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金刚石小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19)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与“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全国多数地区使用的“人教版”化学教材,和浙江一带使用的“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中化学部分为研究对象,对两版本教材中的化学部分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两版本教材的异同点和优缺点,旨在通过对比促进两版本教材在使用上优势互补,同时给教师教学提供可行建议。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对两版本教科书进行研究,宏观上对两版本教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整体呈现进行分析,微观上分别从两版本《课程标准》各组成、教科书的内容组织结构、插图、栏目、习题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选取“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制取”、“金属的化学性质”三个相同课题,按构建的分析模型对比分析其在“人教版”和“浙教版”两种教科书各种要素。通过对两版本教科书进行宏观与微观分析,笔者发现总结出以下三点,一是“人教版”教科书化学体系完整,系统的呈现出整个化学体系,内容结构编排严谨,“浙教版”教科书相对知识较零散;二是“浙教版”教科书趣味较浓,插图丰富,与生活联系紧密;三是“人教版”教科书整体知识较多,题量较大,知识点难度高,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知识较多,“浙教版”教科书基础知识较多。两版本教材各有特色,笔者在进行对比后给教材的编写提供相关性建议,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
瞿素芳[2](2016)在《初中化学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和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研究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越发突显其必要性。本文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调查了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迁移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迁移能力发展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1)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2)打破思维定势干扰;(3)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4)实施科学探究活动;(5)合理创设教学情境;(6)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7)加强信息给予题的练习;(8)发挥好教学设施的有利影响。运用上述八种教学策略开展了促进学生迁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践。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方面的迁移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王晶晶[3](2015)在《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小学《科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显示技术、触控技术和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个人数字终端的广泛普及,数字阅读、数字交流、1:1数字化学习越来越普遍。而传统纸质教材在走向具体的教学情境时,所固有的稳定性、静态性、弱交互性和与现代教育情境的多样性、动态性和强交互性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显着。电子教材是教材改革的必然趋势,其推广、应用有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减数字鸿沟、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目前电子教材试点正在世界各国开展地如火如荼,但其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如何设计与开发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新型电子教材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电子教材过于重资源、功能、视觉效果,忽视了教材的本质属性——教育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忽视了支撑其设计理念的有效教育理论,二是忽视了学习任务、学习支架、画面语言表达的终极目的——促进学习的发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过渡。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开发性研究法,基于首要教学理论和多媒体认知理论,构建了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模式——EDMBFC模式,提出整合21世纪技能的学习目标分析、以完整任务为核心的知识重构、学习路径设计和画面语言的表达是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环节,并以小学四年级《科学》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实践为例进行了阐释。该模式中目标分析、知识重构、任务序化、学习路径设计等有密切输入输出关系,以这种具有耦合关系的方法为核心构建的EDMBFC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理性水平。为了验证EDMBFC模式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有效性,基于TAM模型分析了电子教材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量表并编制为学生调查问卷和师生访谈提纲。本研究将设计开发的《科学》电子教材投入小班教学一段时间后,采取了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DMBFC模式设计与开发的电子教材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师生满意度很高并持有继续使用的意向。为更进一步地了解师生使用后的主观感受,通过访谈法了解到师生对《科学》电子教材的评价很高,尤其对其中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提供的拓展资源赞口不绝。但是部分教师也提出了一些顾虑,如若每科长期使用电子教材,学生可能对中国字的书写有些陌生。又如电子教材要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控力很强,而Tablet PC又提供了众多应用,这势必会对课堂教学及学习成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等问题。众多问题都需要在电子教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中进行解决和创新。
李东珂[4](2014)在《高中物理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的首要问题,天下根本,人心而已。环境问题说道底也是教育问题,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未来世界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问题教育就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文章就环境教育的萌芽、内涵、中外环境教育、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其间通过物理课堂的渗透、物理习题的讲解、研究性报告的探讨等三种物理教学模式开展物理环境教育以及如何在学校层面如何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希望以此能为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中国环境教育发展乃至全球环境保护格局改变做出绵薄之力,共同建设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家园。
焦世辉[5](2012)在《Mg-6Zn-1Y合金高压凝固组织及相演变》文中指出压力达到GPa数量级时可以改变合金凝固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使得合金最终的组织形态和相分布都与常压下完全不同,甚至可以改变常规条件下的相变顺序,从而有利于一些新相或新材料结构的生成。本文采用质量分数93%Mg,6%Zn,1%Y(wt)的经过扩散退火的铸造合金为母材,利用CS-1B型高压六面顶压机对Mg-6Zn-1Y合金试样进行超高压力下的凝固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并配合能谱(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超高压凝固下Mg-6Zn-1Y合金的晶体形态和相演变。实验结果表明:超高压下Mg-6Zn-1Y合金的凝固组织发生显着细化,二次枝晶间距由常压下的41μm减小到8-11μm;2-6GPa超高压下凝固,随着凝固压力的增大,a-Mg晶体形态由常压下的粗大等轴树枝晶→超细等轴树枝晶→柱状树枝晶→胞状“树枝”晶,固/液界面趋于稳定。在2-4GPa下凝固时,a-Mg晶体枝晶内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偏析比分别为8.33和7.53;6GPa下,胞状界面存在偏析,但晶内偏析程度大幅下降,溶质原子分布趋向均匀化。常压下实验合金的凝固组织由a-Mg相,I-Mg3YZn6相和S-Mg12YZn相三相组成。在GPa级超高压下凝固时,不但从液相中直接结晶出a-Mg相,还从液相中结晶出S-Mg12ZnY相,结晶出的S-Mg12ZnY相在随后的凝固过程中生长成“花瓣”状或“条形”;此外,在超高下的凝固组织中还发现有呈粒状生长的高Y含量的Mg-Zn-Y三元相;故高压下Mg-6Zn-1Y合金的室温凝固组织由a-Mg相,I-Mg3Zn6Y, S-Mg12ZnY相和高Y含量Mg-Zn-Y新相4相组成。XRD分析显示,高压凝固导致a-Mg相衍射峰向右偏移,a-Mg相的晶格指数a和c分别由常压下的0.32112nm和0.52488nm减小到6GPa下的0.31938nm和0.51747nm。常压下Mg-6Zn-1Y合金的显微硬度为59HV,高压下的硬度可以达到85HV(6GPa),与常压相比升高了44%。同时,高压下热膨胀系数升高,但弹性模量由常压下的68.2GPa减小到6GPa下的58.6GPa。
梁海燕[6](2011)在《初中生物学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渐走进了我国中小学,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研水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人才,有利于创办特色学校。为此,本文选择了以人文教育为主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以笔者所在的育才学校为个案,依据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生物学科的特点,进行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本文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以及其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分析,阐述了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人文教育的内容。本研究以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研究,从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条件、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及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等六个方面论述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研究证明:必须要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才能保证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新的学校课程文化”,在生物校本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学运用和评价上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与评价模式。
宗宇萍[7](2011)在《科学素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普遍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纳入到理科课程的总体目标中。在当前的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我国也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主旨和重心,同时这也是此次化学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和重点。初中化学教科书作为化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化学课程中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的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而科学素养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状况。系统分析研究科学素养在化学教科书中的具体呈现方式,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本研究紧紧围绕科学素养这个核心词,参照PISA对于科学素养的界定,以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的分析为基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为人教版)为文本分析对象,以长春市某中学初三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进行论文的开展工作。其中,文献法主要运用在分析科学素养目标在化学教科书中呈现的研究现状;文本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对课程标准和化学教科书的内容组成等进行分析;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主要运用于调查初中生对科学素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科书呈现情况的认同程度。研究表明:1.按照课程标准对于科学素养的界定,参照PISA的理解,科学素养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三个方面。2.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从知识与技能维度来看,科学素养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维度主要包括化学科学知识要素,其呈现效果相对理想。就人教版而言,化学教科书所呈现的常见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应用和化学基本概念、原理这些科学知识,语言简洁明了、平铺直叙、浅显易懂,教科书编者也比较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呈现化学学习情景素材时文字和图片相结合,而且,这种呈现方式比较适合初中生的化学学习。3.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从过程与方法维度来看,科学素养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维度主要包括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要素,而教科书的呈现形式灵活,呈现效果良好。就人教版而言,化学教科书在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呈现方面主要是体现在“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这三个栏目的设计和编排上。“活动与探究”栏目以探究性实验为主,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调查与研究”栏目主要是考察学生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生活中的科学方法能力。“家庭小实验”栏目的呈现可以让学生们把课堂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带到家庭生活中去,学生们能够切身体验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之所在。4.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来看,科学素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主要包括科学态度、科学精神、STS思想要素,其呈现效果良好。就人教版而言,化学教科书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STS思想的呈现方面主要是体现在“讨论”、“资料”、“化学?社会?技术”这三个栏目的设计和编排上。“讨论”栏目的合理呈现,可以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且提高合作精神意识。“资料”栏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化学?社会?技术”栏目的呈现主要体现了STS教育思想。就其整体呈现效果而言,人教版在科学素养的这个维度的呈现相对合理、效果比较理想。5.对于科学素养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的整体效果,初中生基本认同,而对于情感态度目标、课程综合等方面,初中生的期望值更高一些。一方面,从学生对科学素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科书的呈现认同度调查问卷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化学教科书在科学素养目标的呈现在绝大部分方面做得较为合理。但他们认为,化学这一学科本身不太重视与其他自然学科如生物、物理在科学方法和知识上的融合。化学教科书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以及STS思想的呈现方面,也只是一般的重视。另一方面,综合针对学生们的访谈结果,可以发现:被访学生普遍认为,“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在许多方面还是做得较为合理的”,同时,“化学教科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传授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比重欠缺”,而且,他们认为,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也有必要将化学学科知识、方法与生物、物理学科知识、方法相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科学知识比较有意义。我们认为,学生的呼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化学教科书的真实状况。为了更好地呈现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科学素养目标,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改进相关内容:首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具体落实。其次,要加强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之间的渗透,更好地体现科学内容的融合与课程综合。最后,要注重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合理呈现,重视化学探究性实验,适当增加与科学探究有关的课程素材资源的相关内容。本研究的有关结论,对于初中化学教科书的修订完善,以及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张文文[8](2011)在《任务驱动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至今,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已走过了近七个年头。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它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强调学生“做中学”。任务驱动法的灵魂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想象和实践的能力。任务驱动法对于通用技术教学具有适应性、必要性及重要性。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首当考虑的是任务设计,本文将任务划分为封闭型任务与开放型任务,并分别基于两种任务类型进行教案设计,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班级授课。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教师则充当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根据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本文重点探究对于不同动机类型的学生,教师如何展开教学设计与实施,才能使学生尽可能的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张颖[9](2009)在《高中新课程必修段有机化学教学策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化学新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在化学学习中形成的思维方法以及科学价值观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如何教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焦点,而有机化学的学习与人们生活联系又是最密切的,因此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便被提上了日程。本文从必修段有机化学学习的困难和障碍入手,研究高中必修段有机化学教学策略,并针对相应的困难和障碍,从空间立体结构教学中直观呈现法教学策略的应用、结合生活案例策略在有机化合物性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多元比较在同分异构体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三种教学策略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将案例中策略的使用情况、效果、以及教学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大教师和预备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策略方面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教学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进行介绍。理论基础部分,对教学策略的含义进行了综述和界定,对教学策略的构成、特征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阐述了教学策略和相关领域的辨析。本文的第三部分,介绍了化学教学策略和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有机化学学科特点、课标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提出了本文在案例要分析的三种有机化学教学策略。高中必修段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的案例分析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构建空间立体结构中直观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分析、有机物性质中结合生活案例教学策略运用分析、和在有机化学概念教学中多元比较教学策略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结果与讨论部分。对本文比较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与讨论。
董洁[10](2009)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化学部分与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历来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四门学科一起被合并到了一门名为《科学》的综合课程中,《科学》也因其不同的学科背景,在实施过程中备受关注。另一方面,目前武汉市各高中仍然施行的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促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存的课程结构。所以就出现了初中教师担心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升学;高中教师担心综合课程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等状况。于是初中《科学》与高中理科课程的衔接教学就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做好初中科学课程和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衔接研究,有利于由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平稳过渡。作者在走访了部分初高中学生及教师以后,根据教师们的反馈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将初高中教学严重脱节的现况归结为课程标准的学习程度问题、教材问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问题、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的问题以及对衔接教学的重视程度问题等几个方面。本文认为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强化衔接意识,重视以知识衔接为突破口,并辅助以教和学的各方面改进,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由初高中过渡不良而引起的学生分化现象,防止大量学生因畏惧高中理科学习而产生的偏科现象,尽快尽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平稳的走过初高中的过渡期,树立起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题针对初中《科学》中的化学部分和高中理科课程中的化学学科展开深入研究。
二、山东金刚石小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金刚石小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与“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需要 |
1.1.3 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的需要 |
1.1.4 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初中化学教材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初中科学教材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教材 |
1.3.2 教材结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比较 |
2.1 课程性质的比较 |
2.2 课程基本理念的比较 |
2.3 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 |
2.4 课程目标的比较 |
2.5 内容标准的比较 |
2.6 实施建议的比较 |
2.7 结论 |
3 “人教版”化学教材(2011版)与“浙教版”科学教材(2011版)化学部分的比较 |
3.1 宏观分析 |
3.1.1 人教版化学教材的分析 |
3.1.2 浙教版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的分析 |
3.2 微观分析 |
3.2.1 教材编排结构比较研究 |
3.2.2 教材栏目设置比较研究 |
3.2.3 教材插图设计比较研究 |
3.2.4 教材习题配置比较研究 |
4 “人教版”化学教材(2011版)与“浙教版”科学教材(2011版)化学部分案例比较 |
4.1 案例1“氧气的制取” |
4.2 案例2“质量守恒定律” |
4.3 案例3“金属的利用与保护”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两版本教材的共同点 |
5.1.2 两版本教材的优点 |
5.1.3 两版本教材的缺点 |
5.2 思考与建议 |
5.2.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5.2.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初中化学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之间的矛盾 |
1.1.2 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师提出的要求 |
1.1.3 学生学习化学的需要 |
1.2 国内外迁移理论发展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迁移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 |
2.1 迁移能力概述 |
2.1.1 迁移能力的界定 |
2.1.2 迁移能力的特征 |
2.1.3 迁移的分类 |
2.2 迁移能力培养目标 |
2.2.1 感受与认识 |
2.2.2 理解性运用 |
2.2.3 应变性运用 |
2.2.4 反思 |
2.3 迁移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2.3.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2.3.2 建构主义迁移理论 |
2.3.3 泰森等人的知识迁移教学模式 |
2.4 学生迁移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1 主观因素 |
2.4.2 客观因素 |
第三章 学生迁移能力水平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方法 |
3.4 初中生迁移能力发展水平的调查 |
3.4.1 迁移能力调查的统计分析 |
3.4.2 迁移能力水平初始情况调查结果 |
第四章 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4.1 塑造学生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 |
4.1.1 设计“先行组织者”,加强认知结构变量 |
4.1.2 构建知识框架图,加强认知结构变量 |
4.1.3 重视概念教学,加强认知结构变量 |
4.2 打破思维定势干扰 |
4.2.1 创设认知冲突 |
4.2.2 加强变式训练 |
4.3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
4.4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
4.5 实施科学探究活动 |
4.6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
4.6.1 创设生活情境,强化学习动机 |
4.6.2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
4.6.3 创设媒体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
4.7 加强信息给予题的练习 |
第五章 化学教学中迁移策略的应用实践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变量 |
5.3 研究内容与步骤 |
5.4 研究案例 |
5.4.1 案例 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
5.4.2 案例 2:有关酸碱中和反应的再探究 |
5.4.3 案例 3:习题教学设计片段 |
5.4.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5.5 实践结果 |
5.5.1 学生迁移能力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5.5.2 学生迁移能力综合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 |
致谢 |
(3)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小学《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设计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电子教材的概念与意义 |
2.1.1 电子教材的概念与定位 |
2.1.2 电子教材的意义 |
2.2 电子教材应用现状与效果研究 |
2.2.1 电子教材应用现状 |
2.2.2 电子教材应用效果研究 |
2.3 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
2.3.1 电子教材功能设计研究 |
2.3.2 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现状 |
2.3.3 开发工具及阅读器相关研究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3 面向 1:1 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模式 |
3.1 首要教学原理对电子教材设计的启示 |
3.1.1 首要教学原理 |
3.1.2 首要教学原理对电子教材设计的启示 |
3.2 多媒体认知理论对电子教材设计的启示 |
3.2.1 多媒体认知理论 |
3.2.2 多媒体认知理论对电子教材设计的启示 |
3.3 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的EDMBFC模式 |
4 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以小学《科学》为例 |
4.1 分析环节要点——整合21世纪技能的学习目标分析 |
4.1.1 教学内容分析 |
4.1.2 重点培养的21世纪技能分析 |
4.1.3 学习者分析 |
4.2 设计环节要点——以完整任务为核心的知识重构与学习路径设计 |
4.2.1 完整任务及任务序列设计 |
4.2.2 学习路径设计 |
4.3 开发环节要点——画面语言的表达 |
4.4《科学》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框架 |
5 电子教材应用效果分析 |
5.1 电子教材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技术接受模型 |
5.1.2 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教学应用 |
5.2.3 问卷发放和回收 |
5.3 效果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师生访谈分析 |
5.4 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模式修正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面向 1:1 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使用意愿学生调查问卷 |
B.学生访谈提纲 |
C.教师访谈提纲 |
D.《固体与液体的形状、体积》教学设计 |
E.《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教学设计 |
致谢 |
(4)高中物理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环境教育概念的提出 |
1.1 环境教育的背景 |
1.2 环境教育的定义 |
1.2.1 中国环境教育的萌芽 |
1.2.2 西方环境教育的萌芽与概念的提出 |
1.2.3 环境教育的概念 |
第2章 高中物理进行环境教育的紧迫性与理论依据 |
2.1 高中物理进行环境教育的紧迫性 |
2.2 高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理论依据 |
2.3 STS 教育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进行环境教育的探讨 |
3.1 高中物理进行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
3.2 心理学与教育学角度 |
3.3 从物理教育模式上分析 |
3.4 从环境教育学和物理学科的结构特点分析 |
第4章 高中物理如何具体开展环境教育 |
4.1 高中物理教育环境素养教育问卷调查 |
4.2 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开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 |
4.3 环境教育要融合于课外活动中 |
4.4 利用历史上的物理污染事件进行环保教育 |
4.5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环境教育 |
4.6 高中物理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
4.7 高中物理环境教育模式 |
第5章 中学物理环境教育的学校思考 |
5.1 配合学科组积极参加科研、教育 |
5.2 加强学校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
5.3 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争创特色学校 |
5.4 调整观念,迎难而上 |
5.5 学校德育处应是环境教育的排头兵 |
5.6 师资队伍建设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Mg-6Zn-1Y合金高压凝固组织及相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压科学与技术 |
1.2.1 高压技术的发展 |
1.2.2 高压科学的研究意义 |
1.2.3 高压技术的主要应用 |
1.2.4 高压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
1.3 凝固基本理论 |
1.3.1 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
1.3.2 凝固基本过程 |
1.3.3 界面生长方式 |
1.4 高压作用下合金的凝固 |
1.4.1 压力对合金熔点的影响 |
1.4.2 压力对合金熔体粘度和扩散的影响 |
1.4.3 压力对合金形核速率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
1.4.4 压力对晶粒度的影响 |
1.4.5 压力对合金相图得影响 |
1.5 镁及镁合金的合金化 |
1.5.1 镁及镁合金的性质 |
1.5.2 Mg-Zn二元合金 |
1.5.3 Mg-Zn-Y三元合金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熔炼设备 |
2.2.2 高压设备 |
2.3 熔炼过程 |
2.4 高压凝固实验过程 |
2.5 高压凝固合金的测试分析方法 |
2.5.1 显微组织观察 |
2.5.2 物相分析 |
2.5.4 相变温度测定 |
2.5.5 性能测试 |
2.6 实验技术路线 |
第3章 高压对Mg-6Zn-1Y合金晶体形态的影响 |
3.1 高压对Mg-6Zn-1Y合金中α-Mg晶体形态的影响 |
3.1.1 常压下Mg-6Zn-1Y合金中α-Mg晶体形态 |
3.1.2 高压下Mg-6Zn-1Y合金中α-Mg晶体形态 |
3.2 高压对α-Mg二次枝晶间距的影响 |
3.3 高压对溶质元素偏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下Mg-6Zn-1Y合金相组成及凝固过程分析 |
4.1 高压对Mg-6Zn-1Y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4.1.1 常压下Mg-6Zn-1Y合金的相组成 |
4.1.2 高压下Mg-6Zn-1Y合金的相组成 |
4.2 高压对Mg-6Zn-1Y合金晶体结构的影响 |
4.2.1 不同压力下Mg-6Zn-1Y合金晶面间距的变化 |
4.2.2 不同压力下Mg-6Zn-1Y合金晶格指数的变化 |
4.3 Mg-6Zn-1Y合金凝固过程分析 |
4.3.1 平衡状态下Mg-6Zn-1Y合金凝固过程 |
4.3.2 Mg-6Zn-1Y合金常压及高压下的差热分析 |
4.3.3 高压下Mg-6Zn-1Y合金凝固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压对Mg-6Zn-1Y合金性能的影响 |
5.1 高压对Mg-6Zn-1Y合金硬度的影响 |
5.2 高压对Mg-6Zn-1Y合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5.3 高压对Mg-6Zn-1Y合金弹性模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初中生物学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
(一) 校本课程与国家及地方课程之关系 |
(二) 校本课程开发和生物校本课程开发 |
三、人文教育的内涵 |
(一) 人文教育的定位 |
(二) 人文教育的核心 |
四、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 现状分析 |
(二) 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人文教育的内容 |
一、开发的必要性 |
(一) 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
(四)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需要 |
(五) 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的需要 |
二、人文教育的内容 |
(一)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二) 爱国主义教育 |
(三) 生命意识教育 |
(四) 生态道德教育 |
(五) 审美意识教育 |
(六) 科学价值观教育 |
第三章 生物学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
一、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
二、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条件 |
(一) 分析学校外部环境条件 |
(二) 分析学校内部环境条件 |
(三) 分析学生需求状况 |
三、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
四、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一) 制定开发计划 |
(二) 确定使用对象 |
(三) 选择开发类型 |
(四) 筛选课程内容 |
(五) 确定课程呈现形式 |
五、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
(一) 目录 |
(二) 课程样章 |
六、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 |
(一) 教学实施规则 |
(二) 教学实施方法及案例 |
(三) 课程评价 |
第四章 生物学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几点体会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7)科学素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 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 |
2. 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需要 |
3.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主旨 |
(二) 研究问题的阐述及文献综述 |
1. 关于初中化学教科书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
2. 关于科学素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 科学素养目标在化学教科书中呈现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方法 |
二、关于科学素养目标维度和要素的界定 |
(一) PISA 和部分国家对科学素养的理解 |
(二) 我国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目标的理解 |
(三) 分析初中化学教科书科学素养目标所需的维度和要素 |
三、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科学素养目标的呈现及其效果的学生认同度 |
(一)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目标的呈现 |
1. 化学教科书的整体概况 |
2. 化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目标的呈现 |
(二)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典型章节分析 |
(三) 学生对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目标呈现的认同度 |
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2. 对学生的访谈 |
四、研究结论与若干改进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关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目标呈现的若干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任务驱动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基础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任务驱动法概述 |
一、任务驱动法内涵 |
(一) 任务的定义 |
(二) 任务驱动 |
二、本课题任务与驱动 |
(一) 本课题中的任务 |
(二) 本课题中的驱动 |
第三部分 通用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的任务设计与驱动技巧 |
一、任务类型 |
(一) 封闭型任务 |
(二) 开放型任务 |
二、任务驱动法的"驱动"技巧 |
第四部分 封闭型任务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一、教学目标 |
(一) 知识与技能 |
(二) 过程与方法 |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二、教学重难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教学准备 |
四、教学时间 |
五、教学过程 |
(一) 新课引入 |
(二)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三) 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
(四) 结构的功能 |
六、小结 |
(一) 结构的稳定性 |
(二) 结构的强度 |
(三) 结构的功能 |
七、课后反思 |
第五部分 开放型任务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一、教学目标 |
(一) 知识与技能 |
(二) 过程与方法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二、教学重难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时间 |
五、教学过程 |
(一) 新课导入(播放英国馆的设计构思视频) |
(二) 引导学生思考"方案构思"的重要性 |
(三) 学习并实践如何进行方案构思 |
六、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中新课程必修段有机化学教学策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对教学策略的研究 |
(二) 国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
二、教学策略与相关领域的辨析 |
(一)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
(二) 教学策略与教学观念 |
(三)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
三、教学策略的构成 |
四、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五、教学策略的分类 |
六、教学策略选择的基本依据 |
第二章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
一、化学教学策略 |
(一) 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
(二)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
二、有机化学教学策略选择的基本依据 |
(一) 有机化学自身的特点 |
(二) 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
(三) 学生认知特点、学习有机化学的心理和障碍 |
第三章 高中必修段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的案例分析 |
一、空间立体结构教学中直观呈现教学策略的应用 |
二、联系实际,创设生产生活情境进行有机物性质教学的策略应用 |
三、多元比较教学策略在同分异构体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一、研究结果 |
二、几点启示 |
三、本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化学部分与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 武汉市《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 |
1.5.1 武汉市《科学》课程发展及演变 |
1.5.2 武汉版《科学》的课程目标及内容简介 |
1.5.3 武汉市中考《考试说明》对学生《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
1.5.4 《科学》2007和2008 年的中考阅卷反馈 |
2 初中《科学》与高一《化学》教学的实践调查 |
2.1 实践调查 |
2.1.1 调查的方式 |
2.1.2 问卷的设计 |
2.1.2.1 初中学生的调查问卷设计 |
2.1.2.2 初中科学教师的调查问卷设计 |
2.1.2.3 高一学生的调查问卷设计 |
2.1.2.4 高中化学教师的调查问卷设计 |
2.1.3 问卷的实施情况 |
2.2 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
2.2.1 初中学生对《科学》的看法分析 |
2.2.2 初中科学教师谈衔接的观点分析 |
2.2.3 高一学生对《科学》和《化学》的看法分析 |
2.2.4 高中化学教师谈衔接的观点分析 |
2.3 学生进入高一后的现状 |
3 初中《科学》与高一《化学》教学的衔接分析 |
3.1 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衔接 |
3.1.1 课程标准中对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比较衔接 |
3.1.2 课程标准中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要求的比较衔接 |
3.1.3 课程标准中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
3.2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
3.2.1 教材内容上的衔接问题 |
3.2.2 教师教法的衔接研究 |
3.2.3 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问题 |
3.3 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3.3.1 师资问题的衔接 |
3.3.2 学生学习状态和方法的衔接问题 |
4 初中《科学》与高一《化学》有效衔接的相关结论 |
4.1 关于有效衔接形式的调查结论 |
4.2 初中《科学》与高一《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案例、反馈 |
4.2.1 化学概念及原理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案例、反馈 |
4.2.2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案例、反馈 |
4.2.3 化学计算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案例、反馈 |
4.2.4 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案例、反馈 |
4.3 部分可量化的研究成果:两组对比班的衔接教学效果分析 |
4.4 实施建议 |
5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初中教师谈《科学》课程及衔接的问卷 |
附录 2:初中九年级学生谈学习《科学》课程的问卷 |
附录 3:高中教师谈《化学》与《科学》课程的衔接的问卷 |
附录 4:高一学生谈《化学》课程的问卷 |
附录 5:武汉市弘桥中学两组对比班衔接教学效果展示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山东金刚石小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与“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的比较研究[D]. 李丹.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初中化学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瞿素芳. 苏州大学, 2016(05)
- [3]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小学《科学》为例[D]. 王晶晶.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1)
- [4]高中物理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D]. 李东珂.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5]Mg-6Zn-1Y合金高压凝固组织及相演变[D]. 焦世辉. 东北大学, 2012(07)
- [6]初中生物学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 梁海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5)
- [7]科学素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研究[D]. 宗宇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任务驱动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文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9]高中新课程必修段有机化学教学策略案例研究[D]. 张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 [10]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化学部分与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研究[D]. 董洁.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