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东南部勃利—牡丹江一带前寒武纪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体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晨阳[1](2021)在《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 ——花岗岩证据》文中指出本文以中亚造山带东段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为研究区,选取了区内不同时代和不同出露位置的代表性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不同单矿物进行了元素和多重同位素分析测试工作,包括长石原位Sr-Pb同位素、磷灰石原位Nd同位素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依据单矿物Sr-Pb-Nd-Hf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异,并结合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地壳属性;通过锆石Hf同位素数据,建立了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地壳生长和再造曲线,揭示了两个地块地壳生长与再造的时间和机制,并初步查明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的地壳演化历史;本文还通过区分微陆块和碰撞拼贴带内不同的地壳演化过程,提出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地壳生长量需要被重新评估。
栾金鹏[2](2021)在《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文中指出本文以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以及两地块上新元古代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确定了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的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其沉积环境、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对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确定了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并利用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讨论了研究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属性,并探讨了二者的构造亲缘性和构造归属,以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韩伟[3](2021)在《那丹哈达地体饶河增生杂岩的形成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那丹哈达地体位于欧亚大陆东缘,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一部分。饶河增生杂岩作为那丹哈达地体的主体部分,其组成和形成时代的研究对限定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与增生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饶河增生杂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饶河增生杂岩的组成、增生时代和就位时代,限定了古太平洋板块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俯冲-增生时限。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饶河大岱地区大比例尺填图基础上,明确了饶河增生杂岩是一套构造混杂岩,具有典型的岩块-基质结构,其中外来岩块包括灰岩、硅质岩、硅质页岩、堆晶辉长岩、枕状玄武岩等,这些外来岩块呈构造透镜体状分布在由砾岩、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组成的基质中,并且饶河增生杂岩被中生代花岗质岩脉侵入。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饶河增生杂岩中的玄武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属性,结合该地区出露的辉长岩、辉石岩、斜长岩等均具有OIB的特征,本文认为饶河增生杂岩中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是一套洋岛火成岩组合。锆石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玄武岩(14JH-42)和辉长岩(18HLJ-50)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67±1 Ma和214±5 Ma,限定了饶河增生杂岩中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本文粉砂质泥岩(14JH-44)和杂砂岩样品(18HLJ-48)均为混杂岩的基质成分,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其沉积下限时代分别为167±3 Ma和133±4 Ma,限定了饶河增生杂岩的增生时代为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并且基质的形成时代由西至东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相吻合。饶河增生杂岩基质中的碎屑锆石具有139 Ma、173 Ma、264 Ma、364 Ma、502 Ma、782 Ma、1878 Ma和2503Ma的峰值年龄,这些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饶河增生杂岩中的洋岛火成岩组合和邻近的佳木斯-兴凯地块。此外,侵入饶河增生杂岩中的花岗质岩脉形成于126 Ma至~100Ma,其中最老的花岗岩侵入体进一步限定了饶河增生杂岩的最终就位时代为133 Ma至126 Ma,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存在西向俯冲-增生作用。中国东北地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过程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并划分为两个阶段:(1)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地块与松辽地块碰撞拼贴,在佳木斯地块的西缘和东缘分别形成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和跃进山杂岩;(2)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持续俯冲伴随饶河增生杂岩就位。此外,由于中国东北地区古亚洲洋构造体制结束于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最晚持续到中三叠世,所以晚三叠世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向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重要阶段。
魏敬洋[4](2021)在《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的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原位O同位素的研究,查明了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岩浆源区性质,探讨了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深部动力学机制。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罗圈站组和天桥岭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13~206 Ma和221 Ma,早侏罗世南村组火山岩形成于181 Ma。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包括英安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具有较高的Si O2和全碱含量,以及较高的Ga/Al比值,87Sr/86Sr(i)=0.7029~0.7051,εNd(t)值=+1.90~+5.96,锆石δ18O值为3.80~6.14‰。晚三叠世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A型流纹岩,起源于亏损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下地壳组成包含岛弧地体、俯冲增生杂岩和高温蚀变洋壳组分。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具钙碱性演化趋势,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陆缘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结合其亏损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O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35~0.7067,εNd(t)=+1.81~+6.40,锆石δ18O值为4.74‰),表明早侏罗世火山岩形成于受沉积物熔体和洋壳释放的流体共同交代的亏损地幔楔的部分熔融。综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形成于弧后伸展环境,早侏罗世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二者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背景。
白建科[5](2021)在《新疆东准噶尔地区石墨矿成因及成矿规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晶质石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显示出良好的晶质石墨成矿潜力。然而,因发现时间晚,石墨矿床研究程度整体偏低,目前的研究工作仅限于单个矿床,缺乏对东准噶尔石墨矿床的系统性研究,这不但制约了对东准噶尔地区石墨矿成因及成矿规律的准确认识,而且直接影响该地区下一步晶质石墨找矿工作的勘查部署和大型石墨资源基地建设。本论文选择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典型石墨矿床,采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碳同位素等方法,重点分析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含矿岩系沉积环境、碳质来源、控矿因素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石墨矿床矿化、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东准噶尔地区已知石墨矿床均产于区域性大断裂的次级断裂褶皱带内,空间分布明显受控于NW-SE向展布的额尔齐斯-玛因鄂博等3条区域性构造岩浆岩带。孔可热、达布逊、散得克、吐尔库里等4个石墨矿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作用明显,矿体发生塑性变形,矿化蚀变主要包括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及褐铁矿化,石墨呈细鳞片-显微鳞片状结构,片径0.001~0.2mm,固定碳含量11.56%~15.6%。黄羊山石墨矿体赋存于碱性花岗岩中,矿化蚀变为云英岩化和硅化-黑云母化,固定碳含量6.15%,晶质鳞片状和叶片状结构,片径0.05~0.2mm,最大可达0.5mm。通过典型石墨矿床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孔可热、达布逊、散得克、吐尔库里等4个石墨矿含矿岩系沉积时代主要集中在早石炭世杜内期至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336~321Ma),含矿岩系归属于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和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原岩均为杂砂岩或长石砂岩,其物源总体为长英质源区,但构造背景较复杂。东准噶尔地区典型石墨矿床成矿时代集中于晚石炭世晚期(301~312Ma)。通过对典型石墨矿床开展碳同位素、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获得孔可热和吐尔库里石墨矿中石墨碳同位素δ13C平均值为-21.4‰,黄羊山和苏吉泉石墨矿中石墨碳同位素δ13C平均值为-20.4‰。东准噶尔地区典型石墨矿床石墨碳同位素δ13C值的一致性,不仅反映石墨的碳质来源均为有机成因,而且暗示石墨原岩建造形成于相似的沉积环境。典型石墨矿床具有相似的XRD衍射图谱,峰形尖锐,石墨d(002)介于3.353~3.356?之间,说明石墨矿物有序度较好。黄羊山石墨矿中石墨激光拉曼光谱表现出尖锐的G带,微弱的D1、D2缺陷峰,显示石墨结晶度较高。石墨晶体R2值介于0.02~0.14,计算得到形成温度为578~632℃。东准噶尔地区石墨矿床可划分为3种矿化类型:与蚀变钾长花岗岩有成因关系的石墨矿化类型;与岩浆期后气化热液有关的石墨矿化类型;炭质板岩-炭硅质板岩型石墨矿化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准噶尔地区石墨矿床2种成因类型:构造岩浆热变质型和岩浆气液蚀变型,与前人划分方案不同,指导区域找矿可操作性更强。根据已发现典型石墨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特征,将东准噶尔地区石墨成矿有利区带划分出3个成矿亚带:额尔齐斯-玛因鄂博石墨成矿亚带(Ⅰ-1)、扎河坝-阿尔曼泰石墨成矿亚带(Ⅰ-2)和卡拉麦里-莫钦乌拉石墨成矿亚带(Ⅰ-3),为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下一步石墨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邹孝文[6](2021)在《大兴安岭北段诺敏河新生代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指出本文对大兴安岭北段诺敏河新生代钾质火山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对东北地区新生代钾质火山岩及其捕获的地幔橄榄岩的研究成果,讨论诺敏河碧玄岩的岩石成因以及源区特征等科学问题。诺敏河地区火山岩形成于早更新世(2.3~0.76 Ma),中更新世(0.71~0.58 Ma),晚更新世-全新世(0.13 Ma)3个时期,主要岩石类型为气孔状橄榄玄武岩。不同时期火山岩具有基本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钾(2.42~4.35 wt.%)、富碱(5.65~8.76wt.%)、贫硅(44.21~48.77 wt.%)、富镁(7.80~11.28 wt.%),K2O富存于火山玻璃中,未见富钾矿物相存在;根据TAS和CIPW标准矿物分类方案最终将本套钾质火山岩定名为碧玄岩;样品具有OIB型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形式,微量元素富集Ba、Rb及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Th、U、Zr、Hf等,并且富集Sr-Nd-Hf同位素组分(87Sr/86Sr=0.7048~0.7049、εNd=-1.73~-1.94、εHf=2.2~2.9)。因其与小古里河及五大连池具有相似的岩石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故将三处火山岩合称为“东北钾质火山岩带”。碧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浆形成后未受到明显的同化混染和分异作用的影响。利用KAl Si O4-2Mg Si O4-2Si O2-2H2O体系估算岩浆熔融的平衡压力为3.2~4.1 GPa,对应起源深度为96~123 km,处于岩石圈地幔底部。碧玄质岩浆来源于含金云母石榴石相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并伴有少量单斜辉石脉体熔融组分的参与。同位素混合模拟计算显示岩浆中方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组分占比约60%~70%,而二辉橄榄岩熔融产生的熔体占比为30%~40%;因少量单斜辉石脉为流体交代成因,且与方辉橄榄岩具有相同的同位素组成,而未在模拟中体现。对比钾质火山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源岩中方辉橄榄岩代表古老岩石圈地幔的残留,古老地幔物质形成后不久就经历了富钾-富钛-富铁含水流体/熔体的交代富集,本次改造在地幔岩中形成大量金云母脉及少量单斜辉石脉。二辉橄榄岩代表中-新生代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新生地幔将古老地幔裹挟其中,并共同经历了硅酸盐流体/熔体的交代改造。东北钾质火山岩带的研究证实兴蒙造山带内存在与古老地壳时代相应的古元古代岩石圈地幔碎片,他们代表大陆岩石圈的残留,可能是西伯利亚和塔里木克拉通以及东冈瓦纳的边缘肢解出来的碎片,然后漂移保留在造山带内。
陈会军,付俊彧,钱程,庞雪娇,钟辉[7](2021)在《东北地区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与时空分布》文中提出通过东北1∶150万、1∶250万地质编图,系统梳理总结了东北地区花岗岩类时空格局。东北地区的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活动时代漫长,从太古宙直到新生代呈多幕式展现。收集、梳理了394件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同位素测年数据,锆石年龄总体上出现3350 Ma,3150 Ma,2550~2450 Ma,2200 Ma,1800 Ma,950 Ma,800 Ma,500 Ma和300 Ma九个明显高峰值和大于3600 M a,2900~2700 M a,2400~2250 M a,2100~1900 M a,1700~1500 M a,1400~1300 M a,和1150~950 M a 7个空白年龄段,年龄数据的高峰值恰好与研究区基底形成、陆壳生长、超大陆汇聚及分离、地块俯冲、碰撞、拼贴等主要构造事件时间点吻合,反映了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在时空分布上,太古宙花岗岩类主要分布于华北古陆区的辽东鞍山、本溪、清原,辽西建平、锦州,辽南大连和吉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类集中分布在额尔古纳、佳木斯、张广才岭、大兴安岭北端,但在华北古陆上较少;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分布在额尔古纳、大兴安岭主脊、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延边-绥芬河及沿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两侧。
袁远[8](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认为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许志河[9](2020)在《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岩浆型铜镍成矿带位于吉中-延吉活动陆缘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过程,形成了大量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中亚造山带西段(天山-阿尔泰段)相继发现了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坡北等大型铜镍矿,然而中亚造山带东南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并无重大突破。同时,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多偏重矿床尺度的观测和研究,缺乏区域成岩成矿动力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导致上述各方面脱节,很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论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红旗岭大型铜镍矿、漂河川中型镍矿、以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但找矿前景较好的的长仁-獐项中型铜镍矿作为典型矿床。论文从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入手,以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区域小比例尺地球物理学为方法,对研究区内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原生岩浆、岩浆源区、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两期:印支期(250~204Ma),为岩石圈拆沉背景,软流圈上涌底侵岩石圈地幔发生大比例熔融的产物,因源区硫化物耗尽或极少残留,故该期成矿潜力极佳;燕山期(191~175Ma),为洋壳俯冲弧后伸展背景,幔源岩浆熔融比例较小,铜镍成矿金属储存于源区硫化物中故该期岩体成矿潜力较差。针对典型矿区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如:高精度重力、地面磁测、地面瞬变电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等)为研究方法,圈定研究区镁铁-超铁质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深部为单一开放式的岩浆主通道;浅部由多个次级岩浆通道组成。同时开展精细化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重、磁边界识别(ED)及离散小波变换(DWT)技术可以用于厘定岩体与围岩、岩体与矿体以及矿体与围岩的边界;最后,本文根据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体产出部位,建立不同成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建立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圈定3个A级和1个B级找矿远景区。
曹嘉麟[10](2020)在《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中生代增生杂岩的制约》文中指出中国东北及其邻近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处于与太平洋板块的叠加部位,同时受古亚洲洋和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影响,演化历史极为复杂,对这一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长春-延吉缝合带(或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是由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俯冲拼贴形成的增生杂岩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亚-蒙古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部位,可作为研究地体拼贴、两大构造域叠加和转换过程的关键地区。烟筒山杂岩作为长春-延吉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岩相学,电子探针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来探讨红帘石片岩的形成温压条件及原岩时代,并结合已有的古生物学资料以及其他年代学资料来探索佳木斯-兴凯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最终闭合时间及其大地构造背景。野外地质调查显示,岩石经历了强烈变形并具有无层序特点,表示该地区地层可能为构造混杂岩,不具备传统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意义;红帘石片岩呈构造透镜体状产出于大面积分布的绿片岩中,岩石遭受了强烈的褶曲变形及韧性变形作用。红帘石片岩典型的变质矿物组合为:石英+白云母+红帘石+石榴石+长石。其中白云母可以指示岩石压力环境,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白云母中的Si≥3.305(以氧原子=11为基准),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为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可证明其经历高压反应改造。利用LA-MC-ICP-MS测年技术对红帘石片岩,绿泥石片岩和未变形的长英质岩脉四个岩石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分析,红帘石片岩的年龄数据显示:1)最大年龄为1808 Ma的锆石年龄,为东北地区存在古老基底的信息;2)峰值为498Ma的锆石年龄,对应于东北地区广泛存在500Ma的泛非期变质基底;3)最小年龄为237 Ma,显示原岩年龄为形成与印支期前后。并结合长英质岩脉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7±5 Ma(MSWD=0.37),证明了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就位时代为中三叠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古生代或更早。色洛河群并非一个完整的岩石地层单元,而是一套构造混杂岩,组成色洛河群的主要岩性有:杂砂岩、绿泥石片岩、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以及变质安山岩。利用LA-MC-ICP-MS测年技术对色洛河群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分析,最年轻一组岩浆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53±3 Ma,色洛河群的形成时代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中新元古代,而是形成于晚二叠世。色洛河群的构造混杂岩形成于一个成熟的岛弧环境及其期后的构造增生混杂过程中,说明色洛河群所在地区在晚二叠世末期曾经遭受过板块俯冲作用,古亚洲洋在此之前并没有完全闭合。大酱缸组磨拉石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覆盖在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之上。岩石样品采集于大酱缸组代表性剖面小石棚-炮顶子剖面下部磨拉石段,主要岩性是砾岩和砂岩。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CL)显示,样品中多数锆石呈短柱-长柱状晶体,镜下观察岩浆振荡环带较为发育。通过分析锆石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知,样品具有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的特征,Th/U比值分布区间为0.152.50,这些都证明了锆石岩浆成因特点。利用LA-MC-ICP-MS测年技术对大酱缸组四个岩石样品共238个点进行了锆石U-Pb分析,其中有231个谐和年龄,可将年龄数据进一步分为6组:(1)两个较老的锆石年龄2516±28 Ma和2501±86 Ma;(2)18971832 Ma,年龄峰值1858 Ma;(3)525482 Ma,年龄峰值501 Ma;(4)383314 Ma,年龄峰值354 Ma;(5)275250Ma,年龄峰值256 Ma;(6)240216 Ma,年龄峰值225 Ma。样品中2516-2501 Ma和1897-1832 Ma两组年龄表明其物源来自华北板块前寒武纪基底;泛非期锆石年龄525-482 Ma表明与中亚造山带具有相同大地构造属性的佳木斯-兴凯地块为磨拉石的物源区;大酱缸组样品中383-314 Ma和275-250 Ma锆石年龄应该来自于下伏长春-延吉增生杂岩。研究区大酱缸组磨拉石中年龄较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年龄峰期为225Ma,与晚三叠世化石证据相一致,表明大酱缸组的沉积下限应为晚三叠世或更早,长春-延吉缝合带的闭合时代应在晚三叠世大酱缸组沉积之前。综合区域构造分析显示,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不是天山-北山-西拉木伦河-长春断裂带的东延部分,而是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南部组成部分,形成于三叠纪-早侏罗世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过程中,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过程。因此,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记录了古亚洲构造域的结束和太平洋俯冲开始的关键时期,为两大构造域叠加与转换的关键性地质证据。我们大致恢复了长春-延吉缝合带演化的动力学过程。1)俯冲增生阶段(240220Ma),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导致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向漂移,并首先沿长春-延吉一线与华北板块发生俯冲拼贴,进而形成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2)造山与剥蚀阶段(220180Ma),佳木斯-兴凯地块发生“剪刀式”拼贴,佳木斯-兴凯地块西部与松辽地块逐渐拼合,并同时造成长春-延吉缝合带造山并剥蚀以及大酱缸组磨拉石沉积。
二、黑龙江省东南部勃利—牡丹江一带前寒武纪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体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东南部勃利—牡丹江一带前寒武纪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体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 ——花岗岩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大陆地壳生长演化——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中亚造山带地壳生长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及工作量 |
1.3.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2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亚造山带东段概况 |
2.2 额尔古纳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兴安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3.1 缝合线位置 |
2.3.2 区域地层 |
2.3.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花岗岩样品的选择及其岩石学特征 |
3.1 样品的选择原则 |
3.2 额尔古纳地块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3.2.1 前寒武纪花岗岩 |
3.2.2 古生代花岗岩 |
3.2.3 中生代花岗岩 |
3.3 兴安地块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3.3.1 前寒武纪花岗岩 |
3.3.2 古生代花岗岩 |
3.3.3 中生代花岗岩 |
第4章 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单矿物Sr-Pb-Nd-Hf同位素组成 |
4.1 分析方法 |
4.1.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4.1.2 长石原位主微量元素与Sr-Pb同位素 |
4.1.3 磷灰石原位主微量元素与Nd同位素 |
4.1.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4.2 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单矿物同位素组成 |
4.2.1 额尔古纳地块 |
4.2.2 兴安地块 |
第5章 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陆壳性质及其不均一性 |
5.1 额尔古纳地块 |
5.1.1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存在 |
5.1.2 显生宙增生还是再造? |
5.1.3 额尔古纳地块陆壳的不均一性 |
5.2 兴安地块 |
5.2.1 微陆块内部 |
5.2.2 碰撞拼贴带——多宝山岛弧 |
第6章 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对中亚造山带地壳演化的意义 |
6.1 额尔古纳地块 |
6.1.1 地壳生长过程 |
6.1.2 地壳再造过程 |
6.1.3 区域地壳演化历史 |
6.2 兴安地块 |
6.2.1 地壳生长过程 |
6.2.2 地壳再造过程 |
6.2.3 区域地壳演化历史 |
6.3 对中亚造山带地壳演化的意义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中亚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1.1 松嫩地块前寒武系 |
2.2.1.2 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松嫩地块岩浆作用 |
2.3.2 佳木斯地块岩浆作用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和全岩粉末制备 |
3.2 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地层的形成时限和沉积环境 |
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
4.4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限 |
4.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沉积时限: |
4.4.2 佳木斯地块麻山群西麻山组的沉积时限 |
4.4.3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的沉积时限 |
4.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4.7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环境 |
4.7.1 风化作用和沉积再循环 |
4.7.2 水动力条件和成岩作用 |
4.8 新元古代地层的物源 |
4.8.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物源 |
4.8.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物源 |
4.9 新元古代地层形成的构造环境 |
4.10 小结 |
第5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时空分布 |
5.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
5.2.1 松嫩地块东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2.2 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3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3.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Hf同位素 |
5.4.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
6.1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 |
6.1.1 松嫩地块~95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2 松嫩地块~929–927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
6.1.3 松嫩地块~895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
6.1.4 松嫩地块~872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 |
6.1.5 松嫩地块~801–787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岩 |
6.1.6 松嫩地块~767 Ma辉石斜长角闪岩 |
6.1.7 松嫩地块~639 Ma片麻状二长岩 |
6.1.8 松嫩地块~579–573 Ma变角闪石二长岩和变辉长岩 |
6.1.9 佳木斯地块~93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0 佳木斯地块~774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1 佳木斯地块~74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2 构造背景 |
6.2.1 松嫩地块上~950–895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2 松嫩地块上~872–787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3 松嫩地块上~767–573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4 佳木斯地块上~930 Ma、774 Ma和740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3 小结 |
第7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
7.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亲缘性 |
7.1.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 |
7.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早期构造演化历史 |
7.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及时空演化 |
7.2.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 |
7.2.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时空演化历史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那丹哈达地体饶河增生杂岩的形成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增生杂岩的研究历史 |
1.1.2 中国东北地区地质概况 |
1.1.3 那丹哈达地体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依托项目和主要工作量 |
1.4.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2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佳木斯地块 |
2.1.1 基底和盖层 |
2.1.2 黑龙江杂岩 |
2.1.3 花岗岩 |
2.2 兴凯地块 |
2.3 那丹哈达地体 |
2.3.1 跃进山杂岩 |
2.3.2 饶河增生杂岩 |
2.3.3 白垩纪酸性侵入岩 |
第3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3.2 锆石U-Pb定年分析 |
3.2.1 锆石分选和制靶 |
3.2.2 图像采集 |
3.2.3 测年方法 |
第4章 饶河增生杂岩的组成和样品采集 |
4.1 大比例尺填图 |
4.2 饶河增生杂岩的组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饶河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量元素特征 |
5.2 微量元素特征 |
5.3 稀土元素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饶河增生杂岩年代学结果 |
6.1 花岗岩 |
6.1.1 含堇青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4JH-37 |
6.1.2 花岗斑岩14JH-38 |
6.1.3 花岗斑岩14JH-39 |
6.2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
6.2.1 玄武岩14JH-42 |
6.2.2 辉长岩18HLJ-50 |
6.3 碎屑岩基质 |
6.3.1 粉砂质泥岩14JH-44 |
6.3.2 杂砂岩18HLJ-48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饶河增生杂岩的构造演化 |
7.1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形成 |
7.1.1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构造背景 |
7.1.2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形成时代 |
7.1.3 小结 |
7.2 饶河增生杂岩基质的形成时代及其物源 |
7.2.1 饶河增生杂岩的增生时限 |
7.2.2 饶河增生杂岩基质的沉积物源 |
7.2.3 小结 |
7.3 钉合花岗岩的形成时代 |
7.4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时限 |
7.4.1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 |
7.4.2 那丹哈达地体 |
7.4.3 那丹哈达地体东部增生地体 |
7.4.4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 |
1.1.2 延边-东宁地区早中生代火成岩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工作量 |
1.3.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2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代地层 |
2.2.2 古生代地层 |
2.2.3 中生代地层 |
2.2.4 新生代地层 |
2.3 区域侵入岩 |
第3章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及其空间分布 |
3.1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岩石组合 |
3.1.1 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岩石组合 |
3.1.2 晚三叠世火山岩岩相学描述 |
3.1.3 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岩石组合 |
3.1.4 早侏罗世火山岩岩相学描述 |
3.2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
3.2.1 分析方法 |
3.2.2 分析结果 |
3.3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作用的时代及其空间分布 |
第4章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分析方法 |
4.1.1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
4.1.2 全岩Sr-Nd同位素 |
4.1.3 锆石O同位素 |
4.2 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全岩Sr-Nd同位素 |
4.2.4 锆石O同位素 |
4.3 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
4.3.1 主量元素 |
4.3.2 微量元素 |
4.3.3 全岩Sr-Nd同位素 |
4.3.4 锆石O同位素 |
第5章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岩石成因与源区性质 |
5.1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岩石成因与源区性质 |
5.1.1 晚三叠世罗圈站组火山岩与同时代侵入体之间的成因联系 |
5.1.2 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岩浆源区 |
5.2 延边-东宁地区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岩石成因与源区性质 |
5.2.1 同化混染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 |
5.2.2 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岩浆源区 |
第6章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意义 |
6.1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
6.1.1 晚三叠世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
6.1.2 早侏罗世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
6.2 延边-东宁地区早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疆东准噶尔地区石墨矿成因及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石墨矿床类型 |
1.2.2 石墨矿床碳源属性 |
1.2.3 石墨矿成矿机理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早古生代地层 |
2.1.2 晚古生代地层 |
2.1.3 中生代地层 |
2.1.4 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3.1 区域重力特征 |
2.3.2 区域航磁特征 |
2.4 区域深大断裂 |
2.5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三章 典型石墨矿床特征 |
3.1 孔可热石墨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赋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 达布逊石墨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赋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 散得克石墨矿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赋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4 吐尔库里石墨矿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特征 |
3.4.3 矿石特征 |
3.4.4 赋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 黄羊山石墨矿 |
3.5.1 矿区地质 |
3.5.2 矿体特征 |
3.5.3 矿石特征 |
3.5.4 赋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石墨矿床年代学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测试方法 |
4.2 孔可热石墨矿年代学 |
4.3 达布逊石墨矿年代学 |
4.4 散得克石墨矿年代学 |
4.5 吐尔库里石墨矿年代学 |
4.6 黄羊山石墨矿年代学 |
4.7 小结 |
第五章 石墨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主要碳库及其同位素特征 |
5.1.2 石墨矿床碳同位素特征 |
5.2 石墨结晶度 |
5.2.1 X射线衍射分析 |
5.2.2 拉曼光谱分析 |
5.3 黄羊山石墨矿石可选性评价 |
5.3.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5.3.2 实验结果及可选性评价 |
5.4 石墨矿床类型 |
5.4.1 矿化类型 |
5.4.2 矿床类型 |
5.5 成矿机制 |
5.5.1 构造岩浆热变质型石墨矿 |
5.5.2 岩浆气液蚀变型石墨矿 |
5.6 小结 |
第六章 石墨矿床成矿规律 |
6.1 控矿因素 |
6.2 成矿时代 |
6.3 分布规律 |
6.4 小结 |
主要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数据附表 |
(6)大兴安岭北段诺敏河新生代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研究现状 |
1.1.2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钾质火山岩特征 |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路线设计 |
1.2.5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兴蒙造山带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地层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中元古代侵入杂岩 |
2.3.2 古生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地质构造 |
第3章 诺敏河地区钾质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1 诺敏河新生代火山地质特征 |
3.2 诺敏河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3 钾元素的赋存状态 |
第4章 诺敏河地区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4.1.1 样品处理 |
4.1.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方法 |
4.1.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4.1.4 全岩Sr-Nd-Hf同位素 |
4.2 火山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Sr-Nd-Hf同位素特征 |
第5章 讨论 |
5.1 钾质火山岩类型 |
5.2 原生岩浆 |
5.2.1 同化混染作用 |
5.2.2 分离结晶作用 |
5.3 地幔源区特征 |
5.3.1 源区岩石组成 |
5.3.2 岩浆来源深度 |
5.4 交代作用类型及时间 |
5.5 诺敏河碧玄岩的成因模式及研究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东北地区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与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格架 |
1.1 前寒武纪花岗岩类年龄 |
1.1.1 太古宙花岗岩类年龄 |
1.1.2 元古宙花岗岩类年龄 |
1.2 古生代花岗岩类年龄 |
1.2.1 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年龄 |
1.2.2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年龄 |
1.3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格架 |
2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空间分布 |
2.1 前寒武纪花岗岩类分布 |
2.2 古生代花岗岩类分布 |
2.2.1 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分布 |
2.2.2 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分布 |
3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特点 |
(8)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9)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所属领域 |
1.2.2 选题来源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型铜镍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2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球物理勘查现状 |
1.3.3 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认识 |
1.5.1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 |
1.5.2 典型矿区多学科调查与研究 |
1.5.3 地球物理勘查研究 |
1.5.4 找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
1.6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 |
2.2.2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宙岩浆岩 |
2.3.2 元古代岩浆岩 |
2.3.3 古生代岩浆岩 |
2.3.4 中生代侵入岩 |
2.3.5 新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古陆核形成与演化阶段 |
3.1.1 古陆核的形成 |
3.1.2 古陆核的裂解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俯冲 |
3.2.2 辽吉洋闭合 |
3.2.3 辽吉洋闭合后伸展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阶段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4.1 古亚洲洋俯冲 |
3.4.2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5 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5.1 福洞岩群 |
3.5.2 年代学与同位素特征 |
3.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浆源区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第4章 典型矿区多学科综合调查 |
4.1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
4.1.1 红旗岭 |
4.1.2 漂河川 |
4.1.3 长仁-獐项 |
4.2 成岩-成矿时代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
4.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 原生岩浆与岩浆演化 |
4.4.1 岩浆源区性质 |
4.4.2 岩浆熔融程度 |
4.4.3 同化混染作用 |
4.4.4 铂族元素亏损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矿构造背景 |
4.5.2 矿床成因 |
第5章 矿化信息提取与地球物理勘查 |
5.1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
5.1.1 边界识别 |
5.1.2 离散小波变换 |
5.1.3 2.5 维人机交互式正反演 |
5.2 多尺度深部地球物理勘查 |
5.2.1 电磁法勘查 |
5.2.2 井中地球物理勘查 |
5.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
5.4 地球物理对岩浆通道识别 |
第6章 找矿模型及预测 |
6.1 成矿模式 |
6.1.1 红旗岭 |
6.1.2 漂河川 |
6.1.3 长仁-獐项 |
6.2 综合找矿模型 |
6.2.1 地质模型 |
6.2.2 地球物理模型 |
6.2.3 找矿评价指标 |
6.2.4 找矿方向 |
6.3 找矿预测 |
6.3.1 红旗岭A级找矿远景区 |
6.3.2 漂河川A级找矿远景区 |
6.3.3 长仁-獐项A级找矿远景区 |
6.3.4 六颗松B级找矿远景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中生代增生杂岩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论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锆石LA-MC-ICP-MS定年 |
1.4.2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1.5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工作量 |
1.5.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5.2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
2.1.1 额尔古纳地块 |
2.1.2 兴安地块 |
2.1.3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 |
2.1.4 佳木斯地块 |
2.1.5 兴凯地块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地层 |
2.4 区域构造 |
2.4.1 敦化-密山断裂 |
2.4.2 吉林-蛟河断裂 |
2.4.3 汪清-珲春断裂 |
2.4.4 依兰-伊通断裂 |
第3章 烟筒山增生杂岩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2 烟筒山杂岩的岩石学特征 |
3.3 红帘石片岩的矿物组成及红帘石的确认 |
3.4 锆石U-Pb定年结果 |
3.4.1 绿泥石片岩(13JL-13) |
3.4.2 绿泥石片岩(YTS-4) |
3.4.3 红帘石片岩(13JL-17) |
3.4.4 长英质脉岩(13JL-16) |
3.5 小结 |
第4章 色洛河群增生杂岩 |
4.1 区域地质概况 |
4.2 色洛河群岩相学特征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3.1 绿泥石片岩 |
4.3.2 变质安山岩 |
4.4 锆石U-Pb定年 |
4.4.1 绿泥石片岩 |
4.4.2 云母片岩 |
4.4.3 绿泥石片岩 |
4.5 小结 |
第5章 双阳盆地大酱缸组磨拉石建造 |
5.1 区域地质概况 |
5.2 大酱缸组磨拉石的岩石学特征 |
5.3 碎屑锆石地球化学和锆石阴极发光特征 |
5.3.1 砾岩(13JL-08) |
5.3.2 砾岩(13JL-09) |
5.3.3 长石石英砂岩(13JL-11) |
5.3.4 长石石英砂岩(13JL-12) |
5.4 锆石U-Pb定年结果 |
5.4.1 砾岩(13JL-08) |
5.4.2 砾岩(13JL-09) |
5.4.3 长石石英砂岩(13JL-11) |
5.4.4 长石石英砂岩(13JL-12)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 |
6.1 长春-延吉缝合带构造单元 |
6.1.1 吉林-红旗岭段 |
6.1.2 桦甸-两江段 |
6.1.3 延吉-开山屯段 |
6.2 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原岩组成与时代 |
6.3 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就位时代 |
6.4 长春-延吉缝合带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东南部勃利—牡丹江一带前寒武纪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体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 ——花岗岩证据[D]. 孙晨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D]. 栾金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3]那丹哈达地体饶河增生杂岩的形成及其构造意义[D]. 韩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4]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D]. 魏敬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疆东准噶尔地区石墨矿成因及成矿规律[D]. 白建科. 西北大学, 2021(12)
- [6]大兴安岭北段诺敏河新生代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邹孝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7]东北地区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与时空分布[J]. 陈会军,付俊彧,钱程,庞雪娇,钟辉. 地质通报, 2021(06)
- [8]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D]. 许志河. 吉林大学, 2020(03)
- [10]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中生代增生杂岩的制约[D]. 曹嘉麟. 吉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