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proposal for mitigation of natural hazards by explosion of gassy lakes in Cameroon, West Africa(论文文献综述)
苏彩媛[1](2019)在《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洲是世界上贫穷国家分布最多的大陆,因而也是最急需帮助的地区。德国与非洲早在殖民时期就已经建立起了联系,二战结束后德国开始对非洲国家提供援助,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冷战期间,德国对非洲的援助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处在西方国家的共同利益桎梏之下。德国统一之初,政府重心主要放在国内统一问题和欧洲一体化事务上,对非洲的态度相对比较冷淡。冷战后,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相对稳定、发展势头强劲,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加强自身的非洲战略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国在非洲的利益。非洲的变化以及德国所面临的挑战都需要德国制定新的政策作出回应,出于自身在非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因素的考量,德国开始调整对非政策,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对非援助政策,确立了对非洲援助的行动领域和具体计划。德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无疑将会给中国的对非援助工作以及发展对非关系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概述了德国对非洲援助的发展变迁以及德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确立与调整。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内容与原因,本章选取2011年出台的《德国对非洲战略文件》为例进行分析,围绕对非洲援助的主要领域及其援助的具体举措展开阐释,包括和平与安全、气候变化与环境和文化教育等七个方面。究其原因,德国是在国际形势的变化、非洲自身发展因素、以及德国国内利益因素三个方面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促使其对非洲的援助政策作出调整;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德国对非援助的制约因素展开阐述,本章主要从多边合作框架的制约、德国国内因素的制约、非洲不稳定因素的限制及新兴力量在非洲的崛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阐述了冷战后德国的援助对非洲的影响以及给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一些启示,如加强援助管理、重视资源配置方法和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等。结语部分总结了以上内容,概括了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的动力因素和限制因素,并指出在当今世界命运共同体下,德国在未来对非援助中,会更加注重国际间的合作。
王锦[2](2019)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红利研究及国别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人口问题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非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年轻化的大陆,未来世界人口增长也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当生育率不断下降、劳动人口数量超过其他人口数量时,该地区就可能获得“人口红利”。大量的青年人口是经济繁荣的重要资源,因此这很有可能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该因素同时也可能形成巨大的挑战,这取决于国家能否通过政治、经济及人口方面的政策控制生育率和死亡率,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提供必要的健康和教育系统,为大量劳动人口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进而将这一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本文以人口转变的相关理论和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为主要线索,说明了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进入人口红利窗口期的时间及特点。文章首先回顾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认识。从最初的“马尔萨斯陷阱”到20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人们对该问题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的增长不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应该限制人口数量以保持二者平衡;“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加入制度变迁与技术变革等因素,将技术和人力资本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将人力资本积累看做经济增长的源泉;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人口红利窗口期进行了具体说明,本文认为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拥有人口红利窗口期的地区,也是在该时期拥有最多劳动年龄人口的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入人口红利窗口期的时间大约是2065年,并且将会持续到2100年左右;再次,描述了该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分析了尼日利亚和南非的国情对获得人口红利的诸多限制因素,并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由于国家能力普遍不足而难以获得人口红利;最后,论述了国际制度如何通过社会力量增强国家能力,文章认为国内利益集团力量的此消彼长能够推动由社会引领的自下而上的政治经济改革,进而为实现人口红利创造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在人口红利理论对人口年龄结构的描述中,特别强调了青年人口膨胀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强调了这只是获得人口红利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因为青年人口并非天然的生产力,若国家没有能力为其创造充足的就业与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么这些人口就会变成负担,不但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力,反而会成为社会动荡与冲突的根源。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人口转变潜在优势的大陆,但不能由此断定其具有兑现人口红利的能力。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生育率下降缓慢,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匮乏,不利于人力资源的积累;第二,经济结构单一且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和自然资源,不利于财政稳定和扩大就业;第三,政府行政能力不足且效率低下,无法为获得人口红利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为此,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应充分重视自身的制度建设,并从以下四个方面为获得人口红利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第一,通过公共卫生计划降低生育率,提高人口质量;第二,制定法律,提高女性入学率,减少早婚现象;第三,改善地区营商环境,为吸引投资和实现产业多元化创造条件;第四,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延长人口红利机会窗口。避免将潜在的人口资源变为人口负担,使国家在还未获得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陷入一系列生存危机。
于海影[3](2019)在《非洲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非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近半个世纪以来城镇人口增长迅速,成为当今世界城镇化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其快速的城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是非洲的城镇人口数量和规模呈机械性增长,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过度城镇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本文以非洲城镇化为研究主题,基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指标,深入探讨非洲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根据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研究成果和大量数据分析,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分析了非洲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非洲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人口、经济、政策、历史、文化、民族冲突和战争等因素的驱动作用。非洲城镇化面临着城市贫困、失业与非正规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不足等挑战。其次,依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数据,从城镇化发展阶段、发展进程、城市等级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对非洲各地区、各国家城镇化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基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非洲城镇化的空间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非洲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非洲北部最高,其次非洲中部次之,再次是非洲西部和非洲南部,非洲东部城镇化水平最低。非洲各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但是非洲城镇化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再次,考虑到城镇化率指标的单一性,选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因素、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非洲国家城镇化质量,计算出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通过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出非洲国家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空间差异特征,发现各区域之间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差距较大。非洲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国家城镇化质量水平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国家城镇化质量水平较低,东部地区国家城镇化质量水平最低,且非洲城镇化质量得分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并通过城镇化质量得分与城镇化率的空间分布对比及回归分析,发现非洲国家存在严重的过度城镇化现象,即非洲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极不协调,城镇化质量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化速度的增长。最后,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非洲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经济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都与非洲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是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不显着。因此,就非洲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参考。
胡洋[4](2018)在《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人类而言,“族”表达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特点的人类群体。族群作为稳定的人类利益共同体和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对于“国家”这一政治组织的整合与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果(金)是一个拥有众多族群的多民族国家,自国家独立以来,族群问题一直是国家建构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际矛盾与族际冲突尤为激烈,该地区的长期动荡不但扰乱本国秩序,也是牵涉非洲多国的“非洲世界大战”策源地。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后获得高度关注,围绕着当地的族群问题,“国家失效”、“资源争夺”、“独裁政治”成为解释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主流分析框架。本文着眼于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演进史,基于历史研究的基础,以多学科的视角分析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进而总结刚果(金)族群与国家历史与现实关系,探讨刚果(金)多民族国家的建构方法。论文第一章、第二章梳理了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发展与演进历史的基本线索。公元1世纪前后,班图系族群、苏丹系族群相继进入刚果(金)东北地区,在驱逐了原住民俾格米人后,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口集团。随着时间推移,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形成了复杂的分类、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社会组织结构。族群间的相互竞争、技术交流和贸易联系,令当地族群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与族群认同,一些具有较高组织程度的政治组织随之产生。19世纪以来,刚果(金)东北地区遭到外部力量的持续干涉,当地族群的自然演进历程遭到人为阻断。1874年以后,提普·提卜素丹国、比利时殖民者先后在刚果(金)东北地区建立统治,掠奴战争和殖民统治恶化了当地的族际关系,族群之间因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冲突不断。1960年,刚果(金)摆脱了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刚果(金)虽然具备了民族国家的外壳,但殖民统治的影响并未消除,国家内部的整合尚未完成,族群与国家、族群与族群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刚果(金)的东北边疆因此成为族群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立足于历史研究,论文第三章从刚果(金)东北地区内部的经济政治结构出发,探究当地的族群问题。在经济层面,通过研究刚果(金)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土地供给能力,得出土地争端引发族际冲突的判断。在政治层面,叙述族际经济竞争到族际政治竞争的演变过程,认为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已由经济纠纷上升为政治权力争夺。在社会层面,研究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运作方式,以“战争经济”的理论视角分析当地的族际竞争。反思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缘起与发展,本文认为在冲突局势尚未缓解、地区经济政治的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的前提下,国际援助的有效性很难发挥,而国家在民族政策上的整体性缺陷是导致族际矛盾不断激化的诱导因素。基于对刚果(金)东北地区内部族际矛盾的认识,论文第四章探讨了族群问题对大湖地区国际关系的作用。第一,回顾族群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并介绍国家行为体对族群互动的干预过程和干预手段。第二,分析周边国家介入刚果(金)东北地区的动力因素,从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三方面讨论周边国家对刚果(金)的利益诉求。第三,以族群武装与外部干预、双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安全为切入点,总结族群因素对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论文第五章以刚果(金)的民族国家建构为视角,探讨了该国族群与国家的关系,分析了国家建构进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以下观点:首先,刚果(金)国家政府应解放思想,选择适合于刚果(金)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次,加强全国性政党建设,消除族群政治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推动刚果(金)的国族建设,通过族际政治整合加强国家凝聚力,化解族群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关系。
陈启文[5](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杨牧[6](2017)在《《2013-2018肯尼亚国家旅游战略》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当前,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该行业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肯尼亚就是其中之一,该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业的收入占了 GDP的百分之十。近年来,我国赴肯尼亚的游客总体呈现不断增长势头,并已成为肯尼亚在亚洲的第二大客源国。为了增进我国对非洲旅游市场的了解,同时为我国旅游机构进一步开发非洲的旅游市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实践报告选择肯尼亚旅游署授权行业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2013-2018肯尼亚国家旅游战略》为语料。该报告包括执行摘要,机构名称缩写列表,正文(三个章节)和附录四大部分,共计16,251字。该战略报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肯尼亚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了未来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制定出发展的战略和实施方案。由于这是一份由国家层面发布的行业战略报告,属信息型文本,其语言严谨且逻辑性强,长句和复杂句使用频繁,文中出现大量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地理文化和规章制度等内容,以及许多政府机构和国际旅游组织名称。这些都是笔者在翻译实践报告所要探讨的问题。在本实践报告中,笔者首先对翻译项目进行了背景介绍,说明项目选择的意义,其次对包括译前准备和译后工作的整个翻译过程进行描述,然后以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源文本进行分析,确定翻译策略。在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部分,笔者从卡特福德的翻译等值,翻译转换和可译性限度这三大方面入手分析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运用翻译等值中的文本等值进行术语和语篇的翻译,形式对应则处理有关直译和意译的问题;使用翻译转换中的层次转换法来解决有关的时态问题,范畴转换则用来处理长难句的翻译以及词性转换,而可译性限度理论可帮助解决外来语的翻译等。本实践报告表明,由于选择的语料是一个国家的旅游发展战略,涉及了诸多领域,例如旅游管理、营销、经济、地理和社会文化等,需要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查询大量相关资料,并充分利用本科所学习的市场营销知识。在本报告中,笔者明确卡特福德翻译理论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应采用翻译等值,翻译转换和可译性限度等策略处理具体翻译问题,尽可能使译文还原源文本所传达的信息,达到其功能目的。
蒋屹[7](2015)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外部安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AHP层次分析法为理论依据,采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于《2015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数据。在分析沿线44个国家的风险情况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政治安全环境、地区安全环境、地区冲突、社会风险和军事威胁等五个方面因素进了定型与定量的分析与评估。将国家风险划分为9个等级,分别用1-9表示,数字越大代表风险越高。中亚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关键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研究分析中亚影响“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开发的安全问题具有很强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用AHP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在中亚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威胁程度,得出我国在中亚矿产资源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且风险与威胁将长期存在,认为国际政治环境竞争激烈,“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着大国博弈角逐的严峻挑战;地区政治风险面临的变数增大,“一带一路”沿线矿产开发面临的政局不稳定性风险上升;恐怖主义、毒品等跨国家犯罪猛增,“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社会安全风险跃起;领土主权争端,致使部分中亚国家间关系更趋紧张,“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开发跨国合作困难阻力加大;大国军事渗透加剧,“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面临军事包围态势明显。论文建议着眼国家安全发展和外交战略全局,处理好与多元力量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维持中亚地区多元力量的总体平衡,力争形成一个对我有力的战略格局。积极开展资源外交。拓展公共外交,营造有利的国际投资环境,加强文化交流,破除“中国威胁论”,“中国殖民论”。提升我对中亚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吸引力,发展模式等“软实力”影响,为矿产资源开发奠定坚实的人文民意基础。加强与中亚国家反恐突合作,压缩“东突”势力境外生存空间。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军事、政治存在,为中亚地区稳定和安全承担必要的国际责任。构建由政府、企业、商业公司及各组织为一体多元海外矿产资源安全力量建设,重点是以“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为契机,积极推动军事力量走出去。
李宝宝[8](2013)在《欧美国家NGO援非活动述论》文中指出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力上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萨拉蒙亲切的称这种现象为“全球结社革命”。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公民社会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以其优越的成长环境而迅速的发展为国际舞台上一个璀璨的明星。非洲是世界上贫穷国家最多的一个大陆,也是各类传染疾病和战争不断频发的一个大陆,还是接受国际社会援助最多的一个大陆,在这里活跃着各类人道主义救援组织,其中,非政府组织部门的力量迅速增强使得其在非洲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它们在诸多方面对非洲进行了援助,包括医疗卫生、农业发展、基础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化解部族冲突等。所以,对欧美非政府组织在非洲的援助活动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主要从欧美非政府组织援助非洲的原因、主要活动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此研究能够对外界客观全面的认识欧美非政府组织在非洲的境况有所补充和借鉴。
孔锐[9](2012)在《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在世界各国的推动,能源需求不断上涨,油气资源的供给就成为世界各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围绕着油气资源获得的国家行为不断地增多,由此而引发的国家间摩擦、战争等也在不断升级。世界不安定的根源就在于获得资源。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不可避免遇到油气资源的供给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近30年来的油气资源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平衡情况。尤其对打破自给自足供应状态以来的近17年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虽然中国的石油自给自足供给平衡已完全打破,但是天然气能源资源还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不过已出现失衡的苗头。中国的石油资源供给平衡表现石油资源储备量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生产需求增长速度,而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又赶不上消费需求量的增长。明显显示,石油依赖进口来达到平衡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和回归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近5年至10年的石油储备、生产、消费和进口量分别进行了相关预测,推测到2015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储量乐观估计分别为130亿吨、212亿吨,悲观估计2014年达到最高值为17.96亿吨,以后将下降;中国石油生产量将分别为2.20亿吨和2.43亿吨;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5.6亿吨和7.7亿吨左右;因此弥补国内供需不足的石油进口量将分别为3.4-3.8亿吨、5.0-5.2亿吨。如此大的石油进口量,进口安全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石油供应国数量、进口量比重和价格波动三个方面,对中国过去十年的石油进口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研究中国石油进口安全问题,要从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状态和供应国对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设计了石油进口安全问题研究的思路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近十年来中国进口石油的相关资料,利用熵权法对主要石油供应国的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地数量虽然增多,但是因为进口量比例显示仍然进口地相对集中。而且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在2015年以前,甚至到2020年以前都无法改变超过公认的警戒线水平状态。同时还显示,价格波动所造成的经济风险还无法规避。从供应国安全状态数据显示,中国石油进口安全性要不断地提高,就要尽量寻找储量、生产量大的国家,而且国家政局和周围环境尽可能平静的地区。同时还要注意从其进口的数量占其生产量的比重。保守估计,从其进口的数量占其生产量的比重不要超过20%为最好。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如此之高致使中国战略油气储备工作不可懈怠。根据中国战略油气储备的目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包括储备主体、储备时间、储备形式、储备方法、储备方式等诸多因素及其关系。同时,从历史事件看,战争及社会动荡延续的时间长者可达数年,如伊拉克战争。短者也有近半年。因此,战略油气储备应对危机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这就需要一个更加完整、系统地战略油气储备体系。应对这种长时间的石油危机,储备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可以构建接替状储备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建立矿产地勘查储备基地,利用增加资源型储备形式为石油及其成品油的储备做接替,以此得到接替状的、完整地储备基地系统。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的选址应与目前中国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优势和条件形成互补。应该重点考虑包括石油地质条件、油质条件、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问题。同时,中国的战略油气勘察储备基地的建设应该与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衡想相适应,与国防安全需要相吻合。无论从勘查储备基地选择条件,还是从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中国未来面向世界市场发展走势来看,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包括含油气具有代表性的羌塘盆地、伦坡拉-尼玛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范围。根据目前的条件,应该分两步完成中国战略油气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工程。首先,以条件最好的伦坡拉-尼玛盆地入手。无论是石油地质勘查条件还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态,以及交通状况等都是该基范围里最好的地区。同时,以目前的交通设施为基础,建立起油气储备基地的储备运输公路网,以及供应基地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局部供应网。然后,以伦坡拉-尼玛盆地为出发点,在前期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向西北的羌塘盆地最有利区块延伸建设范围,直到可可西里盆地的含油气最有利地区。形成集储备运输公路网、可再生能源供应局域网为一体的藏北油气勘查储备战略基地。
谷保静[10](2011)在《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研究—中国案例》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活动已经强烈地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增加系统生产力、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因此,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全球氮循环不仅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破缺,形成农田、城市、种植园、牧场、工厂、矿山等功能系统,再自组织升级成人类-自然耦合系统(CHANS)。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氮污染严重,正处于全球CHANS氮循环的“热点”和“热时”。中国的案例研究可为我们更好地理解CHANS的氮循环过程,为合理利用氮循环的正面作用,缓解给人类和地球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依据。本论文中的CHANS以中国陆地行政边界为水平边界。垂直方向的上边界定在地面以上1千米,不包括大气环流;下边界在岩床表面,不包括资源矿。CHANS的氮循环从非活性的N2被活化为活性氮(Nr)进入系统或者系统外的Nr直接输入系统开始,以Nr氧化/还原为N2或者以Nr直接输出到系统外时终止。系统分为4个功能群:加工者、消费者,移除者和生命支持系统。加工者指将输入的Nr加工为产品的一类功能系统,包括农田、草地、森林、牲畜养殖、水产养殖、工业、以及城市绿地子系统;消费者包括人类及宠物子系统;移除者是指将废Nr进行处理并消除其负面影响的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子系统;生命支持系统包括近地面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子系统。所有从系统外输入的Nr都进入一个或几个上述子系统,然后在系统内子系统间循环流动或输出到系统外。CHANS的氮循环过程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即以人类为核心的氮供给-消费和系统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基于质量平衡法、大气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观测、文献、年鉴等来源,编译出中国氮循环的数据集,包括了1980-2008年间超过十万个Nr流通量以及与之相关的气温、降水、土地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等数据。基于CHANS的理论和假说,利用氮循环数据集和我们构建的NCNA、 URCNC等生态系统模型,对中国近30年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的氮循环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量化分析,并在食物氮和工业氮通量方面拓展到了全球尺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下是主要结论:1)1980-2008年间,中国的Nr输入从24.6Tg N yr-1增加到59.6Tg N yr-1,近30年增加了1.4倍,增速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总量计,目前中国在占全球约7%的陆地面积上输入了全球人类源Nr的30%,表明了中国对全球氮循环的巨大贡献。相比自然状态下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人类活动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强度增加了3.6倍,而全球平均仅增加了1-1.5倍。近30年来,中国生物固氮量基本保持不变,这与全球的生物固氮一直增加的趋势不同;而工业固氮在总氮输入中所占的比例从50%增加到69%,高于全球水平。按消费计,工业固氮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的华北平原、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四川盆地,以及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地区;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NOx-N输入虽然增加了3.7倍,然而其通量较小,在总氮输入中所占的比例维持在4%-8%。因此,食物氮和工业氮的生产-消费是中国氮通量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2)在中国,近30年来的系统氮输出增量未跟上输入增量,表明伴随人类活动的增强,CHANS趋于走向氮富集。这同之前有研究认为的随着系统人类源Nr输入的增加,Nr主要通过河流或者大气环流加速流失的结论相反。之前研究对系统中工业氮循环过程的忽略可能是造成这种相反结论的主要原因。近30年,中国氮积累增加了3.1倍,2008年达27.0Tg N yr-1,氮积累主要发生在农田(19.8%)、森林(31.3%)、草地(10.5%)、地下水(17.1%)以及人类(19.7%)子系统。与此同时,地表水和大气Nr浓度近30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也增加了Nr在人类-自然耦合系统中的积累。3)近30年来,中国加工功能群氮输入增加了1.3倍,从59.4Tg N yr-1增加到137.8Tg N yr-1,其为人类提供的工业氮产品、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分别增加了8.2倍、1.0倍和5.5倍,但是目前人均消费量依然比发达国家低20%-25%。加工功能群的高氮输入强度显着相关于人均GDP (PGDP)、年均温和年降水,因此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成为高氮输入的热点。近30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管理革新,中国加工功能群氮流失的增加速度慢于系统氮输入的增加速度。这意味着中国加工功能群的氮利用率(NUE)处于上升趋势。4)中国人均食物氮消费水平为5.2kg N yr-1,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5kg N yr-1),但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5kg N yr-1)。然而中国人均的动物蛋白消费比例仅为33.2%,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8.7%),更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5.2%)。即便如此,中国农田粮食产出用作饲料的比例也已经高达60%,动物蛋白的生产成为农田氮产出的主要去向。参考发达国家的比例(>70%),中国粮食生产用作饲料的比例仍会增加。考虑到饮食方式的差异,中国动物蛋白消费比例可能不会达到欧美水平,但未来20年动物蛋白消费比例仍会增加50%左右。这将促进中国氮输入进一步增加。5)工业氮是除了食物氮之外人类又一重要Nr生产-消费类型,主要是纤维、房屋、家具等。本研究中首次将工业氮分为人工源(NA,如合成纤维、橡胶等)和生物源(NB,如皮革、棉花等),并估算了全球及中国的工业氮通量。2008年,中国人均工业氮消费量仅为3.4kg N yr-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3kg N yr-1),更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10kgN yr-1)。人均NA消费量与PGDP和城市化水平显着相关,因此高NA消费主要出现在高城市化水平的发达地区。NB消费量与社会经济参数不具有相关性,因而NB消费量在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小。但是不同的文化使NB的消费产生区域差异。6)本文将工业氮产品区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氮两类。其中结构性氮的比例超过70%,导致工业氮倾向于积累在人类居住区。2008年全球工业氮在人类居住区的积累量估算为~21Tg N,这可以解释全球人类源“氮失汇”(-26Tg N yr-1)的81%。结构性工业氮在人类居住区能存留数十年到上百年,直到最终被燃烧或分解释放。这个巨大的时滞缓解了Nr快速释放造成的环境氮污染,然而这种时滞也使垃圾产生量的估测十分困难,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这种时滞带来的遗留效应,避免出现“垃圾围城”现象,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7)2008年中国向大气排放的Nr污染物量达到16.9Tg N yr-1,近30年来增加了约1倍,其中NOx排放的增速略快于NH3和N2O。N20的释放量2008年时已达到1.1Tg N yr-1,其温室效应相当于0.2Pg C yr-1CO2当量。上述采用质量平衡法估算的时空尺度上的大气Nr通量变化与大气遥感的反演结果基本一致(R2=0.80-0.94)。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和河北,长江流域的四川和江苏是NH3和N20主要的释放源,而NOx的排放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NH3和N20的释放主要受农业发展驱动,而NOx排放则受社会经济发展驱动。8)近30年来,农业面源Nr流失贡献了中国地表水氮污染的~60%,生活和工业点源污染排放占30%左右。地表水氮污染主要出现在华北平原以及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南方地区虽然Nr污染通量很大,但是由于地表水资源丰富,稀释作用使水体污染度小于北方。人类自身的氮消费以及相关的人类活动是这些区域地表水Nr污染差异的主要原因,贡献值是人口>城市化>PGDP。中国地下水Nr严重污染,特别是华北平原、东北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均地下水氮浓度超过20mgN L-。地下水中的氮富集受人口密度、PGDP以及城市化水平影响,而与自然因素与地下水氮富集不相关,证明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Nr污染起主导作用。对CHANS氮循环过程未来动态的情景模拟分析发现:大气Nr污染控制的关键因素是技术进步,地下水Nr污染控制的关键因素是政策革新,而地表水Nr污染控制的关键因素则是技术进步和政策革新的共同作用。
二、A proposal for mitigation of natural hazards by explosion of gassy lakes in Cameroon, West Afric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proposal for mitigation of natural hazards by explosion of gassy lakes in Cameroon, West Africa(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第一章 德国对非洲援助的发展变迁 |
一、德国与非洲的历史联系 |
二、联邦德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确立与调整 |
(一)创立时期 |
(二)巩固时期 |
(三)调整时期 |
(四)发展时期 |
三、德国对非援助的发展状况 |
(一)冷战期间联邦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状况 |
(二)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进展 |
第二章 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与原因分析 |
一、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 |
(一)和平与安全 |
(二)人权与法治 |
(三)金融和贸易 |
(四)资源、粮食和能源 |
(五)气候变化和环境 |
(六)文化教育 |
(七)可持续性发展 |
二、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的原因分析 |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
(二)非洲自身发展因素 |
(三)德国国内因素 |
第三章 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的制约因素 |
一、多边合作框架的制约 |
(一)国际性多边合作框架的掣肘 |
(二)区域性多边合作框架 |
二、德国国内因素的制约 |
(一)国内经济、社会问题制约 |
(二)国内舆情 |
三、非洲不稳定因素的限制 |
(一)传统安全因素 |
(二)非传统安全因素 |
四、新兴力量在非洲影响力的上升 |
(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
(二)印度影响力的扩大 |
第四章 冷战后德国对非洲援助的评价和启示 |
一、对非洲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二、对中国的启示 |
(一)加强援助管理 |
(二)重视资源配置方法 |
(三)参与国际多边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红利研究及国别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人口红利的理论 |
1.2.1 人口红利的由来及其发展 |
1.2.2 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人口红利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非洲人口红利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1950年前非洲的人口发展情况 |
2.1 1500年以前的零星分布阶段 |
2.2 1500-1900年的增长停滞阶段 |
2.3 1900-1950年的缓慢增长阶段 |
第三章 1950年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变动态势 |
3.1 1950年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
3.2 1950年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生育率变化情况及原因 |
3.3 1950年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死亡率变化情况及原因 |
3.4 1950年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态势及特点 |
3.5 1950年后撒哈拉以南非洲抚养比的变动态势及其特点 |
3.6 撒哈拉以南非洲未来人口预测 |
第四章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红利窗口期 |
4.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红利窗口期的计算标准 |
4.1.1 现有的几种计算标准 |
4.1.2 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标准 |
4.2 世界各地区人口红利窗口期的时间区间及其特点 |
4.2.1 世界各地区人口红利窗口期的基本情况 |
4.2.2 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
4.3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红利窗口期及其特点 |
4.3.1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红利窗口期的基本情况 |
4.3.2 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
第五章 撒哈拉以南非洲兑现人口红利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 |
5.1 兑现人口红利的制约因素 |
5.1.1 生育率下降缓慢 |
5.1.2 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匮乏 |
5.1.3 创造就业能力不足 |
5.2 兑现人口红利面临的挑战 |
5.2.1 政府行政能力不足 |
5.2.2 城市化水平低且不均衡 |
5.2.3 工业与农业的结构性失衡 |
5.2.4 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
第六章 充分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红利的政策选择 |
6.1 通过减少生育率创造人口红利窗口期 |
6.1.1 通过公共卫生计划提高人口质量,降低生育率 |
6.1.2 提高入学率,积累人力资本 |
6.1.3 制定法律,提高女性入学率和社会地位 |
6.2 通过配套政策利用好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 |
6.2.1 改善地区营商环境 |
6.2.2 产业结构多元化 |
6.2.3 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移民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
6.3 通过长期政策延长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 |
6.3.1 注重提高国家行政能力与制度建设 |
6.3.2 注重工农业平衡发展,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第七章 国别案例分析 |
7.1 尼日利亚人口红利窗口期分析 |
7.1.1 尼日利亚的人口情况 |
7.1.2 尼日利亚人口红利窗口期及特点 |
7.1.3 尼日利亚兑现人口红利的现实困境 |
7.2 南非人口红利分析 |
7.2.1 南非的人口情况 |
7.2.2 南非人口红利窗口期及特点 |
7.2.3 南非实现人口红利面临的挑战 |
7.2.4 长期种族隔离政策阻碍人力资本形成 |
第八章 结语 |
8.1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应避免将潜在的人力资源变为负担 |
8.2 国家能力的提升是兑现人口红利的关键 |
8.3 国际制度将有助于建设强有力的政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非洲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城镇化相关研究 |
2.非洲城镇化相关研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研究内容 |
2.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五)可能创新之处 |
二、非洲国家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
(一)非洲城镇化发展特征 |
1.城镇化起步晚,但增速快 |
2.城镇化高度集中 |
3.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
4.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 |
(二)非洲城镇化的驱动与制约因素 |
1.人口因素 |
2.经济因素 |
3.政策因素 |
4.历史因素 |
5.文化因素 |
6.民族冲突和战争因素 |
(三)非洲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
1.城市贫困 |
2.失业与非正规经济 |
3.城镇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不足 |
三、非洲国家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 |
(一)非洲各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 |
1.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
2.城镇化发展总体差异及发展阶段的差异 |
3.城市等级规模与职能的空间差异 |
4.产业布局的空间差异 |
(二)空间自相关分析 |
1.空间自相关系数的计算 |
2.全局自相关分析 |
3.局部自相关分析 |
四、非洲国家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
(一)非洲国家城镇化质量评价 |
1.指标体系构建 |
2.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 |
3.评价结果 |
(二)非洲国家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 |
1.总体差异特征 |
2.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 |
3.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 |
(三)非洲国家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对比分析 |
1.空间分布对比 |
2.过度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
五、非洲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1.指标选取 |
2.数据处理 |
(二)基于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 |
1.模型的选择 |
2.检验结果分析 |
六、促进非洲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促进非洲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1.注重城市发展规划 |
2.加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
3.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
4.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
(二)加强中非在城镇化领域合作的建议 |
1.把握中非合作机遇 |
2.中国城镇化建设经验对非洲的借鉴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第一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16世纪以前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迁移与分布 |
一、原住民俾格米人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二、班图人的迁移与族群塑造 |
三、苏丹人的迁移与族群塑造 |
四、族群意识和族群政治的初步建立 |
第二节 16世纪至19世纪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状况 |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新一轮人口迁移 |
二、技术提升、贸易交流与本土酋邦的兴起 |
三、提普·提卜素丹国在刚果(金)东北地区的统治 |
第三节 殖民统治时期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 |
一、刚果自由邦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与族际关系 |
二、比属刚果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与族际关系 |
第二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当代兴起 |
第一节 刚果(金)第一共和国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一、卢蒙巴之死和东部抵抗组织的出现 |
二、刚果(金)东北地区各族群对于抵抗组织的态度 |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的国籍问题与族际矛盾 |
第二节 蒙博托执政时期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一、蒙博托政府在刚果(金)东北地区建立统治 |
二、蒙博托政府在刚果(金)东北地区统治的衰落 |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冲突的集体性爆发 |
第三节 卡比拉父子执政时期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一、老卡比拉执政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二、过渡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三、小卡比拉正式当选总统以来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第三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尖锐化 |
第一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利益之争 |
一、东北地区人口密度与土地资源的失衡发展 |
二、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之争 |
三、土地争端催生的族际政治竞争 |
第二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暴力化演变 |
一、东北地区战争经济状态的出现 |
二、战争经济主要的运行方式 |
三、战争经济对本土族群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反思 |
一、国际援助对重建族际和平的有限作用 |
二、地区政治经济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
三、刚果(金)族群政策设计的整体性缺陷 |
第四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扩大化 |
第一节 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族际互动 |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行为体 |
二、族群行为体的跨国互动 |
三、国家对族群行为体互动的介入 |
第二节 周边国家介入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动因 |
一、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
二、掠夺经济利益的追求 |
三、保持地缘政治优势的考量 |
第三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冲突的国际影响 |
一、族群武装与外部干预 |
二、族际冲突与双边国家关系 |
三、族际冲突与大湖地区安全 |
第五章 以国家建构为核心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治理 |
第一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特点与治理难题 |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特殊性 |
二、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治理难题 |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治理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刚果(金)族群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前殖民时代的无统一国家社会 |
二、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对族群的压迫 |
三、国家独立后族群与国家的对立状态 |
第三节 刚果(金)多民族国家建构的现实困境 |
一、斗争性的内部结构 |
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
三、族群对国家的认同危机 |
第四节 刚果(金)的多民族国家建构 |
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 |
二、多民族国家的政党建设 |
三、多民族国家的国族建设 |
四、多民族国家的爱国文化建设 |
结论 |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大事记 |
专有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2013-2018肯尼亚国家旅游战略》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的背景介绍 |
1.2 任务的内容和安排 |
1.3 任务的意义 |
第二章 翻译实践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检查和整合 |
第三章 卡特福德理论及其指导作用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翻译等值案例分析 |
4.2 翻译转换案例分析 |
4.3 可译性限度翻译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外部安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及路径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构安排 |
1.6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现状与问题 |
2.1 全球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
2.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依赖度 |
2.3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情况 |
2.4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 |
2.5“一带一路”战略对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 |
2.6 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对我国发展的重点大战略意义 |
2.7 矿产资源开发运输高度依赖“两洋”“两道” |
第3章 影响“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 |
3.1“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
3.2“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面临重大安全威胁的深层次原因 |
3.3 影响“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的政策性问题和体制性障碍 |
第4章“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1“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安全风险要素构成 |
4.2“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
4.3“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第5章“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5.1 风险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指标要素的综合 |
第6章“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开发安全模型实证分析—以中亚为例 |
6.1 中国在中亚的矿产资源开发情况 |
6.2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态势 |
6.3 基于评价模型的中亚地区“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安全评估 |
6.4 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7章“一带一路”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安全体系构建 |
7.1“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成 |
7.2 构建“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安全体系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
7.3“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对安全体系的建设需求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一带一路”战略方向示意图 |
附录2 全球风险示意图 |
附录3 非洲乱势示意图 |
附录4 国际恐怖主义织分布示意图 |
附录5 “一带一路”沿线军事部署示意图 |
附录6 伊拉克极端组织活动示意图 |
附录7 美国围堵“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示意图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8)欧美国家NGO援非活动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概念解析 |
(一) NGO 的涵义 |
(二) NGO 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
1、 弥补政府决策失灵,有效推动公民社会的建构 |
2、 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
3、 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
二、 欧美国家 NGO 援助非洲的归因分析 |
(一) 非洲独特的历史与现实 |
1、 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极度贫困的社会经济 |
2、 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
3、 基础设施残缺,社会发展迟滞 |
4、 非洲经济缓慢复兴,市场潜力巨大 |
(二) 欧美国家具有援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1、 扶贫助弱的基督教精神 |
2、 历史上的纽带关系增加了援非的使命感 |
3、 经济总量的增长使其具有开展对外援助的经济力 |
4、 公民社会的成长使 NGO 日渐活跃 |
5、 推行其外交政策,扩大国际影响力 |
(三) 国际社会的推动 |
三、 欧美 NGO 对非洲的主要援助活动 |
(一) 医疗救助 |
(二) 粮食与农业 |
(三) 教育活动 |
(四) 环境保护 |
(五) 化解民族、部落冲突 |
四、 欧美 NGO 对非援助的影响与困境 |
(一) 作用与影响 |
1、 缓解了非洲的紧张局势,推进了非洲的民主化进程 |
2、 提高了非洲国民的身心素质 |
3、 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
(二) 问题与困境 |
1、 当地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尚存质疑 |
2、 各类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待协调 |
3、 非政府组织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与支持 |
4、 当地居民对非政府组织的理解欠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依托项目 |
1.1.1 经济背景 |
1.1.2 油气供给背景 |
1.1.3 依托项目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科学问题及创新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2.1 国外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1 美国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2 日本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3 其它国家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2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2.1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研究 |
2.2.2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立目前概况 |
2.3 问题的提出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2.4.1 战略油气储备的概念 |
2.4.2 战略管理理论 |
2.4.3 市场细分战略管理理论 |
2.4.4 相关预测方法 |
2.4.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分析 |
3.1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与产量平衡状况分析 |
3.1.1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及产量状况概述 |
3.1.2 中国油气储量与生产量平衡特点分析 |
3.2 中国油气市场供应与需求平衡状况分析 |
3.2.1 中国油气需求状况概述 |
3.2.2 中国油气供需变化特点分析 |
3.3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趋势预测 |
3.3.1 预测模型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3.3.2 生产量、消费量灰色预测 |
3.3.3 储量和进口量回归预测 |
3.3.4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预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油气市场国际供应安全状况分析 |
4.1 中国油气国际供应状况概述 |
4.1.1 中国石油进口地状况概述 |
4.1.2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
4.1.3 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变化状况分析 |
4.2 中国油气供应安全评价指标研究与设计 |
4.2.1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2.2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3 中国油气国际供应安全评价及分析 |
4.3.1 中国进口石油安全情况分析 |
4.3.2 供应国对中国进口石油安全影响水平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设计研究 |
5.1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1 战略油气储备概念的界定 |
5.1.2 战略油气储备系统设计原则 |
5.2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框架设计研究 |
5.3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管理问题研究与解决 |
5.3.1 战略油气储备类型研究 |
5.3.2 战略油气储备总量的确定研究 |
5.3.3 战略油气储备比例确定研究 |
5.3.4 战略油气勘查储备基地选择条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藏高原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研究 |
6.1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选择原因分析 |
6.1.1 国家经济发展均衡性需要 |
6.1.2 经济发展利用国际市场的需要 |
6.1.3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
6.1.4 满足了基地建设条件 |
6.2 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状况概述 |
6.2.1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
6.2.2 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及资源状况概述 |
6.2.3 青藏高原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 藏北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1 藏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2 藏北地区油气资源状况概述 |
6.4 青藏高原藏北油气勘察储备基地建立研究 |
6.4.1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的原则 |
6.4.2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战略发展环境分析 |
6.4.3 藏北油气勘查基地发展战略设计 |
6.4.4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管理体系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
(10)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研究—中国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机理 |
1.1.1 生态系统氮输入 |
1.1.2 Nr的分配利用过程 |
1.1.3 系统氮流失 |
1.1.4 系统氮积累过程及Nr库 |
1.2 人类主导下的氮循环 |
1.2.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的对称、破缺与耦合 |
1.2.2 系统自组织升级与氮循环的复杂性 |
1.2.3 城市—一个突生的氮热点 |
1.2.4 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高氮流 |
1.2.5 带来环境和健康问题 |
1.2.6 氮循环的人工调控过程及潜在的系统优化途径 |
1.3 氮循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氮通量 |
1.3.2 氮格局 |
1.3.3 反硝化作用 |
1.3.4 食物和能源驱动的氮需求 |
1.3.5 工业氮的命运 |
1.3.6 Nr的积累与污染 |
1.3.7 氮循环的模型研究 |
1.4 中国相关研究 |
1.4.1 农业氮循环 |
1.4.2 城市化与人类健康 |
1.4.3 境氮污染 |
1.4.4 陆地生态系统氮储存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中国作为案例的典型性 |
1.5.2 长期-大尺度上的全程氮循环过程 |
1.5.3 机理和模型发展 |
2 方法论和数据计算 |
2.1 方法论 |
2.1.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的物理边界 |
2.1.2 系统的功能群和子系统结构 |
2.1.3 源-库-流和质量平衡法 |
2.1.4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模型构建 |
2.2 数据来源和计算 |
2.2.1 基本信息数据 |
2.2.2 氮循环过程数据 |
2.2.3 大气遥感数据 |
2.2.4 氮流的通量计算 |
3 加工功能群氮输入、流失及其氮利用率 |
3.1 加工功能群的氮输入 |
3.1.1 工业固氮 |
3.1.2 生物固氮 |
3.1.3 化石燃料燃烧固氮 |
3.1.4 其他氮输入来源 |
3.2 农田 |
3.2.1 我国农田概况 |
3.2.2 农田氮输入及空间分布 |
3.2.3 农田氮产出及其去向 |
3.2.4 农田氮流失 |
3.2.5 农田氮积累 |
3.2.6 本节小结 |
3.3 草地 |
3.3.1 我国草地概况 |
3.3.2 草地氮输入 |
3.3.3 草地氮产出及其利用率 |
3.3.4 草地氮流失 |
3.3.5 草地氮积累 |
3.3.6 本节小结 |
3.4 森林 |
3.4.1 我国森林概况 |
3.4.2 森林氮输入 |
3.4.3 森林氮产出 |
3.4.4 森林氮流失 |
3.4.5 森林氮积累 |
3.4.6 本节小结 |
3.5 牲畜养殖 |
3.5.1 我国牲畜养殖概况 |
3.5.2 牲畜养殖量与氮产品产出 |
3.5.3 牲畜养殖的氮供给 |
3.5.4 牲畜养殖的NUE |
3.5.5 牲畜养殖的氮流失与积累 |
3.5.6 本节小结 |
3.6 水产养殖 |
3.6.1 我国水产养殖概况 |
3.6.2 水产养殖氮产出 |
3.6.3 水产养殖氮投入 |
3.6.4 水产养殖NUE与氮流失 |
3.6.5 本节小结 |
3.7 工业 |
3.7.1 工业氮的循环代谢过程 |
3.7.2 工业氮通量 |
3.7.3 工业氮流失到环境 |
3.7.4 本节小结 |
3.8 城市绿地 |
3.8.1 我国城市绿地概况 |
3.8.2 城市绿地氮输入 |
3.8.3 城市植被生长与修剪 |
3.8.4 城市绿地氮流失与积累 |
3.8.5 本节小结 |
3.9 本章小结 |
4 消费功能群氮代谢及废氮排放 |
4.1 人类 |
4.1.1 我国人类系统概况 |
4.1.2 食物氮消费格局 |
4.1.3 饮食文化与食物氮消费 |
4.1.4 食物氮与人类饮食健康 |
4.1.5 人体代谢的废氮排放 |
4.1.6 工业氮消费的空间格局 |
4.1.7 生活垃圾氮流失到环境 |
4.1.8 人类系统的NO_x排放 |
4.1.9 人类系统氮积累过程 |
4.1.10 本节小结 |
4.2 宠物 |
4.2.1 我国宠物概况 |
4.2.2 宠物的数量估算与蛋白供给 |
4.2.3 宠物排泄物氮的环境效应 |
4.2.4 本节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5 移除功能群废氮处理 |
5.1 污水处理 |
5.1.1 我国污水处理概况 |
5.1.2 污水处理系统氮通量 |
5.1.3 污水处理系统氮去向 |
5.1.4 本节小结 |
5.2 废氮处理与生物能源生产 |
5.2.1 用废氮进行生物能源生产(BPWN)的优势 |
5.2.2 BPWN的效率分析 |
5.2.3 BPWN在我国的潜力 |
5.2.4 BPWN的可行性分析 |
5.2.5 不确定性和风险评估 |
5.2.6 本节小结 |
5.3 垃圾处理 |
5.3.1 我国垃圾处理概况 |
5.3.2 垃圾处理子系统氮通量 |
5.3.3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 生命支持系统氮污染积累 |
6.1 近地面大气 |
6.1.1 NH_3挥发和N_xO_y排放 |
6.1.2 NO_x排放的模型验证 |
6.1.3 大气氮沉降与环流 |
6.1.4 本节小结 |
6.2 地表水 |
6.2.1 我国地表水概况 |
6.2.2 地表水的氮来源 |
6.2.3 地表水Nr去向 |
6.2.4 本节小结 |
6.3 地下水 |
6.3.1 我国地下水概况 |
6.3.2 地下水的氮积累 |
6.3.4 本节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7 近30年来中国氮循环的源-库-流变化格局 |
7.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总体氮循环过程 |
7.2 氮加工功能群 |
7.2.1 农田 |
7.2.2 草地 |
7.2.3 森林 |
7.2.4 牲畜养殖 |
7.2.5 水产养殖 |
7.2.6 工业 |
7.2.7 城市绿地 |
7.2.8 本节小结 |
7.3 氮消费功能群 |
7.3.1 人类食物氮 |
7.3.2 人类工业氮 |
7.3.3 人类燃料氮 |
7.3.4 宠物 |
7.3.5 本节小结 |
7.4 氮移除功能群 |
7.4.1 污水处理 |
7.4.2 垃圾处理 |
7.4.3 本节小结 |
7.5 生命支持系统 |
7.5.1 近地面大气 |
7.5.2 地表水 |
7.5.3 地下水 |
7.5.4 本节小结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变化的驱动机制 |
8.1 自然因素的影响 |
8.1.1 温度 |
8.1.2 降水 |
8.1.3 土地利用类型 |
8.2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 |
8.2.1 人口增长 |
8.2.2 经济发展 |
8.2.3 城市化 |
8.3 技术进步和政策革新 |
8.3.1 研究区域 |
8.3.2 研究方法 |
8.3.3 氮动态的变化趋势 |
8.3.4 技术驱动 |
8.3.5 政策驱动 |
8.3.6 不确定性分析 |
8.4 文化、教育以及国际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通量 |
9.1.2 氮循环过程的空间格局 |
9.1.3 人类氮消费与环境氮流失 |
9.1.4 氮循环变化的驱动机制 |
9.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URCNC模型源代码 |
附录二 工业氮相关的全球9区主要国家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A proposal for mitigation of natural hazards by explosion of gassy lakes in Cameroon, West Africa(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研究[D]. 苏彩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红利研究及国别案例分析[D]. 王锦. 云南大学, 2019(03)
- [3]非洲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海影.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4]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D]. 胡洋. 云南大学, 2018(01)
- [5]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6]《2013-2018肯尼亚国家旅游战略》汉译实践报告[D]. 杨牧. 福州大学, 2017(04)
- [7]“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外部安全风险研究[D]. 蒋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6)
- [8]欧美国家NGO援非活动述论[D]. 李宝宝. 曲阜师范大学, 2013(S1)
- [9]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D]. 孔锐.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10]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研究—中国案例[D]. 谷保静. 浙江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