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筱卉[1](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石晓雯[2](2020)在《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性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性问题研究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热点话题。在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者们将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编制作为化学开放性研究“突破口”,也给予了重点关注。本研究从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方法、结论三方面的开放形式特征出发,编制化学开放性问题并开展实测,选择典型被试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对化学开放性问题设计提出建议。本研究梳理与述评了化学开放性问题的相关文献,界定了化学开放性问题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化学开放性问题的7个设计类型,编制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将山东省2所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的3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开展实测。收集、处理测查资料,对问卷进行批改、赋分,根据问卷作答情况筛选有效问卷,使用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量化管理与分析,把握学生对不同类型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情况。确定访谈提纲,选择7名被试进行深度访谈,将录音资料转译成文档进行质性分析,测查学生对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解释性知识。最后结合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了解学生化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探查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化学问题的开放性程度越大,学生给出应答的流畅性、灵活性、创新性就越好;(2)问题表征、问题聚敛空间的开放性是影响学生化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重要特征;(3)试题包含的知识内容会影响学生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编制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为以后开展化学开放性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工具;(2)提出影响化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设计化学开放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宁[3](2018)在《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文中提出创造性思维最早是有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并且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散思维的观点。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关键就是要打破通常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限于人的生理结构条件,尤其是年龄结构特点,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处于最基础的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最好的培养阶段,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效、最直接的培养“摇篮”。本文的核心就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三部分是结语。引言部分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首先强调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在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大潮和我国从教育抓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点要求,得出本研究课题。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通过相关研究方法分析和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过程。第四部分是研究意义,从当前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强调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总结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强调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价值意蕴。第二章,结合教学实践,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采用问卷法、谈话法,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总结H地区D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第三章,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本身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因,为下一步应对策略提供帮助。第四章,结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提出用情境创设法、课堂活动法、想象法、变式法、质疑法、求异法、动手操作法和激励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效果,最后在运用思维导图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语部分,从当今时代发展、我国学生创造性能力水平和部分地区教育现状三方面来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希望通过应对策略的总结和研究为提高我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帮助。
邱峰[4](2020)在《高中化学ATDE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指标。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度也是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学科教育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五个学科素养维度均强调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就主流教学的客观实际而言,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研究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ATDE教学模式,通过“问”、“想”、“做”、“评”四个环节适时地分解重新组合、灵活应用,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中通过梳理高中化学教材,对适合应用ATDE教学模式内容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专题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两个部分,并从“问”、“想”、“做”、“评”四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ATDE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案例研究和教学实践,并对课堂教学实际展开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另外,笔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测查学生创造力情感态度、思维流畅性、独特性、独特性方面在教学实践前后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教学实践结果的评价分析提出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ATDE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将在大学理工类,生物化学实验课堂上较多使用的ATDE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化学课堂,将高中化学知识与模式有机整合,探讨在高中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相关教学实证研究,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新的模式选择和可行路径,这也是对高中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丰富和实践探索。
刘宇[5](2017)在《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大学生生存、发展所应具备的重要思维特质。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及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基于高校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广大研究者及实践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扎根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真实境脉,着眼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在大量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策略,综合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力求探索可以切实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与策略。首先,对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然后,基于数字化课程设计开发理论及创新思维发展理论,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以模型为根据,确定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案例;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验证了高校数字化课程实施的效果及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整个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基于对创新思维、数字化课程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以创新思维发展、数字化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及模型构建原则等为指导,把握当今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及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和现实需求,构建了包含“定义学习产出、反向课程设计、支持与激励设计”三个层次及九个具体环节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以求明晰数字化课程设计支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逻辑理路。二、阐述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基于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从内容选取与分类、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学习支持与激励设计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为数字化课程设计案例的具体开发提供框架支撑。三、设计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以数字化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框架为指导,通过对其进行课程现状分析、需求分析、学习产出定义、反向课程设计、支持与激励设计等过程,设计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四、分析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的实施效果基于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的实施,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课程实施效果数据,使用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及质性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课程实施效果数据及材料进行处理与分析。最终,依据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回归方程分析等方法发现,数字化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任务、活动、教学方法三个课程设计要素对创新思维发展影响显着;数字化课程的结构与内容选择也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不仅验证了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而且说明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定意义上,可以为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数字化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照。
王萍萍[6](2018)在《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有关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按照关注层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数学学科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观层面关注具体学科分支(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微观层面关注具体一堂课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已有文献显示,研究者围绕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得到的研究结果大多具有学科一般性,而针对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关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者指出培养高层次数学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相应的教学策略(Stein,2001;鲍建生,周超,2009)。基于这一观点,本研究立足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中观层面,即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数学分支,分别探讨如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行为表现?(2)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任务设计策略?(3)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后两个问题的基础。本研究立足于中观层面,综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质性研究。首先以数学宏观层面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数学分支特征,形成中观层面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接着以此行为分析框架为基础,初步形成中观层面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再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进行微观层面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展示怎样应用中观层面三个框架于具体一节课的教学;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反过来修正和完善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由于本研究具有特殊的发展目标(发展创造性思维),设计课例从研究角度和教学角度同时展开,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一线教师的意见,在一节课中选择若干创造性教学干预点进行创造性任务的设计和整节课的设计,依据框架实施教学。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修正和丰富三个框架,得出研究结果。通过“数与代数”的两个课例(《算24点》和《字母表示数》)、“图形与几何”的两个课例(《圆周角》和《一分为二》)、“统计与概率”的一个课例(《方差》)研究,得到三个数学分支以思维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致性为主要特征维度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见7.1节),三个数学分支以背景、结构和认知为主要任务设计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设计框架(见7.2节),以及三个数学分支以氛围营造和方法引导为主要教学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教学框架(见7.3节)。上述研究结果是在数学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首轮课例研究下得到的,可进一步修正完善。
姜琦丽[7](202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国家科技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心理学家J.P.Guilford指出:培养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发散思维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价值。思维的发散程度也是衡量一个人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生物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开阔性、思维性、科学性较强的自然学科,既融合了从宏观到微观关于生命现象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关于生命现象理念、从定性到定量的实验分析,与信息发展、工程技术、社会经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路径。本研究首先采用了文献分析的方式,经过相关资料的搜集,进而分析出当前国内外关于发散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问题。并在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初中生物学生发散思维情况问卷调查》问卷,选取重庆市10所中学初一初二学生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经过调查后了解到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水平、学生使用发散思维的意识及有利于发散思维培养的外部条件三个方面的情况如下:第一,初中生的生物发散思维能力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具有良好的基础,思维的变通性优于思维的流畅性;但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水平处于一个中偏下的水平,思维的独特性明显欠缺。第二,针对学生使用发散思维的意识,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使用意识,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善于设置自主的学习计划。第三,多数教师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培养意识,但在教学方式上仍然比较传统,创新性明显不足。第四,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都能营造出鼓励创造的氛围,民主和谐的家校环境,有利于孩子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多方资料查阅及咨询一线的教师后,根据调查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有利于在初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原则及教学策略。选取重庆市育才中学作为实践基地,采用行动研究法亲身进行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实验法。通过对学生课堂的观察和成绩的对比,本研究选取水平层次相当的两个班级,初一(5)班为对照班,初一(6)班为实验班。在进行教学实践前,在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发放《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检测(TTCT)》量表改编版,并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前测,收集测量结果;在经过实验教学后,在两个班级分别发放齐鑫编制的《中学生物发散思维测量量表》量表,定时进行后测,收集后测数据。得到前后测实验结果后,用SPSS软件,采用统计分析法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比较两个班级的差异显着性,最后得出结论:笔者所提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局限,本研究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但在笔者亲身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可供一线教师及研究人员参考。寄希望于后续的研究者可进行长期的实践对比,使研究的结果更为可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多更为合理的教学建议及教学策略。
薛旻雪[8](2020)在《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舞动注重肢体与思维的契合表达,而非纯粹的技术技巧舞蹈。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创意舞动课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表现情形。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为主,并以“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分数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分数为辅,研究工具包括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量表、教学观影记录、教师反思日记、观察员观察记录等等。量化资料将实验组学生的评估分数进行Excel分析,将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前测和后测分数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质性资料则加以分析归纳,深入探讨学生在创意舞动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表现。研究对象为南京市X小学三、四年级部分学生,共计36人,其中实验组20人、对照组16人,研究历程中开展10周教学内容,其中每周一节,一节40分钟。经过研究,从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表现、成因探讨和教学建议得出如下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在效果表现上,创意舞动课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有所帮助,具体表现在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进性等四个方面。在“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中发现,虽然每位儿童开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时间点都不一样,但是在创造性思维各方面的表现上皆有所提升,特别是普遍到了最后几周,创意表达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多。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得出,实验组学生各项分数均达显着差异;实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经过协方差分析后,实验组后测成绩在流畅性、独创性、精进性和创造性思维测验总分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对创意舞动课程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在成因探析上,从影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知识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等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在创意舞动课程中,通过与多学科相结合进行学科知识迁移的内容设计方式,增加了学生舞动领域相关知识的习得;通过运用游戏、意象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不断挑战自我,改变思维方式,形成有益于肢体舞动创造的认知风格;通过主题式舞剧的成果展现方式激发学生舞动表达的工作动机。在教学建议上,教学设计方面,选择儿童感兴趣且难度适宜的教学主题,遵循“身体协调准备-即兴-赋形”教学三阶段,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与课时量;教学指导方面,运用多元引导方式,包括游戏、意象、示范、教具、音乐等,建立班级常规,保证转化与分享的时间;教学评价方面,建立多元评量方式,回应学生创造的表现,不做“对或错”的价值判断,聆听学生的创造思考。
张桂芳[9](2013)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问题是数学科学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要求,数学教材和数学教学实践中也普遍存在着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事实。但是10多年来,还没有见到关于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系统研究,还未建立起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相关理论。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普遍存在与其相关研究的匮乏,形成了一个现实的矛盾。本研究尝试探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相关认识、考量其教学实践成效(学生在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方面的发展状况),为更好的实践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提出一些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建议与对策。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测试调查法、学生作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行探讨。由于目前还没有关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明确概念,所以,研究内容主要有:(1)通过文献研究,尝试探索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相关理论、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2)通过测试调查研究学生在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方面的认知发展,考量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成效问题,并检验本文所获得的相关认识和结论。(3)基于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本文为如何提高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以及数学课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是用以解决数学问题的那些产生式系统及问题情境的内在规定性的综合体,它由两个部分构成:(1)用以解决数学问题的产生式系统(即基本数量关系的组合),这是可以显性地写在纸上的部分;(2)问题解决方法的“算理”,即问题情境对这个产生式系的内在规定性,这是隐藏在背后的部分。其中,产生式系统的直接结果就是用以获取问题解答的得数的数学算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概念包括了通常所说的“解法”(“数学解题方法”)及其背后隐含的“算理”,这是一种扩充。而“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算法”是不同的概念。“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是指构造多种用以解决数学问题的产生式系统。本文中“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也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来教学数学的手法。判断一个解决方法与另一个解决方法不同的依据就是两个解决方法所体现的问题情境的规定性不同,最终就体现为两种解决方法当中所体现的基本数量关系的结合方式不同,或者说是两种解决方法的数学结构不同。“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与“算法多样化”等概念并不完全等同。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根源在于符合问题情境的基本数量关系的组合具有可变性,而开发多种解决方法的依据则是问题情境的内在规定性。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价值和必要性。由于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充满变化(变通),所以,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并不是一种可以自动化的技能,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数学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是必要且合理的。“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发展”是指经过日常的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对多种解决方法的理解、掌握、运用方面的发展(认知结果)。它包括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支配的解决方法的量多(多样化)和质高(对该问题整个解决方法集合的感知或认识)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内部认知因素主要有:知识基础、问题的表征、数量关系组合三个方面。尝试界定的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认知水平层级:水平1,不能正确解决给定的问题;水平2,能够正确解决给定的问题;水平3,能够用2种方法解决给定的问题;水平4,能够在找到的2种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概括和表达它们的联系;水平5,能够用3种方法解决给定的问题。根据这个水平层级模型,本研究编制了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测试卷及相应的编码规则。测试调查研究的结果说明了,经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方而能够获得一定的认知发展,现行的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并非完全无效,但是效果也不是很高;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发展在单纯算法多样化维度、数与代数领域基本数量关系多重组合维度、几何领域基本数量关系多重组合维度三个维度上的发展并不均衡;同时也验证了影响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三个认知因素的作用,也验证了“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概念的合理性。综合本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与对策:(1)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综合建构。(2)合理安排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编排、引导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进程。计算技能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四年级及以前;五六年级宜以代数和几何发展为要务;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更注重知识内化、整体建构和对学习自我反思,促进知识内部建构。(3)基于问题情境的规定性来开发不同的解决方法。(4)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多种解决方法。(5)重在开发新方法的过程和对多种解决方法的认识。(6)注意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度”。(7)从三个方面抓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观察能力促问题表征、增强对多个基本数量关系的自觉跟踪和调控。本研究立图创新的地方:由于本研究是首次探索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相关理论、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辅以测查学生在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方面的认知发展,初步尝试界定“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认知水平层级”和编制相应的测试卷,这些方面都是本研究的原创,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希望所获得的结论和建议能够为今后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本研究的探索仅仅是初步的,所获得的结论也仅仅是初步的和肤浅的,还没有能够形成体系。(2)限于实际条件,本研究仅对特定区域的学生进行调查,所获得的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结论、以及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建议,有待进行更大范围的研究验证、包括开展系列实验研究。
李吉强[10](2020)在《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核心。而创新人才首先要具备创造思维,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成分。如果缺失发散思维就很难有创造思维的萌芽,就不会有创新的活动与创新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有益于培育出创新人才。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构建概念图是思维可视化的过程。概念间层次关系、横纵向的交叉连接,能激发思维发散,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为此,本研究将概念图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探究其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首先,分析了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问题。其次,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发散思维与概念图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梳理发散思维与概念图的联系。再次,编制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发散思维水平及对概念图的理解,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最后,以黔东南州某县一所初级中学的两个平行班为案例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概念图教学,而对照班使用常规教学。实验前后分别使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中学生物发散思维测量量表》两份量表进行检测。前者具有较高的信度,目前被广泛地用于检测发散思维,适合的对象可以是幼儿园到研究生。后者依据《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内容,并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初中生物学科特征进行编制,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实验教学后,用Excel软件和SPSS 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发散思维得分高于比对照班学生,存在显着性差异。这表明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策略能提升发散思维水平;同时,提高生物学成绩,增强构建概念图的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二、浅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和主题 |
1.2 现状和不足 |
1.3 范围和角度 |
1.4 设想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结果和意义 |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
2.1 术语 |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
2.3 理论基础 |
3 SC教学设计模式 |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
3.2 通用模式 |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
3.6 总结 |
4 SC大学教学方法 |
4.1 问题与方法 |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
4.4 合作学习方法 |
4.5 通识学习方法 |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
4.7 积极讲座法 |
5 简要总结 |
5.1 背景与目标 |
5.2 理论与方法 |
5.3 基本内容 |
5.4 主要创新 |
5.5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
(2)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化学开放性问题的内涵 |
2.1.1 开放性问题 |
2.1.2 化学开放性问题 |
2.2 化学开放性问题的特征 |
2.2.1 开放性问题的特征 |
2.2.2 化学开放性问题的特征 |
2.3 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
2.3.1 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
2.3.2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
2.3.3 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
2.4 化学开放性问题的测查 |
2.4.1 纸笔测验 |
2.4.2 深度访谈 |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化学开放性问题内涵的厘定 |
3.2.2 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的编制 |
3.2.3 化学开放性问题的测评 |
4 理论基础与假设 |
4.1 理论基础 |
4.1.1 创造性问题理论 |
4.1.2 探究性问题理论 |
4.2 研究假设 |
5 研究方法 |
5.1 研究设计 |
5.2 研究流程 |
5.3 研究对象 |
5.4 研究工具 |
5.4.1 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的编制 |
5.4.2 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赋分标准的制定 |
5.4.3 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
5.4.4 化学开放性问题测查问卷信、效度的检验 |
5.5 资料处理与分析 |
5.5.1 化学开放性测查问卷 |
5.5.2 访谈资料 |
6 结果与讨论 |
6.1 学生解决不同类型化学开放性问题的情况分析 |
6.2 知识内容对学生解决化学开放性问题的影响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致谢 |
(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1.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发展状况的研究 |
2.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目的的研究 |
3.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1.观察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 研究意义 |
一、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论解读 |
(一)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
(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
1.脑科学基础 |
2.心理学基础 |
3.教育学基础 |
4.哲学基础 |
(三)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价值意蕴 |
1.小学数学课堂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知识基础 |
2.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联想条件 |
3.小学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开一扇“窗” |
二、H地区D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现状 |
(一) H地区D乡小学概况 |
(二) H地区D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 |
1.教学模式机械僵化 |
2.教学观念停滞不前 |
3.创新教育停留在表面 |
(三) 对H地区D乡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调查后的总结分析 |
1.教师和家长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内涵认识不清晰,重视不够 |
2.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缺少经验、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
三、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社会因素 |
1.社会氛围 |
2.社会重视程度 |
3.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
(二) 家庭因素 |
(三) 学校因素 |
1.校园环境 |
2.学校的重视程度 |
3.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 |
4.学校的管理制度 |
(四) 学生自身因素 |
1.学习动机 |
2.学习方法 |
3.学生的年龄结构和智力水平 |
四、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策略分析 |
(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综合考虑小学生思维特点 |
1.直观性 |
2.发散性 |
3.过渡性 |
4.好奇性 |
(二) 改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
1.运用情境创设法 |
2.运用课堂活动法 |
3.运用质疑法 |
4.运用想象法 |
5.运用求异法 |
6.运用激励法 |
7.运用动手操作法 |
8.运用变式法 |
(三) 数学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有针对性的训练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
1.联想思维 |
2.发散思维 |
3.辐合思维 |
4.求异思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小学生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2:调查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情况的访谈提纲 |
(4)高中化学ATDE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目标 |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 |
二、研究意义 |
(一)创造性思维完善ATDE教学模式 |
(二)创造性思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要求 |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理念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中化学应用ATDE模式的理论研究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创造性思维 |
(二)化学创造性思维 |
(三)ATDE教学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学观 |
(三)苏格拉底产婆术 |
三、化学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机制研究 |
(一)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结构及功能 |
(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
四、创造性思维表现的描述性分析 |
(一)创造性情意态度 |
(二)课堂参与度 |
(三)创造性思维表现 |
第三章 ATDE模式的教学内容及模式研究 |
一、适合ATDE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梳理 |
(一)适用ATDE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特征分析 |
(二)适用ATDE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梳理 |
二、ATDE模式的教学原则 |
(一)民主性原则 |
(二)激励性原则 |
(三)多端性原则 |
(四)实用性原则 |
三、ATDE模式的设计方法 |
(一)“问”的维度 |
(二)“想”的维度 |
(三)“做”的维度 |
(四)“评”的维度 |
四、ATDE模式教学案例设计 |
(一)实验教学案例 |
(二)专题内容教学案例 |
第四章 高中生应用ATDE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 |
一、高中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的方法 |
(四)问卷设计 |
(五)调查结果 |
二、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 |
(一)调查方法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 |
第五章 ATDE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
一、“问”的实施建议 |
(一)内容匹配度 |
(二)内容层次性 |
(三)表达方式 |
二、“想”的实施建议 |
(一)打破以往的旧模式 |
(二)鼓励学生多思考 |
三、“做”的实施建议 |
(一)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二)提高课堂把控力 |
四、“评”的实施建议 |
(一)鼓励表扬为主 |
(二)营造适宜氛围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研究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课程 |
(二)课程设计 |
(三)在线开放课程 |
(四)数字化课程 |
(五)创新思维 |
二、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
(一)创新思维本体结构及特征研究 |
(二)创新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高校创新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 |
三、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常用理论支撑 |
(一)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
(二)活动理论 |
(三)教学交互理论 |
四、高校数字化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一)国外高校数字化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
(二)我国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与发展现状 |
(三)我国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 |
(四)对我国数字化课程设计现状相关思考 |
(五)研究反思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
一、调研设计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工具 |
二、调研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过程 |
三、数据分析 |
(一)数据统计 |
(二)相关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一)课程目标设计还需强化价值引领 |
(二)课程内容设计还需加强实用导向 |
第三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构建 |
一、模型构建的价值定位 |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其表现 |
(二)创新思维培养的价值内涵 |
二、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一)后现代课程理论 |
(二)情境学习理论 |
(三)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
(四)原型启发理论 |
(五)问题解决模型理论 |
三、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以遵循课程设计原理为起点 |
(二)以培养学科创造能力为核心 |
(三)以创设复杂问题情境为抓手 |
(四)以支持复杂概念建构为基础 |
(五)以促进多维深度交互为关键 |
(六)以促进长远迁移应用为重点 |
四、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三层次—九环节”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 |
(一)层次一:定义学习产出 |
(二)层次二:反向课程设计 |
(三)层次三:支持与激励设计 |
第四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
一、内容选取与分类 |
(一)内容选取 |
(二)内容分类 |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一)“提问-关联-应用”式讲授法 |
(二)示范样例及案例教学法 |
(三)发展问题教学法 |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 |
(一)任务与问题的关系解析 |
(二)学习任务设计的理论依据 |
(三)学习任务分类设计 |
四、学习活动的设计 |
(一)促进知识获取 |
(二)支持问题发现 |
(三)问题解决训练 |
(四)创新思维训练 |
五、学习资源设计 |
(一)资源设计的经验之塔 |
(二)资源设计的原则 |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
(一)过程性评价设计 |
(二)结果性评价设计 |
七、学习支持与激励设计 |
(一)处理可预见的误解和错误 |
(二)提供适当的反馈 |
(三)采用JiTT教学法 |
(四)脚手架设计 |
(五)分段激励设计 |
第五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设计 |
一、《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设计现状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课程分析框架的设计 |
(三)课程前端分析 |
(四)课程设计分析 |
(五)结果分析 |
二、《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 |
(一)企业与高校课程教学的需求 |
(二)学生课程学习的现实需求 |
(三)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 |
(四)“双创”对数字化课程建设的需求 |
三、定义学习产出 |
四、反向课程设计 |
(一)课程前端分析 |
(二)内容选取与分类 |
(三)教学方法选择 |
(四)学习任务设计 |
(五)学习活动设计 |
(六)学习资源设计 |
(七)学习评价设计 |
五、学习支持与激励设计 |
(一)常见错误处理 |
(二)学习支持设计 |
第六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体验效果 |
一、调研设计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假设 |
二、调研实施 |
(一)调研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三)访谈提纲设计 |
三、调研分析 |
(一)调研问卷分析 |
(二)访谈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一)问卷结论分析 |
(二)访谈结论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
(一)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 |
(二)阐述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具体内容与方法 |
(三)验证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及方法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
二、研究创新 |
(一)从创新思维培养的视角对高校数字化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提出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原则和理论模型 |
(三)将怀海特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与数字化课程的混合学习活动相结合 |
三、研究不足 |
(一)“三层次九环节”数字课程设计模型还有待更多的实践检验 |
(二)对数字化课程中创新思维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还需加强 |
四、研究展望 |
(一)完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 |
(二)完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框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人的发展赋予教育的必然使命 |
1.1.2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
1.1.3 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落实于课堂教学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数学创造性思维 |
1.4.2 教学任务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领域的相关研究 |
2.1.1 创造力研究的基本理念 |
2.1.2 创造力的聚合理论 |
2.1.3 创造性思维研究 |
2.1.4 创造力教学研究 |
2.1.5 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1.6 小结 |
2.2 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研究 |
2.2.1 思维、数学思维与数学创造性思维 |
2.2.2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多角度理解 |
2.2.3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研究 |
2.2.5 数学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2.6 初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研究 |
2.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过程 |
3.2.1 总体研究阶段 |
3.2.2 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3 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及教学策略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4 课例研究的过程 |
3.3 研究工具 |
3.3.1 学生测试卷和访谈工具 |
3.3.2 教师的问卷和访谈工具 |
3.3.3 课堂观察记录表 |
3.4 数据收集 |
第4章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 |
4.1 “数与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1 “数与运算”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2 “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2 本章研究思路 |
4.2.1 研究思路 |
4.2.2 初步构建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4.2.3 初步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4.2.4 课例的选择 |
4.3 课例一:《算24 点》 |
4.3.1 设计前的调研 |
4.3.2 第一次教学设计及教学简析 |
4.3.3 第二次教学设计及教学分析 |
4.3.4 课例小结 |
4.4 课例二:《字母表示数》 |
4.4.1 设计前的调研 |
4.4.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4.4.3 第一课时教学分析及反馈 |
4.4.4 第二课时教学情况简述 |
4.4.5 课例小结 |
4.5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小结 |
4.5.1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4.5.2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4.5.3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5章 “图形与几何”课例分析 |
5.1 “图形与几何”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5.2 本章研究思路 |
5.2.1 研究思路 |
5.2.2 初步构建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5.2.3 初步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5.2.4 课例的选择 |
5.3 课例(一):《圆周角》 |
5.3.1 设计前的调研 |
5.3.2 教学设计 |
5.3.3 教学分析 |
5.3.4 课后访谈及调查分析 |
5.3.5 课例小结 |
5.4 课例(二):《一分为二》 |
5.4.1 设计前的调研 |
5.4.2 教学设计 |
5.4.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5.4.4 课例小结 |
5.5 “图形与几何”课例研究小结 |
5.5.1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5.5.2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5.5.3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6章 “统计与概率”课例分析 |
6.1 “统计与概率”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6.2 本章研究思路 |
6.2.1 研究思路 |
6.2.2 初步构建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6.2.3 初步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6.2.4 课例的选择 |
6.3 课例:《方差》 |
6.3.1 设计前的调研 |
6.3.2 教学设计 |
6.3.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6.3.4 课例小结 |
6.4 “统计与概率”课例小结 |
6.4.1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6.4.2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6.4.3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7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7.1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行为表现框架 |
7.1.1 基于课例的研究结果 |
7.1.2 行为分析框架的共性提炼 |
7.2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7.3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7.4 研究的反思 |
7.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4.2 本研究的不足 |
7.4.3 后继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一阶段参与设计与讨论的部分课例简表 |
附录2 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圆周角》前测卷 |
附录4 《圆周角》后测卷 |
附录5 《算24 点》课后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6 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7)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3 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4 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策略 |
4.1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本原则 |
4.2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策略 |
4.3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实施 |
4.4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设计 |
5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实践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过程 |
5.4 研究测量工具 |
5.5 研究结果及分析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物学生发散思维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2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词汇 |
附录3 《中学生物发散思维测量量表》 |
致谢 |
(8)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教育的核心:创造力教育 |
二、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起促进作用 |
三、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者个人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创造性思维教学与培养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创意舞动与创造性舞蹈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舞蹈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 |
二、行动研究的方法 |
三、行动研究的历程 |
第一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内涵界定 |
一、创意舞动的历史发展背景 |
二、对创意舞动课程的内涵界定 |
三、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价值意义 |
一、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 |
二、唤醒儿童发展多元智能 |
三、融合音乐和“即兴”发展儿童身心交互关系 |
第三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目标设定 |
一、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元素的了解与运用 |
二、培养学生“五项能力”的发展 |
第四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内容选择 |
一、以舞蹈元素为基础 |
二、以学科融合为必然 |
三、以主题形式为特色 |
第五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游戏教学法 |
二、意象教学法 |
第六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评价标准 |
第二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成员 |
一、研究者 |
二、研究对象 |
三、协同研究员 |
四、专家学者 |
第二节 研究流程与架构 |
一、初步阶段 |
二、研究计划阶段 |
三、研究实施阶段 |
四、研究形成阶段 |
第三节 研究资料来源与分析 |
一、质性资料来源与分析 |
二、量化资料来源与分析 |
第三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情境 |
一、班级现状 |
二、研究场域与限制 |
第二节 课例设计 |
一、第一阶段:感知肢体阶段 |
二、第二阶段:元素探索阶段 |
三、第三阶段:舞段呈现阶段 |
第三节 教学历程、反思与调整 |
一、感知肢体阶段(身体协调阶段) |
二、元素探索阶段(即兴阶段) |
三、舞段呈现阶段(赋形阶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表现 |
一、学生在创意舞动课程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中的提升表现 |
二、学生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提升表现 |
三、学生对创意舞动课程回馈的感受与看法 |
第二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成因探析 |
一、与多学科相结合的内容设计丰富学生舞动领域的相关知识 |
二、运用游戏、意象等教学方法形成学生舞动创造的认知风格 |
三、主题式舞剧的成果展现方式激发学生舞动表达的工作动机 |
第三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建议 |
一、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设计 |
二、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指导 |
三、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一 教学设计 |
附录二 学习单 |
附录三 学生问卷 |
附录四 教师问卷 |
附录五 访谈提纲 |
附录六 校方同意书 |
附录七 研究参与者与监护人同意书 |
致谢 |
(9)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我国数学课程对“问题解决”与“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要求 |
1.1.2 关于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存在矛盾 |
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1 问题是数学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 |
1.2.2 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
1.2.3 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
1.2.4 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薄弱 |
1.2.5 关于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研究匮乏 |
1.3 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的设计 |
2.1 确定出主要概念 |
2.2 确定研究的基础理论 |
2.3 本研究的总体规划 |
2.4 论文构架 |
2.5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文献研究 |
3.1 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已有研究 |
3.1.1 数学问题解决的本质与过程的研究 |
3.1.2 数学问题表征的研究 |
3.1.3 数学题型研究及开放题研究 |
3.2 有关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研究 |
3.2.1 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
3.2.2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研究 |
3.3 与“多解”有关的研究 |
3.3.1 一题多解的研究 |
3.3.2 关于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的研究 |
3.3.3 变式教学研究视野中的一题多解研究 |
3.3.4 在数学中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影响因素 |
3.4 关于数学问题解决与认知发展的已有研究 |
3.4.1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与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
3.4.2 关于学生认知发展测评的理论 |
3.5 文献研究的总结 |
第四章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讨 |
4.1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
4.1.1 内涵 |
4.1.2 本质 |
4.1.3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学方法、解题方法(解法) |
4.1.4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计算方法 |
4.1.5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实例 |
4.1.6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构成 |
4.2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
4.2.1 内涵 |
4.2.2 本质 |
4.2.3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依据和来源 |
4.2.4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算法 |
4.2.5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 |
4.2.6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一题多解 |
4.2.7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算法)多样化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
4.2.8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功能 |
4.2.9 解读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育价值 |
4.2.10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追求 |
4.3 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发展 |
4.3.1 内涵 |
4.3.2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
4.3.3 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认知的评估 |
4.4 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内涵及内容 |
4.4.2 三个影响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内部认知因素 |
4.5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建议 |
4.5.1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综合建构 |
4.5.2 注重基于问题情境的规定性来开发不同的解决方法 |
4.5.3 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多种解决方法 |
4.5.4 重在开发新方法的过程和对多种解决方法的认知 |
4.6 小结 |
第五章 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认知的测试调查 |
5.1 研究的目的 |
5.2 研究的思路 |
5.3 研究的工具 |
5.3.1 界定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认知水平层级 |
5.3.2 编制测试卷 |
5.3.3 编制测试卷编码规则 |
5.3.4 测试卷的试测与修订 |
5.3.5 测试卷的效度 |
5.4 研究对象 |
5.5 施测过程 |
5.6 数据编码 |
5.7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技术路线 |
5.8 本研究的测试卷的信度 |
5.9 研究结果 |
5.9.1 总体概况 |
5.9.2 年级与性别的比较分析 |
5.9.3 学生在各维度发展的比较 |
5.10 结论和讨论 |
5.10.1 研究的结论 |
5.10.2 讨论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建议和展望 |
6.1 本研究的总结 |
6.1.1 关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
6.1.2 关于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
6.1.3 关于“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发展” |
6.1.4 关于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
6.1.5 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认知的测试调查 |
6.2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建议与对策 |
6.2.1 实践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必要性 |
6.2.2 提高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成效的建议与对策 |
6.3 对本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本次调研两县地图(图1~图2) |
附录2 《4-6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测试卷》 |
附录3 测试卷编码规则(评分标准) |
附录4 各题得分频率分布图(图1-图5) |
附录5 各题年级均值图(图1-图5)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1.4.1 国外研究状况 |
1.4.2 国内研究状况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步骤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实验法 |
2.3.4 数据统计分析法 |
2.4 研究测量工具 |
2.4.1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 |
2.4.2 《中学生物发散思维测量量表》 |
3 相关概念概述及理论基础 |
3.1 概念图 |
3.1.1 概念图概述 |
3.1.2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辨析 |
3.1.3 概念图制作 |
3.2 发散思维 |
3.2.1 发散思维概述 |
3.2.2 发散思维特征 |
3.3 研究理论基础 |
3.3.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3 知识可视化理论 |
3.3.4 桑代克学习理论 |
4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 问卷结果与分析 |
4.3.1 学生发散思维情况 |
4.3.2 教师培养发散思维情况 |
4.3.3 学生对概念图的认识 |
4.3.4 学生对概念图使用与认可 |
4.4 小结 |
5 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影响研究 |
5.1 实验变量控制 |
5.2 应用概念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原则 |
5.2.1 主体性原则 |
5.2.2 合作性原则 |
5.2.3 开放性原则 |
5.2.4 延迟评价原则 |
5.3 教学的基本途径 |
5.3.1 常规策略教学 |
5.3.2 概念图策略教学 |
5.4 实验过程 |
5.4.1 教学实验前测结果与分析 |
5.4.2 教学案例 |
5.4.3 教学实验后测结果与分析 |
6 研究结论、不足之处、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策略能提升发散思维水平 |
6.1.2 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能提高初中生物学成绩 |
6.1.3 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能提升学生归纳与概括能力 |
6.1.4 概念图教学能提高学生构建概念图兴趣爱好与构图能力 |
6.1.5 概念图教学策略能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
6.2 不足之处 |
6.3 建议 |
6.3.1 学校应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
6.3.2 教师应加大培养发散思维的力度 |
6.3.3 系统化培养发散思维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浅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化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研究[D]. 石晓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D]. 吴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4]高中化学ATDE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D]. 邱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研究[D]. 刘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D]. 王萍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D]. 姜琦丽. 西南大学, 2021(01)
- [8]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D]. 薛旻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 张桂芳. 西南大学, 2013(02)
- [10]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影响研究[D]. 李吉强.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