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信息处理的三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吉婷[1](2021)在《实时网络汉语教学课堂练习调查研究》文中认为
张克亮,郭望皓[2](2020)在《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研究中的“概念”考辨》文中认为"概念"研究正在成为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热门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先哲们思考"概念"的定义、特征及范围等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概念观"。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诞生后,"概念"研究分别在不同学术领域中得以深入。一方面,语言哲学中逻辑分析学派通过区分句子中的"对象"和"概念"来定义和研究"概念",而概念分析学派则着重从词义方面对"概念"进行分析,二者都认为"概念"与"语言"密不可分,不能够脱离"语言"谈"概念";另一方面,以语言学的视角和方法看待"概念",拓宽了"概念"研究的边界,形成了新的语言学理论。概念依存理论认为人类语言各个单位都由"概念"组成,通过概念表达式可以描述语义,进而描写人类的行为。概念层次网络理论在"作用效用链"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概念空间的四层级结构体,用于表示"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计算机处理人类自然语言提供了便利。研究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的"概念",展现"概念"研究的发展脉络,厘清"概念"研究的认识误区,将有助于指导自然语言理解与认知智能理论研究,同时为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实践提供帮助。
董希骁[3](2020)在《我国非通用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按我国外语教育界的分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属于"非通用语"的范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非通用语服务的需求从政治领域向经贸和人文领域延伸,其产业化趋势愈发明显。由于非通用语产业起步较晚且涉及语种众多,不同语种、不同业态的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供需衔接性差、基础建设滞后、整体规划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应采取相应对策包括:由政府、学界或行业协会牵头开展供需关系调研;加强评估标准和语料库建设;根据国家战略为非通用语产业发展制定宏观和中观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大局。
王张华[4](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来看,影响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科学技术总会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历次的重大技术变革都或多或少会对各国国家治理的理念、价值、制度、方式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对国家治理的变革性作用逐渐开始受到全球性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大国,我国陆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突出了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充分说明,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国家治理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政府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采用和适应性改革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总结和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试验场”。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历史机遇,摆在中国公共管理者面前的是必须从现实的真实世界出发,进行理论提炼和话语创新,充分汲取中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营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政府形态的构建,并探索出与之相适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视角聚焦至政府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试图对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展开分析,以求为加速人工智能同政府治理的融合进程提供助益,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全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指出探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迎合了时代变迁的整体境域,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必然面临的焦点议题;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证命题的合理性,阐明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意义内嵌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意义和革命性潜质,从技术自身的生产力本质和赋能“政府—社会”关系的价值维度论证命题的可行性,人工智能将会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工具、机制、方式和结构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认识更新、技术治理、制度跟进和机制创新四个维度探讨了政府如何实现善用人工智能的行动策略。通过上述研究,研究概括了三个关键性的结论: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精准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出现井喷式爆发,使人工智能逐渐获得了与人类相匹敌的“智识”,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和替代人类行为的能力,引发了政府治理新一轮的历史性变革。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嵌入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不仅会引发政府治理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还会给传统政府治理的技术体系、价值目标、伦理结构乃至思维理念带来重要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种影响,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研判和主动应对,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审慎对之,正视其给政府治理所带来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内在的技术逻辑。从技术的种属来看,人工智能被视为是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虽然被贴上传统信息技术的标签,但是其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冲击和影响仍然遵循着自身独特的技术逻辑,在探究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时必须兼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治理结构影响两个层面。从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层面看,决定人工智能独特属性的是三大核心要素:数据、计算资源和算法,可概括为数据和算法两种驱动逻辑;从技术治理的结构影响层面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结构化影响是区别于互联网、大数据所解决的信息“连接”和“数据”问题,汲取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髓,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彼此交互、高度融合的整体生态,解决的是信息社会网络相互连接端对大数据内容主体的智能化处理问题。三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逻辑进路。为回应人工智能技术“向善”与“为恶”的双重属性,全文所引入和进一步阐释的“善智”概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为发挥人工智能之于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上可能进路。从“善智”和“善治”的关系出发,阐发了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何以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以“善智”实现“善治”的有效路径。当然,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嵌入政府治理的过程仍然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出现,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势必会更为深刻和广泛,其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围绕研究的核心议题,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数据、算法和算力驱动的技术属性出发,将其从传统信息技术的种属中抽离出来,视其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智能技术)加以考量,并以此为切入探讨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可能的颠覆性影响;与大多数研究将其置于传统信息技术框架下展开所不同的是这样做有利于聚焦人工智能独特的技术属性(由数据、算力和算法共同驱动),由此揭示出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数据驱动、算法支配和智能融合的技术逻辑。第二,针对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双重面相所带来的争论,引入“善智”的概念,并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以此超越人工智能技术乐观与悲观的对立之争,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描绘一种最佳状态,并以“善智”与“善治”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在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找到联结点,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与谋求良政善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吕姗珊[5](2020)在《模拟汉英交传中的冗余及对策分析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上海制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位于世界前列。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它对全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带动作用。本实践报告选取的纪录片介绍了“上海制造”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及行业,有效地翻译此类纪录片利于增进世界对中国制造业的了解。本实践报告选取纪录片《上海制造》中的第一集《重器》与第三集《传承》作为语料,进行模拟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无论是从源语到目的语转换时所产生的冗余还是原语料中的冗余信息,都是交传中造成译员翻译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在翻译《上海制造》纪录片时,冗余主要表现在文化差异造成的冗余,语义分析产生的冗余和信息累赘造成的冗余。通过案例的分析发现增译法及意译法可以合理地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冗余;省译法、缩译法与替代法可以极大地缓解语义分析产生的冗余;删减法和重组法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累赘造成的冗余。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译员翻译的效率,还能为今后翻译同类型纪录片提供借鉴。
苏健一[6](2020)在《G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XBRL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逐步向着信息化方向转变。作为财务信息交换技术之一的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由美国注册会计师查尔斯·霍夫曼在1998年首次提出。由于其具有能够提供标准化、数据化、结构化财务数据处理平台的功能优势,很快便受到上市企业的青睐,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在本世纪初期开始引入此项技术,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牵头推动下,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证证券交易所先后建立了XBRL报送平台,并实现了上市公司网络财务报告的报送。但XBRL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探索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均未能充分展现XBRL的技术功能。在这一发展前提下,只有结合我国财务工作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充分发挥XBRL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财务方面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延伸,成为推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XBRL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梳理、分析,选取G公司为案例,全面论述XBRL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发展的影响。文章结合G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分析并验证了G公司XBRL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首先描述了G公司XBRL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情况,对其发展背景、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其次将两者结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在G公司的发展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了XBRL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应用的优化建议。通过本文的综合分析,最终可以发现XBRL可以从多方面助推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同时,本文对G公司未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出的一些优化建议,不仅对G公司本领域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也可对其他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杨政[7](2019)在《基于Seq2Seq模型的俄汉军事语音翻译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音翻译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助推器。随着语音处理和机器翻译等理论及技术的扎实推进,以及计算机科学不断深化发展带来算力和存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英法、英汉等受用人群广泛的语音翻译系统相继达到商用化程度。但语音翻译系统的研制囿于语料资源限制,双语语言研究匮乏等因素,语音翻译在部分语言上的实验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除此之外,现有研究多采用以级联式语音翻译系统为基础,对其中的重点问题各个击破的方法,较少采用不借助中间文本表示的直接语音翻译方法,带来研究内容繁琐、翻译模型庞杂、翻译时延较长等问题。虽然俄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使用人数排名第一和第六的语言,语音翻译应用前景广阔,但俄汉语音翻译起步较晚,双语对齐的语音语料资源建设不够完善,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在此研究背景下,本研究以俄汉军事语音翻译需求为牵引,在分析对比现有语音翻译技术基础上,针对俄语和汉语语音发音特点及差异,采用端到端的语音翻译模型构建方法,设计并实现俄汉军事语言翻译系统。本文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俄语和汉语语音发音特点及差异性特征,结合语谱图和梅尔倒谱频率系数进行语音特征表示的优缺点,采用Mel谱图作为语音翻译系统的输入输出。Mel谱图与语谱图相比能在占用更少存储空间的基础上更清晰地表达语音频率特性。(2)Mel谱图输出后通过逆梅尔滤波器组,经过改进的Griffin-Lim算法拟合语音信号相位,最后通过去加重提升信噪比,实现从Mel谱图到语音波形的转化。实验证明该改进的声码器设计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3)结合俄汉语音发音特点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特性,提出LSTM-BLSTM的模型架构。将俄语Mel谱图作为输入,编码成固定维度向量,解码为Mel谱图输出,实现语音翻译过程。并通过改进注意力机制和损失函数选择,优化了LSTM-BLSTM模型的翻译效果。(4)采集49小时军事领域俄汉双语语音语料,设计构建俄汉语音双语平行语料库。以Sequence-to-Sequence模型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俄汉军事语音翻译原型系统,设计交互式界面。在语料库和原型系统设计完成基础上,对俄汉语音翻译效果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虽然该系统翻译准确度较传统的级联式语音翻译系统仍有不足,但该模型具有翻译速度更快、翻译语音质量良好、短句翻译效果较好等优点。
詹展[8](2019)在《离线语音翻译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语言差异一直是全球化、国际旅行之间的一道语言鸿沟,给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严重障碍。语音翻译作为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打破语言壁垒,提高各国人们之间的沟通能力。语音翻译技术涵盖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语音合成三大技术。论文主要以语音识别技术和机器翻译技术为研究对象,实现离线语音翻译。传统的语音识别是以高斯混合模型与隐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GMM-HMM)进行声学建模,该模型成熟且稳定性高。但是GMM模型是一种浅层模型,对大规模语料数据集的建模能力很难有所提升。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深度神经网络(DNN)利用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对复杂数据有更加强大的学习和建模能力。论文对GMM-HMM、DNN-HMM两种声学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并搭建离线语音识别系统;同时对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进行研究,最后与语音识别系统相结合,实现了一个中英离线语音翻译系统;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对语音识别的各个模块进行独立研究。其中主要研究对象有语音信号预处理,声学特征提取,声学、语言模型以及解码等相关技术。(2)对语音识别的鲁棒性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语音抗噪技术。利用小波变换对非平稳语音信号处理时具有多分辨率的良好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的小波阈值去噪语音增强算法。通过相应的去噪实验,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以此来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3)分析了GMM模型与DNN的结构与训练方式,对声学建模进行研究。先以GMM-HMM作为语音识别的基线系统,依次以单音素和三音素为声学单元建模;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DNN-HMM声学模型,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种模型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NN模型优于GMM模型,在音素错误率和词错误率上下降了5.66%和3.48%。最后搭建了离线语音识别系统,并且测试了识别效果。(4)研究了采用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声学特征和Mel滤波器组(Fbank)声学特征分别作为训练DNN模型的输入数据,通过训练建立相应的DNN-HMM声学模型,并比较两种特征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bank特征更适合DNN模型的训练。同时对Fbank声学特征的滤波器组数目进行了探索,通过改变滤波器组数目,研究其对识别结果的影响。(5)最后对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文本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翻译所需模型,结合离线语音识别系统完成最终离线语音翻译。
刘磊[9](2019)在《通导技术进步与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变迁(1978-2008) ——以大连海事大学及其前身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78-2008三十年间通导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所引发的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变迁问题为对象;旨在从通导技术发展的角度研究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的变迁,又从科技哲学、教育史的角度考察通导技术,尝试在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中揭示通导技术与高等航海技术教育变迁的关系;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查找和调取文献来获得有关资料,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题目进行综合研究;力图为揭示通导技术与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参照,使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能够更好的立足当下的通导技术实际情况务实笃行、面向未来船舶通导技术的发展趋势谋划先行。本文以1994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来将1978-2008这30年间通导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断代,并对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并延续至今不断发展创新的航海领域的通导技术进行了梳理,同时对高等航海技术教育的变化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30年通导技术进步与高等航海技术教育变迁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事实分析。本文认为:一方面,通导技术的发展通过其在航海领域的应用,影响着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内容,且往往决定其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我国航海领域通导技术自主发展依赖于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事业的进步。
王百娣[10](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二、汉语信息处理的三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信息处理的三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研究中的“概念”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语言“概念”研究溯源 |
3. 语言哲学视角下的“概念”研究 |
3.1 逻辑分析对“概念”的研究 |
3.2 概念分析对“概念”的研究 |
4. 语言学视角下的 “概念”研究 |
4.1 CD理论的“概念”研究 |
4.2 HNC理论的“概念”研究 |
5. 结语 |
(3)我国非通用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我国非通用语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传统业态占比极高 |
1.语言翻译。 |
2.语言培训(或称语言教育)。 |
3.语言出版。 |
(二)发展水平:不同语种产业成熟度相差悬殊 |
1.朝鲜语。 |
2.东盟10国语言。 |
3.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 |
4.中东欧16国(8)语言。 |
二、我国非通用语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供需衔接性差 |
(二)基础建设滞后 |
1.语言标准缺失。 |
2.语料数据匮乏。 |
(三)整体规划缺失 |
三、对策与建议 |
(一)全面调研产业人才供需 |
(二)加快语言基础设施建设 |
(三)将非通用语产业规划纳入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大局 |
结语 |
(4)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时代境遇之必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初启 |
1.1.2 治理转型之诉求:面向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趋向 |
1.1.3 研究问题之提出:如何善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
1.1.4 研究意义之阐发:描绘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智治图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回顾 |
1.2.2 国内研究回顾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知识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认识人工智能:一项正在“挑战人”的新兴技术 |
2.1.2 政府治理模式:理念、结构和方式 |
2.2 典型范式 |
2.2.1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具体释义 |
2.2.2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关系辨析 |
2.3 理论源流 |
2.3.1 汲取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养分 |
2.3.2 审视技术治理理论的合理面向 |
2.3.3 数字治理理论催生的智慧政府 |
2.3.4 现代系统管理理论的理论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理路 |
3.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
3.1.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关联 |
3.1.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客观基础 |
3.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 |
3.2.1 以“数据”促“善治”的数据驱动逻辑 |
3.2.2 以“算法”谋“善治”的算法主导逻辑 |
3.2.3 从“链接”到“互嵌”的智能融合逻辑 |
3.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价值逻辑 |
3.3.1 公平与公正——应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人 |
3.3.2 安全与隐私——应确保安全可靠、尊重隐私 |
3.3.3 开放与包容——应实现开放参与、人人赋能 |
3.3.4 透明与责任——应实现易于理解、透明负责 |
3.4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逻辑 |
3.4.1 由传统扩张型政府走向收缩型政府 |
3.4.2 由传统封闭型政府走向开放型政府 |
3.4.3 由传统粗放型政府走向精细化政府 |
3.4.4 由传统电子化政府走向智能化政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运作机理 |
4.1 技术与结构的互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结构 |
4.1.1 技术的原始吸纳:治理绩效需求催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 |
4.1.2 技术与组织互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政府组织形态变革 |
4.1.3 政府的自我重塑:政府组织形态变革引致治理模式转型 |
4.2 渗透·传导·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微观机制 |
4.2.1 渗透:人工智能引致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
4.2.2 传导:人工智能带来政府治理结构调整 |
4.2.3 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
4.3 理念·结构·方式: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具体维度 |
4.3.1 思维理念的更新:智慧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核心理念 |
4.3.2 治理结构的重塑:多元协同成为政府治理的关系结构 |
4.3.3 治理方式的转换:智能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行动特征 |
4.4 以“善智”促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现进路 |
4.4.1 “善智”引入之必要: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的双重面相 |
4.4.2 “善智”之多维解读:基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 |
4.4.3 以“善智”实现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关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践审视 |
5.1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客观挑战 |
5.1.1 人工智能场景下公共行政的责任困境 |
5.1.2 人工智能挑战公共管理者的传统角色 |
5.1.3 人工智能对传统公共行政文化的挑战 |
5.2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技术风险 |
5.2.1 安全失序 |
5.2.2 公平丧失 |
5.2.3 隐私泄露 |
5.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 |
5.3.1 智能化治理的中国场景:浙江、广东和上海实践 |
5.3.2 智能化治理的世界经验:美国、“英国—欧盟”和韩国 |
5.3.3 国内外智能化治理实践的实践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行动策略 |
6.1 认识更新:提升对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理性认知 |
6.1.1 意识层面:重视人工智能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影响 |
6.1.2 知识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的宣传讲解 |
6.1.3 行为层面:打造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组织内文化 |
6.2 技术治理:构建确保人工智能向善的完备治理体系 |
6.2.1 技术治理行动者的协同: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主体生态 |
6.2.2 技术治理内容的全覆盖:聚焦人工智能治理的要素层次 |
6.2.3 技术适用情景的精准化:开发面向政府场景的人工智能 |
6.3 制度跟进:健全政府治理运用人工智能的制度规则 |
6.3.1 完善面向智能行政场景的制度法规 |
6.3.2 建立起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通规则 |
6.3.3 建构智能场景下技术责任应对体系 |
6.4 机制创新:完善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实践机制 |
6.4.1 建立起人工智能的专业机构和领导体系 |
6.4.2 建立起专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 |
6.4.3 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科学评估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
7.1 研究结语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5)模拟汉英交传中的冗余及对策分析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上海制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任务简介 |
1.1 任务来源 |
1.2 任务描述 |
1.3 任务进度规划 |
第二章 翻译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背景资料准备 |
2.1.2 相关理论文献准备 |
2.1.3 文本特征分析 |
2.1.4 术语表制作 |
2.2 译中过程 |
2.2.1 初译阶段 |
2.2.2 改译阶段 |
2.3 译后总结 |
第三章 模拟交传中的冗余问题 |
3.1 文化差异造成的冗余 |
3.1.1 中国特色词汇的使用 |
3.1.2 习语的使用 |
3.2 语义分析产生的冗余 |
3.2.1 同一词项的复现 |
3.2.2 近义词项的复现 |
3.2.3 重复指称 |
3.3 信息累赘造成的冗余 |
3.3.1 填充词的冗余 |
3.3.2 句内信息未整合 |
第四章 模拟交传中冗余问题的对策分析 |
4.1 文化差异造成冗余的对策分析 |
4.1.1 增译法 |
4.1.2 意译法 |
4.2 语义分析产生冗余的对策分析 |
4.2.1 省译法 |
4.2.2 缩译法 |
4.2.3 替代法 |
4.3 信息累赘造成冗余的对策分析 |
4.3.1 删减法 |
4.3.2 重组法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
5.2 翻译实践的局限及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术语表 |
附录四 评分表 |
致谢 |
(6)G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XBRL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
2.2.1 管理会计信息化基本特征 |
2.2.2 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
2.3 XBRL概述 |
2.3.1 XBRL技术原理 |
2.3.2 XBRL应用范围 |
2.3.3 XBRL在我国应用现状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信息论 |
2.4.2 流程再造论 |
2.4.3 财务信息元素论 |
2.4.4 市场有效论 |
3.G公司发展现状简介 |
3.1 G公司简介 |
3.2 G公司XBRL应用现状 |
3.2.1 G公司XBRL网络财务报告编制方式概述 |
3.2.2 G公司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现状简介 |
3.3 G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简介 |
3.3.1 G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基础 |
3.3.2 G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现状 |
4.G 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XBRL的应用研究 |
4.1 XBRL技术下管理会计所需数据质量分析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案例选取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模型设计 |
4.1.5 实验结果分析 |
4.1.6 相关结论 |
4.2 XBRL应用下管理会计职能优化分析 |
4.2.1 XBRL应用下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
4.2.2 XBRL应用下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
4.2.3 XBRL应用下投资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
4.3 XBRL应用下管理会计信息实用性分析 |
4.3.1 相关信息时效性分析 |
4.3.2 相关信息监管性分析 |
4.3.3 相关信息真实性分析 |
4.3.4 相关信息可比性分析 |
4.4 XBRL应用下管理会计相关内容重构分析 |
4.4.1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构分析 |
4.4.2 管理会计报告编制方式重构分析 |
5.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XBRL应用优化策略分析 |
5.1 进一步提高XBRL应用质量的相关建议 |
5.1.1 完善XBRL技术分类标准 |
5.1.2 组织管理会计人员进行XBRL应用培训 |
5.1.3 解决XBRL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
5.2 充分发掘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XBRL的应用价值 |
5.2.1 组建同行业竞争对手动态监控系统 |
5.2.2 拓展XBRL在绩效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 |
5.2.3 推广XBRL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Seq2Seq模型的俄汉军事语音翻译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研究意义 |
1.1.3 工程实践意义 |
1.1.4 军事应用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语音翻译技术的发展综述 |
1.2.2 Sequence-to-Sequence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语音翻译技术分析 |
2.1 级联式语音翻译系统 |
2.1.1 级联式语音翻译系统框架 |
2.1.2 语音识别 |
2.1.3 机器翻译 |
2.1.4 语音合成 |
2.2 Sequence-to-Sequence模型 |
2.2.1 Encoder-Decoder框架 |
2.2.2 Sequence-to-Sequence模型 |
2.3 端到端的语音翻译 |
2.3.1 语谱图 |
2.3.2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el谱图的语音信号特征表示 |
3.1 俄汉语音发音差异分析 |
3.1.1 元音辅音发音的差异性 |
3.1.2 音节差异 |
3.1.3 重音、声调差异 |
3.2 语音信号预处理 |
3.2.1 预加重 |
3.2.2 分帧加窗 |
3.3 Mel谱图生成 |
3.3.1 傅里叶变换 |
3.3.2 Mel滤波器组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Griffin-Lim算法的声码器设计 |
4.1 Mel谱图转换幅度谱 |
4.2 改进Griffin-Lim波形重建算法 |
4.2.1 Griffin_Lim算法 |
4.2.2 改进的Griffin_Lim算法 |
4.3 去加重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eq2Seq语音翻译模型架构 |
5.1 Seq2Seq语音翻译模型 |
5.2 编码和解码模块 |
5.2.1 LSTM的前向传播 |
5.2.2 BLSTM及其反向传播 |
5.3 模型优化 |
5.3.1 注意力机制 |
5.3.2 损失函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俄汉军事语音翻译原型系统设计 |
6.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6.1.1 系统需求和功能 |
6.1.2 系统开发环境 |
6.1.3 系统框架设计 |
6.2 实验语料准备 |
6.2.1 语料基本情况 |
6.2.2 语料三级编码存储方法 |
6.3 系统详细设计 |
6.3.1 系统交互式界面设计 |
6.3.2 模型训练模块参数设置 |
6.3.3 语音翻译模块 |
6.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6.4.1 实验设计 |
6.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前景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离线语音翻译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语音翻译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语音翻译技术的构成 |
1.3.1 语音识别技术 |
1.3.2 机器翻译技术 |
1.3.3 语音合成技术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离线语音翻译相关基础知识 |
2.1 语音识别基本原理 |
2.2 语音识别系统基本构成 |
2.2.1 语音信号预处理 |
2.2.2 特征参数提取 |
2.2.3 声学模型 |
2.2.4 语言模型 |
2.2.5 解码器 |
2.3 统计机器翻译理论基础 |
2.4 统计机器翻译系统构成 |
2.5 离线语音翻译特点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 |
3.1 小波变换的数学描述 |
3.2 小波去噪基本原理 |
3.3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 |
3.4 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去噪分析 |
3.4.1 传统阈值函数 |
3.4.2 改进的阈值函数 |
3.4.3 确定阈值和分解层数 |
3.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1 去噪效果评价指标 |
3.5.2 测试信号实验仿真 |
3.5.3 语音信号去噪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NN-HMM声学建模的离线语音识别 |
4.1 深度神经网络理论 |
4.1.1 神经元 |
4.1.2 深度学习的训练方法 |
4.1.3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
4.2 基于DNN-HMM声学建模 |
4.2.1 GMM与 DNN比较 |
4.2.2 DNN与 HMM结合原理 |
4.3 Kaldi语音识别系统 |
4.3.1 Kaldi简介 |
4.3.2 系统搭建 |
4.4 数据准备 |
4.4.1 语料数据集及评价标准 |
4.4.2 准备过程 |
4.5 实验步骤 |
4.5.1 语言模型训练 |
4.5.2 DNN-HMM声学模型训练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1 实验结果 |
4.6.2 实验分析 |
4.7 离线语音识别系统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线语音翻译的研究与实现 |
5.1 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 |
5.1.1 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模型 |
5.1.2 翻译系统各子模型训练流程 |
5.1.3 各子模型获取生成 |
5.2 评测指标 |
5.3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3.1 实验语料与环境 |
5.3.2 离线语音翻译系统实现 |
5.3.3 系统测试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不足和后续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通导技术进步与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变迁(1978-2008) ——以大连海事大学及其前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影响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变迁的通导技术进步 |
2.1 信息时代信息处理技术推动航海领域通导技术的进步(1978-1994) |
2.1.1 通讯技术进步改良了航海数据的通信方式 |
2.1.2 导航技术信息化改善了航海导航设备的使用性能 |
2.2 数字时代数控技术带动了航海领域通导技术的进步(1994-2008) |
2.2.1 卫星通讯技术优化了航海多媒体通信渠道 |
2.2.2 数控技术实现了导航设备的系统集成 |
第三章 信息时代通导技术对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
3.1 对航海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
3.2 对航海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 |
3.2.1 教学内容的变化 |
3.2.2 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变化 |
3.3 对航海技术人才培养基本方式的影响 |
3.3.1 教学管理机构的整合 |
3.3.2 学科专业的调整 |
1.受通导技术进步影响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 |
2.受通导技术进步影响的本科专业改革 |
第四章 信息时代通导技术对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科技创新机制的影响 |
4.1 对航海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4.2 对海事院校科研体制的影响 |
4.2.1.航海技术研究所研究方向的调整 |
4.2.2.通导技术相关的实验室整合 |
4.3 对海事院校科研管理政策的影响 |
第五章 数字时代通导技术对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
5.1 对航海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
5.2 对航海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 |
5.2.1 教学内容的变化 |
5.2.2 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变化 |
5.3 对航海技术人才培养基本方式的影响 |
5.3.1 教学机构的整合 |
5.3.2 学科专业的调整 |
第六章 数字时代通导技术对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科技创新机制的影响 |
6.1 对航海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6.2 对海事院校科研体制的影响 |
6.2.1 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我国船舶导航技术自主化 |
6.2.2 航海动态仿真和控制实验基地建设与我国电子海图系统自主化 |
6.2.3 交通安全与通信技术实验基地建设与我国北斗系统的海上应用 |
6.3 对海事院校科研管理政策的影响 |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汉语信息处理的三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实时网络汉语教学课堂练习调查研究[D]. 高吉婷.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2]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研究中的“概念”考辨[J]. 张克亮,郭望皓. 当代外语研究, 2020(06)
- [3]我国非通用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董希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4]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D]. 王张华. 湘潭大学, 2020(10)
- [5]模拟汉英交传中的冗余及对策分析实践报告 ——以纪录片《上海制造》为例[D]. 吕姗珊.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6]G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XBRL的应用研究[D]. 苏健一.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7]基于Seq2Seq模型的俄汉军事语音翻译关键问题研究[D]. 杨政.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8]离线语音翻译技术[D]. 詹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通导技术进步与我国高等航海技术教育变迁(1978-2008) ——以大连海事大学及其前身为例[D]. 刘磊.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10]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