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粳稻阳粳201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中粳稻阳粳201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一、中粳稻扬粳201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韩超[1](2019)在《淮北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机械化种植方式研究》文中提出试验于2016-2017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镇进行,属北亚热带温湿气候区,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试验土质为沙壤土,地力中等,前茬小麦。本试验以92份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机械直播和毯苗机插方式下,由生育期和成熟度筛选出能安全成熟的74份水稻品种(系),根据食味和产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全成熟的74个粳稻品种分为A类味优高产、B类味优中产、C类味中高产、D类味中中产4种类型,筛选出了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类型品种,明确了优质高产类型品种特征。并以A类中熟中粳稻南粳2728和南粳505,A类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扬粳239为试验材料,设置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两种种植方式,系统比较了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高产类型粳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淮北地区优质高产粳稻选育及机械化种植方式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以92份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机械直播和毯苗机插方式下,根据生育期和成熟度筛选出能安全成熟的74份水稻品种(系),通过食味值和产量的聚类分析后,得出味优高产、味优中产、味中高产和味中中产4种类型。其中机械直播方式下味优高产类型(A类)有南粳2728等19个品种(系);味优中产类型有武运粳80等(B类)14个品种(系);味中高产类型有镇稻99等(C类)18个品种(系);味中中产类型有华粳5号等(D类)23个品种(系)。毯苗机插方式下味优高产类型(A类)有南粳505等21个品种(系);味优中产类型有松早香1号等(B类)17个品种(系);味中高产类型有连粳7号等(C类)16个品种(系);味中中产类型有圣稻20等(D类)20个品种(系)。本试验中味优高产类型直链淀粉含量低,在11%左右,蛋白质含量低于10%。食味计测量显示味优高产类型外观、黏度、平衡度高,硬度低,胶稠度较长,平均在85mm以上。RVA谱崩解值较高,在1000cp以上,消减值较低,在-320cp以下。2.本试验研究表明,毯苗机插群体发展协调,茎蘖动态与叶面积动态发展合理,成穗率高,中后期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群体物质生产大。灌浆结实期可利用温光资源较充足,有利于发挥产量潜力。群体内部协调,个体生长量大,以适宜的群体穗数与较多穗粒数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与稳定粒重,形成高产结构。而机械直播由于前期营养生长过于旺盛,无效分蘖多,最终成穗率低,后期积累物质少,影响籽粒形成,灌浆结实期可利用光能资源少,群体内部矛盾冲突,个体生长量小。从产量构成分析,与迟熟中粳稻相比,中熟中粳穗数并无优势,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高,差异不显着,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的提高是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3.本试验条件中,与机械直播相比,毯苗机插不仅在抽穗前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同时还具有在拔节前氮素适度积累,以便于生殖生长阶段向籽粒输送,同时在抽穗以后,仍然具有较强的氮素积累能力,积累大量的氮素并输往籽粒。这可能是由于机械直播条件下,植株无植伤,生育前期分蘖旺盛,氮肥需求量高,营养生长过度,而在生育中后期,直播方式下无效分蘖大量死亡,生长量不足,而毯苗机插茎蘖动态合理,群体结构优化,后期仍然保持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中熟中粳吸氮量显着高于迟熟中粳,主要表现在毯苗机插在拔节后氮素吸收量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生育期延长,部分水稻品种可能偏迟熟,同时氮肥用量过多,则会造成贪青迟熟,土壤中的氮素未得到充分吸收,利用率降低,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也会显着下降。也可能是因为品种类型不同,对于粳稻品种,生育期过长并不利于其氮素的累积,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4.毯苗机插方式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相同品种,与机械直播相比,毯苗机插条件下整精米粒长和长宽比变小,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及垩白度增加。毯苗机插条件下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机械直播,但胶稠度长于机械直播,蛋白质含量表现毯苗机插高于机械直播的趋势,差异不显着。与机械直播相比,毯苗机插提高了稻米淀粉RVA谱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降低消减值,除南粳2728外,最终黏度也均提高。同一种植方式下,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中熟中粳要显着高于迟熟中粳。与迟熟中粳相比,中熟中粳粒宽变小,长宽比变大,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高于迟熟中粳稻。中熟中粳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迟熟中粳,而胶稠度长于迟熟中粳,中熟中粳稻蛋白质含量高于迟熟中粳,差异达极显着。与迟熟中粳比,中熟中粳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高,最终黏度和消减值低。

叶全宝[2](2005)在《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增施氮肥作为增加水稻产量的重要农业措施。充分挖掘和利用作物自身的潜力,筛选氮高效基因型水稻品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氮污染的最理想途径。本研究以115个水稻基因型为材料,利用大田试验,在0(不施氮肥)、低(10 kg N/666.7m2)、中(15kg N/666.7m2)、高(20kg N/666.7m2)4个氮肥水平下,对水稻生育期的基因型差异进行分析,将供试水稻基因型分为7个生育期类型后,对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籽粒产量的基因型差异、物质生产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氮素的反应作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供试水稻基因型的氮效率作了评价,并进行了类型划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无论施氮水平如何,水稻全生育期均存在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以不施氮条件下最小,随施氮水平提高基因型间差异呈增大趋势。从总体上看,随施氮水平提高,水稻全生育期明显延长,且延长幅度呈逐渐增加趋势。从生育期结构来看,适量施氮有利于促进水稻提前抽穗,但随施氮水平提高,抽穗呈延迟趋势;随施氮水平提高,水稻抽穗-成熟天数逐渐延长。从各生育期占全生育期的比例来看,随施氮水平提高,播种-抽穗天数占全生育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抽穗-成熟天数占全生育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以中氮水平下各基因型的全生育期为基础,参照丁颖关于水稻生育期类型的划分标准,将供试115个水稻基因型分为中熟中籼、迟熟中籼、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7类。施氮对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基因型全生育期均有显着的延长作用,但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基因型存在显着差异。对粳稻来说,随生育期类型推迟,施氮对水稻生育期的延长作用逐渐增强。与同类粳稻相比,氮肥对中熟中籼和迟熟中籼全生育期的延长作用要比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少0.5-1.7 d。 根据生育前后期对氮素的反应,不同氮素水平下,可将供试水稻基因型前期缩短后期延长型、前期不变后期延长型和前期后期均延长型3种类型。 (2)无论施氮水平如何,水稻籽粒产量均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在不施氮条件下最大,随施氮水平提高,基因型间差异有减小的趋势。随氮素水平提高,氮素对水

剧成欣[3](2017)在《不同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为减轻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我国一直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任务。但在另一方面,随着水稻产量的提高,化肥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氮肥施用过量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个严重问题。培育和选用氮敏感高产品种(在中、低施氮量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是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有关水稻氮敏感高产品种的农艺和生理特征尚不清楚,对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的肥水管理技术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年代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特点、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地上部生理性状和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氮肥运筹和灌溉方式对不同品种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代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差异以生产上不同年代广泛应用的12个代表性中籼稻品种和12个代表性中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零氮、中氮和高氮3种施氮水平,研究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点。随着品种应用年代的演进,不同年代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获得较大提高,但对氮素的响应表现出较大的基因型差异。现代品种在高施氮量下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早期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高氮水平下则呈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和穗粒数的增加,但超级稻品种的结实率较低,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提高超级稻的结实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2.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以江苏省生产上广泛应用的11个代表性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ON(全生育期不施氮)和200N(全生育期施氮200 kg hm-2)两个施氮量处理,研究其产量、对氮素响应的特点以及氮敏感高产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在低施氮量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低)相比,氮敏感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较高的总颖花量和茎蘖成穗率,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有效、高效叶面积指数,较高的颖花粒叶比、实粒粒叶比和粒重粒叶比。相关分析表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上述农艺性状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农艺性状可作为筛选氮敏感高产水稻品种的农艺指标。3.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的地上部生理性状以2个氮敏感高产品种和2个氮钝感品种为材料,设置0 N和200 kg N hm-2等2个施氮水平,研究其产量、氮肥利用效率以及地上部生理性状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氮素积累量,较强的氮代谢酶活性和较高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抽穗期茎鞘中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灌浆期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转运率高,这是氮敏感高产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高的重要生理原因。4.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的根系性状以2个氮敏感高产品种和2个氮钝感品种为材料,设置0,100,200和300 kg hm-2等4个施氮水平。研究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的根系性状。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在施氮量为0,100,200 kg hm-2时,2个氮敏感高产品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当施氮量为300 kg hm-2时,氮敏感高产品种和氮钝感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差异不显着。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高产品种在较低的施氮水平时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和深层根量较高、根系较长,根系氧化力较强,根长密度、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和总吸收表面积较大。品种的根冠特性,尤其是深层根的特性,可用作筛选氮敏感高产水稻品种的根系指标。5.氮肥运筹对氮敏感性不同品种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2个氮敏感高产品种和2个氮钝感品种为材料,设置氮空白,农民常规施肥,实地氮肥管理和减氮后移4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减氮后移均能提高各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氮敏感高产品种的增产增效幅度大于氮钝感品种,氮钝感品种减氮后移的增产效应未达显着水平。在实地氮肥管理和减氮后移处理下,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籽粒灌浆期的根系氧化力和剑叶光合速率以及营养器官中氮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转运率等都较农民常规施肥处理显着增加,氮敏感高产品种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6.氮肥运筹对氮敏感性不同品种品质的影响以2个氮敏感高产品种和2个氮钝感品种为材料,设置氮空白,农民常规施肥,实地氮肥管理和减氮后移4种养分管理模式;观察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减氮后移显着提高了各品种的整精米率、胶稠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清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显着降低了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表明无论是氮敏感高产品种还是氮钝感品种,实地氮肥管理和减氮后移均可改善稻米品质。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高产品种的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较优,稻米中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较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稻米淀粉黏滞谱性较好,对氮肥的响应更为敏感。7.干湿交替灌溉对氮敏感性不同品种产量、水分养分利用效率和米质的影响以氮敏感高产品种淮稻5号和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为材料,设置水层灌溉和全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两种灌溉方式,研究全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层灌溉相比,全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显着降低了灌溉水用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产量和产谷利用率、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还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黏滞谱特性。氮敏感高产品种的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对灌溉方式的响应更为敏感。

许轲,杨海生,张洪程,龚金龙,沈新平,陶小军,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高辉[4](2014)在《江淮下游地区水稻品种生产力纬向差异及其合理利用》文中研究说明以江苏种植的代表性水稻品种类型为材料,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江苏沛县(34.7°N)、东海(34.5°N)、宿豫(34.0°N)、建湖(33.4°N)、扬州(32.4°N)、昆山(31.3°N)6地分别设置5个播期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纬向差异,并探讨了江苏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结果表明,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在纬向与播期间存在极显着差异,产量(Y)与播期(t)可用Y=at2+bt+c拟合,因方程a、b取值不同,产量与播期的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且在温光条件不同的地区或年份间转化。迟熟中粳类型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具有较强优势,适宜种植区域较广。随着品种熟期的进一步推迟,晚粳类型品种的丰产性指数(Pi)下降,稳定性指数(Si)上升,丰产性与稳定性均有变差趋势。杂交中籼稻两优培九产量丰产性较好,仅次于迟熟中粳类型品种,但产量稳定性仅高于早熟中粳类型品种。与早熟类型品种相比,偏晚熟类型品种在丰产性和稳产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根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江苏省不同稻区常年温光气候条件,划分为适宜种植区、亚适宜种植区、可种植区和不宜种植区来确定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苏北、苏中、苏南稻区分别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类型品种为主体,兼作生育期相近的类型品种;杂交中籼类型品种仅适宜于江苏西部丘陵稻区。江苏淮北稻区以早播为宜,苏中、苏南稻区强调适期播种,过早或过迟播种均不利于提高产量。在确保安全生育成熟的前提下,选用偏迟熟类型品种及在籼粳同季兼作地区扩种粳稻均有利于提高水稻生产力。

王海荣[5](2020)在《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文中认为江苏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之一,稻米产业地位突出。由于长期注重高产育种,忽视稻米品质改善,造成江苏大米普遍口感不佳,一直处于市场低端水平。2019年4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千亿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2年)》,明确将稻米产业打造为江苏八大“千亿级”特色产业之一,这为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研究归纳分析了影响江苏稻米产业发展的六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江苏优质米品牌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具体结果及建议如下:1、江苏水稻种植面积及区域分布 江苏水稻面积能维持在3300万亩左右,其中粳稻占85%以上,但最近两年面积有所下降,籼稻面积有所上升;粳稻以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为主,分布分布在苏中和苏北各市县;籼稻主要在淮安、宿迁和徐州种植,总面积在不同年度间变幅较大,2018年面积最大,为438万亩。江苏主要企事业单位水稻育种现状:2018-2019年全省参加水稻新品种审定试验的单位至少有85家;常规粳稻育种实力较强,近10多年的常规粳稻品种基本是省内单位育成的,但从事杂交籼稻育种的单位较少。近年优质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情况:2008-2019年间审定的优质一级、二级品种比例较低,尤其是优质一级,总计只有6个,占比不足3%,籼稻品种中更是没有到达优质一级的,表明全省优质稻育种能力有待提高;2013年后优质稻品种推广面积呈现连续下滑态势,取而代之的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推广面积大幅上升,甚至出现稻米加工企业加价收购现象,表明稻米市场更加追求优良食味大米。2、江苏稻米加工企业情况 截止2017年,全省登记在册的主要从事稻米加工销售的企业至少有1118家,另结合2019年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网信息,认为全省中大型稻米企业有105家,其中多数位于苏中和苏北,尤以淮安、宿迁和盐城最多;各龙头企业均具有较强的稻米加工和仓储能力。主要稻米品牌建设情况:全省现有大米品牌总体可归纳为3大类型,即基于地理标志保护的地方区域大米品牌、企业品牌、基于品种名和栽培技术等标志信息的大米品牌;总体而言,品牌数目繁多,大品牌或知名品牌少;淮安拥有的大米品牌数最多。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相关的软实力上,江苏优势明显,拥有在国内从事水稻生产加工相关的高水平院校3所,可以为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原动力,是国内其他省市难以媲美的。此外,江苏地理区位好,周边消费市场及物流优势明显,适宜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3、根据以上结果,讨论认为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仍存在3个问题,即:优质籼稻的规划种植区偏小,建议在苏北中熟中粳区增加优质籼稻区规划;外观和食味俱佳的优质稻品种育种及相关理论研究未得到较好重视,建议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加大该领域的科技研发力度;稻米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缺乏政策引导,建议从地方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在优质名牌打造上,建议从“政府引导,制定产业规划布局和市场推广目标;科技引领,加快多性状优质品种及特色品种的研发;加快规模经营和加强品牌创建;强化多领域融合发展”这五个方面打造和提升苏米品牌,促进江苏优质米产业发展。

薛亚光[6](2013)在《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但另一方面,随着产量的增加,需要加大水肥资源的投入。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是否必须依赖于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能否协同?这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仍在争论的重大科学命题。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往往采用环境优先的原则,而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持续提高作物单产,同时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设置了不同的栽培模式,分析其对水稻产量、群体生育特性、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生理性状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高产高效的限制因素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调查、实地取证和试验,明确了限制单季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栽培措施不当,即秧苗素质差、栽插密度过稀、施肥量大、大水漫灌等直接影响了群体质量和造成资源浪费;品种的耐肥性太强和大穗型品种弱势粒充实差也是影响水稻高产高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水稻实地养分管理技术、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为核心技术,以培育壮秧、增密控肥、前氮后移、叶面喷施和增施硅肥等为配套技术,创建集成了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2、水稻高产高效群体生长发育特性(1)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和常优5号为材料,设置了未施氮处理(ON)、当地高产栽培(对照)、高产高效栽培、超高产栽培、超高产高效栽培和氮高效利用栽培等6种不同栽培模式,观察上述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试验一)。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栽培、超高产栽培、超高产高效栽培的产量两品种平均分别达9.9t hm-2、12.0t hm-2、10.9t hm-2和9.3t hm-2,较当地常规高产栽培高出10.1%-41.9%。(2)以扬粳4038、扬稻6号以及连粳6号为材料,设置ON、当地高产栽培以及高产高效栽培3个处理,并观察3个处理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试验二)。结果表明,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了14.4%。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高产高效栽培、超高产栽培以及超高产高效栽培等处理的茎蘖成穗率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比率增加,叶面积持续期、作物生长率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还提高了水稻粒叶比,改善了源库关系,并提高了根干重和根系伤流量。说明通过高产高效栽培可以改善水稻群体质量,获得更高产量。3、高产高效栽培水稻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试验一的结果表明,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高产高效栽培、超高产栽培、超高产高效栽培和氮高效利用栽培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0.3%、87.4%、78.5%和44.3%,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4.7%、91.1%、97.1%和78.3%,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以及氮高效利用栽培模式的抽穗至成熟期养分运转率也显着提高。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穗分化至抽穗期的氮、磷、钾的吸收量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试验二的结果表明,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高产高效栽培下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了35.6%、42.5%和64.1%。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大幅度同步提高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4、水稻高产高效的生理特性在试验一中,观察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叶片、根系以及籽粒中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高产高效栽培、超高产栽培、超高产高效栽培和氮高效利用栽培显着提高了剑叶SPAD值、光合速率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氧化力,增加了根系和籽粒中细胞分裂素含量以及籽粒中吲哚乙酸的含量。在分蘖期,上述各栽培模式的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等氮代谢酶活性与当地高产栽培差异不显着,但在穗分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显着增加。在试验二中,观察了高产高效栽培对水稻植株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含量、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和根系活性以及籽粒中与蔗糖-淀粉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高产高效栽培提高了水稻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和籽粒中蔗糖合酶(Susase)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增加了生育中期和后期植株中的Z+ZR含量。说明高产高效栽培通过提高水稻根系和地上部的生理活性,促进高产与水肥的高效利用。5、高产高效栽培对稻米品质及其米粉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观察了试验一中6种栽培模式对水稻稻米品质和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和超高产高效栽培显着增加了稻米的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矿质元素在精米中的累积量,增加了稻米的胶稠度、崩解值,降低了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说明高产高效栽培可以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以上结果说明,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不仅可以显着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显着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较高的根系活力、叶片光合势和氮代谢酶活性、茎中光合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转率、植株中较高的Z+ZR含量和灌浆期籽粒中较高的蔗糖-淀粉凋谢途径关键酶活性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获取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原因。水稻实地养分管理技术和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两个关键栽培技术。

王朋[7](2007)在《中熟水稻品种株型与产量演进特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30年代的水稻高秆品种到现在的超级稻,我国的水稻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替,每次更替均使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品种的演进过程中,产量、株型和源库关系等农艺和生理特性有哪些变化规律?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试验以近50年来在江苏省生产上应用的16个代表性中熟籼稻和11个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品种更替过程中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品种改良,籽粒产量逐步提高。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而总颖花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的显着增多,杂交水稻相对较低的结实率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随品种改良,生物产量明显提高,抽穗后增加的量尤为显着,而收获指数增加的幅度较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稻米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以中熟籼稻品种更加明显。2.品种改良显着增加了抽穗期的叶面积、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但总颖花量的增加超过叶面积的增加,因而粒叶比(总颖花数与抽穗期叶面积之比)不断提高。现代品种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且各生育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根系各项指标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早期品种。但生育后期叶片、根系衰老进程相对较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光合生产能力。3.杂交稻组合穗大粒多,强、弱势粒异步灌浆明显;弱势粒灌浆速率小,但活跃灌浆期长。增加弱势粒的灌浆速率是提高杂交水稻籽粒充实和增加粒重的重要途径。4.各主要生育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均表现为现代品种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早期品种。各类型品种氮、磷、钾积累主要集中在拔节期—抽穗期,且此阶段营养元素吸收占整个生育期养分吸收的比例随品种更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早期品种在成熟期仍有大量的氮、磷、钾营养残留在茎鞘中,现代品种尤其是杂交稻,成熟期营养物质向籽粒的运转率较高。5.现代品种冠层顶部3叶的大小均极显着高于早期品种,且顶部3叶叶片着生角度随品种演进显着减小。杂交稻组合的株高较半矮秆常规稻品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株高的增加主要在于倒1和倒2节间长度的增长。现代品种各节间粗度和节间重量均较早期品种有所增加,穗下节间和基部第一节间尤为明显。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穗长大幅增加,且每穗粒数增加的幅度明显超过了穗长增加的幅度,因而着粒密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品种更替显着增加了品种一次、二次枝梗数目,其中又以二次枝梗增加的幅度更大。依据品种演进特性,提出了中熟高产水稻(产量>9t ha-1)的株型和群体指标:株高100-110cm,顶3叶平均叶角<15°,抽穗期叶面积指数7-8,总颖花量450-500×106ha-1,粒叶比>0.6,总生物产量>18t ha-1,抽穗期根干重>2.5t ha-1,抽穗期根冠比>0.25,收获指数>0.5。对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周长海,张洪熙,戴正元,张红生[8](2006)在《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特性、系谱、育种方法和推广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31个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特性、系谱组成、育种方法和推广应用的综合分析,阐明了扬稻系列品种(组合)选育的基本经验:根据生产需求和发展形势,分析主客观条件,抓住主要矛盾,寻求切入点,确定“四稻并举、总体提高、重点突破”的育种策略,运用综合育种方法,不断推出适用品种。分析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系谱,骨干亲本集中。如常规籼稻基础亲本为BG90-2;杂交籼稻注重籼粳亚种优势利用,育成的恢复系中百分之八十融入广亲和材料02428的血缘。常规籼稻选育采用“搭梯上楼”的育种方法,以基础亲本为主干,融合优良性状,提高综合性能;籼型恢复系选育则采用优势叠加的方法,实行优势互补,完善品种性能。根据“个体看匀称、群体看协调、机能看熟相”的多年育种经验,在不同世代对茎系、叶系、穗系进行各有侧重的选择。建立定型品系的小群体(10m2)鉴定圃,构建选择群体,进行综合性状的评估鉴定,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对杂交籼稻组合的选育,建立两个程序:对恢复系进行严格鉴定筛选,主要性状超过主栽杂交组合;对杂交组合进行大量测配鉴定,综合比较优势。对育成品种进行后续加工,利用剩余变异,改造种性缺陷。利用扬州与海南两个大跨度的生态区进行多世代适应性选择。在品种推广应用中,组织多学科、多区域、多层次、多领域协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育、繁、推一体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实行跟踪服务,并注重信息反馈,着重抓了6方面工作:①多点示范,扩大应用范围。②配套技术同步进行,提高增产效益。③加强科普,提高技术普及率。④加强提纯复壮,提供优良种源。⑤建立产业链式开发技术体系。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孟天瑶[9](2018)在《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14-2016年以10个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品种(品系)为参试材料,并以当地种植的常规粳稻(扬粳4038和扬粳4227)与杂交籼稻(新两优6380和扬两优6号)为对照,依据产量表现将10个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分成高产类型和中产类型,明确高产类型籼粳杂交稻的株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动态、源-库平衡、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等方面阐明其产量优势形成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本研究旨在揭示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并为其在江苏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推广种植以及发挥其产量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甬优系列中熟籼粳杂交稻的产量表现,将其分成高产类型(产量>11.5thm-2)和中产类型(产量<11.5thm-2)。两年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高产类型为甬优2638、甬优2640、甬优1610、甬优1612和甬优1640;中产类型为甬优1851、甬优1852、甬优7753、甬优1763和甬优5854。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则以高产类型最高;除穗下部二次枝粳籽粒数以杂交籼稻最高外,穗部其余5部位籽粒数均以高产类型、中产类型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且籽粒数以上部二次枝粳和中部二次枝粳的增加最为明显。上三叶的叶长和叶宽为中产类型>杂交籼稻>高产类型>常规粳稻,高产类型上三叶的卷曲率高于对应的中产类型,上部第1、2、3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以高产类型最低。高产类型株高为120.1cm,高于常规粳稻(103.5cm),低于杂交籼稻(139.5cm)和中产类型(145.7 cm);单茎茎干重、单茎鞘干重、茎秆单位节间干重以高产类型最高。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类型的每穗粒数显着高于对照,且以籽粒数在上部二次枝粳和中部二次枝粳的增加最为明显;上部高效叶直挺卷曲;株高适中(120cm),节间长度配置合理,茎、鞘干重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均高于对照,茎秆充实好。(2)常规粳稻在全生育期的茎蘖数均高于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高峰苗数低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穗率则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穗部6部位籽粒灌浆动态以Richards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穗下部二次枝粳籽粒灌浆动态以Logistic拟合较好外,其余穗部5部位以Richards方程拟合较好。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有效灌浆时间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穗部6个部位籽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持续天数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此3个灌浆阶段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群体茎蘖数增长较慢,高峰苗低,成穗率高;灌浆前、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灌浆量,这主要是由于其在此阶段较长的灌浆天数和较多的穗粒数。(3)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天数与对照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接近。两年中,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平均产量为11.7t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10.8thm-2)和杂交籼稻(10.Ot hm-2)。日产量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杂交籼稻最低。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拟合系数一般在0.995左右。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其次、常规粳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分别在栽后62、67和62 d。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干物重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平均干物重积累速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与之接近,产量潜力更高。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量大,积累优势体现在渐增、快增和缓增阶段,此三个阶段较高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在于其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速率。(4)采用生长模型对各类型品种花后籽粒灌浆动态和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拟合(R2分别在0.985和0.981以上),并利用方程特征参数求出各品种库强与源强。两年中,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库强和源强平均为922和872 g m-2,均高于对应的常规粳稻(843和778gm-2)和杂交籼稻(701和770gm-2)。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源强与库强差值为正值(分别为51和65 gm-2),杂交籼稻源强与库强差值为负值(-69gm-2)。就库活和源活变化而言,各品种花后库活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源活均呈先平稳后降趋势。籽粒灌浆初期至花后20d左右,各品种的源活均高于库活;此后,库活高于源活。水稻成熟期籽粒含氮率与源强与库强差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亦与源强与库强比值呈显着线性负相关,表明成熟期籽粒含氮率过高会破坏植株群体的源-库平衡。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库强和源强上均具优势,这也是其产量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产量受库限制,在其今后的栽培和育种工作中,应重视提升库强。对于杂交籼稻而言,尽管其花后源-库差值为负值,但其花后贮藏在茎鞘中的同化物仍会满足籽粒库容充实,因此,尚不能确定其产量是否受源限制。(5)两年中,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平均为251.8、213.9、201.3 kg hm-2。两年中,籼粳杂交稻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籼粳杂交稻植株叶片氮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茎鞘氮素吸收量呈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穗部氮素吸收量则以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成熟期,植株叶片含氮量所占比例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以常规粳稻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穗部含氮量所占比例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不同类型品种栽后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拟合系数一般在0.995左右。各类型品种栽后氮素积累速率动态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最大氮素积累速率平均达4.6kghm-2 d-1,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就最大氮素积累速率出现时间而言,常规粳稻出现时间最长(栽后43-44d),籼粳杂交稻其次(栽后42-43d),杂交籼稻再其次(栽后41-42d)。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氮素积累量均较高;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较高的氮素积累量是由于其较高的持续天数和氮素积累速率,渐增期和缓增期较高的氮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氮素积累速率。(6)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平均为75.4kg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62.2kg hm-2)和杂交籼稻(57.7 kghm-2)。不同类型品种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百公斤籽粒吸磷量平均为0.65,显着高于常规粳稻(0.59)和杂交籼稻(0.58)。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拔节期籼粳杂交稻叶片和茎鞘磷素吸收量较高。抽穗期籼粳杂交稻叶片磷素吸收量较低,茎鞘磷素吸收量介于二者之间,穗部磷素吸收量较高。成熟期各类型品种叶片磷素吸收量差异较小,茎鞘磷素吸收量以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穗部磷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各类型品种中,花后叶片磷素转运量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花后茎鞘磷素转运量呈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动态以Gompertz方程拟合较好,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动态以Logistic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最大磷素积累速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到最大磷素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在栽后50-52、59-60和61-63 d。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的磷素积累量以常规粳稻最高、杂交籼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速率和积累时间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阶段的磷素积累时间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最低,渐增期磷素积累速率以常规粳稻最高、籼粳杂交稻最低。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拔节期叶片和茎鞘、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磷素吸收量及成熟期植株磷素总积累量大;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具有优势,这是由于其此两阶段较高的磷素积累速率和积累时间。(7)两年中,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钾素吸收量平均为296.0kg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282.1 kg hm-2)和杂交籼稻(256.9 kg hm-2)。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钾素籽粒生产效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不同类型品种百公斤籽粒吸钾量均呈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拔节期叶片钾素吸收量高于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茎鞘钾素吸收量则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叶片钾素吸收量高于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成熟期茎鞘和穗部钾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平均最大钾素积累速率接近,为7.3kghm-2 d-1,高于常规粳稻(6.5kghm-2d-1)。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到最大钾素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分别在栽后40-41、41-42、39-41 d。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植株钾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和缓增期植株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钾素积累速率。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大且钾素利用效率较高。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钾素积累均具有优势,其在渐增期和缓增期植株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钾素积累速率。

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赵步洪,季红娟,董明辉[10](2018)在《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对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水稻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18份江苏省主要推广应用的粳稻品种为试材,分析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差异及其相关关系。【结果】碾米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较小,但外观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差异较大;中熟中粳稻、迟熟中粳稻、早熟晚粳稻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较好,而中熟晚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较低,胶稠度较高,食味品质较好。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多个品质性状密切相关,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品种,蛋白质含量最低,胶稠度越小,消减值越大,外观品质和碾米品质与其他的品质性状间无显着相关性。对各品种水稻的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了3个代表食味品质、碾米和外观品质的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稻米品种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和第Ⅳ类品种外观品质较好,第Ⅱ类品种育成时间较早,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差,第Ⅲ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胶稠度较高。【结论】江苏主要粳稻品种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好,但蒸煮食味品质一般,优质食味品种较少,在今后的优质稻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对食味的改良。

二、中粳稻扬粳201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粳稻扬粳201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淮北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机械化种植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稻米食味品质研究概况
        2.2 优质食味粳稻筛选研究进展
        2.3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筛选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型粳稻主要生育期及各阶段天数范围
        3.2 不同类型粳稻产量及其食味值的差异
        3.3 机械直播种植方式下水稻品种食味值的聚类分析
        3.4 机械直播方式下基于产量水平的聚类分析
        3.5 毯苗机插方式下水稻品种食味值的聚类分析
        3.6 毯苗机插方式下基于产量水平的聚类分析
        3.7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8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食味值差异
        3.9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差异
        3.10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营养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3.11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3.12 稻米主要理化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13 稻米食味品质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淮北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质的特点
        4.2 淮北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质性状与食味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不同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不同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的群体特征
    4 讨论
        4.1 淮北地区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影响
        4.2 淮北地区不同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差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不同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植株含氮率和吸收量
        3.2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和吸收速率
        3.3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氮素阶段吸收速率
        3.4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抽穗后氮素输出与转运
    4 讨论
        4.1 淮北地区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食味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4.2 淮北地区不同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不同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主要生育期及灌浆结实期温光因子
        3.2 不同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稻米品质
    4 讨论
        4.1 淮北地区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影响
        4.2 淮北地区不同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优质食味粳稻筛选
        1.2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3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食味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
        1.4 淮北地区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2 本研究创新点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2)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及来源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难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案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1.1 氮肥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1.2 氮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2 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2.3 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2.3.1 优化氮肥管理
        2.3.1.1 确定适宜氮肥施用量
        2.3.1.2 采用适当施肥方法
        2.3.1.3 选择适宜施肥时期
        2.3.1.4 推广平衡配方施肥
        2.3.2 研制新型肥料
        2.3.3 筛选氮高效品种
    2.4 水稻吸氮特性
    2.5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定义
        2.5.1 定义
        2.5.2 氮素利用效率的测定方法
    2.6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2.6.1 基因型差异
        2.6.2 基因型差异与氮肥水平的关系
        2.6.3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评价指标
    2.7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
        2.7.1 根系吸收能力和动力学特征
        2.7.2 氮代谢有关的酶类
        2.7.3 叶绿素含量
    2.8 小结
第3章 水稻生育期对氮肥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划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定项目
        3.1.4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生育期的基因型差异
        3.2.1.1 全生育期差异
        3.2.1.2 生育期结构的差异
        3.2.1.3 生育期结构与全生育期的相关性
        3.2.2 不同水稻基因型生育期类型的划分
        3.2.3 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基因型生育期对氮素的反应
        3.2.3.1 全生育期对氮素的反应
        3.2.3.2 生育期结构对氮素的反应
        3.2.3.3 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基因型生育期对氮素的反应类型划分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关于水稻生育期对氮素反应的基因型差异
        3.3.2 关于水稻生育期类型的划分
        3.3.3 关于水稻生育期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3.3.4 关于施氮增产的生育期原因解析
        3.3.5 关于不同施氮水平下生育期的预测
第4章 水稻籽粒产量对氮肥反应的基因型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定项目
        4.1.4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的差异
        4.2.1.1 总体变异
        4.2.1.2 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基因型间籽粒产量的差异
        4.2.1.3 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的差异
        4.2.2 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与生育期的关系
        4.2.3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的聚类分析
        4.2.4 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对氮素反应的类型划分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关于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籽粒产量的基因型差异
        4.3.2 关于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籽粒产量的基因型差异
        4.3.3 关于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与生育期的关系
        4.3.4 关于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的类型划分
第5章 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对氮肥反应的基因型差异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测定项目
        5.1.4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对氮肥的反应
        5.2.1.1 拔节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5.2.1.2 抽穗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5.2.1.3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5.2.2 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对氮肥的反应
        5.2.2.1 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5.2.2.2 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5.2.3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基因生物产量的聚类分析
        5.2.3.1 早熟中粳籽粒产量聚类分析
        5.2.3.2 中熟中粳稻生物产量的聚类分析
        5.2.3.3 迟熟中粳稻生物产量的聚类分析
        5.2.3.4 早熟晚粳稻籽粒产量的聚类分析
        5.2.3.5 中熟晚粳稻籽粒产量聚类分析
        5.2.3.6 中熟中籼稻生物产量聚类分析
        5.2.3.7 迟熟中籼生物产量聚类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关于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5.3.2 关于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5.3.3 关于水稻基因型生物产量的类型划分
第6章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对氮肥反应的基因型差异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测定项目
        6.1.4 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6.2.1.1 拔节期含氮率差异
        6.2.1.2 抽穗期含氮率差异
        6.2.1.3 成熟期含氮率差异
        6.2.2 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6.2.2.1 拔节期吸氮量的差异
        6.2.2.2 抽穗期吸氮量的差异
        6.2.2.3 成熟期吸氮量的差异
        6.2.3 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阶段吸氮量的影响
        6.2.3.1 拔节-抽穗期吸氮量的差异
        6.2.3.2 抽穗-成熟期吸氮量的差异
        6.2.4 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6.2.4.1 氮肥表观利用率
        6.2.4.2 氮肥农艺利用率
        6.2.4.3 氮肥生理利用率
        6.2.4.4 氮素籽粒利用效率
        6.2.5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植株吸氮量的聚类分析
        6.2.5.1 早熟中粳稻植株吸氮聚类分析
        6.2.5.2 中熟中粳稻植株吸氮量的聚类分析
        6.2.5.3 迟熟中粳稻植株吸氮量的聚类分析
        6.2.5.4 早熟晚粳稻植株吸氮量的聚类分析
        6.2.5.5 中熟晚粳稻植株吸氮量的聚类分析
        6.2.5.6 中熟中籼稻植株吸氮量的聚类分析
        6.2.5.7 迟熟中籼稻植株吸氮量的聚类分析
        6.2.6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6.1 早熟中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6.2 中熟中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6.3 迟熟中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6.4 早熟晚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6.5 中熟晚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6.6 中熟中籼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6.7 迟熟中籼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7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氮肥农艺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8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氮肥生理利用率的聚类分析
        6.2.9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氮素籽粒利用效率的聚类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关于水稻植株含氮率的基因型差异
        6.3.2 关于水稻植株吸氮量的基因型差异
        6.3.3 关于水稻植株阶段吸氮量的基因型差异
        6.3.4 关于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6.3.5 关于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吸氮类型的划分
        6.3.6 关于不同水稻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类型的划分
第7章 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1.3 测定项目
        7.1.4 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7.2.2 不同水稻水稻基因型氮效率类型划分
        7.2.2.1 早熟中粳氮效率类型划分
        7.2.2.2 中熟中粳氮效率类型划分
        7.2.2.3 迟熟中粳氮效率类型划分
        7.2.2.4 早熟晚粳氮效率类型划分
        7.2.2.5 中熟晚粳氮效率类型划分
        7.2.2.6 中熟中籼氮效率类型划分
        7.2.2.7 迟熟中籼氮效率类型划分
        7.2.3 高产条件下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类型划分
        7.2.3.1 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最高产量和适宜氮素的确定
        7.2.3.2 高产条件下水稻氮效率类型的划分
    7.3 小结与讨论
        7.3.1 关于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7.3.2 关于不同氮素水平水稻氮效率类型划分
        7.3.3 关于高产条件水稻氮效率类型划分
第8章 讨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水稻生育期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氮肥的反应
        8.1.2 水稻籽粒产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氮肥的反应
        8.1.3 水稻物质生产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氮肥反应
        8.1.4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基因型及其对氮素的反应
        8.1.5 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类
    8.2 讨论
        8.2.1 关于生育期差异与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关系
        8.2.2 关于氮高效基因型与氮素水平的关系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不同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词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氮肥利用现状与分析
    1.3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
        1.3.1 评价指标
        1.3.2 氮高效水稻品种的定义
    1.4 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
        1.4.1 农艺性状与氮肥吸收利用
        1.4.2 地上部生理性状与氮肥吸收利用
        1.4.3 根系生长与氮肥吸收利用
    1.5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方法
        1.5.1 施氮量与种类
        1.5.2 氮肥运筹
        1.5.3 灌溉方式
        1.5.4 氮敏感高产水稻品种的选用
    1.6 本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本研究主要内容
        1.6.2 本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2.1.2 考种与计产
        2.1.3 植株含氮量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2 中粳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3 中籼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
        2.2.4 中粳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和植株含氮量测定
        3.1.3 粒叶比测定
        3.1.4 考种与计产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2 氮肥利用效率
        3.2.3 株高与茎蘖成穗率
        3.2.4 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3.2.5 叶面积指数
        3.2.6 粒叶比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的地上部生理性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4.1.2 叶片光合速率测定
        4.1.3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4.1.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测定
        4.1.5 植株含氮量测定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叶片光合速率
        4.2.2 氮素积累量
        4.2.3 氮代谢酶活性
        4.2.4 光合氮素利用效率
        4.2.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的根系特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5.1.2 根干重与根系形态特性
        5.1.3 根系氧化力与根系吸收表面积测定
        5.1.4 考种计产与植株含氮量测定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
        5.2.2 根干重与根冠比
        5.2.3 根系形态
        5.2.4 根系氧化力与根系吸收表面积
    5.3 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氮肥运筹对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6.1.2 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势测定
        6.1.3 剑叶光合速率与根系氧化力测定
        6.1.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含量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
        6.2.2 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势
        6.2.3 叶片光合速率与根系氧化力
        6.2.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氮素的运转
    6.3 讨论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氮肥运筹对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7.1.2 米质测定
        7.1.3 稻米蛋白组分测定
        7.1.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7.1.5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
        7.2.2 蒸煮与食味品质
        7.2.3 蛋白组分
        7.2.4 淀粉黏滞谱特性
    7.3 讨论
        7.3.1 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米质的比较
        7.3.2 氮肥运筹对米质的影响
    7.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干湿交替灌溉对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8.1.2 土壤水势与灌溉水量测定
        8.1.3 米质测定
        8.1.4 考种计产与氮含量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士壤水势
        8.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8.2.3 氮肥和水分利用效率
        8.2.4 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
        8.2.5 食味与营养品质
        8.2.6 淀粉黏滞谱特性
    8.3 讨论
    8.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差异
        9.1.2 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
        9.1.3 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地上部生理性状的差异
        9.1.4 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的差异
        9.1.5 氮肥运筹对氮敏感性不同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9.1.6 氮肥运筹对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米质的影响
        9.1.7 干湿交替灌溉对氮敏感性不同品种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阐明了氮敏感性不同水稻品种对氮肥响应的特点,明确了氮敏感高产品种的农艺生理特征
        9.2.2 探明了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肥水管理技术
        9.2.3 明确了肥水管理对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米质形成的影响
    9.3 讨论
        9.3.1 关于氮敏感高产品种的农艺生理性状
        9.3.2 关于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栽培技术及其调控机理
        9.3.3 关于提高水稻品质的栽培技术
    9.4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4)江淮下游地区水稻品种生产力纬向差异及其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差异分析及纬向性变化
        2.1.1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年份、纬向与播期间的差异分析
        2.1.2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与播期的关系及纬向性变化
    2.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幅与稳定性分析
        2.2.1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播期间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及纬向性变化
        2.2.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稳定性分析
    2.3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
        2.3.1早熟中粳类型品种的种植区域分布
        2.3.2中熟中粳类型品种的种植区域分布
        2.3.3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种植区域分布
        2.3.4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种植区域分布
        2.3.5中熟晚粳类型品种的种植区域分布
        2.3.6杂交中籼类型品种的种植区域分布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纬向性变化
    3.2 关于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的优化布局
        3.2.1 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
        3.2.2偏迟熟水稻品种的北移
        3.2.3“籼改粳”
4 结论

(5)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研究背景
    1.1 江苏稻米产业中稻强米弱现象严重
    1.2 粳米消费比例逐年增加
    1.3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稻米产业发展的影响
    1.4 国内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状况
        1.4.1 优质稻品种选育
        1.4.2 优质米品牌建设
    1.5 国外知名优质米品牌
        1.5.1 日本越光大米
        1.5.2 泰国茉莉香米
        1.5.3 巴斯马蹄(Basmati)香米
    1.6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和意义
        1.6.1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
        1.6.2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提出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2.1 数据资料获取
    2.2 企业走访
    2.3 市场调查
三 结果分析
    3.1 江苏水稻面积及区域分布情况
    3.2 江苏主要企事业单位水稻育种现状分析
    3.3 江苏近年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情况
    3.4 江苏稻米加工企业现状分析
    3.5 江苏主要稻米品牌建设现状
        3.5.1 基于地理区域的大米品牌
        3.5.2 基于企业商标或自创的大米品牌
        3.5.3 基于品种名、特殊技术模式等其他宣传方式的大米品牌
    3.6 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相关的软实力分析
四 讨论
    4.1 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问题讨论
    4.2 江苏发展优质米品牌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论文附表
致谢

(6)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词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摘要
    1.1 研究水稻高产高效的背景及意义
        1.1.1 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需求
        1.1.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3 探索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的协同理论和技术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1.2 水稻高产高效的研究现状
        1.2.1 栽培模式
        1.2.2 高产水稻群体特征
        1.2.2.1 叶面积动态与有效高效叶面积
        1.2.2.2 茎蘖动态
        1.2.2.3 粒叶比
        1.2.2.4 干物质积累动态
        1.2.2.5 根干重和根冠比
        1.2.3 高产水稻的生理特性
        1.2.3.1 叶片光合特性
        1.2.3.2 叶片抗氧化酶系统
        1.2.3.3 根系生理活性
        1.2.3.4 籽粒的生理活性
        1.2.3.5 氮代谢关键酶类
        1.2.4 水稻氮肥高效吸收与利用的生理机制及其养分吸收特性
        1.2.4.1 水稻氮肥高效吸收与利用的生理机制
        1.2.4.2 水稻的养分吸收特性
        1.2.5 高产高效水稻的米质性状
    1.3 水稻高产高效的途径与技术
        1.3.1 通过品种改良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潜力
        1.3.2 优化群体结构、增加花后物质生产、提高分配效率,实现作物高产
        1.3.3 同步水肥供应与高产作物需求,实现资源高效
        1.3.4 提高土壤基础生产力,增强抗逆能力和缓冲性,稳定实现作物高产高效
    1.4 存在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 存在问题
        1.4.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3 本研究主要内容
        1.4.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2 水稻高产高效限制因素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水稻高产高效限制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2.1.1.1 水稻播种量和移栽密度的调查
        2.1.1.2 氮肥总施用量及施肥比例的调查
        2.1.1.3 水稻灌溉方式的调查
        2.1.2 水稻高产高效限制因素的试验
        2.1.2.1 试验一 水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
        2.1.2.2 试验二 超级稻弱势粒结实率和粒重观察
        2.1.3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
        2.1.3.1 试验三 水稻秧苗素质调控
        2.1.3.2 试验四 水稻施氮量和栽插密度
        2.1.3.3 试验五 不同氮肥运筹
        2.1.3.4 试验六 不同灌溉方式
        2.1.3.5 试验七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
        2.1.3.6 试验八 灌浆期喷施叶面肥
        2.1.3.7 取样与测定
        2.1.3.8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当前生产中限制水稻产量和效率协同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
        2.2.1.1 秧苗质量差
        2.2.1.2 水稻移栽密度过稀
        2.2.1.3 氮肥使用量大、前期施肥比例高
        2.2.1.4 大水漫灌或断水过早
        2.2.1.5 一些品种耐肥性太强
        2.2.1.6 水稻弱势粒结实率和粒重低
        2.2.2 水稻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2.2.2.1 培育壮秧
        2.2.2.2 增密控肥
        2.2.2.3 前氮后移
        2.2.2.4 轻干湿交替灌溉(WMD)
        2.2.2.5 水稻实地氮肥管(SSNM)
        2.2.2.6 高产与氮高效品种的选用
        2.2.2.7 喷施叶面肥
    2.3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效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3 水稻高产高效群体生长发育特性
    摘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一 常熟试验
        3.1.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3.1.1.2 试验设计
        3.1.1.3 取样与测定
        3.1.2 试验二 扬州和连云港试验
        3.1.2.1 材料与试验地点
        3.1.2.2 试验设计
        3.1.2.3 取样与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2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茎蘖动态
        3.2.3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叶面积指数
        3.2.4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叶面积持续期和作物生长率
        3.2.5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干物质积累
        3.2.6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群体粒叶比
        3.2.7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与收获指数
        3.2.8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根冠比和根系伤流量变化
    3.3 讨论
        3.3.1 关于高产高效水稻生长发育特性与群体指标
        3.3.2 关于水稻高产高效的栽培途径
        3.3.3 关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3.4 结论
    参考文献
4 高产高效栽培水稻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
    摘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一 常熟试验
        4.1.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4.1.1.2 试验设计
        4.1.1.3 取样与测定
        4.1.1.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4.1.2 试验二 扬州和连云港试验
        4.1.2.1 材料与试验地点
        4.1.2.2 试验设计
        4.1.2.3 取样与测定
        4.1.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处理下水稻水分灌溉利用效率
        4.2.2 氮素积累与氮肥利用率
        4.2.3 氮素分配及运转
        4.2.4 磷的吸收与积累
        4.2.5 磷素分配及运转
        4.2.6 钾的吸收与积累
        4.2.7 钾素分配及运转
        4.2.8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氮、磷、钾偏生产力及肥料偏生产力
        4.2.9 养分积累与产量的相关
        4.2.10 水稻养分吸收的产谷利用效率和产谷吸收量
        4.2.11 收获后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4.3 讨论
        4.3.1 高产高效栽培下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
        4.3.2 高产高效栽培下水稻养分吸收特性
    4.4 结论
    参考文献
5 水稻高产高效的生理特性
    摘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一 常熟试验
        5.1.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5.1.1.2 试验设计
        5.1.1.3 取样与测定
        5.1.1.4 数据分析
        5.1.2 试验二 扬州和连云港试验
        5.1.2.1 材料与试验地点
        5.1.2.2 试验设计
        5.1.2.3 取样与测定
        5.1.2.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花后剑叶光合特性和根系生理特性
        5.2.2 不同生育阶段植株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含量
        5.2.3 籽粒中酶活性和激素含量
        5.2.4 剑叶抗氧化酶系统
        5.2.5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其与产量、总干物重和吸氮量的相关分析
    5.3 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6 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及其米粉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摘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6.1.2 试验设计
        6.1.3 取样与测定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6.2.2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米营养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6.2.3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米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6.2.4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米RVA谱特性的影响
        6.2.5 不同栽培模式对精米矿质元素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6.3.2 不同栽培模式下稻米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积累
    6.4 结论
    参考文献
7 总结与讨论
    摘要
    7.1 主要结论
        7.1.1 水稻高产高效的主要限制因素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7.1.2 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群体生育特性的影响
        7.1.3 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7.1.4 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7.1.5 高产高效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2.1 探明了水稻高产高效的主要限制因素,创建集成了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7.2.2 明确了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群体生育特性和养分吸收特性,阐明了高产高效稻米品质的形成特点
        7.2.3 揭示了水稻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
    7.3 讨论
        7.3.1 关于高产高效栽培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7.3.2 关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养分吸收与利用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7.3.3 关于水稻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
        7.3.4 关于高产高效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7.3.5 关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7.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7)中熟水稻品种株型与产量演进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我国水稻品种产量与株型演进的过程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测定
        2.3.1 干物重测定
        2.3.2 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和根系活力测定
        2.3.3 籽粒灌浆测定
        2.3.4 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
        2.3.5 株型
        2.3.5.1 冠层叶片大小及着生位置测定
        2.3.5.2 株高及各节间粗与重量测定
        2.3.5.3 穗部性状测定
        2.3.6 考种计产
        2.3.7 品质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品种更替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3.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2 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
        3.1.3 叶面积指数(LAI)和粒叶比
        3.1.4 根系性状
        3.1.5 叶片光合特性
        3.1.6 籽粒灌浆特性
        3.1.7 品种更替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3.1.7.1 氮素吸收与分配
        3.1.7.2 磷素吸收与分配
        3.1.7.3 钾素吸收与分配
    3.2 品种更替对株型的影响
        3.2.1 顶三叶叶角与株高
        3.2.2 冠层叶片大小与着生位置
        3.2.3 节间配置
        3.2.4 穗部性状
    3.3 品种更替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3.1 对中籼水稻品质的影响
        3.3.2 对中粳水稻品质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关于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
        4.1.2 超级稻结实率低的原因
        4.1.3 关于不同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4.1.4 关于高产品种养分吸收与运转特点
        4.1.5 关于高产水稻的株型特征
    4.2 结论
        4.2.1 本研究主要结论
        4.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4.2.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不同类型品种株型特征差异
        2.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2.3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特征差异及模型分析
        2.4 不同类型品种源-库关系差异及模型分析
        2.5 不同类型品种氮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2.6 不同类型品种磷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2.7 不同类型品种钾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的株型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穗部性状
        2.3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
        2.4 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
        2.5 茎秆特征
    3 讨论
        3.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高产类型的穗部特征
        3.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高产类型的叶片形态和茎秆特性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抽穗至成熟期天数
        2.2 茎蘖动态
        2.3 花后籽粒增重动态及其拟合方程
        2.4 花后籽粒灌浆速率及灌浆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茎蘖动态特征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的灌浆特性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产量及日产量
        2.2 干物质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3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的产量优势及其生育期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花后穗部增重动态
        2.2 各品种花后植株增重动态
        2.3 各品种源库关系比较及其与籽粒含氮率相关性
        2.4 各品种源、库活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类型品种花后源库关系及产量限制因子
        3.2 水稻成熟期籽粒含氮率与植株花后衰老关系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及氮素利用率
        2.2 不同类型品种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吸收量
        2.3 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4 不同类型品种氮素积累速率及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氮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磷素吸收量及磷素利用率
        2.2 不同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期各器官磷素吸收量及花后磷素转运量
        2.3 植株磷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4 植株磷素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磷素积累、利用与转运特征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磷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钾素吸收量及钾素利用率
        2.2 不同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期各器官钾素吸收量
        2.3 植株钾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4 植株钾素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钾素积累与利用效率特征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钾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品种的株型特征
        1.2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特征
        1.3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
        1.4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1.5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1.6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1.7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2 讨论
        2.1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花后源-库关系特征比较
        2.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栽后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模型与特征
    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4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差异
    2.2 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的淀粉RVA谱特征值差异
    2.3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2.4 稻米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5 稻米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四、中粳稻扬粳201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北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机械化种植方式研究[D]. 韩超. 扬州大学, 2019
  • [2]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D]. 叶全宝. 扬州大学, 2005(05)
  • [3]不同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D]. 剧成欣. 扬州大学, 2017(12)
  • [4]江淮下游地区水稻品种生产力纬向差异及其合理利用[J]. 许轲,杨海生,张洪程,龚金龙,沈新平,陶小军,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高辉. 作物学报, 2014(05)
  • [5]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D]. 王海荣. 扬州大学, 2020(06)
  • [6]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D]. 薛亚光. 扬州大学, 2013(04)
  • [7]中熟水稻品种株型与产量演进特点的研究[D]. 王朋. 扬州大学, 2007(06)
  • [8]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特性、系谱、育种方法和推广应用分析[J]. 周长海,张洪熙,戴正元,张红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06(10)
  • [9]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D]. 孟天瑶. 扬州大学, 2018(12)
  • [10]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研究[J]. 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赵步洪,季红娟,董明辉.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5)

标签:;  ;  ;  ;  

中粳稻阳粳201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