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俄驻我国西部领事馆的罪恶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陈秋旭[1](2021)在《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研究》文中认为
石晨曦[2](2021)在《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文化殖民,简言之是指侵略者以文化手段对占领地区的人民进行奴役、洗脑、侵略的过程。其结果是想要创造出一种符合侵略者意图的新型文化,亦即“殖民文化”。近代以来,伴随日本的海外扩张,作为日本传统宗教的神道教逐渐向海外流播。流播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日本在占领地区强行置地建立神社,以至于大量海外神社应运而生。这些海外神社,是日本侵略者在文化殖民过程中留下的物证,也是“殖民文化”的符号。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接手关东州,并于1905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首个海外神社——安东神社。以此为发端,日本开启了在中国东北地区建造神社的侵略史。毫无疑问,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的神社创建行为是一种与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同步的文化侵略行为,它贯穿于日本对华侵略的全过程,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精神输出”的道具。本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进行全面考察和重点论述。在宏观层面,运用史料分析法对日本神道和神社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同时,对国内外先行研究中有关海外神社以及日本在东北地区所建神社的相关数据和具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此外,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神社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以直观的形式加以呈现。在微观层面,以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从日本关东军的“满洲布教”入手,探讨“军队神社”“试点神社”“满铁神社”“开拓神社”“国家神社”等五类神社的实态。在此基础上,对日本殖民统治东北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所呈现的特点及影响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日本创建大量的海外神社,是日本国家宗教——国家神道布教海外的实践。与日本所实施的直接军事统治和政治统治相比,海外神社的侵略性更加隐蔽。这成为日本文化殖民过程的主要特征。海外神社可以寄托军人的思乡之情,也可以成为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调节器,也可以是民族凝聚力的凝结剂。神社作为国家神道的代言人,从本质上脱离了作为宗教思想传播的社会性文化场所,而转变为特异时空下被政治化的思想强制牢笼。最终,海外神社成为“殖民文化”的符号。
邸小松[3](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霍彦佐[4](2021)在《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主要城市管治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东北被日本侵略者侵占的诸多城市当中,以长春(“新京”)、哈尔滨、沈阳(奉天)这些主要城市为代表,首当其冲地受到来自日本殖民者的管治,再算上作为重要港口城市的大连,这几座城市市民遭受的压迫,可以看作是当时伪满市民接受殖民统治的缩影。本文从三个方面展现日本殖民者对当时生活在这些城市里的中国市民的压迫。首先,在城市规划方面,原本这些城市就因殖民活动被日本势力渗透,后来伪满洲国建立,日本殖民者通过对几大重要城市的规划与改造,使改造成果服务于殖民目的。这些行动包括:划分不同城区给不同国籍的居民居住;不同区域享受不同标准的城市基建水平;修建用于移民的居民区进而驱赶中国市民等。其次,从伪满洲国下属暴力执法机关的城市活动出发展开研究,包含宪兵队、警察、关东军及其谍报机关等几个方面,探究他们在城市内施行的诸多暴行、渗透、策反和管治。研究了这些暴力机关为维护殖民统治所进行的成体系的活动。最后,探究伪满洲国在受关东军操控期间,在文化入侵和政治宣传方面构建的文化陷阱,分析从书刊出版到电台再到电影几大领域当中城市居民直面的政治宣传,揭示其在中国市民思想上造成的危害。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城市管治的目的与实质,揭露殖民地城市管治的不义性。
王丽娜[5](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谭雪梅[6](20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给救亡图存、积极探索中国出路的先进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传播的大背景下,地理位置上与俄国毗邻的新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如何?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历史研究,特别聚焦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开展专门探究。文章从结构上分为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就选题来源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本文的重点与难点、创新点做了相关论述。正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新疆面临的复杂形势,这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提供了现实土壤。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虽然缓慢却是厚积薄发,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日作战提供了重要的大后方支持。其次,文章将整个传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1919-1933年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早期传播阶段,十月革命后,一些旅俄华工、俄侨等人自发的想要反抗新疆军阀统治进行的思想宣传活动,传播区域小,传播内容限于十月革命概况,在当局政府的严密封锁下效果甚微。二、1933-1937年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进一步传播阶段,盛世才需要苏联的援助以保证自己的独裁统治。这一阶段联共党员和东北抗日联军进入新疆,维护了新疆政局稳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促进了新疆社会各方面发展。三、1937-1945年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高潮阶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与盛世才结成统一战线。这一阶段新疆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局势大好,新疆成为全国抗战乃至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后勤运输通道,新疆社会经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三个阶段的渐次传播,奠定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使新疆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也使新疆汇入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最后,本文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成效及历史启示。
冯婧[7](2019)在《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文中提出1800年清政府设立长春厅,开启了长春城市发展的纪元,1898年沙俄在长春旧城北部修筑火车站,长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拉开了长春近代化发展的序幕,之后长春部分地区经历了俄国、日本的殖民,逐步形成了长春旧城、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长春满铁附属地、长春商埠地四片景观不同的城市地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沦为日本殖民地,1932年成为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在铁路贸易和日本傀儡政权的操控下,长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奠定了长春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基础,也使长春成为中国最具“巴洛克艺术空间”城市特色典型代表之一。今天的长春留下了大量的政治景观,这些景观见证了长春的发展,是功能分区、田园城市建设等近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印证,同时也承载了长春的城市文化、集体记忆和情感。论文从文化转向以来文化地理学发展的新视角入手,梳理了文化景观、政治景观及符号学发展脉络,以1800-1945年间长春市政治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符号学意义及对长春居民集体记忆的影响。全文共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二章是绪论和相关概念与理论。明确论文研究的哲学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了政治景观和符号学相关理论,在景观社会、消费社会、文化霸权理论启发下,指出政治景观强调建筑、边界、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可视性”要素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政治景观要素进行范型分析和连结分析。第三章是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演变。伪满洲国建立前,在中东铁路建设、外国殖民势力入侵、城市自身建设发展等因素作用下,长春形成了长春旧城、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长春满铁附属地、长春商埠地四片城市地域,分别呈现出中国晚清封建城市景观、俄式景观、日式杂糅景观和民族商业雏形景观。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扶植了傀儡政权并对首都“新京”(长春)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新京”成为日本在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大规模的开发和畸形的经济发展下,长春成为局部消费社会,景观的建设更加注重其符号功能,用以表达建造背后权力的政治意图。论文第四章、第五章对长春市政治景观进行了建筑范型分析和街区连结分析,这是论文的主体内容。第四章对政治景观中的建筑要素进行符号学范型分析。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建筑符号具有再现和象征意义;伪满洲国建立后,长春成为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建筑符号具有再现、象征和隐喻意义,再现、象征、隐喻的建筑符号从内容-实质、内容-形式、表达-实质、表达-形式四种方式展现了建筑的内涵意义。第五章对长春市街区政治景观进行了连结分析,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形成了四片城市地域,地域主导政权注重政治景观中的边界要素,清晰领地的划分用以宣示主权并在各自管辖区域内部进行建设;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殖民者将“新京”分为三期进行城市建设,打造了顺天大街政治中心、大同大街城市金融中心、南岭文教中心、交通中心,通过功能分区内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的建设,制造和加深地域差异,力图打造幻象之城以掩盖日本殖民者的侵略本质和军国主义本质。第六章是长春市居民对政治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以及政治景观开发与保护的讨论。讨论了长春市政治景观的历史争议和双重使命,将政治景观要素和城市意象要素相结合,提取建筑、区域、街道、广场、公园五大要素进行居民集体记忆问卷调查并应用GIS进行要素空间可视化,进一步对长春市居民集体记忆的主体要素和景观要素进行分析。总结了长春市现有政治景观开发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理念和对策。
哈克木·阿里甫汗[8](2019)在《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沿阵地,我国主要的战略防御屏障。在新疆和平解放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始终心系新疆各族人民,依据新疆区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探索新疆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规律,总结了治理新疆的经验,在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这一思想在当前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中依然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新疆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实践,重点分析毛泽东在治理新疆过程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方略。通过梳理毛泽东关于新疆的党政建设、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改革、稳疆固边、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料,研究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理论渊源和背景分析,归纳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及特点和实践成效,并提出现实启示。本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充实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共党史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等学科在新疆治理方面的内容,为新疆治理研究开辟新的视阈。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通过大量文献的搜集和查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梳理。一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论着;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研究新疆局势的文献;三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二,梳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通过对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分析,总结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研究苏联解决多民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挖掘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经验基础。第三,分析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及形成背景。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治理新疆的智慧,分析和批判国民党政府治理新疆政策,分析毛泽东如何从历史镜鉴中得出治理新疆的思想。本文分析了新疆解放前夕的局势,梳理了毛泽东规划新疆和平解放的每个步骤,新疆解放前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梳理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形成过程。得出新疆在解放和建设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绩,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四,阐述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四个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屯垦戍边战略、慎重稳进的社会改革方式、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方略。四个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方法、坚持精细化的治理方式。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毛泽东解决新疆解放和建设问题的方法,研究毛泽东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思路。梳理毛泽东在新疆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发布的电文和文献资料,整理毛泽东参与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新疆工作的文件,对这些资料内容和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按照史料研究理论,在理论中解读历史,用真实资料归纳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每个内容,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根据新疆区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指导新疆工作、探索治理新疆的思想。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得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整个内容是围绕“为新疆人民做好事”的民本思想这一宗旨展开的论断。这一思想内容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达到解决新疆实际问题的效果。第五,总结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实践成效。本文搜集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新疆各领域的新变化和成效,得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是科学的,治理新疆方略是符合实际的,政策是易于操作的,实践效果也是可观的。最终得出的基本结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索新疆具体区情,而形成的关于做好新疆工作、造福各族人民、稳疆固边为主题的思想。第六,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对当今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启示。结合当今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可看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可以为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继续探索治理新疆提供重要依据。
岳杨[9](2019)在《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处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汇处,也是中西方文明的融合之地。目前有关中国美术史和新疆美术史的各类着作中,在“新疆”这一称谓出现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关于新疆美术的西画部分提及较多的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及之后的新疆西画活动,未将西画传播至新疆的过程进行整体的梳理。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一过程做补充性研究,完善西画在新疆从播种到生根再到萌芽的始末及经过,将其归纳在中国西画发展历程之内,也将其纳入到西画东渐传入中国的历史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大量收集文献、采访相关人士,整理比对现有资料,对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进行梳理。首先,宗教传播尤其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传教士先后到新疆南北疆各地开展传教活动,带来了基督教宗教绘画;其次19世纪下半叶中亚探险热潮时期,外国探险家在新疆进行探险考察活动带来了西画写生和创作;后有新疆新式学校大量出现,大范围新式教育改革带来了西式美术教育;再有中俄、中苏长期的贸易往来和移民活动带来了西画实物和西画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内地的西画专业人士及其影响,通过这五个方面阐述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经过,梳理新疆西画的出现、发生、发展,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期和特点归纳。新疆西画起始阶段的活动虽然存在范围较小,对中国西画整体发展的影响非常微弱,但是基督教宗教绘画于清末民初时期在新疆的出现;外国来疆人员在新疆的西画事迹如写生创作;新疆受西方影响的新式美术教育的出现;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带来了西画实物等,是内地画家来新疆进行西画写生之前客观存在的事实。在这些事件已经发生的基础之上,多位内地画家来新疆写生,对新疆西画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大的推动。以上事件共同组成了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是19-20世纪伴随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现象,是新疆西画事业发展的起点,为建国以后新中国的新疆西画发展奠定了民众审美基础,为新疆自此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美术工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另外,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经由西画东渐传入中国除海路传播外的另一路径--陆路传播途径而来,应当将新疆、黑龙江等地区西画传入中国的路径纳入到西画东渐传入中国的研究之中,以完善其传播路径中陆路传播途径的研究。
邵帅[10](2019)在《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文中认为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相继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将末代皇帝溥仪挟持至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州国。日军一方面为了独占中国东北,将中国东北纳入其殖民统治体系;另一方面也为了将中国东北作为日本抵御苏联的“帝国国防第一线”,并以此为基点窥视苏联远东地区。于是,关东军从1934年5月开始在东起今吉林省珲春的中俄朝边境,中经黑龙江省中俄边境,西至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阿尔山中俄、中蒙边境,延绵5000余公里的国境地带按批次先后修筑了17座要塞。同时,关东军按照要塞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对苏联的战略预想,将这17座要塞所构成的防御阵线分为东部正面、东北部正面、北部正面、西部正面等四个部分。由于这17座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设计理念和修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法国马其诺防线,因此人们常将其与法国马其诺防线做对比,称其为“东方马其诺防线”。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政略意义远远大于其军事意义。首先,它不但是日俄争夺东北霸权的历史延伸,以及日苏在“满”苏边境上战略对峙的产物,而且还是日本关东军企图独占我国东北的重要政治与军事支点。其次,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主要战略目的是巩固伪满洲国的“国防”,进而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并在实现将中国东北变为日本“帝国国防第一防线”的基础上,完成进攻苏联的战略目标。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自1934年5月开始修建,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后共历时12年。在此期间,日本耗尽巨资,在中国东北掠夺了大量资源,奴役了数百万名中国劳工,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苦难。鉴于目前我国对于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研究多集中于,如虎头要塞、东宁要塞、海拉尔要塞等规模较大且战略地位较高的要塞的局面。本文在充分搜集了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相关档案文献资料、专着、幸存者回忆录等资料的基础上,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宏观整体的视野就日本关东军在“满”苏国界线上所修筑的17座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建时间、目的、规模,要塞构成等情况进行学术上的梳理。为此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其一,绪论部分,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其研究成果和不足。并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其二,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日本关东军修建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背景和目的。其三,根据日军的战略变化及军事动向,论述日本关东军修建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时间以及规模。其四,通过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所构成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的结果,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注定失败的原因。其五,透过上述的分析与梳理,探究其背后的日军“北上论”与“南进论”两种战略思想的相互倾轧,进而阐明日本关东军利用该工事妄图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并企图侵进攻苏联的侵略事实。
二、沙俄驻我国西部领事馆的罪恶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俄驻我国西部领事馆的罪恶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二)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神道与神社概述 |
第一节 神道发展要略 |
一、词称溯源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作为建筑物的神社 |
一、构造与样式 |
二、社格制度 |
三、社会功能 |
第三节 作为“超宗教”的神社 |
一、明治时期的神社整理 |
二、神社祭祀的变革 |
第二章 神国思想与海外神社 |
第一节 海外神社创建的原点 |
一、神国思想的内在驱动 |
二、神国思想的扭曲变异 |
第二节 海外神社类型的多样化 |
一、天皇制国家下的神社分类 |
二、海外神社的界定与分布 |
二、海外神社在中国的萌芽 |
第三章 “尊皇尚武”的神社:从“满洲开教”到“军队神社” |
第一节 关东军保护下的“满洲开教” |
一、三条教则与教育敕语 |
二、军人敕谕与随军布教 |
三、对华布教与战地祭祀 |
第二节 关东军部队内的“军队神社” |
一、供奉间谍的护国神社 |
二、731部队里的东乡神社 |
三、国界线上的东宁神社 |
四、军事要塞里的守护神社 |
五、“军队神社”特点 |
第四章 不断扩张的神社:从“试点神社”到“开拓神社” |
第一节 关东州时期的“试点神社” |
一、“关东州”的界定 |
二、扩张期的神社制度 |
三、“试点神社”概述 |
四、“试点神社”特点 |
第二节 “满铁”资助下的“满铁神社” |
一、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满铁附属地 |
二、神社行政与总体布局 |
三、时代印记里的安东神社 |
四、都市中心里的新京神社 |
五、铁路要线上的奉天神社 |
六、辽东湾内的营口神社 |
七、千金山上的抚顺神社 |
八、农事试验场里的公主岭神社 |
第三节 “满洲开拓构想”下的“开拓神社” |
一、日本“满洲移民”概述 |
二、“移民提案”与“一团一社” |
三、弥荣开拓团与弥荣神社 |
四、城子河开拓团与城子河神社 |
五、“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与船上神社 |
六、镜泊学园与镜泊神社 |
七、“麻山事件”与哈达河神社 |
第五章 伪满洲国法西斯文化专制的象征 |
第一节 法西斯文化专制的强化 |
一、神职教育与祭祀官养成计划 |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与慰灵祭 |
三、伪满“靖国神社”——建国忠灵庙 |
四、伪满“国家神社”——建国神庙 |
第二节 国家神道思想的歧途 |
一、国家神社的角色转变 |
二、战后的逆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东北地区神社列表 |
附录二:日本开拓团大事记 |
附录三:神道文化大事年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主要城市管治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1.选题意义 |
2.创新之处 |
3.研究方法 |
一、日本对中国东北主要城市的殖民性城市规划管治 |
(一)伪满洲国首都“新京”的选定与城市规划管治 |
1.伪满洲国首都“新京”的选定工作 |
2.“满铁”对长春附属地的城市规划建造 |
3.伪满洲国政府对“新京特别市”的城市规划管治 |
4.伪满洲国政府对“新京特别市”的城市改造 |
(二)伪满洲国对哈尔滨的城市规划管治与改造 |
1.伪满洲国建立前哈尔滨的城市发展 |
2.伪满洲国时期对哈尔滨的城市规划管治 |
3.伪满洲国时期对哈尔滨的城市改造 |
(三)伪满洲国对奉天省城市的规划管治与改造 |
1.伪满洲国建立前后奉天的城市发展 |
2.伪满洲国对奉天的城市规划管治与改造 |
3.伪满洲国对大连的城市规划管治与改造 |
小结 |
二、伪满时期宪警管控下的城市治安管理 |
(一)日伪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 |
1.伪满警察的构成 |
2.伪满洲国警察与城市活动 |
(二)伪满洲国特殊警察在城市进行的活动 |
1.交通警察、铁路警察与交通管理 |
2.劳动警察、经济警察与经济秩序的维持 |
3.思想警察、特务警察的思想镇压工作 |
(三)日本关东军宪兵队及宪警特务机关实施的城市治安管制 |
1.关东军宪兵队相关的镇压行动 |
2.宪警特务机关的间谍活动 |
小结 |
三、伪满政府对城市市民实施的文化入侵与殖民思想宣传 |
(一)报刊杂志书籍中的文化思想管治 |
1.伪满时期报刊业 |
2.伪满洲国进行的出版物文化管治 |
(二)“满映”电影与殖民思想的宣传 |
1.电影在东北的发展与“满映” |
2.“满映”殖民思想的宣传作用 |
(三)广播电台参与的治安管控 |
1.伪满洲国广播机构 |
2.“满洲电电”的广播与殖民思想的宣传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的新疆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孤悬塞外的新疆 |
2.1.1 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中国,蚕食新疆 |
2.1.2 国内政治经济局面混乱,新疆社会发展缓慢 |
2.1.3 西方进步思潮传入,新疆文化教育事业展现新气象 |
2.2 马克思主义传入新疆的现实土壤 |
2.2.1 新疆社会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
2.2.2 新疆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
2.2.3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辐射新疆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1919-1933) |
3.1 早期传播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 |
3.1.1 中苏关系改善,边界趋于稳定 |
3.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开启 |
3.1.3 新疆社会封闭自守 |
3.2 早期传播阶段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特点 |
3.2.1 传播主体:旅俄华工、俄侨、少数民族进步人士为主 |
3.2.2 传播内容:主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 |
3.2.3 传播方式:以传单、口头宣传为主 |
3.2.4 传播影响:撒下革命的火种 |
3.3 小结 |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进一步传播(1933-1937) |
4.1 进一步传播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 |
4.1.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
4.1.2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脚步 |
4.1.3 盛世才政府与苏联友好往来 |
4.2 进一步传播阶段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特点 |
4.2.1 传播主体:以联共党员与东北抗日联军为主 |
4.2.2 传播内容:以马列主义经典论着为主 |
4.2.3 传播方式:以“六大政策”为宣传导向 |
4.2.4 传播影响:新疆经济文化事业得到发展 |
4.3 小结 |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高潮(1937-1945) |
5.1 传播高潮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 |
5.1.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幕拉开 |
5.1.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5.1.3 中共中央与盛世才建立统战关系 |
5.2 传播高潮阶段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特点 |
5.2.1 传播主体: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民主进步人士 |
5.2.2 传播内容: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为主 |
5.2.3 传播方式:综合利用宣传媒介和文艺活动 |
5.2.4 传播影响:新疆充分发挥抗战大后方作用 |
5.3 小结 |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成效(1945-1949) |
6.1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思想基础 |
6.2 为抗战胜利和新疆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 |
6.3 经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历史启示 |
7.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7.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7.3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一、政治景观相关概念 |
(一)景观 |
(二)文化景观 |
(三)政治景观 |
二、政治景观释义 |
(一)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 |
(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
三、符号学相关理论 |
(一)语言符号学流派 |
(二)哲学符号学流派 |
(三)其他符号学流派 |
第三章 1800-1945 年长春市政治景观演变 |
一、长春市概况和行政沿革 |
(一)长春市概况 |
(二)中心城市的行政沿革 |
二、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的政治景观(1800-1931 年) |
(一)晚清封建城市景观——旧城 |
(二)俄式景观——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 |
(三)日式杂糅景观——长春满铁附属地 |
(四)民族商业景观雏形——商埠地 |
三、伪满洲国国都建设规划(1932-1945 年) |
(一)国都建设规划的立案和选定 |
(二)国都规模和范围规划 |
(三)国都用地划分 |
(四)国都公园、广场及街路规划 |
第四章 长春市建筑政治景观范型分析 |
一、伪满洲国前长春建筑符号表达 |
(一)建筑的符号学分类 |
(二)建筑符号的语义学表达 |
二、国都“新京”建筑符号表达 |
(一)“新京”是一个局部消费社会 |
(二)建筑符号的语义学表达 |
三、建筑符号范型模型构建 |
第五章 长春市街区政治景观连结分析 |
一、伪满洲国前长春街区政治景观表达 |
(一)拼贴状城市空间结构 |
(二)各自为政的街道命名 |
二、国都“新京”街区政治景观表达 |
(一)资本主义色彩的街区建设 |
(二)淡化侵略的公园绿地建设 |
三、街区连结景观表达侵略本质 |
第六章 长春市政治景观集体记忆与开发保护 |
一、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特殊地位 |
(一)景观的历史争议 |
(二)景观的双重使命 |
二、政治景观的集体记忆 |
(一)研究主体、客体界定 |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三、政治景观开发与保护 |
(一)政治景观开发 |
(二)政治景观保护 |
第七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1.研究的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状况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和创新点 |
1.论文框架 |
2.创新点 |
第一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 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
1.1.1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1.3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
1.2 扬弃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 |
1.2.1 孙中山关于治国治民的思考 |
1.2.2 毛泽东扬弃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 |
1.3 借鉴苏联处理多民族国家关系的经验 |
1.3.1 列宁和斯大林最初正确处理了苏联多民族国家的问题 |
1.3.2 苏联的问题与处理国内民族问题上的失误有关联 |
1.3.3 毛泽东借鉴苏联处理多民族国家关系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及形成过程 |
2.1 历代封建王朝对新疆的治理 |
2.1.1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 |
2.1.2 新疆人民保卫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
2.1.3 左宗棠治理新疆策略 |
2.2 民国政府治理新疆的得与失 |
2.2.1 杨增新统治新疆的策略 |
2.2.2 金树仁和盛世才时期新疆的局势 |
2.2.3 张治中对新疆和平解放的贡献 |
2.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新疆的战略决策及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形成 |
2.3.1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新疆的战略决策 |
2.3.2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创立的实践基础 |
2.3.3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
3.1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 |
3.1.1 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3.1.2 驻疆部队实行屯垦戍边 |
3.1.3 新疆的社会改革慎重稳进 |
3.1.4 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
3.2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特点 |
3.2.1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工作的坚强领导 |
3.2.2 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 |
3.2.3 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方法 |
3.2.4 坚持精细化的治理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实践成效 |
4.1 爱党爱国意识增强 |
4.1.1 爱党爱国意识增强 |
4.1.2 主人翁意识得到激发 |
4.2 经济发展规模壮大 |
4.2.1 治理好新疆经济是改善民生的保障 |
4.2.2 以中苏贸易助推新疆经济发展 |
4.2.3 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 |
4.3 文化教育成效显着 |
4.3.1 新疆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
4.3.2 科技成就在新疆得到应用和发展 |
4.4 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
4.4.1 新疆大局稳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
4.4.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创举 |
4.4.3 新疆边防进一步巩固 |
4.5 培养干部任贤用能 |
4.5.1 重用政治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
4.5.2 培养少数民族各级党政干部的举措 |
4.5.3 民族干部队伍素质逐渐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搞好新疆工作的关键 |
5.2 深化“中华一体”的认同 |
5.3 促进新疆社会稳定放在首位 |
5.4 巩固维护新疆各民族的团结 |
5.5 推动新疆促进民生改善和发展 |
5.6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词 |
(9)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 |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督教传教活动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一、北疆地区的东正教圣像画 |
二、南疆地区的绘画课程和印刷所 |
小结 |
第二章 外国探险考察活动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一、托马斯·维立安·阿特金森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二、亚瑟·大卫·麦考密克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三、斯文·赫定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四、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五、塞谬尔·马蒂诺维奇·杜丁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六、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在新疆的西画写生与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新式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
一、新式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新式教育学校开设美术课程 |
小结 |
第四章 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一、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情况概述 |
二、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对新疆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
三、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来自内地的西画影响 |
一、民国时期内地来疆西画人员及其活动 |
二、民国时期新疆各种团体组织的西画活动 |
三、民国时期新疆其他与内地有关的西画活动 |
小结 |
第六章 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类分期及特点 |
一、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类 |
二、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期 |
三、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特点 |
结语 |
图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活动大事记(1851-1949) |
二、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主要画家作品图谱(1851-1949) |
三、1939-1949年《新疆日报》美术类活动文字选编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10)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2 研究成就与不足 |
0.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0.4 理论及现实意义 |
1 日本关东军修筑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背景与目的 |
1.1 日本关东军扶植伪满洲国 |
1.1.1 “九一八事变” |
1.1.2 伪满洲国的建立 |
1.2 “北上论”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筑 |
1.3 日本绝对国防圈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 |
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建 |
2.1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修建的三个时期 |
2.1.1 第一期工程 |
2.1.2 第二期工程 |
2.1.3 第三期工程 |
2.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规模 |
2.2.1 东部正面 |
2.2.2 北部正面 |
2.2.3 东北部正面和西部正面 |
2.3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中国劳工 |
2.3.1 日本关东军掠夺中国劳工 |
2.3.2 关东军对于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中国劳工的残害 |
3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毁灭 |
3.1 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
3.1.1 1944年至1945 年日本的对苏政策 |
3.1.2 苏军决议出兵中国东北 |
3.1.3 1945年日本关东军的军事布署 |
3.2 日本关东军在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攻防战中的失败 |
3.2.1 苏联远东部队的最终军事布署 |
3.2.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毁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沙俄驻我国西部领事馆的罪恶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研究[D]. 陈秋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D]. 石晨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主要城市管治问题探究[D]. 霍彦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D]. 谭雪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7]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D]. 冯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D]. 哈克木·阿里甫汗. 西北大学, 2019(04)
- [9]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D]. 岳杨.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10]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D]. 邵帅. 辽宁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