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关于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琴[1](2005)在《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茧丝绸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优势产业,包括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加工和出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有近2000万农户从事蚕茧生产,茧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我国茧丝产量的70%用于出口,占国际市场总份额达80%以上,丝绸年出口创汇近50亿美元。茧丝绸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能够带动一个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尤其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入世以后,从农业生产领域看,我国茧丝绸业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茧丝绸业经历大起大落,目前该行业成为我国改革滞缓、问题最多、管理体制最复杂的行业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农产品取消价格管制和放开流通渠道之后,蚕茧仍然是政府实行价格管制的极少数农产品之一。蚕茧价格问题关系到茧丝绸业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是影响茧丝绸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相比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管制,中国转型时期的蚕茧价格管制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中国转型时期的蚕茧价格管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以中国蚕茧价格管制为选题,共由八章组成。在综述了农产品价格管制理论与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蚕茧产品及其市场特征,研究了中国蚕茧价格与流通体制的变迁和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应,比较了中外茧丝价格与流通体制,得到以下创新结论: 1.转型时期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的实质是行政垄断,蚕茧市场是一个行政垄断下的买方垄断市场。运用市场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买方垄断与其它市场结构的效率比较,在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论证了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率损失与利益分配不公;在蚕茧(原料)市场买方垄断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外贸体制改革,中国丝绸企业在国际丝绸(产品)市场的卖方地位由卖方垄断逐渐向寡头垄断及完全竞争演变,甚至面临着丝绸进口国的买方垄断,从而认为市场组合演变是丝绸企业与政府共同维持蚕茧价格管制的根源。
胡丹婷[2](2008)在《治理结构的选择与稳定 ——基于蚕茧交易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治理(governance)就是构建秩序,目的是解决潜在冲突以实现共同利益。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是指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交易得以有效实现。研究治理结构,其实就是研究交易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对其中的混合治理,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在进一步深入。本文旨在对治理结构理论进行系统化,研究混合治理的内在稳定机制,以加深对复杂经济组织的理解。通过选择蚕茧交易来进行经验研究,深入混合治理的理论研究,拓展治理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假设人是理性有限的并且是机会主义的,交易就需要治理。通过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三个维度来分析交易的属性,选择与交易属性相匹配的治理结构,以提高交易的效率,实现一阶节约,这是交易的事前治理。市场治理、混合治理、科层治理分别适用于不同属性的交易。现实中,治理结构的选择有其内在规律。混合治理受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将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治理有可能滑向市场治理或科层治理。通过重复交易和可信承诺,混合治理可以得到稳定。交易双方为稳定治理结构采取的措施,是交易的事后治理。由于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不合理,中国蚕茧交易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蚕茧的供需平衡难以达成,蚕茧市场行情波动频繁而且波动幅度很大,市场上蚕茧求售无门和争相抢购的现象交替出现,带来茧丝绸行业的波动,甚至损害茧丝绸产业的发展。蚕茧交易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买方垄断造成卖方(农户)利益损失;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外部性带来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等。蚕茧大战是在蚕茧交易国家垄断的市场治理下爆发的,典型特征是多头抬价抢购,政府介入利益冲突。蚕茧大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根源是蚕茧交易治理结构与其交易属性的不适应。蚕茧交易频率高,买方和卖方都涉及大量的专用资产;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蚕茧交易的不确定性很高。通过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和计算分析说明:①蚕茧交易的市场治理是低效率的,因为蚕茧交易的完全竞争市场无可避免地会走向政府规制下的买方垄断市场——低效率的市场治理;②在蚕业生产是农业生产,缫丝生产是工业生产的条件下,蚕业生产和缫丝生产的一体化没有存在空间,即缫丝生产和蚕业生产这两个生产环节之间不可能实现科层治理。③就交易属性来分析,蚕茧交易属性与混合治理是相匹配的,或者说,蚕茧交易混合治理比之于市场治理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在蚕茧交易买方垄断和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混合治理。因此政府不能维护公司的垄断地位,但同时对蚕茧交易又要有一定的规制。通过对日本、印度、巴西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日本蚕茧交易经历了市场治理、混合治理和三方治理,巴西实行混合治理,印度实行政府规制下的市场拍卖,蚕茧交易不存在科层治理。蚕茧交易混合治理是有效的,可以创造合作剩余。在混合治理稳定的条件下,蚕茧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能够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上。蚕农的收益增加,情绪稳定,对产业前景乐观。公司经营利润大大提高,原因是高质量的蚕茧降低了缫丝生产过程中的物耗、能耗,提高了工效,产出了高品位的生丝;同时,优质产品有利于公司创立品牌,在业界建立良好形象。不管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经营得好的地方,蚕茧质量、缫丝厂利润和蚕农的收益都大大高于蚕茧交易市场治理下的业绩。由于经营规模的不对等,蚕茧交易混合治理必然由公司构建和运行,公司守信在先是稳定的先决条件。在合同是“附合合同”并且是不完全的情况下,公司拟定的合同被农户充分理解和接受,让合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混合治理稳定的基础。公司构建的管理体系,在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起着甄别农户机会主义的作用。公司还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感情投资”等措施提高农户对公司的认同度,提高农户合作的概率。通过“以牙还牙”的重复博弈,合同户与公司的合作将越来越稳定。公司和农户专用资产的增加,将增加混合治理的稳定性。公司承诺保护价的作用,一是阻止农户退出交易,二是防止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蚕茧交易混合治理创造了合作剩余,公司对农户的超额支付,本质上是与农户分享合作剩余,目的是稳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以获取最大利润——基于长期的利润最大化。
国家经贸委[3](2002)在《关于发布《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茧丝绸行业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王玄瑜[4](2011)在《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茧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蚕茧产业生产规模和蚕茧产量不断增加,主导着世界蚕丝产业的发展。蚕茧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千万农民的增收致富,也为工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是,蚕茧产业传统生产经营方式越来越表现出市场的不适应,蚕茧产业生产和经营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造成蚕茧产业市场绩效低下,严重制约着蚕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单靠技术手段已经很难全面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蚕茧产业组织作为蚕茧产业运行的有效载体,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的蚕茧产业进行分析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以产业组织理论和经济学及管理学为基础,运用SCP分析框架,对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探究合理生产规模、区域布局、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和行业管理建议,为我国蚕茧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全文共分蚕茧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产业的基本特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政策六大部分,各部分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具体包括:(1)中国蚕茧产业组织理论基础。本部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范式SCP框架进行介绍分析。这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理论基点。(2)中国蚕茧产业的基本特性与发展历程。本部分在界定蚕茧产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对象仅限于具有农产品属性的蚕茧产品,分析蚕茧产业特征与生产经营的风险性,梳理我国茧丝绸行业特别是蚕茧产业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我国茧丝绸产业发展状况。这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起点。(3)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本部分主要研究目前我国蚕茧产业的养蚕业、蚕茧收烘业、销售业的市场结构,分析蚕茧产业的区域布局、生产集中度、规模经济、市场流通等基本问题。(4)中国蚕茧产业市场行为的分析。本部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蚕茧产业养蚕户、蚕茧收烘企业的市场行为,研究揭示目前我国蚕茧产业市场主体的行为机理及其特性,剖析市场行为产生的原因。(5)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本部分研究我国目前蚕茧产业养蚕业、蚕茧收烘企业的市场绩效,建立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我国蚕茧产业利润较低、蚕农增收困难的原因,构建我国蚕茧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模式。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核心和重点。(6)中国蚕茧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管理。在对我国目前蚕茧产业组织政策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蚕茧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我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政策与建议;并根据我国蚕茧产业的行业管理状况,提出完善行业管理的措施建议。产业组织政策和行业管理是优化中国蚕茧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本文的主要结论可概括为:(1)中国蚕茧产业是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比较效益高,生产技术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目前我国鲜茧生产的小规模、大群体的组织特征,由此形成了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而鲜茧收购市场呈现局部区域垄断性特点,从而影响蚕茧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3)蚕茧产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趋向提高,但仍很低,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要求,导致产业资源利用率低下。(4)蚕茧产业市场绩效低下,人工成本、蚕茧价格、收烘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产业链长度是主要影响因素。(5)蚕茧产品具有同质性,很难形成产品差异。通过建立品牌、规范生产方式和原产地认证等途径逐步形成产品差异,可以取得更高的产业经济效益。(6)蚕茧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都很低,随着蚕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其进入和退出壁垒会不断提高,其中行政壁垒是阻碍其进入和退出的重要因素。(7)通过蚕茧产业组织间的横向联合、纵向联合、并购行为,整合营销渠道,建设一体化的营销渠道,平衡各参与者的利益分配,使各参与主体博弈的结果利于蚕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蚕茧产品的营销效率,增加蚕茧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培育大的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8)针对蚕茧产业行业自律性困难,蚕茧产业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现象,政府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培育和发展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是提高蚕茧产业乃至茧丝绸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王晓强[5](2019)在《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组织法作为内部行政法,在整个行政法体系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包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在内的诸多基础性理论命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虽然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基本政策要求,但是如何认识和推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仍然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具体而言,应包括: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为何需要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范围的划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位阶的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程度的判断,这些问题层层推进,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本文分析、探讨的逻辑框架与基本主题。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进行分析,即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分析探讨,前者主要从主体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行政机构进行类型化划分,后者则主要从行为角度对设置的范围进行界定,所谓行政机构设置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规格变更、名称变更等一系列行政组织行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源于传统的法律保留、制度性法律保留、行政组织法定主义等,但是又与其存在差别,其将法律、法规、规章一并纳入法定化的调整范围。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必要性。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总体上经历了萌芽、初创、发展、改革四个阶段,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存在法律、制度、理论等方面的问题。行政机构设置之所以要实现法定化,主要是因为我国行政机构设置领域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法定化的方式予以解决,规则是减少混乱、建立秩序的最有效方式,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是解决行政机构设置随意化、碎片化、行政化、同质化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在理论方面的原因则主要基于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的要求、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以及法规范所具有的一致性、稳定性、权威性等法的一般性特征。第三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进行分析。着重就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实现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尽可能详尽、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控制机制以及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控制等制度和措施,都对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四章,主要划分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即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需要法规范依据,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则不需要法规范依据。重要性理论应作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划分的理论依据,其在法定化范围的判断上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行政机构实施行政职责范围的不同,所有的行政机构可以划分为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业务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内设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派出机构四种类型;内设机构可以根据机构功能、结构的不同,再划分为业务、事务、辅助、监督机构及行政职位五种,并以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影响为标准,将业务类行政机构的全部设置行为纳入法定化范围,其他行政机构的设置行为则排除在法定化范围之外。第五章,主要确定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确定应当参照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行政处罚事项等的设定,对划入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事项分别予以分析,尝试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建立多元多级的法规范体系;而法定化程度的判断,则认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意味着行政机构设置的过程需要尽可能实现法定化,因而将行政机构设置领域的法规范分为程序方面的要素与其他方面的要素,具体包括提案、方案的编制、审核、决定、备案、监督等程序要素和机构设置的规则要素、结构要素、设置的形式要素等,并且从准则性与单行性法规范并行、明确机构设置的程序要素、数字化表达三方面来增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
郑春勇[6](2012)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产业转移,是当前国内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也是一个为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的核心旨趣在于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政府在国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总结其规律性,探讨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建议。自建国伊始,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现象就一直存在。比较典型的是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和转轨时期的“东锭西移”。这两次区域产业转移,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政府干预的方式不同,但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效果不甚理想。而当前国内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与以前的区域产业转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为,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在逐步转型,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在付诸实践,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破解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等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着手的重点工作。但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形势来看,我国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制造业再造和产业回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开始凸显,不仅发达国家争相到印度、越南等国进行投资,就连我国沿海省市的产业也纷纷向这些地区转移。由此导致我国陷入了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总量减少、中西部地区可能错失发展机遇的困境。就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而言,呈现出北上、西进和区域整合的基本态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产业转移,并采取了不少干预措施。在中央政府层面,从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相关举措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立体式干预特点。同时,在干预方式上,注重树立典型;在干预手段上,偏重政策引导;在领域选择上,突出国计民生重点行业和特殊领域;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在方向顺序上,从东到西,中部试验、西部推行,中西并举。此外,在中央政府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策传导路径的差异还形成了三种作用机制,大致为:中央政府——央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在地方政府层面,产业转出地政府、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表现区别较大,即使同为转出地或同为承接地,政府介入产业转移的力度也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四种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主动调整、被动适应、积极引进、消极承接。其中,前两种是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后两种是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但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又是在动态变化的。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会相互转化,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也会相互转化,甚至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会转化成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政府干预对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政府推动本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做法。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应该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促进部际协作、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强省部合作、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该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同时,要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还应该适当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胡兴明[7](2013)在《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代表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蚕桑产业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特征。蚕桑产业转移不仅仅为丝绸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原料,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蚕桑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面对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加快,蚕桑产业转移可能只是东部农业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因此该研究对完善农业产业转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1.国际蚕桑产业转移与发展经验研究。在介绍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国际蚕桑产业转移背景与过程的基础上,对承接蚕桑产业转移较成功的印度、巴西进行了分析。日本蚕桑产业向外转移反映了经济发展与蚕桑发展相背,巴西的成功得益于其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一体化经营模式,印度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对蚕桑产业的扶持政策,而日本蚕桑产业的早期发展也与产业政策支持紧密相联。2.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分析工业产业转移和国际蚕桑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蚕桑产业特点,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用于分析蚕桑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通过东西部地区土地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自然禀赋使得西部蚕区拥有比东部蚕区更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西部蚕区获得了比较优势承接了蚕桑产业转移,因而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政府从政策和项目资金等方面为蚕桑产业转移起到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东部蚕区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也是蚕桑产业转移的原因,工业化对环境的改变客观上加剧了蚕桑产业的转移。3.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分析。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的影响不仅仅是总量和区域产量的变化,蚕桑产业转移前后产量波动的研究结果说明,蚕桑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蚕茧产量波动的幅度。蚕茧产量变化对市场的变化更加迅速,产业转移更有利于产业的稳定发展。蚕桑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促使西部出现了以“广西模式”为代表的更加市场化的蚕茧收购模式,而且迫使东部蚕区的蚕茧生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形成了新的蚕桑经营模式。4.蚕桑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对我国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蚕桑产业转移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转移前提高,西部蚕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转移过程中不断提高。根据蚕桑产业集聚指标分析结果,蚕桑产业转移后出现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集聚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对象上的创新。产业转移的研究对象一般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类,对农业类的产业转移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蚕桑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在涉及蚕桑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蚕桑产业转移的结果,对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简单和零碎。本研究在构建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角度,对蚕桑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全国蚕桑产业转移前后和转移过程中各蚕区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蚕桑产业转移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杨和荣[8](2005)在《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茧丝绸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功勋产业”,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国涉及种桑养蚕农民达2000多万户,拥有丝绸工人100多万,丝绸产品的70%以上用于出口,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量的70%,蚕茧和生丝出口占世界的8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茧丝绸业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波动很大,每次起伏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近几年,印度、巴西、泰国、越南等国家茧丝绸业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对我国茧丝绸业在世界处于主导地位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茧丝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1.茧丝绸业发展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回顾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国家强盛、社会安定茧丝绸业就兴旺发达,国家衰落茧丝绸业必遭重创。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国家强盛,茧丝绸业空前繁荣、业绩辉煌;清朝末期,国家衰落,茧丝绸业日渐萎缩,茧丝绸生产中心地位由日本取代,结束了我国茧丝绸业数千年领先于世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茧丝绸业快速发展,自1970年至今,我国茧丝生产又恢复到世界第一。 2.茧丝绸行业产业链长,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茧丝绸业,包括育桑苗、种桑、育蚕种、养蚕、收烘、缫丝、织造、精炼、印染、制成品加工、丝绸流通贸易等20多个环节,产业链相当长,跨越一、二、三产业。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3.管理体制不顺是产生茧丝绸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茧丝绸管理体制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蚕茧生产、丝绸生产、内外销和蚕茧收购,分归农业部、纺织部、商业部、外经贸部负责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容易出现只顾各自部门的利益,不顾全局利益,政出多门、管理分散和工作效率低下,以致出现宏观失控,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4.要避免茧丝绸行业大起大落,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茧丝绸行业运行都带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周期性波动振幅与宏观调控有关。没有宏观调控,就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如1995年蚕茧产量达1520万担,达历史最高峰。但到1996年骤然跌入谷底,产量为860万担,减产43.4%。针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外向型茧丝绸行业的冲击,国家采用了厂丝储备等宏观调控手段,有效遏制了茧丝绸行业下滑。 5.技术进步是推动茧丝绸业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桑树各种载培方法的成功,特别是嫁接桑的出现,促进了桑蚕业的优质高产。缫丝车从手摇到脚踏,型板印花取代手工描绘等等,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进步使我国茧丝绸业数千年领先于世界。但目前我国丝绸加工技术落后于意大利和法国等,我国丝绸产品价格只是意大利和法国的1/6。因
周金钱[9](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蚕业(Ⅳ)——蚕业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蚕业管理体制总体比较稳定,仅在1996~2003年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改革中,有14个市、县机构发生了变化。从2000年开始,国有事业性质的蚕种场陆续进行改制,到2005年全省60%以上改为民营为主的生产企业。蚕种的市场与价格逐步建立了依法、有序市场的产销管理体制,并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蚕种储备制度。
祁广军[10](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关于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关于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结构 |
2 农产品价格管制:理论与政策 |
2.1 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管制的目的和理由 |
2.2 农产品价格管制的理论模型 |
2.3 各国的农产品价格管制政策 |
3 蚕茧产品及其市场特征 |
3.1 蚕茧及其所在行业特征 |
3.2 蚕茧的供求及流通特征 |
3.3 市场类型与蚕茧产量和价格决定 |
3.4 不同市场类型的效率比较 |
4 蚕茧价格管制与流通体制变迁 |
4.1 蚕茧价格管制制度变迁 |
4.2 蚕茧流通体制变迁 |
4.3 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变迁 |
4.4 蚕茧价格管制和流通体制变迁的原因 |
5 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应(一) |
5.1 蚕茧的管制价格水平 |
5.2 蚕茧价格管制与市场稳定性:短期影响 |
5.3 蚕茧价格管制与市场稳定性:长期影响 |
5.4 蚕茧价格管制与蚕业区域转移 |
6 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应(二) |
6.1 蚕茧价格管制与茧丝利益分配 |
6.2 蚕茧价格管制与市场组合演变 |
6.3 蚕茧管制壁垒与丝绸企业规模 |
7 国外茧丝价格与流通体制 |
7.1 日本蚕丝业的衰退和印度蚕丝业的兴起 |
7.2 日本的茧丝流通体制及其特点 |
7.3 印度的茧丝流通体制及其特点 |
7.4 中、日、印茧丝价格和流通体制的比较 |
8 结论与启示 |
8.1 基本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政策启示 |
8.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9 参考文献 |
10 后记 |
(2)治理结构的选择与稳定 ——基于蚕茧交易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关于治理结构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户与公司交易的研究 |
1.2.3 关于蚕茧交易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安排 |
1.3.1 所用的理论 |
1.3.2 所用的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内容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2 治理结构的选择 |
2.1 交易的属性 |
2.1.1 人的行为与治理问题 |
2.1.2 交易 |
2.1.3 交易的维度 |
2.1.4 交易的种类 |
2.2 治理结构的选择 |
2.2.1 市场治理 |
2.2.2 三方治理 |
2.2.3 混合治理 |
2.2.4 科层治理 |
2.3 有效的治理结构 |
2.3.1 一阶节约 |
2.3.2 治理结构的特征 |
2.3.3 有效的治理结构 |
小结 |
3 治理结构的稳定 |
3.1 机会主义的动因 |
3.1.1 索取合作剩余 |
3.1.2 侵占可占用准租 |
3.2 重复交易下的稳定 |
3.2.1 单次交易的不稳定性 |
3.2.2 无限次重复交易的稳定性 |
3.2.3 有限次重复交易的稳定性 |
3.3 可信承诺下的稳定 |
3.3.1 可信承诺 |
3.3.2 可信承诺下的稳定 |
3.3.3 抵押模型 |
3.3.4 价格升水 |
小结 |
4 蚕茧交易的属性和市场失灵 |
4.1 蚕茧及其生产 |
4.1.1 蚕茧 |
4.1.2 蚕茧的种类和用途 |
4.1.3 蚕茧生产区域分布 |
4.2 蚕茧交易的属性 |
4.2.1 资产专用性 |
4.2.2 不确定性 |
4.2.3 交易频率 |
4.3 蚕茧交易的市场失灵 |
4.3.1 买方垄断 |
4.3.2 公共物品 |
4.3.3 外部性 |
4.3.4 信息不对称 |
4.4 案例分析:蚕茧大战 |
4.4.1 蚕茧大战状况描述 |
4.4.2 蚕茧大战特征分析 |
4.4.3 蚕茧大战原因分析 |
小结 |
5 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选择 |
5.1 市场治理 |
5.1.1 市场治理与自由交易 |
5.1.2 来自调查问卷的证据 |
5.1.3 一个看似成功的案例——广西的蚕茧交易 |
5.1.4 完全竞争市场的困境 |
5.2 科层治理 |
5.2.1 缫丝生产后向一体化 |
5.2.2 蚕业生产前向一体化 |
5.3 混合治理 |
5.3.1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产生 |
5.3.2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形式 |
5.3.3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绩效 |
小结 |
6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稳定 |
6.1 稳定的基础 |
6.1.1 公司守信在先 |
6.1.2 合同被充分理解和接受 |
6.1.3 合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6.2 重复交易下的稳定 |
6.2.1 管理体系的构建 |
6.2.2 认同度的提高 |
6.2.3 重复交易下的稳定 |
6.3 可信承诺下的稳定 |
6.3.1 专用资产 |
6.3.2 抵押 |
6.3.3 保护价 |
6.4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存在性的讨论 |
小结 |
7 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
7.1 日本 |
7.1.1 蚕丝业发展概况 |
7.1.2 蚕丝生产模式 |
7.1.3 政府对茧丝绸业的规制 |
7.1.4 蚕茧交易的治理结构 |
7.2 巴西 |
7.2.1 蚕丝业发展概况 |
7.2.2 蚕丝业生产模式 |
7.2.3 蚕茧交易的治理结构 |
7.3 印度 |
7.3.1 蚕丝业发展概况 |
7.3.2 蚕丝生产模式 |
7.3.3 政府对茧丝绸业的规制 |
7.3.4 蚕茧交易的治理结构 |
7.4 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7.4.1 制度环境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
7.4.2 国际比较:制度环境的影响 |
7.4.3 对中国的启示 |
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地调研简况 |
附录2:对蚕农的问卷调查 |
附录3:对蚕农、茧站、缫丝厂问卷调查总结 |
附录4:蚕茧保价收购合同 |
附录5:调研笔记——广东省始兴县金兴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致谢 |
(4)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
1.2.2 蚕茧产业组织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创新之处 |
1.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蚕茧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1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哈佛学派 |
2.1.3 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芝加哥学派 |
2.1.4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体系——SCP结构框架 |
2.2.1 市场结构 |
2.2.2 市场行为 |
2.2.3 市场绩效 |
2.2.4 产业组织政策 |
2.3 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
3 蚕茧产业基本特性与我国蚕茧产业发展历程 |
3.1 蚕茧产业基本特性 |
3.1.1 蚕茧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
3.1.2 蚕茧产品的属性 |
3.1.3 中国蚕茧产业特征 |
3.2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历程 |
3.2.1 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 年) |
3.2.2 飞跃发展阶段(1979-1994 年) |
3.2.3 下降调整阶段(1995-2000 年) |
3.2.4 恢复发展阶段(2001-至今) |
3.3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现状 |
3.3.1 中国蚕茧产业的总体情况 |
3.3.2 中国蚕茧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
3.3.3 中国蚕茧产业的国际地位 |
3.3.4 中国蚕茧产业的管理体制 |
3.3.5 中国蚕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4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4.1 中国养蚕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1 养蚕业的养殖规模分析 |
4.1.2 养蚕业的集中度分析 |
4.1.3 养蚕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4.1.4 养蚕业退出壁垒分析 |
4.1.5 养蚕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
4.2 中国蚕茧收烘加工业市场结构分析 |
4.2.1 鲜茧收烘加工业规模分析 |
4.2.2 蚕茧站的集中度分析 |
4.2.3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
4.2.4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产品差异分析 |
4.3 中国蚕茧营销业市场结构分析 |
4.3.1 鲜茧收烘站营销活动分析 |
4.3.2 养蚕户营销活动分析 |
4.3.3 蚕业合作社营销活动分析 |
4.3.4 茧贩营销活动分析 |
5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 中国养蚕户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1 养蚕户的市场行为特点及基础分析 |
5.1.2 养蚕户的价格行为分析 |
5.1.3 养蚕户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5.1.4 养蚕户的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5.1.5 养蚕户市场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5.2 中国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2.1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特点分析 |
5.2.2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5.2.3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5.2.4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5.3 中国蚕茧营销企业市场行为分析 |
5.3.1 蚕茧营销企业类型分析 |
5.3.2 蚕茧产品营销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5.3.3 蚕茧产品营销渠道及存在问题 |
5.3.4 蚕茧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趋势 |
6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6.1 中国养蚕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1 全国养蚕业的总收益、平均价格、总成本、净利润和利润率分析 |
6.1.2 主产省蚕茧价格、每亩桑园蚕茧的产量、产值、成本、净利润分析 |
6.1.3 全国每亩桑园的产值、成本、净利润分析 |
6.1.4 全国每亩地蚕茧收益与其他农产品比较分析 |
6.1.5 养蚕业技术进步绩效分析 |
6.2 中国鲜茧收烘加工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6.3 中国蚕茧产业市场绩效较低的原因分析 |
6.3.1 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养蚕业的生产模式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6.3.2 蚕茧产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
6.3.3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生产方式 |
6.3.4 蚕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
6.4 建立蚕茧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7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与行业管理 |
7.1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
7.1.1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现状 |
7.1.2 蚕茧产业现有产业政策分析 |
7.1.3 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目标 |
7.1.4 蚕茧产业政策的建立和完善 |
7.2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 |
7.2.1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的性质和职能 |
7.2.2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的需求分析 |
7.2.3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现状分析 |
7.2.4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发展和完善的原则 |
7.2.5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发展和完善的措施 |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5)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价值 |
(一)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的构建 |
(二)有利于发展我国行政组织法学理论 |
(三)有利于指导行政机构改革的实践 |
(四)有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
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结构与思路 |
第一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 |
第一节 静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
一、机构的内涵 |
二、行政机构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三、作为行政法学术语的行政机构 |
四、类型化的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动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
一、行政机构设置权及设置的外延 |
二、机构设置与职权配置的关系 |
三、机构设置与职位、编制设置的关系 |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变迁 |
一、行政组织法中的法律保留 |
二、法律保留不能承受之重 |
三、从法律保留原则到行政法定原则 |
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中法的内涵 |
第二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依据 |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依据 |
一、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 |
二、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 |
三、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 |
四、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 |
五、法规范的一般性特征 |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依据 |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状况 |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所面临的问题 |
三、个案分析:环境保护领域的行政机构设置 |
第三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 |
第一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状 |
一、美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
二、德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
三、日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
四、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
第二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基本经验 |
一、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 |
二、行政机构设置的规定应尽可能详尽 |
三、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 |
四、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
五、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限定 |
第四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 |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
一、从法律保留原则到制度性法律保留原则 |
二、法律保留范围的判断标准:从干涉、全面保留到重要性理论 |
三、重要性理论应为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
第二节 我国大部分行政机构设置非法定化 |
一、中央层面 |
二、地方层面 |
第三节 判断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时须考虑的因素 |
一、行政保留产生的影响 |
二、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的影响 |
三、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任务正确、有效实施产生的影响 |
四、行政机构设置行为本身产生的影响 |
第四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确定 |
一、区分行政决策机构与行政执行机构? |
二、业务类行政机构的设置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
三、行政机构的所有设置行为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
第五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程度 |
第一节 法律规范密度的双重性 |
一、区分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 |
二、法律规范密度在我国法律中的表现 |
三、法律规范密度确定的不同标准 |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 |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不同模式 |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的现状 |
三、如何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 |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
一、比较借鉴: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分析 |
二、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的现状 |
三、行政机构设置的内容要素 |
四、如何加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附件:行政组织法规范汇总目录(1949~1999) |
(6)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的研究 |
二、 国内的研究 |
三、 对相关研究的简单评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二、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三、 府际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及政府作用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产业转移:“三线”建设 |
一、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效 |
三、 “小三线”建设中的区域产业转移:以上海为例 |
四、 “三线”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反思 |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区域产业转移:“东锭西移” |
一、 “东锭西移”的概况 |
二、 “东锭西移”实施效益评估 |
三、 “东锭西移”的个案分析 |
四、 “东锭西移”中的政府表现及其评价 |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与动力 |
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转型 |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 |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
四、 破解产业同构难题的任务 |
五、 国际产业转移动向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特点与路线 |
一、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主体 |
二、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 |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 |
四、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
五、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路线 |
第四章 中央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依据 |
一、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
二、 加快区域产业转移进程 |
三、 减少产业转出的负面影响 |
四、 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 |
第二节 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举措 |
一、 国务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
二、 发改委: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三、 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和“万商西进”工程、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设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 |
四、 工信部:引导纺织产业转移、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举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
第三节 中央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
二、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三种作用机制 |
三、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效果分析 |
四、 影响中央政府干预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
五、 中央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转化 |
一、 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 |
二、 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积极引进与消极承接 |
三、 地方政府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典型案例分析:广东“双转移” |
一、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背景 |
二、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举措 |
三、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成效 |
四、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困境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地方政府干预的对内效果 |
二、 地方政府干预的外在效果 |
三、 地方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国外区域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典型经验 |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产业转移 |
一、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
三、 启示 |
第二节 意大利北方向南方的产业转移 |
一、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
三、 启示 |
第三节 韩国首都圈向地方的产业转移 |
一、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二、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
三、 启示 |
第七章 关于改善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作用的探讨 |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的总体分析 |
一、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距离的影响 |
二、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的影响 |
三、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领域的影响 |
四、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时机的影响 |
五、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效益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内部协调 |
一、 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 |
二、 促进部际协作 |
三、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
四、 加强省部合作 |
五、 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 |
第三节 政府介入区域产业转移的时机与限度 |
一、 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 |
二、 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 |
三、 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 |
四、 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 |
五、 把握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 |
(7)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蚕桑产业历史悠久 |
1.1.2 蚕桑产业“大而不强” |
1.1.3 蚕桑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 |
1.3.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4.5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转移理论 |
2.1.1 早期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1.2 当代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2.2.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研究 |
2.2.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研究 |
3 蚕桑生产特征与历史回顾 |
3.1 蚕桑生产及其特点 |
3.1.1 蚕桑生产 |
3.1.2 蚕桑生产的基础 |
3.1.3 蚕桑产业的特征 |
3.2 蚕桑产业发展历史 |
3.2.1 中国蚕桑产业的发展 |
3.2.2 国外蚕桑产业的发展 |
3.3 蚕桑产业转移 |
3.3.1 国际蚕桑产业变迁 |
3.3.2 国内蚕桑产业变迁 |
3.3.3 东桑西移 |
4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及其启示 |
4.1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
4.2 日本 |
4.2.1 蚕桑概况 |
4.2.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3 巴西 |
4.3.1 蚕桑概况 |
4.3.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4 印度 |
4.4.1 蚕桑概况 |
4.4.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5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启示 |
5 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 |
5.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 |
5.1.1 产业转移的分类 |
5.1.2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
5.2 自然禀赋因素 |
5.2.1 生产效率因素 |
5.2.2 成本因素的理论分析 |
5.2.3 成本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政府因素 |
5.3.1 政策指导 |
5.3.2 资金扶持 |
5.4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 |
5.4.1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分析 |
5.4.2 城镇化因素实证分析 |
6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与流通的影响分析 |
6.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
6.1.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
6.1.2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价格的影响 |
6.2 蚕桑产业转移对鲜茧流通的影响 |
6.2.1 鲜茧流通特征 |
6.2.2 鲜茧流通体制演变 |
6.2.3 蚕桑产业转移与鲜茧流通 |
7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
7.1 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与测算方法 |
7.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2.1 理论模型 |
7.2.2 结果与分析 |
7.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3.1 Malmquist指数方法 |
7.3.2 样本、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7.3.3 结果与分析 |
8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
8.1 产业集聚识别方法 |
8.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8.3 产业转移前后蚕桑产业集聚分析 |
8.3.1 区位商指数分析 |
8.3.2 产业集聚指数分析 |
9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1.1 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
9.1.2 产业政策与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蚕桑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
9.1.3 蚕桑产业转移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
9.1.4 蚕桑产业转移推动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快蚕桑技术进步,提高蚕桑产业转移质量 |
9.2.2 加强西部茧丝绸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
9.2.3 加大蚕桑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及基本思路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四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关于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论文框架设计 |
第二章 茧丝绸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 |
第一节 系统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制度创新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制度创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技术创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区域经济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区域经济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五节 贸易理论 |
一、国际产业分工与协作 |
二、贸易与经济发展 |
三、市场竞争 |
第三章 茧丝绸产业系统概述 |
第一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构成 |
一、种桑业 |
二、养蚕业 |
三、丝绸加工业 |
四、茧丝绸贸易业 |
第二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功能 |
一、产业功能 |
二、就业功能 |
三、换汇功能 |
四、生态环保功能 |
第三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的特征 |
一、产业链长 |
二、产业关联度高、协调管理难度大 |
三、对市场依赖性很强 |
四、对技术依存度高 |
五、市场空间处于狭小状态,有待开发 |
第四节 茧丝绸产业发展前景 |
一、传统丝绸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 |
二、高精丝绸产品开发的前景广阔 |
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
第四章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起源 |
一、民间传说 |
二、文献的记载 |
三、考古的发现 |
第二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兴衰历程 |
一、两汉时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兴盛 |
二、盛唐时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兴旺 |
三、宋元明及清前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 |
四、近代(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我国茧丝绸业的衰落 |
五、新中国成立后茧丝绸业的复兴 |
第三节 茧丝绸业与我国农耕文明 |
一、数千年领先世界的茧丝绸技术 |
二、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贡献 |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
一、促进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
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播 |
三、促进了国际贸易 |
四、推进了中国对世界的了解 |
第五节 茧丝绸业与国运同兴衰 |
一、茧丝绸业发展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
二、国家强盛为茧丝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三、国家衰落使茧丝绸必遭重创 |
四、国家农商政策对茧丝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第五章 世界茧丝绸业发展格局及变迁 |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复兴 |
一、由衰落到复兴的历程 |
二、我国茧丝绸业以出口为主导 |
三、我国茧丝绸业的科技 |
第二节 日本茧丝绸业的鼎盛与衰落 |
一、日本茧丝绸业的发端与振兴 |
二、日本茧丝绸业的衰落及原因 |
三、日本的茧丝绸科技研发 |
第三节 印度茧丝绸业的发展 |
一、印度的茧丝绸发展历程 |
二、印度的茧丝绸业生产规模和水平 |
三、印度的茧丝绸贸易 |
四、印度的茧丝绸发展前景 |
第四节 巴西茧丝绸业的发展 |
一、巴西的茧丝绸发展历程 |
二、巴西的茧丝绸业生产规模和水平 |
三、巴西的茧丝绸贸易 |
四、发展前景 |
第五节 世界茧丝绸生产消费格局 |
第六章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我国桑蚕生产现状 |
一、桑园面积、养蚕规模及产量 |
二、桑蚕生产布局及变动趋势 |
三、桑蚕生产组织结构及生产方式 |
第二节 我国丝绸工业生产现状 |
一、主要丝绸产品及生产规模 |
二、丝绸工业的行业分布与地域分布 |
三、丝绸工业生产效率及效益 |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贸易业发展现状 |
一、贸易情况 |
二、国内茧丝绸贸易体制与运行方式 |
三、茧丝绸进出口贸易体制与运行方式 |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发展的剧烈波动与反复震荡 |
二、生产规模低水平盲目扩张 |
三、农、工、贸利益尖锐对立 |
四、生产主体间恶性竞争 |
五、产品市场拓展不开,发展受限 |
六、总体效益不高,一度陷入恶性循环 |
第五节 我国茧丝绸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管理体制的缺陷 |
二、调控手段的陈旧与操作上的失灵 |
三、生产经营组织体系的松散无序 |
四、蚕茧生产、丝绸加工、茧丝绸贸易的严重脱节 |
五、利益分配关系的失衡 |
六、技术瓶颈带来的重大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目标与思路 |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机遇 |
一、良好的发展条件 |
二、强大的竞争优势 |
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会 |
第二节 我国茧丝绸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国内经济转型对茧丝绸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
二、面临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的难题 |
三、与新兴生产国的竞争 |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目标 |
一、蚕茧生产强国 |
二、丝绸加工强国 |
三、茧丝绸科技强国 |
四、茧丝绸消费大国 |
五、茧丝绸出口强国 |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
一、创建与现代茧丝绸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
二、构建与现代茧丝绸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三、创建我国茧丝绸科技创新体系 |
四、构建协调发展、高效运行的现代茧丝绸生产经营体系 |
五、完成茧丝绸业的布局结构调整 |
第五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市场导向 |
二、效益优先 |
三、稳步推进 |
第八章 我国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
一、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取向 |
二、对茧丝绸产业链的一体化管理 |
三、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的彻底分离 |
第二节 茧丝绸产业一体化管理模式 |
一、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机制 |
二、建立统一有序的全国茧丝绸市场 |
三、统一全国茧丝绸产业发展政策 |
第三节 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 |
一、制定茧丝绸业发展规划 |
二、制定并实施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三、对茧丝绸业发展实施宏观管理与调控 |
四、建立与维护茧丝绸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 |
五、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 |
第四节 茧丝绸业市场化管理方法选择 |
一、市场诱导 |
二、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监测与管理 |
三、信息收集与传递 |
第五节 丝绸业宏观调控手段应用 |
一、政策的激励与约束 |
二、信贷与税收手段 |
三、建立厂丝储备制度 |
四、设立茧丝绸发展基金 |
五、必要的行政干预 |
第九章 我国茧丝绸生产经营模式构建 |
第一节 蚕茧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 |
一、由“满天星”向重点产区集中 |
二、由“副业”向专业蚕农的转变 |
三、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
四、蚕茧稳定生产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蚕茧生产组织结构变革 |
一、蚕茧生产主体由分散无序到组织化——新的生产主体塑造 |
二、蚕茧生产组织模式 |
三、蚕茧生产组织的运行 |
第三节 丝绸生产经营企业改革 |
一、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
二、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
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塑造 |
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创新 |
第四节 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组织与联合 |
一、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
二、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联合与合作 |
三、丝绸生产经营行业协会 |
四、丝绸生产经营集团(或公司)的培育 |
第五节 茧丝绸生产经营的系统协调 |
一、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及经营行业组织构建 |
二、茧丝绸产业组织构建 |
三、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行业内部的协调 |
四、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行业之间的协调 |
五、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协调 |
第十章 我国茧丝绸业的布局调整 |
第一节 茧丝绸产业布局调整的必然性 |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引发的产业转移 |
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客观需要 |
三、区域资源秉赋造成的必然结果 |
第二节 实施蚕茧生产“东桑西移”战略 |
一、东部蚕茧生产的颓势 |
二、西部蚕茧生产的比较优势 |
三、西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 |
第三节 丝绸加工业布局调整 |
一、东部丝绸加工业的稳定与整合 |
二、西部丝绸加工业的改造与发展 |
三、东西部丝绸加工业的分工与协作 |
四、全国丝绸加工业的重心转移 |
第十一章 我国茧丝绸市场体系建设 |
第一节 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
一、消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封锁 |
二、促进茧丝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
三、形成全国统一的茧丝绸市场 |
第二节 构建茧丝绸市场体系 |
一、构建完善的茧丝绸交易市场体系 |
二、构建完善的茧丝绸市场设施体系 |
三、建设便捷的茧丝绸市场信息体系 |
第三节 加强茧丝绸市场制度建设 |
一、市场主体行为规则 |
二、市场运行制度 |
三、市场秩序的规范与整顿 |
第四节 茧丝绸市场准入 |
一、蚕种生产经营准入制 |
二、鲜茧收购准入制 |
第五节 茧丝绸出口贸易的组织与管理 |
一、组建全国统一的茧丝绸出口行业协会 |
二、构建丝绸价格协调机制 |
三、对传统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拓展 |
四、对新兴出口市场的开辟 |
五、与国外生产者的竞争 |
第十二章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第一节 重构我国蚕桑技术推广体系 |
一、公共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及效能发挥 |
二、公司(企业)技术推广机构创建与职能发挥 |
三、蚕农组织技术推广机构创建与职能发挥 |
第二节 加强我国茧丝绸产业人才培养 |
一、科研人才的培养 |
二、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 |
三、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 |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发展的重点 |
一、桑、蚕品种技术 |
二、丝绸印染及产品成型(防皱、防缩、防变形)技术 |
三、高、精、尖丝绸产品生产技术 |
四、茧丝绸业生产设备技术 |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发展的推进 |
一、科技研发机构的改制 |
二、茧丝绸企业集团科技研发的开展 |
三、科技研发投入新机制的形成 |
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形成 |
五、茧丝绸产业科技的国际合作 |
第十三章 我国丝绸强国地位的重塑 |
第一节 茧丝绸科技强国地位的塑造 |
一、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茧丝绸专家 |
二、建设世界一流的茧丝绸科研基地 |
三、开发一批世界领先的茧丝绸科技成果 |
四、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茧丝绸生产 |
第二节 巩固和提升茧丝生产大国地位 |
一、大幅提高茧丝单产与品质 |
二、进一步提高茧丝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三节 丝绸加工强国地位的塑造 |
一、传统丝绸产品加工质量的显着提高 |
二、丝绸新产品的开发 |
三、高精尖丝绸产品的开发 |
四、丝绸知名产品的品牌创造 |
第四节 茧丝绸贸易大国的重塑 |
一、巨大国内市场的有效开拓 |
二、对国际茧丝市场的垄断 |
三、对国际丝绸市场的有效占领 |
四、对国际丝绸服装市场的开拓与占有 |
第五节 茧丝绸产业拓展强国地位构建 |
一、桑产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
二、蚕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
三、丝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
四、蚕桑循环经济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蚕业(Ⅳ)——蚕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管理体制 |
1.1 省级管理机构 |
1.2 市县管理机构 |
2 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
2.1 氟污染防治 |
2.2 蚕种产销 |
2.3 体制改革 |
2.4 其他政策 |
3 蚕种产销管理 |
3.1 生产经营许可 |
3.1.1 生产单位与许可 |
3.2 经营体制及经营许可 |
3.3 蚕种价格管理 |
3.3.1 一代杂交种销售价格 |
3.3.2 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的销售价格 |
3.4 蚕种储备 |
3.5 蚕种出口 |
4 行业协会 |
4.1 浙江省蚕茧产业协会 (以下简称“省蚕茧产业协会”) |
4.2 浙江省蚕种产业协会 (以下简称“省蚕种业协会”) |
(10)“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内容 |
2.3.4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
5.1 组织管理体制 |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关于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研究[D]. 李建琴. 浙江大学, 2005(07)
- [2]治理结构的选择与稳定 ——基于蚕茧交易的经验研究[D]. 胡丹婷. 浙江大学, 2008(08)
- [3]关于发布《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的通知[J]. 国家经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2(26)
- [4]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 王玄瑜.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5]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D]. 王晓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郑春勇. 南开大学, 2012(07)
- [7]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D]. 胡兴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8]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D]. 杨和荣.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9]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蚕业(Ⅳ)——蚕业管理[J]. 周金钱. 蚕桑通报, 2018(04)
- [10]“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