状表现。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所以预后极差,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接近。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严重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药物治疗是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传统化疗药物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疗效非常有限,且毒副作用较大。靶向药物比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胰腺癌靶向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癌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与恶性肿瘤关系非常密切。STAT3在胰腺癌中高度表达并且异常活化。异常活化的STAT3分别存在于胰腺腺泡导管化生、胰腺上皮内瘤变以及各期胰腺癌进展过程中。异常活化的STAT3可以通过调控相关蛋白的过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抗凋亡、侵袭、转移、血管新生以及免疫逃逸等,进一步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抑制异常活化的STAT3,上述病理进展过程均被显着抑制。总之,STAT3在胰腺癌起始和转移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阻断STAT3信号通路可以显着抑制胰腺癌发生和发展。因此,抑制STAT3异常活化是一个治疗胰腺癌有前途的策略。然而,STAT3抑制剂大多效果欠佳且均无上市。因此,发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STAT3抑制剂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天然产物是一个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巨大宝库。为了筛选能够抑制STAT3转录活性的抗胰腺癌天然化合物,我们通过基于细胞的高通量筛选模型(胰腺癌细胞增殖实验&STAT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本课题组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首次发现了一种能够显着抑制STAT3转录活性的抗胰腺癌天然化合物三烯霉素A(Trienomycin A,TA)。该化合物在体外具有显着抗胰腺癌的活性,但具体分子机制不明。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进行抗胰腺癌细胞增殖和STAT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高通量筛选,获得了先导化合物TA。在高通量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TA既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的细胞增殖,也可以显着抑制STAT3的转录活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A与STAT3理论上可以稳定结合。SPR实验结果表明,TA及其类似物可以与STAT3有效结合,亲和力KD值在4.42μM-18.00μM之间。综合考虑,我们选择TA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抗胰腺癌活性和分子机制的研究。2.T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生长、迁移及侵袭。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实验表明,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入侵。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显示,TA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而不诱导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核质分离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A显着抑制STAT3的磷酸化、核转移和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3.T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皮下荷瘤实验结果表明,TA显着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免疫组化实验表明,TA显着抑制肿瘤增殖相关因子Ki67和PCNA表达。H&E染色结果发现,TA对小鼠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A抑制体内STAT3的磷酸化。QPCR实验表明,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结果发现,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4.TA抗胰腺癌的分子机制阐释及其药代动力学评价。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显着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RNA-seq实验表明,TA显着调控癌症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A显着性调控关键的生物学过程和异常活化的信号通路包括:JAK/STAT信号通路等。此外,药代动力学评价结果发现,TA具备一定的成药潜力,其水溶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综上所述,天然化合物TA作为潜在治疗胰腺癌的新型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醒海[6](2021)在《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流感病毒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之一,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家禽及候鸟等自然宿主中,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对国家生物安全、产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该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季节性流感、流感大流行和人感染动物流感等。候鸟是H3N8、H9N2和H5N8等众多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库,且这些病毒持续在我国候鸟中流行传播。近年来它们又出现新的生物表型或基因特性,如水禽不仅呈现无症状携带流感病毒,也出现了感染甚至致死的现象;部分候鸟来源的病毒,可发生水禽-陆禽的传播;出现禽源H9N2、H5N8感染人的现象。这些亚型病毒在中国候鸟中的流行、进化及引发公共卫生风险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监测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流行动态为切入点,研究内容包括发现候鸟禽流感病毒的亚洲-北美地区跨洲际传播的证据,揭示候鸟禽流感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禽流感病毒家禽-野禽间跨物种感染的证据,评估候鸟源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能力以及识别决定禽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人的分子特征。第一部分:中国东部地区候鸟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在全球候鸟迁徙背景下,选取途经我国东部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候鸟停歇与聚集地(湖南东洞庭湖、环渤海湾湿地、内蒙古图牧吉、上海崇明东滩)开展了2016-2019年为期四年的主动预警监测,分离跨洲际传播或新型重配候鸟源禽流感病毒株,并测定其全基因序列。监测过程中本研究共采集了来自96种不同鸟类的35604份样本,分离得到88株病毒,候鸟禽流感病毒携带率约为0.247%。亚型多样性分析表明分离毒株涵盖12种HA和9种NA组成的23种不同亚型。其中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3、H6、H9亚型为优势流行毒株。病原学及血清学数据证明H9N2禽流感病毒在候鸟内广泛流行,H9N2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包括纵纹腹小鸮、红隼、苍鹰和雉鸡多种野生鸟类,在小型多宿主生态系统中H9N2可以发生有效的种间传播。自2020年10月底以来,H5N8病毒中国中东部候鸟中引发疫情。本研究证实了H5N8对大天鹅、尤鼻天鹅等候鸟的感染,确定2020 HPAIV H5N8为2.3.4.4b谱系。抗原性分析发现,由于抗原漂移,当前家禽H5疫苗株对2020年HPAIV H5N8病毒保护力下降,病毒传入家禽并大面积流行的风险极大,需要及时更新家禽候选疫苗株,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实施预防措施。第二部分: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本研究进而对禽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在天然宿主中的进化速率及基因片段溯源分析:基于不同时间点分离的病毒之间遗传差异和时间分布,采用贝叶斯MCMC方法,估算各个基因片段进化变异的总体速率并推断其最近共同祖先(t MRCA)的年代。重点关注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候鸟禽流感病毒的洲际联系:利用病原基因组序列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候鸟迁徙数据,分析病毒基因片段转移的方向性,通过各基因片段的地理溯源来确定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候鸟禽流感病毒的洲际联系,确定可能的病毒引入途径,解析候鸟在大陆之间和大陆内部的禽流感病毒流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系统发育分析揭示部分亚型AIVs基因片段存在洲际间的沟通与传播。遗传变异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候鸟AIVs基因片段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亚型及不同鸟种间出现基因节段流通与传播。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候鸟中广泛流行,且基因型十分丰富,分离到的8株H3N8禽流感病毒可以分为7个基因型。H13、H3N8亚型内部基因节段存在洲际间的沟通与传播。系统发生及基因型分析研究发现H9N2禽流感病毒存在由家禽向野禽溢出的现象。对2020 HPAIV H5N8进行各基因节段溯源,结合系统发生地理学及候鸟迁徙路线证明了2020年中国候鸟中流行的H5N8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毒株,随候鸟迁徙由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引入我国,明确了新型重排H5N8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的进化地位和起源,揭示了H5N8禽流感病毒株在欧亚大陆内的洲内传播及非洲-欧亚大陆的洲际间传播的现象。第三部分:候鸟禽流感病毒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在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展候鸟禽流感病毒新型重配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在非天然宿主中的致病与传播能力评估。针对首次出现感染人的2020 HPAIV 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采用哺乳动物模型评估其在不同宿主上的致病性及传播能力,评估其公共卫生风险;针对由家禽溢出到野鸟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我们结合病毒基因组变异分析,受体结合偏好性与哺乳动物致病性及传播能力分析,系统评估其公共卫生风险;针对在候鸟中广泛流行的多个基因型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我们评估其受体结合能力,利用小鼠、豚鼠、雪貂等动物模型检测其在哺乳动物致病性及传播能力,分析研判H3N8亚型人群间传播的潜在风险。生物学特性评估发现H5N8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风险仍然很低,此判断基于H5N8禽流感病毒偏好与禽类受体结合,而且在豚鼠中不具备传播能力的研究数据。尽管近来首次出现2020 HPAIV H5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状况,本研究证实H5N8禽流感病毒尚不具备在人际间流行的潜力,提示其产生的公共卫生威胁有限。由家禽溢出到候鸟的H9N2毒株结合人样受体后,可以在豚鼠及雪貂模型间通过直接接触及呼吸道飞沫途径进行高效传播,这些结果强调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能够引发人际间流行的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受体结合检测证实H3N8毒株普遍具有结合人样受体的能力,在豚鼠模型中具备高效的接触传播及呼吸道飞沫传播能力。候鸟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感染人类并在人群中传播的潜在风险。第四部分:候鸟源H3N8禽流感病毒在哺乳间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在候鸟源H3N8禽流感病毒的哺乳间传播评估过程中,本研究发现T222毒株不能在雪貂模型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T222豚鼠适应1代毒株可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我们选择传播能力差异明显但遗传背景相似的以上两株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结合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了PB1-S524G突变质粒并拯救r T222-S524G突变体。采用体外聚合酶活性检测,我们证实PB1-S524G突变增强了病毒聚合酶活性。进一步利用小鼠、豚鼠和雪貂等动物模型,发掘决定H3N8亚型哺乳动物间传播的关键分子标记。本研究证实PB1-S524G突变可以赋予H3N8在雪貂间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的能力。PB1-S524G突变增强了病毒体内外复制能力,提高病毒在小鼠及雪貂上呼吸道的病毒复制滴度,加剧了由病毒导致的雪貂肺脏的病理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B1-S524G是影响候鸟H3N8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上致病及传播能力的关键分子标记。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持续加强对候鸟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及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进行评估,进一步加强候鸟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禽流感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刘雨婷[7](2021)在《青蒿素衍生物和BTK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银屑病,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等。其中,SLE由于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复杂,免疫异常的表型多样,几乎覆盖整个免疫系统,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B细胞功能及表型异常是SLE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记忆性B细胞在自身免疫反应中快速应答,并维持自身反应性抗体分泌细胞的分化。近年发现的一群具有记忆性表型的年龄相关的B细胞(age-associated B cells,ABCs)亚群随SLE疾病进展快速扩增,其变化趋势与SLE应答指数高度相关。因此,探究调控ABCs分化及功能的通路,明确候选药物对ABCs形成及病理效应的影响,将有助于发现指示疾病预后和预测药物疗效的特征性细胞亚群,据此提高SLE治疗手段的有效性。RA与SLE同为典型的自身免疫介导的风湿性疾病,以滑膜炎症、破骨细胞过度分化所致骨破坏为主要病理特征,患者可出现关节变形及进行性关节功能丧失。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泌大量RA相关的自身抗体,通过Fcγ受体交联信号促进破骨前体细胞分化;同时,浸润在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B细胞还可通过产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增强关节部位破骨形成作用。因此寻找具有理想活性窗口的B细胞胞内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可望通过多环节干预,阻断RA的病理过程。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马来酸蒿乙醚胺(SM934)是治疗SLE的候选新药,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本课题研究发现,SM934对狼疮模型小鼠MRL/lpr的治疗作用,与其控制淋巴器官和肾脏中ABCs的扩增、改变异常的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ABCs细胞是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应答指数高度相关的记忆性B细胞亚群。通过在疾病各进展阶段采用SM934干预,检测狼疮相关自身抗体指标及肾炎相关血生化、尿液指标,综合考察免疫细胞表型和能量代谢模式,结果发现:1)MRL/lpr小鼠脾脏和肾脏中ABCs细胞数量快速增加,与疾病活动指征呈正相关性;2)脾脏中B细胞的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随疾病进展显着增强,而肾脏中浸润的B细胞的代谢水平低于正常小鼠,两者呈现出相反的能量代谢变化趋势;3)SM934在疾病确立阶段干预治疗,显着减少MRL/lpr小鼠免疫器官和肾脏中的ABCs细胞,该抑制作用与治疗作用呈正相关;4)SM934治疗,逆转了疾病进展期MRL/lpr小鼠免疫器官和肾脏中B细胞的异常能量代谢模式。临床近95%的SLE患者并发关节炎和关节痛,狼疮性关节炎的疾病表征与早期RA类似。姥鲛烷(pristane)诱导的狼疮模型是典型的SLE伴随RA的实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自身免疫反应和炎症的病理机制。本研究运用pristane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pristane-induced arthritis,PIA)模型开展SM934对狼疮伴发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M934口服给药1)显着降低PIA模型小鼠的关节临床评分和关节炎症;2)降低血清中自身抗体和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机制研究发现,SM934通过干预巨噬细胞极化,改变关节腔炎症微环境,改善关节损伤。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和Fcγ受体(Fc gamma receptor,FcγR)信号的关键调节分子,参与包括RA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靶向BTK能够调节多种RA相关的免疫细胞(B细胞和髓系细胞)功能,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SOMCL-17-016是高度激酶选择性的新结构三环类BTK抑制剂,本课题研究发现其具有优异的体内外免疫抑制活性。运用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证实SOMCL-17-016口服治疗显着改善CIA模型小鼠的关节损伤和炎症,且效价高于第一代BTK抑制剂Ibrutinib及第二代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SOMCL-17-016通过抑制BTK,1)降低B细胞产生RA相关自身抗体水平;2)减少滑膜炎症部位浸润的RANKL分泌型B细胞数量,改变关节局部破骨细胞的分化环境;3)通过抑制RANK-BTK-PLCγ2信号通路抑制破骨前体细胞分化。SOMCL-17-016靶向BTK,干预激酶调控的多个信号通路及免疫学事件,快速起效缓解CIA症状,有望成为治疗RA的候选药物。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关键细胞亚群和胞内信号分子在SLE和RA疾病进展和组织损伤中的病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确证BTK抑制剂SOMCL-17-016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疗效作用,进一步探究了青蒿素衍生物SM934治疗SLE的作用机制,初步建立其疗效作用与对敏感细胞亚群调控作用的内在关联,将有助于发现和确立新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候选药物和治疗靶点。

孙重阳[8](2021)在《海马-外侧隔核环路调控本能行为的机制解析》文中指出目前,全球神经精神疾病的医疗负担占全部疾病的13%,居所有疾病之首。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不可预知地间歇性发作、高比率的精神共患病、升高的过早死亡率等,一直以来受到人们关注的重视。癫痫患者处于高意外死亡风险之下,其可能的原因是癫痫发作损伤了特定的神经环路,这些环路的损伤可能引起与环境线索处理和防御行为的异常。海马是癫痫中极易受损的脑区。生理状态下,海马被认为参与环境探索与认知过程。外侧隔核是海马两大主要的输出核团之一,而且外侧隔核大量投射到下丘脑、杏仁核等与防御行为相关的皮层下脑区。海马-外侧隔核环路有可能参与环境线索处理与防御行为之间神经环路的调节,但其具体环路机制尚未得到阐明。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我们研发了基于光遗传学和在体电生理的神经环路调控和解析工具,即一种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对电极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这种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能够在海马和外侧隔核脑区实现独立的植入和步进。此外,这种电极还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抗干扰能力强、长期记录稳定性好等优势,适用于多脑区同步行为电生理记录,是一种可靠的基于光遗传学和电生理的神经环路调控和解析工具。为了研究癫痫导致防御行为异常的环路机制,采取向小鼠的海马定向注射KA的方法,构建了颞叶癫痫小鼠模型,该模型在组织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上都表现出与癫痫相似的表型。采用捕食者恐惧行为学测试对小鼠的防御行为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癫痫小鼠的防御行为存在异常,对捕食者的防御行为减弱。电生理数据显示,海马-外侧隔核环路通过θ和α波参与环境线索和防御行为之间的调节。综上所述,新开发的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适用于多脑区同步电生理记录,结合光遗传学有利于神经环路解析的研究。海马-外侧隔核环路的α波参与防御行为调控,癫痫小鼠中该环路的θ波异常导致防御行为异常。研究颞叶癫痫小鼠模型中海马-外侧隔核环路在防御行为中的异常,对于理解癫痫患者意外死亡率升高的原因以及寻求可能的干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王子月[9](2021)在《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的超灵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表观遗传是指DNA不发生变化而基因表达或细胞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表观遗传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通过控制基因的表达和转录来调控生物体的胚胎形成和基因组印记等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细胞表观遗传水平异常可导致发育障碍、老年痴呆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所以,表观遗传可以为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机遇。研究者已经研究了多种生物表观遗传的分子学基础,并且发现了一系列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其中主要包括DNA甲基化、DNA羟甲基化、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R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准确检测这些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不仅对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也具有极大价值。用于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印迹法、同位素测定法、质谱法和免疫吸附法。但它们存在灵敏度较低、耗时长、样品量大、需要放射性物质、涉及昂贵的仪器、样品制备复杂、操作耗费劳力等不足。本文以DNA甲基化、DNA羟甲基化、ncRNA、RNA甲基化为研究对象,结合量子点(quantum dot,QD)、磁珠(magnetic bead,MB)等新型材料与核酸扩增、荧光光谱分析、单分子检测等技术,发展了一系列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发展了一种基于单个QD的纳米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利用三环连接酶链式反应(ligase chain reaction,LCR)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实现超灵敏检测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ytosine/guanine dinucleotides,CpG)岛和非CpG岛的DNA甲基化。我们设计了两组DNA探针(X和Y,X’和Y’),在热稳定DNA连接酶存在时,探针X和Y可以与甲基化的DNA相邻杂交来获得连接的XY产物,该连接的XY产物可以作为探针X’和Y’的模板来产生X’Y’产物。所得到的X’Y’产物又可以作为模板来连接探针X和Y,导致继续产生XY产物。在热变性条件下,不断的相邻杂交将诱导三环LCR扩增产生大量的XY产物。随后我们将XY产物与捕获探针和报告探针杂交,形成三明治杂交物。该杂交物可以聚集在605QD表面来获得605QD-寡核苷酸-Cy5纳米结构,从而诱导从605QD到Cy5的高效FRET和Cy5信号的发射。该纳米传感器可以在单个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分辨率下检测DNA甲基化,且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低至1.00×10-17M,动态范围可达7个数量级。此外,该纳米传感器可以区分低至0.01%的甲基化水平,还可以检测到人类肺癌细胞中的DNA甲基化,在准确的表观遗传学评估和早期癌症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2、发展了一种无标记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利用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选择性氧化为5-甲酰基胞嘧啶(5-formylcytosine,5f C)、随后转化为尿嘧啶(uracil,U)的原理,结合连接介导的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技术,实现了对5hmC和5mC的区分。5hmC-DNA先被高钌酸钾(KRuO4)氧化,然后被重亚硫酸盐/氢氧化钠(NaOH)处理,5hmC将会变成U。随后该探针作为挂锁探针连接的模板来启动等温RCA反应,生成大量长度不同的单链DNA片段,最终使用SYBR green II荧光染料进行定量。该方法灵敏度高,LOD为3.48×10-14f M,甚至可以在混合物中区分低至0.01%的5hmC-DNA,并且能够在血清样本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该实验为超灵敏的5hmC检测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对甲基化/去甲基化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发展了一种基于单个QD-FRET的纳米传感器,利用无铜和无酶循环点击化学介导LCR的原理检测micro RNAs(miRNAs)。我们设计了两种分别用叠氮化物(azide,N3)和二苯并环辛炔(dibenzocyclooctyne,DBCO)修饰的DNA探针(DNA探针1和2),在miRNA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无铜和无酶点击化学反应,并产生探针1-2连接产物。我们又设计了另外两种用N3和DBCO修饰的DNA探针(DNA探针3和4),使得与探针1-2连接产物杂交并产生探针3-4连接产物。然后,探针1-2连接产物和探针3-4连接产物都能作为模板,引发循环点击化学介导的三环LCR扩增,扩增获得的产物被基于单个QD的FRET纳米传感器检测。该实验不涉及任何逆转录、铜催化剂和连接酶,灵敏度高(LOD为3.87×10-17 M)、特异性强,甚至可以区分单碱基错配。此外,该实验还可以进一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miRNA-155,并且可以区分miRNA-155在健康人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4、发展了一种单分子计数生物传感器,利用N6-甲基腺苷(methylation of adenosines at the N6 position,m6A)修饰敏感的核酸内切酶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介导的扩增,超灵敏检测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的m6A。m6A位点阻断了毒素蛋白(Maz F)内切酶对目标序列的切割,导致目标序列可以与捕获探针和引物探针杂交,形成三明治杂交结构。接下来,MB与三明治杂交结构进行结合,然后引入TdT酶,驱动大量带有荧光基团的单核苷酸高效聚合到三明治杂交结构上进行信号扩增反应,最后经过MB的分离、核酸外切酶I(exonuclease I,Exo I)的消化,实现对荧光基团的单分子计数检测。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LOD为2.24×10-17M,并且具有在1.00×10-16M到1.00×10-9M 7个数量级之间的大动态范围。该方法可以从m6A-m RNA和对照m RNA混合物中区分出低至0.01%的m6A-m RNA水平,甚至可以准确地对血清样品中和3个细胞中的m6A-m RNA水平进行量化。该实验为超灵敏m6A检测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对甲基化/去甲基化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付琦媛[10](2021)在《河北地区PED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与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仔猪腹泻病一直是困扰猪群健康的重要疾病,引起该病最主要的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经典毒株及其变异株。本研究分析了河北地区PEDV的流行趋势,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的鉴别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方法。同时针对重要的PEDV S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比较了PEDV S蛋白不同截短体的免疫原性,为PEDV新型亚单位疫苗设计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PEDV经典株与变异株纳米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本研究参照Gen Bank中PEDV CV777和HBQHD1的S基因序列,使用3条特异性引物,以纳米金颗粒作为热导介质,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建立了一种能够区分PEDV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双重纳米RT-PCR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能特异性鉴别PEDV经典株和变异株,与其他病原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能检测出经典株CV777和变异株HBQHD1重组质粒标准品的下限分别为5.68×102拷贝/μL和4.93×102拷贝/μL,其敏感性较普通RT-PCR高100倍。2.河北地区PED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以建立的双重纳米RT-PCR检测方法为基础,对河北地区收集到的151份病料进行检测,得到15株强阳性毒株。参照Gen Bank中PEDV的S1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河北省PEDV优势流行毒株为G2b亚型,但亦存在少数G1a亚型的流行。遗传进化分析的结果为PEDV疫苗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3.PEDV S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对PEDV S蛋白不同结构域进行真核表达,并对其亚单位疫苗进行免疫原性研究。分别使用PEDV S蛋白、PEDV S1蛋白和PEDV RBD蛋白免疫小鼠。分别于0 d、14 d和28 d采集小鼠血清进行血清Ig G测定试验,于28 d进行血清中和实验;于28 d处死小鼠后,对淋巴细胞进行分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3+CD8+淋巴细胞亚型比例、用MTT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小鼠细胞IFN-γ、IL-4因子检测来评估PEDV亚单位疫苗免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三种真核表达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都能够使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其中以PEDV S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效果最优。研究结果为PED的治疗和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一种新型遗传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遗传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胚胎编辑:论人类基因工程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胚胎基因编辑实践评估
    (一)潜在益处
    (二)潜在的风险
        1. 个人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风险。
        2. 不良的社会后果。
        3. 与优生学相关联的危险社会后果。
三、监管设想
    (一)美国的现行管控
    (二)英国的现行管控
    (三)其它管制选项
四、反对监管?
    (一)生殖权利和生育自主权
    (二)科学问题政治化
五、结语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1.1 健康教育与知情同意
    1.2 标本处理
        1.2.1 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新生儿的样本检测前处理
        1.2.2 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生儿样本检测
        1.2.3 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生儿的标本后处理
    1.3 初筛阳性者复查
2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随访与管理

(3)我国部分地区禽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因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病原学
        1.1.1 病毒分类
        1.1.2 病毒基因组结构
        1.1.3 病毒结构蛋白
    1.2 流行病学
    1.3 临床症状及致病机理
    1.4 检测方法
        1.4.1 电镜检测
        1.4.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4.3 病毒分离和细胞培养
        1.4.4 分子学检测方法
        1.4.5 高通量测序
    1.5 预防和控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实验动物
        2.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2.1.4 主要试剂及配制
        2.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方法
        2.2.1 禽星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2.2 病毒的分离鉴定
        2.2.3 禽星状病毒的基因组特性
3 结果
    3.1 禽星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3.1.1 禽星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1.2 基于RdRp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
        3.1.3 禽星状病毒的分布情况
    3.2 病毒的分离鉴定
        3.2.1 病毒的分离
        3.2.2 外源病毒检测结果
        3.2.3 半数感染量(EID_(50))测定结果
        3.2.4 致病性试验
    3.3 禽星状病毒的基因组特性
        3.3.1 核苷酸同源性分析
        3.3.2 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3.3.3 禽星状病毒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
        3.3.4 蛋白的抗原表位预测分析
        3.3.5 蛋白的跨膜区结构预测分析
        3.3.6 蛋白疏水性预测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及研究成果

(4)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及其危害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前期研究进展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3.3 衍生物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6.2.9 RSA测试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6.2.1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1.3.2 CM的潜在疗法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3.1 衍生物的设计
        3.2 衍生物的合成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致谢

(5)三烯霉素A抗胰腺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1.1.1 胰腺癌的概念与风险因素
        1.1.2 胰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1.1.3 胰腺癌的分类与临床分期
        1.1.4 胰腺癌的病理过程和症状
        1.1.5 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手段
    1.2 STAT3信号通路的概论
        1.2.1 STAT3经典信号通路的表述
        1.2.2 STAT3信号通路与肿瘤发展
        1.2.3 STAT3信号通路与肿瘤治疗
    1.3 STAT3 蛋白的简介
        1.3.1 STAT3蛋白结构与功能概述
        1.3.2 STAT3是抗胰腺癌潜在靶标
        1.3.3 STAT3抗肿瘤抑制剂的简介
    1.4 Trienomycin A的研究背景
        1.4.1 Trienomycin A发现与富集
        1.4.2 Trienomycin A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设计思路
        1.5.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2 研究策略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靶向STAT3信号通路高通量筛选及先导化合物的获得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耗材
        2.2.4 溶液配方
        2.2.5 实验方法
    2.3 结果和讨论
        2.3.1 抗胰腺癌细胞增殖高通量筛选及结果
        2.3.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高通量筛选及结果
        2.3.3 TA与STAT3的分子对接
        2.3.4 TA与STAT3相互作用验证
    2.4 小结
第三章 Trienomycin 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耗材
        3.2.4 溶液配方
        3.2.5 实验方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STAT3蛋白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
        3.3.2 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3.3.3 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
        3.3.4 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
        3.3.5 TA阻滞胰腺癌细胞周期而不诱导细胞凋亡
        3.3.6 TA抑制STAT3的磷酸化与核转移
        3.3.7 TA抑制STAT3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
    3.4 小结
第四章 Trienomycin 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耗材
        4.2.4 溶液配方
        4.2.5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A显着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
        4.3.2 TA抑制肿瘤增殖相关因子的表达
        4.3.3 TA对小鼠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毒性
        4.3.4 TA抑制体内STAT3的磷酸化
        4.3.5 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mRNA表达
        4.3.6 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
    4.4 小结
第五章 Trienomycin A抗胰腺癌分子机制及其药代动力学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耗材
        5.2.4 溶液配方
        5.2.5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
        5.3.2 TA抑制体外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
        5.3.3 TA引起胰腺癌细胞的基因差异性表达
        5.3.4 TA调控基因的GO功能分析
        5.3.5 TA调控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5.3.6 T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与表格索引
致谢
个人简历

(6)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流感病毒病原学
        1.1 流感病毒概述
        1.2 流感病毒病原生态学特点
    第二章 流感病毒受体
        2.1 流感病毒受体概述
        2.2 唾液酸的结构及种类
        2.3 不同动物唾液酸受体的异质性
        2.4 不同物种间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的分布
        2.5 病毒结合不同唾液酸受体的分子机制
        2.6 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研究方法
    第三章 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
        3.1 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发生
        3.2 影响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病原因素-基因突变
        3.3 影响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病原因素-基因重组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中国东部地区候鸟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用鸡胚和细胞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1.4 样品采集
        1.1.5 禽流感病毒分离
        1.1.6 禽流感病毒RNA的提取
        1.1.7 禽流感病毒高通量测序
        1.1.8 候鸟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
        1.2 结果
        1.2.1 样品采集及毒株分离情况
        1.2.2 候鸟AIVs亚型多样性和宿主特异性
        1.2.3 H9N2 禽流感病毒在候鸟中流行的血清学调查
        1.2.4 2020 年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检测及抗原性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用毒株
        2.1.2 候鸟源禽流感病毒基因组收集及比对
        2.1.3 系统发生分析
        2.1.4 进化动力学的空间系统发育重建
        2.2 结果
        2.2.1 候鸟源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2.2.2 候鸟源H9N2 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2.2.3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2.2.4 候鸟源H13 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2.2.5 候鸟源H5N8 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受体结合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毒株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红细胞法检测禽流感病毒受体
        3.1.5 糖芯片法检测禽流感病毒受体
        3.2 结果
        3.2.1 候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法受体测定
        3.2.2 候鸟禽流感病毒糖芯片法受体测定
        3.2.3 候鸟禽流感病毒结合聚糖结构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候鸟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跨种传播能力评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毒株
        4.1.2 实验用动物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小鼠致病性实验
        4.1.6 豚鼠间传播实验
        4.1.7 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实验
        4.2 结果
        4.2.1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
        4.2.2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4.2.3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雪貂间传播
        4.2.4 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
        4.2.5 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4.2.6 候鸟H3 亚型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4.2.7 候鸟T222 分离株及豚鼠适应一代毒株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在哺乳间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用毒株、细胞及载体
        5.1.2 实验用动物
        5.1.3 主要试剂
        5.1.4 主要仪器
        5.1.5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RNA提取
        5.1.6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c DNA制备
        5.1.7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全基因组及载体扩增
        5.1.8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5.1.9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及其突变株的体外拯救
        5.1.10 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检测
        5.1.11 病毒滴定和复制动力学测定
        5.1.12 动物实验
        5.1.13 雪貂适应1 代毒株测序
        5.1.14 雪貂适应1 代毒及受体结合能力检测
        5.1.15 病理及组化
        5.1.16 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T222 毒株及T222-G1 毒株氨基酸差异比对
        5.2.2 rT222-wild及 rT222-S524G突变株拯救
        5.2.3 rT222-wild及 rT222-S524G豚鼠间传播
        5.2.4 rT222-wild及 rT222-S524G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
        5.2.5 rT222-wild及 rT222-S524G雪貂间传播变异分析
        5.2.6 雪貂适应1 代毒株受体结合检测
        5.2.7 PB1-S524G增强了病毒聚合酶活性
        5.2.8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的体外复制能力
        5.2.9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的体内复制能力
        5.2.10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
        5.2.11 PB1-S524G增加了H3N8 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青蒿素衍生物和BTK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1.2.1 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
        1.2.2 B细胞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致病机制
        1.2.3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策略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
        1.3.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1.3.2 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理
        1.3.3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动物模型
        1.3.4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策略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青蒿素衍生物SM934 调控ABCs细胞分化及代谢状态治疗SLE的作用机制探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药物及试剂
        2.2.2 仪器及耗材
        2.2.3 试剂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动物
        2.3.2 小鼠分组及给药
        2.3.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制备
        2.3.4 血生化指标检测
        2.3.5 肾脏浸润单核细胞(kidney mononuclear cells,KMNCs)制备
        2.3.6 细胞分选
        2.3.7 Seahorse XF96 线粒体压力细胞代谢测试实验
        2.3.8 流式细胞术
        2.3.9 血清抗自身抗体测定
        2.3.10 蛋白尿检测
        2.3.11 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2.3.12 组织免疫荧光
        2.3.13 TLR激动剂诱导B细胞反应
        2.3.14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MRL/lpr小鼠脾脏中ABCs增加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2.4.2 SM934 治疗抑制脾脏中ABCs的同时改善MRL/lpr小鼠疾病指征
        2.4.3 SM934 治疗改善MRL/lpr小鼠脾脏中B细胞分化异常
        2.4.4 SM934 治疗改善MRL/lpr小鼠脾脏B细胞代谢异常
        2.4.5 MRL/lpr小鼠肾脏中ABCs浸润随周龄增大而增多
        2.4.6 SM934 治疗抑制MRL/lpr小鼠肾脏中ABCs细胞浸润
        2.4.7 SM934 抑制TLR受体激活影响的B细胞代谢
    2.5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青蒿素衍生物SM934对Pristane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药物及试剂
        3.2.2 仪器及耗材
        3.2.3 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
        3.3.2 PIA模型建立及小鼠分组给药
        3.3.3 小鼠关节临床评分
        3.3.4 血清抗体检测
        3.3.5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
        3.3.6 组织病理学分析
        3.3.7 甲苯胺蓝染色
        3.3.8 液相悬浮系统检测血清及结关节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
        3.3.9 细胞培养
        3.3.10 BMDM提取及分化
        3.3.11 SM934 对巨噬细胞向M1 型极化的影响
        3.3.12 SM934 对巨噬细胞向M2 型极化的影响
        3.3.13 细胞免疫荧光
        3.3.14 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3.3.1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3.3.16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SM934 治疗改善PIA发病严重程度及关节病变
        3.4.2 SM934 治疗降低PIA小鼠血清自身抗体水平
        3.4.3 SM934 治疗降低PIA小鼠脾脏炎性细胞浸润
        3.4.4 SM934 治疗体内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3.4.5 SM934 治疗体外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3.4.6 SM934 影响Stat1和Stat6 的磷酸化调节巨噬细胞极化
    3.5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新型三环类BTK抑制剂SOMCL-17-016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药物及试剂
        4.2.2 仪器及耗材
        4.2.3 试剂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动物
        4.3.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制备
        4.3.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RAW264.7 细胞毒性实验
        4.3.4 丝裂原(Con A和 LPS)诱导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4.3.5 OVA诱导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4.3.6 小鼠CIA模型建立
        4.3.7 CIA小鼠分组及给药
        4.3.8 OVA小鼠血清抗OVA特异性抗体检测
        4.3.9 CIA小鼠临床评分标准
        4.3.10 组织病理学分析
        4.3.11 Micro-CT
        4.3.1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4.3.13 CIA小鼠血清抗CⅡ特异性抗体检测
        4.3.14 液相悬浮系统检测血清及结关节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
        4.3.15 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
        4.3.16 细胞培养
        4.3.17 组织免疫荧光
        4.3.18 人血细胞沉渣PBMC分离
        4.3.19 PBMC体外刺激体系
        4.3.20 破骨细胞分化
        4.3.21 TRAP染色
        4.3.22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4.3.23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SOMCL-17-016 体外免疫抑制活性
        4.4.2 SOMCL-17-016 抑制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反应
        4.4.3 SOMCL-17-016 改善CIA小鼠临床评分及骨侵蚀程度
        4.4.4 SOMCL-17-016 抑制自身反应性B细胞效应及病理因子产生
        4.4.5 SOMCL-17-016 抑制滑膜B细胞产生RANKL及破骨前体细胞分化
    4.5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海马-外侧隔核环路调控本能行为的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癫痫及其精神共患病与意外死亡率
        1.2.2 防御行为及其环路机制研究
        1.2.3 癫痫导致的防御行为异常及其可能的环路机制
    1.3 神经环路解析技术概述
第2章 新型可步进微丝电极阵列的研发及其性能评估
    2.1 背景和意义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新型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制备
        2.2.3 新型可步进式光电极阵列的制备
        2.2.4 电极修饰
        2.2.5 病毒注射
        2.2.6 海马-外侧隔核双脑区电极植入
        2.2.7 自由探索行为学范式
        2.2.9 电极记录位点的组织学验证
    2.3 研究结果
        2.3.1 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的设计原理
        2.3.2 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的制备流程评价
        2.3.3 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的物理性能评价
        2.3.4 可步进式微丝电极的手术植入效果
        2.3.5 电极信号质量及长期稳定性评价
        2.3.6 可步进式光电极阵列的功能验证
    2.4 实验结果讨论
第3章 癫痫小鼠海马-外侧隔核环路功能异常
    3.1 背景和意义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病毒注射
        3.2.3 捕食者恐惧行为学测试
        3.2.4 c-Fos表达实验
        3.2.5 新型可步进式微丝电极阵列的制备
        3.2.6 海马-外侧隔核双脑区电极植入
        3.2.7 电生理信号的记录和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颞叶癫痫小鼠模型的评估
        3.3.2 海马-外侧隔核环路参与防御行为
        3.3.3 癫痫动物海马-外侧隔核环路异常
    3.4 实验结果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的超灵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观遗传概述
    1.2 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
        1.2.1 DNA甲基化
        1.2.2 DNA羟甲基化
        1.2.3 非编码RNA(ncRNA)
        1.2.4 RNA甲基化
        1.2.5 组蛋白修饰
    1.3 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研究意义
    1.4 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
        1.4.1 传统检测方法
        1.4.2 新型检测方法
    1.5 本论文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5.1 解决的科学问题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单个量子点的纳米传感器实现超灵敏检测5-甲基化胞嘧啶
    2.1 介绍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材料
        2.2.2 亚硫酸氢盐处理DNA
        2.2.3 三环LCR扩增
        2.2.4 ExoⅠ和ExoⅢ处理
        2.2.5 凝胶电泳
        2.2.6 杂交反应
        2.2.7 稳态荧光测量
        2.2.8 基于全内反射荧光(TIRF)的单分子检测
        2.2.9 细胞培养和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结果和讨论
        2.3.1 检测DNA甲基化的原理
        2.3.2 方案原理的可行性验证
        2.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4 单分子展示图
        2.3.5 灵敏度分析
        2.3.6 混合物中DNA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2.3.7 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2.4 结论
第三章 连接介导的滚环扩增技术选择性检测DNA 5-羟甲基胞嘧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连接介导的RCA
        3.2.3 荧光光谱测定和凝胶电泳分析
        3.2.4 对血清样本中5hmC-DNA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选择性检测5hmC的原理
        3.3.2 方案原理的可行性验证
        3.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4 灵敏度分析
        3.3.5 检测有两个5hmC位点的5hmC-DNA-2
        3.3.6 选择性分析
        3.3.7 实际样品中回收率检测
    3.4 结论
第四章 点击化学介导的单个量子点纳米传感器精确检测组织中的micro RNA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无酶无铜点击化学介导的三环LCR
        4.2.3 荧光光谱测定和凝胶电泳分析
        4.2.4 实际样本中mi RNA-155 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检测miRNA的原理
        4.3.2 凝胶电泳和荧光测定验证
        4.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4.3.4 灵敏度分析
        4.3.5 特异性分析
        4.3.6 实际样品中miRNA-155的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基于毒素蛋白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扩增超灵敏检测N~6-甲基腺苷修饰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MazF介导的切割反应和杂交反应
        5.2.3 杂交产物与链霉亲和素包裹的MB的结合
        5.2.4 TdT介导的延伸反应和Exo I辅助的探针消化反应
        5.2.5 荧光光谱的测量
        5.2.6 单分子检测和数据分析
        5.2.7 凝胶电泳
        5.2.8 混合物中的m~6A-mRNA甲基化水平检测
        5.2.9 序列的特异性检测
        5.2.10 FTO去甲基化能力的检测
        5.2.11 在血清样本中检测m~6A-mRNA
        5.2.12 细胞培养和mRNA的提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检测m~6A-mRNA的原理
        5.3.2 方案原理的可行性验证
        5.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5.3.4 灵敏度分析
        5.3.5 序列的特异性分析
        5.3.6 甲基化水平分析
        5.3.7 去甲基化能力的分析检测
        5.3.8 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已发表学术论文14篇
    二、申请发明专利5项
    三、参与基金3项
    四、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 21项
致谢

(10)河北地区PED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与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PEDV概述
        1.1.1 PEDV病原学
        1.1.2 PEDV的理化性质
        1.1.3 PEDV的培养嗜性
    1.2 PED的流行病学
        1.2.1 PED国外流行情况
        1.2.2 PED国内流行情况
    1.3 PEDV检测方法
        1.3.1 血清学检测技术
        1.3.2 PCR技术
    1.4 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1.4.1 亚单位疫苗的构建策略
        1.4.2 重组蛋白表达系统
        1.4.3 佐剂的选择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PEDV经典株与变异株纳米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1.1 细胞、毒株
        2.1.2 载体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耗材
        2.1.5 试剂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2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2.2.3 目的片段的扩增
        2.2.4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2.2.5 回收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2.2.6 阳性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2.2.7 纳米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
        2.2.8 普通双重RT-PCR反应条件
        2.2.9 特异性试验
        2.2.10 敏感性试验
        2.2.11 重复性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阳性重组质粒的构建
        2.3.2 纳米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2.3.3 特异性试验结果
        2.3.4 敏感性试验结果
        2.3.5 重复性试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河北地区PED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病料
        3.1.2 载体
        3.1.3 主要仪器
        3.1.4 主要试剂耗材
        3.1.5 试剂的配置
    3.2 试验方法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2.2 病料的处理
        3.2.3 病料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3.2.4 PCR检测
        3.2.5 阳性样品S1 基因的扩增
        3.2.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3.2.7 回收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3.2.8 阳性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3.2.9 PEDV S1 基因测序及遗传变异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CR检测结果
        3.3.2 PEDV S1 基因克隆及鉴定
        3.3.3 PEDV S1 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3.3.4 PEDV S1 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3.3.5 PEDV S1 氨基酸位点比对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PEDV S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基因及载体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耗材
        4.1.4 试剂的配置
    4.2 试验方法
        4.2.1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4.2.2 真核表达质粒的试表达
        4.2.3 Western Blot验证真核重组蛋白的表达
        4.2.4 真核表达质粒的大量表达
        4.2.5 蛋白的纯化
        4.2.6 纯化重组蛋白的动物免疫试验
        4.2.7 免疫小鼠血清Ig G抗体ELISA检测
        4.2.8 PEDV CH-HB1-2018 株病毒TCID50 的测定
        4.2.9 免疫小鼠血清中和试验
        4.2.10 淋巴细胞的分离
        4.2.11 淋巴细胞亚型比例检测
        4.2.12 MTT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
        4.2.13 小鼠细胞因子的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4.3.2 真核表达质粒试表达
        4.3.3 PEDV真核表达蛋白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4.3.4 免疫小鼠血清Ig G的测定
        4.3.5 免疫小鼠血清中和试验
        4.3.6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型比例
        4.3.7 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4.3.8 小鼠细胞因子的检测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一种新型遗传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胚胎编辑:论人类基因工程限制[J]. 安娜·扎雷特,余厚宏. 医学与法学, 2021(06)
  •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专家共识[J]. 王冬娟,刘姗,杨静,刘浩,何晓燕,万科星,袁召建,曲一平,欧明才,朱文斌,王洁,赵德华,王维鹏,王治国,邹琳. 儿科药学杂志, 2021(10)
  • [3]我国部分地区禽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因组特性研究[D]. 张富友.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三烯霉素A抗胰腺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D]. 何秋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D]. 张醒海. 吉林大学, 2021
  • [7]青蒿素衍生物和BTK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D]. 刘雨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8]海马-外侧隔核环路调控本能行为的机制解析[D]. 孙重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8)
  • [9]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的超灵敏检测方法研究[D]. 王子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10]河北地区PED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与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D]. 付琦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标签:;  ;  ;  ;  ;  

一种新的遗传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