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吃鲭鱼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一起吃鲭鱼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一、一起食用鲐巴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士俊[1](2021)在《一起变质鲣鱼引起的组胺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查明在广州市海珠区某公司发生的食物中毒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为类似中毒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索2019年10月21—23日进食某公司饭堂食品后出现类似组胺中毒症状的人员。以现场访谈方法收集患者发病前就餐信息及临床资料;以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查找可疑中毒食物;采集留样食物和可疑中毒食物原料及病例标本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确定致病因素。结果该公司员工共有7人发病。病例均食用了红烧鲣鱼,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症状,潜伏期为0.75~3.50 h,符合组胺中毒表现,罹患率为8.75%。在剩余食物红烧鲣鱼检出组胺含量为533 mg/100 g,是国家规定限量标准的13.3倍。结论此次事件是因食用组胺含量超标的红烧鲣鱼引起的组胺中毒。建议政府部门推进鱼类组胺监测、风险评估和干预工作,深化对高组胺鱼类售卖的监管,进一步加强预防组胺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

李晓婷[2](2020)在《金枪鱼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生长及热失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金枪鱼通常以生食或轻度油煎等温和的家庭烹饪方式处理后食用,但食用金枪鱼生鱼片及其轻度加工制品具有较高地感染沙门氏菌病等食源性疾病的风险。预测微生物学模型作为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基础,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旨在考察:(1)恒定温度条件下,金枪鱼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的生长特性,构建并验证基于一步法的生长预测模型;(2)考察金枪鱼生鱼片中的背景菌群对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构建基于菌间相互作用的竞争模型;(3)考察恒定温度和动态温度条件下,金枪鱼中沙门氏菌的热失活行为,构建并比较基于静态和动态方法的热致死动力学模型。(1)将2株沙门氏菌(CICC22956和CICC21482)混合接种至辐照处理的金枪鱼生鱼片,然后置于8℃~35℃恒温条件下培养,测定其生长曲线,随机选取两次独立重复实验中的一组数据,采用一步法同步构建初级模型(Huang模型、Baranyi模型)和二级模型(Huang Square-Root模型,HSR模型),并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联合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再选取另一组恒温条件下的独立独立重复实验数据和波动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数据,对模型及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步法适用于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分析,同步构建的Huang-HSR模型和Baranyi-HSR模型具有等同的拟合效果,基于Huang模型对迟滞期有着明确的定义,建议选择Huang-HSR模型;通过一步法估计的沙门氏菌的最低生长温度为6.91℃,最大生长浓度为9.15 log CFU/g;恒定温度和波动温度验证实验的RMSE分别为0.37 log CFU/g和0.44 log CFU/g,预测曲线的残差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和拉普拉斯分布,其残差处于-0.5 log CFU/g和0.5 log CFU/g范围内概率分别为64.8%和79.0%。(2)将2株沙门氏菌(CICC22956和CICC21482)与6株背景菌群混合接种至辐照处理的金枪鱼生鱼片,按背景菌群接种浓度分为高、低两种,然后置于8℃~30℃恒温条件下培养,分别测定其生长曲线。将各个温度下的两次独立重复实验数据合并,采用一步法同步构建沙门氏菌与背景菌群的竞争模型(Lotka-Volterra模型)及二级模型(HSR模型),并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联合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再选取另设的10℃和12℃条件下沙门氏菌与高、低浓度的背景菌群的竞争生长数据及另设的3组波动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数据,对模型及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分别与高、低浓度的背景菌群共同竞争生长时,两种状态下沙门氏菌的生长速率和背景菌群的生长速率均无显着差异;通过一步法估计的沙门氏菌的最低生长温度为6.36℃,最大生长浓度为9.82 log CFU/g;所构建的模型可较为准确的预测金枪鱼样品中沙门氏菌和背景菌群的生长,4组恒定温度验证实验的RMSE介于0.31 log CFU/g和0.87 log CFU/g之间,3组波动温度验证实验的RMSE介于0.47 log CFU/g和0.68 log CFU/g之间;恒温和波温验证实验的残差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和拉普拉斯分布,其残差处于-0.5 log CFU/g和0.5 log CFU/g范围内的概率分别为71.3%和74.3%。(3)将2株沙门氏菌(CICC22956和CICC21482)混合接种至金枪鱼鱼糜,并将其分别置于52.5℃、55.0℃、57.5℃、60.0℃、62.5℃恒温水浴环境加热,测定其静态热失活曲线计算各温度条件下沙门氏菌的D值,并通过log(D)=log(D0)-T/z计算z值;开展动态实验时,设计4组水浴温度于20.0℃至70.0℃范围内线性上升,加热速率为1.01℃/min~1.13℃/min的动态升温曲线,将接种沙门氏菌的金枪鱼样品置于动态升温水浴环境,测定热失活曲线,并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参数D0和z。结果表明:恒温条件下,沙门氏菌的热失活曲线符合传统的一级动力学规律,52.5℃~62.5℃范围内的D值介于0.11min~16.67min之间,z值为4.52℃;由数值方法估算的4组动态升温条件下的沙门氏菌的z值平均值为5.62℃,log(D0)的平均值为12.12;由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测定的动力学参数(D0和z)均可用于预测线性升温加热条件下沙门氏菌的热失活曲线,且两者具有同等的准确度。

刘洪翠[3](2020)在《斑马鱼模型评价溴氰菊酯的潜在健康风险 ——毒性靶器官及其毒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TM)是目前杀虫活性最高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储粮害虫防治中。本论文开发了农药靶器官毒性鉴定和系统评价的系列模型,确定了DTM对斑马鱼的直接损伤靶器官和间接损伤靶器官,并初步探索了DTM诱发直接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TM对斑马鱼的主要毒性靶器官包括神经系统、脊索、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肝肾脏系统。其中神经系统、脊索和免疫系统为直接靶器官,心血管系统,肝肾脏系统和鳔为间接靶器官。(2)神经系统是DTM的主要和首要毒性靶器官。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自主运动先增加后减少,反应和逃避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肌肉抽搐/痉挛以及“癫痫样”瞬时快速行为异常,总运动量和快速运动量增加,光反应能力下降,“黑暗-光照”周期中的游动节律和速度模式异常,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部组织学改变,以上毒性效应均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3)DTM直接诱发斑马鱼脊索损伤,并呈现浓度相关性;脊索损伤进一步加重了神经毒性反应,这可能是一直以来发现的DTM对鱼高毒,对人和哺乳动物低毒的主要原因。在相同DTM浓度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神经系统比脊索反应更加敏感。(4)DTM诱发的免疫系统异常表现为低浓度(最大无毒性作用浓度)免疫激活(保护)作用,高浓度免疫抑制(损伤作用)。其中免疫抑制作用表现为免疫细胞形成抑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B细胞)和免疫功能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白细胞呼吸爆发功能,以及斑马鱼宿主抵抗力),并伴随诱发体内ROS产生和肠壁黏膜组织细胞病理学改变。(5)DTM诱发的心血管毒性、肝肾脏毒性和鳔损伤主要发生于濒死和致死浓度,且发生于神经毒性之后,为继发性毒性。心血管毒性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包水肿、SV-BA间距增加、血流动力学改变,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以及心脏组织学改变。肝脏毒性表现为肝脏轻度变性和萎缩以及卵黄囊吸收延迟。肾脏毒性表现为肾性水肿和肾小球滤过功能抑制。鳔损伤主要表现为不发育或发育不完全。(6)整体斑马鱼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DTM诱发的差异表达基因(913个)主要参与激活斑马鱼免疫保护反应和蛋白质加工过程。前20位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定位分析显示DTM除了诱发斑马鱼神经系统和脊索损伤外,主要激活了斑马鱼体内代偿保护作用,表现为免疫保护作用(15个基因)、神经保护作用(3个)、神经系统乳酸供能(1个)和体内供氧(1个)增加等。(7)DTM诱发脊索损伤的初步分子机制主要通过上调Ⅱ型胶原蛋白分泌相关基因和下调Ⅱ型胶原蛋白交联关键酶赖氨酰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干扰了Ⅱ型胶原蛋白的运输/分泌和交联过程,导致非交联状态Ⅱ型胶原蛋白在斑马鱼脊索位置聚集,破坏了脊索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和生物学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斑马鱼活体开发了农药靶器官毒性鉴定和评价的系列模型,并初步证实了斑马鱼在农药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农药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巫文威,滕臣刚,葛锡泳,魏忠,肖鸣云,范新芳[4](2019)在《苏州市某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查明2018年10月7—10日苏州市某区职工培训中心学员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体和发生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7—10日,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表现,开展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可疑餐次、可疑食物,并采集病例肛拭子等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事件共有病例29例,罹患率为3.91%,临床表现为腹泻(89.7%)、腹痛(72.4%)、头痛(51.7%)、恶心(51.7%)、呕吐(51.7%)和发热(37.9%)。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可疑餐次为10月8日晚餐(OR=3.20,95%CI:1.05~9.71),可疑食物为剁椒鱼(OR=7.88,95%CI:1.44~43.14)。5份发病学员肛拭子样本中4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基本一致。结论经调查确定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肇事食物是剁椒鱼。餐厅需改善自身管理,生熟分开,严格消毒盛放熟食的容器具,并改善留样方法。加强管理部门合作,积极进行引发原因调查和溯源调查。

谭彦君,彭接文,陈子慧,陈少威,刘嘉欣,黄锦达[5](2019)在《鱼类罐头相关食品标准法规中组胺指标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鱼类罐头相关食品标准法规中组胺指标,为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中鱼类罐头组胺指标修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整理分析国内外法规情况、我国水产品及其制品组胺中毒情况,统计分析广东省市售高组胺鱼类罐头中组胺含量、广东省成人居民鱼类罐头消费量数据及组胺参考限量值。结果我国的鱼类罐头(仅适用于鲐鱼、鲹鱼、沙丁鱼罐头)组胺限量标准为1 000 mg/kg,高于国际组织和国外的组胺限量标准;1998—2018年我国水产品及其制品组胺中毒报道案例共18例,引起组胺中毒食物检测含量最低为120 mg/kg,最高为3 820 mg/kg;广东省主要鱼类罐头生产地区采集鱼类罐头样品136份,组胺含量范围为未检出(ND)~488.8 mg/kg,组胺含量超过200 mg/kg的占3.7%(5/136),超过400 mg/kg的占1.5%(2/136);基于广东省成人居民鱼类罐头高消费人群(P97.5)消费量为120 g/次和无作用剂量(NOAEL,50 mg)得出鱼类罐头组胺参考限量值为417 mg/kg。结论 GB 7098—2015鱼类罐头组胺指标限量值高,测定鱼品种少,建议我国开展高组胺鱼类罐头组胺风险评估,修订该标准鱼类罐头组胺指标。

赵士杰,韩秀荣[6](2016)在《大连市普兰店区2010—201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2010—2015年普兰店区食物中毒的特征及原因,为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普兰店区2010—2015年发生的24起食物中毒事故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0—2015年普兰店区共发生了24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患者达576例,其中2011年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起数最多,2014年食物中毒人数为最多;普兰店区的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生于59月份;普兰店区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起数最多,餐饮业次之;普兰店区2010—2015年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14起,食物中毒起数与食物中毒人数居首位;在不同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中,副溶血性弧菌发生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为最多;普兰店区2010—2015年发生食物中毒的中毒食物中,以动物类食物为主,发生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结论普兰店区食物中毒形式依然严峻,为了预防食物中毒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应加大对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减少和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张峰,戴正,芦丽嫦[7](2016)在《一起食用青占鱼引起组胺中毒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就2015年11月2日宁海县某企业食堂发生的一起因食用青占鱼引起组胺中毒进行介绍,通过对该起事件的调查,暴露出外来人员集中的企业食堂在卫生管理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对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出建议。

冯美西,陈伟珍,侯丽琼,成婉莹,黄瑞韵[8](2016)在《湛江海域鱼类组胺含量的检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湛江海域鱼类的组胺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4种鱼类共432份样品的组胺含量超标率为51.2%,同一种鱼在不同月份采样检测,其组胺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种类鱼的组胺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秋刀鱼样品的组胺含量平均值高达306.58 mg/100 g;羽鳃鲐、带鱼、短吻鲾样品的组胺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71.71、96.53、76.65 mg/100 g。该结果可为湛江水产行业的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防止组胺中毒现象的发生。

张峰,胡艳敏,顾敏霞[9](2015)在《一起食用鲐鱼引起组胺中毒的调查》文中指出2014年8月30日,浙江省宁海县梅林街道某公司部分职工午餐后出现脸红、恶心、头痛、头晕等症状,本文报道此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基本情况事发单位位于浙江省宁海县梅林街道工业园区,现有职工350余人,该公司职工外地人居多,大部分职工住在公司宿舍。公司设有食堂,对住在公司宿舍的职工免费供应三餐,住在公司外面的职工提供午餐。早餐以馒头、稀饭为主,午餐、晚餐一般为一种荤

孙健,张新东,郭永乐,刘庆成,曾艳萍[10](2015)在《一起变质鲐鱼引起的组胺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查明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曲线推断可疑餐次,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餐次和可疑食物,分析食物与发病存在的剂量反应关系,采集剩余食物等相关样品送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食物中毒餐次是8月15日晚餐,食用炸鲐鱼与发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趋势卡方检验P<0.05),检出剩余食物炸鲐鱼组胺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结论食用组胺超标的炸鲐鱼是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二、一起食用鲐巴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食用鲐巴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一起变质鲣鱼引起的组胺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1.2.2现场卫生学调查
        1.2.3 实验室检验
2 结果
    2.1 发病经过与临床救治
    2.2 三间分布
        2.2.1 发病时间分布
        2.2.2 人群分布
        2.2.3 空间分布
    2.3 可疑中毒餐次和可疑中毒食品
    2.4 潜伏期和临床表现
    2.5 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
    2.6 采样情况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2.6.1 采样情况
        2.6.2 实验室检验结果
3 讨论
4 建议

(2)金枪鱼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生长及热失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沙门氏菌与食源性疾病
    2 海产品中的沙门氏菌污染
    3 金枪鱼加工及微生物安全
    4 预测微生物学研究现状
        4.1 预测微生物学概述
        4.2 常见模型及分类
    5 沙门氏菌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5.1 沙门氏菌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5.2 沙门氏菌热失活模型研究进展
    6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6.1 立题意义
        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一步法的金枪鱼生鱼片沙门氏菌生长模型构建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细菌菌株及接种菌液制备
        1.4 恒定温度生长试验
        1.5 波动温度生长试验
        1.6 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
        1.7 模型验证
        1.8 误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一步法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
        2.2 模型验证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枪鱼生鱼片中沙门氏菌与背景菌群竞争生长模型构建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细菌菌株及接种菌液制备
        1.4 沙门氏菌与背景菌群竞争生长试验
        1.5 背景菌恒定温度生长试验
        1.6 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
        1.7 模型验证
    2 结果与讨论
        2.1 生长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2.1.1 沙门氏菌与低浓度背景菌群竞争生长数据分析
        2.1.2 沙门氏菌与高浓度背景菌群竞争生长数据分析
        2.1.3 沙门氏菌与高/低浓度背景菌群竞争生长数据联合分析
        2.2 模型验证
        2.2.1 恒定温度实验验证
        2.2.2 波动温度实验验证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枪鱼中沙门氏菌热致死动力学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细菌菌株及接种菌液制备
        1.4 金枪鱼样品准备与接种
        1.5 恒温热致死试验
        1.6 动态温度热致死试验
        1.7 沙门氏菌菌落数的测定
    2 数据分析与建模
        2.1 等温沙门氏菌热致死曲线
        2.2 动态温度热致死曲线
        2.3 数值分析及非线性回归
    3 结果
        3.1 等温热致死曲线
        3.2 动态热致死曲线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斑马鱼模型评价溴氰菊酯的潜在健康风险 ——毒性靶器官及其毒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1.1.1 健康风险评估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
        1.1.2 我国健康风险评价发展及应用现状
        1.1.3 健康风险评估评价方法
    1.2 农药健康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1.3 溴氰菊酯使用现状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
        1.3.1 溴氰菊酯理化性质
        1.3.2 溴氰菊酯使用现状
        1.3.3 溴氰菊酯健康毒理学研究进展
    1.4 斑马鱼及其在农药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1.4.1 斑马鱼研究起源及发展
        1.4.2 斑马鱼模型应用优势
        1.4.3 斑马鱼在农药健康风险评价中应用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案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案
        1.5.3 研究意义
第2章 溴氰菊酯毒性靶器官鉴别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试剂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
        2.3.1 LC_(50)、LC_(10)和MNLC
        2.3.2 毒性靶器官
    2.4 小结与讨论
        2.4.1 浓度设置参考依据
        2.4.2 毒性靶器官
    2.5 本章主要结论
第3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神经毒性系统评价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试剂
        3.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
        3.3.1 浓度确定试验
        3.3.2 自主运动
        3.3.3 孵化率
        3.3.4 神经毒性样形态学改变
        3.3.5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力和逃避能力
        3.3.6 神经细胞凋亡
        3.3.7 脊索畸形
        3.3.8 运动行为学改变
        3.3.9 脑部组织病理学观察
    3.4 小结与讨论
        3.4.1 “浓度-致死效应”结果解读
        3.4.2 “浓度-自主运动”试验结果解析
        3.4.3 “浓度-孵化率”试验结果解析
        3.4.4 神经毒性样形态学改变
        3.4.5 神经系统功能改变(行为学异常)
        3.4.6 神经毒性与脊索损伤之间的关联性
    3.5 本章主要结论
第4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心血管毒性系统评价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试剂
        4.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3.1 浓度摸索试验
        4.3.2 心率和心律
        4.3.3 心血管系统形态学异常
        4.3.4 SV-BA间距
        4.3.5 体节间血管完整度及数量
        4.3.6 红细胞数量
        4.3.7 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
        4.3.8 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心血管系统形态学改变
        4.4.2 心血管系统功能性改变
    4.5 本章主要结论
第5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免疫毒性系统评价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试剂
        5.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
        5.3.1 中性粒细胞形成
        5.3.2 巨噬细胞形成
        5.3.3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5.3.4 呼吸爆发抑制
        5.3.5 宿主免疫抵抗力测试
        5.3.6 Rag1和Rag2 表达水平
        5.3.7 屏障结构(皮肤和胃肠道粘膜)损伤
    5.4 小结与讨论
        5.4.1 屏障结构(皮肤/肠道)损伤
        5.4.2 免疫细胞形成
        5.4.3 免疫功能
    5.5 本章主要结论
第6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肾脏和肝脏毒性系统评价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试剂
        6.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6.2.3 试验方法
    6.3 试验结果
        6.3.1 肾脏毒性
        6.3.2 肝脏毒性
    6.4 小结与讨论
    6.5 本章主要结论
第7章 溴氰菊酯诱发斑马鱼首要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
    7.1 引言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试剂
        7.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7.2.3 试验方法
    7.3 试验结果
        7.3.1 转录组测序
        7.3.2 转录组测序结果验证
        7.3.3 整体斑马鱼Ⅱ型胶原蛋白含量
        7.3.4 Ⅱ型胶原蛋白在脊索部位表达
        7.3.5 Ⅱ型胶原蛋白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
    7.4 小结与讨论
        7.4.1 转录组数据分析与讨论
        7.4.2 脊索损伤的分子机制
    7.5 本章主要结论
全文总结
    1 论文总结
    2 论文创新点
    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4)苏州市某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病例搜索
        1.2.2问卷调查
        1.2.3 病例对照
        1.2.4 食品卫生学调查
        1.2.5 实验室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
    2.4 病例对照分析
        2.4.1 餐次暴露
        2.4.2 食物暴露
    2.5 食品卫生学调查
    2.6实验室检测
3 讨论

(5)鱼类罐头相关食品标准法规中组胺指标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样品来源与检测
        1.2.2 广东省成人居民海水鱼、鱼类罐头消费量数据
        1.2.3 基于NOAEL的组胺参考限量值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外法规情况
    2.2 我国水产品及其制品组胺中毒情况
    2.3 广东省市售高组胺鱼类罐头中组胺含量
    2.4 广东省成人居民海水鱼、鱼类罐头消费量数据及组胺参考限量值
3 讨论

(6)大连市普兰店区2010—201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食物中毒基本情况
    2.2 食物中毒季节分布
    2.3 食物中毒场所分布
    2.4 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2.5 中毒食物种类分析
3 讨论

(7)一起食用青占鱼引起组胺中毒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发病过程
3 流行病学调查
    3.1 病例定义
    3.2 病例搜索
    3.3 三间分布
    3.4 进餐情况调查
4 现场卫生学调查
5 实验室检查
6 讨论

(8)湛江海域鱼类组胺含量的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试剂
        1.1.2 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方法
        1.2.2 组胺的测定方法
        1.2.3 评价方法
        1.2.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湛江海域鱼类组胺含量的变化
    2.2 湛江海域鱼类组胺含量的整体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9)一起食用鲐鱼引起组胺中毒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本情况
2流行病学调查
3现场卫生学调查
4实验室检查
5讨论

(10)一起变质鲐鱼引起的组胺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 1中毒人员
    1.2方法
        1.2.1描述性分析
        1.2.2病例对照研究
        1.2.3现场卫生学调查
        1.2.4实验室检验
    1.3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描述性分析结果
        2.1.1时间分布
        2.1.2人群分布
        2.1.3临床表现
    2.2可疑餐次调查结果
    2.3可疑食物调查结果
    2.4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
    2.5实验室检验结果
3讨论

四、一起食用鲐巴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起变质鲣鱼引起的组胺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刘士俊. 职业与健康, 2021(11)
  • [2]金枪鱼生鱼片中沙门氏菌生长及热失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D]. 李晓婷.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斑马鱼模型评价溴氰菊酯的潜在健康风险 ——毒性靶器官及其毒理机制研究[D]. 刘洪翠. 浙江大学, 2020(01)
  • [4]苏州市某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J]. 巫文威,滕臣刚,葛锡泳,魏忠,肖鸣云,范新芳. 职业与健康, 2019(20)
  • [5]鱼类罐头相关食品标准法规中组胺指标探讨[J]. 谭彦君,彭接文,陈子慧,陈少威,刘嘉欣,黄锦达.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9(04)
  • [6]大连市普兰店区2010—201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 赵士杰,韩秀荣.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11)
  • [7]一起食用青占鱼引起组胺中毒的调查与分析[J]. 张峰,戴正,芦丽嫦.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09)
  • [8]湛江海域鱼类组胺含量的检测分析[J]. 冯美西,陈伟珍,侯丽琼,成婉莹,黄瑞韵. 保鲜与加工, 2016(03)
  • [9]一起食用鲐鱼引起组胺中毒的调查[J]. 张峰,胡艳敏,顾敏霞. 上海预防医学, 2015(10)
  • [10]一起变质鲐鱼引起的组胺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孙健,张新东,郭永乐,刘庆成,曾艳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04)

标签:;  ;  ;  ;  ;  

一起吃鲭鱼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