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高校伙食向市场经济转轨(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武[1](1995)在《试论高校伙食向市场经济转轨》文中研究说明 一、高校伙食管理迈入市场经济的可行性和必然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的伙食管理也不例外。高校伙食管理向市场经济转轨,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它的要求。就当前高校伙食管理发展变化情况,尽管在高校伙食管理的转轨变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高校伙食管理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必然的趋势。不少高校引进的农民办食堂、生活小区、风味食堂都带有市场经济的显着特点,然而不少同学、教工却甘心让其盈利赚钱,前去光顾。相形之下,有时却冷落了
许永刚[2](2004)在《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竞技体育发展,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单纯的专业运动,逐步在向职业化转变,这是制度变化的需要,也是竞技运动职业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制度建设时代”建设时代的到来、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上,其趋势主要表现在:目前世界上实行职业化的国家已达40多个。现在,一直坚持业余原则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对部分项目的职业选手解禁,刺激了更多的有条件实行职业化的国家走上职业化道路。我国由于受体制、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竞技运动职业化相对于发达国家落后了很多。鉴于我国国情,我国大部分竞技项目还没有能从原有体制向职业化体制转换过来,这就使我国建设21世纪体育工程的重任落在两种制度上。在这样一个竞技体育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人们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认为中国的“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必须进行改革;“全运会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该取缔等,一切都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进行运作。 任何一个国家,都反对实行“行政垄断”,因为“垄断”带来的是“寻租”、“腐败”,是对市场竞争的扼杀。而在我国的市场垄断,一般是通过经济性市场垄断与行政性市场垄断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对于经济性市场垄断,理论界已经进行了细致深入地研究与探讨;相对而言,人们对于行政性市场垄断的分析却明显滞后,特别是对于竞技体育职业化问题,而恰恰就是行政性垄断问题,是目前我国市场竞争制度有效发育与健康发展必须进行认真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其垄断形式主要是行政性垄断。可以这么说,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史,就是政府垄断史(或称“行政垄断”史)。没有政府(或行政)垄断,中国的竞技体育不可能走到今天。换句话说,没有“举国体制”、“全运制度”,就没有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 新中国竞技体育诞生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土壤,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也就必然成为中国竞技体育成长、发展的根本依赖及参照。适应于中国社会经济调控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实施国家调控下的发展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中的国家,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这些特殊国情,就更有必要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模式。现实也表明,中国的竞技体育,就是“政府主导型”的竞技体育。 在转轨期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都会设法为它们在新的经济失序中谋取尽可能有利的位置。任何一种制度道路的选择,是各种利益集团“公共选择”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各种利益集团的相对势力及其“合力”,制度变革道路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经济中的社会利益结构的差别、利益集团之间权力结构的差别以及社会偏好结构的差别所造成的。目前,对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影响较大的特殊利益集团,主要是以地区、部门为依托,以行业利益为纽带,常常借助公共权力、行政性垄断手段等,来获取特殊利益的经济性利益集团,如具有垄中文提要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断地位的国家体育总局的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个地方的企业(俱乐部)。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垄断”形式,这种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与我国计划经济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将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体制。但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际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职业化与社会化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创新与变迁,使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因此,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优势是“举国体制”,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种“垄断创新”,“全运会制度”是中国竞技体育“垄断创新”的载体。 20世纪中后期,在推进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家力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就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我国成功的市场经济变迁、竞技体育体制的变迁都是政府以行政手段成功推动的结果。在此,只是说明政府使用的手段是行政手段,并不改变其参与制度变迁的目的,并不否认政府作为一个制度变迁主体的经济性,它仍然是一个追求制度变迁潜在收益的主体。推动制度变革是比较既有制度下的成本、收益与推行新制度的成本,又有收益后的理性选择.以行政手段推动市场化进程,将比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然形成成本更低、新制度确立的时间更短、相对收益更大。中国的改革,是从1 978年开始的,而中国的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是从1 993年才开始启动,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相差了15年,但是,中国竞技体育改革的成效却是巨大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进入世界“三强”就是一个很
霍迟[3](1994)在《高校伙食管理改革如何深入?——如何办好高校学生伙食研讨会记述》文中指出 1979年,高等学校伙食管理部门率先进行学生伙食管理费包干,拉开了高等学校后勤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序幕。十几年来,高校伙食改革在积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前些年进行的改革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进行,对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高等教育,还有许多方面很不适应。最
田雨江,左世勤[4](1996)在《浅谈伙食成本核算》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伙食工作已进入了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的新时期,对这一时期伙食工作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要有清醒的认识,高校伙食改革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了的客观形势。 1.向成本伙食过渡是高校伙食改革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高校伙食工作进行了各种各样改革尝试,但纵观改革实质,绝大多数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的束缚,即:服务性质福利型,经营范围封闭型,经费来源单一型。高校伙食工作明显缺乏生机和活力,后劲不足,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使高校
彭怀祖[5](2006)在《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自1999年全面启动至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摸索出一条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转制之路,有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声音明显沉寂下来,后勤改革难度增加、后勤服务需求暂时满足和后勤改革利益空间暂时缩减等,是其中部分原因,但从本质上而言,主要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有其特殊性,“急救章”的意味比较重,后勤服务的规律尚未被真正认识。如何从学理上审视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历史、现状,是前瞻性的提出进一步改革对策的前提条件。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市场化原则为主旨,以优化后勤资源配置为主线,在对高校后勤资源系统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理论框架。 全文共分八章,根据逻辑结构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章,涵盖绪论、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分析模型、生产资源分析等若干方面。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构作了综述;阐述了论文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型;明确了生产资源的内涵、特点及配置趋向。第二部分为第四至第六章,主要是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为三个消费资源服务的校内外生产资源的比例关系。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为案例分析、结论和建议。 本文主要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后勤资源进行分类分层研究。后勤资源可分为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两大类。生产资源分为校内生产资源和校外生产资源,生产资源又可分为资产资源和人力资源两种类型。消费资源分为大学生消费资源、教职工消费资源、学校消费资源。二是运用经济学知识,解读后勤资源的稀缺性,论述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原理,界定高校后勤服务产品性质。三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中,构建数学模型,找出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和途径。四是对高校后勤资源配置方式的路线和选择进行构画。
庄娱乐[6](2005)在《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研究。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改革,也是学校改革中的难点、热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薪酬管理办法,着重从可变薪酬研究入手,加大高校津贴分配改革力度,在津贴的增量上做文章,拉开分配差距,科学的制定分配办法,运用激励原理,促进高校人才资源优化及人力资本的效能提高。 研究表明,高校分配制度改革体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多种分配模式并存,初步建立起了符合高校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竞争态势基本形成,教职工的收入普遍提高。然而,分配中新的平均主义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制度缺乏权威性、分配办法“各自为政”、分配政策的维护性、持续性不够等问题,将可能制约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 研究建议,应继续加强政府对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规范高校分配行为,加强对高校的分类,科学确定不同类别高校的分配梯度;合理确定分配关系,正确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正常的增资机制,确立适宜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进一步转变观念,创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有序推进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持续发展。
王正伦,王爱丰,唐永干,陈勇军[7](2010)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文中研究表明解读"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从纵向上大致区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计划模式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建成型期";1979年至2008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市场成分逐步增加的"转轨前期";2008年以后的"转轨后期"。本着这样的划分,从:"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解读(性质、特点、形成过程和功绩);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转轨前期遭遇的挑战和对策;转轨后期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举措等三个方面阐述"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这一命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大背景下论述了转轨后期模式转换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并列举了七大系统的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具体对策。
郭书剑[8](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韩永宁[9](2003)在《高校食堂实行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中研究说明高校伙食工作既具有服务行业普通的经济属性 ,又具有教育部门特殊的育人属性 ,在高校食堂实行全成本核算就是这一双重属性的体现 ,实现全成本核算是高校伙食工作走向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林立中,周庭宝[10](1994)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高校伙食管理》文中指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看待高校伙食管理的过去和现状,怎样确立和转换高校伙食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都是高校伙食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高校伙食管理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自八十年代初,开始了以伙食为中心的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通过逐渐完善经济责任承包制,伙食部门目前已发展成为高校后勤部门中的一个最富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服务实体之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呈现出同步增长的势头。
二、试论高校伙食向市场经济转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校伙食向市场经济转轨(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一章 研究选题与总体思路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形成 |
一、 研究的现实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设想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总体思路 |
一、 论文研究的理论思路 |
二、 论文研究的结构思路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竞技体育发展研究综述 |
一、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垄断理论研究综述 |
一、 自然性垄断 |
二、 竞争性垄断 |
三、 行政性垄断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 市场化水平的假设 |
二、 竞技体育的垄断假设 |
三、 “举国体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调查方法 |
三、 经济学方法 |
四、 制度分析方法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一、 制度、体制、机制 |
二、 制度变迁、制度创新、体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竞技体育垄断问题 |
第一章 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 |
第一节 垄断内涵的界定 |
一、 从理论上分析 |
二、 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上分析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国家和转型国家的行政垄断 |
一、 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性垄断 |
二、 转型国家行政性垄断及反垄断法规制 |
第三节 中国行政性垄断及法律规制 |
一、 中国行政性垄断状况 |
二、 中国对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
第四节 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垄断的态势及其特点 |
一、 限制和排斥竞争的垄断形态 |
二、 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行政性垄断形式 |
三、 经济性垄断与行政性垄断相比较的特征 |
四、 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垄断形成的原因 |
第五节 政府理性及我国垄断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一、 政府的非理性问题 |
二、 我国存在的垄断问题与公共选择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竞技体育行政垄断形成的路径依赖 |
第一节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
一、 路径依赖 |
二、 路径依赖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换中的利益沾滞与路径依赖 |
一、 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型的摩擦 |
二、 “利益沾滞”的产生及其特点 |
三、 利益沾滞与路径依赖的克服 |
第三节 政府在转型期的职能 |
一、 政府转型期的一般与特殊职能 |
二、 政府转型期的制度创新职能 |
第四节 政府职能的政府成本 |
一、 政府成本的概念和划分 |
二、 政府职能的层次 |
三、 政府成本的理论分析 |
第五节 政府职能的制度成本 |
一、 制度成本的基本概念 |
二、 制度成本的三种表现形态 |
三、 制度成本的组成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美国的职业竞技体育 |
第一节 职业竞技体育业 |
一、 组织结构 |
二、 运动员的雇佣 |
第二节 经济分析与职业体育 |
一、 产品市场 |
二、 职业竞技体育资源市场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国职业竞技体育中的经济垄断 |
第一节 职业竞技体育的市场垄断性 |
一、 职业竞技体育的垄断与竞争 |
二、 职业竞技体育垄断产生的原因 |
三、 职业竞技体育联盟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国职业竞技体育经济垄断与反托拉斯 |
第三节 社会对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的反应:反托拉斯法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竞技体育的行政垄断 |
第一节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
一、 行政垄断的概念 |
二、 行政垄断的内涵 |
三、 行政垄断的危害 |
四、 行政垄断成因 |
第二节 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经营的行政垄断 |
一、 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行政垄断 |
二、 竞技体育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的行政垄断 |
三、 职业篮球俱乐部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四、 竞技体育职业俱乐部的组织结构的行政垄断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美国政府职业竞技体育政策的“反垄断豁免” |
第一节 反垄断法与美国职业体育的“反垄断豁免” |
一、 “反垄断豁免”剥夺职业运动员的自由转会权 |
二、 电视转播权“反垄断豁免”保证了美国职业体育的整体利益 |
三、 “反垄断豁免”使职业体育联盟有权确定职业运动队的分布和数量 |
第二节 职业体育中的劳工法 |
一、 “工资集体谈判制”与“工资封项” |
二、 劳资纠纷的处理 |
第三节 职业体育的纳税政策 |
一、 购买职业运动队的股权政策 |
二、 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体育场馆建设 |
第四节 职业体育的版权保护政策 |
第五节 中美市场化水平与竞技体育水平 |
一、 市场化水平问题 |
二、 竞技体育运动成绩与市场化水平比较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中国竞技体育的利益与利益集团 |
第一节 竞技体育社会中的利益问题 |
一、 竞技体育社会 |
二、 竞技体育的生存基础 |
三、 竞技体育社会中的交互作用关系及其调节 |
四、 竞技体育社会与外部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新政治经济学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解说 |
一、 制度多样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释 |
二、 制度变迁的锁定机制 |
三、 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 |
第三节 我国渐进式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 渐进式改革制度内在缺陷与利益冲突 |
二、 转轨过程中制度结构残缺与利益冲突 |
第四节 中国竞技体育转型社会利益集团问题 |
一、 关于利益集团存在的一般解释 |
二、 利益集团存在的原因 |
三、 中国竞技体育的利益集团 |
四、 中国竞技体育利益集团的形成 |
第五节 中国竞技体育利益集团的利益 |
一、 利益、利益群体和利益组织 |
二、 中国竞技体育的利益 |
三、 中国竞技体育要培育改革的利益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政府体育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的形成 |
一、 高度集中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 |
二、 专业化的训练、竞赛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政府体育管理特征 |
一、 政府包办体育事业,运用计划手段调配体育资源 |
二、 政事不分、管办结合,体育事业处于结构性失衡状态 |
三、 排斥体育的产业价值,社会力量难以介入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体育管理职能 |
一、 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要求 |
二、 以市场为导向,明确界定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 |
三、 市场导向的政府制度创新 |
第四节 制度变迁视野中的政府与市场 |
一、 制度变迁理论的启示:制度与组织 |
二、 制度变迁视野中政府与市场分析:制度短缺与组织短缺 |
三、 制度变迁中政府作用是转轨中的而非完善市场中的政府作用 |
四、 制度变迁的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而非诱致性制度变迁 |
五、 制度变迁的核心问题在于界定产权,但建立有效率的产权不等同于私有化 |
六、 应当认识到:无论在什么制度下,意识形态依然起作用 |
第五节 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 |
一、 制度过剩的原由 |
二、 制度过剩的取消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 |
第一节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优势--“举国体制” |
第二节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种“垄断创新” |
一、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 |
二、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 |
第三节 “全运会制度”是中国竞技体育垄断创新的载体 |
第四节 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轨迹 |
一、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建立 |
二、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 |
三、 我国“专业竞技体育体制”的成功与反思 |
第五节 职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
一、 竞技体育与职业体育之间的异同 |
二、 竞技体育与职业体育之间的关系 |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干预与行政垄断 |
一、 论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豁免 |
二、 广义行政垄断与狭义行政垄断 |
第七节 计划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 |
一、 原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主要含义 |
二、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新 |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资源优化配置 |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主体能动性的双重效应是具体实施竞技体育举国体(?) |
六、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
七、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
八、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制度变迁创新的动力源 |
九、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的政策性思考与建议 |
十、 一个理论结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新--制度变迁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章 中国竞技体育改革发展中的产权问题 |
第一节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一、 竞技体育产权分析的理论意义 |
二、 竞技体育产权分析的实践意义 |
三、 清晰的产权能够把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
第二节 关于产权的一般理论 |
一、 产权的本质 |
二、 关于产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
三、 我国产权有效运作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撑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前提;(?) |
四、 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产权制度弊端及其效应 |
第三节 中国竞技体育职业俱乐部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 市场失灵与产权失灵 |
二、 产权与剩余分享 |
三、 产权圆心理论 |
第四节 产权理论与我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的改革 |
一、 传统竞技体育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
二、 传统竞技体育产权制度的营运特点 |
三、 对传统竞技体育产权制度的评价 |
四、 产权理论对竞技体育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
五、 对我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五节 中国职业篮球产权制度的实证分析 |
一、 中国竞技体育篮球职业化的九年发展 |
二、 中国竞技体育职业篮球产权制度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7 小结 |
第二章 论文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型 |
2.1 论文的概念界定 |
2.1.1 资源 |
2.1.2 高校资源 |
2.1.3 高校后勤资源 |
2.2 论文的理论依据 |
2.2.1 稀缺与效率 |
2.2.2 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私人产品属性 |
2.2.3 高校后勤垄断的成因、弊端及改进意义 |
2.3 高校后勤资源的配置模型 |
2.3.1 后勤资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
2.3.2 生产资源与消费资源的动态关系 |
2.3.3 生产资源配置的效益优化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产资源分析 |
3.1 校内外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1.1 校内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1.2 校外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2 生产资源的配置趋向 |
3.2.1 科学利用校内生产资源 |
3.2.2 战略选择校外生产资源 |
3.2.3 生产资源配置动态优化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资源分析 |
4.1 大学生后勤消费的本质特征 |
4.1.1 消费能力特征 |
4.1.2 消费水平特征 |
4.1.3 消费时空特征 |
4.1.4 消费管理特征 |
4.2 大学生消费的时代内涵 |
4.2.1 消费选择的多样性 |
4.2.2 消费价格的波动性 |
4.3 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势 |
4.3.1 消费自主性逐步增强 |
4.3.2 消费扶持性渐趋合理 |
4.4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大学生消费中的比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教职工消费资源分析 |
5.1 改革前后教职工消费格局的变迁 |
5.2 教职工消费资源的配置应主要依赖市场 |
5.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教职工消费中的比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学校消费资源分析 |
6.1 学校消费的特点 |
6.2 学校消费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
6.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学校消费中的比重 |
6.4 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南通大学校内外后勤生产资源的配置 |
7.1 概述 |
7.2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大学生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教职工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4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学校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5 案例的意义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思考与建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简介 |
读博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框架、内容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主要不足 |
第二章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现状及问题 |
2.1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 |
2.2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问题 |
2.3 完善高校分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及历史发展 |
3.1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 |
3.2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发展 |
3.3 国外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 |
4.1 基本原则 |
4.2 高校分配决定机制 |
4.3 理论依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
5.1 分配内涵上的丰富 |
5.2 分配方法上的变革 |
5.3 高校分配改革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
6.1 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 |
6.2 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
6.3 我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 |
6.4 高校与政府及企业分配制度主要特征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津贴分配改革 |
7.1 津贴在高校分配中作用及存在问题 |
7.2 津贴的分类 |
7.3 改革、完善津贴分配办法讨论 |
7.4 高校津贴分配模式的选择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校津贴分配改革实证分析 |
8.1 津贴分配方法 |
8.2 津贴分配标准的选择 |
8.3 津贴分配与职工满意度 |
8.4 教职工收入差异比较 |
8.5 分配的优化目标模型 |
8.6 人员聘任比例选择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关于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社会环境 |
9.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时尚 |
9.2 社会收入差异分析 |
9.3 高校教师、高学历者正在成为社会高收入群体 |
9.4 关于社会分配政策的宏观调控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与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 |
10.1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
10.2 高校投资体制改革 |
10.3 高校管理体制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11.1 基本结论 |
11.2 主要政策建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7)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解读 |
1.1 关于“举国体制” |
1.2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 |
1) 政治渊源 |
2) 体制渊源 |
3) 体育本源 |
1.3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功绩 |
2 计划模式“举国体制”在转轨前期遭遇的挑战与对策 |
2.1 转轨前期的挑战——计划模式“举国体制”与市场环境间的龃龉 |
2.2 转轨前期的对策——坚持与完善计划模式“举国体制”的内核 |
3 转轨后期改革计划模式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原有实现手段的基本思路和举措 |
3.1 用市场模式代替计划模式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
3.2 转轨后期模式转换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
3.2.1 基本思路 |
3.2.2 主要对策 |
3.2.3 主要对策例举 |
3.2.3.1 法律系统 |
3.2.3.2 管理系统 |
3.2.3.3 制度系统 |
3.2.3.4 项目系统 |
3.2.3.5 组织系统 |
3.2.3.6 发展系统 |
3.2.3.7 保障系统 |
4 小 结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9)高校食堂实行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行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
1.全成本核算和不计成本核算 |
2.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办好伙食的基础 |
3.有利于促进“两个效益”提高和伙食稳定 |
二、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
1.实行全成本核算符合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 |
2.实行全成本核算是高校伙食工作走向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
四、试论高校伙食向市场经济转轨(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高校伙食向市场经济转轨[J]. 王学武.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5(S1)
- [2]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 许永刚. 苏州大学, 2004(01)
- [3]高校伙食管理改革如何深入?——如何办好高校学生伙食研讨会记述[J]. 霍迟. 中国高等教育, 1994(03)
- [4]浅谈伙食成本核算[J]. 田雨江,左世勤.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6(02)
- [5]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D]. 彭怀祖. 河海大学, 2006(06)
- [6]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D]. 庄娱乐. 河海大学, 2005(03)
- [7]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J]. 王正伦,王爱丰,唐永干,陈勇军.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高校食堂实行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 韩永宁. 运城学院学报, 2003(02)
-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高校伙食管理[J]. 林立中,周庭宝.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