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专业联络点和测试点

建立专业联络点和测试点

一、建立专业归口单位及试验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叶萌,申海洋,王公仆,胡良龙,刘海洋,鲍国丞[1](2021)在《农机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研究探索》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国内农业机械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研究缺失问题,为制订符合其特点的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在阐述种植业类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基础上,分析提出农业机械类科研副产品产生的特点——不以农业种养殖为目标、产生的科研副产品较少、损伤大难以达上市销售要求、较少产生可上市销售的科研整机或零配件等科研副产品、农机产品上市销售需要资质鉴定或认证的主体不是科研单位。并对代表性农机科研单位科研副产品的管理举措进行分析,提出的明确科研副产品管理责任主体和台账登记、处置原则方式和流程、收支管理要求、监督和"红线"等新举措,对国内其它农业机械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提升或制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学军,周云辉,王新义[2](2021)在《选煤行业相关国家标准现状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选煤行业标准体系存在归口单位多元化、顶层设计缺乏、标准国际化不足、制修订时效性不佳、煤炭企业参与度低、标准化人才与标准宣贯欠缺等问题,对现行选煤行业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分析目前现行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探讨了未来选煤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进一步重视标准体系建设,助力选煤工艺技术和洗选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王琦[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备受各方所重视的发展领域,受到了国家、企业、人民等多方的关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政策规范运营并给予不断支持,结合消费提档升级的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旺盛,行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冷链物流产学研结合逐步推进,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安全性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有效评估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有关技术构建了一套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评价指标集,并且通过发放问卷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打分,综合层次分析法的结果和数据挖掘的结果赋予指标权重,构建出一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即有助于对行业内有关企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也有助于企业对自身情况自评进行分析和改进。本文关键部分如下:(1)指标确定。于百度新闻界面爬取主题词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新闻类的网络文本数据,同期搜集下载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标准规范,通过对以上全部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处理和词频统计得到聚类的训练集和聚类文本并进行聚类操作。将聚类后结果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的研究指标,共分析得出13个二级指标,将这13个二级指标进行分类后划归到4个一级指标之中,即得到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指标集。(2)权重确定。以发放问卷的形式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打分得到层测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再通过聚类结果的词频情况进行统计得到数据挖掘的指标权重,将两份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考量,便得到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更为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除此以外,本次研究还进行了猪肉冷链物流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延展,不仅表现出本套评价体系指标的实用全面,权重的科学合理,在后续的研究也中可陆续推广到各个农产品单品之中。

朱兴文[4](2021)在《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核电站是技术最为复杂、建造难度最大,且对安全质量要求甚高的民用工程之一。核电工程建设如果没有可靠的质量,核电站就不能安全运行,核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构成了安全运行的基础。近十几年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较快,大批核电工程项目获批开建,还有更多的项目在进行前期准备和规划,我国在核电工程建设实践中,在设计、采购、设备制造、施工和调试等各环节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完整、可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然而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在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偏重于对整个核电工程的调试质量控制,而对于具体系统的调试质量控制缺乏深入和细致的研究。系统是构成核电工程的基础,系统调试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核电工程的调试质量,所以系统调试的质量控制研究对于核电工程的调试质量控制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工程建设方面的质量控制理论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参考学习国内外核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出应用PDCA循环可以有效改进和提高核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水平。以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的形式,深入分析了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中在调试缺陷处理效率低、调试质量事件发生频次高等问题,并从调试缺陷控制、调试质量事件控制、调试质控组织、调试协调机制及调试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机制进行了优化,同时应用PDCA循环,对优化的调试质量控制机制,在具体的厂用电系统调试实践中进行验证、改进,大大提高了调试缺陷的处理质量,有效控制了调试质量事件的发生,进而实现了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的持续提升。本论文研究结论包括:(1)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升核电工程项目具体系统的调试质量控制水平;(2)核电工程项目中的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以问题为导向,以调试缺陷和调试质量事件的数量为衡量指标,以PDCA循环为工具,持续优化改进,进而不断提高调试质量;(3)侧重客观的调试缺陷和偏重主观的调试质量事件是不可分割的,在调试质量控制目标中,两者的控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陈应志,武婷婷,白岩,邱强,杨中路,程艳波[5](2021)在《“十三五”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改革发展成效与展望》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大豆品种试验审定经历了初步建立阶段,恢复发展阶段,依法管理阶段和改革发展阶段。"十三五"我国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审定推广一批高产绿色大豆品种;调整优化试验布局;拓宽试验渠道,增加试验容量;品种试验质量稳步提高。针对目前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优化调整试验审定评价标准,引导品种创新;规范试验管理,确保试验质量;创新大豆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张露[6](2020)在《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由资源型、劳动型驱动向知识型、创新型驱动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了人才需求的转变。产业的创新升级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创新,因此,人才对于当今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各界普遍认同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投身于这场新时代的人才争夺战之中。H市位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及长江交汇地带,具有较大的经济潜力。H市的区位条件不仅利于H市的经济产业发展,而其产业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H市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出台人才培养计划,引进了一批对H市经济社会发展颇有贡献的高层次人才。本文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分析了以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接着从理论上深入剖析高层次人才聚集、流动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研读、翻阅数据资料,笔者发现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保障机制需要完善、管理人才的方式需要改进、用人单位主体意识不强。借鉴国内经济发达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经验,结合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如下意见建议:建立合理的市场化需求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模式、建立科学的人才维护体系。在理论层面,本文通过H市与其它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比较,为各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差异化对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本文尝试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对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背景、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冯书静[7](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认为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王瑜[8](2020)在《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出现大幅波动,且未来将继续面临震荡下行风险。在当前的油价形势下,大庆油田整体效益形势异常严峻。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对现代企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控制成本,来高整个企业的效益水平。因此,如何完善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成为摆在油田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以大庆油田S采油厂为研究对象,以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开展调研,从预算的组织、编制、执行和分析考核四个方面了解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调查发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包括预算组织机构中管理层对执行层约束力差,缺少投资预算管理部门,考核层权责不明;预算编制未纳入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内容,材料费预算编制依据不合理,部分与工作量相关的费用预算编制与生产相脱节;预算执行过程中业务人员参与度低,厂预算调整不及时,基层预算调整过程繁琐;预算分析实效性差,考核力度不够,激励未奖励到个人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论文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全局意识较差、领导对员工参与预算管理意识的培养不到位、缺乏多部门配合等。为此,论文出了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将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权力下移、增加投资预算组织机构、建立预算考评机构;增加财务预算与投资预算编制内容、科学制定预算编制依据、灵活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明确业务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责任、充分保证预算的约束力、完善预算调整程序;优化预算分析体系、加强预算考核执行力度、适当增加激励制度。对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可以为S采油厂为代表的石油类企业单位供一定借鉴。

李婷[9](2020)在《剧场观众席座椅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文化艺术行业的成熟与进步,剧场建筑作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完善剧场设施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更显得尤为迫切。观众厅是剧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众观看演出时的主要活动范围,观众席座椅是与观众接触最为密切的产品。本课题在文化和旅游部下的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的带领下以《剧场观众席座椅技术规范》项目为支撑,通过观众厅座椅与人体工学、排布与视线分析、声学、空调、制造材料等的关系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完成座椅的设计研究,体现出现代个性化观众席座椅的特点。相比较于之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更加注重于对剧场观众席座椅的工程研究,在剧场观众厅座椅技术标准的指导下,对于剧场观众厅座椅设计的工程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与分析,从前期座椅的排布与视线,到结合观众厅装修风格进行样式设计再道最后的工程安装与检测部分,论文的整体结构也是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工作流程进行撰写。本研究开始初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找及汇总,对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剧场演出行业的市场价值和国家政策对于文化事业的支撑进行了收集,之后通过对比法对国内外剧场观众席座椅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国外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而国内的发展是厚积薄发式的,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对于剧场座椅这一方面还缺少系统的研究。剧场观众席座椅与一般的坐具有着很大的差别,不管是从产品的外观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有着独特的设计要求,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之上结合现有的标准要求为座椅的产品设计寻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然后根据观众席座椅的使用场景及操作特点,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座椅的设计工作及工程安装相关事项进行梳理总结,完善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对于座椅整个生命周期的了解程度,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座椅工作流程。由于观众席座椅在设计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际项目的需求,故本研究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个性化的设计,并结合项目进度完成不同的工作需求。与现有的剧场观众席座椅研究相比,本研究所得出的《剧场观众席座椅技术规格》更加贴合现行的剧场观众席座椅设计流程,完善了工程过程中的其他技术要求,提高观众席座椅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注重观众在观演行为中的个体感受,增加舒适度和便用度,避免了传统座椅生产过程中尺寸老旧、创意抄袭和恶意竞争的情况。结合大量工程案例所总结出的观众席座椅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是实际工程中座椅设计者所需要完成的整个周期内的全部工作内容,也为实现剧场整体的现代化、科学化与个性化提出了新的方向,也为我国剧场文化演出事业的规范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苑宇迪[10](2020)在《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税务机关既是行政主体也是税收管理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而由于基层税收风险管理自身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导致其面对着来自各个模块多方面的风险。如何应用现代的风险管理体系和与时俱进的信息科学技术,搭建适合税收工作特点的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系统,与纳税人共同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就成了当前我国税务机关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通辽市税务局为例,以提高地市一级税务机关的税收风险管理能力为目的,结合所学公共管理学相关知识和在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实际,从不同的风险点分析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通过分析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实际管理流程与应对做法,总结其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将其不足之处进行一一列举,进而发现通辽市税务局在实际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制度、机制、技术和人员方面有针对性的分析缺陷与不足,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保证各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合理有效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和纳税人的涉税风险。研究发现,通辽市税务局应从制度上通盘考虑各项工作职责的人力配置,统筹应对力量,合理划分内部工作职能与工作重点,积极优化机关内各科室的工作衔接,建立上下衔接、左右通达、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实现企业纳税服务和风险管理双促进、双提高。在机制上:结合纳税人经营范围广、涉税事项专、层级架构繁、服务要求高的特点,以集团为对象,以行业为维度,突出分类,提升层级,将复杂涉税事项提升至地市级及以上管理,通过现代化的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税收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在技术上:细化标准,持续提升服务和管理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准,着力做精数据、做优平台、做深服务,构建运转高效、工作完备、指挥有力的税收风险管理格局。在人员配置上:依据工作序列明晰工作定位,提升管理质效。风险管理重在形成闭环,纳税服务重在遵从引导,经济分析重在集成拓展,形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良性综合效应,进而在制度、机制、技术和人员上全方位提高通辽市税务局的税收风险管理能力。

二、建立专业归口单位及试验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专业归口单位及试验点(论文提纲范文)

(1)农机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研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研究现状
    1.1 农业科研副产品财务监管研究现状
    1.2 农业科研副产品处置风险防控管理研究现状
2 农机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特点
3 代表性农机研究所科研副产品管理举措
    3.1 管理举措的主要内容
        3.1.1 明确科研副产品管理责任主体和台账登记
        3.1.2 明确科研副产品处置原则方式和流程
        3.1.3 明确科研副产品收支管理要求
        3.1.4 明确科研副产品监督和“红线”
    3.2 存在问题与建议
4 结论

(2)选煤行业相关国家标准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煤行业相关国家标准概述
2 与选煤行业相关的基础标准
3 选煤行业各环节效果评价标准
4 选煤行业相关的安全、环保及能效标准
5 讨论与建议
    5.1 相关标准归口单位需协调工作
    5.2 加强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
    5.3 标准国际化和采标工作并重
    5.4 适应能源发展与技术发展新要求
    5.5 培养标准化人才 增强创新能力
    5.6 落实标准宣贯与培训工作
6 结语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工作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与理论研究
        2.1.1 农产品冷链物流定义
        2.1.2 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原则
        2.1.3 构建评价体系方法
    2.2 数据挖掘简介
        2.2.1 数据挖掘定义
        2.2.2 数据挖掘方法
        2.2.3 聚类算法
        2.2.4 开发语言和工具
    2.3 网络爬虫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指标
    3.1 数据获取
    3.2 R语言数据处理及词频统计
        3.2.1 数据清洗
        3.2.2 词频统计
    3.3 Pyhton聚类数据挖掘
        3.3.1 词向量训练
        3.3.3 词向量聚类
    3.4 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指标确定
    3.5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指标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
    4.1 层次分析法处理流程
        4.1.1 构建判断矩阵
        4.1.2 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4.1.3 层次总排序及分析
    4.2 专家打分处理
    4.3 数据挖掘修正权重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猪肉冷链物流评价体系探索——以X公司为例
    5.1 公司简介
    5.2 公司自评及分析
    5.3 猪肉冷链物流评价体系探索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质量控制基础理论
        2.1.1 质量控制概念
        2.1.2 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
        2.1.3 核电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
    2.2 PDCA循环
        2.2.1 PDCA循环的内涵和适用范围
        2.2.2 PDCA循环的运行原理和工作步骤
        2.2.3 PDCA循环的特点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评析
第3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核电项目调试过程概述
        3.1.1 核电项目调试的定义
        3.1.2 核电项目调试过程划分
        3.1.3 核电项目调试系统的移交过程
    3.2 核电项目调试质量控制
        3.2.1 核电项目调试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3.2.2 核电项目调试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3.3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概况
        3.3.1 厂用电系统介绍
        3.3.2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功能与组成
        3.3.3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模式
    3.4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现状
        3.4.1 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概况
        3.4.2 厂用电系统调试各阶段质量控制
    3.5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问题及分析
    3.6 PDCA循环在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中的适用性
第4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设计
    4.1 调试质量控制原则与目标
        4.1.1 调试质量控制原则
        4.1.2 调试质量控制目标
    4.2 调试质量控制流程与内容优化
        4.2.1 调试缺陷控制流程与内容优化
        4.2.2 调试质量事件的控制流程优化
第5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控体系运行
    5.1 调试缺陷控制
        5.1.1 第一轮PDCA循环
        5.1.2 第二轮PDCA循环
    5.2 调试质量事件控制
        5.2.1 发现问题和问题原因分析(P阶段)
        5.2.2 制定纠正措施(P阶段)
        5.2.3 实施纠正措施(D阶段)
        5.2.4 实施效果检查(C阶段)
        5.2.5 质量控制总结(A阶段)
        5.2.6 下一轮PDCA循环
第6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控保障机制与效果
    6.1 调试质量控制保障机制
        6.1.1 调试质量控制组织机构优化
        6.1.2 调试分级决策与协调机制优化
        6.1.3 调试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6.2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效果
        6.2.1 实现了厂用电系统向生产的高质量移交
        6.2.2 优化完善了调试质量控制机制
        6.2.3 建立了调试主导、多方协作的系统调试运作模式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十三五”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改革发展成效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
    1.1 初步建立阶段(1949—1978年)
    1.2 恢复发展阶段(1978—2000年)
    1.3 依法管理阶段(2000—2016年)
    1.4 改革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2“十三五”我国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 审定推广一批高产绿色大豆品种
    2.2 调整优化试验布局
    2.3 拓宽试验渠道,增加试验容量
    2.4 品种试验质量稳步提高
        2.4.1 持续推进区域试验标准化建设
        2.4.2 强化队伍建设
        2.4.3 强化试验组织管理
        2.4.4 推进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信息化建设
        2.4.5 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成分检测成效显着
    2.5 强化展示示范,促进新品种推广
3 我国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3.1 优化调整试验审定评价标准,引导品种创新
    3.2 规范试验管理,确保试验质量
    3.3 创新大豆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6)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人才的概念与分类
    2.2 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人才引进机制
    2.3 理论基础
3 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
    3.2 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3.3 原因分析
4 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借鉴
    4.1 苏州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
    4.2 上海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
    4.3 南京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
    4.4 经验总结与借鉴
5 完善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建议
    5.1 H市人才引进的目标定位
    5.2 建立有效引才主体参与互动机制
    5.3 建立科学人才成长维护体系
    5.4 建立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绩效考核机制
6 结语
    6.1 本文结论
    6.2 期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考古研究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1.2 明矾史研究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1.4 小结
2 论文选题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2.4 史料来源
    2.5 创新点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3.1 地理、地质概况
    3.2 历史沿革
        3.2.1 明清时期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3.2.3 新中国成立后
    3.3 生产状况
    3.4 运输销售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3.5.1 采矿工艺技术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3.6.1 资源综合利用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3.8 小结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4.1 采矿遗址
        4.1.1 溪光采矿遗址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4.1.4 南洋400平硐
        4.1.5 南洋312平硐
    4.2 炼矾遗址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4.2.2 溪光炼矾遗址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4.2.5 其他炼矾遗址
    4.3 小结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5.2 焙烧及其设施
        5.2.1 第一代焙烧炉
        5.2.2 第二代焙烧炉
        5.2.3 第三代焙烧炉
        5.2.4 第四代焙烧炉
    5.3 风化及其设施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5.4 溶解及其设施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5.5 结晶及其设施
        5.5.1 简易结晶设施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5.6 小结
6 讨论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6.1.1 遗址年代问题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全面预算及全面预算管理
        2.1.1 全面预算含义
        2.1.2 全面预算管理含义、内容及流程
    2.2 全面预算的组织
        2.2.1 组织机构设置
        2.2.2 组织机构职能
    2.3 全面预算编制方法
        2.3.1 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2.3.2 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2.3.3 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2.4 全面预算的执行
        2.4.1 预算指标的分解
        2.4.2 预算的调整
    2.5 全面预算的分析及考核
        2.5.1 预算分析制度
        2.5.2 预算考核原则
第3章 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3.1 大庆油田S采油厂基本概况
        3.1.1 大庆油田S采油厂简介
        3.1.2 大庆油田S采油厂组织机构及职能
    3.2 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3.2.1 全面预算组织机构
        3.2.2 全面预算编制
        3.2.3 全面预算执行及调整
        3.2.4 全面预算分析考核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问题调研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结果分析
    4.2 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全面预算组织机构问题及原因
        4.2.2 全面预算编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4.2.3 全面预算执行过程存在问题及原因
        4.2.4 全面预算分析考核存在问题及原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改进建议
    5.1 全面预算组织机构改进建议
        5.1.1 将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权力下移
        5.1.2 增加投资预算组织机构
        5.1.3 建立预算考评机构
    5.2 全面预算编制改进建议
        5.2.1 增加财务预算与投资预算编制
        5.2.2 科学制定预算编制依据
        5.2.3 灵活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
    5.3 全面预算执行过程改进建议
        5.3.1 促进全员转变思想观念
        5.3.2 充分保证预算的约束力
        5.3.3 完善预算调整程序
    5.4 全面预算分析考核改进建议
        5.4.1 优化全面预算分析体系
        5.4.2 加强预算考核执行力度
        5.4.3 适当增加激励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致谢

(9)剧场观众席座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2.3 课题来源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国外剧场座椅发展状况
        1.4.1 国外剧场座椅发展史
        1.4.2 座椅尺寸变化
    1.5 国内剧场座椅发展现状
        1.5.1 中国剧场座椅发展史
        1.5.2 影剧院座椅技术规范
        1.5.3 国内生产企业情况
第2章 观众席座椅在环境中的使用分析
    2.1 剧场观众厅座椅的排布
        2.1.1 座椅排布与视觉的关系
        2.1.2 剧场观众厅座椅排布要点
        2.1.3 剧场观众席座椅特点
    2.2 观众席视线分析
        2.2.1 《神眼》视线分析辅助设计软件
        2.2.2 视线分析设计要点
        2.2.3 开封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视线分析案例
    2.3 剧场安全疏散时间
        2.3.1 人员密度和人员移动速度
        2.3.2 人流密度与人流速度的关系
        2.3.3 疏散时间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观众席座椅设计要素分析
    3.1 剧场观众席座椅的问题分析
        3.1.1 问卷调查目的与内容
        3.1.2 问卷结论
        3.1.3 设计要素
        3.1.4 座椅构成
    3.2 观众席排椅的尺寸分析
        3.2.1 人机工程学概念
        3.2.2 坐姿分析
        3.2.3 座椅尺寸
    3.3 剧场观众席座椅形态设计
        3.3.1 剧场观众席座椅形态设计原则
        3.3.2 剧场观众席座椅的人体工程学分析
    3.4 剧场观众席座椅色彩分析
        3.4.1 色彩选择
    3.5 剧场观众席座椅材质选择
        3.5.1 材料选择
    3.6 设计实践
        3.6.1 设计要点
        3.6.2 设计说明
        3.6.3 模型展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观众厅座椅的技术要求分析
    4.1 剧场观众厅座椅的声学特性研究
        4.1.1 观众席排椅吸音量理论基础
        4.1.2 混响室法观众席排椅吸音量测试平台介绍
        4.1.3 测量方法及结果
    4.2 空调系统与椅腿出风口设计
        4.2.1 椅腿出风口设计
        4.2.2 送风量的要求
        4.2.3 噪声控制
        4.2.4 国家大剧院风口报告
    4.3 剧场观众厅座椅的安装要求
        4.3.1 座椅外观要求及检测
        4.3.2 尺寸要求及检测
        4.3.3 结构要求及检测
第5章 工程案例
    5.1 工程案例汇总
    5.2 中建财富大厦多功能厅——座椅排布
    5.3 扬州大剧院运河小剧场——视线分析
    5.4 银川实验学校——座椅样式设计
    5.5 衡阳项目——招标文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
    附录一 剧场观众厅座椅技术规范
    附录二 文化行业标准《剧场观众席座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致谢

(10)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风险
        2.1.2 税收风险
        2.1.3 税收风险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风险管理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3章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3.1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来源
        3.1.1 税源监管风险
        3.1.2 税收征管风险
        3.1.3 税收执法风险
    3.2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3.2.1 采取的举措
        3.2.2 取得的成效
    3.3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3.3.1 被动的风险管理机制
        3.3.2 风险识别机制不完善
        3.3.3 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
        3.3.4 风险管理人员不足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税收风险管理缺乏自主性
        3.4.2 税收风险指标尚不够完善
        3.4.3 外部税源信息的采集不畅
        3.4.4 税收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第4章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概况
        4.1.1 澳大利亚:税企合作遵从模式
        4.1.2 美国: IRS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4.1.3 荷兰: 设置税收风险管理组织
    4.2 国内其它地区税收风险管理举措
        4.2.1 深圳: “穿透式”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4.2.2 淄博: 征纳成本控制
    4.3 经验借鉴
        4.3.1 从征纳关系改善风险管理
        4.3.2 结合基层实际加强风险管理
        4.3.3 信息化风险管理
第5章 进一步加强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5.1 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能力
        5.1.1 对税收风险疑点主动筛选排查
        5.1.2 加强税企联动
    5.2 健全风险识别机制
        5.2.1 加强源头识别
        5.2.2 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5.3 拓宽数据渠道强化信息建设
        5.3.1 推动税企信息互动
        5.3.2 加强系统内部门之间的数据交互
    5.4 强化专业人才管理与培养
        5.4.1 严格执行税收风险工作人员专岗专责
        5.4.2 优化人才结构
        5.4.3 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建立专业归口单位及试验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机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研究探索[J]. 王叶萌,申海洋,王公仆,胡良龙,刘海洋,鲍国丞.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11)
  • [2]选煤行业相关国家标准现状与建议[J]. 王学军,周云辉,王新义. 选煤技术, 2021(05)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研究[D]. 王琦.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研究[D]. 朱兴文. 山东大学, 2021(12)
  • [5]“十三五”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改革发展成效与展望[J]. 陈应志,武婷婷,白岩,邱强,杨中路,程艳波. 大豆科技, 2021(01)
  • [6]H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大庆油田S采油厂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D]. 王瑜.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9]剧场观众席座椅设计研究[D]. 李婷.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10]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 苑宇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标签:;  ;  ;  ;  

建立专业联络点和测试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