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鹰[1](2021)在《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慢性肾炎蛋白尿通过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单独通过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Scr(血肌酐)、Bun(尿素氮)、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评价联合治疗方法的治疗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指标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81.43±16.91)μmol/L、(5.16±1.89)mmol/L、(8.65±3.91)分,对照组Scr、Bun、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90.46±18.72)μmol/L、(6.97±2.04)mmol/L、(15.97±4.35)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对慢性肾炎蛋白尿进行联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指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显着提高,值得推广。
陈世阳,杨丽燕,黄琦[2](2021)在《氯沙坦钾片+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索氯沙坦钾片+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随机抽签方法作分组处理,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有40例,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完成。对照组实施氯沙坦钾片治疗,实验组选择氯沙坦钾片+肾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后24h尿蛋白量、治疗后尿NAG酶、治疗后尿素氮、治疗后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后TNF-α、治疗后TGF-β、治疗后LKN-1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用氯沙坦钾片+肾炎康复片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且整体疗效高。
陈丽萍[3](2021)在《加味膏淋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的临床观察及对尿RBP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膏淋汤联合西药治疗对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比治疗前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的变化,探讨加味膏淋汤对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患者症状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慢性肾炎(G1-2A3期)诊断及中医证型为脾肾气虚夹湿热型的蛋白尿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另外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膏淋汤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每6周进行一次临床疗效评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6周、第12周证候积分、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第12周各测定对比1次两组24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24h Upro)、尿RBP、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 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lbumin/Creatininerate,ACR)、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lltration Rate,e GFR)等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试验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检验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2、治疗前,慢性肾炎蛋白尿组尿RBP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第6周、第12周,试验组、对照组患者24h Upro、尿RBP、尿m Alb、ACR、尿α1-MG、尿β2-MG、Scr数值上均较治疗前下降,e GFR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两组在治疗第12周后24h Upro、尿RBP、尿m Alb、ACR、尿α1-MG、尿β2-MG、Scr、e GFR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尿RBP与24h Upro、Scr、ACR、尿α1-MG、尿β2-MG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上,试验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3.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加味膏淋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2、加味膏淋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改善Scr、e GFR、24h Upro、尿RBP、尿m Alb、ACR、尿α1-MG、尿β2-MG等指标水平。3、加味膏淋汤联合西药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提高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患者临床疗效,减少尿蛋白漏出量,改善肾小管损伤,保护肾功能;且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较安全可靠,认为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孙洪建[4](2021)在《赵刚教授运用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探讨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治疗证属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辽宁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共计72例,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愈肾方,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一个疗程为4周,治疗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并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依据统计结果评析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西医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P<0.05)。2.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两组患者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指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症状缓解更明显。4.其他理化指标: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BUN、Scr)、肝功能(ALT、AST)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可明显降低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定性和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延缓肾功能进展。2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可明显改善证属脾肾气阴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中医临床症状。3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安全性较好,对患者肝功能(ALT、AST)、肾功能(Scr、BUN)无不良影响。
张宏伟[5](2021)在《健脾益肾固精法对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和C-BSA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1.目的:观察具有健脾益肾固精功效的中药参地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足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2.方法:48例CGN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各24例,剔除8例,共计完成40例,每组各20例。参地颗粒组与缬沙坦组患者分别服用患者服用参地颗粒、缬沙坦胶囊,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ACR)、尿液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Nephrin、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并进行临床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此外还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3.结果:3.1临床疾病疗效比较:参地颗粒组临床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5%、缬沙坦组为50%,参地颗粒组的临床疾病疗效总有效率显着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参地颗粒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5%,缬沙坦组为60%,参地颗粒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着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8周后参地颗粒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而缬沙坦组下降不显着(P>0.05);且治疗8周后参地颗粒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值与同期缬沙坦组比较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3.4 24h Upro、尿ACR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 Upro、尿ACR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时两组患者的24h Upro、尿ACR均较本组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两组患者的24h Upro、尿ACR均显着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此外,治疗第4周时两组患者的24h Upro、尿ACR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治疗第8周时参地颗粒组的24h Upro、尿ACR均显着低于同期缬沙坦组(P<0.05)。3.5肾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肾功能(Scr、BUN、e GFR)比较、治疗8周后Scr、BUN、e GF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3.6尿PCX、Nephrin蛋白含量比较:与正常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患者的尿PCX、Nephrin含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的尿PCX、Nephrin含量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着下降(P<0.05);且参地颗粒组的尿PCX、Nephrin含量显着低于同期缬沙坦组(P<0.05)。结论1.足细胞损伤是CGN蛋白尿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2.具有健脾益肾固精功效的中药参地颗粒可有效改善CGN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减尿蛋白,其临床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缬沙坦组,且安全性良好。3.参地颗粒能够减少CGN脾肾亏虚证患者尿液中足细胞标志蛋白PCX、Nephrin的排泄,减轻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程度。1.目的观察具有健脾益肾固精功效的中药参地颗粒对C-BSA肾炎模型大鼠足细胞标志物PCX、Nephrin及自噬标志物LC3-Ⅱ、Beclin-1的干预作用,探讨参地颗粒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性作用。2.实验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地颗粒组、缬沙坦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肾炎大鼠模型。造模28d后尿蛋白试纸结果为(+),证实C-BSA肾炎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参地颗粒组给予参地颗粒水溶液4.0g/(kg·d)灌胃;缬沙坦组将缬沙坦胶囊混悬液20mg/(kg·d)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次4ml,每天1次,连续给药8周。代谢笼收集大鼠24h尿液,无菌采取腹主动脉血及右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尿白蛋白和尿肌酐浓度、尿Nephrin和Podocalyxin含量;蛋白质免疫印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Podocalyxin、Beclin 1、LC3-I、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Beclin 1、LC3-Ⅱ在肾组织中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及足细胞自噬小体变化,并计算肾小球基底膜(GBM)平均厚度(TGBM)。3.结果3.1大鼠的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反应灵敏,精神状态较好,毛发光亮稠密,进食及饮水正常。模型组大鼠精神和毛发光泽度均较差,毛发脱落,进食及饮水减少,尿量增多,大便稀,部分大鼠出现腹部皮下水肿。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毛发脱落、进食及饮水、大便等情况均有改善。3.2大鼠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ACR)、尿Nephrin和Podocalyxin的比较(ELISA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Scr、BUN、尿ACR、尿Nephrin和Podocalyxin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大鼠的Scr、BUN、尿ACR、尿Nephrin和Podocalyxin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且参地颗粒组的Scr、BUN、尿ACR、尿Podocalyxin变化显着优于缬沙坦组(P<0.05)。3.3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Podocalyxin、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的比较(Western blot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Podocalyxin表达显着降低,而Beclin1、LC3-Ⅱ、LC3-Ⅱ/LC3-Ⅰ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大鼠的Nephrin、Podocalyxin表达量均显着增加(P<0.05);参地颗粒组的Beclin1、LC3-Ⅱ、LC3-Ⅱ/LC3-Ⅰ表达量进一步增加(P<0.05),而缬沙坦组的Beclin1、LC3-Ⅱ、LC3-Ⅱ/LC3-Ⅰ表达量增加不够显着(P>0.05);且参地颗粒组的Podocalyxin、Beclin1、LC3-Ⅱ、LC3-Ⅱ/LC3-Ⅰ变化显着优于缬沙坦组(P<0.05)。3.4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LC3-Ⅱ免疫荧光表达比较(免疫荧光法):正常组大鼠的肾组织中自噬标记物Beclin1、LC3-Ⅱ表达较少,而模型组大鼠的肾组织中Beclin1、LC3-Ⅱ表达显着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大鼠的肾组织中Beclin1、LC3-Ⅱ表达程度进一步增强,而缬沙坦组大鼠的肾组织中Beclin1、LC3-Ⅱ表达程度与模型组大鼠相当。3.5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及足细胞自噬小体变化,并计算肾小球基底膜(GBM)平均厚度(TGBM):(1)正常组大鼠的肾小球足细胞结构清楚,未见足突融合,基底膜均匀且未见增厚,上皮下未见电子致密物形成;足细胞内可见少量自噬小体形成。(2)模型组大鼠可见足突大部分融合或消失,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上皮下可见大块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较正常组增多。(3)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大鼠的肾小球足突融合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基底膜轻度增厚,伴有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参地颗粒组大鼠的足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多,而缬沙坦组大鼠的足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与模型组大致相当。(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TGBM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大鼠的TGBM均显着下降(P<0.05);且参地颗粒组TGBM的变化显着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1.足细胞损伤是C-BSA模型大鼠蛋白尿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C-BSA模型大鼠的自噬被激活可能是足细胞损伤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2.具有健脾益肾固精功效的中药参地颗粒能够促进足细胞自噬活性,减轻足细胞损伤及肾脏病理改变,这可能是参地颗粒降低蛋白尿的作用机理之一。
王金玉[6](2021)在《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100 m L生理盐水加10μg前列地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白细胞介素(IL-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 Flt-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内IL-1、s Flt-1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使血清中的IL-1、s Flt-1以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童静,李鹏飞[7](2020)在《黄葵胶囊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黄葵胶囊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炎(CGN)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在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搜集有关黄葵胶囊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CG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项RCT或qRCT,纳入25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降低CGN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TP)[OR=0.38,95%CI (0.30,0.46),P<0.00001]、血肌酐(Scr)[OR=14.58,95%CI (6.57,22.60),P=0.001]及尿氮素(BUN)[OR=0.54,95%CI (0.28,0.79),P<0.0001];升高CGN患者血浆白蛋白(ALB)[OR=4.10,95%CI (2.07,6.13),P<0.0001];提高CGN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OR=4.61,95%CI (3.59,5.91),P<0.00001];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OR=1.88,95%CI (1.09,3.24),P=0.02]。结论黄葵胶囊联合ACEI/ARB类药物与单用ACEI/ARB类药物相比,能提高总有效率,降低24hUTP、Scr及BUN,升高ALB,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亚组分析显示试验组治疗CGN优于对照组。
刘春柳[8](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挖掘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及学术经验,并进一步探究不同证型核心药物组合治疗慢性肾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张宗礼教授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病历,建立Excel数据库,统计患者一般信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药物使用频次、药性功效,分析处方关联规则,得出核心药物组合,挖掘新方。2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慢性肾炎不同证型核心药物组合的化学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3.2.1将其作用关系进行网络展示。在OMIM、Drugbank数据库及Di GSe E在线文本筛选慢性肾炎疾病靶点。筛选药物组合化学成分对应靶点与慢性肾炎相关靶点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通过Cyto NCA筛选其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并通过Omic Share Tools可视化呈现。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48例,共计517诊次,处方517首。纳入研究患者年龄分布于21-75岁,男性67人,女性81人。纳入病例中,本虚标实证442诊次。其中,脾肾气虚兼湿热证最多,肝肾阴虚兼湿热证次之。脾肾气虚兼湿热型慢性肾炎处方176首,用药116味,性寒味甘、归脾经药物应用频次最多,根据药物功效分类,涉及15大类,利水渗湿药应用频次最多,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等;药频统计结果显示,应用频次50次以上的药物共16味,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获得高频药物组合28个,关联规则药物组合29个;在“支持度个数为100,置信度为0.9”的条件下,得出核心药物组合“黄芪-茯苓-当归-车前草”;新方分析结果显示,衍化核心药物组合16个,挖掘新方8首。肝肾阴虚兼湿热型慢性肾炎处方130首,用药134味,性寒味甘、归肝经药物应用频次最多,根据药物功效分类,涉及17大类,补虚药应用最多,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药频统计结果显示,应用频次20次以上的药物共24味;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5个,关联规则药物组合33个,在“支持度个数为52,置信度为0.9”的条件下,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女贞子-旱莲草-车前草、金银花-淡竹叶”;新方分析结果显示,衍化核心药物组合18个,挖掘新方9首。2筛选出脾肾气虚兼湿热型核心药物组合化学成分30种,获取潜在靶点230个,检索得到慢性肾炎疾病靶点441个,两者交集基因58个,其中AKT1、VEGFA、IL6等为核心靶点。通过基因作用机制分析,获得GO基因注释条目115个(p<0.05),包括生物过程条目87个,细胞组成条目10个,分子功能条目18个;KEGG通路富集条目98个(p<0.05)。肝肾阴虚兼湿热型核心药物组合化学成分38种,获取潜在靶点239个,与慢性肾炎交集基因57个,其中AKT1、VEGFA、EGFR等为核心靶点。分析得出GO基因注释条目115个(p<0.05),包括生物过程条目84个,细胞组成条目9个,分子功能条目22个;KEGG通路富集条目90个(p<0.05)。结论:1采用高层次数据挖掘方法可优化张宗礼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学术经验整理与总结。同时,也为张宗礼教授中医肾病经验传承与临证辨治该病提供了可靠思路与参考依据。2核心药物组合治疗慢性肾炎机制探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本研究结果为阐释其作用机制与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证型核心药物之间存在化学成分与潜在靶点的交集,通过其作用机制分析,从微观视角阐释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学术内涵。
夏英[9](2020)在《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主要针对肾炎康复片联合ARB治疗慢性肾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探究其治疗情况,对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含量和清除血肌酐方面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能够对未来关于相关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主要选取的研究方法是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关键词的录入,选取相关的关于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慢性肾炎的已有研究,通过相关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条件的设定,将符合本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的整理,进行数据提取,实验选用的分软件是RevMan5.3,针对相关患者在接收治疗后的相应症状分析,观察尿蛋白含量以及血肌酐的情况,进行Meta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果。结论在通过文献检索基础上,进行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的Meta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的结论:(1)在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药物的治疗中,关于尿蛋白的治疗效果,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药物效果优于单用ARB类药物;(2)在降低慢性肾炎患者血肌酐方面,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药物效果优于单用ARB类药物;(3)总有效率方面,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炎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ARB类药物。
于凤济[10](2020)在《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上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控制饮食、调脂、抗凝、预防感染等。其中对照组予奥美沙坦脂胶囊20mg日一次口服,治疗组予自拟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方:(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10g、车前子10g、泽泻10g、黄芪30g、白术10g、太子参20g、山药10g、山萸肉20g、金樱子10g地龙10g、僵蚕10g、蝉蜕10g、芡实10g、牛膝10g)每日1剂,每剂水煎成300ml,口服3次/日。观察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相关指标,并用Excel及Spss24.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尿蛋白定性的治疗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5.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在24h尿蛋白定量治疗上,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有显着差异,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6)。3.在尿微量白蛋白治疗上,两组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有显着差异,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31)。4.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随机尿肌酐)治疗上,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有显着差异,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6)。5.在中医症候积分治疗上,两组的中医症候治疗前后组内对比,两组患者的所有中医症候均具有差异性(P<0.01)。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对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脘腹痞满、口渴不欲饮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25,0.021,0.011,0.002)。结论:1.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运用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方在减少蛋白尿排泄(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效果明显。3.运用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能改善患者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脘腹痞闷等症状。
二、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2.2 两组各项治疗指标比较情况 |
3 讨论 |
(2)氯沙坦钾片+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
3 讨论 |
(3)加味膏淋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的临床观察及对尿RBP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临床资料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积分标准 |
2.3 纳入病例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及处理 |
2.7 健康组纳入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类型 |
3.2 样本量估计 |
3.3 分组方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项目 |
3.6 疗效判定 |
4 统计学处理 |
5 伦理学申明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CGN组、健康组性别、年龄、尿RBP比较 |
1.2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1 两组治疗前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4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4.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疗效比较 |
5 相关性分析 |
6 安全性评估 |
分析与讨论 |
1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药治疗进展 |
2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现代医学认识 |
2.1 慢性肾炎蛋白尿主要发病机制 |
2.2 尿RBP与早期肾功能损伤、肾小管早期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2.3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 |
3 膏淋汤原方出处及理法方药 |
4 导师运用加味膏淋汤的组方原则及膏淋汤主方药物现代药理 |
4.1 组方原则 |
4.2 现代药理 |
5 本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尿RBP可反映慢性肾炎蛋白尿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 |
5.2 加味膏淋汤对慢性肾炎(G1-2 A3 期)患者蛋白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5.3 加味膏淋汤对慢性肾炎蛋白尿(G1-2 A3 期)脾肾气虚夹湿热型型患者的中医疗效评定 |
5.4 加味膏淋汤对慢性肾炎蛋白尿(G1-2 A3 期)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患者的临床总疗效评定 |
5.5 小结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赵刚教授运用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医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健脾益肾固精法对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和C-BSA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IL-1、sFlt-1及TNF-α水平比较 |
3 讨论 |
(7)黄葵胶囊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 |
2.4.1 24hUTP |
2.4.2 Scr |
2.4.3 BUN |
2.4.4 ALB |
2.4.5 总有效率 |
2.4.6 不良反应 |
2.4.7 发表偏倚评估 |
2.4.8 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8)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 |
1 研究对象 |
1.1 处方收集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4 临床疗效评价 |
1.5 病例入选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整理 |
2.2 分析软件应用 |
2.3 处方录入核对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统计 |
3.2 证候分布 |
3.3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 |
3.4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核心药物成分及靶点收集 |
1.2 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1.3 疾病靶点筛选 |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
1.5 核心靶点GO注释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 |
2 结果 |
2.1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
2.2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
讨论 |
1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 |
1.1 一般情况统计结果讨论 |
1.2 辨证分型统计结果讨论 |
1.3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讨论 |
1.4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讨论 |
2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 |
2.1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讨论 |
2.2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讨论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阐释 |
2 治则治法 |
3 辨证论治 |
4 中成药 |
5 针灸治疗 |
6 其他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中的应用现状 |
1 中药用药规律总结 |
2 名老中医经验归纳 |
3 经典论着学术探究 |
4 现代文献医案整理 |
5 穴位配伍经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
1 网络药理学常用数据库 |
2 网络药理学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设计 |
2.1 文献纳入标准 |
2.2 文献排除标准 |
2.3 检索策略 |
2.4 资料的筛选与分析 |
2.5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2.6 Meta分析方法 |
结果 |
1.文献筛选结果 |
2.纳入试验的基本特征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措施 |
2.3 结局指标 |
2.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3.疗效分析 |
3.1 总有效率 |
3.2 尿蛋白 |
3.3 血清肌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个人简历 |
(10)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4.研究方法 |
5.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定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2]) |
7.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治疗前基本情况 |
2. 治疗后基本情况 |
3.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实验结果及分析 |
2. 病因病机探析 |
3.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的确立 |
4. 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的临床应用 |
5.自拟方组方分析 |
6.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及慢性肾炎湿热证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 宋鹰. 内蒙古中医药, 2021(10)
- [2]氯沙坦钾片+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陈世阳,杨丽燕,黄琦. 黑龙江医药, 2021(03)
- [3]加味膏淋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慢性肾炎(G1-2A3期)蛋白尿的临床观察及对尿RBP的影响[D]. 陈丽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赵刚教授运用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回顾性分析[D]. 孙洪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健脾益肾固精法对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和C-BSA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 张宏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效果[J]. 王金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2)
- [7]黄葵胶囊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 童静,李鹏飞. 现代中医药, 2020(05)
- [8]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春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的Meta分析[D]. 夏英.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10]益肾健脾、清利湿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D]. 于凤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