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铮铮有名”的廪生王德王仁(论文文献综述)
张茜[1](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张宇[2](2020)在《实学思潮与遗民心态:明遗民李世熊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福建汀州宁化人。其道德文章显着一时,着作卓荦一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李世熊散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明遗民为研究切入点,从实学思潮和遗民心态的角度分析其散文。这是因为明遗民是明清之际思想和文化的引领者,而实学思潮和遗民心态对明遗民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本论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生平与交游篇,介绍李世熊的人生轨迹,探索其实学思想与遗民心态的成因。地域文化对其实学思想与遗民心态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转益多师的求师生涯、李氏宗族对地方事务的关注对其思想与心态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甲申国变前后两个阶段的交游同样对其思想与心态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章为散文风格论,社会思潮对文学创作有着巨大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也同样能反映社会思潮的变迁。本章从李世熊文风的变化着手,探讨明末清初社会思潮的变迁。在具体论述上,则以甲申国变为界将其文风分为前后两阶段,前阶段文风较为多变,有“文之三变”“文章如韩,心事如屈”与“得秦文气多,汉文气少”等不同的文风。本章溯其源流,分析其特征,从中可看出李世熊甲申国变前的文风受唐宋派影响较大。甲申国变后李世熊文风突变,具体表现为鲜明的道德倾向性、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和缜密的文风,文风突变的深层次原因是受经世致用实学思想的影响。第三章至第五章分文体研究李世熊散文,分别探讨散文与实学思想、遗民心态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探讨了实学思潮与序跋文的创作,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具有丰富的内涵,却并非是一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宽泛的思想理论的统称。实学家的思想也参差不奇,有共性和个性的一面。李世熊的序跋文充分反映其实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如对“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大原”的探索,史学经世的思想,对家国大义的弘扬等,反映明末清初实学思潮共性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其个性色彩,如对君臣关系的设想、对八股取士的改革等。第四章研究遗民心态与书牍文写作,围绕李世熊遗民心态的独特性及心态的转变展开论述。他虽眷恋故国,却从不参加反清活动,虽披发入山,却不在寺院修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心态从最初的激愤,到“以文传道”、积极着述,再到心境平和,遗民心态有所转变。这种心态的独特性和转变在书牍文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本章剖析独特遗民心态的形成,分析各阶段遗民心态的特征,揭示遗民心态转变的原因,力求对其遗民心态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第五章论述了传状文、碑志文、论辩文与实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它们均在不同方面体现了李世熊散文风格的多样化与思想的丰富性。第六章则在文学网络中分析李世熊及其散文的影响,第七章为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吸收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李世熊散文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重新审定其成就;二是在地域文化的拓展,分析地域文化对李世熊性情、文学创作及实学思潮的影响;三是在实学思潮和遗民心态的视角下研究散文,力求对李世熊散文有全方位的把握。
王晓雪[3](2020)在《张文虎年谱》文中提出张文虎,字孟彪、啸山,笔名天目山樵,华谷里民,江苏南汇周浦镇(今属上海市)人。精於版本校勘、名物训诂、音韵乐律、中西算术,一生不求闻达,轻贱科举。坐馆金山钱氏前後达三十年,专事校勘。同治二年(1863)应曾国藩之聘,助曾国荃校刊《王船山遗书》。同治三年(1864)至金陵,留金陵书局校刻十三经、正史,而於《史记》三家注考索尤深,撰《札记》五卷。同治十二年(1873),以老请辞,归居复园。晚年纂修光绪《南汇县志》、光绪《重修华亭县志》以及光绪《重修奉贤县志》三部县志,并对《儒林外史》详加评点。光绪十一年(1885),张文虎卒於松江府城东门外钱氏复园,年七十八。论文旨在通过对张文虎生平着作的蒐集、研读、考订,并参考大量传记、地方志及清人别集、日记手稿、书信手札、报刊等文献,以文献学、谱牒学、传记学等爲指导,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代化检索平台,对谱主生平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最终形成一部内容翔实有据的年谱。论文由年谱和附録两部分组成,年谱部分分爲年少求学、坐馆金山、入幕校书、归居复园四部分;附録包括张文虎着述知见録、张文虎交游人物小传、张文虎评传资料辑録。
黄婧文[4](2019)在《(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集部订补》文中研究表明阮元纂《广东通志》是清代以来广东地方总志中卷帙最多,内容最爲丰富的一种,其艺文略集部收录了上起汉代,下迄清道光以前的广东集部文献,从数量及内容上看,着录文献较爲丰富,爲研究广东历史文献所不可或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未曾点校与订补,存在不少的错)阙漏;囿於当时文献收集之力以及多次禁毁,其收录的文献未能完全反映阮志成书前广东集部文献情况等。此外,目前学界对广东集部文献的研究多关注现存文献,亡佚和未见文献的研究尚待开发。基於上述,本文对阮志集部进行标点、校勘和整理,订补其着述书目,整理亡佚和未见文献,并形成对广东集部文献的述略,力图爲广东文学研究提供较爲完备的基础性文献资料。本文分爲两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广东通志及其艺文略集部研究,对道光以前广东集部文献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分析。第二部分点校订补集部,阮志集部原书目830种,存285种,佚95种,未见447种,阙3种;订补後书目4286种,存1859种,佚98种,未见2326种,阙3种;合计增补书目3456种,订补610条,出按语464条。
王石堆[5](2019)在《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文中指出蔡献臣(1563-1641)福建省同安县浯洲平林(今金门县琼林村)人。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第二,次年廷试二甲第六名。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光禄少卿。晚年家居讲学近二十年。着有《清白堂稿》等。《清白堂稿》有崇祯刻本,又有咸丰琼林族人抄本。献臣盐籍,世居琼林。琼林蔡氏科名自十四世蔡标始。献臣祖蔡标举人,父蔡贵易进士,至献臣三世科名。献臣及子女姻亲均闽南科举人家。献臣重要交游有王世贞、汤显祖、何乔远等;考论献臣与他们交游,可补王、汤研究之缺。献臣生长海岛,又曾任巡海道,对海上防御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筑铳台、铳城十分必要,同时应辅以舟火攻,攻即是防;他痛击“与其守外,何若守内”的谬论,坚决反对撤兵澎湖。制义理论方面,蔡献臣认为制义是“我明神物”,制义与诗赋古文相通,并以通变的眼光审视明代各时期的制义。蔡献臣还是理学家,以万历四十三年(1615)为浙江巡海道为界,前期继承明兴以来泉州蔡清等理学家学脉,“务在专朱”;後期转而治王阳明“致良知”说,以为“良知是我师”;“致良知”说源於孔孟,也就是孔孟学说。文学方面,献臣主张“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强调文章的经国济世功用。他偏爱宋代的邵雍与苏轼。他以诗家的眼光审视《伊川击壤集》,拉近了理学与文学的距离;认为苏轼“文章擅天下”,特别欣赏“万斛泉源”、“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的行文风格。献臣年少即有诗名,创作跨度超过六十年。他认为抒写襟胸怀抱是诗的本质,其诗多抒写个人品格、情怀、志向,关心国家安危。蔡献臣的抗倭防夷诗尤有特色,诗表达了对整个中国海洋安全的关注,及克敌制胜的信念;海无波澜,民众安居乐业是他的理想。其诗风格七言古“抑扬纵送”,五律及绝句“明净简远”。琼林蔡氏家族三代八人能诗,形成了一个家族诗人群,对金门历史文化、文学有重要的贡献。他的古文叙事颇得要领,论说以识力见长,墓志铭和哀祭文情真意深。笔力劲健豪迈,行文如风过水,流畅自然。《附录》五种:一、《〈清白堂稿〉1佚》;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1》;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五、田野调查图片。《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是两岸第一篇以蔡献臣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将来修改後如能正式出版,可能是第一部研究蔡献臣的专着。
幸荣伟[6](2019)在《“忠统”士绅武装与明末陕西三原地方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是区域社会史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士绅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考察士绅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便是论文所要研究的目的所在,故选取陕西关中县域作为研究的地理范围。陕西在明代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陕西是明王朝西北边防前线,境内庞大的驻军对明王朝十分重要。受益于西北边境庞大的军事开支,陕西关中区域的三原、泾阳两县凭借其较好的地理区位及其发达的水利条件和农业经济,逐渐成为全陕举足轻重的经济重镇。伴随着商业的繁荣,三原、泾阳的商人开始崛起,这些商人积极利用经济优势谋取在地方社会的声誉,在地方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陕西督学署驻地在三原的优势,三原、泾阳的科举中举人数十分突出,由此产生了一批在地方社会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士绅。明朝中期,王恕致仕归乡讲学,在其影响下其子王承裕在乡里创办宏道书院,开明代陕西书院讲学之先,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三原宏道书院的创建促成了关学三原学派的肇兴,三原学派注重气节,对三原士风民风具有强大的形塑作用,是明代中后期三原县域社会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长期以来,在研究明末农民战争首发于陕北多从自然灾害的角度考虑,但当时全国受灾地区并非仅有陕北,且在明末农民战争爆发之前陕北也曾遭遇过严重的自然灾害,显然不能将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完全归结于自然灾害。农民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陕北区域本身是一个军政色彩浓厚的社会,军政系统对维持社会稳定十分重要,而明末陕北出现的军政危机弱化了军政系统维持社会稳定的能力,陕北区域民政系统同样存在社会治理上的缺陷,与此同时陕北区域的民间力量又相对弱小无法发挥补救官方治理缺陷的困境。当军政、民政与民间力量在面对社会统治危机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互动,并最终导致明末农民战争首先爆发于陕北,并不断蔓延至全陕。崇祯元年(1628),陕西关中地区的三原、泾阳地区开始遭受农民军的侵袭,无论地方官府还是官军却束手无策,区域社会统治秩序面临极大的危机。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崇祯二年二月(1629)以王徵、焦源溥、马逢皋为首的士绅精英广泛组织动员建立起民间武装“忠统”。士绅武装的成立绝非王徵等人的率性而为,“忠统”的成立反映了三原民众的迫切愿望,王徵等士绅的强力动员为“忠统”的创立奠定组织基础,而崇祯初年对阉党的清洗则为王徵等士绅提供了建立士绅武装的政治基础。“忠统”成立后,加强其与区域社会的联系,全力争取地方社会的支持。“忠统”的领导人为抵御农民军的侵袭,积极筹措粮饷保障后勤供应,三原的富民与士绅构成了“忠统”主要的财政来源,同时“忠统”亦制定规则保证“忠统”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在军事方面,“忠统”在三原地区诸多乡镇稳定民心并建立起可观的附属乡兵武装,并教授其兵法,又积极争取邻省外援武装,这些武装壮大了“忠统”的防御力量。在城市防御上,打造守城器械修筑加固城防设施,同时在城内进行严密的昼夜巡逻,这些构成了从三原城外到城内严密的防御网络。除此之外,“忠统”还积极与地方各级官员进行互动,希望能获得国家权力的协助,在互动中积极与地方官员合作同时努力为自身争取有利的条件,这为“忠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忠统”领导人的积极运作下,“忠统”声势日盛屡次挫败农民军窥伺三原的企图。在崇祯二年四月的云阳之战中,在官军消极避战的情况下,重创南下的陕北农民军,一举扭转战局,赢得了地方百姓和官府的信赖。“忠统”虽然仅存在四个月,但却有巨大的意义。首先“忠统”的出现与明中后期士绅治理地位的提升有很大关系,是士绅在地方话语权增强现象在关中地区的反映。其次,结合时代背景而言,“忠统”的创建人王徵是中国古代较早的士大夫基督徒,王徵结合西学为“忠统”创制了诸多作战器械,这就为“忠统”注入了西学的因素。从这一角度观察,“忠统”的成立反映了明末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最后“忠统”的出现表明,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陕西仍然存在强劲的士绅社会,这种“三原模式”的民间社会成为了明末北中国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绝佳范例。
吕姝焱[7](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认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李也[8](2018)在《清代碑志书法研究》文中认为清代书法研究,以往精力集中在关注书家与书法风格上,清代的碑志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系统梳理清代碑志的特点、形制、书家以及发展轨迹,进而探讨碑志在清代书法上的重要意义。整个清代碑志书家参与者分布广泛,清前期承续明代风格者占以最大宗;之后追慕帝王雅好与馆阁体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书家的碑志书写风格与独立的书法创作上也存在着种种现象。通过梳理清代碑志书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可以观察当时书家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对清代碑志在书法学方面的价值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和探索,意在通过书法的客观真实现象来揭示清代碑志书法的规律及特点等。通过对清代碑志进行不同历史时期同类型碑志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碑志书法风格经历了率性自然、雅正中和、淳朴厚拙、冲突交融的发展现象。这一现象是清代书法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环节,也与清代书坛的发展相一致。清代碑志书法风格的流变至乾嘉以后与清代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相契合,亦是其他时代所不具备的,通过全面归纳清代碑志书法的社会状态和历史特征,可补充清代书法史发展。本论文从六个方面来讨论。第一,清代碑志的综合考察,本论文以碑碣与墓志为主要考察对象。碑碣在清代碑刻中数量最多,基本承接了前代的碑碣形制,但在碑额上形制比较多样多以螭、龙、麒麟、祥云、花草等雕饰。以示庄重。碑文内容上满汉合璧的书写式样占有一定比例,这在前朝是未曾以此种比例出现的。墓志的形制基本延续了前朝形制的定制,未有突破。值得注意的是碑志在清代明显表现出地域性特点,以河南、直隶、岭南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综合观察碑志的特点后,与书法风格相关照。第二,专一的分析清代碑碣,以其构造和种类切入,考察清代碑刻制度,其中出现了特殊的集字碑等现象。清代立碑颇重装饰性,尤显现在碑额上,当然多语碑额更是清代的特色。第三,专一分析墓志,以形制和类型切入,分典型墓志、碑形墓志、帖形墓志、砖质墓志、瓷质墓志数种。清代墓志往往文辞较多、内容丰富,贯穿整个朝代墓志盖、志文的书写特色形成了官方特点、书家特点等多种式样。第四,清代碑志书家的构成与影响。皇室、官宦、遗民书家等等即独立又相互交织。既有肆情恣性的晚明遗绪,又有受帝王雅好和官方刻帖的影响,加之清代取仕中对书法的重视,文人书碑志受干禄影响较重。乾嘉以后,思潮涌动,碑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使碑志书法风格更加多样化,这亦是清代所特有的书法现象。第五,清代馆阁体与碑志书法。清代的馆阁体书法以二王为宗,以唐人书法为师,承袭明代之中书体。经过清代帝王和文臣的不断规范,朝廷把书法的公正与否也作为科举取士的内容之一。这样碑志书法就有了董其昌、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抄经等多种风格的影响。以馆阁体的成因及影响来看书碑志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矛盾,使之更加立体客观。第六,清代碑志书法的美学特点。清代是中国古代美学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学意识高度自觉发展,并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点在碑志书法风格中也有表现。率性自然、雅正中和、敦朴厚拙、冲突与交融等等现象在清代碑志书法风中竞相出现,这都离不开这个清代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也离不开清代书法发展的客观事实。对清代碑志书法的综合的研究必将促进清代书法史的研究,使清代书法发展的史实、现象更加立体饱满。
钟建华[9](2017)在《明清以来漳州浦头港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文中认为本文以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出发,强调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微观个案研究与宏观整体观察并重,对明清以来地处漳州府城东厢的九龙江西溪故道“浦头溪”中段的内河码头——浦头港的民间信仰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仔细的爬梳与再现,进而深入探讨明清以来以“大庙管十八庙门”而闻名遐迩的浦头港民间信仰的历史发展与其地方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地处漳州府城城郊结合带且具有内河码头这一特殊经济地理区位的浦头港的民间信仰,其自明清至今的历史存在,实际上已经走过了一个半的发展周期:历经明清两代、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前,在这一个完整发展周期中,浦头港码头经济的兴起、繁荣与式微直接影响了浦头港民间信仰的复兴、发展与衰微,两者息息相关,堪成正比;在改革开放至今近四十年的这半个发展周期,完成经济转型后的浦头港的现代商业城市经济发展态势亦是浦头港民间信仰方兴未艾的决定性因素。此外,影响浦头港民间信仰存在的力量是多元的,战乱、改朝换代、国家大政方针、地方士绅、普通社民信众,以及神只自身神职功能的社会适应性等等因素,都曾对浦头港民间信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一切也都可从浦头港民间信仰核心内容“大庙管十八庙门”所涉及的民间诸宫庙各自的历史发展轨迹,一一得到印证。由此,综合构成了明清以来浦头港民间信仰及其社会变迁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为观察处在不同经济地理区位的闽南民间信仰的历史发展,提供一项具有一定历史深度,兼具代表性与启发性的研究个案。
温晓玫[10](2017)在《晚明士人治生研究 ——以谋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治生,指谋生计。士人本以求仕为其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并食君俸禄,“以治生为俗累”。但在晚明这个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科举之途壅塞,迫于生存的压力难以维持举业者日益增多,士人谋生计成为难题,不事生产的观念受到猛烈冲击,谋生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以晚明为历史大背景,以晚明时期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将“塾师”或“馆师”从单纯的基层教育者的形象中剥离出来,还原为“社会人”的身份,去探究屡困于场屋的士人呈现出怎样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及这种状态对于晚明社会正在发生的异变又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绪论。包括选题缘起及意义,学术研究回顾和研究方法及史料来源三个部分。谋生,是每一个读书人无法回避的课题。这一课题方向对于知识分子研究及现今的教育行业发展,教师的待遇问题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第二,晚明士人治生观念的转变。晚明政治、经济、社会风气、文化思想各方面都发生了迥异于前的变化,在晚明重利思潮的冲击下,寒微的士人面临着科举与生存的双重困境,曾经“口不言利”的士人变得汲汲于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构可能的治生之路,成为绝大多数士人的选择。第三,为何选择从教以及如何实现从教。在士人看来,谋馆虽是冷淡清业,但馆谷亦可供维持温饱,“动口不动手”亦可满足于对“身份”的自诩,特别是也可以为继续从事科举做准备。由于落第士人人数的增多,塾师的岗位也供不应求。为谋馆,士人不得不依托人际关系网,或是用荐馆钱请托他人荐馆。第四,授馆收入情况。士人的授馆收入主要由由束修、节日福利及供膳三部分组成,总体来看,大部分士人收入仅在维持温饱的水平,在各类馆师中,“蒙师”与“经师”的经济待遇差距巨大。而在聘期较短的情况下,士人常在觅馆与失馆的状态下徘徊,馆谷收入难以得到稳定保障,只有少数具有科名或名誉较高的士人才能获取稳定而丰厚的收入。第五,“师道”趋于“市道”。馆不易得,为求固馆,师者低声下气谄媚于东家,尊严全无,并因此成为市井嘲讽的对象,这无疑加剧了师道的衰落。授馆收入低,难以养家,使得馆师千方百计获取更多的利益,无法专心于教学。士人难以将谋馆视作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谋馆只是曲线的向举业回归。无论是晚明的教育、士林风气还是整个社会都呈现出浮躁而功利化的形态。
二、“铮铮有名”的廪生王德王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铮铮有名”的廪生王德王仁(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2)实学思潮与遗民心态:明遗民李世熊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宗族影响 |
第二节 生平·交游·着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之多变”——散文风格论 |
第一节 青壮年时期的“文之三变” |
第二节 “文章如韩,心事如屈”与“得秦文气多,汉文气少” |
第三节 实学思想与文风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学思潮与序跋文创作 |
第一节 序跋文的类型 |
第二节 对“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之大原”的探索 |
第三节 史学经世与《宁化县志》志序 |
第四节 家国情怀与性别书写 |
第五节 序跋文的艺术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遗民心态与书牍文写作 |
第一节 独特的遗民心态 |
第二节 却聘之书与激愤的遗民心态 |
第三节 论学之书与以文存道的遗民心态 |
第四节 遗民心态的转变 |
第五节 书牍文的艺术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状文及其他 |
第一节 传状文与史学经世的实学思想 |
第二节 碑志文与重道德的实学思想 |
第三节 论辩文与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世熊及其散文的影响 |
第一节 “辟临汀之混沌” |
第二节 清初散文中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张文虎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关於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谱前 |
卷一 年少求学 |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1岁 |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2岁 |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3岁 |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4岁 |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5岁 |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6岁 |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7岁 |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8岁 |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9岁 |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10岁 |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11岁 |
嘉庆二十四年乙卯(1819)12岁 |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13岁 |
道光元年辛巳(1821)14岁 |
道光二年壬午(1822)15岁 |
道光三年癸未(1823)16岁 |
道光四年甲申(1824)17岁 |
道光五年乙酉(1825)18岁 |
道光六年丙戌(1826)19岁 |
道光七年丁亥(1827)20岁 |
道光八年戊子(1828)21岁 |
道光九年己丑(1829)22岁 |
道光十年庚寅(1830)23岁 |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24岁 |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25岁 |
卷二 坐馆钱氏 |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26岁 |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27岁 |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28岁 |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29岁 |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30岁 |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31岁 |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32岁 |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33岁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34岁 |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35岁 |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36岁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37岁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38岁 |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39岁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40岁 |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41岁 |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42岁 |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43岁 |
咸丰元年辛亥(1851)44岁 |
咸丰二年壬子(1852)45岁 |
咸丰三年癸丑(1853)46岁 |
咸丰四年甲寅(1854)47岁 |
咸丰五年乙卯(1855)48岁 |
咸丰六年丙辰(1856)49岁 |
咸丰七年丁巳(1857)50岁 |
咸丰八年戊午(1858)51岁 |
咸丰九年己未(1859)52岁 |
咸丰十年庚申(1860)53岁 |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54岁 |
同治元年壬戌(1862)55岁 |
卷三 入幕校书 |
同治二年癸亥(1863)56岁 |
同治三年甲子(1864)57岁 |
同治四年乙丑(1865)58岁 |
同治五年丙寅(1866)59岁 |
同治六年丁卯(1867)60岁 |
同治七年戊辰(1868)61岁 |
同治八年己巳(1869)62岁 |
同治九年庚午(1870)63岁 |
同治十年辛未(1871)64岁 |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65岁 |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66岁 |
卷四 归居复园 |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67岁 |
光绪元年乙亥(1875)68岁 |
光绪二年丙子(1876)69岁 |
光绪三年丁丑(1877)70岁 |
光绪四年戊寅(1878)71岁 |
光绪五年己卯(1879)72岁 |
光绪六年庚辰(1880)73岁 |
光绪七年辛巳(1881)74岁 |
光绪八年壬午(1882)75岁 |
光绪九年癸未(1883)76岁 |
光绪十年甲申(1884)77岁 |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78岁 |
谱後 |
结语:张文虎小传 |
参考文献 |
(一)张文虎着述 |
(二)其他人物着述及谱传 |
(三)地方文献及档案史料 |
(四)现代研究论着 |
(五)论文 |
(六)目録及工具书 |
附録一:张文虎交游人物小传 |
附録二:张文虎着述知见録 |
附録三:张文虎评传资料辑録 |
後记 |
(4)(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集部订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清以前对广东历史文献的整理 |
(二)近现代广东历史文献整理情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广东通志及其艺文略集部研究概要 |
一、历次《广东通志》纂修情况 |
二、《(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基本情况 |
(一)收书情况 |
(二)各朝代书目着录情况 |
(三)编纂体例 |
三、《(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集部》基本情况 |
(一)以朝代划分的情况 |
(二)以地域划分的情况 |
(三)基於着录书目对广东文学的梳理 |
四、《(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集部》中的文献订补研究 |
(一)订补的有关数据统计 |
(二)订补的内容 |
第二部分 (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集部订补 |
凡例 |
正编 |
集部一 订补 |
集部二 订补 |
集部三 订补 |
集部四 订补 |
参考文献 |
引用书目录 |
藏书单位简称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後记 |
(5)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金门诸岛地理历史与文化 |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路径 |
四、论文结构及预期 |
第一章 金门琼林蔡氏家族考论 |
第一节 五代由河南迁入金门 |
第二节 琼林始祖十七郎繁衍成族 |
第三节 七座八祠与祭祀 |
第四节 “御赐里名琼林”辨 |
第二章 蔡献臣家世考论 |
第一节 蔡献臣祖 |
第二节 蔡献臣父 |
第三节 蔡献臣同 |
第四节 蔡献臣子孙 |
第三章 蔡献臣生平分期之讨论 |
第一节 求学应试时期 |
第二节 两京四部时期 |
第三节 常镇及降调时期 |
第四节 仕宦浙江时期 |
第五节 光禄少卿时期 |
第六节 乞休家居时期 |
第四章 蔡献臣姻亲考论 |
第一节 妇翁池浴德及内弟 |
第二节 诸子之姻亲 |
第三节 诸女之姻亲 |
第五章 蔡献臣若干交游考论 |
第一节 太仓王世贞、临川汤显祖 |
第二节 晋江何乔远 |
第三节 己丑科泉漳诸同年 |
第四节 浯洲许獬、蔡复一、卢若腾 |
第五节 龙溪张燮 |
第六章 蔡献臣着述及版本考 |
第一节 蔡献臣着述考 |
第二节 咸丰抄本《清白堂稿》异文举例 |
第七章 蔡献臣论海防思想 |
第一节 蔡献臣论海防 |
第二节 海防思想成因 |
第八章 蔡献臣制义理论 |
第一节 制义为“我明神物” |
第二节 明代制义通变观 |
第三节 意胜探微抉奥 |
第四节 制义与诗赋相通 |
第九章 蔡献臣理学学说 |
第一节 理学学说渊源 |
第二节 前期:“务在专朱” |
第三节 後期:“良知是我师” |
第十章 蔡献臣文学观 |
第一节“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 |
第二节“诵诗偏爱邵尧夫” |
第三节 东坡“文章擅天下” |
第十一章 蔡献臣诗歌之讨论 |
第一节“伊予少称诗” |
第二节“诗写情事之襟胸” |
第三节“海天万里净烟霏” |
第四节“抑扬纵送”与“明净简远” |
第五节 蔡献臣与琼林蔡氏家族诗人 |
第十二章 蔡献臣古文之讨论 |
第一节 叙事颇得要领 |
第二节 论说“以识力胜” |
第三节 墓志哀祭情真意深 |
结语 |
附录 |
一、蔡献臣诗文辑佚 |
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辑 |
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 |
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 |
五、田野调查的照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忠统”士绅武装与明末陕西三原地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价值 |
二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 文献使用与说明 |
第一章 明末泾、原地区的历史环境 |
第一节 明末泾、原地区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明末泾、原地区的农业经济 |
一、人口与耕地 |
二、发达的水利 |
三、发达的农业经济 |
第三节 泾、原地区的商业发展 |
一、三原的商业发展 |
二、泾阳县的商业发展 |
第四节 泾、原地区士绅富民阶层的壮大与关学三原学派的肇兴 |
一、士绅群体的壮大 |
二、商人集团的崛起 |
三、关学三原学派的肇兴 |
第二章 启祯之际局势与“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启、祯之际政治局势的剧变 |
一、天启末年中枢政局形势 |
二、崇祯初政的剧变 |
第二节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
一、明末陕北社会治理结构特点 |
二、明末陕北社会统治危机 |
三、社会治理中各要素之互动 |
第三节 “忠统”的形成基础与正式建立 |
一、社会基础 |
二、组织基础 |
三、政治基础 |
四、“忠统”武装的建立 |
第三章 “忠统”的经济活动 |
第一节 “忠统”的经济困境 |
一、“忠统”的后勤人事安排 |
二、“忠统”的财政困难 |
第二节 “忠统”的财政收入 |
一、收入的具体来源 |
二、对“忠统”收入的具体分析 |
第三节 “忠统”的财政支出 |
一、“忠统”的财政支出情况 |
二、对“忠统”财政支出情况的分析 |
第四章 “忠统”的军事举措 |
第一节 提升城市防御力量 |
一、威胁三原、泾阳的主要力量 |
二、加固城防 |
三、城上巡守与城内治安 |
第二节 建立乡兵 |
一、稳定人心 |
二 乡兵的建立 |
三、援军的支持 |
第三节 “忠统”的治军 |
一、“忠统”的赏与罚 |
二、“忠统”的训练 |
第四节 云阳之战的胜利 |
一、云阳之战前“忠统”与农民军的交锋 |
二、云阳之战 |
第五章 “忠统”与地方官府互动 |
第一节 “忠统”与县令的互动 |
一、“忠统”与三原县令的互动 |
二、“忠统”与泾阳县令的互动 |
第二节 “忠统”与官府其它官员及军队的互动 |
一、“忠统”与道台的互动 |
二、“忠统”与巡抚的互动 |
三、“忠统”与军队的互动 |
四、“忠统”与官府互动的总结 |
结语 |
一、国家与社会互动视野下的“忠统” |
二、中西文化交汇视野下的“忠统” |
三、“三原模式”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清代碑志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材料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碑志综合考察 |
第一节 清代碑志的继承发展 |
(一)清代碑志的继承 |
(二)清代碑志的发展 |
第二节 清代碑志的地域特点 |
(一)河南地区 |
(二)直隶地区 |
(三)岭南地区 |
第三节 清代碑志的书法地位 |
(一)观照碑帖之变 |
(二)观照变革中的美学思想 |
第二章 清代碑碣 |
第一节 清代碑碣的构造和种类 |
(一)清代碑碣的构造 |
(二)清代碑碣的种类 |
第二节 清代的刻碑制度 |
(一)制石 |
(二)书丹 |
(三)镌刻 |
(四)检校 |
第三节 清代碑额的形制装饰 |
(一)清代碑首形制 |
(二)清代碑额装饰 |
(三)多语碑额 |
第四节 清代碑额书法 |
第三章 清代墓志 |
第一节 清代墓志的形制 |
第二节 清代墓志的类型 |
(一)无盖墓志 |
(二)典型墓志 |
(三)碑形墓志 |
(四)帖式墓志 |
(五)砖质墓志 |
(六)瓷质墓志 |
第三节 清代墓志的构成 |
(一)墓盖的构成 |
(二)墓志的构成 |
第四节 清代志盖书法 |
第四章 清代碑志书家的构成与影响 |
第一节 清代碑志书家的社会分布 |
(一)皇室书家 |
(二)官宦书家 |
(三)遗民书家 |
第二节 肆情恣性的晚明遗绪 |
第三节 帝王雅好与官方刻帖 |
第四节 文人干禄与书体选择 |
第五节 碑学兴起与革故鼎新 |
第五章 清代“馆阁体”与碑志书法 |
第一节 清代碑志中的馆阁书法 |
(一)取法董其昌 |
(二)取法赵孟頫 |
(三)取法欧阳询 |
(四)取法颜真卿 |
(五)取法抄经等 |
第二节 清代“馆阁体”的成因 |
(一)帝王喜好的影响 |
(二)文化政策的推动 |
(三)文书制度的制约 |
(四)审美观念的影响 |
第三节 实用与情性的矛盾 |
(一)书法实用性的扩张 |
(二)书法艺术性的束缚 |
(三)穷则求变 |
第六章 清代碑志书法的美学特点 |
第一节 率情自然的追求 |
(一)傅山的“四宁四毋”论 |
(二)石涛的“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论 |
(三)郑板桥的“天真”论 |
(四)金农“自我作古”论 |
(五)梁巘的“勿惑众议”论 |
(六)朱和羹“性灵”说 |
第二节 雅正中和的趋向 |
(一)冯班的“古法”论 |
(二)宋曹的“布置”说 |
(三)王澍的“专精”论 |
(四)笪重光的“规矩”论 |
(五)梁同书的“精熟”论 |
第三节 敦朴厚拙的新声 |
(一)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 |
(二)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三)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
(四)姚孟起“精神”说 |
第四节 冲突与交融 |
(一)反碑 |
(二)崇碑 |
(三)唯碑 |
(四)碑帖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清代碑志书家表 |
2.清代碑志刻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明清以来漳州浦头港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第一节 闽南民间信仰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漳州浦头港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明代月港与清代厦门湾港口经济的相继兴起 |
第二节 月港与厦门湾港口经济对浦头港的影响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浦头港民间信仰的重构与发展 |
第一节 明代浦头港民间信仰的历史回溯 |
第二节 清代浦头港民间信仰核心宫庙的建构 |
第三节 清代浦头港角头庙的集体繁荣 |
第三章 近现代以来浦头港及其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命运多舛的浦头港 |
第二节 动荡时期中的浦头港民间信仰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浦头港民间宫庙群的复兴 |
第一节 浦头港民间信仰的复苏与发展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浦头港民间信仰 |
第三节 浦头港“联合宫庙”东岗祖宫 |
第四节 现代与传统的博弈:2006 年浦头港端午节“扒龙舟”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浦头港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浦头港民间信仰周期性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晚明士人治生研究 ——以谋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1.晚明社会研究 |
2.士人治生研究 |
3.士人授馆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史料来源 |
第二章 “以治生为俗累”到“以治生为急” |
(一)晚明社会的固守与异变 |
(二)士人阶层的科举困境 |
(三)晚明士人的生存困境 |
(四)晚明士人治生观转变 |
第三章 因何谋馆与以何谋馆 |
(一)谋馆概说 |
1.社学 |
2.义学 |
3.家塾 |
(二)因何谋馆 |
1.享有清誉 |
2.准入门槛低 |
3.有助于科举 |
(三)以何谋馆 |
1.馆不易得 |
2.依托于人际关系 |
3.自荐与他人荐馆 |
第四章 “舌耕不足自给”与“家计渐至饶裕” |
(一)授馆收入概况 |
(二)晚明馆师收入差别成因 |
1.蒙师经师之别 |
2.功名、名声之别 |
3.生源之别 |
(三)授馆收入难保障 |
第五章 “师道”到“市道” |
(一)“师道”到“市道”的表现 |
(二)“师道”到“市道”的成因 |
1.职业竞争大 |
2.易馆频繁 |
3.社会风尚嬗变 |
4.社会薄遇教师 |
(三)“师道”到“市道”的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铮铮有名”的廪生王德王仁(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实学思潮与遗民心态:明遗民李世熊散文研究[D]. 张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张文虎年谱[D]. 王晓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4](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集部订补[D]. 黄婧文. 暨南大学, 2019(04)
- [5]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D]. 王石堆.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忠统”士绅武装与明末陕西三原地方社会[D]. 幸荣伟. 吉林大学, 2019(10)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清代碑志书法研究[D]. 李也. 吉林大学, 2018(04)
- [9]明清以来漳州浦头港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D]. 钟建华.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9)
- [10]晚明士人治生研究 ——以谋馆为例[D]. 温晓玫.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