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工作进展

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工作进展

一、兰州冰川冻土所研究工作的若干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巍,王大雁[1](2012)在《中国冻土力学研究50a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1.5%和53.5%。在这些地区,地表层都被一层冬冻夏融的冻结-融化层覆盖,作为地基的冻结-融化层,在其冻融过程中土体性质受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上部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在冻土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就必须对冻土及其与工程建筑物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工程冻土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解答,以确保冻土地基上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及经济合理性。简要回顾了中国冻土力学的创始和发展过程,阐述了冻土力学在强度与变形、本构模型研究、水热过程研究、冻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及冻土力学测试技术的发展等5个方面的成就,并根据冻土力学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冻土力学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冻土力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程国栋[2](1998)在《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回顾40年来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及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冰冻圈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以及在气候转暖条件下开展干旱与寒区水资源和寒区工程及减灾防灾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加快发展地理信息科学的必要性

施雅风,李吉均[3](1994)在《8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学和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纵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冰川学与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巨大进展,其中包括:南极冰盖研究,青藏高原冰芯研究,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山区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及牧区雪害考察,天山冰川站的重建与重要进展,冰川编目、冰川融水资源、季节雪分布变化和融水径流研究,区域冰川考察与总结,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新认识,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深化和争论,中国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等九个方面。参考文献近80篇。

张国梁[4](2012)在《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冰川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最好指示器和存储器。冰川也与海平面变化、淡水资源供给、自然灾害及地貌演化等有密切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中国西部地区的绝大部分冰川处于退缩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冰川退缩呈现加剧趋势,直接影响到冰川补给河流的径流变化,这势必对中国西部尤其是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影响。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冰川监测及冰川变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典型季风温冰川一贡嘎山地区冰川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GPS测量、DEM以及消融观测等数据,结合GIS技术,从冰川面积、体积、运动速率及冰川消融等方面分析冰川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2009年,贡嘎山地区共有76条冰川,总面积为228.5±1.1km2,其中最大和最小冰川的面积分别为25.5km2和0.05km2;1~5km2冰川数量最多,而>10km2的冰川数量(6.5%)较少但贡献的面积却最大(45.7%):按中值高度统计,冰川主要集中在4700-5700m,其中5300-5500m冰川数量和面积所占比例都最大;按冰川朝向统计,东南朝向的冰川总面积最大,西南朝向的数量最多,而无北朝向的冰川;该地区冰川坡度介于15~45°,其中坡度为25~30°的冰川所占数量和面积都最多。2)1966~2009年,贡嘎山冰川总体处于退缩状态,冰川总面积减少率为11.3%,年均减小面积0.7±0.02km2。西坡冰川由41条减少到39条,面积减小15.0km2,减小率为14.6%;东坡冰川由33条增加到36条,但冰川面积减少15.2km2,减小率为9.8%。东西坡冰川面积退缩率的不同可能是由冰川规模的差异引起。海螺沟、燕子沟、磨子沟和大贡巴冰川末端分别退缩约1146±42.7m、725±42.7m、502±42.7m和1002±42.7m m。东朝向冰川的面积退缩率最大(25.5%),东南朝向冰川的退缩率最小(7.2%)。中值高度超过5700m的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15.2%),其次是5100~5300m的冰川(14.4%)。坡度为30-35°的冰川面积退缩最快(15.5%),25~30°的冰川退缩率最慢。1~5km2的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34.8%),其次是>10km2的冰川(26.8%),<0.5km2的冰川退缩率最小。近43年中,6个时段(1966、1974、1989、1994、2005和2009年)冰川的退缩速率又有所差异,其中2005-2009年面积退缩速率最大(1.3km2/yr),其次是1989~1994年(0.8km2/yr),而1994~2005年最小(0.4km2/yr)。3)花杆观测数据显示,燕子沟冰川冰舌段,消融期平均日消融深为3.25cm,年消融深为424cm,最大消融出现在海拔3800~3900m。海螺沟冰川冰舌段的冰面消融,较燕子沟冰川要强,最大值出现在3200~3500m,且消融有近期加速的趋势。西坡的大、小贡巴冰川冰舌段冰面的消融强度相对较小。贡嘎山地区冰川冰舌段冰面消融总趋势为:东坡大于西坡,消融区海拔较低的冰川大于海拔较高的冰川,且最大值通常不是出现在冰川末端。4)燕子沟冰川花杆的GPS测量数据显示,冰舌区平均年运动速度为41.7m/yr,最大为49m/yr,出现于海拔约3950m处;消融期平均运动速度为0.31m/d。与已有观测数据对比,燕子沟冰川运动速度近期略增,但远小于海螺沟冰川(41~205m/yr),而大于西坡大贡巴冰川(33m/yr)和小贡巴冰川(36m/yr),且它们冰面运动速度最大值都出现于消融区的上端。5)不同时期冰川冰舌段(距离末端约3~4km) DEM差值的结果表明,1966~2009年海螺沟、燕子沟和大贡巴冰川消融区平均减薄速率分别为1.23±0.55、1.02±0.55和0.93±0.55m/yr;相应的体积减小0.076、0.073和0.057km3。1966~1989年3条冰川的高程及体积变化速率远小于1989~2009年的变化。6)初步探讨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近50年来,横断山地区与青藏高原具有相似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增温为主,降水量略有增加。根据贡嘎山西坡九龙气象站数据计算,19662009年,该区域气温升高率为0.18℃/10a,而降水量增加不足1%。基于冰川敏感性模型可推断出,降水的增加量难以弥补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消融量,导致该地区的冰川长期处于负物质平衡状态,进而引起冰川的大规模的消融退缩。多时段冰川面积与年平均气温、降水的对比,发现气温逐渐升高,冰川面积逐渐变小;而冰川面积退缩速率与相应时段的年平均降水的量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即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总降水量大时,冰川退缩速率小,总降水量小时,冰川退缩速率大。b)贡嘎山地区规模在1~5km2的冰川退缩速率最大,更大面积的冰川次之,而面积<0.5km2的冰川退缩速率最小。这一规律表明规模较小冰川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但面积<0.5km2的冰川因受地形保护影响较大而不能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指示器。c)气温升高幅度和表碛覆盖厚度是导致1966~1989年与1989~2009年两个时段三条观测冰川,以及东坡与西坡冰川减薄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d)三条观测冰川坡度和末端高度的不同是导致其冰川运动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冰川的变化不仅受气候因子的控制,也受到地形、冰川规模和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田洪阵[5](2013)在《祁连山区现代冰川面积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亚大陆型冰川与极大陆型冰川的过渡地带,是我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发祥地。祁连山冰川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TM、ETM+影像,在数字高程模型和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的辅助下提取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时段的整个祁连山区的冰川边界信息,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另外结合我们提取的其它山系的冰川面积信息和已发表的研究成果,通过数据整合,我们计算得到了我国冰川约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信息,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我们还分析了气温、降水和零度层高度在1961年至2010年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合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我们分析了冰川变化的控制因素,利用该分析结果,我们分析了冰川变化对温度变化的时间滞后性。根据滞后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建立了温度与冰川变化之间的经验模型,最后以气候模式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利用该经验模型预测了未来冰川变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祁连山区冰川面积的分布特征:a、在高程上,冰川的分布形态类似正态分布,其峰值出现在海拔5,000米左右;b、冰川主要分布在朝北的坡向;c、冰川分布随冰川规模增大面积变大;d、祁连山西部地区冰川分布面积大于东部地区。(2)冰川面积的变化特征:a、1990年至2010年祁连山区冰川面积缩小了22.8±3%,2000年至2010年相对1990年至2000年退缩速度有所加快;b、祁连山区低海拔的冰川退缩速度高于高海拔地区,以海拔5,000米为大致分界点,近十年冰川在高海拔地区退缩速度减慢;c、在祁连山区,在南向的坡向的冰川退缩速度大于北向坡向的退缩速度,而南向坡向中又以西南坡向的退缩速度最大;d、在祁连山区,小规模的冰川退缩速度快,而大规模的冰川退缩速度慢,且不同规模的冰川均表现出2000年至2010年间的退缩速度较1990年至2000年间的退缩速度加快;e、祁连山区东部的冰川退缩速度快于西部;f、1956年至2010年间祁连山区的冰川整体处于退缩状态,面积减小了30.36%,年均退缩率为0.56%,1963年至2010年,我国冰川整体处在退缩状态,面积减小了15.7%,年均退缩速率为0.33%;g、在过去约半个世纪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冰川退缩比例大于高原腹地。(3)冰川变化的控制因素:a、温度对1956年至2010年祁连山区冰川的退缩特征和1963年至2010年我国西部冰川的退缩特征起到了控制性作用;b、祁连山区在消融区加速消融,温度增加起了重要贡献;而积累区消融减缓,降水增加起到了重要的补偿作用;c、祁连山东部冰川海拔较低、规模较小、大部分属于亚大陆型冰川,致使其在1990年至2010年间退缩速度快于西部的冰川;d、以温度为主导的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在过去约半个世纪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冰川退缩比例大于高原腹地。(4)冰川变化对温度变化的滞后性:a、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变化约滞后于年平均气温变化10年;b、全国冰川面积变化约滞后于年平均气温8至10年。(5)冰川变化预测:a、至2030年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相对于2010年,退缩比例为17%;b、至2050年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相对于2010年,退缩比例为37%;c、至2030年我国西部地区冰川面积相对于2010年,退缩比例为14%;b、至2050年我国西部地区冰川面积相对于2010年,退缩比例为29%。

崔瀚文[6](2013)在《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冰川在从平衡线以上的积累区运动到平衡线以下的消融区时,逐渐融化为液态水,最后注入河流,成为众多江河的源头。不仅如此,其他类型湿地,如湖泊湿地、沼泽草甸湿地、河流湿地等,也受冰川融水补给的影响。文中研究区是中国冰川的主要分布区,自北向南共分布有14座山系,分别为阿尔泰山、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其中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5座山系的总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中国冰川相应总量的79%和84%。中国西部冰川资源丰富,不同类型湿地,特别是湖泊及河流也广为发育。冰川及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水源。近年来,冰川面积持续减少,湿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明确冰川与湿地的变化情况,以及二者的响应关系,是了解湿地补给状况,合理开发湿地冰川资源,使二者可持续地为人类及生态环境中其他主体提供水源的基础。本研究以小流域为单元,分析中国西部50个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变迁规律及时空分布。根据影响冰川与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高程、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来划分小流域类型。利用改进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典型区向全区扩展方式,研究中国西部湿地对冰川变化的响应距离以及不同响应关系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利用274景MSS遥感影像、269景ETM+遥感影像、619景CBERS遥感影像,在MAPGIS软件平台上,通过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提取了1977年、2000年、2005年的冰川与不同类型湿地的信息。综合考虑三类数据源的空间分辨率及冰川、湿地的斑块特征,将10个像元确定为面积最小类别的最优分辨率,解译精度可以达到0.1km2。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了1977~2000年、2000~2005年冰川与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7~2005年冰川与湿地变化的总体趋势,研究了50个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分布情况及变迁规律。2、综合考虑影响冰川与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选择高程、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三个因素,研究小流域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小流域的类别。对于高程因子,以1000m为间隔,共划分了10个高程等级。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出冰川与湿地的三类时空动态变化(增加、减少、稳定)在不同高程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影响冰川与湿地分布与变化的主要高程范围。对于气候因子,为了与冰川、湿地数据时相统一,选择了1972~1978年、1998~2002年、2005~2007年7~12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分别对应1977年、2000年、2005年的冰川与湿地数据。共计算了1977~2000年、2000~2005年50个小流域内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率,为小流域类型的划分提供依据。小流域类别的划分方法是在不同高程范围的基础上,组合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的不同变化方式。即每个高程范围内,有四类不同的小流域——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增加,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月平均气温降低、月平均降水量增加,月平均气温降低、月平均降水量减少。因此,研究区内共有40类不同的小流域。选择典型区时,首选冰川与湿地广布以及变化明显的高程范围,并综合考虑月平均气温与月平均降水量变化率显着地小流域。3、本文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对其进行改进,利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冰川与湿地的响应关系,并量化了二者的响应距离。分别选取全局自相关及局部自相关研究响应距离和不同响应关系的分布。在研究典型区冰川与不同类型湿地的响应距离分析时,选择了Moran’s I指数,利用欧几里得距离,以增加、减少的冰川、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不同类型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的响应距离和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所有类型湿地在气候因子变化类型为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的小流域内,均与冰川呈显着响应。根据这一结论,由典型区向全区扩展,分析近30年来,研究区内所有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的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的响应距离和响应关系的空间分布。全区的双变量局部自相关,以25km×25km的栅格内冰川与湿地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选择LISA图,来分布响应关系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典型区与全区的双变量自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趋势相同。响应关系可分为两类,即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河流湿地、沼泽草甸湿地)与冰川变化呈负相关,人工湿地与冰川变化呈正相关。其中,河流湿地对冰川的响应较为显着。随着高程的降低,天然湿地与冰川的相关性在上升,响应距离在缩短;人工湿则反之。

施雅风,谢自楚,张祥松,黄茂桓[7](1985)在《二十五年来中国冰川学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开展祁连山、天山等高山冰川的考察,标志了我国冰川学的专门考察活动的开始。

陈肖柏[8](1988)在《我国土冻胀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土之冻胀,是由于土温降至冰点以下,土体原孔隙中部分水结冰体积膨胀,以及更主要的是在土壤水势梯度作用下未冻区的水分向冻结前缘迁移、聚集,并冻结体积膨胀所致。在自然条件下,地基土及土工构筑物本身土质、水文及冻结条件的不均一性,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冻胀变形而不能正常运行、甚至破坏,或者即使在冻结时尚能运行,一俟融化便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凡上述种种,通常称为冻胀破坏。简称冻害。综观寒区工程,可以断言:土之冻胀作用是季节冻土区各种工程产生冻害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多年冻土区建筑物冻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正[9](2020)在《一维冻结条件下兰州地区黄土冻胀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冻土是指温度低于0℃,含冰且与土颗粒及岩石呈胶结状态的各类土,即由固体矿物颗粒、水、冰和气体组成。冻土是一种具有多相体系的特殊土类,其性质受含冰量影响,而土体含冰量的多少与其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所以冻土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敏感且性质不稳定的特殊土体。我国是世界上冻土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当温度下降到冻结温度以下时土体冻结,土体出现冻胀现象,并伴随出现冻胀力。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受温度交替变化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冻胀和融沉病害问题,导致建筑物和构筑物发生破坏。土体冻胀是寒区工程建设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也是基础设施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冻害问题每年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对黄土的冻胀特性、水平冻胀力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黄土的冻胀发展规律和冻害问题,利用自行设计的一维冻结融化模型试验系统,以兰州黄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一维冻结条件下兰州地区黄土的冻胀特性,建立了土体温度场的水热耦合计算模型,对土体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水热耦合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以为冻土地区工程的抗冻设计和冻害治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了一维冻结融化模型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冻融循环环境箱、边界条件与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冻胀力测量系统和冻胀量测量系统。设计并进行了一维冻结融化模型试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土体中温度场、冻胀量和水平冻胀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数据。(2)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土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土体不同深度处的降温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降温冻结初期各深度土体的温度下降速率较快;之后土层各深度在-0.4℃附近降温曲线出现平行于横坐标的平稳段;第三阶段在-0.4℃末端土体温度继续降低,下降速率较第一阶段有所减缓,并且含水率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冻结后期各深度土体的温度下降速率较慢。不同条件下土体温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土体含水率越高土体的降温速率就越快,冻结环境温度低土体的降温速率越快。土体的温度的平稳段随着深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深度越浅其冻结过程中的恒定阶段时长越短,而平稳阶段时长随着含水率的变化较小。(3)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土体冻胀量的发展规律,土体冻胀变形量变化曲线按照变化趋势分为三个阶段:微冻缩阶段,冻胀快速发展阶段和冻胀拟稳定阶段,不同含水率土体经历各阶段的时间差别较小,不同冻结环境温度下土体经历各阶段的时间有所不同。土体冻胀变形量随着其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降温过程中土体冻胀量与环境冻结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越低冻胀量越小。(4)在不同环境冻结温度和土体含水率条件下冻胀力发展的起始温度相同,约为-0.6℃,不同环境冻结温度和土体含水率下,最大冻胀力温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条件下土体的水平冻胀力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水平冻胀力最大值随含水率有很明显的变化,含水率越高水平冻胀力越大,而其他值的大小受含水率的影响较小,最大水平冻胀力沿着土体深度首先变化较为小,然后增大到最大值,最后减小。水平冻胀力最大值出现在相对深度0.6-0.8处。(5)建立水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对一维冻结条件下的土体的温度场变化规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含水率和冻结下环境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深度处各点温度的模型试验实测值与数值模拟值,发现数值模拟的各点温度变化曲线与实测温度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冻结阶段数值模拟的降温速度稍大于实测降温速度,融化阶段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冻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曹泊[10](2013)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川被认为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和存储器,也与气候变化、水资源、海平面上升和冰川灾害等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冰川变化信息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导致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大面积退缩,直接影响到冰川补给河流径流的变化。冰川变化的研究也从传统单一的直接观测向多数据源、多种间接观测的方向发展。3S技术的发展为冰川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取冰川变化信息,从而揭示冰川变化规律。本论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的现代冰川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GPS测量、实地野外考察、布设花杆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冰川的面积、长度、厚度和冰储量的变化以及冰川的运动和消融等,并结合气象资料进一步探讨冰川变化的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初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1972年,冷龙岭地区共发育有现代冰川244条(其中220条<1km2),面积101.6km2,冰储量3.299km3;而2012年冰川面积减少至66.7km2,面积退缩率为34.4%(0.86%/a)。1972~2012年,西冷龙岭地区冰川总面积共减少了27.5km2,占1972年冰川面积的31.9%,平均减少速率为0.68km2/a(0.80%/a);但不同时段的面积退缩速率却不尽相同,其中1995~1999年的退缩速率最大(1.28%/a),1999~2002年次之(1.15%/a),而1972~1995年最小(0.79%/a);南坡退缩速率(1.06%/a)要高于北坡(0.69%/a);按规模统计,小冰川的面积退缩速率明显要高于大冰川。2)1972-2010年,宁缠河和水管河河源的9条冰川的末端都在持续退缩(均值为4.7±1.5m/a),并伴随着2~81m的末端的升高(均值为39.3m),但末端的退缩速率有逐渐减缓的趋势;冰川总面积共减少了1.2km2(10%),冰川厚度平均减薄率为-0.64±0.29m/a,冰储量至少减少142.6±79.3×10-3km3。基于经验公式估算整个冷龙岭地区1972~2012年的冰储量减少了42%。3)近50年来,冷龙岭地区冰川的持续退缩主要是由温度的升高引起,即使某时段降水量有所增加,其所带来的冰川积累量也不能弥补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冰川退缩量。此外,该区域冰川的退缩是受气温、降水、冰川规模、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气温上升幅度大和冰川自身规模较小是导致该区冰川强烈退缩的主要原因。西冷龙岭南坡的夏季气温升高幅度比北坡大,而冰川规模却比北坡小,致使南坡的面积退缩速率要高于北坡。4)2010~2012年,宁缠河1号冰川的年物质平衡量为-1260mm,ELA约位于4660m,超过了该冰川的最大高度。SG04号冰川的消融区的年物质平衡量为-808mm,整个冰川的年物质平衡量在-808~294mm,ELA约位于4680m,较之1972升高了约180m。5)2010~2011年,NC01号冰川的平均运动速度(2.8m/a)要低于SG04号冰川(5.2m/a);此外,近期冰川的运动速度较之早期的观测数据显示其在减缓,指示持续的冰川消融引起的冰川规模的变化对冰川运动速度有着要重要的影响。6)根据冰川消融与海拔的线性关系,通过度日模型,估算出西营河流域的冰川(占区域总面积的0.8%)2012年6月28日~2012年9月8日的融水总量为0.0083km3,占同时段流域总径流量的3.9%。若气温升高1℃,该流域冰川融水量将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8%。

二、兰州冰川冻土所研究工作的若干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冰川冻土所研究工作的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冻土力学研究50a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冻土力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1.1 创立与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1.2 全面发展壮大阶段 (1978年~至今)
2 中国冻土力学研究的成就
    2.1 冻土的强度与变形
    2.2 冻土的本构关系研究
    2.3 冻土的水热过程研究
    2.4 冻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
    2.5 冻土力学测试技术的发展
3 中国冻土力学的发展机遇与选择

(2)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冰川学研究进展
    1.1 冰雪资源和环境
    1.2 南极冰川学
    1.3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2 冻土学研究进展
    2.1 冻土环境
    2.2 冻土力学
    2.3 土冻融过程研究
3 寒区和干旱区水文研究进展
    3.1 寒区水文
    3.2 干旱区水文
    3.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
4 寒区工程与减灾、防灾研究进展
    4.1 寒区工程
        4.1.1 道路工程
        4.1.2 水利工程
        4.1.3 工业和民用建筑
        4.1.4采矿工程
        4.1.5 工程模型试验
    4.2 冰川灾害
        4.2.1 冰川进退变化预测
        4.2.2 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
        4.2.3 冰碛阻塞湖溃决洪水
    4.3 雪害
        4.3.1 风吹雪
        4.3.2 雪崩
        4.3.3 牧区雪灾
    4.4 泥石流
        4.4.1 “两宝”铁路泥石流研究
        4.4.2 泥石流沉积特征研究
        4.4.3 区域泥石流研究
        4.4.4 泥石流防治研究
5 寒区地理信息研究
    5.1 雪冰遥感的基础研究
    5.2 积雪监测与融雪径流的研究
    5.3 雪灾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
    5.4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5.5 雪冰遥感综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6 展望

(4)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冰冻圈
        1.1.2 冰川与海平面
        1.1.3 冰川与水资源
        1.1.4 冰川与自然灾害
        1.1.5 冰川与气候
        1.1.6 冰川与地貌
    1.2 冰川变化监测研究进展
        1.2.1 国际冰川变化研究
        1.2.2 中国冰川变化研究
        1.2.3 冰川遥感监测进展
        1.2.4 冰川高程体积变化遥感监测进展
        1.2.5 冰川运动速度变化监测进展
    1.3 贡嘎山地区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线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论文技术路线
    1.5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述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3 地形地貌
    2.4 气候
        2.4.1 大气环流形势
        2.4.2 太阳辐射
        2.4.3 温度
        2.4.4 降水
    2.5 贡嘎山地区冰川发育条件及特点
        2.5.1 降水
        2.5.2 气温
        2.5.3 贡嘎山冰川分布
        2.5.4 贡嘎山地区冰川特点
第三章 贡嘎山冰川面积调查
    3.1 遥感数据选取
        3.1.1 冰川调查常用遥感数据简介
        3.1.2 遥感影像的选取
    3.2 数据处理
        3.2.1 地形图处理
        3.2.2 遥感影像处理
    3.3 冰川制图
        3.3.1 冰雪波谱信息
        3.3.2 冰川边界提取方法
        3.3.3 表碛覆盖冰川边界研究
        3.3.4 冰川属性数据
        3.3.4.1 冰川流域水系及山脊线
        3.3.4.2 冰川中流线
        3.3.4.3 冰川坡度坡向及朝向
        3.3.4.4 冰川高度数据
        3.3.4.5 地理坐标
        3.3.4.6 冰川长度
        3.3.5 误差分析
    3.4 冰川调查结果
        3.4.1 1966年冰川边界数字化
        3.4.2 2009年冰川结果
        3.4.3 贡嘎山地区冰川变化
        3.4.3.1 1966~2009 冰川变化
        3.4.3.2 多时相冰川变化
        3.4.3.3 典型冰川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贡嘎山地区冰川消融与运动
    4.1 燕子沟冰川消融观测
    4.2 贡嘎山地区已有的消融观测资料
        4.2.1 海螺沟冰川消融
        4.2.2 大小贡巴冰川消融
    4.3 不同冰川消融比较
    4.4 燕子沟冰川运动
        4.4.1 燕子沟冰川运动观测
        4.4.2 贡嘎山冰川运动早期观测记录
    4.5 不同冰川运动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贡嘎山地区冰川高程与体积变化研究
    5.1 引言
    5.2 冰川高程变化监测的发展
        5.2.1 数据简介
        5.2.2 方法
    5.3 贡嘎山地区冰川消融区高程体积变化研究
        5.3.1 数据
        5.3.2 冰川表面高程及体积变化计算方法
        5.3.3 误差分析
        5.3.4 结果
        5.3.4.1 冰川表面高程变化
        5.3.4.2 冰川消融区体积变化
        5.3.5 三条冰川消融区变化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冰川与气候变化
    6.1 气候变化
        6.1.1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
        6.1.2 横断山地区近50年的气候变化
    6.2 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1 冰川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2 不同地形、规模的冰川面积变化
        6.2.3 冰川高程和体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4 冰川消融特征
        6.2.5 冰川运动特征
    6.3 不同地区冰川变化对比
        6.3.1 冰川面积变化比较
        6.3.2 冰川末端变化比较
        6.3.3 冰川运动速度比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5)祁连山区现代冰川面积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现代冰川变化监测研究进展
        1.2.1 国外现代冰川变化监测研究进展
        1.2.2 国内现代冰川变化监测研究进展
    1.3 祁连山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气候背景
    2.3 研究区冰川基本特征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
        3.1.1 数字高程数据
        3.1.2 遥感数据
        3.1.3 气象数据
        3.1.4 GPS测量数据
        3.1.5 冰川编目数据
        3.1.6 我国冰川面积变化数据
        3.1.7 其他数据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数字高程数据处理
        3.2.2 气候数据处理
        3.2.3 冰川边界提取与验证
        3.2.4 冰川面积变化数据统计计算方法
        3.2.5 冰川面积变化对气候要素变化的滞后性分析方法
        3.2.6 未来冰川面积变化预测方法
        3.2.7 数据处理所用主要软件
第四章 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
    4.1 气候变化的时间特征
        4.1.1 温度变化的时间特征
        4.1.2 零度层高度变化的时间特征
        4.1.3 降水变化的时间特征
    4.2 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
        4.2.1 温度变化的空间特征
        4.2.2 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
第五章 冰川分布与变化特征
    5.1 冰川分布特征
        5.1.1 冰川分布的高程特征
        5.1.2 冰川分布的坡向特征
        5.1.3 冰川分布的规模特征
        5.1.4 冰川的经向分布特征
        5.1.5 不同山系的冰川分布特征
    5.2 冰川变化特征
        5.2.1 冰川总面积的变化特征
        5.2.2 不同高程的冰川变化特征
        5.2.3 不同坡向的冰川变化特征
        5.2.4 不同规模的冰川变化特征
        5.2.5 不同经度的冰川变化特征
        5.2.6 不同山系的冰川变化特征
        5.2.7 冰川变化的区域对比
第六章 冰川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
    6.1 冰川变化时间特征的控制因素分析
    6.2 冰川变化的空间特征的控制因素分析
        6.2.1 不同高程冰川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
        6.2.2 不同经度冰川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
        6.2.3 我国不同山系冰川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
第七章 冰川变化对温度变化的滞后性分析与建模预测
    7.1 冰川变化对温度变化的滞后性
    7.2 冰川变化建模与预测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川实地监测
        1.2.2 基于遥感技术的冰川动态变化监测
        1.2.3 冰川、湿地与气候三者间的响应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第3章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3.1 遥感数据源及时相的选择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 遥感信息专题因子提取
    3.4 其他数据获取
第4章 小流域划分研究
    4.1 小流域研究意义
    4.2 小流域界线划分方法
    4.3 小流域分布
第5章 基于小流域的中国西部湿地与冰川变迁规律研究
    5.1 研究方案
    5.2 研究结果
        5.2.1 总体变化趋势
        5.2.2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的组合方式分析
        5.2.3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演化趋势
        5.2.4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时空动态变化分布规律
第6章 中国西部湿地对冰川变化的响应分析
    6.1 响应分析研究方案
    6.2 小流域特征分析
        6.2.1 地形因素分析
        6.2.2 气候因素分析
    6.3 典型小流域选择研究
    6.4 典型区响应分析结果
        6.4.1 湖泊
        6.4.2 河流
        6.4.3 沼泽草甸湿地
        6.4.4 河流湿地
        6.4.5 人工湿地
    6.5 近 30 年来整个研究区响应规律
        6.5.1 湖泊
        6.5.2 河流
        6.5.3 沼泽草甸湿地
        6.5.4 河流湿地
        6.5.5 人工湿地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结论
    7.2 思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土冻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背景
二、土冻胀研究进展
    1. 冻胀沿深度分布规律
    2. 土质对冻胀的作用
    3. 超载对土冻胀的抑制作用
    4. 水分状况对冻胀的影响
    5. 冰冻条件对冻胀的影响
    6. 土冻胀分类与预报
三、存在问题与近期工作

(9)一维冻结条件下兰州地区黄土冻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冻胀理论和机理研究方面
        1.2.2 冻胀力研究方面
        1.2.3 冻土温度场计算研究方面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冻土基本理论
    2.1 土体冻胀机理
    2.2 土体冻胀的主要因素
        2.2.1 土质对土体冻胀的影响
        2.2.2 温度对土体冻胀的影响
        2.2.3 水分对土体冻胀的影响
        2.2.4 压实度对土体冻胀的影响
    2.3 冻胀力概念
    2.4 冻土数值模拟理论研究
        2.4.1 冻土的相变温度场
        2.4.2 冻土的水分迁移过程
        2.4.3 VG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试验方案与过程
    3.1 材料物理力学试验
        3.1.1 界限含水量试验
        3.1.2 击实试验
        3.1.3 导热系数试验
    3.2 模型试验装置
        3.2.1 试验模型箱
        3.2.2 边界条件控制系统
        3.2.3 数据采集系统
    3.3 黄土冻胀特性试验
        3.3.1 试验方案
        3.3.2 试验步骤
        3.3.3 试验数据采集
    3.4 本章小结
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1 土体温度场分析
        4.1.1 土中水的冻结过程
        4.1.2 土体中温度沿深度分布
        4.1.3 土体温度变化规律
        4.1.4 含水率对土体温度的影响
    4.2 土体冻胀量分析
        4.2.1 土体冻胀量变化分析
        4.2.2 不同含水率下土体冻胀量
        4.2.3 不同冻结环境温度下土体冻胀量
    4.3 土体水平冻胀力分析
        4.3.1 水平冻胀力的发展规律
        4.3.2 水平冻胀力与土体温度的关系
        4.3.3 最大水平冻胀力的分布
    4.4 水平冻胀力、土体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土体冻胀数值模拟
    5.1 概述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建模方法的验证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3 模块的选择和参数定义
        5.2.4 边界条件和求解器的设置
    5.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5.3.1 温度场云图
        5.3.2 温度沿深度分布
        5.3.3 温度变化曲线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冰川面积变化的研究
        1.2.2 冰川运动速度的研究
        1.2.3 冰川体积变化的研究
    1.3 冰川变化的监测历史与现状
        1.3.1 国际近、现代冰川监测历史与冰川变化现状
        1.3.2 中国现代冰川变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4 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标、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2.2 研究区气候概况
    2.3 研究区冰川概况
第三章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1 数据源
        3.1.1 地形图及遥感数据
        3.1.2 气象资料
        3.1.3 花杆资料
    3.2 数据处理流程
    3.3 数据质量控制
        3.3.1 水平误差
        3.3.2 垂直误差
第四章 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冰川面积变化
    4.1 1972年冷龙岭地区的冰川分布及规模
    4.2 冰川面积变化
    4.3 冷龙岭区冰储量的变化
        4.3.1 典型冰川长度与面积变化
        4.3.2 典型冰川厚度与冰储量变化
        4.3.3 利用经验公式对冷龙岭区冰储量变化的估算
    4.4 冰川变化的原因
        4.4.1 中国西部近60年来气候变化
        4.4.2 冷龙岭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4.4.3 祁连山东、中和西段冰川面积变化的对比
        4.4.4 冷龙岭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冰川面积变化对比
        4.4.5 冷龙岭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冰川长度变化的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典型冰川运动与消融
    5.1 典型冰川物质平衡的直接观测
        5.1.1 宁缠河1号冰川的消融观测
        5.1.2 水管河4号冰川消融观测
        5.1.3 两条冰川物质平衡的估算
        5.1.4 两条冰川ELA的估算
    5.2 冰川消融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5.2.1 度日模型
        5.2.2 度日模型计算NC01冰川消融季的消融量
        5.2.3 西营河流域消融季冰川消融量占河流径流量比重
        5.2.4 冰川消融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5.3 典型冰川的运动
        5.3.1 NC01和SG04号冰川运送速度观测
        5.3.2 冷龙岭典型冰川运动速度与中国西部其他冰川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兰州冰川冻土所研究工作的若干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冻土力学研究50a回顾与展望[J]. 马巍,王大雁. 岩土工程学报, 2012(04)
  • [2]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J]. 程国栋. 冰川冻土, 1998(03)
  • [3]8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学和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J]. 施雅风,李吉均. 冰川冻土, 1994(01)
  • [4]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张国梁. 兰州大学, 2012(04)
  • [5]祁连山区现代冰川面积变化研究[D]. 田洪阵. 兰州大学, 2013(05)
  • [6]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D]. 崔瀚文. 吉林大学, 2013(08)
  • [7]二十五年来中国冰川学的回顾与展望[J]. 施雅风,谢自楚,张祥松,黄茂桓. 地理学报, 1985(04)
  • [8]我国土冻胀研究进展[J]. 陈肖柏. 冰川冻土, 1988(03)
  • [9]一维冻结条件下兰州地区黄土冻胀特性研究[D]. 张正.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曹泊. 兰州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工作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