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_5馏分油作民用燃料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康[1](2021)在《富芳劣质油选择性加氢制取优质喷气燃料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重油轻质化的重要加工手段,催化裂化过程常把常压渣油(AR)、减压渣油(VR)掺入原料油进行反应,因此导致原料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呈现递增趋势。传统催化裂化工艺为提高重油转化率,增加轻质油的收率,将原料油催化裂化反应后温度在350~500℃的重馏分油返回装置继续裂化,这部分继续裂化的馏分油就是FCC重循环油。根据催化裂化所用原料的不同,FCC回炼油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富含芳烃组分,总芳烃含量高达81.0%,其中双环及以上的多环芳烃含量为75.4%,若直接进行加氢裂解,轻油收率低、生焦量大,不仅增加了再生器负荷,还降低RFCC装置的处理量及催化裂化装置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以富芳劣质油为研究对象,实验中选用FCC回炼油为原料以生产优质喷气燃料为目标,采用两性氧化物铝酸镁为载体制备加氢催化剂,首先考察不同活性金属Ni、Mo、W对FCC回炼油加氢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其次考察P改性、添入HY分子筛对该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以及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最后以萘油为模拟化合物,考察最佳条件下催化剂对双环芳烃加氢反应产物的影响。加氢催化剂的优选与评价:采用XRD、XPS、BET、CO2-TPD和Py-IR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物化分析;通过对加氢催化剂的载体、负载量、活性组分比及助剂四个因素优化该催化剂,结果表明:采用0.3%P改性铝酸镁、金属负载量为20%、Ni/W为1:3、复配30%HY分子筛制备催化剂加氢效果最佳;加氢催化剂的工艺条件优选及评价:通过考察反应压力6~10 MPa,反应温度320~400℃,反应时间15 min、30 min、45 min、60 min、75 min三个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 MPa,反应温度360℃,反应时间为45 min时,该催化剂表现的加氢性能效果最佳;最后,以煤焦油萘油馏分作为模拟化合物,对芳烃加氢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
高建丽[2](2020)在《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不足等问题日益显露,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国家致力于减少煤炭的使用,从而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逐渐增加,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轻烃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气是很好的天然气替代能源,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特点,利用轻烃燃气作为驱动热源驱动氨水吸收式热泵用来给偏远地区或者工厂制冷、供暖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本文主要对轻烃燃气用于驱动氨水吸收式热泵的性能进行模拟研究,探究系统精馏器出口处氨蒸气的精馏纯度、驱动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燃料耗量和混空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系统合适的混空比和轻烃直燃型发生器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首先对现阶段轻烃的利用现状和燃气吸收式热泵的研究进行分析,得出利用轻烃燃气作为氨水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在理论上可行。分析氨水吸收式热泵的系统构成,对氨水吸收式热泵各个设备进行模型建立,分析影响热泵性能的因素,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精馏器出口处氨蒸气的精馏纯度越高,系统性能系数越高;驱动热源温度越高,系统性能系数越高,增加趋势逐渐变缓。然后利用Aspen Plus软件将对轻烃燃气的混空制气燃烧的流程进行模拟,再对氨水吸收式循环流程进行流程模拟,将两个流程模拟组合在一起对整个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进行流程模拟,分析轻烃燃气的进料量和燃气的混空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对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中的直燃型发生器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及为保证系统热源的供应以及供应的稳定性,对轻烃供气站的建设进行介绍和对系统制气供气合适的混空比进行了研究分析和建议。
李敏婕[3](2019)在《轻烃燃料在承德市农村供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等9个省市供暖期雾霾天气频发。冬季供暖造成污染物排放,加之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使河北省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产生活。民用散煤燃烧供暖对环境的污染引发广泛关注。轻烃燃料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好广大农民对优质燃料的需求。课题围绕轻烃燃料在北方农村供暖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依托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太平庄村轻烃燃气供暖项目,对轻烃燃气实际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研究。出于工程项目安全考虑,重点进行轻烃混空燃气安全性物性计算及置换性理论计算。分别对轻烃燃料、不同混空比的轻烃混空燃气爆炸极限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并给出计算结果;根据采集的数据对不同露点温度、作用压力下的混空比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混空比;选择合适的燃气互换性判定方法,对轻烃混空燃气和其他气源进行互换性判定,并给出判定结果;对燃烧器的改造理论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改造方法并提出保证稳定置换的混空比。对承德市双桥区太平庄村项目能耗模拟及成本分析。利用DeST模拟软件对该轻烃民用供暖项目进行能耗模拟,得出具体能耗值。再与其他民用采暖热源进行性价比对比,结果表明,轻烃作为民用采暖燃料最经济。课题将轻烃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了轻烃燃气在农村供暖应用中的安全性,对推动农村清洁供暖的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王晨曦[4](2019)在《提升管中重油/生物油共催化裂化及其微观反应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油是一种廉价的液体生物燃料,但是生物油与传统的石油基碳氢燃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性质差异,比如其含氧量高、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等。所以,生物油需经过催化改质过程才能变成质量合格的燃料油或者化学品。流化催化裂化(FCC)是石油炼制中主要的重质油轻质化手段之一,与催化加氢相比,生物油催化裂化过程避开了使用高压氢气和贵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条件,能够以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形式脱除生物油中的氧。但是,生物油直接用于催化裂化过程会导致部分元素损失,并且容易生焦。重油(VGO)/生物油共催化裂化(共裂化)工艺依托传统的催化裂化平台就可以完成共裂化操作过程,因提升管催化裂化具有反应停留时间短、处理量大等优点,所以常应用于生物油的共裂化研究过程。基于中试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装置平台,本文研究了生物油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共催化裂化改质过程,以及由生物油中的非水溶相催化制备高附加值生物基化学品的过程,并采用Gaussian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初步分析了共裂化中氢转移脱氧过程的微观反应机制:生物油的水溶相中含有较多的羧酸类、糖醇类以及醛酮类等高活性化合物,是共裂化过程中主要的生焦前身物,也是造成生物油氢碳有效比值(H/Ceff)较低的原因之一。本文的实验结果显示,催化热解可以通过脱羰和脱羧等反应过程原位改质生物质热解气,有效降低催化热解生物油(Catalytic pyrolysis oil,CPO)中的氧含量,增加了 CPO中的碳、氢含量和氢碳有效比。而温和加氢处理过程亦可以有效减少生物油中的高活性组分,提高其氢碳有效比值。在VGO中掺入10 wt.%的催化热解油做为共裂化原料,可以顺利实现共裂化操作。在相同的裂化条件下,共裂化过程的原料转化率高于VGO单独裂化过程;共裂化汽油、轻循环油、塔底油以及焦炭的收率与VGO单独裂化过程相当;在约70%转化率下,所得共裂化液体产品中的氧含量为0.22%,说明共裂化过程能够实现完全脱除生物油中的氧,此时共裂化汽油中的可再生碳(生物碳)含量为7.0%,高于原生物油共裂化中的生物碳含量,这也表明生物质催化热解结合共裂化过程可以有效利用生物油中的可再生碳源。原生物油(Raw bio--oil),不同条件下的加氢稳定化生物油(Stabilized pyrolysis oil):SPO-1和SPO-2,分别以10 wt.%的比例掺入到VGO中做为共裂化原料。在相同的裂化条件下,与VGO单独裂化相比,三种生物油共裂化过程的原料转化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原生物油共裂化汽油收率有所下降,而SPO-1、SPO-2共裂化汽油的收率与VGO单独裂化相当。在大约70%的转化率下,原生物油、SPO-1和SPO-2共裂化汽油中的生物碳含量分别为2.0%、5.3%和6.1%。这表明生物油经温和加氢处理后可以增加其在共裂化液体产品中的生物碳含量,提高了可再生碳的利用效率。氢转移是共裂化过程中脱除含氧基团的重要反应,通过选取模型化合物苯酚和异丁烷,利用Gaussian计算分析了氢转移反应过程,研究了HZSM-5表面的苯酚吸附、异丁烷异裂生成正碳离子以及催化剂Bronsted酸中心的恢复过程,分别搜索到了对应过程的过渡态。以8T的HZSM-5为例,上述三个过程的活化能分别是278.78、449.00、和6.12 kJ/mol,在量化计算中发现水在碳正离子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生物油的非水溶相流动性差、密度大、粘度高,在共裂化中容易结焦成块,并不是合适的共裂化原料。而非水溶相中主要含有带有取代基的酚类化合物,其在生物航空煤油以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和特定模型化合物的实验结果,在常压氮气和400℃条件下,生物油的非水溶相与甲醇的混合物经γ-A12O3催化可以生成高纯的(>99%)的六甲基苯结晶固体,收率约为40%,结晶中的生物碳含量约为58%。本文讲述了利用共催化裂化技术改质利用生物油的过程,开展了在传统石油炼制工艺中掺入生物进料的实验和机理研究,旨在为实现石化工业低碳化的科学目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针对生物油的非水溶相不适合做为共裂化原料的特性,构建了一种由生物油出发而制备高纯高附加值生物基化学品的学术思路。
李鑫[5](2012)在《甲醇制取烃类液体燃料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液体燃料的需求剧增。甚至在一些地方引发了油荒现象。而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甲醇生产过剩,竞争日益激烈的甲醇企业急需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延伸甲醇的下游产品,调整产品结构。“甲醇3M技术”即甲醇制乙烯(MTO)、甲醇制丙烯(MTP)、甲醇制汽油(MTG)三大甲醇下游新技术是未来甲醇发展空间的延伸之处。“甲醇3M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甲醇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缓解能源紧缺矛盾。在自行设计的固定床反应系统中,开展了甲醇制取烃类液体燃料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甲醇制汽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几种尾气循环利用的研究。采用在线气相色谱分析气体产物的组成及得率,离线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液体产物的组成及气相色谱分析定量计算各产物的收率。实验结果显示:该固定床反应器的最佳工况为反应温度400℃,反应压力2Mpa。反应温度对甲醇转化率有明显的影响,反应温度400℃时甲醇转化率接近100%。反应压力对气体组分也有明显的影响,常压时气体组分中乙烯和丙烯含量最大,二者之和占总气体含量50%以上。随着压力的升高,小分子烯烃明显减少,芳构化反应加剧。甲烷和丙烷的含量明显增多。反应温度400℃时,油相收率最大,气体收率最小。油相中芳烃含量高。对不同Si/Al比HZSM-5催化剂在最佳工况下研究表明Si/Al比小的由于酸性强,更有利于反应生成油相产物。催化剂添加一定量的稀释剂石英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反应寿命。实验还对尾气中二甲醚和乙烯气体的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高分压的二甲醚能够提高油相收率,但油相中芳烃含量明显增多。气体产物中甲烷含量明显减少。乙烯气体也可以在该催化剂上反应生成油,可以通过气体循环来合理利用。生成的油相产物和甲醇制烃油相产物类似。气体产物中甲烷含量低。尾气中甲烷和丙烷可通过尾气循环数次后含量大到一定程度后收集作为高热值燃气使用。
王立英[6](2009)在《甲醇/低温煤焦油为基料的微乳化燃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石油时代已经来临,在全球范围内,油气供需矛盾突出导致了原油价格的巨大波动。近年来,柴油-水、柴油-甲醇乳化燃料作为一项重要的节油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应用。然而,由于乳化柴油稳定性差、储存时间短及燃烧不稳定等固有问题,使得乳化柴油的推广应用范围仍然十分有限。微乳柴油作为一种较佳的节能、环保燃料,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它有效地解决了乳化柴油存在的问题。本课题是以低温煤焦油和甲醇为主要替代原料,制备微乳化柴油。对预处理后的低温煤焦油进行了精制分离,对复配乳化剂体系进行了研究;对所制备的微乳化柴油性质和成本进行了分析。利用普通微乳化实验,根据表面活性剂乳化原理,从几种常见的乳化剂中筛选出对于柴油-甲醇-精焦油体系乳化能力较强的复配乳化剂。分别考察了精焦油、甲醇及柴油的互溶性,不同油/醇配比下的最佳HLB值,中等碳链脂肪醇的助溶效果,助溶剂和乳化剂用量与临界互溶温度的关系及对乳状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精焦油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与柴油互溶,而与甲醇的互溶性较大,可以达到46%左右;不同原料配比条件下体系的最佳HLB值不同,M20D40C40、M30D35C35和M40D30C30体系的最佳HLB值分别为5.0,4.5和4.0;在所选择的助溶剂中,以正戊醇为助溶剂的助溶效果最好;乳化剂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的复配效果最好;随乳化剂、助溶剂加入量的不同,形成微乳液的临界互溶温度和乳状液内部的液滴粒径不同;乳化剂加入量越多,临界互溶温度越低,乳状液粒径越小;助溶剂的加入可有效降低表面张力,使形成的液滴粒径更小。对所制备的微乳柴油进行了燃烧热值、粘度、铜片腐蚀、闪点、微乳液类型等性质的测定。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从M10到M40微乳液,燃烧热值均在8000大卡/kg以上,完全满足民用及部分工业对热值的要求;甲醇的含量、温度及乳化剂的用量均影响燃料粘度的大小,温度升高、甲醇含量增加,均使微乳柴油的粘度降低;乳化剂用量增加,液体的粘度升高:在同样条件下,在15℃时加入3%乳化剂的粘度为4.0mp?s,而加入4%乳化剂的微乳液粘度为5.0。制备的微乳化样品腐蚀性测试结果均未达到第四级,完全符合腐蚀性标准;闪点测试结果显示,制备的微乳化柴油的闪点较低,M10样品的闪点仅为25℃;外相稀释法和氯化钴试纸检验结果证明,在乳化剂和助溶剂存在下制备的微乳液均为W/O类型。燃烧实验可以看出,纯柴油与微乳柴油的燃烧速率相差不大,但M20、M30和M40微乳化柴油燃烧时烟灰释放率小于纯柴油;形成的微乳化柴油外观透明,稳定时间长,在恒温条下稳定三个月不分层。。通过粗略成本核算,M10、M20、M30和M40微乳柴油的成本分别为3600、3671、3685和3692元/吨,均低于纯柴油的市场价格。
陈正华,牛玉琴,谭漪生[7](2008)在《新型液体燃料发展中技术问题 “新型液体燃料及燃具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六周年——技术汇报》文中指出车用燃料与民用燃料的燃烧均产生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前者比较集中,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后者比较分散,对居民健康有直接影响,同样影响城乡环境。在我国,乡、镇人口占多数,为保护大气环境,对两者均应予以重视。改革开放30周年,专业委员会成立16周年,刚好处在发展快的后半期,燃气形势大变。
费翔[8](2008)在《醚化后混合C4催化转化规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处理量的增加,我国民用液化气(醚化后混合C4,以后简称混合C4)过剩;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丙烯和异丁烯需求量逐年增加,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研究混合C4催化转化规律,寻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混合C4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催化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尤其是催化剂对混合C4催化转化生成丙烯和异丁烯的影响非常显着,较高的反应温度、适宜的停留时间和m(H2O)/m(C4)有利于丙烯和异丁烯的生成;与普通催化裂化催化剂相比,LTB-1催化剂的寿命长,转化率高,丙烯收率和选择性高,但异丁烯收率低,这归因于ZSM-5分子筛独特的孔道结构和适宜的酸性。鉴于LTB-1催化剂在催化转化混合C4方面优良的性能,考虑将其进行放大实验。首先想到的是固定床反应器,为了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实验室对催化剂颗粒的形状和配方进行改变,但是短期内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考虑到LTB-1催化剂良好的抗积炭性能,决定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下一步实验。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以及LTB-1催化剂作用下,混合C4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内能够达到与微型固定床反应器相当的反应结果。由于混合C4反应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以及较大的剂油比,为了充分利用催化裂化装置的热量以及催化剂,在实验室提升管反应器上进行了混合C4单独反应和回炼增产丙烯和异丁烯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普通催化裂化反应条件下,可以通过回炼混合C4来增产丙烯、异丁烯和汽油。混合C4单独反应实验证明,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次通过反应,其丙烯、异丁烯和汽油的总收率在30m%左右,干气和焦炭收率仅为4m%。在提升管催化裂化小试装置进行组合进料条件下,混合C4回炼对重油的催化转化没有不利的影响,丙烯、异丁烯和汽油的收率都大幅度提高。
王秋萍[9](2007)在《馏分油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的选择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馏分油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的特点和目前国内各炼化企业应用的各种工艺流程的优势和不足展开调查、分析,针对大港石化新建100万吨/年馏分油加氢裂化装置所加工原料油的性质、对产品的要求及满足全厂原油加工流程配套的需要,提出了工艺技术方案的初选建议。通过对国外成熟的加氢裂化专利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新技术进展进行分析,并与国外三家着名加氢裂化专利商进行技术交流,对三家推荐的工艺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最适宜的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建议。在选择UOP加氢裂化专利技术Unicracking后,对工艺流程设计、催化剂选择、反应器内构件改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充分领会其设计意图,提出改进建议。针对由于减少投资对设备选型和材质方面做出的变更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在消化吸收Unicracking的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装置开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张榕林[10](2006)在《轻烃燃料应用技术》文中指出
二、C_5馏分油作民用燃料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_5馏分油作民用燃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富芳劣质油选择性加氢制取优质喷气燃料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FCC回炼油的性质 |
1.3 FCC回炼油加工技术 |
1.3.1 LTAG技术 |
1.3.2 IHCC技术 |
1.3.3 RICP技术 |
1.3.4 ACDC技术 |
1.4 FCC回炼油加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
1.4.1 催化剂的影响 |
1.4.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1.5 多环芳烃加氢反应机理 |
1.5.1 多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机理 |
1.5.2 环烷烃加氢裂解反应机理 |
1.6 喷气燃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1.6.1 直馏-精制工艺 |
1.6.2 深度加氢处理工艺 |
1.6.3 加氢裂化工艺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
2.2.1 铝酸镁载体的制备 |
2.2.2 Ni-W/Mg Al_2O_4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
2.2.3 磷酸改性铝酸镁(P@Mg Al_2O_4)载体 |
2.2.4 Ni-W/MAS-HY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BET表征 |
2.3.2 XRD表征 |
2.3.3 XPS表征 |
2.3.4 CO_2-TPD表征 |
2.3.5 Py-IR表征 |
2.4 加氢反应评价实验 |
2.4.1 反应装置 |
2.4.2 实验装置操作流程 |
2.5 产物分析方法及处理 |
2.5.1 元素分析 |
2.5.2 石油四组分分析 |
2.5.3 气相色谱模拟蒸馏 |
2.5.4 烃类组成分析(GC-MS) |
第三章 Mg Al_2O_4加氢催化剂的考察 |
3.1 催化剂的表征 |
3.1.1 BET表征 |
3.1.2 XRD表征 |
3.1.3 XPS表征 |
3.1.4 CO_2-TPD表征 |
3.2 加氢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2.1 载体对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2 助剂对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3 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4 活性组分比对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5 分子筛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
3.2.6 酸碱改性HY分子筛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氢催化剂反应条件优化及反应机理考察 |
4.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1.1 反应压力 |
4.1.2 反应温度 |
4.1.3 反应时间 |
4.2 产物基础性质及分析 |
4.2.1 产物基础性质 |
4.2.2 产物组成分析 |
4.3 双环芳烃加氢反应机理探究 |
4.3.1 考察催化剂对芳烃加氢反应的影响 |
4.3.2 考察反应条件对芳烃加氢反应的影响 |
4.3.3 双环芳烃加氢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轻烃的利用现状 |
1.1.1 轻烃的含义 |
1.1.2 轻烃利用的研究现状 |
1.1.3 轻烃的制气过程 |
1.2 燃气在吸收式热泵中的应用 |
1.2.1 氨水吸收式热泵的研究现状 |
1.2.2 燃气吸收式热泵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课题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系统形式 |
2.1 简单的氨水吸收式热泵的基本系统构成 |
2.2 气体燃料组分性质 |
2.3 氨水体系热力学性质计算 |
2.3.1 氨水溶液状态方程 |
2.3.2 氨水体系的熵 |
2.3.3 氨水体系的焓 |
2.3.4 氨水体系的比容 |
2.4 氨水吸收式热泵的热力计算 |
2.4.1 溶液循环比模型 |
2.4.2 发生器模型 |
2.4.3 吸收器模型 |
2.4.4 蒸发器模型 |
2.4.5 冷凝器模型 |
2.4.6 溶液热交换器模型 |
2.4.7 溶液泵模型 |
2.4.8 精馏器模型 |
2.4.9 热平衡模型 |
2.5 氨水吸收式系统性能系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EES软件模拟热力计算 |
3.1 计算方法 |
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1 计算结果 |
3.2.2 精馏纯度对蒸发压力的影响 |
3.2.3 精馏纯度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 |
3.2.4 驱动热源温度对发生器热负荷的影响 |
3.2.5 驱动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过程模拟 |
4.1 软件Aspen Plus的介绍 |
4.2 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系统流程介绍 |
4.3 Aspen Plus建立流程模拟 |
4.3.1 轻烃燃气燃烧系统的流程模拟 |
4.3.2 氨水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的流程模拟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4.1 燃料耗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轻烃燃气的混空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设备 |
5.1 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设备 |
5.1.1 直燃型发生器 |
5.1.2 燃气燃烧器 |
5.1.3 其他设备 |
5.2 燃气的供应与输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轻烃燃料在承德市农村供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北方农村供暖现状 |
1.2 清洁能源供暖方式 |
1.2.1 电供暖 |
1.2.2 煤改气 |
1.2.3 生物质能 |
1.2.4 地热能 |
1.2.5 太阳能 |
1.2.6 余热 |
1.3 集中供暖 |
1.4 农村供暖面临问题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液态轻烃作为民用燃料可行性分析 |
2.1 轻烃燃气简介 |
2.2 应用现状 |
2.3 轻烃燃气资源分析 |
2.3.1 轻烃燃气的原料 |
2.3.2 国内轻烃资源量 |
2.3.3 国外轻烃资源量 |
2.4 轻烃燃气特点及优势 |
2.4.1 轻烃燃气特点 |
2.4.2 轻烃燃气与其他燃料成本及性能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轻烃混空燃气系统 |
3.1 制气的基础工艺原理及流程 |
3.1.1 制气的工艺原理 |
3.1.2 工艺流程 |
3.2 轻烃气化时的传热和传质过程 |
3.2.1 传热过程分析 |
3.2.2 传质过程分析 |
3.3 轻烃燃气供应系统的组成 |
3.3.1 轻烃燃气供气站 |
3.3.2 输配管网 |
3.3.3 应用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轻烃混空燃气安全性及置换性理论计算 |
4.1 爆炸极限 |
4.1.1 爆炸极限的含义 |
4.1.2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
4.1.3 轻烃燃料爆炸极限的几种计算方法 |
4.1.4 混空轻烃燃气爆炸极限的计算方法 |
4.2 空气配比 |
4.2.1 混空比例计算 |
4.2.2 混空比的确定 |
4.3 燃气互换性 |
4.3.1 互换性判别理论依据 |
4.3.2 互换性判定方法比较 |
4.3.3 互换性判别计算 |
4.3.4 燃烧器的改造 |
4.3.5 保证稳定置换的混气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承德市双桥区太平庄村项目能耗模拟及成本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能耗模拟软件De ST介绍 |
5.3 初始模型的建立以及参数的设定 |
5.3.1 建筑模型 |
5.3.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 |
5.3.3 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的选取 |
5.3.4 主要功能房间室内设计参数 |
5.3.5 系统设定 |
5.4 数据分析 |
5.4.1 供暖季气象参数分析 |
5.4.2 建筑热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
5.4.3 建筑热负荷能耗对比计算 |
5.4.4 轻烃用气量计算 |
5.4.5 轻烃与其他热源性价比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提升管中重油/生物油共催化裂化及其微观反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热解 |
1.2.1 生物质快速热解 |
1.2.2 生物质催化热解 |
1.3 生物油催化改质 |
1.3.1 生物油催化裂化 |
1.3.2 生物油催化加氢 |
1.3.3 生物油水相重整 |
1.4 催化裂化 |
1.4.1 催化裂化工艺概述 |
1.4.2 催化裂化中的反应及其机理 |
1.5 重油/生物油共催化裂化 |
1.5.1 国内外共裂化的研究进展 |
1.6 量子化学计算及共催化裂化机理探索 |
1.6.1 计算化学 |
1.6.2 量子化学程序 |
1.6.3 共催化裂化机理探索 |
1.7 生物油中非水溶相的催化改质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催化裂化及产品分析平台 |
2.1 中试循环流化床操作过程介绍 |
2.2 共裂化产品分析 |
2.2.1 含氧化合物分析 |
2.2.2 生物碳含量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性质生物油与重油共催化裂化 |
3.1 催化热解油与重油共催化裂化 |
3.1.1 实验部分 |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稳定化生物油与重油共催化裂化 |
3.2.1 实验部分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生物油的非水溶相与重油共催化裂化 |
3.4 不同生物油共催化裂化的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油与重油共催化裂化的微观反应机制探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模型化合物选取 |
4.1.2 量子化学计算平台 |
4.1.3 氢转移反应机理 |
4.2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讨论 |
4.2.1 苯酚质子化过程 |
4.2.2 碳正离子形成及转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油的非水溶相制备六甲基苯 |
5.1 六甲基苯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的实验材料 |
5.2.2 量子化学计算软件 |
5.2.3 模型化合物合成六甲基苯 |
5.2.4 分析测试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
5.3.2 模型化合物转化结果 |
5.3.3 非水溶相的转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本工作的创新点 |
6.3 未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附件 |
(5)甲醇制取烃类液体燃料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甲醇生产的发展现状 |
1.1.1 甲醇的用途 |
1.1.2 甲醇的生产工艺 |
1.1.3 煤制甲醇 |
1.1.4 天然气制甲醇 |
1.2 甲醇生产的产能、产量及消费现状 |
1.2.1 世界甲醇供需与消费 |
1.2.2 我国甲醇生产及消费 |
1.3 甲醇及下游产业的发展 |
1.3.1 甲醇制乙烯技术开发的进展 |
1.3.2 甲醇制丙烯技术开发的进展 |
1.3.3 甲醇生产MTBE趋势 |
1.3.4 甲醇燃料及甲醇制备汽油 |
1.3.5 燃料电池燃料 |
1.4 液体燃料制备概况 |
1.4.1 生物质制液体燃料 |
1.4.2 煤制液体燃料 |
1.4.3 天然气制液体燃料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预期目标 |
1.6 本章小结 |
2、甲醇制烃类燃料的反应及生产工艺 |
2.1 引言 |
2.2 甲醇制取烃类反应介绍 |
2.3 甲醇制烃机理研究进展 |
2.4 MTG工艺 |
2.5 MTG工艺特点 |
2.6 F-T工艺 |
2.7 MTG工艺同F-T工艺比较 |
2.8 反应器类型 |
2.9 本章小结 |
3、实验反应装置及分析方法介绍 |
3.1 引言 |
3.2 试剂 |
3.3 实验装置 |
3.4 分析方法 |
3.5 催化剂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4、甲醇制取烃类燃料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4 不同Si/Al比HZSM-5催化剂的影响 |
4.5 稀释剂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几种气体产物循环利用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二甲醚 |
5.3 乙烯 |
5.4 本章小结 |
6、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6.3 本文研究展望 |
作者简历 |
1、教育及工作经历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3、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6)甲醇/低温煤焦油为基料的微乳化燃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目前国内外主要替代燃料 |
1.2.1 甲醇燃料 |
1.2.2 二甲醚燃料 |
1.2.3 燃料乙醇 |
1.2.4 生物柴油 |
1.2.5 煤制油 |
1.3 煤焦油燃料 |
1.3.1 煤焦油简介 |
1.3.2 低温煤焦油及其特性 |
1.3.3 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 |
1.4 (微)乳化燃油技术 |
1.4.1 传统的乳化柴油 |
1.4.2 微乳化柴油 |
1.4.3 柴油掺醇等乳化燃料的发展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理论部分 |
2.1 微乳化理论 |
2.1.1 乳状液的定义 |
2.1.2 乳状液的类型 |
2.1.3 微乳液的定义 |
2.1.4 微乳液与乳液的区别 |
2.2 乳化柴油及微乳化柴油的性质 |
2.2.1 稳定性 |
2.2.2 乳化柴油及微乳化柴油的节能降污原理 |
2.3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 |
2.3.1 表面活性剂 |
2.3.2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
2.3.3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2.3.4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2.3.5 亲水一亲油平衡值(HLB 值)和相转变温度(PIT) |
2.3.6 表面活性剂HLB 值的计算 |
3 低温煤焦油的精制 |
3.1 实验仪器及原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原料与试剂 |
3.2 煤焦油的处理 |
3.2.1 煤焦油的预处理 |
3.2.2 煤焦油的精制 |
3.3 煤焦油性质测定 |
3.3.1 密度的测定方法 |
3.3.2 灰分的测定方法 |
3.3.3 闪点的测定方法 |
3.3.4 燃烧热的测定方法 |
3.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4.1 低温煤焦油的馏程 |
3.4.2 煤焦油的精制结果 |
3.4.3 煤焦油及其馏分油的性质测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甲醇-精焦油-柴油微乳化燃料的制备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原料互溶性的考察及微乳液的制备 |
4.2.2 乳化剂的初选 |
4.2.3 不同体系最佳HLB 值的确定 |
4.2.4 微乳液助溶剂的选择 |
4.2.5 最佳复配乳化剂体系的优化 |
4.2.6 乳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
4.2.7 助溶剂加入量的影响 |
4.2.8 温度对微乳柴油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甲醇-精焦油-柴油微乳化燃料的物化性质测试及成本分析 |
5.1 实验仪器 |
5.2 微乳柴油性质测定方法 |
5.2.1 热值测定 |
5.2.2 粘度测定 |
5.2.3 腐蚀性的测定 |
5.2.4 闪点测定 |
5.2.5 微乳液类型的测定 |
5.2.6 微乳化柴油的燃烧实验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热值测定结果 |
5.3.2 粘度测定结果 |
5.3.3 腐蚀性的测定结果 |
5.3.4 闪点测定结果 |
5.3.5 微乳液类型的测定结果 |
5.3.6 微乳化柴油的燃烧结果 |
5.4 成本核算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发展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微乳化柴油、精焦油和纯柴油的比较图 |
附录二 主要乳化剂分子结构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醚化后混合C4催化转化规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轻质烃催化裂解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轻质烃转化为芳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C_4 烃烷基化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5 乙烯和丁烯发生歧化反应生产丙烯 |
1.6 正丁烯异构化工艺 |
1.7 生产车用液化石油气 |
1.8 C_4 烃催化裂解反应机理研究概况 |
1.9 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与计算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原料 |
2.3 产物分析方法 |
2.4 催化剂 |
2.5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第3章 混合 C_4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的反应规律 |
3.1 混合C_4 在平衡剂作用下的反应规律 |
3.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1.2 原料气体积空速的影响 |
3.1.3 水蒸汽的影响 |
3.2 混合C_4 在LTB-1 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规律 |
3.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2 原料气体积空速的影响 |
3.2.3 水蒸汽的影响 |
3.2.4 LTB-1 催化剂寿命的考察 |
3.3 不同催化剂对混合C_4 反应规律影响的比较 |
3.3.1 两种催化剂孔道结构和酸类型的比较 |
3.3.2 两种催化剂上丁烯转化率与产物分布的比较 |
3.4 混合C_4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的放大实验 |
3.4.1 条形催化剂A 的反应效果 |
3.4.2 条形催化剂B 的反应效果 |
3.5 小结 |
第4章 混合 C_4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反应规律 |
4.1 混合C_4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反应规律 |
4.1.1 原料气体积流量的影响 |
4.1.2 水蒸汽对反应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 新鲜催化剂的评价效果 |
4.3 混合C_4 在微型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 |
4.4 小结 |
第5章 混合 C_4在提升管反应器内的反应规律 |
5.1 混合C_4 单独反应的实验结果讨论 |
5.1.1 停留时间的影响 |
5.1.2 剂油比的影响 |
5.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2 混合C_4 组合进料实验可行性分析及结果讨论 |
5.2.1 混合C_4 回炼可行性分析 |
5.2.2 混合C_4 组合进料实验数据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馏分油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的选择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
1.2 加氢裂化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国内外加氢裂化催化剂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加氢裂化工艺特点分析及方案初选 |
2.1 国内加氢裂化工艺特点分析 |
2.1.1 国内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内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分析 |
2.2 加氢裂化工艺技术方案初选 |
2.2.1 工艺流程方案选择 |
2.2.2 反应部分技术方案选择 |
2.2.3 分馏部分流程的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加氢裂化工艺特点分析及方案选择建议 |
3.1 国外加氢裂化工艺特点分析 |
3.1.1 国外加氢裂化工艺发展历程 |
3.1.2 国外典型加氢裂化专利技术介绍 |
3.2 专利技术分析及选择建议 |
3.2.1 专利技术分析 |
3.2.2 专利技术对比 |
3.2.3 选择建议 |
第四章 Unicracking工艺应用研究 |
4.1 Unicracking工艺应用简介 |
4.1.1 工艺流程简介 |
4.1.2 催化剂介绍 |
4.1.3 反应器内构件介绍 |
4.2 设计变更问题与对策 |
4.2.1 材质变更的问题与对策 |
4.2.2 设备变更的问题与对策 |
4.3 开工与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
4.3.1 开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4.3.2 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轻烃燃料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轻烃民用燃料及有关技术要求 |
1.1 民用轻烃C5、C6的主要特点 |
(1) 闪点: |
(2) 自燃点: |
(3) 沸点: |
(4) 饱和蒸气压: |
(5) 密度: |
(6) 爆炸范围: |
(7) 带电性: |
(8) 燃料的毒性: |
1.2 轻烃燃料的安全性 |
1.3 轻烃燃料的来源 |
1.3.1 天然气凝析油 |
1.3.2 炼油厂轻烃 |
1.3.3 石油化工厂轻烃 |
1.4 C5、C6适宜作为民用燃料使用 |
2 轻烃民用液体燃料的技术要求 |
2.1 轻烃民用液体燃料分级 |
2.2 燃料馏程 |
2.3 燃料的热值 |
2.4 燃料中的双烯烃 |
2.5 总硫含量 |
2.6 机械杂质及水分 |
3 民用轻烃混合燃气工程技术规范 |
3.1 编制民用轻烃混合燃气工程技术规范的必要性 |
3.2 标准编制组及工作内容 |
3.3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4 对开发新型液体燃料的几点建议 |
四、C_5馏分油作民用燃料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富芳劣质油选择性加氢制取优质喷气燃料反应研究[D]. 吴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轻烃燃气氨水吸收式热泵研究[D]. 高建丽.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3]轻烃燃料在承德市农村供暖中的应用研究[D]. 李敏婕.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4]提升管中重油/生物油共催化裂化及其微观反应机制的研究[D]. 王晨曦.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甲醇制取烃类液体燃料的实验研究[D]. 李鑫. 浙江大学, 2012(03)
- [6]甲醇/低温煤焦油为基料的微乳化燃料的研究[D]. 王立英.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7]新型液体燃料发展中技术问题 “新型液体燃料及燃具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六周年——技术汇报[A]. 陈正华,牛玉琴,谭漪生. 新型液体燃料技术发展前景研讨会文集, 2008
- [8]醚化后混合C4催化转化规律及应用研究[D]. 费翔.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9]馏分油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的选择及应用研究[D]. 王秋萍.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4)
- [10]轻烃燃料应用技术[J]. 张榕林. 城市燃气,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