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讲清的三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卉[1](2014)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 ——基于课程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基于课程理论视角所展开的研究,故本文对课程理论的发展脉络、课程理论对于课程设置的规定进行了系统的梳理。20世纪以来,课程理论界虽然尚未能形成一套公认的课程理论。但不可否认,泰勒课程理论、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斯滕豪斯过程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等理论流派为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指导。遵循课程论的一般规定,论文探讨了价值教育类课程的基本规定,即课程应与完整个体的发展相一致、课程的知识性应与价值性相统一、课程应与个体心理需要的层次相适应以及课程应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课程理论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也都做了具体规定。本文基于课程理论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进行了分析,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基本问题,对课程的价值体系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辨析,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论证了本课程应该为社会生活中的大学生传递怎样的价值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课程价值体系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和人的社会适应两个层次引导人、塑造人。在每一个层次上,课程为人的心理、道德和审美发展所提供的价值导向明确,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原则。知识体系支撑价值体系。课程知识体系包括大学生活适应、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道德基础、法律基础的内容,并最终指向人的道德与法律的践行。本文基于课程理论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内容进行了再审视。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符合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大学道德和法律教育的价值内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但也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比如教材基础性知识缺乏,重要知识缺乏深入阐释,知识的逻辑关联尚需论证,教材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有待完善,等等。论文以课程论为理论视角,基于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定和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析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文本,针对教材尚需进一步完善的知识性问题和价值问题,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探索课程体系。本文基于课程论视角,试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价值体系进行了再思考。笔者认为,教材价值体系符合学生需要,但知识的人文内涵尚需彰显;教材价值体系比较完整,从最高处着眼,从最低处入手,但逻辑结构尚需完善。理想、信念是人对意义的追求,是人对人生终极目的的价值认同并矢志不渝、自觉追求的精神状态,是人生命完善的需要。人首先是社会的人。遵守道德、法律规范是塑造社会的人的基本要求,以正义为基本价值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关注意义世界的理想、信念教育、凸显主体性的价值理论教育、突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法律规范教育构成价值导向明确、逻辑清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本文基于课程论视角,试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知识体系进行了再思考。笔者认为,教材内容知识丰富,但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尚需加强;教材内容贴合实际,但知识的逻辑关联尚需论证。知识体系围绕价值体系来构建。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厘清道德教育的思维逻辑,形成系统化的道德知识教育;有效整合道德和法律规范,形成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认识;遵循价值认识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课程知识体系。本文还基于课程论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教学应坚持以教材为本,完整准确地把握教材体系。教学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教材体系,体现教学体系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笔者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易春秋[3](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庞娟[4](2019)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恰逢媒体科技发展颠覆人类生活方式的时期,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厘清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机制。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了解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具体内涵,也需要熟知这一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在辩证思考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利与弊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创新研究。本文第一章对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做了梳理,并对当前学界对新媒体的划分和本文所指的新媒体的涵义做了具体的阐述和说明。总结和归纳了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形成的多种影响。这些基本观念的确立,是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第二章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基本形势。本文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各个重要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内、国际和技术条件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面临的现实情形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次,本章阐述了在进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之前,需要厘清几个哲学问题。文章认为,新媒体时代“多变”的信息、环境、时代的变化之中,一定要兼顾“不变”的核心和立场;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新”事物和“新”信息并非是真理性的、有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批判继承、理性取舍;新媒体平台中的涌现的多元文化和“全球价值”,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不仅仅是冲击和对立,还应学会在与多元文化的对比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同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和超越,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清楚当前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和中国大学生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第三章中,作者选取引用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和互联网发展领域中较为权威和全面的调查结果,来直观地展现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重要群体,其上网的时间、人数关注内容和主要目的等。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具备了较为理智的上网态度,但是其上网时间、独立思考能力、娱乐化倾向等方面还是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规范和引导。可见,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各种机遇。它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根本上上影响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原来只能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和一部分新媒体个人用户,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舆论环境的重要因素。因为新媒体即时性的特点,它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同时,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加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加容易获得个体学生的动态和信息,获得和大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这些新媒体带来的便捷,不仅仅使新媒体作为一种载体和工具介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加能够用“连接、整合、重视受众”的“新媒体思维”去影响和改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同时,新媒体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分散了思政课堂和教师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得教师不再是思政教育的唯一主体,并将大学生置于更加社会化和复杂化的生态舆论环境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用赶超学生的新媒体意识和素养,重新树立信服和威严。第四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理清楚这个原则问题,是研究和创新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方法创新势在必行。随着新媒体对全球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愈加强大,传统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很难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从主体观、目标观、任务观、质量观、价值观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实效。第五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法创新至关重要,毛泽东曾有过“桥或船”的着名比喻,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的思维、生活、学习的网络化、数据化趋势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继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及时性原则、治本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择优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致力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渗透、活动、约束、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以及多种方法的辩证使用。第六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的进步,也对人类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间接昭示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审慎定位,重新审视和判断自身的方向和价值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和时代步伐结合最紧密的部分,也是在思政教育中最先反映时代特征的部分。它是连通理论和实效之间的桥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分析、研判当前热门新媒体平台的引领舆论的能力和特点,以及大学生在此类平台自由讨论、传播信息、发表观点的规律和成因,总结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讲好中国故事和弘扬传统文化这类共性手段进行创新。同时,新媒体科技的发展,在文学、文艺、娱乐、经济和生态等方面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们在这些领域的表现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的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价值。
李纪岩[5](2010)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视培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确立科学的培育目标,创新思路与方法,建立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做好这项研究工作,不仅对于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本课题坚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出发,以促进实践作为课题研究的基本导向。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①有鉴于此,本课题以能否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验研究成果科学与否、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基于促进实践的研究导向,本课题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实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借鉴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吸取多年来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与教训,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统筹兼顾的系统研究方法、多学科整合与借鉴的研究方法等方法,在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状况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思路、方法、机制等问题展开充分论证,力求构筑一个科学高效、便于高校操作运用的综合性实施方案。本课题认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培育与引导。价值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深层次的导向作用,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新世纪以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以科学的、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能够承担引领重任的科学价值观,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需要找准引领的着力点。本课题认为,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充分认识培育的社会环境。中华传统价值观培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价值观培育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价值观培育,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起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变化,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伴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国际背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以及社会转型的基本状况,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历了在拨乱反正中曲折发展、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前进和在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取得新发展三个阶段。经历过多年的培育,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念等方面总体上健康积极;但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国内外社会环境深刻变化的冲击。总结三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启示是,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要始终将其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位置,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不断拓宽培育渠道、改进培育方法、提高培育实效。本课题认为,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从根本上制约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确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既要遵循“合目的性”原则,又要遵循“合规律性”原则,努力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确立明确的社会目标,又要确立明确的个体发展目标,努力实现社会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既要着眼于大学生的主体,设定基础性培育目标,又要着眼于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设定先进性培育目标。既要以基础性目标夯实培育的基础,又要以先进性目标引领培育的方向。本课题认为,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全面分析,统筹兼顾,全面把握,整体推进。总体上坚持整体推进的方略和科学引导的原则。在具体渠道上,应坚持“四个统筹”。即在宏观把握上,统筹社会、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学校中,统筹未成年人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高校中,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课堂教学中,统筹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本课题认为,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运用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也要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方法创新。要遵循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与人们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及社会舆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相结合等原则,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之处,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价值澄清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大学生的感动与共鸣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网络、社团、公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题认为,完善体制、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是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当前,面对原有领导体制的不足,省市层级要建立相关机构,发挥好上传下达的功能;高校内部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校长的责任。面对原有管理体制的不足,要重点做好决策体制和执行体制的创新。面对原有运行机制的不足,要引入互动机制,强化实现机制,建立反馈机制,运用调控机制。面对原有保障机制的不足,要改进组织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队伍保障机制、物质保障机制和环境保障机制。在本课题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作用,增强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感;如何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价值观念发展的基本规律,确立科学的培育目标;如何认识社会环境和现实状况,创新培育思路和方法,建立培育的长效机制等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如何满足实践的需要,提高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如何增强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等问题,是研究的难点。总之,本课题力求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解决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把握培育规律、提高培育实效提供借鉴。
周作明[6](1998)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概述11建室简史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有蒙达坦副教授(1953—1960)、任一鸣副教授(1960—1964)、覃延欢教授(1964—1978)、严沛教授(1978—1983)、何应忠教授(19...
华昉[7](2020)在《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 ——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审视》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强调文化多元主义教育模式,并特别强调教育的民主性。努斯鲍姆的《功利教育批判》一书,是基于一些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美国教育以及世界部分国家教育现状进行的剖析。由此,努斯鲍姆逐渐意识到缺乏理性判断、同情心以及想象力的功利主义教育的危害。批判了“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美国教育发展模式,同时对世界提出教育改革的倡议,意图培养具有批判力、有想象力、有同情心的民主公民。拒绝专注培养“只接受技术训练,对权威毫无质疑,完全服从的人”和“有能力的但是呆滞,丝毫没有思考和思想的赚钱工具”,她所倡导的摒弃“以盈利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世界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努斯鲍姆借鉴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超功利教育”理论。但是,她所批判的全球教育的现实,并非是对现有教育的彻底摧毁,而是提倡对教育进行创造性地改革。她希望通过对不同制度下国家教育的分析,找出教育弊端,从而恢复人文社科的地位,建构一种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的“超功利”现代教育理念,真正解放人性的“灵魂”,实现非功利教育目的。虽然努斯鲍姆的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她毕竟是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的教育理念,并为本国意识形态教育服务的。这始终不能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甚至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与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的目的有着质的差异。本文在分析了努斯鲍姆的超功利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后,着重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立场对其进行价值审视,并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批判。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旨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具有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还是“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结合;并且对努斯鲍姆“解放灵魂”的“培养人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的本质差异进行深刻剖析、定性,并得出结论。本文分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在绪论这一章中,主要对文章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做了详尽论述。为文章的整体写作进行材料准备以及理论支撑。第二章,西方“有用工具”式的功利主义教育的现实状态。基于此,笔者首先对功利及功利主义教育进行概念解析;其次,交代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前提;最后,在对历史以及理论线索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进入了一定的实践偏离,从而引发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章,努斯鲍姆“解放灵魂”超功利主义教育的生成。这一章中,首先交代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背景;其次,对努斯鲍姆提出的培养个体批判性思维、同情心以及想象力思想进行理论溯源;最后,找出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现实生成逻辑。第四章,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本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重点论述了努斯鲍姆对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理性批判;诉清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原则。第五章,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评价与马克思主义批判。在本章中,我们将围绕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理论的合理性以及局限性进行例证和分析,并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理论价值批判,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进行理论准备。第六章,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审视。努斯鲍姆超功利教育思想虽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教育先进性,但仍然存在着资产阶级思想的局限性那么,在本章中,我们必须理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原因。解释思想政治教育是“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是“成才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努斯鲍姆“解放灵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的“魂”有何种区别?
张蔚萍[8](1995)在《第四讲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抓好“主旋律”教育和日常性教育》文中提出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我们党历来主张要把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与形势任务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特别强调要把"主旋律"教育与日常性教育结合起来。所谓"主旋律"教育,主要是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所谓日常性教育,主要是指围绕中心工作,紧跟形势、紧贴实际而开展的各种教育。进行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
杨洋[9](2019)在《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以W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我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思想。藏族是我国多民族中的一元,为了缓解因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我国于1984年提出在内地开办西藏班(校)这一教育政策。内地西藏班(校)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对于每个就读的藏族的学生而言,内地求学不仅能丰富知识,更能够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内地西藏班(校)创办三十多年以来,实践证明内地西藏班(校)培养的学子在西藏建设中是骨干力量,维系着西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培育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W中学为个案,笔者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试图从W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地考察总结出W中学在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的具体做法。通过对初中阶段的260名在校生发放问卷,从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以及拥护行为来分析,以及通过访谈W中学的15名老师与30名学生,以及收集167名学生的“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作文文本,对W中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W中学的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该校比较成功的经验: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观、历史观的教育,增强历史认同;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第三,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增强情感认同。2.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的特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表现出较强的情感依赖,但涉及到利益分配时,本民族与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显得更为重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拥护行为表现出对国别之间认识深刻,即对外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是对内而言还未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学生对藏族和其他民族之间还表现出隔膜的特征。3.研究结果也显现出内地西藏班(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教育方面存在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目的不明确、以及教师发展机制不健全、学生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学校管理忽视校际交流等问题;社会层面存在藏族学生与社区交流不充分的问题;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太单一等问题。笔者从内部和外部分别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4.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学校层面应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包括加强多元一体文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包括满足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教师发展机制,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机制以及加强各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与家长沟通的正确方法;搭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社会层面应加强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国家层面应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
高巍翔[10](20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文中研究指明1956年至1966年,既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建国头七年主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转变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开端,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起到了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党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服务于各方面建设的实践中开始逐步形成,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总的来看,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是主要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在服务于党的各个中心工作中,在发挥自身优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加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曾经犯过严重“左”的错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着同样的曲折过程,在曲折中发展。经验与教训同在,发展与挫折交叉,理论上的开拓、完善与局部性的失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与偏差并存,是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的奠立。1955年到1957年整风之前,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奠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仅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命线”地位,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问题,而且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为正确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创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党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围绕中心工作转移,重点加强了对农民、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这些积极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57年整风前后,党开展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开门整风中,少数右派分子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了猖狂进攻。党及时进行了反击,掀起反右派运动。受其影响,整风运动的主题发生逆转,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反右派运动的影响是深刻的,党由此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判断开始发生变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反右派运动结束后,党开展了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中心内容的全民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必要的,总体上是健康的、有成绩的。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澄清了大是大非的问题,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秩序。在肯定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党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分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在反右派斗争中,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对美好社会的热烈向往。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混淆了“两个界限”,盲目追求高速度,并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越来越“左”,导致了经济建设陷入严重困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也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使“左”的错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始泛滥,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和根本特殊化风盛行,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一是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片面强调“政治挂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运动服务,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形式,用来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并用来解决对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的不同认识;二是在阶级斗争观念主导下急于求成,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化和形式主义严重,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当地采借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方式方法,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取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民主原则;三是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五风”盛行;四是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忽视客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的泥潭,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就是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党一方面开始着手系统地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纠正“左”倾错误,克服严重困难;另一方面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战胜严重困难,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倡导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于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以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共度难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我国度过了建国以来最为困难的经济局面,并使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但是,由于纠正“左”的错误不彻底,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党内对形势估量、经济政策和工作指导上的分歧又逐渐发展起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发生了新的波折,形成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为此,党开展了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对于改进干部作风,改善经营管理虽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四清”运动毕竟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思想指导下,把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泛政治化,认为这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在这种脱离实际的“左”倾理论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逐步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产生了一些失误,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值得汲取的教训: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既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原则,切忌搞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更不能“运动群众”;三是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切忌形式主义,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庸俗化。
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讲清的三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讲清的三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 ——基于课程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思路 |
2 课程理论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定 |
2.1 课程理论的发展脉络 |
2.2 课程理论对于课程设置的规定 |
2.3 课程理论评述 |
3 课程论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析论 |
3.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与教育目标 |
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 |
3.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内容析论 |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价值体系的再思考 |
4.1 关于价值和价值等级的探讨 |
4.2 关注意义世界的理想、信念教育 |
4.3 凸显人的主体性的价值理论教育 |
4.4 突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法律规范教育 |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知识体系的再思考 |
5.1 厘清道德教育的思维逻辑,形成系统化的道德知识教育 |
5.2 有效整合道德和法律规范,形成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认识 |
5.3 遵循价值认识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课程知识体系 |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
6.1 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
6.2 处理好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关系 |
6.3 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目录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3)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一)研究的整体逻辑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1.1 新媒体概述 |
1.1.1 互联网发展初期(1987-2000) |
1.1.2 移动网络时期(2001-2014) |
1.1.3 自媒体时期(2014-2018) |
1.1.4 新媒体的涵义及发展前景 |
1.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发展特点 |
1.2.1 价值 |
1.2.2 原创性 |
1.2.3 效应 |
1.2.4 生命力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势及相关问题 |
2.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
2.1.1 社会形势 |
2.1.2 传播环境 |
2.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辨析 |
2.2.1 “新”与真理的统一:“新”的界定和价值的坚持 |
2.2.2 变与稳的兼顾:问题多变,根本要稳 |
2.2.3 取与舍的平衡:批判继承,理性取舍 |
2.2.4 一与多的互补:文化的融合与超越 |
2.2.5 点与面的结合:责任与需求相统一,个人与社会共发展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
3.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1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
3.1.2 中国大学生近年网络使用情况 |
3.1.3 调查分析 |
3.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
3.2.1 新媒体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
3.2.2 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3.2.3 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 |
3.2.4 新媒体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
3.3.1 新媒体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
3.3.2 新媒体弱化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 |
3.3.3 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
3.3.4 新媒体了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
4.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原则 |
4.1.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 |
4.1.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有力武器 |
4.1.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伟大的认识工具” |
4.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
4.2.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 |
4.2.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观 |
4.2.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观 |
4.2.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观 |
4.2.5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创新 |
4.2.6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观 |
4.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
4.3.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
4.3.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
4.3.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
5.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原则 |
5.1.1 及时性原则 |
5.1.2 治本性原则 |
5.1.3 综合性原则 |
5.1.4 择优性原则 |
5.1.5 区别对待原则 |
5.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
5.2.1 渗透机制 |
5.2.2 互动机制 |
5.2.3 管理机制 |
5.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
5.3.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 |
5.3.2 全环境育人和教育管理同步推进 |
5.3.3 传统教育与媒体监管互为补充 |
5.3.4 正面宣传与“向错误思潮亮剑”统筹兼顾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
6.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定位 |
6.1.1 价值定位 |
6.1.2 时代定位 |
6.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形式和手段创新 |
6.2.1 打造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红”平台 |
6.2.2 创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手段 |
6.2.3 拓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
(二)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
(三) 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
四、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
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加强培育的重要性 |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内在需求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 |
一、培育的历史起点 |
(一) 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培育 |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价值观培育 |
(三)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价值观培育 |
二、培育的国际背景 |
(一) 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主义新变化的影响 |
(三) 当代世界发展新趋势的影响 |
三、培育的国内环境 |
(一)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
(二)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状况及其影响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状况 |
一、培育的进程 |
(一) 在拨乱反正中曲折发展 |
(二) 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前进 |
(三) 在新世纪的新机遇、新发展 |
二、培育的效果 |
(一) 理想信念状况 |
(二)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状况 |
(三) 荣辱观状况 |
三、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 |
一、确立培育目标的原则 |
(一) “合目的性”原则 |
(二) “合规律性”原则 |
二、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 |
(一) 社会目标 |
(二) 个体目标 |
(三) 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的统一 |
三、基础性目标与先进性目标 |
(一) 目标的层次性 |
(二) 基础性目标 |
(三) 先进性目标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
一、培育的方略与原则 |
(一) 坚持整体推进的方略 |
(二) 坚持科学引导的原则 |
二、统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
(一) 社会教育 |
(二) 家庭教育 |
(三) 学校教育 |
三、统筹未成年人教育与大学生教育 |
(一) 未成年人教育 |
(二) 大学生教育 |
四、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 |
(一) 课堂教学 |
(二) 校园文化活动 |
(三) 社会实践 |
五、统筹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
(一)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 |
(二)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彰显 |
(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系统推进 |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
一、传统培育方法述评 |
(一) 传统培育方法举要 |
(二) 传统培育方法的不足及其原因 |
二、培育方法创新的意义与原则 |
(一) 培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
(二) 培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
三、培育方法创新的思路 |
(一) 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积极因素,在价值澄清中培育 |
(二) 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感动与共鸣中培育 |
(三) 关注网络、社团、公寓,在日常生活中培育 |
第八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 |
一、理顺培育体制 |
(一) 培育体制的现状及优势 |
(二) 现有培育体制的问题与不足 |
(三) 培育体制创新的思路 |
二、创新培育运行机制 |
(一) 互动机制 |
(二) 实现机制 |
(三) 反馈机制 |
(四) 调控机制 |
三、构筑培育保障机制 |
(一) 组织保障 |
(二) 制度保障 |
(三) 队伍保障 |
(四) 物质保障 |
(五) 环境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 ——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西方“有用工具”式的功利主义教育的现实状态 |
2.1 功利及功利主义教育的概念解析 |
2.1.1 功利主义内涵与解析 |
2.1.2 功利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
2.2 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1 自然科学的重新崛起是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基础 |
2.2.2 工业革命的频繁爆发是功利主义教育发展的前提 |
2.2.3 政治改革的迅猛开展是功利主义教育成熟的标志 |
2.3 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理论基础 |
2.3.1 人性论是功利主义教育的逻辑起点 |
2.3.2 经验论是功利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
2.3.3 功利观是功利主义教育的思想源流 |
2.4 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
2.4.1 阶级失衡的利益冲突 |
2.4.2 伦理道德的逐步式微 |
第3章 努斯鲍姆“解放灵魂”超功利主义教育的生成 |
3.1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背景 |
3.1.1 源于“功利性”教育的日益泛化 |
3.1.2 美国“矛盾性”教育的逐步发展 |
3.2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养成 |
3.2.1 个体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3.2.2 个体同情心情感的培养 |
3.2.3 个体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
3.3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 |
3.3.1 以揭示文科教育位阶低下为起点 |
3.3.2 以提出人文学科被不平等对待为主旨 |
3.3.3 以摒弃人文科学差异教育为指向 |
第4章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 |
4.1 努斯鲍姆对功利主义教育的理性批判 |
4.1.1 功利主义教育偏离了国家教育的初衷 |
4.1.2 功利主义教育加剧了社会普遍道德感的缺失 |
4.1.3 功利主义教育弱化了学生“世界公民”的意识 |
4.2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
4.2.1 解放作为经济增长工具的“灵魂” |
4.2.2 培养兼具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民主公民 |
4.2.3 实现功利主义教育向民主教育转型 |
4.3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原则 |
4.3.1 坚持世界各国进行民主教育改革的正义性原则 |
4.3.2 坚持教育推进“人类意识”发展的先进性原则 |
第5章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评价与马克思主义批判 |
5.1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合理性 |
5.1.1 使整体教育的发展更具科学性 |
5.1.2 使人文学科的地位更具平等性 |
5.1.3 使“世界主义”的提出更具进步性 |
5.2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5.2.1 对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认知不足 |
5.2.2 对功利主义教育的理解自相矛盾 |
5.2.3 对民主教育的效能预判不清 |
5.3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视角批判 |
5.3.1 对努斯鲍姆资产阶级思想局限性的理性批判 |
5.3.2 对努斯鲍姆“解放的人性与社会价值悖论”的批判 |
5.3.3 对努斯鲍姆“教育劳动异化”论片面性的批判 |
第6章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审视 |
6.1 思想政治教育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
6.1.1 工具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功效 |
6.1.2 价值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导向 |
6.1.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价值实现 |
6.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成才”与“成人”教育的结合 |
6.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才”教育功能 |
6.2.2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人”教育责任 |
6.2.3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
6.3 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价值承诺 |
6.3.1 超越努斯鲍姆“培养人性”的灵魂解放本质 |
6.3.2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铸魂育人”的使命 |
6.3.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规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以W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基于对中华民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的关注 |
(二)教育在学生意识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三)基于内地西藏班(校)教育的特殊性的关注 |
(四)基于W中学的实地调研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拟创新点 |
第一章 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内地西藏班(校)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三)文化认同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第二章 W中学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 |
一、W中学调查概述 |
(一)调查点的选择 |
(二)调查点的介绍 |
(三)调查设计 |
二、W中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 |
(一)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观、历史观的教育,增强历史认同 |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 |
(三)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增强情感认同 |
三、W中学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认识 |
(一)教师的认识 |
(二)学生的认识 |
第三章 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层面:培育途径不具体,载体建设不完善 |
(二)社会层面:沟通氛围不浓厚,宣传教育不到位 |
(三)国家层面:评价标准太单一,评价模式不具体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原因 |
(二)内部原因 |
第四章 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途径 |
一、学校层面:创新培育途径,完善载体建设 |
(一)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完善 |
(二)明确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
(三)健全教师发展机制 |
(四)引导学生树立与家长沟通的正确方法 |
(五)搭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
二、社会层面:营造交往氛围,加大宣传教育 |
三、国家层面:建立多元标准,创新评价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与探索调查问卷 |
附录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访谈提纲 |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价值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状况 |
四、方法与结构 |
(一)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二) 基本内容和框架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奠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一) 《论十大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三、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
(一)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
(二)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三风"问题 |
(三)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四) 加强和改善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 |
四、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奠立 |
(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规定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中国共产党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一)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二)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六、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评价 |
(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党对农民开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现实原因 |
(二) 党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党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
(四) 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 |
(五) 扫除农民文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
二、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开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教育 |
(二)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三) 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
三、党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关于工商业者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二) 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四、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评价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获得了重大发展 |
第三章 整风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一) 开展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
(二) 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三) 开门整风和整风运动的逆转 |
(四) 全面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二、反右派运动之后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阐述无产阶级世界观 |
(二) 批驳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阐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
(三) 批判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民主观 |
(四) 树立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
三、党对工商业者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少数工商业者抗拒思想教育的思想和行为 |
(二) 对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宣传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 |
四、整社整风和党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农村整风和开展农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原因 |
(二) 通过辩论、对比,向农民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 |
(三)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
(四) 对农民进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教育,巩固工农联盟 |
(五) 厘清农民在工农生活差别方面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
(六) 整顿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巩固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
(七)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树立守法观念 |
五、党对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二) 以提高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历史责任认识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思想教育 |
(四) 帮助工人群众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五) 鼓励工人积极学习文化和技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
(六)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学习先进生产者活动 |
(七) 关心工人群众生活,解决工人群众困难 |
六、以参加体力劳动为主的干部整风教育运动 |
(一)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解决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重要途径 |
(二) 干部整风教育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
七、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
(一) 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必要的 |
(二) 澄清了人们混乱的思想认识,稳定了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健康有成绩 |
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二) 正确估计形势科学把握主要矛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切忌以群众性的运动方式进行 |
第四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过程 |
(一)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和全民大炼钢铁 |
(三) "大跃进"中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逆转 |
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农民"大跃进"的积极性 |
(一) 围绕农业发展纲要展开大辩论,激发农民生产"大跃进" |
(二)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运用"四大"方法推动农业生产"大跃进" |
(三) 总结人民公社"经验",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
(四) 运用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艺术形式,向农民描绘人民公社的幸福图景 |
(五) 通过鸣放辩论,激发农民爱国爱社的共产主义思想 |
(六) 激发农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三、围绕"大跃进"运动进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一) 提高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政治觉悟,树立工人阶级立场 |
(二) 结合"双反"运动加强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勤俭节约教育 |
(三) 鼓励青年职工投身劳动竞赛活动,树立热爱劳动的工人阶级本色 |
(四) 鼓励青年工人和新工人学习文化和技术,大闹技术革命 |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绩 |
(一) 深入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进了各项经济建设工作 |
(二) 在政治思想领域坚定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有新的发展 |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教训 |
(一) 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左"的偏差 |
(三) 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助长了"五风" |
(四) 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 |
(五) 过分强调主体能动性,把群众路线等同于群众运动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与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
(一) 确定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
(二) 调整农村政策,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
(三) 改善企业管理制定《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
二、国民经济恢复增长和政治上"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一) 七千人大会促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 |
(二) 八届十中全会后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三) "四清"、"五反"和文化领域批判运动 |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一) 重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和背景 |
(二) 加强干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学习 |
(三) 加强干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
(四) 对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教育 |
(五) 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干部队伍形成特权阶层 |
(六) 加强反和平演变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七) 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解决干部脱离群众的根本制度 |
四、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以贯彻《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 向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
(三) 树立大寨典型,引导农民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
(四) 开展"四清"教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民 |
(五) 对农民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同富裕教育,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学习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 制定《工业七十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
(三) 树立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学习榜样 |
(四) 做好职工和精简城镇人口的思想工作,为国分忧解难 |
(五) 加强工农联盟教育,支援农业建设为农业发展作贡献 |
(六) 结合"五反",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六、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提高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 |
(二) 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全国人民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
(三) 关心群众生活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
(四) 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
七、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与经验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 |
(二) 抓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三)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作用 |
(四) 发挥了榜样教育的巨大作用,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
八、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原则,切忌搞群众运动 |
(三) 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
结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新时期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是发挥其"生命线"作用的根本要求 |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 |
六、探索榜样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源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问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讲清的三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 ——基于课程论的视角[D]. 王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4]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庞娟. 山西大学, 2019(02)
- [5]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李纪岩.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6]中国古代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周作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S1)
- [7]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 ——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审视[D]. 华昉. 吉林大学, 2020(08)
- [8]第四讲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抓好“主旋律”教育和日常性教育[J]. 张蔚萍. 刊授党校, 1995(04)
- [9]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以W中学为例[D]. 杨洋.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D]. 高巍翔.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