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四个现代化 把理化教学搞上去(论文文献综述)
龙山县筹一中学理化教研组[1](1977)在《为了四个现代化 把理化教学搞上去》文中研究表明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在二十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材。这就要从教育入手,要真正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华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展学科领域内的教育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近几年来,“四人帮”插手教育战线,破坏教育革命,
余秀兰[2](2002)在《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 ——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城乡差异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而且随着近些年来的社会发展,这一问题已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城乡教育差异是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更隐蔽的文化因素。 文化再生产理论是许多西方冲突论学者解释不平等问题的重要理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的研究。布尔迪厄之后,很多国家的学者也都用其理论和概念研究或解释本国的一些不平等问题,如种族差异、阶层差异、性别差异。我国关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介绍不多,用其去解释、分析问题的则更为少见。 本研究主题是运用文化再生产理论,从城乡教育差异角度,考察我国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现象,而且主要讨论具有较深隐蔽性的普通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现象。 本研究从方法论上讲,追求从结构的、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希望能质疑我们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想当然”的常识或假设,如课程组织和知识选择的原则、考试的标准、城乡教育目标的假设等;另外,还力求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一方面从结构层面上解释、思考一些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走进学校,走进现实,去了解一些正在发生的、哪怕是细微的事实,分析一些具体的事物,如课程表、试卷、作文、学校规范等,希望把社会不平等、城乡二元结构等宏观问题与课程、教学、评估等微观过程结合起来,建立教育过程与社会不平等的结构联系。 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包括内容分
曾敏,李泉霖[3](2019)在《论邓小平电子技术发展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末,现代科技开始经历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在对世界格局作出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基础上,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现代化首先是电子工业化,必须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依靠科学规划实行统一组织,加强科学研究夯实发展基础来保证电子工业的发展;他提出制造计算机要打歼灭战,搞专业化生产;提出中国军队要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逐步实现指挥系统的现代化。他把现代化作为中国发展的目标,把电子化作为现代化的标识,开启了中国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新进程,带领中国走上了信息化时代的快车道,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电子科技的发展面貌。
梁春鸿[4](2003)在《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战略的竞争。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开启富民强国兴党大门之急需。 执政党领导人才是人才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是统率其他各类人才的人才,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未来,是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是指未来我国领导人才如何发展、如何壮大的总体构想和谋划。概括起来说,构筑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加强领导人才执政为民的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执政党领导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执政党领导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本论文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统一命题来考察;二是把人才战略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命题统一起来加以考察;三是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人才战略作历史、辨证的统一考察;四是把我国人才战略与国外相关问题作比较研究考察;五是把人才战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作为统一体加以考察。通过探索性的系统研究和开拓性的理论阐述,初步形成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理论框架。论文主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基础理论和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第一、二章中。第一章着重进行理论分析。主要是概括地论述了领导人才的特征、本质、地位和功能,通过对人才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城镇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关系的论述,提出人才战略是诸多战略的制高点。同时,阐述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第二章主要作现实分析。论述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执政环境的巨大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执政党领导人才的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认清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形成正确有效的战略指导。我们党为加强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应该成为实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优势。而我们的劣势是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是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并使之达到扬长克短的根本变化。因此,对症下药,提出新的战略,对执政党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长远意义。第二部分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三章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重点和步骤。着重研究领导人才战略指导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阐述确定领导人才战略目标需要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要紧紧围绕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环境优良的领导人才队伍,努<WP=3>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为此,必须实行科学的富于实效的决策,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有步骤、分阶段地加以实施。论述选择战略重点和确定战略步骤,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部署和对策。着重阐述我们应当突出以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的高中级领导人才队伍为重点。围绕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前途的全局性的重点问题,加强领导人才执政能力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领导人才,深化领导人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领导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同时,阐明事物不但在空间上表现为整体和部分,而且在时间上表现为过程和阶段。21世纪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目标,是一个大的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只有通过完成一系列相衔接的阶段性战略任务,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因此,划分战略步骤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部署和对策,并且提出部署21世纪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三部分研究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最生动和具体的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提出确立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强调观念变革是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的先导。第六章把“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的认识贯通起来,论述了着力提高执政党领导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全面实施领导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第七章提出并阐述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战略的“六大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辈出局面的形成,是实施人才战略的根本保证。第八章论述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与时俱进,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总结中国共产党实施人才战略的宝贵经验,比较其他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战略,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可
赖亦明[5](2004)在《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在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怎样建设这个社会、特别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的总称。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是在跨越“战争与革命”以及“和平与发展”两个时代主题下,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尤其是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而逐步建构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它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想和信念、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理论和实践等三个层面。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对毛泽东选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目标,传统文化中的平等观念对毛泽东追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平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确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发展理念都有一定的影响。毛泽东认为,革命是手段,建设和发展才是目的。民主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制度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对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崭新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仿照苏联模式,到50年代中期起试图冲破苏联模式、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在政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毛泽东还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建构了一个包括需要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观、精神动力观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系统。他提出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构想、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和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观中的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既有某些相似之处,更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探索性、理想性和人民性是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鲜明特征。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走了一条曲折的路,留下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中的正确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来源,对于当前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杜学军[6](2013)在《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之一,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下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在深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沿边开放步伐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总体布局思想是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源于马克思“四生活”论断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本文在对上述思想层层解析的基础上,理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产生的历史过程,提出了经济方式、政治方式、文化方式、社会方式、生态方式“五位一体”建设方式及其二因素概念;同时系统研究了发展方式理论演进的历史脉络,得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四生活”论断和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的表现形式;转变发展方式是五位一体建设方式的实现途径这一结论。并从五位一体的视角对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进行了解读,提出如下建议:通过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建设北疆经济强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建成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贸易基地、跨境旅游基地、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能源开发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科技孵化合作平台;建设法治城市,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民主政治环境;建设口岸文化强市,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和谐幸福家园,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和谐稳定基础;建设美丽满洲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备外部条件。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子,使满洲里成为沿边开发开放的排头兵、欧亚陆路大通道重要的综合性枢纽、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进步的示范区。
董琼华[7](2011)在《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文中提出当下的中国处在一个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转折之拐点。这是一个始自鸦片战争,并一直持续至今,尚未完篇的宏大社会转型。因为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的三十年传统社会主义实践而促就的计划经济并没有实现国人对理想社会的神往,致使从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遭遇了挫折。而这个或许是一个未竟事业的三十年,被改革开放开启的市场经济化运动易弦更张,走进了一个新的再度朝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而在新的社会转型阶段,中国正在经受着政治价值自我迷失为核心的严重社会转型挫折。在此社会转型挫折背景之下,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在这个“先进——落后”的二元经济与政治发展格局之下,如何使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与市场经济下的政治价值体系的二元对立走向融合一致,实现政治价值体系的一体化,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中国前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的大事。然而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并不是随心所欲,也不能随心所欲。除了弄清楚现在世界范围与中国自身存在的可供选择的政治价值体系到底是哪些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去分析、评价、甄别、遴选其中合理的成份。因为人们对于政治价值认知从来不是可以实现“零基预算”的,相反地,人们对于政治价值的认知从来是受制于一些认知逻辑与认知习惯的深刻影响。普遍主义、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就是影响人们对于政治价值认知的三大政治价值认知范式。普遍主义政治价值认知范式的逻辑在普遍与特殊的维度展开,历史主义政治价值认知范式的逻辑在历史与规律的方向铺陈,后现代主义政治价值认知范式的逻辑于解构与建构的路径上纠缠。正确理顺三大政治价值认知范式其内在的逻辑启示,规避其中可能产生的逻辑错误,是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的重要前提,是一个需要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普遍主义之中以普适价值共相本身替代普适价值共相本质的错误、历史主义之中历史相对主义与历史决定论的危险、后现代主义之中只解构不建构的预设,都是应该被加以充分审辨的。用正确的政治价值认知范式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的重构求解,也就是要在对社会转型挫折的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对中国过去的传统政治价值体系(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儒家传统政治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以及市场经济下的政治价值体系(或者称西方传入的现代政治价值体系)进行再斟酌,再解读,再甄选。当然中国过去的传统政治价值体系已然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融合为新的中国传统政治价值体系。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如何破解中国传统政治价值体系与市场经济下的政治价值体系的二维争讼问题。中国传统政治价值体系当中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儒家精英主义,在近代以前是这样,在传统社会主义时代也有清晰印痕。而目前世界政治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政治民主,民主是市场经济下政治价值体系,或者说是现代政治价值体系的要害。所以如何用儒家文化含化政治民主,从而实现儒家精英主义与政治民主为核心的政治价值体系成功对接,就是中国重构政治价值体系所考虑的一个可能出路。而韩国、台湾、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实践或许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阅的图本,也或许证明了割裂儒家文化、无视儒家精英主义而全面迎娶西式政治民主是危险的,代价沉重;而充分尊重儒家文化、重塑儒家精英主义可能会生长出一条东方式民主的新式道路。当然,这需要对于政治价值认知范式进行深刻把握,从而掌握清晰并尽量真确的思维逻辑去思考。
李佳[8](2014)在《“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喜阁,鲁颂[9](1994)在《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教育思想述论》文中提出科技和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受到良好教育而具有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民和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纵观世界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重视科技和教育的民族才能在世界上创造灿烂的文化而建立发达的国家.当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概括了100多年来科技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战略思想,这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是一个重大的贡献.邓小平的科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中心任务,也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四个现代化包括工业 农业、国防和科
韩晓浮[10](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反思生态文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这一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在考察中国具体实际的前提下形成的,分析其中的哲学基础,不仅能够实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精髓的深入理解,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发展。因此,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本文首先从梳理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一系列表述出发,具体总结出了习近生态文明思想八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其次,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得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以及坚持了实践和认识相统一的认识论;再次,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倡导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地位的价值理念。最后,在得出习近平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之上,得出了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哲学基础的价值。
二、为了四个现代化 把理化教学搞上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四个现代化 把理化教学搞上去(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 ——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论题的选择 |
三、研究主题及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文献述评 |
一、再生产理论渊源 |
二、几种再生产理论 |
三、近年来关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探讨及其实证研究 |
第二章 城乡教育差异的背景和家庭中文化资本的差异 |
一、城乡差异的历史与根源 |
二、经济上的差距 |
三、城乡居民文化上的差距及其为子女提供文化资本的差异 |
四、城乡正规幼儿教育的差距 |
五、城乡早期教育结果的差异 |
第三章 教育政策中的文化倾向 |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7年 |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 |
三、1978年以后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内容与评价标准的文化倾向:教科书与高考试卷分析 |
一、教科书(语文)分析 |
二、高考试卷(语文)分析 |
第五章 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城乡差异:个案研究 |
一、案例背景材料 |
二、课程表分析 |
三、教案分析 |
四、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分析 |
五、学校规范分析 |
六、学生家庭背景分析 |
七、学生对自身地位的认同:不平等的合法化 |
八、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 |
一、大学生的城乡身份分析 |
二、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城乡差异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一、入学前的城乡差异 |
二、学校教育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现象 |
三、文化再生产的结果是社会再生产 |
四、再生产循环圈的中断 |
五、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人才强国战略 |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 |
二、 知识经济呼唤国策创新 |
三、 构筑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 |
第一章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理论分析 |
一、 领导人才是统帅其他各类人才的人才 |
(一) 什么是人才、领导人才和执政党领导人才 |
(二) 执政党领导人才的本质、地位和作用 |
二、 战略就是虑长谋远管全局看发展的谋划 |
三、 人才战略是诸多战略的制高点 |
(一) 中国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二) 在“科教兴国”中实施人才战略 |
(三) 在可持续发展中实施人才战略 |
(四)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人才战略 |
四、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是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的谋划 |
五、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
(一) 实现党在21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
(二) 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因素 |
(三) 保证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的关键 |
第二章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现实分析 |
一、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迈进21世纪党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 |
(二)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
(三)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
二、 十六大为研究和运用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创造了新的宝贵经验 |
三、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必须冲破束缚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落后的思想观念 |
(二) 必须改变妨碍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不合时宜的做法 |
四、 执政党领导人才发展的基本趋势 |
(一) 新世纪是人才的世纪 |
(二) 走进注重人才能力建设的新时代 |
(三) 普遍重视人才开发问题 |
(四) 人才资本优先积累成为一种趋势 |
(五) 人事变革的新趋向 |
第三章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一、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指导思想的形成和特点 |
(二)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
二、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目标 |
(一) 制定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目标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
(二)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总体目标 |
第四章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重点和步骤 |
一、 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重点的部署 |
(一) 确定战略重点应该考虑的因素 |
(二) 始终突出领导人才执政为民的能力建设 |
(三) 着眼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
(四) 重在培养优秀年轻领导人才 |
(五) 致力于高中级领导人才队伍建设 |
(六) 深化领导人才制度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是重中之重 |
二、 实现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目标的步骤 |
(一) 划分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步骤的依据 |
(二) 部署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 |
一、 人才观念的变革是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的先导 |
二、 走出人才观念上的误区 |
三、 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新理念 |
四、 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观 |
第六章 全面提高执政党领导人才综合素质的战略 |
一、 综合素质是领导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升华 |
二、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是实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核心 |
三、 从“三大规律”高度深化执政党领导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深化认识“三大规律”的最新成果 |
(二) 深化认识“三大规律”,着力提高执政党领导人才的理论素养 |
(三) 深化认识“三大规律”,着力树立执政党领导人才的世界眼光 |
(四) 深化认识“三大规律”,着力培养执政党领导人才的战略思维能力 |
(五) 深化认识“三大规律”,着力增强执政党领导人才的党性修养 |
第七章 完善和创新执政党领导人才运行机制 |
一、 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优化配置机制 |
二、 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
三、 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
四、 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
五、 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
六、 完善和创新领导人才监督制约机制 |
第八章 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与时俱进 |
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的比较研究 |
(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 |
(二)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关键在人 |
(三) 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深化领导人才制度改革 |
二、 国外人才战略的比较研究 |
(一) 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 |
(二) 人才吸引方面的比较 |
(三) 人才使用方面的比较 |
结束语 领导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总体特征 |
一、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背景分析 |
1 、 从时代特征看 |
2 、 从国际背景看 |
3 、 从国内背景看 |
二、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1 、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萌芽 |
2 、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
3 、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在建国后的曲折发展 |
三、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总体特征 |
1 、 探索性 |
2 、 理想性 |
3 、 人民性 |
第二章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 |
1 、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
2 、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二、 社会发展模式的构想 |
1 、 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 |
2 、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
三、 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 |
1 、 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 |
2 、 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
3 、 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预测 |
四、 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 |
1 、 需要动力观 |
2 、 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观 |
3 、 阶级斗争动力观 |
4 、 精神动力观 |
第三章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影响 |
1 、 为毛泽东确立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指明了方向 |
2 、 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3 、 为毛泽东具体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 |
二、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 |
1 、 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探索 |
2 、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探索 |
三、 毛泽东在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上的偏差 |
1 、 关于“大过渡”理论 |
2 、 关于破除“资产阶级权利” |
第四章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
一、 在社会发展的目标设计上,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的影响 |
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 |
2 、 毛泽东与“大同”理想 |
二、 在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上,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平等观念的影响 |
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
2 、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平等观 |
三、 在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上,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影响 |
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 、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扬弃” |
第五章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观 |
一、 现代化理论与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 |
1 、 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
2 、 对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设计 |
二、 依附理论与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对外开放思想 |
1 、 近代中国社会迟滞发展的根本原因 |
2 、 把社会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
3 、 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
三、 世界体系理论与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
1 、 “中间地带”理论 |
2 、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
3 、 “三个世界”理论 |
第六章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 |
1 、 从理论层面看 |
2 、 从实践层面看 |
二、 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 |
1 、 历史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
2 、 对历史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
三、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
1 、 从社会发展目标看 |
2 、 从社会发展模式看 |
3 、 从社会发展阶段看 |
4 、 从社会发展动力看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 试验区建设基本情况 |
2. 满洲里市基本情况 |
3. 试验区建设是一种发展方式 |
(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关于生产方式的研究 |
2. 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
3. 关于五位一体布局的研究 |
4. 关于满洲里试验区的研究 |
(四)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1. 研究方法 |
2. 本课题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模型 |
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 发展方式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
(一) 关于发展方式理论 |
1. 西方经济学关于增长方式理论 |
2.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
3. 列宁扩大再生产理论 |
4. 毛泽东扩大再生产理论 |
5. 邓小平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
6. 江泽民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
7. 胡锦涛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
(二)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
1. 全面发展理论 |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
(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试验区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
1. 试验区建设必须遵循总体布局转变发展方式 |
2. 要求试验区探索具有口岸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
3. 要求试验区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
4. 要求试验区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
二、 试验区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 |
(一) 经济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
(二) 试验区的经济力 |
1. 试验区经济力体系 |
2. 试验区经济力基础 |
3. 试验区经济力存在的问题 |
(三) 试验区的经济关系 |
1. 试验区经济发展体制 |
2. 试验区工业经济关系的变革与工业生产状况 |
3. 试验区分配体制改革 |
4. 试验区商业流通变化 |
5. 试验区消费生活提升 |
(四) 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
1. 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
2. 经济力与发展方式 |
3. 经济关系与发展方式 |
三、 试验区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 |
(一) 政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
(二) 试验区的政治力 |
1. 政治力:制度能力和政治合法性的有机体 |
2. 试验区的政治理解、选择和落实能力 |
3. 试验区的政治合理性 |
(三) 试验区的政治关系 |
1. 试验区的政治制度体系 |
2. 试验区的政治利益关系 |
3. 试验区的政治权力关系 |
4. 试验区的政治权利关系 |
(四) 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
1. 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 |
2. 政治力与发展方式 |
3. 政治关系与发展方式 |
四、 试验区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 |
(一) 文化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
(二) 试验区的文化力 |
1. 文化力的源头—悠久的扎赉诺尔文化 |
2. 文化力的基础—传统的蒙古族文化 |
3. 文化力的导向—经典的红色文化 |
4. 文化力的核心—先进的精神文明 |
5. 文化力的支柱—大气的城市精神 |
6. 文化力的竞争—多样的企业文化 |
7. 文化力的根基—活跃的群众文化 |
(三) 试验区的文化关系 |
1. 中西结合的文化关系—地域文化融合 |
2. 古老与现代结合的文化关系—民族文化融合 |
3. 各领域间的文化关系—产业文化融合 |
(四) 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
1. 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 |
2. 文化力与发展方式 |
3. 文化关系与发展方式 |
五、 试验区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 |
(一) 社会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
(二) 试验区的社会力 |
1. 试验区社会力规划 |
2. 社会力—试验区社会服务能力状况 |
3. 试验区社会管理能力状况 |
(三) 试验区的社会关系 |
1. 公平的教育关系 |
2. 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关系 |
3. 和谐的劳动关系 |
4. 融合式发展的双拥共建关系 |
5. 友好的毗邻城市合作关系 |
6. 特色的社会公共管理关系 |
(四) 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
1. 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 |
2. 社会力与发展方式 |
3. 社会关系与发展方式 |
六、 试验区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 |
(一) 生态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
(二) 试验区的生态力 |
1. 生态力基本情况 |
2. 生态生产的途径 |
3. 试验区生态生产存在的问题 |
(三) 试验区的生态关系 |
1. 生态建市战略 |
2. 天然草原补偿机制 |
3. 造林绿化 |
4. 污染物排放制度 |
5. 水资源利用新模式 |
(四) 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
1. 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 |
2. 生态力与发展方式 |
3. 生态关系与发展方式 |
七、 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对策 |
(一) 试验区建设面临的机遇 |
1. 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有利于加快试验区建设 |
2.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中蒙睦邻友好关系更加紧密 |
3. 满洲里拥有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
(二) 试验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
1. 来自沿边口岸竞争加剧的挑战 |
2. 来自呼伦贝尔市的赶超挑战 |
3. 来自自身发展的不足 |
(三) 试验区建设采取的对策 |
1. 用好用足用活政策 |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3. 改革政治方式 |
4. 丰富文化方式 |
5. 创新社会方式 |
6. 维护生态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及背景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及局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普遍主义认知范式、社会转型挫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 |
第一节 普遍主义认知范式与超越 |
一、普遍主义认知范式 |
二、普遍主义认知范式超越 |
第二节 普遍主义认知范式 与中国社会转型挫折中的政治价值体系重构 |
一、普遍主义认知范式与现代化转型挫折 |
二、普遍主义认知范式与中国社会转型挫折 |
三、正确对待普遍主义认知范式的特殊性与特殊主义的普遍性 |
四、由普遍主义到反普遍主义 |
五、普遍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的整合 |
小结 |
第二章 历史主义认知范式、社会转型挫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 |
第一节 历史主义认知范式与批判 |
一、历史主义的兴起及其概念、内涵 |
二、历史主义自身的二重悖反:批判与持守 |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
第二节 历史主义认知范式、社会主义转型挫折与政治价值体系重构 |
一、透过历史主义认知范式的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挫折与政治价值认知困境 |
二、历史性概念与今世界社会主义的价值意义 |
三、规律性概念中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 |
四、历史主义认知范式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认知困境 |
小结 |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社会转型挫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与其逻辑困境 |
一、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 |
二、后现代主义主义认知范式的解构与建构困局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社会转型挫折与政治价值体系重构 |
一、社会转型:中国正经历一个政治价值解构的时代 |
二、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下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批判还是持守 |
三、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下的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解构还是重构 |
小结 |
第四章 政治价值认知范式、社会转型挫折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知 |
第一节 马恩时代的政治价值认知范式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理想性 |
一、马恩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其是始源于解构,其解构有余而建构不足 |
二、主体上的历史主义与一定程度上的历史相对主义与历史决定论 |
三、其实质上主张全人类社会存在一致进化规律的普遍主义认知范式 |
四、政治价值体系整体上的理想主义及理想挫折 |
第二节 苏联及越、古、朝、老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知历程 |
一、苏联时代与其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知历程 |
二、越、古、朝、老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知历程 |
第三节 当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的政治价值认知 |
一、暴力挫折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知 |
二、生态挫折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知 |
三、社会分离挫折与社群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知 |
四、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认知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知历程 |
一、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知 |
二、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知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路途试探 |
第一节 提升政治价值寻回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的根本 |
一、自我迷失现象与价值寻回能力 |
二、政治价值寻回能力:国家软实力体系的CPU |
三、提升政治价值寻回能力的前提:正确运用政治价值认知范式知解当前社会转型挫折 |
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寻回能力的路径 |
第二节 传统与市场困境下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的思考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的传统与市场二维分析 |
二、传统与市场政治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中可能的基础架构 |
第三节 儒家精英主义与东方式民主:一个或许的解 |
一、儒家精英主义传统 |
二、从文化视角看儒家精英主义与政治民主的契合可能 |
三、东方式民主:亚洲国家给我们一个或许有的借鉴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的目标状态:共同体社会复归 |
一、共同体社会复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寻回的应有之义 |
二、共同体社会复归的理据简析 |
小结 |
结论部分 |
参考文献 |
(8)“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1.1.1 文化传播研究概述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回顾及总结 |
1.2.1 苗族文化及其研究 |
1.2.2 “西江千户苗寨”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本文研究的所用综合理论梳理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与难重点 |
1.3.4 调查点——“西江千户苗寨”的选择 |
第2章 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生态的演变 |
2.1 纳入全球化场域 |
2.1.1 全球化作为一个场域 |
2.1.2 旅游作为全球化的体现 |
2.1.3 “2008·一会一展一节”作为西江的大事件 |
2.2 苗族现代传播生态生产 |
2.2.1 现代传播中苗族文化客体化生产 |
2.2.2 从“边缘”到“中心”的当代西江传播生态建构 |
2.2.3 西江消费传播生态的植入 |
2.3 国家在场的现代西江建设 |
2.3.1 生活政治选择 |
2.3.2 国家作为装置的规划主导 |
2.3.3 国家主导文化产业转型 |
第3章 西江日常生活的景观化转向 |
3.1 意象的生产 |
3.1.1 时间的虚幻化堆砌 |
3.1.2 空间图景生产 |
3.1.3 符号再生产与文化内在否定 |
3.2 交往的嬗变 |
3.2.1 旅游型陌生人“好客” |
3.2.2 表演即交往 |
3.2.3 交往语言的解构 |
3.3 日常思维的重构 |
3.3.1 货币意识:万物有灵的滑落 |
3.3.2 为“上帝”而服务 |
第4章 问题与方案 |
4.1 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现存突出问题 |
4.1.1 传统文化主体性丧失:西江民族文化商品化与异化问题 |
4.1.2 传统与现代博弈:西江民族文化再生产问题 |
4.2 苗族村落现代建设思路与方案 |
4.2.1 宏观:文化特区 |
4.2.2 中观: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 |
4.2.3 微观:三位一体——“台前——帷幄——幕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建设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观 |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 |
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 |
六、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制观 |
七、建立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 |
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全球观 |
注释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 |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一)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生态文明思想要从实际出发 |
(二)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
(一)立足联系的观点 |
(二)立足发展的观点 |
(三)立足矛盾的观点 |
三、坚持实践和认识相统一的认识论 |
(一)生态文明实践决定生态文明认识 |
(二)生态文明认识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
注释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 |
一、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
(一)发展生态文明要坚持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
(二)发展生态文明要重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
二、掌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
(一)发展生态文明要立足经济基础的发展 |
(二)发展生态文明要重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
三、倡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价值理念 |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人们群众 |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群众 |
注释 |
第五章 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哲学基础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一)有利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
(二)有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
(三)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
二、实践价值 |
(一)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二)有助于实现环境治理现代化 |
(三)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为了四个现代化 把理化教学搞上去(论文参考文献)
- [1]为了四个现代化 把理化教学搞上去[J]. 龙山县筹一中学理化教研组. 湖南教育, 1977(11)
- [2]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 ——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D]. 余秀兰. 南京大学, 2002(11)
- [3]论邓小平电子技术发展思想[J]. 曾敏,李泉霖. 邓小平研究, 2019(06)
- [4]21世纪中国执政党领导人才战略研究[D]. 梁春鸿.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2)
- [5]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研究[D]. 赖亦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6]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D]. 杜学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7]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 董琼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D]. 李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9]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教育思想述论[J]. 王喜阁,鲁颂.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01)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D]. 韩晓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