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管理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向为民[1](2014)在《房地产产业属性及产业关联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业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城市化,从而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和稳定。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揭示房地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内在联系,表明房地产业为前向关联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对后向关联产业的依赖程度以及对环向关联产业既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又对它们产生依赖,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表现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首先描述房地产及房地产业含义、成长历程、发展概况和产业属性,提出产业关联及产业关联模型的含义,明确房地产业的关联特性,研究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并选取东、中、西部的代表省市上海、湖北、重庆三个地区的房地产业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分析了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关于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度研究,分别对1997、2002、2007年房地产业的前向直接和完全关联产业、后向直接和完全关联产业、环向关联产业做了详尽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第三产业,逐渐脱离对重工业的依赖,且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趋于平均水平,特别是与金融业的关联关系重要程度有所下降。同时,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多为双向关联关系,说明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同时还说明社会各产业间的联系变得紧密、深入,社会的发展需要各产业相互协调。关于房地产业关联度的地区比较,选取典型地区(东、中、西部)的房地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对比分析房地产业关联度,从而剖析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全国以及上海、湖北、重庆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来说明我国不同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不同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较好,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也相对落后。关于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选择房地产业对城市化的促进,借助计量经济软件Eviews6.0,分别对我国1994—2012年间的城市化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地产投资,从基本线性关系和VAR模型分析与协整检验两个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房地产业和城市化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通过对房地产投资增速和城市化率增速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房地产增长速度和城市化增长速度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关性,且前者的增速快过后者的增速,两者之间显示出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与城市化率,二者保持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且相关性显着。最后用就业产值系数分析房地产业的关联产业对社会就业的吸纳能力,同时通过计算就业产值弹性系数来分析房地产业间接带动的社会就业,研究表明房地产业与全部行业都有着前后向关联关系,能通过其后向关联关系来拉动大部分产业就业,但对少数产业的就业有负面影响,且随着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不大。
张磊[2](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沈良峰[3](2007)在《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善于捕捉市场机会的敏锐判断力;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表现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来源将从土地的价值开发转为对智力资本的利用,即知识管理的程度、能力和水平。论文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战略规划、运行和支撑技术体系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管理科学与实践方面进入知识管理时代。论文采用文献阅读和相关调研、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定性分析和微观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对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和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在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研究状况、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着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第2章在分析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概括知识型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特点,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设想。第3章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组织的竞争力与知识管理关系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基于房地产项目全寿命周期开发的业务流程,挖掘其知识内容,形成知识流程,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流程的重组。第4章分析知识地图和知识库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业务,重点分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构建其知识库。第5章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制度设计以及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模型等。第6章从知识管理的支撑环境、硬技术体系、软技术体系的新视角分析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并阐述应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实施的架构和对其进行维护的相关问题。论文第7章则通过对大陆和香港的几个典型房地产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案例研究,分别得出了房地产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些成功因素和启示。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运行的角度,通过对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源和流程、房地产核心业务知识地图与知识库、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等4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初步构建起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模型;建立起由建构性知识、组件知识、环境知识构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体系,反映了房地产企业知识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了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核心业务,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向流程的知识地图实现和知识管理框架,以及知识库的构建;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纳入知识管理支撑环境的支撑体系中,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文化结构层次内涵及建设思路;以知识管理平台的搭建和知识管理技术软件应用为区分标准,划分硬技术体系和软技术体系这一全新视角,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支撑的技术体系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努力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和案例参考,对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建设和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俞灵灵[4](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提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张平竺[5](2007)在《房地产税基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这使得房地产税备受人们的关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此后,物业税就一直是理论界及实践部门讨论的热点。然而,大多数学者只是将目光集中在物业税税制的设计方面,而忽视了对物业税税基评估的研究。实际上,顺利开征物业税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科学确定物业税的计税依据即确定物业税税基的价值,这就使得构建科学的房地产税基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受房地产经济发展和其它有关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价格发生经常性地、较大幅度变动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给那些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财产税计税依据的国家和地区造成税收流失和税负严重的不公。而单宗评估方法确定的房地产价值作为计税依据在房地产税制和税收征管中则存在征税成本较大,且不利于地方政府正确评价地方财源等问题。从世界各国情况看,财产税制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中确定不动产的税基价值,大多是以经评估确定的房地产税基价值作为房地产税的重要计税依据。例如,美、英、德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立陶宛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相继采用以批量评估方法为主的评估方法来对房地产税基进行评估。他们共同的做法是设立独立的评估机构和专业的评估人员,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对房地产税基进行批量评估的方法,并相应建立房地产税基评估制度和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在房地产税基评估方面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未建立房地产税基评估制度和体系。因此,在充分借鉴这些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房地产税基评估体系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要是运用房地产评估理论,通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开展房地产税基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在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制度体系的具体建议。全文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第二部分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现实基础分析,从分析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探讨了我国开展房地产税基评估的必要性和已具备的现实条件;第三部分房地产税基评估基本框架分析,主要包括房地产税基评估的内容分析及其与房地产估价的比较,以及房地产税基评估管理体系;第四部分境外房地产税基评估实践及经验借鉴,通过对境外房地产税基评估采用的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分析,总结其对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的借鉴和启示;第五部分房地产税基批量评估方法分析,主要分析房地产税基批量评估的内容和评估软件系统及数据新型工具的应用;第六部分构建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的有关思考,主要对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的法律制度、行为主体、内容与程序及申诉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韩立达[6](2004)在《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房地产经济周期以及经济预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详细地分析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的方法,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界限,最后建立了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并结合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时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论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周期、不确定性与房地产预警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结合我国房地产预警的实践及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建立了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以一种新的角度揭示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内在逻辑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情、警兆及警限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分析。其次,本文以房地产经济周期并结合周期变动的特点来建立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为主线,其主要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同时在对相关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了一些计量经济学方法,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直接运用。事实上,现有的城市房地产预警在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分析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如果仅注重理论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尽管这些分散的多角度的论述能给有关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方法,所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收集相关的实证资料和大量的数据。 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房地产经济预警理论的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确定相应的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典型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数据来检验我们建立的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 论文的第1章是作为导论和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题、研究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等进行了提纲挈领地阐述。 论文的第2章到第3章是对城市房地产经济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关于房地四川大举偏士学位论文产经济的长期均衡、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房地产投资与GDP的双向因果和协整关系、房地产经济周期以及经济预替理论方法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详细分析。首先,论文借用了目前被学者接受的四象限分析模型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及内部依存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指出了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外部干扰,这些干扰既有来自包括经济增长、长期利率、金融信贷等为主的宏观经济变t,也有包括政府资助房地产(住宅)、地方政府的开发管制、金融监管措施、房地产税收等在内的公共政策影响。由于这些外部的千扰,会使房地产经济面临大盘的不确定性。紧接着我们对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展开了分析,它主要包括不确定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不确定性研究的计级经济模型选择以及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大t不确定性问题,针对房地产经济外部干扰而引起的内部传导,有针对性的阐述了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的类型和形态,其目的是为后面建立城市房地产预替系统和预替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分析基础.然后,我们结合葛兰杰(Granger)双变盆因果性检验模型,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计算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与GDP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且是长期平稳系列,这从定盆分析方面验证了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对基本理论分析的深入,我们开始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的经济周期展开讨论,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和经济周期理论、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随机经济周期理论、国内外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经济预普的研究范式等。这些基础理论的分析为建立城市房地产预普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佐证。在本章的最后,我们结合当前对房地产泡沫的讨论,分析了房地产预替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详细探讨了房地产泡沫的基本含义、房地产泡沫侧度方法、关于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预替监测、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控制策略等。 论文的第4章是本文的总体分析框架。在探讨了国内学者对房地产预普系统的一些较为有代表性的定义后,界定了城市房地产预替系统的基本内涵,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评析了城市房地产预普方法.从系统论的原理出发,提出了我国城市房地产预普系统的构建思路,尤其是构造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与国家房地产预替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思路,对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预替系统中的应用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块,从而为后面各章的分析提供了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理论分析构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第5章到第7章是对建立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具体动态和详细的分析,也是本文的重点。由于建立一个理论分析透彻,又有定量分析并基于实践基础的警情指标是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的投资过热和投资萎缩等房地产经济的不正常表现,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分析了房地产警情的基本特征和各种实际意义,进而对房地产经济警情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对价格指数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提出了房地产价格指数是反映房地产经济等情的核心指标,为了深化对房地产价格指数的认识,我们详细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含义及特征、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我国
文梅[7](2019)在《湖北省襄阳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支柱行业,直接带动19个产业,间接带动了 40多个产业发展。襄阳市房地产行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为推动襄阳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相关税收收入流失却较为严重。政府越来越关注纳税评估问题,相继出台了相关规范纳税评估流程章程。从国家层面来说,主要是以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颁布“《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为代表;从湖北地方层面来说,湖北省地方税务局于2014年在国家税务总局的办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细化,颁布针对本省的纳税评估试行规定。与此同时,国内专家学者对于纳税评估的研究日益深入。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流于表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目前,襄阳市税务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正在稳步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了部分问题,造成襄阳市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与理想不符。因此,研究完善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建议,对于襄阳市税务局高效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在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相关概念有充分认识的前提下,使用文献研究、归纳分析、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税收风险理论、税收效率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在充分了解襄阳市税务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襄阳市市局存在有纳税评估依据不足、各部门之前协调能力较差、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评估准确性有待提高、效率水平不高和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分别为相关法律不够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指标体系无侧重、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评估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以及配套制度缺位等。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选用案例公司进行结论验证,借鉴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以南京、武汉和石河子为代表的优秀城市优化纳税评估的经验,归纳总结提出规范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相关法律、优化评估流程、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科学合理的纳税评估办法、强化评估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评估水平以及促进纳税评估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等六大对策。
杜磊[8](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周艳秋[9](2019)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目标下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房地产税上升至法律意识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房地产税的出台不再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而是建设国家现代税制体系的一种税收法制治理行为,集中体现着政府与纳税人、中央与地方、法律与行政、社会公众纳税意识等多重关系,需谨慎、科学推进。房地产税立法,除不动产登记制度等基础条件外,开征房地产税的关键前提条件是明确税基,并对房地产税税基进行科学评估。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结果导向是增加民众的获得感,即老有所养、医有所保、学有所定、行有所归、住有所居,落脚点都为房地产,这使得住房的社会需求属性发生变化,新的需求结构与属性因素形成的新刚需影响房地产价格,进而影响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占权重,最终影响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结果。本文基于以上变化,研究探讨适合我国房地产税税基的评估方法。对于即将开征的房地产税来说,评估理论在我国处于引入阶段,居住类用房数量大,情况复杂,各地房地产信息数据完备程度不一,对其进行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空间。首先界定梳理了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概念、原则、理论和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构成与支持要素,并总结出可为我国借鉴的经验;其次并立足于经济高质量增长及居民住房社会需求属性的变化,在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中提取出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影响因素,建立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指标体系,对房地产税税基批量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以各省级行政区域为界,经济发达的省级地区采用特征价格和聚类分析为主的方法,经济欠发达的省级地区采用基准修正为主的方法;接着构建新形势下适合我国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模型,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基准修正法进行模拟验证,引入ArcGIS软件,以克里格插值法输出的划分结果为基础,对选取指标进行缓冲分析确定权重,得出基准房地产评估价格,进一步确定税基评估结果;最后得出高质量增长新形势下,居住类住房呈现去中心化和再部落化的空间分布结构,新的住房趋势偏好影响区域房地产整体评估价格,进而影响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结论。本文通过对房地产税税基评估要素的分析和建立实证模型的论证中,为欠发达地区的基准修正法研究提供了思路,可为进一步研究有关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可为我国房地产税税基批量评估实务工作提供实用价值。
林玥君[10](2019)在《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房地产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向前迈进的中流砥柱产业。与其他项目不同,首先,房地产项目资金链条较长,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资,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现金流问题,部分企业选择通过已建项目抵押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这很可能造成项目的停滞,加之前期预算中的现金流入涵盖了预期销售资金,这部分资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多个环节都会抑制项目的营运和建设;其次,房地产项目内部结构复杂,会受到政策变动,区位因素以及行业整体状况的影响,风险因素很难预期和把握;最后,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所引起的后果程度迥异,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准确应对突发事件,急需更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措施。因此探讨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本文以QH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动态和静态视角的区分综合讨论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分析步骤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以及现实和理论意义进行了陈述。具体包括房地产行业发展和我国改革的主要方向,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全面性的参考和借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特点以及流程等。选择榆林市QH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在风险识别部分首先介绍了有关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并主要对规划期、建设期以及销售期的风险进行了分类总结归纳,依据项目情况深度挖掘了该项目的市场价值、自有优势和所可能面对的风险局面等。在对项目基础数据的估算基础上评价了规划期的风险状况;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建设期和销售期的风险,结合上述评价结果运用专家打分法分为经济风险、质量风险、管理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了实证风险分析。最后一部分针对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风险应对方案,包括规划期建立风险控制方案、强化市场调研能力、合理规划预算以及优化筹资方案;建设期强化建设施工计划的落实、增强运营保障能力以及加强新技术的融入能力;销售期合理调控销售时机和销售价格,努力实现租赁业务的发展等。风险管理问题一直是房地产企业项目运营的关键性难题,本研究针对榆林市QH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可以清晰的分析该项目的潜在风险威胁,长期发展可能性和对风险应对能力的规划等方面。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基础上给出的风险管理战略设计和营运制度安排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对正在施行的项目进行改进,也可以对未来的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模板,并且可以在相关行业得到推广和应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管理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管理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房地产产业属性及产业关联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关联度的研究 |
1.2.3 关于房地产产业定位及产业关联度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关联理论概述 |
2.1 房地产业的发展概况 |
2.1.1 房地产业的规模 |
2.1.2 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
2.2 产业关联概述 |
2.2.1 产业关联的涵义 |
2.2.2 产业关联方式 |
2.2.3 投入产出的涵义 |
2.3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 |
2.3.1 投入产出模型简介 |
2.3.2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
2.3.3 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 |
2.4 房地产业的关联特性 |
2.4.1 房地产业的前向关联 |
2.4.2 房地产业的后向关联 |
2.4.3 房地产业的环向关联 |
2.4.4 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房地产的产业属性 |
3.1 房地产属性及房地产业划分 |
3.1.1 房地产的属性 |
3.1.2 房地产业的划分 |
3.2 房地产业成长的阶段性 |
3.2.1 房地产业是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 |
3.2.2 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
3.3 房地产业的产业属性 |
3.3.1 房地产业发展的周期性 |
3.3.2 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性 |
3.3.3 房地产业的地域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房地产产业关联度研究 |
4.1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后向关联度 |
4.1.1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后向直接关联度 |
4.1.2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后向完全关联度 |
4.2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前向关联度 |
4.2.1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前向直接关联度 |
4.2.2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前向完全关联度 |
4.3 房地产业的环向关联度 |
4.3.1 房地产业的环向直接关联度 |
4.3.2 房地产业的环向完全关联度 |
4.4 房地产业产业关联度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产业关联度的地区比较 |
5.1 不同地区房地产业发展概况及经济水平 |
5.2 不同地区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后向关联度 |
5.3 不同地区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前向关联度 |
5.4 不同地区房地产业的环向关联度 |
5.5 本章小结 |
6 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 |
6.1 房地产业促进城市化进程 |
6.1.1 房地产业与城市化的度量及关系 |
6.1.2 房地产投资与城市化 |
6.1.3 房地产业对城市化的带动 |
6.2 房地产业带动社会就业 |
6.2.1 房地产业就业现状 |
6.2.2 房地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对社会就业的带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政策建议与论文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论文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现状诊断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2.3 对房地产业/建筑业知识管理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评述 |
1.3 研究视角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研究的基本内容架构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与立足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 |
2.1 现代企业组织的内涵与要求 |
2.1.1 组织的定义 |
2.1.2 企业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 |
2.1.3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和选择 |
2.1.4 现代企业组织的演变方向 |
2.2 知识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组织特点 |
2.2.1 知识及其分类 |
2.2.2 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 |
2.2.3 知识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特征 |
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设计 |
2.3.1 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组成 |
2.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和流程 |
3.1 企业资源与知识资源 |
3.1.1 企业资源 |
3.1.2 知识资源 |
3.1.3 知识资源的种类与共享 |
3.2 知识资源与企业的竞争力 |
3.2.1 企业的竞争力 |
3.2.2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
3.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和知识流程 |
3.3.1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框架 |
3.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与知识库的描绘 |
4.1 知识地图 |
4.1.1 知识地图的内容与类型 |
4.1.2 知识地图的功能 |
4.1.3 企业内部知识地图的表示及其过程 |
4.2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的构建 |
4.2.1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的描绘 |
4.2.2 房地产企业知识地图构建的一个应用示例 |
4.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构建 |
4.3.1 企业知识库概述 |
4.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的内容 |
4.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机制 |
5.1 知识管理文化 |
5.1.1 现代企业文化 |
5.1.2 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文化建设 |
5.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与制度设计 |
5.2.1 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 |
5.2.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激励制度设计 |
5.3 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 |
5.3.1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 |
5.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
5.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贡献率的测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支撑技术体系及其实现 |
6.1 支撑环境 |
6.1.1 战略领导层的支持 |
6.1.2 实现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构建了必要的资源系统 |
6.1.3 完善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 |
6.2 支撑硬技术体系 |
6.2.1 知识管理基础技术 |
6.2.2 知识分析技术(Knowledge Analysis Technology) |
6.2.3 知识转移技术(Knowledge Transfer Technology) |
6.3 支撑软技术体系 |
6.4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
6.4.1 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 |
6.4.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维护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案例研究 |
7.1 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 |
7.1.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知识管理 |
7.1.2 上海金丰易居的知识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的信息平台建设 |
7.2 香港沿海地产公司集中式的知识管理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8.3 本章小结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知识管理研究资源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5)房地产税基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思路和篇章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现实基础分析 |
2.1 我国房地产税制问题分析 |
2.2 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 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的现实条件分析 |
第三章 房地产税基评估基本框架分析 |
3.1 房地产税基评估基本内容分析 |
3.2 房地产税基评估与房地产估价的比较分析 |
3.3 房地产税基评估管理体系分析 |
第四章 境外房地产税基评估实践及经验借鉴 |
4.1 美国房地产税基评估借鉴 |
4.2 立陶宛房地产税基评估借鉴 |
4.3 香港差饷税税基评估借鉴 |
4.4 境外房地产税基评估的启示 |
第五章 房地产税基批量评估方法分析 |
5.1 房地产税基批量评估内容分析 |
5.2 房地产税基批量评估软件系统构成分析 |
5.3 批量评估的系统数据处理工具分析 |
第六章 构建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体系的有关思考 |
6.1 构建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法律制度 |
6.2 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行为主体选择 |
6.3 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内容和程序 |
6.4 建立和健全我国房地产税基评估申诉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题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 |
1.3.2 关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与预警研究 |
1.3.3 关于房地产预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1.3.4 关于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1.3.5 关于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及实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2 房地产经济的基本理论 |
2.1 房地产市场的均衡状态分析 |
2.1.1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
2.1.2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分析 |
2.1.3 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的外部干扰 |
2.1.4 公共政策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的影响 |
2.2 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 |
2.2.1 不确定性经济学概述 |
2.2.2 不确定性研究的计量经济模型选择 |
2.2.3 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
2.3 我国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关系研究 |
2.3.1 房地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 |
2.3.2 葛兰杰(Granger)双变量因果性检验模型 |
2.3.3 时间序列变量的DF和ADF检验模型 |
2.3.4 我国EI与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
3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与房地产资本再生产 |
3.1.1 社会各产业的简单再生产 |
3.1.2 社会各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
3.1.3 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房地产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分析 |
3.2 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
3.2.1 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对房地产经济周期的诠释 |
3.2.2 卡尔多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
3.2.3 哈罗德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
3.2.4 萨缪尔森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
3.3 随机经济周期理论 |
3.3.1 随机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
3.3.2 卡莱斯基的经济周期经验模型 |
3.3.3 克莱勒模型 |
3.3.4 莱德勒的货币主义经济周期模型 |
3.4 经济预警的研究范式 |
3.4.1 经济预警研究的发展脉络 |
3.4.2 经济预警的基本分析框架 |
3.4.3 经济预警研究的方法 |
3.4.4 经济预警系统的设定 |
3.5 房地产预警与房地产泡沫 |
3.5.1 房地产泡沫的基本含义 |
3.5.2 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研究 |
3.5.3 关于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预警监测 |
3.5.4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控制策略 |
4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分析框架 |
4.1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基本理论 |
4.1.1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内涵 |
4.1.2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分析原则 |
4.1.3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特征 |
4.1.4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功能 |
4.2 房地产预警方法分析 |
4.2.1 指数预警方法 |
4.2.2 统计预警方法 |
4.2.3 其它预警方法 |
4.3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
4.3.1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 |
4.3.2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基本要素 |
4.3.3 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预警中的应用 |
5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情指标分析 |
5.1 房地产经济警情的概念及特征 |
5.1.1 房地产经济警情的内涵界定 |
5.1.2 价格指数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5.1.3 房地产价格指数是反映房地产经济警情的核心指标 |
5.2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特征及编制 |
5.2.1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基本概念 |
5.2.2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重要作用 |
5.2.3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理论模型 |
5.3 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
5.3.1 国外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综述 |
5.3.2 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的原则和一般程序 |
5.3.3 国内房地产价格指数应用的实践——以“中房指数”为例 |
6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 |
6.1 警兆指标的选择原则及分类 |
6.1.1 警兆指标的选择标准和原则 |
6.1.2 警兆指标选择的步骤 |
6.1.3 警兆指标的基本分类 |
6.2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
6.2.1 上海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
6.2.2 深圳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
6.2.3 青岛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
6.2.4 武汉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评析 |
6.3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聚类分析 |
6.3.1 聚类分析法概述 |
6.3.2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聚类分析 |
6.3.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体系 |
6.4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时差相关分析 |
6.4.1 时差相关分析方法简述 |
6.4.2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的时序分析 |
6.4.3 警兆指标的确定和解释 |
7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界及警情分析 |
7.1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界控制原理 |
7.1.1 房地产预警系统警兆指标数据的统计特性 |
7.1.2 房地产预警系统预警指标的变异规律 |
7.1.3 预警控制原理 |
7.2 城市房地产预警界限的确定 |
7.2.1 城市房地产预警界限状态区域划分和临界点确定方法 |
7.2.2 预警界限中σ和μ的确定 |
7.2.3 各警兆指标预警界限的确定和调整 |
7.3 我国城市房地产警情的分析和预测 |
7.3.1 警情分析的一般方法 |
7.3.2 单一警兆指标的预警分析 |
7.3.3 综合预警分析 |
8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实证分析 |
8.1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8.1.1 成都市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的说明 |
8.1.2 成都市2003年房地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
8.1.3 2003年成都市房地产警情分析 |
8.1.4 2004年以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1.5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较分析 |
8.2 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与国家宏观调控 |
8.2.1 国家宏观调控系统与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关系 |
8.2.2 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中的土地资源 |
8.2.3 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中的各经济变量 |
8.2.4 宏观调控与房地产的结构性问题 |
8.3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的运行机制创新 |
8.3.1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2 行政审批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8.3.3 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
主要参阅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7)湖北省襄阳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主要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基本理论 |
2.1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房地产行业的含义 |
2.1.2 纳税评估的含义 |
2.1.3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含义 |
2.1.4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含义 |
2.2 纳税评估的理论依据 |
2.2.1 税收风险理论 |
2.2.2 税收效率理论 |
2.2.3 税收遵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襄阳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现状分析 |
3.1 襄阳市房地产业的现状 |
3.1.1 房地产行业处于平稳发展期 |
3.1.2 不同区域房产价格存在差异 |
3.1.3 房地产行业税收贡献上升 |
3.2 襄阳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现状 |
3.2.1 税务局纳税评估依据 |
3.2.2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
3.2.3 纳税评估机构设置情况 |
3.2.4 纳税评估工作内容及方法 |
3.2.5 纳税评估取得的成果 |
3.3 襄阳市税务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 |
3.3.1 企业所得税评估依据不足 |
3.3.2 各部门之间协调能力较差 |
3.3.3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 |
3.3.4 纳税评估准确性有待提高 |
3.3.5 基层纳税评估效率水平不高 |
3.3.6 纳税评估配套制度不完善 |
3.4 襄阳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问题的成因 |
3.4.1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3.4.2 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 |
3.4.3 评估指标体系无侧重 |
3.4.4 纳税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 |
3.4.5 评估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
3.4.6 纳税评估配套制度缺位 |
3.5 本章小结 |
4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实证分析 |
4.1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
4.1.1 W上市房地产公司基本概况 |
4.1.2 W上市房地产公司企业所得税回归分析 |
4.2 襄阳市R房地产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
4.2.1 企业基本概况 |
4.2.2 数据对比分析 |
4.2.3 疑点分析 |
4.2.4 税务约谈与实地核查 |
4.2.5 评估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优化的经验与借鉴 |
5.1 国外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优化的经验 |
5.1.1 美国的税收遵从测算系统 |
5.1.2 日本两步走的纳税评估模式 |
5.1.3 德国的高效信息管理制度 |
5.2 国内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优化的经验 |
5.2.1 南京市税务局搭建风险管理监控体系 |
5.2.2 石河子税务局经验式风险识别纳税评估 |
5.2.3 武汉市税务局采用分权制衡化纳税评估办法 |
5.3 国内外房地产企业所得税评估对襄阳市的借鉴 |
5.3.1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健全 |
5.3.2 纳税信息收集渠道多样化 |
5.3.3 纳税评估信息技术先进 |
5.3.4 纳税风险识别体系成熟 |
5.3.5 纳税评估人员操作熟练 |
5.4 本章小结 |
6 完善襄阳市税务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建议 |
6.1 规范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相关法律 |
6.1.1 制定规范的房地产行业评估法规 |
6.1.2 加大对于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 |
6.1.3 明确房地产行业收入与成本核算细则 |
6.2 优化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协调机制 |
6.2.1 明确划分税务部门内部岗责 |
6.2.2 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 |
6.3 完善襄阳市税务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体系 |
6.3.1 收集筛选行业企业所得税数据 |
6.3.2 优化选择纳税评估基本指标 |
6.3.3 科学设置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 |
6.3.4 合理引入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 |
6.4 选择科学合理的纳税评估方法 |
6.4.1 引入计算机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6.4.2 支持开发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软件 |
6.5 强化襄阳市税务局评估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评估水平 |
6.5.1 强化税务局评估人员的责任意识 |
6.5.2 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
6.6 促进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
6.6.1 加快税收信用制度的建立 |
6.6.2 构建纳税评估风险识别管理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城市治理体系 |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
2.3.5 组合仿真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
3.2.1 外部投资型 |
3.2.2 城市扩张型 |
3.2.3 独立发展型 |
3.2.4 外贸口岸型 |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
7.1.1 智能Agent |
7.1.2 Multi-agent系统 |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7.5 本章小结 |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
8.1.2 模型组合分析 |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目标下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税基与税基评估 |
2.1.2 房地产税与房地产税税基评估 |
2.1.3 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房地产税税基评估 |
2.2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原则 |
2.3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理论基础 |
2.3.1 地租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区位理论 |
2.3.4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
2.3.5 成本价值构成理论 |
2.3.6 受益理论 |
第3章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基本要素 |
3.1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构成要素 |
3.1.1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主体 |
3.1.2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客体 |
3.1.3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目的 |
3.1.4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方法 |
3.1.5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基准日与评估周期 |
3.2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的支持要素 |
3.2.1 法律体系 |
3.2.2 争议解决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类用房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 |
4.1 居住类用房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指标及体系构建 |
4.1.1 居住类用房属性特征 |
4.1.2 居住类用房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指标 |
4.1.3 居住类用房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指标体系 |
4.2 居住类用房房地产税税基批量评估方法 |
4.2.1 特征价格法 |
4.2.2 聚类分析法 |
4.2.3 基准修正法 |
4.2.4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方法选择与应用 |
4.3 基于基准修正法的居住类用房房地产税税基批量评估 |
4.3.1 划定税基评税分区 |
4.3.2 确定基准税基评估价格 |
4.3.3 基准修正法 |
4.3.4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准修正法下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模型模拟应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
5.1 呼和浩特市概况与数据来源 |
5.1.1 概况介绍 |
5.1.2 数据来源 |
5.2 划定税基评估分区 |
5.2.1 划分依据 |
5.2.2 划分结果 |
5.3 计算基准税基价格 |
5.3.1 基准房地产的设立 |
5.3.2 评税分区内选取交易案例 |
5.3.3 区位指标权重ArcGIS缓冲分析 |
5.3.4 评估房地产基准税基价格 |
5.4 基准税基修正系数表 |
5.5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有关总结 |
6.1 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其余基准房地产税基求取过程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梳理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
2.1.1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 |
2.2.1 项目风险识别 |
2.2.2 项目风险评价 |
2.2.3 项目风险应对 |
2.3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 |
第三章 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开发主体简介 |
3.1.2 项目建设背景 |
3.1.3 项目地理环境 |
3.1.4 项目规模及技术指标 |
3.2 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
3.2.1 QH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期风险识别 |
3.2.2 QH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期风险识别 |
3.2.3 QH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期风险识别 |
第四章 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价 |
4.1 基于经验实证法的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价 |
4.1.1 QH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期风险评价 |
4.1.2 QH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期风险评价 |
4.1.3 QH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期风险评价 |
4.2 基于专家得分法的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3 单因素评价 |
4.2.4 评价结果的量化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5.1 QH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期风险应对措施 |
5.1.1 建立风险控制方案 |
5.1.2 强化市场调研能力 |
5.1.3 合理规划预算 |
5.1.4 优化筹资方案 |
5.2 QH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期风险应对措施 |
5.2.1 强化建设施工计划的落实 |
5.2.2 增强运营保障能力 |
5.2.3 加强新技术的融入能力 |
5.3 QH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期风险应对措施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管理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地产产业属性及产业关联度研究[D]. 向为民. 重庆大学, 2014(12)
-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3]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D]. 沈良峰. 东南大学, 2007(06)
-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5]房地产税基评估研究[D]. 张平竺. 厦门大学, 2007(07)
- [6]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D]. 韩立达. 四川大学, 2004(02)
- [7]湖北省襄阳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研究[D]. 文梅.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9]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目标下房地产税税基评估研究[D]. 周艳秋.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2)
- [10]QH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林玥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