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敌克松防止早稻旱育秧死苗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邓国强,曹涤环[1](2017)在《早稻旱育秧田培肥要从冬季做起》文中研究说明早稻旱育秧技术在南方稻区已推广多年,但由于多种原因,春季育秧时常常会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旱育秧苗床,没有达到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特别是秧床的准备没有在年前做好,而在春季播种时急忙进行秧床整地,肥料没有充分腐熟,使播下的种谷中毒,而造成旱育秧苗床出现大量死苗,对早稻生产不利。因此,培肥旱育秧苗床一定要从冬季抓起,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廖莎[2](2015)在《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寻在稻草基质育秧的条件下,培育出标准化、适龄、适机的健壮秧苗的育秧技术,本试验研究了秧苗期采取控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措施对机插秧苗综合素质及栽后秧苗活力的影响,与秧苗期增施硅、锌、钾肥及施用生物肥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秧苗期水分亏缺会影响秧苗生长,即会使秧苗期叶片数减少、叶片及叶鞘变短、叶色变淡;但适度水分亏缺可以调控秧苗苗高,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干物质重、重高比、根冠比、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淀粉含量及C/N,利于形成健壮秧苗,提高机插质量,促进秧苗移栽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且能延长有效分蘖期、提高茎蘖数。(2)秧苗期增施硅、锌、钾肥均能提高秧苗全氮含量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在育秧基质中拌入150mg/L硅肥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较佳;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锌肥对提高秧苗的综合素质作用不明显;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钾肥对秧苗的综合素质作用也不明显,且其苗高太高不适合机插。(3)用芸苔素内酯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或播种前拌入育秧基质中均能增粗秧苗假茎宽,增加根数,提高秧苗根干重、根冠比、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C/N、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均有利于健壮秧苗形成;且均能促进秧苗机插后出叶、返青;浸种、喷雾处理还能提高秧苗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机插质量,增强分蘖力、提高茎蘖数;0.15mg/L浸种、0.10mg/L喷雾、0.40mg/L拌基质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佳。(4)用多效唑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或播种前拌入育秧基质中均能增粗秧苗假茎宽,提高秧苗根干重、根冠比、重高比、壮苗指数、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均有利于健壮秧苗形成;且均能促进秧苗机插后出叶、生根及返青,增强分蘖力、提高茎蘖数;但均降低了机插质量。浸种、拌基质处理还能提高秧苗的出苗率及成秧率。300400mg/L浸种、400mg/L喷雾、500700mg/L拌基质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佳。(5)稻草基质育秧的壮秧指标:早稻秧龄2025d,叶龄2.53.5叶,苗高1216cm,假茎宽2.202.40mm,根数68条,单株干重2428mg,根冠比0.350.45,壮苗指数3.004.00,全氮含量3545mg/g,C/N为1.001.50;晚稻秧龄2025d,叶龄3.54.5叶,苗高1218cm,假茎宽3.103.50mm,根数912条,单株干重≥26mg,根冠比0.300.60,壮苗指数6.008.00,全氮含量3040mg/g,C/N为1.002.00。
李蕊[3](2013)在《利用农业废弃物堆肥生产水稻育秧基质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机插秧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普及,育苗生产对土壤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育苗过程出现的秧苗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我国养殖业和食用菌产业等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农业有机废弃物,随意处置农业废弃物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对于如何利用农业废弃物替代土壤配制生产兼具防病与促生作用的水稻育秧基质的相关研究很少有报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牛粪堆肥、蚯蚓粪、菌菇渣堆肥和中药渣堆肥与无机矿物配制育苗基质以减少育苗对土壤资源的消耗;分离和筛选针对水稻秧苗立枯病拮抗菌以研制兼具防病与促生作用的新型水稻育秧基质。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有机废弃物堆肥作为主要成分初步筛选试验表明,初始比例以60%的堆肥与40%的无机矿物(蛭石和珍珠岩)混合的基质较适于水稻育苗,其中初始配方牛粪占30%、菌菇渣占30%、蛭石占30%和珍珠岩10%的生物量和农艺性状最佳,并且出苗均匀。2.优化配方后育苗试验表明,由60~75%堆肥组成的基质能够培育出质量优于商品对照基质的水稻秧苗,而当堆肥比例超过80%时,秧苗质量较差。基质TA(由30%牛粪堆肥、30%菇渣堆肥、30%蛭石和10%粉碎珍珠岩组成)和TB(由20%牛粪堆肥、30%菇渣堆肥、25%醋糟堆肥、20%蛭石和5%粉碎珍珠岩组成)的秧苗质量优于其它基质。为了调节基质的酸度,向基质中加入了硝基腐殖酸和过磷酸钙肥料。对于秧苗生长而言,利用硝基腐殖酸调酸的基质优于用过磷酸钙肥料调酸的基质。持水孔隙和电导率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并与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密切相关,是评价以农业废弃物堆肥为主要成分的育苗基质质量的关键指标。3.实验室微生物学分析表明,从黑龙江的水稻立枯病秧苗样品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初步确定为镰刀菌属菌株。温室育苗试验表明,接种病原菌胁迫的秧苗在长势方面较无病原菌胁迫的秧苗弱。4.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出一株对水稻秧苗立枯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P9。温室育苗试验表明,在预先接种病原菌的条件下,接种菌株株P9的育秧基质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水稻秧苗立枯病发病症状,而未接种拮抗菌的基质上水稻秧苗几乎全部发病,表明菌株P9可用于水稻育苗中秧苗立枯病发病的生物防治。5.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作为水稻育苗基质,对于水稻苗期立枯病可起到一定防控效果。
曹涤环[4](2012)在《早稻旱育秧秧床培肥及秧苗肥害预防》文中提出推广早稻旱育秧技术,是大幅提高早稻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它较好地解决了南方稻区早稻生产中"早春低温阴雨烂秧、5月低温寡照不发"的两大关键性技术问题。育好旱育秧,必须及早落实秧床的培肥及肥害的预防工作。一、秧床的选择与培肥1.苗床选择秧床的选择是否得当,是培育壮秧的关键。床地宜选择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排水方便、地下水位低的菜园或旱土作苗床。如果选用稻田作苗
吕维林[5](2008)在《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轻型栽培是现阶段稻作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水稻抛秧技术在我国各水稻种植区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当前主要育秧方式难以与抛秧技术配套应用,如水育秧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且不适于抛秧生产;塑盘旱育抛秧秧龄弹性小,培育中、大苗壮秧难,育秧成本高;两段育秧用工麻烦,抛秧带土少、立苗性差等,这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旱育抛秧进一步发展的的现实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综合了国内外种衣剂的各自优点,以及高吸水树脂在农业上应用的成功经验,研制成功了含高吸水树脂、过氧化钙、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等功能性助剂的新型水稻种衣剂——无盘抛秧剂,并以无盘抛秧剂为核心技术,形成了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本文通过对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育苗效果和大田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促进出苗效果显着。内含的高吸水树脂具有蓄水供水功能,在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在种子周围和秧苗根部均能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促进早出苗、多出苗、保全苗、出齐苗,提高成苗率,防止死苗,节约苗期用水,出苗率提高8.8%以上,成苗率提高11.8%以上。防病治虫作用明显。内含的内吸性杀菌剂、杀虫剂,在种子周围形成防治病虫的保护屏障,使种子消毒和防止细菌性基腐病等土传病害的侵袭,并通过秧苗根系吸收传导到秧苗体内,继续起到防病治虫的作用,其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的防效达到87.3%以上。壮苗作用突出。内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等功能助剂,促进秧苗健壮,其秧苗素质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抗旱能力。抛植质量显着提高。秧苗的根部带土量较高,其抛植当时直立苗率高,植伤轻,抛后的发根速度、发根条数、发根总根长均较塑盘旱育秧和常规旱育秧高,立苗速度也提前2-3天。分蘖发生速度、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等经济性状均明显提高,最终提高了产量。同时,本文根据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的技术特点,开展了苗床免少耕旱育秧试验及大田免耕抛栽试验,对一套集苗床免少耕旱育、大田免耕和无盘抛秧栽培技术于一体的苗床大田全程免少耕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总之,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童平[6](2008)在《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密肥运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水稻中、大苗为研究对象,从育秧技术,栽培密度和肥料运筹等方面入手,对水稻个体与群体建成的动态变化规律,库、源、流特征以及产量形成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秧苗素质除受育秧方式影响外,播种量或寄插规格对其影响也较大。育秧方式以两段育秧优于旱育秧优于地膜育秧,但由于旱育秧苗发根分蘖潜力大,整体素质优,且操作方便,省工省地,所以本试验确立的育秧方式为旱育秧。秧苗素质随播种量减少或寄插规格增大而提高。在三种育秧方式下,中苗的优选技术分别是:旱育秧和地膜育秧播种量为20 g/m2,两段育秧寄插规格为4.5×4.5 cm;大苗的优选技术分别是:旱育秧和地膜育秧播种量为10 g/m2,两段育秧寄插规格为6.3×6.3 cm。2.在强化栽培条件下,通过密度的调整可以使不同移栽秧龄的水稻获得高产。当移栽中苗,规格为30×30 cm或40×40 cm时,可获得较强的个体和合理的群体结构,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LAI、上3叶衰减百分率、SPAD值和伤流量等指标综合效应较大,产量均极显着高于50×50 cm的处理,此二者之间差异不显着。因此,中苗的移栽规格确定为30×30 cm或40×40 cm,产量分别为9 920 kg/hm2和9 635 kg/hm2。当移栽大苗,规格为30×30 cm时,可获得较强的个体和合理的群体结构,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LAI、上3叶衰减百分率、SPAD值和伤流量等指标综合效应优于40×40 cm和50×50 cm的处理,产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此二者,因此,大苗的移栽规格确定为30×30 cm,产量为9 151 kg/hm2。3.肥料的施用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等来影响水稻产量。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总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产量和上3叶占总叶面积的百分率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多而升高,上3叶衰减百分率则与之相反。产量和有效穗随底肥比例减小和蘖肥比例增大而下降,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却与之相反。底肥比例过大,分蘖发生早,最高分蘖和无效分蘖多,SPAD值和伤流强度小,早衰现象严重。当底肥:蘖肥=7:3时最有利于形成有效分蘖,干物质积累总量大,但后期稳不住,亦难形成高产。按底肥:蘖肥:穗肥=5:3:2运筹能形成较高产量,但仍不如以底肥:蘖肥:穗肥:粒肥=5:3:1:1运筹方式的产量理想,因为施穗粒肥比只施穗肥更有利于提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因此,本试验最好的肥料运筹方式是底肥:蘖肥:穗肥:粒肥=5:3:1:1,产量可达10 094 kg/hm2。
鄢圣芝,刘章勇,田小海,程玲,吴本才,冯锦刚[7](2003)在《涝渍地晚稻旱育抛秧技术试验研究》文中指出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 ,晚稻采用旱育抛秧比水育秧手插不仅增加产量 ,每公顷理论增产 1 4 65 5kg ,而且省工、省力、省时、降低生产成本 ,每公顷理论增收1 80 0元。并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高同春[8](2000)在《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病原鉴定、致病机理及治理研究》文中提出系统地研究了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致病机理及治理。分离了采自安徽定远、凤阳、蒙城等地的345份水稻立枯病病样,获得58个致病的镰孢等单孢株系,经鉴定为6个种,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比例最大,占60.35%,砖红镰孢(F.lateritium)、尖孢镰孢(F.oxysporum)、茄类镰孢(F.solani)、半裸镰孢(F.semitectum)、多隔镰孢(F.decemellulare)所占比例分别为:10.35、13.79、5.17、6.90和3.45%;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致病力最强;病菌在根中部和根基部的侵染发病率高于根尖和茎基部;不同培养液培养镰孢霉菌的滤液可以引起相同或更严重的症状。 病原镰孢霉菌FY3A3X3(F.moniliforme)和DYA3X2(F.oxysporum)在PD液体培养基中产生两种以上代谢产物,独立引起秧苗发病,产生的症状与病原所致的症状一致;HPLC分析表明:代谢产物之一与DON毒素(组分A)一致,另一产物与(组分B)赤霉素类似。 对分离的腐霉属11个株系进行了致病性测定,7个种对水稻秧苗有致病性,该7个种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 Trow),短刺腐霉(P.mamillatum Meurs),盐腐霉(P.salinum Hohnk),钟器腐霉(P.vexans de Bary),顶生腐霉(P.acrogenum YU),间生腐霉(P.interedium de Bary)和刺腐霉(P.spinosum Saw)。致病性测定和侵染试验表明:盐腐霉、间生腐霉、顶生腐霉的致病性强。腐霉易从根尖、茎基部侵染,使营养物质和水分不能上输,导致立枯。用PY03(Pythiumsalimum)、PY06(Pythium intermedium)接种培养了3d的去除胚乳的水稻芽,最初3-4d内,检测被侵染的水稻组织,可见水稻秧苗体内的过氧化物酶的升高和培养液电导率的上升;接种后5d内的PL活性变化曲线表明PY03、PY06主要是通过产生果胶裂解酶(PL)浸解水稻组织中含果胶的细胞壁,使寄主细胞原生质外流,造成组织的崩解。在诱导培养基上,,PY03、PY06可以产生PL,用诱导培养基产生的PL溶液处理水稻嫩芽,可以看到从根尖开始褐变,用电镜观察,可见组织被浸解的情况,与病菌在根表面(产生PL酶)浸解细胞壁,组织崩解的情况一致。 从毒力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三哗酮对丝核菌抑制效果最好,对两个菌株的 EC。分别为 0.23、0.62 u m/ml,其次是戊哇醇,对 Rhl的 EC。。为 4.88u g砌,丙环哗为 5.43 u g加l,恶霉灵对两个丝核菌菌株的抑制效果分别为13.gi和 14.16 u g/Inl,溪硝醇对两个菌株的既。则较高;戊晔醇对腐霉的抑制效果最好,EC。在 5 n g/1左右,澳硝醇次之,EC。为 9.09 u g/ml,三哗酮的 EC。为 12.u g加1,恶霉灵在离体条件下对腐霉的抑制浓度较高,耽。达到ZO.犯pg砌,丙环哗、二噬农的n。与之相近;多菌灵对镰刀菌效果最好,EC。。为 4.67 u g加l/播种时即进行药剂处理所取得的效果优于揭膜后泼浇的效果,而揭膜后泼浇的效果又优于揭膜后喷雾的效果。土菌消、甲霜灵、敌克松与浸种灵、丙环哗的“土壤消毒+种子消毒”药剂处理组合在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田间试验中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优于其单一处理对立枯病的防效。
沈公约,叶飞华[9](1999)在《早稻旱育壮秧优势明显》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旱育秧起源于日本,我区自90年代初引进该项技术,经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有效地解决了早稻育秧期间由于低温、阴雨、寡照而引起的烂秧和移栽后遇低温僵苗的二大难题,且具有“五省二增”(省秧田、省水、省种、省工、省肥和增产增收)的特点,是传统育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探索该项技术在早稻生产上的应用、完善早稻旱育秧的配套技术措施、评价我区当前早稻几种主要育秧方式的好坏优劣,1997年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旱育秧1.3万余亩,同时,协同市农业局组织了早稻旱育秧、塑料盘苗抛秧(以下简称为抛秧)和常规尼龙搭架育秧(以下简称为尼龙秧)的对比试验.试验地设于湖州城区龙溪康山农业园区.参试品种“早莲31”
谭素宁[10](1998)在《水稻壮秧剂旱育秧技术试验研究》文中指出1997年进行了水稻壮秧剂旱育秧技术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施用水稻育秧壮秧剂,起到了床土消毒、化控、施肥的作用,简化了旱育秧技术,培育壮秧,加速水稻生长进程,提高水稻产量,比对照亩增产16.6~44.4kg,增长2.98~18.08%。
二、敌克松防止早稻旱育秧死苗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敌克松防止早稻旱育秧死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早稻旱育秧田培肥要从冬季做起(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和留足苗床 |
2 旱育秧田年前炕透整好 |
3 冬期培肥,底肥施早施足 |
4 套种培肥 |
5 旱育秧床土早调酸 |
(2)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 国外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2 国内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2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
2.1 机插秧对品种的要求 |
2.2 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 |
2.3 机插壮秧指标 |
2.3.1 地上部形态指标 |
2.3.2 根系指标 |
2.3.3 干物质指标 |
2.3.4 碳氮含量及碳氮比(C/N) |
2.3.5 生理指标 |
2.4 机插壮秧培育技术 |
2.4.1 育秧方式 |
2.4.2 育秧基质 |
2.4.3 播种量 |
2.4.4 适宜秧龄 |
2.4.5 肥料管理 |
2.4.6 水分管理 |
2.4.7 主要病虫害防治 |
2.4.8 秧苗生长调控技术 |
2.5 育秧技术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1 秧苗素质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2 播种量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3 秧龄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
第一节 水分管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育秧管理 |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育秧基质含水量 |
1.4.2 秧苗形态 |
1.4.3 出苗率与成秧率 |
1.4.4 秧苗生理生化指标 |
1.4.5 田间发根力 |
1.4.6 机插质量 |
1.4.7 茎蘖动态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分处理育秧基质含水量的变化 |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1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2.2.3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2.4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2.3.1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根系活性的影响 |
2.3.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水分处理对苗体C、N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水分处理育秧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5 不同水分处理对机插后秧苗活力的影响 |
2.5.1 秧苗出叶速率的变化 |
2.5.2 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2.5.3 秧苗田间发根力 |
2.5.4 秧苗分蘖力 |
3 小结 |
第二节 肥料管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一硅、锌、钾肥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育秧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2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4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5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6 硅、锌、钾肥用量对苗体C、N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二生物肥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育秧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2.1.1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1.2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苗高生长的影响 |
2.1.3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4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一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芸苔素内酯(BR)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2.1.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1.2 芸苔素内酯对种谷胚乳消耗速率的影响 |
2.1.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茎叶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5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2.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2.2.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2.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2.3.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
2.3.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C、N含量的影响 |
2.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机插质量的影响 |
2.4.1 不同处理秧苗的机插质量 |
2.4.2 机插质量与秧苗素质的关系 |
2.5 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秧苗机插后生长的影响 |
2.5.1 秧苗出叶及叶色的变化 |
2.5.2 秧苗发根力 |
2.5.3 秧苗分蘖力 |
3 小结 |
二多效唑对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效唑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2.1.1 多效唑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1.2 多效唑对种谷胚乳消耗速率的影响 |
2.1.3 多效唑对秧苗茎叶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4 多效唑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5 多效唑对秧苗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2.2 多效唑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1 多效唑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2.2.2 多效唑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多效唑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2.4 多效唑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3 多效唑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2.3.1 多效唑对秧苗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
2.3.2 多效唑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多效唑对秧苗碳氮含量的影响 |
2.4 多效唑对秧苗机插质量的影响 |
2.4.1 不同处理秧苗的机插质量 |
2.4.2 机插质量与秧苗素质对的关系 |
2.5 多效唑对机插后秧苗活力的影响 |
2.5.1 秧苗出叶及叶色的变化 |
2.5.2 秧苗发根力 |
2.5.3 秧苗分蘖力 |
3 小结 |
第四节 秧苗素质对栽后活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秧苗形态 |
1.3.2 叶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
1.3.3 田间发根力 |
1.3.4 水培发根力 |
1.3.5 茎蘖动态 |
1.3.5 考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_1、S_2、S_3的秧苗素质 |
2.2 S_1、S_2、S_3对栽后叶龄、SPAD值及发根力的影响 |
2.3 S_1、S_2、S_3对分蘖力的影响 |
2.4 S_1、S_2、S_3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稻草基质育秧的优势 |
1.2 稻草基质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 |
1.3 机插壮秧指标 |
2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利用农业废弃物堆肥生产水稻育秧基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水稻生产概述及水稻育苗过程中的问题 |
1.1 我国水稻生产概述 |
1.2 水稻育秧发展过程 |
1.3 规模化旱育秧的引进 |
1.4 旱育秧的优势及问题 |
2 水稻立枯病 |
2.1 水稻立枯病概述 |
2.2 水稻立枯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
2.3 水稻立枯病的控制方法和问题 |
3 水稻育苗对土壤资源的消耗 |
4 国内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概述 |
4.1 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产生概况及相应处理现状 |
4.2 牛粪产生概况及相应处理现状 |
4.3 秸秆处理简述 |
4.4 菌菇渣生产现状概述 |
4.5 蚯蚓粪生产现状概述 |
4.6 醋糟生产现状 |
5 新型育苗材料综述 |
5.1 育苗思路概述 |
5.2 新型育苗材料的产生和应用 |
5.3 水稻育苗基质的相关研究进展 |
6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6.1 研究思路 |
6.2 研究内容 |
6.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为主的水稻育苗基质配方试验 |
1 材料与试剂 |
2 试验方案与管理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管理 |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 秧苗密度测定 |
3.2 植株生长状况及生物量测定 |
3.3 根系生长情况测定 |
3.4 根系活力测定(TTC法)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第三章 水稻育苗基质配方的优化与性质分析 |
1 材料与试剂 |
2 测定指标、仪器与方法 |
2.1 农艺性状测定 |
2.2 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特征 |
2.3 基质理化性质测定 |
3 数据分析 |
4 试验设计与管理 |
4.1 试验设计 |
4.2 试验管理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农艺性状 |
5.2 生物量 |
5.3 根系扫描指标 |
5.4 根系活力 |
5.5 基质的部分理化性质 |
6 讨论 |
第四章 水稻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水稻品种 |
1.2 培养基 |
1.3 供试土壤与培养基质 |
1.4 样品采集和菌株分离与纯化 |
1.5 回接实验 |
1.6 病原菌生长速率测定 |
1.7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1.8 各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1.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分离结果 |
2.2 疑似菌株对水稻致病性的影响 |
2.3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水稻立枯病拮抗菌分离及拮抗菌生防效果验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土壤样品 |
1.2 试剂与培养基 |
1.3 供试菌株 |
1.4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1.5 抑菌谱试验 |
1.6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1.7 生理生化鉴定 |
1.8 拮抗菌株16S rDNA序列的测定 |
1.9 盆钵试验验P9对水稻立枯病的生防效果 |
2 结果 |
2.1 拮抗菌株的筛选结果 |
2.2 菌株P9的生长曲线以及在基质中的数量变化 |
2.3 拮抗菌株P9对其它病原菌的抗性 |
2.4 菌株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2.5 P9的生理生化特征 |
2.6 P9的16S rDNA序列 |
2.7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控效果 |
1 材料与试剂 |
2 试验方案与管理 |
2.1 试验设计 |
2.1.1 配方基质对抗病能力的影响 |
2.1.2 pH对抗病能力的影响 |
2.2 试验管理 |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秧苗密度与农艺性状 |
4.2 秧苗SPAD值 |
4.3 发病率 |
4.4 农艺性状 |
5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4)早稻旱育秧秧床培肥及秧苗肥害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一、秧床的选择与培肥 |
1. 苗床选择 |
2. 苗床培肥 |
3. 床土调酸消毒 |
二、肥害的形成与预防 |
1. 肥害症状 |
2. 肥害原因 |
3. 肥害的防治措施一是早施基肥。 |
(5)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当前荆门市主要水稻育秧方式 |
1.1.1 水育秧 |
1.1.2 软盘育秧 |
1.1.3 两段育秧 |
1.2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
1.2.1 “旱育保姆”高吸水种衣剂 |
1.2.2 “旱育保姆”高吸水种衣剂的使用技术 |
1.2.3 无盘旱育秧的技术优点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盘旱育秧的育秧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调查内容和方法 |
2.1.4 结果与分析 |
2.2 小结与讨论 |
2.2.1 无盘旱育抛秧技术对秧苗的优化效果明显 |
2.2.2 无盘旱育秧包衣旱育苗比塑盘育苗有更强的适应性 |
第三章 无盘旱育抛秧的大田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经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各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2 各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3 各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 |
3.2.4 产量方差分析 |
3.3 讨论 |
3.3.1 包衣编织袋垫底旱育和包衣旱育均效果较好 |
3.3.2 推荐采用包衣编织袋垫底旱育 |
第四章 无盘旱育抛秧与免耕栽培技术配套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及试验经过 |
4.1.3 试验调查内容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对秧苗出苗时间、出苗率、成秧率和整齐度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立苗时间和立苗率的影响 |
4.2.4 不同处理对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4.3.1 苗床免少耕应用无盘旱育秧技术育秧效果好 |
4.3.2 免耕抛秧大田产量高 |
4.3.3 无盘旱育免耕抛秧技术生产上切实可行 |
4.4 讨论 |
4.4.1 苗床免少耕的技术问题 |
4.4.2 大田免耕抛秧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密肥运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的研究现状 |
1.1.2 强化栽培在栽培生产中体现的优势 |
1.1.3 水稻主要育秧技术 |
1.2 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体系应用于中、大苗高产栽培的可行性 |
1.2.1 秧苗素质的研究 |
1.2.2 移栽秧龄、密度的研究 |
1.2.3 肥料运筹的研究 |
1.3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 |
1.3.1 育秧试验 |
1.3.2 秧龄、密度试验 |
1.3.3 施肥方法试验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本研究的意义 |
1.4.2 本研究的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栽培方式与水分管理 |
2.2.1 栽培方式介绍 |
2.2.2 水分管理 |
2.3 试验设计 |
2.3.1 育秧试验 |
2.3.2 秧龄、密度试验 |
2.3.3 施肥方法试验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1 试验田土壤情况 |
2.4.2 秧苗素质 |
2.4.3 生育时期 |
2.4.4 分蘖动态 |
2.4.5 叶绿素含量 |
2.4.6 伤流强度 |
2.4.7 叶面积 |
2.4.8 茎鞘物质干重 |
2.4.9 可溶性总糖含量 |
2.4.10 有效穗数 |
2.4.11 考种与计产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几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比较 |
3.1.1 旱育秧秧苗素质 |
3.1.2 地膜育秧秧苗素质 |
3.1.3 两段育秧秧苗素质 |
3.1.4 三种育秧技术比较 |
3.2 不同秧龄、密度试验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 |
3.2.3 齐穗后SPAD值变化 |
3.2.4 抽穗后植株伤流量 |
3.3 不同施肥方式试验 |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3.2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 |
3.3.3 齐穗后SPAD值变化 |
3.3.4 抽穗后植株伤流量 |
3.3.5 施肥试验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及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适合于培育健壮水稻中、大苗的育秧技术 |
4.2 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的密度 |
4.3 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的肥料运筹 |
5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7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8)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病原鉴定、致病机理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水稻旱育秧带来的问题 |
第二节 水稻立枯病的为害性及症状 |
第三节 水稻立枯病病因分析 |
第四节 水稻立枯病致病菌种类 |
第五节 相关病菌致病机理 |
第六节 水稻立枯病防治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水稻立枯病致病镰孢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第三章 水稻立枯病致病腐霉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第四章 水稻立枯病致病镰孢菌致病机理研究 |
第五章 水稻立枯病腐霉腐霉菌的致病机理研究 |
第六章 水稻立枯病化学防治研究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英文摘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四、敌克松防止早稻旱育秧死苗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早稻旱育秧田培肥要从冬季做起[J]. 邓国强,曹涤环. 农村实用技术, 2017(01)
- [2]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D]. 廖莎. 江西农业大学, 2015(12)
- [3]利用农业废弃物堆肥生产水稻育秧基质的研究[D]. 李蕊.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4]早稻旱育秧秧床培肥及秧苗肥害预防[J]. 曹涤环. 四川农业科技, 2012(07)
- [5]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D]. 吕维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08(S1)
- [6]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密肥运筹的研究[D]. 童平.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7]涝渍地晚稻旱育抛秧技术试验研究[J]. 鄢圣芝,刘章勇,田小海,程玲,吴本才,冯锦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03(04)
- [8]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病原鉴定、致病机理及治理研究[D]. 高同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00(01)
- [9]早稻旱育壮秧优势明显[J]. 沈公约,叶飞华. 农业科技通讯, 1999(03)
- [10]水稻壮秧剂旱育秧技术试验研究[J]. 谭素宁. 广西农学报,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