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一词的由来

“方程”一词的由来

一、“方程”二字的来历(论文文献综述)

黄若然[1](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祇,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林强伟[2](2019)在《《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三家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治通鉴音注》是胡三省克承乃父胡钥遗命,为刊正司马康本《资治通鉴释文》而作。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参考了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及张守节《史记正义》。他为《资治通鉴》作注,大量汲取了《史记》三家注有关注文,不时对《史记》三家注加以臧否,力辨是非。就《资治通鉴音注》称引《史记》三家注的数量而言,胡三省称引《史记集解》的数量是《史记》三家注中最少的。裴骃《史记集解》汇集先儒之说,慎于立说,《史记集解》注文仅有二百余条裴骃按语,申述己意。《资治通鉴音注》受《史记集解》这种注释体例和风格的影响,加之裴骃与胡三省生活的年代相去有数百年之遥,典章制度、历史地理等存在较大差异,胡三省为避免这些差异和隔阂,故较少直接征引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长于音韵训诂之学,于前人所撰《史记》音义类著作颇有微词,《史记索隐》本为补《史记》而作,后半途而废,“退撰音义”,因而《史记索隐》注文注重文字音义。相比裴骃《史记集解》而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司马贞《史记索隐》的数量远远多于裴骃《史记集解》。在《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索隐》的案例中,以音韵训诂类注解为多。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援引司马贞《史记索隐》的这种取向,与司马贞注重《史记》音义的著述倾向不无关系。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三家注注文最多的莫过于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数量上看,《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张守节《史记正义》有二十例,订补《史记正义》注文亦有二十例。在胡三省因袭《史记正义》的各类注文中,尤以地理考订类为多,在《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正义》的所有注文中,地理考订类占四分之三强。张守节长于舆地之学,《史记正义》注文注重注解郡国城邑、山川地望。古今学者均认为胡三省擅长地理考据,故《资治通鉴音注》对偏好注解郡国城邑、山川地望的《史记正义》多有因袭、订补,这是张守节、胡三省的治学取向使然。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过程中,吸收了《史记》三家注的许多注解,不少注文是原封不动移录于《史记》三家注,也不自觉地沿用了不少《史记》三家注中已有的错误。《资治通鉴音注》有意订正了《史记》三家注注文中的不少错误,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胡三省订正《史记》三家注的案例中,也不乏《史记》三家注本来无误,而胡三省将原本正确的注文改为错误的注文。

赵栓林[3](2005)在《对《代数学》和《代数术》术语翻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代数学》和《代数术》的术语翻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简要回顾清代的中国数学及当时的中国为数学的发展所营造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说明《代数学》和《代数术》的汉译背景。并指出李善兰、华蘅芳、伟烈亚力和傅兰雅四译著家在翻译传播西学中所做的工作。2.通过分析资料可以看到在数学术语翻译的道路上李善兰、华蘅芳等人所探索和遵循的一些术语翻译规则和方法,同时重新理解和评价他们为中国近代的科技翻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说明其中已具有了现代翻译理论的一些重要因素。译著者试图努力地保持其形式和表述上的传统性,而当数学内容超出其所能表现的范围时,符号和译名的再创造成为必然。3.通过研究《代数学》和《代数术》中几个基本代数术语如“代数”“方程”等的形成,说明在翻译西方代数学著作的过程中对传统术语的取舍与改造以及创造新术语的方法,进而理解近代中西数学知识的碰撞和融合,理解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术语与其所表述的数学内容之间的差异反映当时数学术语在翻译时不能保证单义性和系统性。4.概述《代数学》和《代数术》对清末代数术语的影响及其对清末代数术语的传播与普及的作用,说明对西方数学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是在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对《代数学》和《代数术》中的代数术语做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并与《代数备旨》等清末流行的代数著作进行比较,从术语翻译的角度考查了汉译本《代数学》和《代数术》在中国近代数学演进过程中的价

包广龙[4](2018)在《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扬州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定量实验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梳理、总结了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的发展过程与感知环境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提炼,提出了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二者并重的“两轴一链”的保护方法作为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上篇阐述了扬州园林历史和文化景观演进史。在梳理扬州园林发展历史概论的基础上,园林历史发展时期的划分节点由传统的园林断代史变为以园林和历史事件作为依据的新视角,重新划分了园林发展时期:由刘宋时期徐湛之的“起源四景”—隋代“城塔柳”景观发展的初始意象—宋代“三城”的城防系统—明末影园—清初休园—清中期个园—新中国成立作为划分节点。在梳理扬州园林历史文化景观的基础上,阐述扬州的历史文化景观,从与扬州园林史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战争、运河、帝王政治、士大夫、盐商、市民的多角度梳理园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园林历史发展和文化景观的双视角阐述扬州园林历史人文环境,是对“竖向”的扬州园林史进行“横向”的有益补充,从而标定扬州园林中代表性的园林总体特征,为研究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关系提供坚实的历史与理论支撑。中篇从具有代表性的诸座园林内部的数据收集与模型建立入手,通过具体的调研数据和软件模拟,进行四种感知环境分析:以“精妙巧借”为主要特点的视觉环境;以“大音希声”为主要特点的听觉环境;以“触景生情”为主要特点的触觉环境;以“四季闻馨”为主要特点的嗅觉环境。基于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实验是从主观的个体感受到客观的调查分析,从整体感知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从园林现状感知实验到园林总体特征的还原与验证的过程,来揭示园林内部感知环境与历史人文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新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园林感知环境在园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下篇从城市景观轴、非遗文化轴及园林感知链三方面入手,建立起园林外部环境—感知环境—园林总体特征的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横纵理论联系,使得园林内外部环境能够根据园林自身的总体特征完整的保护起来,最终形成“两轴一链”式的将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为现有的扬州园林保护进行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为扬州园林环境的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刘晶晶[5](2017)在《大玄珍秘—《方氏墨谱》图像考辨》文中提出本文以明万历时期徽州制墨家方于鲁《方氏墨谱》为研究对象,从墨谱图像入手,进行图像学分析,梳理墨谱图像与博古和考古图谱、书画、碑帖等其他媒材图像之间的关联。在讨论《方氏墨谱》出版背景及参与制谱的相关人员个人经历的前提下,着重于墨图图像来源的追溯及墨图铭文与墨印的辨明,并进一步讨论晚明艺术风格的“复古”与“拟古”倾向。首章从贡布里希所说的“普通知识”角度,讨论《方氏墨谱》实际上是一部包含天、地、人三才图像的“普通知识”集成,也是一部图像化类书,并综述墨谱图像的各类源头。第二章讨论中国人的分类思维以及《方氏墨谱》的分类特点和“三教合一”倾向,并从墨谱文章与墨品实例分析《方氏墨谱》并非以往学者所认定的墨产品目录,墨谱出版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打击当时已经相当严重的盗仿方于鲁墨。第三章接续前章,进一步揭示《方氏墨谱》可以看作是明万历时期精英文人与名流的一个风雅游戏成果;从《方氏墨谱》的最大支持者汪道昆的个人经历与趣味,探讨他对于墨谱图铭等具体细节的影响,同时揭示墨图所显示的汪道昆交游圈文士与官员的定制墨,并厘清墨谱的参与者自制墨问题以及文士制墨传统。第四章分别从博古图谱、法帖与印譜、铜镜与书画四个方面辨析《方氏墨谱》的图像来源。第五章将《方氏墨谱》与《古玉图谱》进行图像比对,证明《古玉图谱》借鉴了《方氏墨谱》约四分一的图像,是为明清托名于宋代的伪古玉图书。

戴景贤[6](2016)在《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文中研究指明邵雍思想之受理学家重视,因于二程,而为朱子所承。然其事迹流传虽广,真知其思想之内涵、来历,与其学术之性质者实尠。故对于理学之发展,康节是否具有影响?其影响为何?历来学者,能论之者亦寡。唯以今日学界所建立之"学术史"与"思想史"之研究方法论之,则颇有可分析者。大体而言,康节思想之来历,最可据者,为二程之说。依其说,康节之学最要者有四:一为数,一为理,一为术,一为道。此四者皆中国学术思想所讨论,而康节之为取择,非纯然属儒家。本篇之主旨,在于论叙康节思想之由论"数"及"理",以与儒义相契之主要思想关键,乃至其"观物说"建构之理论结构;并进而分析其对于"理学"所造成之影响。至于其与道、释思想之异同,亦依议题之伸展,随文加以比论。本文共分三篇五节,即:一、邵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上);二、邵康节"数论"之历史渊源及其"推数及理"之思想结构(下);三、邵康节观物说之认识论基础,及其设论所建构之"与理学之关连";四、康节持养工夫之精微,与其"数学"于学术方法上之限制,乃至其"数理论"所以未能真正融入"理学"之原因;五、康节所传图、数于《易》学之意义。此为三篇中之第一篇。

鲁梦宇[7](2021)在《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文中提出清人诗歌别集之富,堪称历代之最,其中清人注本的数量虽非洋洋大观,但亦不乏精要者。举凡清诗史上革故鼎新、开宗立派以及引领一时风气的诗苑名宿,如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等人诗作,均有注本传世,在清代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与前人相比,今人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研究亟待深入。从表象来看,明末、清初时段几位重要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其诗集注本多产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看似是时间链条上的自然反应,其实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乾嘉时期蜂起而出的吴、朱、王三家注本,影响较大者至少有十种,部分注本虽已经得到很好的整理,但系统的研究尚未展开,作为清诗清注的典型代表,它们对诗歌注释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乾嘉时期清诗学文本的勾连,以及对当今注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文本文献的考察是清诗清注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存清诗别集注本近六十种,在初步了解其存世面貌后,还应作重点探究。在学界已经取得部分整理成果前提下,吴伟业和朱彝尊两家诗注是文献考察的薄弱环节。在吴伟业诗歌的清注本内部,钱陆灿、靳荣藩、吴翌凤三家注均有较清晰的版本源流,唯独程穆衡原笺处于尚待发掘的状态。程笺虽未付剞劂,但一直以写本面貌暗自流传,存世的《梅村诗笺》稿本和《吴梅村诗笺》钞本共同构成了程笺早期的文本状态;学界通行已久的“程笺杨补”本,是经过杨学沆增删补注后的版本,距离程笺原貌已经相去甚远,杨学沆虽有补注之功,亦兼修改之失。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为朱彝尊诗歌第一家选注本,有初刻本和覆刻本两种;俟后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出,因是全注本,故在读书人中争相传阅,其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可以确定在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七年(1772)之间,民国时又有木石居石印本出。江、杨注本外,嘉庆间孙银槎作《曝书亭诗集笺注》,因锓版时剜改“屈五”(屈大均)有关之文字,颇为学人所指摘。经过考察,孙注所用《曝书亭诗集》底本可能来自四库本,因此承袭了四库本的剜改处理方式。时代特点与学术渊源是推进清诗清注研究的第二个层次。首先是乾嘉时代学风的沾溉。中国十八世纪前后的学术以注释为要宗,重经重史的风尚是官方统治者以及上层文化精英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注释学普遍繁荣,读书人将注释看成一种对“著述立言”有极大功用的方式。从唐诗清注、宋诗清注到清诗清注概不例外,其中很多注家更是身兼经史与文学的佼佼者。在清诗清注内部,诞生了以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为中心的多家注本,如程穆衡、靳荣藩、吴翌凤、江浩然、杨谦、孙银槎注等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其次是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在清代普遍严密的文网下,书籍的收藏、刊刻、传抄与注释之间出现了值得深思的互动现象。其中,注本对原诗的抄录,是催动禁毁诗集传播的动力之一。而在清诗清注本的刊刻过程中,刊刻者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他们与注家的关系,对注释文本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刻印成本的考虑,都深刻影响了清诗清注的阅读和传播。价值考量是清诗清注考论的最终落脚点。清诗清注作为文献载体,不仅具有文本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诗清注的价值可以在与评点、选本等清诗学著作的关联和互通中得到彰显。在清诗清注本中,程穆衡原笺从考订诗歌本事出发,又不局限于考证本身,广征史料,遍访故老耆旧,以寥寥数评道出吴伟业的诗意与诗心;靳荣藩在“繁冗”特色之下,具有“评注结合”以及“分体分评”的意识;杨谦注搜集朱彝尊诗不遗余力,并将同题唱和之作列于注中,客观上具有选本的效果;江浩然注仿王士禛《精华录》体式,遴选朱彝尊诗歌中之菁华而为之注,与杨谦殊途同归。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清诗清注本,是注、评之间融通的典范,也正是其价值所在。此外,清代诗论家多为当时的一流学者,他们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和推动,很能代表清诗学阵营的某种态度。比如王鸣盛为靳荣藩注作序阐扬诗论主张和注释理念,翁方纲为江浩然注作序论及诗注诗法,赵翼作为清诗学阵营中的主将,也对靳荣藩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对清诗清注重要注本进行点校整理,是学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诗歌文本细读的题中之义。相较今人的注释,清人注在语言结构和习惯,本事感知,以及诗歌共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通过清诗清注的考察和论述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注释学应该立足本体,借鉴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将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转向文本和注家并重,发掘注家在文本阅读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注释学理论体系的重构提供新的思考。

张建伟[8](2015)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具有较高水平,无论是对内容的理解还是对方法论的创新,他们的研究在东亚乃至世界科学史界都具有引领作用。本文选取20世纪上半叶具有代表性的四位日本学者:三上义夫、林鹤一、藤原松三郎和小仓金之助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他们有关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及其主要成果,探讨他们对中国数学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和深远意义。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基于原始文献,解读了三上义夫、林鹤一、藤原松三郎和小仓金之助关于中国数学史研究的重要论著。本文共分六章。第1章绪论,说明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第2章论述了三上义夫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通过对他的代表作《中日数学发达史》、《中国算学之特色》的介绍,基于他对《九章算术》刘徽注、宋元时期的天元术、四元术、招差法以及清代割圆术和《畴人传》等的研究,对比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三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1、对中国数学史走向世界做了开创性工作。2、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数学的某些偏见和科学史上“西方中心论”的错误观点。3、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发挥了引领作用。4、三上对中算是和算的母体认识深刻,对和算与中算的关联研究比较透彻。5、三上提出和实践了从文化史视角研究数学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3章考察了林鹤一和藤原松三郎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考察林鹤一对弧背缀术和圆周率的研究、对“几何”和“代数”词源的研究、对中国素数问题的研究,指出其成就主要体现在用现代数学来介绍中算成果,并将其与日本、西方的相关成果进行比较、联系,指出林鹤一是从数学家的角度研究数学史的。梳理了藤原松三郎对《杨辉算法》和《算法统宗》中方程式解法的研究及其对宋元明数学史史料的研究。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1、对中算典籍的整理,特别是宋元明数学史料的整理做出了贡献,发现了我国未见到的史料《新镌启蒙便用九章算法全书》和《新镌九龙易诀算法》。2、用现代数学对中算进行算法阐释。第4章分析小仓金之助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通过对小仓的论文《中国数学的特殊性》、《中国数学的社会性》、《极东数学国际化与产业革命》的分析,指出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注重研究数学的社会性,从数学知识的研究演变到文化背景、社会史的研究,比中国同时代的数学史研究者的视野更加宽广。第5章对日本学者的数学史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概括出三上既从内史的角度研究中国数学史,又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和算史;林鹤一和藤原松三郎从内史的角度研究中国数学史;小仓首次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中国数学史。三上和小仓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在国际数学史界具有重要的意义。第6章为结语,对于四位学者研究中国数学史的动因、成就与不足、与我国学者的交流以及对中日学者的影响做了总结。主要结论如下:1.明治维新后,日本决定废和算、学洋算,因而和算日益衰退。日本数学史家三上、数学家林鹤一、藤原,数学教育家小仓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研究和算的,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同,所以他们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不同。2.他们从事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数学史研究具有开创性,而从文化史的或社会史的视角来研究数学史,也属于科学史领域外史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在科学编史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他们深厚的数学功底,较强的中文文献解读能力以及使用西方语言发表数学史论文对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推动中国数学史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4.他们与我国学者的交流,推动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工作对中日学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芝业[9](2010)在《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文中指出简而言之,本研究运用历史学的思想方法:“古数复原”,研究数学问题: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和传统数学的原始形态(包括“内算”和“外算”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得出了哲学结论:通过中西数学会通,传统数学发生了结构调整(“内算”与“外算”易位),数学在儒学体系中地位上升,传统数学所描述的“理”的观念,以及传统思维方式都有所变化。与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相比,这三个方面都有新意,而且有意义。一、古数复原自从“五四”时期“赛先生”被请来中国以后,我们很多事情都以他的标准来办。关于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的很多已有研究也不例外,于是产生了西方数学对中国传统数学、传统文化的“质疑”、“批判”、“冲击”、“肢解”等等。我们不禁想到庄子对“混沌”的同情和无奈:被凿了七窍的“混沌”还是“混沌”吗?他还有生命力吗?与之并存的还有另一个说法,即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其中的糟粕,又往往与算命等所谓传统数学中的“内算”联系在一起。精华与糟粕到底如何并存?这种情况是怎样转变的?这些问题,在当前新文化建设和国学复兴中都是不能回避的。国际著名数学家、数学史家吴文俊先生提出“古证复原”思想:在为古代数学中仅存结论补充证明时,要“符合当时本地区数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要“凭空臆造”和“人为雕琢”。美国学者柯文(Paul A.Cohen)先生倡导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古史复原”思想:“以中国人为出发点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并力主进行多科性协作研究”。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库恩也提出与之相关的科学史研究“范式”理论,法国史学家、哲学家福柯提出“知识考古学”思想。我们认为,借鉴这些思想、方法,关于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的研究,可以提出“古数复原”思想:尊重当时中国传统数学“内算”与“外算”相互交织的历史事实,尊重当时数学家会通中西数学的强烈愿望和他们的心理体验,尊重当时数学与传统文化其他方面(如儒学的理的观念)的固有联系,进而研究中西数学会通的状况,及其对中国传统数学、传统文化的影响。二、中西数学会通本研究复原了明末清初的中西数学会通,复原了中国传统数学“内算”与“外算”的关系及其变化,复原了与之相关的儒学文化。(一)复原明末清初的数学会通。关于明末清初的中西数学会通,已有研究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够;而这一思想是很重要的,由明末徐光启提出后,几乎发展成了中国学术研究的范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已有研究很少以之为主题,来勾画出它的完整画面。通过对明末清初大量数学家数学作品和数学思想的考察(详见本论文第二章),本研究发现,这一时期中西数学的关系应该定性为会通,而不是已有研究所关注的“西方数学对中国数学的冲击”(详见本论文结语)。冲击论太多地关注了西方数学的传入,而对传入后与中国传统数学的会通研究太少。本研究以中西数学会通为视角(与学术形态不同),完整地勾画了这一学术形态,填补空白;以中西会通为视角,可以避免西方中心论或中国中心论的缺陷,可以看到东渐、输入和传入等视角所没有看到的景象。(二)复原明末清初传统数学的大数学观念。已有研究绝大部分将“内算”与“外算”分开来研究,割裂了传统数学的整体性。本研究从大数学观、宇宙观念、思维方法入手,能更好地复原古学,把传统数学中“内算”和“外算”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历史上的原生态将其复原,并讨论了它们在中西会通过程中的发展或衰落,得出外算凸显、内算式微的结论。(三)复原数学会通过程中的两种话语空间。两中话语空间即公共话语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本研究讨论二者各自话语权力的形成和变迁,并揭示出数学会通的成效更多地存在于私人话语空间之中,从而更好地反驳已有的、数学会通没有成效的结论。(四)复原数学会通所涉及到的理、器两个儒学文化层次。已有研究所得出的,数学会通对中国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的结论,是由单纯对“器学”即科学技术的研究得到的,在理的层面研究不够充分,由数达理的研究更少。本研究从明末李之藻《天学初函》所运用的“理”、“器”思想出发,考察数学会通涉及到的理、器两个层次。其实,对于西学“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仅仅是一些人面对先进的西学时,“舍器保理”的一个策略,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高度认同,同一个人在私人话语和公共话语空间中对它的认同度也有很大差别,这样西学中源说有很强的社会建构性。“舍器保理”又仅仅是倾向西学者的一个策略,为西学争取话语权是其真正目的,于是,“舍器保理”的目标是难以真正完成的。这是对已有研究中某些倾向和观点的超越,如无休止追究“西学中源说”产生源头的倾向,由于从“心同理同论”退化为“西学中源说”,因而中国人没有很好地吸收西学等观点。关于“舍器保理”,清初政府“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的政策;徐光启《辩学章疏》对儒家正统地位的坚持,和对“愿治乏术”的抱怨,在《同文算指序》中“虽失十经,如弃蔽履”的过度豪迈;《崇祯历书》编撰者和使用者,在历法理论基础上,舍弃“天圆地方”观念,选用西方大地圆球形说的勇气;薛凤祚《天学真原》“传统数术无用者十之八九”的断言。都说明当时官方和士人有“舍器保理”这一价值选择。(五)复原数学会通得以完成的文化张力。本文从明末相国叶向高的“拘儒”和“达儒”概念出发,探索中西数学会通过程中的儒学文化张力,这与已有研究多从理学、心学出发的思路相比,也是一个新思路,既别开生面,又可与当代国学发展相联系,为国学发展走向开放性提供历史依据。(六)在复原明末清初数学会通及其文化背景基础上,本研究在主题上,完成胡适、梁启超等人所坚持的,西学对中国思想、学术形成一个大变局这一观点的论证,探索前辈学者断言之外的会通成效。前人涉及了实证方法,我们在充实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数学方法、“物理”、“至理”和“宰理”观念等方面的研究。1、通过辨析中西数学会通对中国思想学术是否有影响两种对立观点,本研究赞成有影响的观点。没有影响的结论,错在对私人话语空间中的西学因素考察不够,根本原因是其所依据资料不完整。产生影响的过程,我们恰当地称之为中西会通。2、论证数学会通及其成效的存在,及其产生机制。前人对此论述很少,其实,围绕是否进行中西会通,及怎样进行中西会通,儒家中的“拘儒”和“达儒”展开了激烈的理论论战和流血斗争,我们通过对此考察发现,由于历法修改、军事战争和生产发展等需要,明末清初中外数学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会通,从而促进了数学新发展,外算数学学科独立发展,“内算”受到大多数人的鄙弃,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由于当时数学学科的宽泛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天然联系,中国学者思维方式、宇宙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些成就为清末西学第二次东渐、1928年中国现代科学体制化打下了学术和思想制度等方面的基础;三、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在上述“古数复原”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数学发生了嬗变,数学在传统儒学中的地位发生了调整。(一)传统数学本身的“嬗变”中西数学会通导致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结构调整。知识层面,三角、对数是中国传统数学所没有的;思想方法层面,形式逻辑和公理化思想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数学所缺乏的。西方数学的传入为中国传统数学的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中国社会事务的需要为中国传统数学的结构调整提供了现实性、必然性。于是在中西数学会通过程中,传统数学的“内算”与“外算”发生了易位,“外算”取代“内算”成为传统数学的重心之所在。具体来说,1、“内算”与“外算”易位;2、会通性著作爆炸式发展;3、传统“外算”复兴;4、数学思维方式发生变化;5、数学所描述的“理”(包括“物理”、“宰理”、“至理”)发生变化。(二)数学在儒学体系中地位的“嬗变”中西数学会通促进了数学在中国儒学文化地位的上升,儒家文化的研究重心有所转移。数学会通加强了这一转移的方法论、价值观依据。方法论依据就是乾嘉学派的实证和数学方法,价值观依据就是避虚就实、注重证据。明末清初中国士人们,也大多意识到了王学的“粗疏”和朱学的“支离”,只是在儒学改革的方法论上一筹莫展,具体方法上也不得要领,正像徐光启所说“愿治乏术”。而西方学术的传入为此提供了可能性,为儒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标杆,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知识和方法论,中西会通则将这一可能性付诸实现。于是,在中西会通过程中,一些价值观念如“修身为本”,“道本艺末”大为改变,儒学核心范畴“理”也发生很大改观,儒家士人们于是重新在古籍中重新寻找儒学真原,使考据之风更加兴盛,义理的阐扬也多有谨慎。具体来说,1、“外算”著作得到了“儒经”的地位;2、数学公认为经世致用之本;3、数学家社会地位上升。

马寄[10](2016)在《湛甘泉思想研究 ——以“生”为中心》文中认为湛甘泉是与王阳明齐名的明中叶硕儒,然而长期以来,甘泉思想的探究远不及阳明思想深入,这与其思想学术地位很不相称。本文以“生”中心,全面探讨甘泉的思想,本文从四章分别叙述。第一章追溯甘泉“生”思想的渊源。甘泉“生”的思想可溯之于其业师陈白沙。白沙之学可谓“自得之学”。自得乃自得于“心”,然而“心”并不局限于一己之心内,而是与物相贯通,涵万物于一“心”。万物归之于“道”,因此“心”与万物的贯通便可转化为“心”与“道”的相契。通过对“道”的至大、无可言状、虚实相即、即物而在等诸特征的总结及“静中养成个端倪”之“端倪”的内涵的解读,本文揭示在诗化语言背后白沙所谓的“道”就是“生”。“心”与“道”的契合意味将己置于自然之中,从而感受到自然生生之运化。作为白沙宗子的甘泉继承白沙以“道”为“生”思想。同时,甘泉突破白沙诗性思维,将“生”置于理性的思维模式下,从而以“生”为中心,构建完整、缜密的思想体系。第二章具体阐述甘泉怎样围绕“生”架构其独特的思想体系。甘泉以“气”为起点,展开其“生”之思想体系。一“气”分阴阳,阴阳二“气”相摩相荡,世间森罗万象之万物纷然而生。在阴阳二“气”相摩相荡的过程中,若运化燮和,则“生意”盎然,“道”亦澄然而显。在此意义上,运化燮和谓之“道”。从“生”架构宇宙论、本体论后,甘泉还以“生”为基点,建构“心”“性”概念,从而架构整个思想体系。天地“生意”的涌动下,人从万物中脱颖而出;进而,“生意”敛之于“心”,萃之于“性”,“性”便是天地“生意”之渊薮。“生”贯穿了“道”、“心”、“性”,并在此一贯下,万物与“心”相互感应,浑然一体。在明确甘泉所谓“道”即“生”后,第三章转向甘泉的工夫论,以揭示甘泉怎样发明、体证“生生”。甘泉工夫法门可标识为“随处体认天理”。“随处”脱胎于白沙“静坐”,是对白沙“静坐”的翻转。甘泉主张“静”时体认“天理”,“动”时更应体认“天理”。甘泉之“动”并非排斥“静”,而是涵“静”于“动”。因此,甘泉所言“随处”指涉的是以“动”涵“静”。尚需留意的是,“随处体认天理”只是甘泉工夫的前半截,后半截“涵养之”常常被学人所忽略。在甘泉看来,“体认天理”只是在心中种下颗种子。种子能否发芽、茁壮成长,尚待“涵养”。“体认”不在先,涵养不在后,即“体认”即“涵养”构成了甘泉完整的工夫法门。“随处体认天理”只是甘泉工夫主旨,而具体体认“天理”的方式则是“勿忘勿助”。“勿忘勿助”,不急不躁、从容不迫,由“虚”而趋“中”,于“情”之“中正”处,心念当下的一刹那澄然而显,心灵底蕴之“生生”汩然而涌。本文第四章论述甘泉“道统”说。甘泉“道统”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所倡之“道”、所承之“统”。甘泉“道统”所倡“道”为“生生”之“中正”,“生生”之“中正”的标准有二:一是“浑一”,另一是“自然”。基于此,甘泉建构了“道统”谱系。甘泉之“道统”谱系,以濂溪、明道为中轴,往前追溯至孔子、孟子,往后延续至白沙。甘泉苦心建构此“道统”的原委在于,一脉相承这一“道统”谱系者乃是其业师白沙,于是甘泉俨然将自己视为其时儒门之正宗。甘泉构建这一“道统”所承之学为“中正”,儒门他学皆偏离“中正”,甘泉指认其为“曲学”;假儒学话语,彰显他学,甘泉更视为“别旨”。朱熹逐于外,陆九渊执于内,均偏离“中正”,故在甘泉看来两者均是“曲学”。出于“道统”意识,甘泉对明中叶以来盛行的儒、释、道三教会通思潮深为不满。对于这股思潮,甘泉主要指向了慈湖、王道,其认为慈湖假儒以倡禅,王道则假儒以倡老。

二、“方程”二字的来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程”二字的来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2)《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三家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史记》三家注研究综述
        (二) 《资治通鉴音注》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集解》
    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集解》
        (一) 地理考释类
        (二) 典章制度类
    二、《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集解》
        (一) 地理考释类
        (二) 音韵训诂类
第二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索隐》
    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索隐》
        (一) 音韵训诂类
        (二) 地理考释类
        (三) 史事考订类
    二、《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索隐》
        (一) 音韵训诂类
        (二) 史事考订类
        (三) 地理考释类
第三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正义》
    一、史事考订类
    二、地理考释类
    三、典章制度类
    四、音韵训诂类
第四章 《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正义》
    一、地理考释类
    二、史事考订类
    三、音韵训诂类
第五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3)对《代数学》和《代数术》术语翻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西方符号代数学的传入情况
    (一) 明清之际西方数学传入的文化背景
    (二) “借根方”和符号代数的传入
    (三) 四译著家和他们的代数译著
二、《代数学》和《代数术》中的术语翻译规则
    (一) 术语翻译的方法和规则
    (二) 两译本代数学术语的统计和比较
    (三) 新名词的创译及意义
    (四) 代数学符号的引进和改造
三、《代数学》和《代数术》中的基本术语
    (一) “代数”译名及相关术语的由来
    (二) “方程”及相关术语译名的确立
    (三) 虚数的引入
    (四) “级数”和“对数”术语
四、清末符号代数学术语的流传
    (一) 《代数学》和《代数术》中代数术语在清末的影响
    (二) 清末代数术语的传播普及
结语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4)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扬州园林的古代文献概况
        1.2.2 研究扬州园林的现代文献概况
        1.2.3 研究园林保护为主的文献概况
        1.2.4 研究园林感知环境为主的文献概况
    1.3 相关概念阐释和研究对象界定
        1.3.1 扬州园林
        1.3.2 园林环境
        1.3.3 历史人文
        1.3.4 感知环境
        1.3.5 园林总体特征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课题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研究框架
上篇 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环境
    2 历史予园林--扬州园林历史概述
        2.1 扬州园林的起始期
        2.1.1 有关起始期的两种错误观点
        2.1.2 源于西汉,始于刘宋--徐湛之的“起源四景”
        2.2 扬州园林的发展与萧条期
        2.2.1 从隋代城、塔、柳到宋代三城--扬州园林的发展期
        2.2.2 从宋代三城到明末影园--扬州园林的萧条期
        2.3 扬州园林的成熟与繁荣期
        2.3.1 从明末影园到清初休园--扬州园林的成熟期
        2.3.2 从清初休园到清中期个园--扬州园林的繁荣期
        2.4 扬州园林的衰落与繁盛期——清嘉庆二十四年至今
        2.4.1 从清中期的个园到新中国的建立--扬州园林的衰落期
        2.4.2 新中国建国后--扬州园林的繁盛期
        2.5 本章小结
    3 人予园林--扬州园林历史文化景观的演进
        3.1 扬州园林与战争历史
        3.1.1 芜城之战暗助园林开创
        3.1.2 宋金、宋元之战完善水道体系
        3.1.3 洪杨之乱终结盛世园林
        3.2 扬州园林与运河文化
        3.2.1 一条河与一座城—运河的变迁
        3.2.2 河边城与城中园—运河与扬州园林
        3.3 扬州园林与帝王政治
        3.3.1 炀帝情缘与人文景观初创
        3.3.2 清帝南巡与园林繁盛
        3.4 扬州园林与士大夫文化
        3.4.1 鲍照名作《芜城赋》
        3.4.2 杜牧十年扬州梦
        3.4.3 欧阳修始建平山堂
        3.4.4 石涛大师叠山石
        3.4.5 马氏兄弟富藏书
        3.5 扬州园林与盐商文化
        3.5.1 盐法之变与盐业兴衰
        3.5.2 永恒的利益—宠信、威胁与利用
        3.5.3 灰色盐商带来的扬州园林大发展
        3.6 扬州园林与市民文化
        3.6.1 繁华的折射—扬州市民文化
        3.6.2 市民郊游与湖上园林的共荣
        3.7 本章小结
中篇 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
    4 园林营建
        4.1 城市园林
        4.1.1 个园--“四季”为旨,“竹”为境
        4.1.2 小盘谷--以小见大,突出九狮图山的主体性特征
        4.2 湖上园林
        4.2.1 小金山景区—从一“借”到两“多”
        4.2.2 影园遗址—从因地制宜到借景
        4.3 研究讨论—为什么选择这四座园林
        4.4 本章小结
    5 精妙巧借—游线上的视环境感知
        5.1 视环境概述
        5.2 扬州园林视环境实验设计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对象
        5.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5.2.4 实验仪器
        5.3 扬州园林视环境分析
        5.3.1 个园视环境—四季赏景
        5.3.2 小盘谷视环境—小中见大
        5.3.3 小金山视环境—一点借多景
        5.3.4 影园视环境—一点观内外
        5.4 实验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大音希声--声环境感知
        6.1 声环境概述
        6.2 扬州园林声环境实验设计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对象
        6.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6.2.4 实验仪器
        6.2.5 量表信度检验
        6.3 扬州园林声环境分析
        6.3.1 个园分析—竹声阵阵
        6.3.2 小盘谷分析—鸟声鸣鸣
        6.3.3 小金山分析—风铃悠悠
        6.4 实验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触景生情—铺地触环境感知
        7.1 触环境概述
        7.2 扬州园林铺地触环境实验设计
        7.2.1 实验目的
        7.2.2 实验对象
        7.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7.2.4 实验仪器
        7.2.5 量表信度检验
        7.3 扬州园林铺地触环境分析
        7.3.1 质感评价
        7.3.2 个园—功能分布,分类式触感
        7.3.3 小盘谷--集中分布,主题式触感
        7.3.4 小金山—功能性分布,多样式均衡触感
        7.4 实验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四季闻馨--嗅环境感知
        8.1 嗅环境概述
        8.2 扬州园林嗅环境实验设计
        8.2.1 实验目的
        8.2.2 实验对象
        8.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8.2.4 实验仪器
        8.3 扬州园林嗅环境分析
        8.3.1 个园分析--少中见大,营建布局均匀的特色香景
        8.3.2 小盘谷分析—以少胜多,营建主题明确的特色香景
        8.3.3 小金山分析—以多求全,基于四季花期的四季借景
        8.3.4 影园分析—多中求精,基于四季花期的四季香景
        8.4 实验讨论
        8.5 本章小结
下篇 两轴一链—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
    9 城市景观轴
        9.1 景观分布轴
        9.1.1 自然山水轴线
        9.1.2 人文景观轴线
        9.2 城市发展轴
        9.2.1 城市规划概况
        9.2.2 “一城一轴四区”的旅游发展
        9.2.3 “一带、一城、三镇、多点”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框架
        9.2.4 “一区、三轴、两廊”的城市总体设计框架
        9.3 城市景观轴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1 景观分布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2 城市发展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3 “两轴一链”中的城市景观轴
        9.4 本章小结
    10 非遗文化轴
        10.1 扬州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述
        10.2 以围绕传统园林建造艺术与技能为主的技艺类项目
        10.2.1 扬派盆景艺术
        10.2.2 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技艺
        10.2.3 扬派叠石
        10.3 以围绕园林的民间文学或口头文学形式的口头传统类项目
        10.3.1 瘦西湖传说
        10.3.2 扬州古街巷传说
        10.3.3 冶春故事
        10.4 非遗文化轴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1 传统技艺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2 民间文学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3 “两轴一链”中的非遗文化轴
        10.5 本章小结
    11 园林感知链
        11.1 视觉感知链
        11.1.1 湖上园林—从因借成景到连景成轴
        11.1.2 城市园林—远眺近望
        11.2 非视觉感知链--声、嗅、触觉感知
        11.2.1 湖上园林--风铃声声与百花争香
        11.2.1 城市园林--莺声燕语与触景生情
        11.3 园林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1 视觉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2 非视觉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3 “两轴一链”中的园林感知链
        11.4 本章小结
    12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1.1 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
        12.1.2 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
        12.1.3 “两轴一链”--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
        1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图片目录
    2.表格目录
附录一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附录二 部分园林环境调研表
    1.小金山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2.个园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3.小盘谷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4.园林触觉环境好感度调研评价表(以小金山调研样表为例)

(5)大玄珍秘—《方氏墨谱》图像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方氏墨谱》——中国古典图像的“普通知识”
    第一节 纳须弥于芥子
    第二节 古典的再生
第二章 《方氏墨谱》的分類与出版目的
    第一节 中国类书的分类特点
    第二节 《方氏墨谱》的分类与三教合一图像传统
    第三节 《方氏墨譜》編撰出版之目的
第三章 《方氏墨谱》——文人的合作与游戏
    第一节 汪道昆的方氏墨谱
    第二节 【嘉禾重颖】与《方氏墨谱》定制墨
    第三节 文士制墨的现状与传统
第四章 《方氏墨谱》图像来源
    第一节 三古图三礼图
    第二节 法帖與印譜
    第三节 铜镜
    第四节 书画
第五章 《方氏墨譜》與《古玉圖譜》
    第一节 古玉图摹仿墨图
    第二节 《方氏墨谱》与两种《古玉图谱》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清诗清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选题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诗清注的整体文献形态与面貌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刻印、传钞与整理简述
    第二节 清诗清注的分期与分类
    小结
第二章 清诗清注的专题文献考察
    第一节 吴梅村诗注的分期和界定
        一、吴梅村诗早期注本
        二、吴梅村诗中期注本
        三、吴梅村诗后期注本
    第二节 文本的生成与演变——以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梅村诗笺》为中心
        一、“同声相应”的创作动力与未编年本的诞生
        二、“挥汗书写”的辛酸经历与南图本的生成
        三、从《梅村诗笺》到《吴梅村诗笺》的文本演变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钞本五种评介——兼及“程笺杨补”系统之失
        一、集注本
        二、北皮亭写本
        三、独醒盦本
        四、草堂本
        五、旧山楼本
    第四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程笺杨补”钞本考述
        一、杨学沆与《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程笺杨补”钞本研究述略
        三、士礼居钞本由戴光曾钞本“直接传写”而来
        四、再谈保蕴楼钞本的避讳问题
        五、退轩钞本及其庋藏线索
    第五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排印本与整理本述评
        一、俞庆恩与排印本《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整理本《吴梅村诗集笺注》的成就与创新
        三、吴梅村诗注整理与研究的展望
    第六节 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及其版本著录献疑
        一、江浩然父子的笺注事业
        二、著录情况辨析
    第七节 杨谦《曝书亭集诗注》木山阁刻本的成书及流传
        一、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
        二、与杨氏木山阁刻本有关的其他刻印本
        三、杨谦及其注本接受情况简述
    第八节 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及剜改“屈五”事小考
        一、孙银槎及《曝书亭集笺注》版本情况
        二、孙银槎注本的评价及剜改“屈五”成因
    小结
第三章 清诗清注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于著述有功事——清人对注释的普遍认知与实践
        一、重经重史的风尚与经、史注释的地位
        二、乾嘉时期诗歌注释的实证主义与学问化倾向
    第二节 藏书、抄书、刻书与注书的互动——以清诗别集注家为中心
        一、藏书家与注释者
        二、注家与秘密传钞者
        三、畅销注本及其早期推手
    第三节 别集诗注的文本遗留和经验传承——从宋诗宋注到清诗清注
        一、导源:别集诗注的繁盛及宋诗宋注的文本流传
        二、鉴别:清人眼中的明人诗歌注本
        三、远采:施注苏诗
        四、近择:仇注杜诗在眼前
    小结
第四章 清诗清注的体例与注释特色
    第一节 笺诗矜奥博——惠栋注的体例及其垂范意义
        一、经传单行的追求与注释文本功能的认知
        二、“附事见义”与诗史观念
        三、训纂与辑佚
        四、诗歌系年与年谱编纂
        五、重视考订风土名物
        六、对待前人注释的态度
    第二节 笺注吴诗“四难”何指?——程穆衡注本体例初探
        一、“论世知人,唯贵核今”的注释理念与“注吴诗四难”的提出
        二、十九条凡例的分类与特色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征引史料笔记考论
        一、“稗史野乘”在程笺中的量化分布
        二、未标明出处的史料来源
        三、程笺引史著特点举证
        小结
    第四节 “仕不怠学”与“繁冗之弊”——靳荣藩及其注释特色成因探析
        一、靳荣藩生卒年及“仕不怠学”的语义出处
        二、《吴诗集览》及其注释特色
        三、《吴诗集览》的成书背景
        四、《吴诗集览》的学术渊源
    小结
第五章 清诗清注与清诗批评的互动
    第一节 引论:“破体”与“立式”——注、评融通的历史基础与文本可能
    第二节 清人论诗语境中的清诗清注
        一、从诗论到注论——王鸣盛《吴诗集览序》及其与清诗清注家的互动
        二、清诗学主将之一的认可——赵翼对《吴诗集览》的评价
        三、经典注释的“内部回响”——道咸以降注本对乾嘉注本的接受与评价
    第三节 注诗者兼注人——明亡清兴中的诗意与诗心
        一、国变中的人事解读
        二、怨刺传统的追溯
        三、浮沉于世的共鸣
        四、借古抒怀的体察
    第四节 《曝书亭集》诗注的“集句”精神与“选本”思维
        一、杨谦“集句而注”的意义与效果
        二、注家之心,选家之眼——江浩然注的选本思维
    第五节 “会心妙笔”话渔洋——伊应鼎与清诗评注本实践
        一、《会心偶笔》的成书缘由辨析
        二、评注结合,各居其位——《会心偶笔》的核心体例
        三、《会心偶笔》的行间注与总评特色
    小结
第六章 清诗清注与当代注释学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清诗别集注本的整理
        一、清诗研究应该重视旧注本的点校和整理
        二、清诗清注本与清诗今注本的比较优势
    第二节 注释学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一、注释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要
        二、从“由文及人”到“人文并重”
        三、从清诗清注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清诗清注总目初编
附录二 清诗别集注本叙录
附录三 清诗别集注本序跋辑校
附录四:清人语境中的清诗清注及注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8)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三上义夫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2.1 三上义夫生平简介
        2.1.1 三上义夫生平
        2.1.2 三上义夫的数学史研究阶段
        2.1.3 影响三上义夫学术生涯的重要人物
    2.2 三上义夫对中国数学史的概论或综合性研究
        2.2.1 三上义夫的《中国算学之特色》
        2.2.2 三上义夫的《中日数学发达史》
    2.3 三上义夫对《九章算术》刘徽注的研究
        2.3.1 三上义夫对圆田术刘徽注的研究
        2.3.2 三上义夫对阳马术刘徽注的研究
        2.3.3 三上义夫对刘徽及祖暅之球的算法的研究
    2.4 三上义夫对宋元数学的研究
        2.4.1 三上义夫对天元术和四元术的研究
        2.4.2 三上义夫对招差法的研究
        2.4.3 三上义夫对宋元数学中“演段”意义的研究
    2.5 三上义夫对明清数学的研究
        2.5.1 三上义夫的《清朝时代割圆术发达的考察》
        2.5.2 三上义夫的《畴人传论——兼对赫师慎的评说》
    2.6 小结
3 林鹤一、藤原松三郎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3.1 林鹤一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3.1.1 林鹤一生平简介
        3.1.2 林鹤一对中国弧背缀术及圆周率的研究
        3.1.3 林鹤一对几何与代数语源的研究
        3.1.4 林鹤一对中国素数问题的研究
    3.2 藤原松三郎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3.2.1.藤原松三郎生平简介
        3.2.2 藤原松三郎对中国数学史的整体认识
        3.2.3 藤原松三郎对《杨辉算法》和《算法统宗》之方程式解法的研究
        3.2.4 藤原松三郎对宋元明数学的史料研究
        3.2.5 藤原发现的明代数学新史料
    3.3 小结
4 小仓金之助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4.1 小仓金之助生平简介
        4.1.1 选择学习数学
        4.1.2 对微分几何学的研究
        4.1.3 对数学教育的研究
        4.1.4 对数学教育史的研究
        4.1.5 对数学史的研究
    4.2 小仓金之助对中国数学史的整体认识——《中国数学的特殊性》
        4.2.1 内容介绍
        4.2.2 小仓研究的评述
    4.3 小仓金之助对《九章算术》的研究
        4.3.1 小仓选择《九章算术》研究的原因
        4.3.2 小仓通过《九章算术》考察秦汉时代社会状况
        4.3.4 小仓研究的评述
    4.4 小仓金之助的《极东数学国际化与产业革命》
        4.4.1 小仓对中国数学国际化的研究
        4.4.2 小仓对日本数学国际化的研究
        4.4.3 小仓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析
        4.4.4 小仓研究的评述
    4.5 小结
5 日本学者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5.1 三上义夫的数学史研究方法和数学史观
        5.1.1 和算与中算的比较史研究方法
        5.1.2 与汉字文化圈关联的研究方法和整体视角
        5.1.3 文化史角度的研究方法
    5.2 林鹤一和藤原松三郎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5.2.1 林鹤一用现代数学观点解读数学史
        5.2.2 藤原松三郎注重史料研究
    5.3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5.3.1 唯物史观的历史研究方法
        5.3.2 科学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5.3.3 综合法的使用
6 结语
    6.1 四位日本学者研究数学史的动因
    6.2 四位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6.3 四位日本学者与我国学者的交流、影响
    6.4 四位日本学者对日本后来研究者的影响
    6.5 启示与借鉴
    6.6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统计
致谢

(9)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一、古数复原
    二、中西数学会通
    三、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来源和术语界定
    二、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途径与方法
第一章 中西数学会通的文化环境
    第一节 拘儒·达儒·真儒
        一、数学会通与儒学分化
        二、达儒对中西数学、科学的认识
    第二节 数学会通与儒学的两个层次
        一、西学集团对儒学两个层次的态度
        二、东林、复社对儒学两个层次的态度
        三、矛盾中的无奈选择
        四、皇帝、历算名家和传教士共倡西学中源说
        五、西学中源说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建构
第二章 外算会通的巨大成就
    第一节 数学会通观念的一般发展
        一、中西会通观念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中西数学会通观念的发展
        三、会通基本类型
        四、数学会通与西学中源说的合理性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互动中的数学会通
        一、数学与上帝的不同待遇
        二、数学会通和战争、改历
        三、满、汉、西数学和文化大角逐
        四、数学会通与中西礼仪之争
    第三节 数学会通与笛卡尔思想
        一、笛卡尔思想与科学革命
        二、参与会通的笛卡尔思想
        三、没有充分传入的宗教原因
        四、没有充分传入的学术原因
第三章 外算会通案例研究
    第一节 《几何原本》简介
        一、《几何原本》概论
        二、《几何原本》内容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数学会通
        一、徐、利翻译时间断限
        二、徐、利译之前的尝试和探索
        三、翻译过程中的比较和会通
        四、版本流传与影响
    第三节 命名中的数学会通
        一、"几何"、"几何之学"的中西来源及其含义
        二、用"几何之学"表示西方数学的原因
        三、选择汉语"几何"、"几何之学"的原因
        四、从命名看会通
    第四节 《几何原本》在中国
        一、对《几何原本》的主要反应:不懂
        二、《几何原本》带来的巨大震憾
        三、中西两种不同范式的数学
        四、对《几何原本》的具体研究
第四章 内算会通和传统数学结构调整
    第一节 明末清初数学研究概览
        一、传统"外算"概况
        二、"内算"概况
    第二节 内算会通案例研究
        一、薛凤祚会通模式的一般特性
        二、薛凤祚"内算"会通思想概观
        三、薛凤祚的"内算"会通
    第三节 内算与外算的易位
        一、"内算"与"外算"关系概况
        二、内算与外算两千年的主仆关系
        三、易位原因
第五章 数学会通与"理"的演化
    第一节 数学会通与"物理"凸显
        一、理的传统观念
        二、理的变迁
    第二节 数学会通与"至理"变换
        一、数学与宇宙观的关联
        二、中西宇宙观的异同
        三、传统宇宙观的变迁
    第三节 数学会通与"宰理"危机
        一、宇宙观念与儒家伦理的完美结合:杨光先
        二、儒家伦理与宇宙观念
        三、从《不得已》看传统宰理(伦理)所受威胁
    第四节 数学会通中的两种话语空间
        一、两种话语并存的事实
        二、两种话语空间形成原因及其演变
        三、会通结果在私人话语空间中的潜伏
结语:古数复原
    一、什么是数学会通
    二、是数学会通还是其他
    三、数学会通与传统数学"嬗变"的关联
    四、传统数学发生了哪些"嬗变"
    五、本论文主要结论
    六、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努力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湛甘泉思想研究 ——以“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角度、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 生生与白沙自得之学:甘泉思想溯源
    第一节 “自得”之学的内涵:得之于己
        一、有明“心学”之始:白沙开创
        二、“自得之学”:得之于己
    第二节 “自得之学”的特质:自然
        一、白沙宇宙观:生化之自然
        二、白沙境界论:与物翱翔
    第三节 “心”“道”凑泊之机:生
        一、生生:“道”之内涵
        二、“心”:“道”之舍
    第四节 白沙工夫法门的检讨
        一、“静坐”:对白沙工夫的反思
        二、“生生”:“端倪”之内涵
    第五节 白沙与甘泉
        一、优入圣域:白沙之引导
        二、承续与损益:白沙与甘泉
第二章 生生之本:甘泉思想的基点
    第一节 “生”:一“气”运化
        一、气化论:化生万物
        二、虚实相即:“气”之聚散
        三、感应:万物相感
    第二节 “道”:运化燮和
        一、“道”:即“气”而在
        二、“道”:“气”之中正
    第三节 “心”:“生”之发动
        一、“人者”:“天地之心”
        二、“心”:知觉灵明
        三、知觉发动:无内无外
    第四节 生生之“性”
        一、“性”:“气”之中正
        二、“性”:“心之生理”
        三、“生”的维度下:“心”、“性”、“理”相即为一
    第五节 生生之境
        一、“生”: 流行于天地
        二、敛之于“心”
        三、萃之于“性”
        四、人伦之德: 以“生”为“德”
第三章 生生发明: 甘泉工夫论
    第一节 “随处”体认“天理”
        一、溯源: “随处体认天理”之来源
        二、“随处”: “动”以涵“静”
    第二节 即体认即涵养: 体证次第
        一、体认、涵养: 方便与究竟之间
        二、为学起点: 体认“生意”
        三、为学接续: 涵养“生意”
        四、学以扩充: 为学第三极
        五、比较与评述: 甘泉与宋明诸子体认、涵养观
    第三节 勿忘勿助: “随处体认天理”之具体路径
        一、“勿忘勿助”: 圣圣相传之工夫谱系
        二、“勿忘勿助”: 体认“天理”之规矩
        三、“勿忘勿助”: 涵养式体认
        四、“勿忘勿助”: 以“自然”之工夫合“自然”之本体
    第四节 即知即行: 工夫视域下的知行观
        一、甘泉知行观概述: 知行不相离,亦不相混
        二、知行之始: 知先行后
        三、知行深入: 知通乎行
        四、知行终点: 知行并进
        五、知行最高境界: 知行合一
        六、迥异其趣: 甘泉对阳明知行观之批驳
第四章 生生正脉: 甘泉“道统”论
    第一节 甘泉“道统”观: 以“中”为
        一、辩而显:“道”
        二、“中正”: 以“中”就“道”
        三、从尧、舜至甘泉: “道”之承脉
        四、指朱责陆: 批驳“曲学”
    第二节 力辟慈湖
        一、慈湖禅否: 学术纷争
        二、甘泉立场: 力辟慈湖
        三、心体之谬误: 心之精神是谓圣
        四、工夫论之错谬: “不起意”
        五、慈湖为禅: 假圣人之言以掩饰
    第三节 痛非《道德经》
        一、弟子倡老: 批驳《道德经》的缘起
        二、《道德经》“道”之非: 体用二分
        三、《道德经》“自然”观: 违背儒门“生”之“自然”观
结语:甘泉思想与程朱理学、阳明学的关联及历史命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方程”二字的来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三家注研究[D]. 林强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对《代数学》和《代数术》术语翻译的研究[D]. 赵栓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02)
  • [4]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D]. 包广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5]大玄珍秘—《方氏墨谱》图像考辨[D]. 刘晶晶.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6]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J]. 戴景贤. 长江学术, 2016(04)
  • [7]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D]. 鲁梦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8]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D]. 张建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1)
  • [9]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D]. 宋芝业. 山东大学, 2010(09)
  • [10]湛甘泉思想研究 ——以“生”为中心[D]. 马寄.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方程”一词的由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