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胡杨木材的构造、材性及其利用(Ⅰ)(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提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张涛[2](2020)在《山苍子油改性人工林杨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工速生林木材具有密度低、木质松软、物理力学强度差、易干缩变形等缺陷,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通过对人工林木材改性可以提高其使用价值。天然植物提取物原料来源广泛、价格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无污染并且兼具多种功效,将其作为改性剂可以实现人工林木材的高附加值和功能化应用。本研究以植物提取物山苍子油为改性剂,将其与国内广泛培育种植的人工林北京杨相结合,利用浸渍法对人工林北京杨材性优化改善的同时,赋予其抗菌性能。并且以低成本、工艺简洁的活立木改性法对人工林杨木进行改性,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研究思路。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人工林北京杨经不同方法干燥后浸渍山苍子油溶液的边材增重率彼此相差不大,整体增重率都远高于心材,边材增重率最高为138%,对于心材增重率是微波干燥>高温干燥>常规干燥>真空干燥,心材增重率最高为110.7%,浸渍改性材体积湿胀率最低仅为2.6%,体积吸湿膨胀率最低仅为0.02%,抗胀率最高达99.56%,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经过高温干燥后进行浸渍改性处理的改性材颜色变化最明显,色差值ΔE*最大达到16.80,除常规干燥下的浸渍改性材抗弯强度有略微增加0.61%外,其余都有略微下降,改性材抗弯弹性模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2.改性剂体积比为5:100以上时,浸渍改性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沿木材纵向纹理抑菌带宽度最大为4.80mm,横向最大为2.23mm;改性剂体积比为10:100以上时,浸渍改性材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沿木材纵向纹理抑菌带宽度最大为2.49mm,横向最大为0.93mm;且在相同改性剂浓度下浸渍改性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更强。3.通过树木吊针法将改性剂输入活立木,发现吸收量与大气温度和天气等级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与风力等级相关性不明显;改性剂在活立木中向上输送过程中会逐渐阻碍水分传输,35天后立木停止吸收改性剂并枯死。4.活立木改性材的吸水率由素材的172.3%降低到125.6%,活立木改性材的体积湿胀率降低为5.9%,体积吸湿膨胀率仅为-0.12%,尺寸稳定性得到极大提高;活立木改性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木材纵向纹理方向抑菌带宽度为2.09mm,横向为0.95mm,但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5.通过对人工林北京杨改性材与素材的SEM、XRD、FTIR表征分析发现,改性剂在木材中主要通过导管来实现纵向的传输和渗透,最终以薄膜状或团聚状附着于导管壁上,改性剂可以薄膜状均匀覆盖纹孔,且可以通过纹孔实现径向渗透,这种疏水性的膜状分布可以起到隔绝水分的作用;改性剂进入木材组织内部后会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形成氢键结合,此外并没有与木材发生明显化学反应,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及物理填充方式存在于木材中;素材与改性材结晶度数值处于高度接近,浸渍改性处理与活立木改性处理都没有对木材结晶区产生明显影响,说明改性剂山苍子油进入木材内部后并未与木材主要成分发生明显化学反应。
曹启文[3](2019)在《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水源、气候、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地区拥有特色的戈壁绿洲湿地资源相对丰富且尤为珍贵,但是该地区被限制的经济发展和认识水平,是的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无序和过度的状态,对湿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本文将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调研结果作为目标,以我国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地区内不同区域湿地的比较,分析出戈壁绿洲环境下景观营造应该在保护修复湿地的前提下,展示深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进而总结出现状湿地资源保护和景观营造时需要重点进行植物空间和生境空间多样性的营造理念。然后立足于人的实际需求和实地景观体验感,从湿地公园现阶段的设计改进需求出发,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富有乡土元素满足使用价值的湿地景观改进策略。最后,依据湿地现状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依靠戈壁绿洲湿地区域的优势植物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多样性从而达到景观原生态和动植物多样性的效果,将设计区域分为三大核心景观营造区域,根据场地内不同生态环境与空间需求进行生境景观空间营造,符合了保护修复为主的设计前提又丰富了空间功能及形态。这不仅促进戈壁绿洲环境生态湿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后戈壁绿洲湿地保护和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周朝彬[4](2019)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木质部生态解剖与射线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苋科(Amaranthaceae)梭梭属(Haloxylon Bunge)植物,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建群种,对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极端高/低温、干旱以及盐碱等逆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由于树木在长期生长发育过程中,木材(木质部)结构可调整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同时,储存在木质部薄壁组织(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中的非结构性碳(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可能是树木个体生长发育和存活潜在的限制因子。因此,研究木质部解剖特征和射线的NSC贮存及其径向运输功能,将有助于理解梭梭种群动态及其对环境的进化适应性。本文以梭梭木质部为研究对象,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精河、乌苏、石河子、蔡家湖和奇台等五个地区设置样地,选择砾石、沙土和土质土壤类型,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研究梭梭木质部生态解剖和射线功能。研究结果如下:(1)梭梭生长轮内深棕色带和浅棕色带之间的过渡明显,属于急变,梭梭木质部具射线组织,单列或多列排列,射线细胞壁有明显增厚现象,厚度2.85μm~3.08μm。导管由直径较大的导管和直径较小的导管组成,2~18个导管聚集分布形成管孔团,可保证梭梭植株体内水分运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管间纹孔互列式或近对列式,导管内呈典型螺纹加厚,导管壁厚3.15μm~5.53μm,螺纹间纹孔单列。纤维细胞壁较厚,为2.64μm~2.97μm。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表现出超强的旱生特性,且沙质土壤类型比土质土壤类型具有更强的抗旱性。(2)梭梭大多数木质部解剖特征的地区间变异显着高于地区内树木个体间变异。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梭梭木射线密度、射线高度、导管直径和导管壁厚值显着增加(P<0.05),然而,射线细胞壁厚度却降低(P<0.05)。在降水更少的精河地区,梭梭木质部射线密度和射线高度值更大,这有利于梭梭储存更多淀粉和水分,降低水分胁迫。更干旱条件下,梭梭木质部导管直径和导管壁厚度值更大,可有利于提高传导能力的同时减少木质部对干旱导致的空穴化的敏感性。1月均温和4月~6月最大风速与纤维壁厚值显着相关(P<0.05),表明在低温和强风环境中,更厚壁的纤维细胞为梭梭茎杆直立和导管传导提供更强的力学支撑。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对气候条件的高度适应性解释了其在亚非沙漠地理上的广泛分布。(3)盆栽模拟试验表明,梭梭幼苗1月龄时出现木射线,此时梭梭茎杆半木质化;在幼苗期,梭梭木射线高度、宽度、细胞壁厚度以及细胞面积在4月~6月迅速增加,7月和8月趋于稳定,这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所致。从髓心向外,随着树轮年龄增加,成年梭梭木质部射线宽度以及细胞面积显着增加(P<0.05),梭梭木射线解剖特征呈现显着季节和年动态变化。(4)随梭梭树龄增大,木质部的NSC、可溶性糖以及淀粉的径向运输速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规律。梭梭木质部NSC径向运输速率表现为5月和10月高于7月(P<0.05)。可溶性糖径向运输速率的季节变化呈现出5月为最高、7月为最低的规律(P<0.05)。淀粉径向运输速率从5月到10月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可溶性糖径向运输速率与导管长度(P<0.05)、导管直径以及射线高度表现为显着正相关(P<0.01);淀粉径向运输速率与木质部导管长度和直径间关系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P<0.01);NSC径向运输速率与木质部导管直径以及射线高度间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由此表明,梭梭木质部射线的径向运输功能与木射线以及导管的结构相关,且呈明显季节和年际动态。(5)砾石土壤类型中,梭梭木质部的射线密度(4.16条/mm~2)、射线组织比量(7.0%)、NSC含量(5.87%)、可溶性糖含量(1.87%)以及淀粉含量(4.0%)最高,土质土壤类型刚好相反。木质部射线组织比量与NSC(P<0.01)和淀粉含量(P<0.05)间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木质部射线细胞壁厚度与NSC含量间表现出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梭梭通过降低射线细胞壁厚度、增加射线比量和NSC含量来适应沙漠的恶劣条件。(6)精河地区梭梭木射线细胞壁厚度(2.85μm)显着低于石河子地区(3.08μm);导管壁厚度(5.53μm)显着高于石河子地区(5.15μm)。在石河子地区,共发现795个上调差异蛋白点和421个下调差异蛋白点。苯丙素生物合成通路、光合作用、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代谢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氨基酸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通路等为细胞壁合成提供底物或能量,促进梭梭木质部细胞壁生物合成。在梭梭木质部细胞壁生物合成过程中,PREDICTED:non-specific lipid-transfer protein-like protein At5g64080-like[Vitis vinifera]、PREDICTED:probable non-specific lipid-transfer protein AKCS9-like[Citrus sinensis])和β-膨胀素EXPB2.1使细胞壁松弛、延展和扩展,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水解酶对细胞壁木葡聚糖进行剪切和链接;随后,光系统I P700脱辅基蛋白A1、可逆糖基化多肽1以及GDP-甘露糖-3′,5′-异构酶等提供构造成分或能量,促进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合成;最后,苯丙素生物合成通路中差异蛋白促进细胞壁木质化,完成梭梭木质部细胞壁生物合成过程。总之,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及射线贮存和径向运输功能表现出对沙漠环境变化的高度适应。环境变化会导致梭梭木质部细胞壁相关的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未来可进一步发掘与梭梭木质部细胞壁加厚(尤其是射线)有关的调控基因并进行功能鉴定,并将其应用到人工用材林品种改良中,对于提高人工林木材品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刘哲荣[5](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罗启龙[6](2017)在《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我国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期间,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塬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木占优的混交林为主。西北草原与荒漠区植被随气候逐渐变干,耐旱类草本植被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乔木植被随之减少。云贵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常绿林逐渐减少,而四川地区的常绿及落叶林则均有增长;岭南地区的常绿林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广西地区受温度降低的影响针叶林也有所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波动剧烈,常发生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交替演变。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其余北方地区林木破坏严重。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影响相对较弱。加之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被易于再生。因此,南方广大地区的天然林木在秦汉时期得以较好地保存。先秦两汉时期生产技术较快发展。林木的生产技术涵盖了栽培、采伐与运输等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总结了各类树种的物候与生长习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栽培技术。此时人们已能够依据不同树种的自身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及栽种地点。除播种种植林木外,已开始使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树木。在定植之后,时人对保熵、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等护林工作亦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林木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当时民居周边、私人园林、皇家苑囿、道路旁以及军事区均植有大量的人工林。而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则受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秦汉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采伐林木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在林木采伐的时机的选择上,则需要考虑木材质量、国家政策以及民俗禁忌等多种因素。至于采伐后林木的运输,则主要以水运为主。另外,这一时期,官方与私人中的林木买卖现象亦较为普遍。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设立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的相关事宜是由不同部门的职官兼理。殷商时,管理农业、田猎及手工业的官员均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但当时不同部门官员的林木管理权的划分尚未形成定制。至周代,管理林木的官员更加多元化,其职权也更加明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林官。秦国林木主由“吴人”与“少府”负责,随着六国逐渐统一,“吴人”之权渐减。秦至西汉,山林川泽管理权由中央设“少府”与“木官”管理,其所出物产归于皇室及诸侯王。至东汉,山林川泽的管理权及物产改由地方政府负责;秦汉苑囿先后由少府及水衡都尉掌管,其下设有“苑丞”及“禁圃”等兼管苑中林木事务;当时的林木种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宫室、陵寝内的树木则由“将作大匠”主管;此外,秦汉时所设的“将作大匠”、“司空”以及中央与地方所辖的各类工官主要管理林木的开采与利用。树木自古与社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时期亦不例外。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远古时期的社即立于丛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丛社逐渐成为传统。至殷商时,它已在国家社祭当中占有重要地位。降至周代,情况发生改变。受当时礼仪制度的要求,各阶层社的大小、形制以及设立地点均有限制。在此情况下,丛社已无法符合礼制要求,其地位有所降低,人工所立树社随之兴起。但由于传统惯性作用,丛社在西周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至秦汉,人们立社已不完全出于宗教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将社视为土地与政权的象征。在此情况下,统治者对官方所立社的规模与形制均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因而“丛社”在这一时期已不再属于官方的祭祀体系之中,其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受时人树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等观念的影响,“树社”逐渐成为“社”的主要形式。树本身生命力与生殖力强盛等特质,乃是树社广泛形成的主要原因。先秦两汉时期,木材已普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建筑与葬具为消耗木材的大宗,而乐器当中,使用木材的情况也愈加普遍。关于建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带有榫卯的木构结构。至夏商周三代,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叉手”式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梁架及木柱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能出现了两榀梁架组合的复合梁架,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这一时期宫室建筑大面积兴起奠定了基础。至汉代,高台阁楼式的木构建筑盛行,反映出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已较前朝有所进步。我国古代之所以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应当和其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于修缮、替换等特质有关。乐器方面,远古时期的大鼓多为木质,但由于音质不佳,至后世为铜鼓所代替,小鼓仍用木质,但仅作为大鼓的辅助乐器。西周及其后世常用的礼制乐器——“柷”与“敔”亦多为木质,二者用于音乐演奏的开始与结束。此外,筑、琴与瑟等弦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盛,由于当时粘合技术不够理想,三者多用独木斫成。由于其音色较好,秦汉时期弦乐器逐渐成为乐器当中的主流。关于葬具,棺形成的初期,并未使用木材。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木质棺使用逐渐普遍,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且随着椁的产生,木质葬具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木种的使用上,亦有等级限制。降至西汉,出现黄肠题凑等形式,标志着木质棺椁的使用规模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当时林木破坏严重,至东汉时棺椁制度衰落,木质椁逐渐被石质椁代替,但使用木棺的习俗则一直被延续。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着支持作用。
宁国艳,王喜明,王哲[7](2017)在《不同状态胡杨木材物理性质变化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全面掌握不同状态胡杨木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分析胡杨木强耐腐性的主要原因。以内蒙古额济纳胡杨保护区的胡杨活立木、伐倒木和枯倒木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分别测定了不同状态胡杨木的密度、干缩性、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运用X-线衍射法表征胡杨木的纤维结晶度,并比较3种不同状态胡杨木的物理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状态的胡杨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5项指标差异显着。随着木材伐倒时间的推移,木材密度和干缩率指标会逐渐下降。不同状态胡杨木的差异干缩系数、吸湿率、弦向湿胀率、径向湿胀率、体积湿胀率、结晶度等指标差异不显着。根据我国木材材性分级标准胡杨属轻等级别木材,尺寸稳定性较优。通过对不同状态胡杨的物理特性比较研究,得出胡杨的强耐腐性与其本身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密切相关。
NGUYEN BA TRIEU(阮伯赵)[8](2016)在《越南杉木优良种源早期选择与中国杉木种源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杉木因其速生,材质优良、耐腐,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船、造纸等多个邻域,对中国南方及其周边国家的林业生产和木材资源供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杉木人工林的大面积推广,一些问题随之而来,如在越南,因其人工造林模式还十分落后,优良种质资源收集繁育、推广利用等工作进展缓慢,造成杉木林生长不均、产量不高等问题,限制了杉木的发展。因此,中国和越南联合开展杉木种源试验,不仅能丰富杉木遗传资源,也促进了中国先进的杉木研究经验在周边国家的推广应用,提高杉木适生区内其林分质量的整体水平,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木材战略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越南9个县(种源)中选择杉木优良母株,在越南北部谅山省杉木适生区中人工育苗,并对各种源幼苗生长进行比较测定;同时在越南北部、中部、南部以及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福州市)分别设立试验区,对上述9个越南种源与1个中国种源(福建杉木优良种源FS09)开展杉木种源试验,采用生长及生理等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早期评价并选择优良种源,为越南不同地区杉木优良种源的筛选奠定基础,也为中国引种越南杉木优良种质资源奠定良好基础。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越南杉木各种源种子千粒重在7.440 g-9.784 g之间;各种源种子的平均发芽率在47.82%~65.64%之间,最高的发芽率是CL8种源;杉木种子的千粒重与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及发芽活力呈正相关;对种子发芽率Y(%)与种子的千粒重X(g)的相关性拟合方程,方程式为Y-(4.8458+5.7848·X)(R>0.835;P<0.01)2)苗期生长状况的研究发现,CL2、CL7、CL3、CL6、CL1、CL9与CL8种源(类平均地径、树高分别为0.18cm、19.82 cm)最适应苗圃地实验区条件。3)越南3个实验区杉木幼树(30个月)生长指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北部实验区中生长较快的种源有CL9、CL2、CL7和CLl(类平均地径5.93 cm、树高283.07 cm、冠幅155.40cm);中部实验区中生长较快的种源有CL4(类平均地径1.38 cm、树高77.29 cm、冠幅60.57cm);南部实验区中生长较快的种源有CL9、CL8与CL2(类平均的地径2.57cm、树高122.19cm、冠幅78.76 cm);幼树期实验区适应性北部>南部>中部。4)大部分种源幼树生长于苗期生长呈正相关,但也有部分种源幼树生长不受苗期生长的影响。5)杉木在其年生长中,于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生长势,据此将杉木幼树年生长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和休眠期4个生长期。其中,叶片的光合能力在不同生长期中有不同表现,生长盛期与生长后期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同时,不同种源间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能力等光合指标存在显着差异,且与生长速度呈正相关。6)不同种源叶片结构研究显示,越南杉木叶片平均长度为42.90±7.33mm,最长达48.46 mm;叶片的平均宽为2.81±0.36 mm,最宽达3.02 mm。种源间叶片形态差异与幼树生长状况有关:一般情况下,叶片长度较小、宽度较大、厚度较小、叶面积大小适宜,则杉木幼树生长较快。叶片显微与超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叶片的叶表皮厚、叶机械厚、栅栏组织厚、维管束厚、维管束宽、木质部厚、木质部宽、韧皮部厚、韧皮部宽等成分结构大小不同,且幼树生长没有显着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CL7和CL9两个种源叶片有3个树脂道(1个大树脂道分布于中部,两侧各分布1个小树脂道),其生长速度比其它种源快,可推测叶片树脂道数量可能与其生长有关。各种源的平均气孔密度为215.87土19.63个气孔·mm-2,气孔平均长43.36±4.25μm,气孔平均宽为26.30±2.82μm,长宽比为1.65。气孔结构和各种源幼树生长状况有关:叶片气孔长宽较大或气孔密度较多的种源生长较快;反之气孔长宽度较小或气孔密度低的种源则生长较慢。7)杉木对土壤生理生化性质的选择:越南3个实验区引种结果显示,杉木较为适应北部实验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该实验区海拔为100m以上,土质为粉砂质粘土,土层厚度>80cm,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Ca、交换Mg·g-1含量相对较高,pH>4.5;其土壤质地、土壤养分、水分供给等方面均优于南部与中部实验区,因此认为越南北部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杉木的引种工作。越南中部和南部实验区因土质分别为壤粘土和粘壤土,土壤养分偏低,且伴有焚风、干燥等状况,可能对杉木幼树生长造成不利影响。8)各种源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与土样比较结果显示:北部种源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比土样高26.46~314.64倍;中部种源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比土样高13.85~811.77倍;南部种源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土样高2.01~302.82倍。杉木幼树营养元素吸收量最多的为氮元素,其后依次为钾、磷、钙、镁元素。9)不同实验区中生长较优的种源其叶片的氮、磷、钾元素含量也相对较高。以北部实验区生长最快的CL9、CL7、CL1、CL2种源为标准,计算叶片氮、磷、钾、钙、镁平均含量的最适比例,氮:磷:钾:钙:镁的最适比例为1.00:0.09:0.51:0.07:0.03。10)越南各实验区优良种源早期评价与选择的结果表明,北部实验区CL9、CL2、CL7与CL1为优良种源,CL8、CL3、CL6与CL4为一般种源,不适宜种源为CL5种源;中部实验区CL4为优良种源,一般种源包括CL6、CL7、CL2、CL9、CL1与CL3种源,不适宜种源为CL8与CL5种源;南部实验区CL8、CL9、CL2为优良种源,一般种源包括CL3、CL1与CL7种源,不适宜种源为CL6、CL4与CL5种源。11)越南杉木与中国杉木比较分析显示:(1)越南杉木种源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均高于中国杉木种子;越南杉木种子千粒重和种子发芽率呈正相关,这与中国杉木的研究结果一致;(2)中国种源杉木苗期生长较越南种源快,中国种源苗期平均的苗高与地径分别为19.72 cm与0.38 cm,而不同种源越南杉木苗期平均苗高与地径分别为18.94 cm与0.17 cm;(3)中国种源杉木叶片的总叶绿素(a+b)高于越南种源,表明中国种源杉木可能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而越南种源杉木叶片的叶绿素(a/b)比值高于中国种源,表明越南种源杉木较中国种源杉木更喜光;(4)杉木叶长宽变幅较很大,其中越南种源杉木平均叶长较中国种源杉木更长,平均叶宽较中国种源窄。中国种源杉木叶片的厚度、叶表皮厚、叶机械厚、维管束厚、维管束宽与树脂道直径比越南种源杉木大1.10~1.64倍;(5)中国种源杉木2.5年生幼树其树高、地径与冠幅的生长比越南杉木快,越南各种源中仅CL9与CL2种源生长较快,接近中国种源杉木的生长水平。
阿依加马力·克然木[9](2015)在《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药用植物作为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民间利用草药治病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在在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我国算是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丰富多样、分布相当广泛的国家,并对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的探索研究、采用和栽培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然而,中国在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方面已经获得了相当不错的研究成果,可植物区系研究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因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采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次研究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周围植物资源区系比较分析、相似性分析观察药用植物药材的进出情况、西天山各民族药用差异,并对本研究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给予科学性保护措施。新疆西天山的生物物种多样性相当丰富、地理位置很特殊,并保存的植物生态系统相当完整以及多样化的药用植物种类。本次研究通过室外考察、样本收集以及查阅实验标本与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基于对新疆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的考察分析与当前的收集资料,对本区域药用植物种类的区系特点作初步探讨,以期为西天山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研究、使植被不受损害以及实现野生植物科学性合理开采和利用并其植被保护提供信息,并整理出及其重要的西天山所有药用植物与其珍稀濒危种类名录。根据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详细调查了新疆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并通过建立新疆西天山植物数据库,对于新疆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组成与分布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为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的合理开采并实现可持续利用供给可靠理论依据以及为当前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研究可供参考意见。本文首次分析了西天山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药功效、及其作用等药学特性与地理分布、生活型、生态型等植物生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西天山地区具有复杂多样和优越的环境条件,孕育了众多种类多样化的药用植物,统计新疆西天山全部药用植物共有114科、561属、2252种,当中蕨类植物门隶属于14科、19属、43种,裸子植物门隶属于5科、13属、48种,其中被子植物门在本研究区域药用植物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为96%,总有95科、529属、2161种。由此可见,西天山药用植物的科、属、种的数量特别丰富,组成结构具有复杂多样化,能够明显表明西天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和该区域的气象要素分布特征相适应。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并其与周围区系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显示特定的过渡性与复杂性。该区药用植物当中将科分为14个分布类型与9个变型,其科的分布类型当中以东亚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有17科、119种,非世界分布区类型药用植物占总科数量的20.48%,总种数量的11.60%,绝大多数是草本种类。该区药用植物资源属的分布型共计有15个以及16个变型,所占的比例较高的是北温带分布类型,共有193属、941种,占该区药用植物资源区系中非世界属的34.34%,占非世界总种数的41.79%,显示其研究区域药用植物资源区系成分的复杂性。至于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的生活型特征证明了多年生木本植物种类占绝大多数,占总种数量的33.48%,及其生态型特征的统计分析则表明了中生植物所占的比例较高,占总种数的49.50%,这些特点明显体现了该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特殊性,而且反映了新疆的全面性气候特征。本次研究结合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规律、生态环境及其种群数量、药用部位、药效等实际状况,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科学原则,将西天山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的同时,分析濒危植物的分布特点、濒危原因,并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对西天山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与宝贵建议。
任姗姗[10](2014)在《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北塔山地区地处奇台、木垒和巴里坤县的北端,是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端与蒙古国西南部的边境界山,山体狭长,东西长约350公里。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形态分类学的方法,对该区维管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其物种多样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计有54科246属491种4亚种5变种,占新疆维管植物科的44.26%、属的33.15%、种的14.00%,植物种类相对较为贫乏。其中,发现新疆新记录种1种:细弱黄耆Astragalus miniatus Bunge。该地区东西两段的植被有明显不同,西段长约100余公里的北塔山海拔较高,有一定的降水,植被比较丰富,有植物54科238属472种,北坡多为中生植物,优势树种有西伯利亚落叶松、柔毛杨等,其植物成分与阿尔泰山比较接近。东段长约230公里的巴里坤北部界山区域则比较干旱,有植物30科70属89种,多为旱生植物,其植物成分与准噶尔盆地的更为接近。本区东、西两段共有植物有30科62属70种,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55.56%、25.20%、14.26%,也表明东西两段植物在属、种两级存在较大差异。该区植物科的组成特点:从科的属级水平来看,含16属以上的多属科有4科(菊科35属、禾本科32、十字花科20、藜科19),共含106属206种,分别占该区总属数与总种数的43.09%和41.96%,所占比例较高,为该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含6-15属的中等科有7科,含61属135种,分别占该区科、属、种总数的12.96%、24.80%和27.49%;单属科与寡属科(2-5属)共计43科,占该区总科数的79.63%,说明该地区植物科的丰富度相对较高。从科的种级水平来看,含5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35属/70种)和禾本科(32/64)2科,含20-49种的较大科有十字花科(20/32)、藜科(19/40)、豆科(13/39)、蔷薇科(5/22)、蓼科(6/20)等5科,这7科,占总科数的12.96%,含130属287种,分别占该区属、种总数的52.85%、58.45%,虽科数比例很小,但却包含有超过一半的属和种,说明这7科在该区植物组成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优势科。单种科与寡种科(2-9种)共41科,占总科数的75.93%,说明该地区环境较为恶劣,多数的科只有1种或少数的种分布于此。该区植物属的组成比较丰富,其中,含10种以上的大属有委陵菜属Potentilla(14种)、黄耆属Astragalus(14)、棘豆属Oxytropis(11)、早熟禾属Poa(11)、蒿属Artemisia(10)等5属,含60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2.03%和12.22%;多种属(6-9种)有藜属Chenopodium(8)、蒲公英属Taraxacum(8)、霸王属Zygophyllum(7)、蓼属Polygonum(6)、猪毛菜属Salsola(6)、鹤虱属Lappula(6)、葱属Allium(6)等7属,含47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2.85%和9.57%;寡种属(2-5种)有86属,含236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34.96%和48.07%;单种属有148属,含148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60.16%和30.14%。可以看出,单种属与寡种属共有234属,含384种,占到该区属、种总数的95.12%、78.21%,是该区维管植物属水平数量结构的优势成分,也说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多数属只以1种或少数种分布于此。该区植物生活型类型丰富,有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寄生植物等7种类型。多年生地面芽植物占绝对优势,有309种,占62.93%;其次为一年生植物,有98种,占19.96%;灌木有45种,占9.16%;半灌木有18种,占3.67%;二年生草本11种(2.24%);乔木仅5种(1.02%),但在植被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寄生植物5种(1.02%)。其中,短命植物与类短命植物约20种,主要集中在西段的北塔山,比较少,与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北坡低山荒漠带的同类植物相比,丰富度较低。该区植物生态型类型比较丰富,旱生、中生、湿生、水生及盐生等5种类型都有,但以中生、旱生植物为主。其中,中生植物有367种,占到74.75%,是该区系的主体,尤其在北塔山北坡,更为明显;其次为旱生植物,约有84种,占17.11%,从西段北塔山南坡至东段山体,分布很广,说明其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旱生性质;湿生植物与水生植物较少,仅有32种;盐生植物共8种。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温带性质极其明显,与北温带地区联系最密切,与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和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较为紧密。整个研究区域属准噶尔亚区,但东段的巴里坤北部边境界山的植物成分与准噶尔盆地较为接近,西段的北塔山植物成分与阿尔泰山的更为相近,而与天山并无紧密联系。
二、新疆胡杨木材的构造、材性及其利用(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胡杨木材的构造、材性及其利用(Ⅰ)(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2)山苍子油改性人工林杨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浸渍改性研究现状 |
1.2.1 木材流体渗透性 |
1.2.2 木材浸渍改性研究现状 |
1.3 立木改性研究现状 |
1.3.1 植物蒸腾作用及水分生理 |
1.3.2 利用蒸腾作用的立木染色研究现状 |
1.3.3 利用蒸腾作用的立木防腐研究现状 |
1.3.4 蒸腾作用在其它立木改性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植物提取物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1.4.1 植物提取物研究进展 |
1.4.2 植物提取物应用研究现状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2 山苍子油浸渍人工林北京杨的改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干燥及加工 |
2.2.2 浸渍改性处理 |
2.2.3 浸渍改性材物理力学性能检测 |
2.2.4 浸渍改性材抗菌性能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浸渍性 |
2.3.2 湿胀性与尺寸稳定性 |
2.3.3 材色变化 |
2.3.4 力学性能分析 |
2.3.5 SEM分析 |
2.3.6 FTIR分析 |
2.3.7 抗菌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山苍子油对人工林北京杨活立木的改性研究 |
3.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活立木改性剂输入 |
3.3.2 试验期活立木生理变化监测 |
3.3.3 活立木改性材性能检测及表征 |
3.3.4 活立木改性材抗菌性能检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气象条件对改性剂吸收量影响 |
3.4.2 试验期活立木生理变化过程 |
3.4.3 吸水性 |
3.4.4 湿胀性 |
3.4.5 尺寸稳定性 |
3.4.6 SEM分析 |
3.4.7 FTIR分析 |
3.4.8 XRD分析 |
3.4.9 抗菌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与地区背景 |
1.1.2 学科与文化背景 |
1.1.3 时代与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相关理论研究 |
2.1 戈壁绿洲湿地相关概述 |
2.1.1 湿地的含义、分类及价值 |
2.1.2 戈壁绿洲概况 |
2.1.3 戈壁绿洲的湿地概况 |
2.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理论研究 |
2.2.1 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理论 |
2.2.2 湿地景观营造理论 |
2.2.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关联性 |
2.3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与景观营造内容研究 |
2.3.1 环境特征总结 |
2.3.2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 |
2.3.3 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研对象的地区环境现状 |
3.1.1 调研对象的地区选择——-河西走廊地区 |
3.1.2 河西走廊地区环境特征 |
3.1.3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类型与分布区域 |
3.1.4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存在的问题 |
3.2 河西走廊地区绿洲湿地保护现状及景观营造特点 |
3.2.1 永昌县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2.2 酒泉市肃州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2.3 嘉峪关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3 湿地资源现状和景观营造的总结 |
3.3.1 河西走廊中四个代表区域绿洲资源利用的与比较 |
3.3.2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景观营造实例研究 |
4.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历史人文背景 |
4.1.3 生态环境现状 |
4.2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前提与目的 |
4.2.1 建设背景 |
4.2.2 湿地保护与营造范围 |
4.3 景观营造的主要内容 |
4.3.1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类型 |
4.3.2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分类和功能结构布局 |
4.3.3 湿地公园景观形态的构成 |
4.3.4 湿地景观形态的组织 |
4.4 景观营造满意度和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
4.4.1 调研景观空间的选择及调研方式 |
4.4.2 调查结果的统计 |
4.4.3 不同公众群体的满意度差异分析 |
4.4.4 各个景观空间景观吸引力和景观开发意见的总结分析 |
4.5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现状景观营造调研总结 |
4.5.1 湿地现状保护与景观营造总体特点 |
4.5.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存问题 |
4.5.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方法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实地调研分析对湿地建设提出优化策略及设计 |
5.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优化设计的原则 |
5.1.1 保持地域原始风貌特色 |
5.1.2 继承历史文化络脉 |
5.1.3 保护发展并举,带动各方效益 |
5.2 优化设计的理念、目标与定位 |
5.2.1 设计理念 |
5.2.2 设计目标 |
5.2.3 设计定位 |
5.3 对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提出的优化策略 |
5.3.1 优先合理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 |
5.3.2 营造带有乡土文化元素具有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 |
5.3.3 营造满足使用功能的湿地景观 |
5.4 优化设计的内容 |
5.4.1 优化设计分析 |
5.4.2 植物景观营造 |
5.4.3 湿地生境景观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木质部生态解剖与射线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质部的生态解剖 |
1.1.1 木质部发育规律 |
1.1.2 木质部生态解剖 |
1.1.3 木质部射线组织解剖特征 |
1.1.4 木质部细胞壁形成 |
1.2 木质部射线功能 |
1.2.1 木质部射线的贮藏功能 |
1.2.2 木质部射线的径向运输功能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区概况和技术途径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2 研究方案 |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两种土壤类型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及其可塑性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地设置和取样 |
2.1.2 木质部解剖特征测量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梭梭树轮形态特征 |
2.2.2 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 |
2.2.3 两种土壤类型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可塑性 |
2.3 讨论 |
2.3.1 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
2.3.2 两种土壤类型梭梭木质部的可塑性 |
第三章 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对沙漠气象因子的响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地设置和取样 |
3.1.2 木质部解剖特征测量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变异 |
3.2.2 不同地区梭梭木质部解剖特征 |
3.2.3 木质部解剖特征的主成份分析(PCA) |
3.2.4 木质部解剖性状间、木质部解剖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相关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梭梭木射线解剖特征的动态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地设置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梭梭木射线解剖特征 |
4.2.2 梭梭幼苗木质部射线解剖特征的季节动态变化 |
4.2.3 成年梭梭木质部射线解剖特征的动态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树龄梭梭木射线的径向运输速率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设置和取样 |
5.1.2 指标测定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树龄NSC及其组分的径向运输速率 |
5.2.2 不同季节NSC及其组分的径向运输速率 |
5.2.3 NSC及其组分径向运输速率与解剖特征间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3.1 梭梭木质部NSC及其组分径向运输速率特征 |
5.3.2 NSC及其组分径向运输速率与木质部解剖特征关系 |
第六章 梭梭射线组织特征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关系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样地设置和取样 |
6.1.2 木质部解剖特征测量 |
6.1.3 NSC及其组分测量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梭梭射线组织特征比较 |
6.2.2 梭梭木质部NSC、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
6.2.3 梭梭NSC及其组分与射线组织特征的主成份分析 |
6.2.4 梭梭木质部NSC及其组分含量与射线组织特征间的关系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不同地区梭梭木质部细胞壁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样品采集 |
7.1.2 蛋白提取、酶解 |
7.1.3 蛋白提取质控 |
7.1.4 肽段标记和分离 |
7.1.5 高效液相和质谱检测 |
7.1.6 信息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木质部结构特征 |
7.2.2 差异蛋白质 |
7.2.3 蛋白质功能分类 |
7.2.4 KEGG信号通路分析 |
7.3 讨论 |
7.3.1 细胞壁合成相关代谢通路 |
7.3.2 细胞壁合成相关上调蛋白点 |
7.3.3 细胞壁合成相关下调蛋白点 |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绩 |
(5)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6)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秦汉时期自然林业的分布与变迁——兼谈文献中树种的考证 |
第一节 东北地区 |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 |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 |
第四节 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
第五节 云贵川地区 |
第六节 岭南地区 |
第七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
小结 |
第二章 秦汉时期林木种植与采伐述论 |
第一节 林木的种植技术 |
第二节 林木种植情况述论 |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木材的采伐与贩运 |
小结 |
第三章 秦汉时期林业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夏、商、周林业职官考论 |
第二节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林业职官辨析 |
第三节 汉代林业职官述论 |
小结 |
第四章 秦汉时期社树制度的嬗变——兼谈立树于社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主考辨 |
第二节 社树制度的嬗变 |
第三节 立树于社的原因探析 |
小结 |
第五章 秦汉木材三题研究 |
第一节 宫室建筑 |
第二节 木质乐器 |
第三节 丧葬用途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不同状态胡杨木材物理性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自然概况 |
1.2 材料 |
1.3 材性指标和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度 |
2.2 干缩性 |
2.3 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 |
2.4 结晶度 |
3 结论与讨论 |
(8)越南杉木优良种源早期选择与中国杉木种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
1.2.1 杉木生态生物学特性 |
1.2.1.1 生物学特性 |
1.2.1.2 杉木分布特性 |
1.2.1.3 杉木生长的特点 |
1.2.1.4 杉木木材的作用 |
1.2.2 杉木引种的研究 |
1.2.3 杉木良种选育评价的研究 |
1.2.3.1 种源试验及良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
1.2.3.2 良种选择评价的指标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材料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检验和场厨苗木生长分析 |
2.2.2 母树种子收集与测定的方法 |
2.2.3 种子质量指标测定方法 |
2.2.3.1 种子的长宽比,千粒重的测定方法 |
2.2.3.2 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
2.2.3.3 幼苗下幼苗生长测定方法 |
2.2.4 光合作用能力指标测定方法 |
2.2.4.1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3.2.4.2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
2.2.5 叶片结构指标测定方法 |
2.2.5.1 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测定方法 |
2.2.5.2 叶片面积与干重比测定方法 |
2.2.5.3 叶厚、各组织测定方法 |
2.2.5.4 叶片的气孔测定的方法 |
2.2.5.5 叶片的颜色测定方法 |
2.2.6 土壤养分指标测定方法 |
2.2.7 叶片营养含量指标测定方法 |
2.2.8 越南3个试验点不同杉木种源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
2.2.8.1 三个试验点的种源试验林的营造方法 |
2.2.8.2 不同杉木种源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
2.2.9 杉木种源生理过程和叶结构和生长关系的研究方法 |
2.2.10 越南与中国杉木种比较方法 |
2.3 数据处理分析 |
2.3.1 采用Exel 2010与Sigmaplot软件计算平均值和作图 |
2.3.2 采用SPSS 19.0软件 |
2.3.3 主要指标分析综合 |
2.3.3.1 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2.3.3.2 指标综合分析 |
第三章 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概况 |
3.1 杉木母树的研究区域 |
3.2 苗圃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 |
3.3 越南3个试验点种植的自然条件 |
3.4 杉木暂时设计试验点的区域 |
第四章 不同种源杉木种子特性和苗期生长研究 |
4.1 不同种源杉木母树生长的状况 |
4.2 杉木不同种源种子的形态和品质的比较分析 |
4.2.1 不同种源的种子质量比较分析 |
4.2.2 不同种源的种子发芽率指标 |
4.2.3 不同种源的种子质量与发芽率的关系 |
4.2.4 不同种源的种子发芽比较分析 |
4.2.4.1 杉木不同种源种子发芽的过程比较分析 |
4.2.4.2 不同种源杉木种子的特性 |
4.3 不同杉木种源幼苗生长的比较分析 |
4.3.1 各种源存活率比较分析 |
4.3.2 各种源幼苗地径与苗高生长比较分析 |
4.3.3 各种源苗期选择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杉木种源光合能力比较分析 |
5.1 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分析 |
5.1.1 不同生长期杉木种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
5.1.2 不同生长期不同时龄的杉木叶片叶绿素荧光比较 |
5.1.2.1 叶片荧光产量比较 |
5.2.2.2 叶片淬灭系数比较 |
5.1.2.3 叶片光能转换效率比较 |
5.1.2.4 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比较 |
5.2 不同生长期不同种源杉木的叶绿素含量比较 |
5.2.1 生长初期的不同种源杉木叶绿素含量特性的比较分析 |
5.2.2 生长盛期的不同种源杉木叶绿素含量特性的比较分析 |
5.2.3 生长后期的不同种源杉木叶绿素含量特性的比较分析 |
5.2.4 休眠期的不同种源杉木叶绿素含量特性的比较分析 |
5.2.5 不同种源杉木叶绿素含量特性的年变化过程 |
5.2.6 不同种源杉木叶绿素含量特性的年均值比较分析 |
5.2.7 基于叶绿素含量特性的优良种源杉木的选择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不同杉木种源叶片结构的比较分析 |
6.1 不同种源杉木叶片形态结构指标 |
6.1.1 叶片的长度 |
6.1.2 叶片的宽度 |
6.1.3 叶片的面积 |
6.1.4 叶子的干重量 |
6.1.5 叶质重 |
6.1.6 不同种源杉木叶片形态结构指标聚类分析综合 |
6.2 不同杉木种源叶片显微的结构 |
6.2.1 叶片结构状况 |
6.2.1.1 叶片厚度 |
6.2.1.2 叶表皮厚 |
6.2.1.3 叶片的叶机械厚 |
6.2.1.4 叶片的栅栏组织厚 |
6.2.1.5 叶片的维管束厚 |
6.2.1.6 叶片的维管束宽 |
6.2.1.7 叶片的木质部厚 |
6.2.1.8 叶片的木质部宽 |
6.2.1.9 叶片的韧皮部厚 |
6.2.1.10 叶片的韧皮部宽 |
6.2.1.11 叶片的树脂道 |
6.2.1.12 不同杉木种源叶片显微的结构的聚类分析 |
6.2.2 叶片气孔结构 |
6.3 叶色比较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不同试验点土壤养分与不同种源杉木叶片营养含量研究 |
7.1 不同试验点不同杉木种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的比较分析及其分类 |
7.1.1 北部试验点的不同种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比较及其分类 |
7.1.1.1 北部试验点的不同种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比较 |
7.1.1.2 北部不同种源杉木叶片主要营养元素的聚类分析 |
7.1.2 越南中部不同种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比较及其分类 |
7.1.2.1 中部不同种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比较 |
7.1.2.2 中部不同种源杉木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吸收能力的聚类分析 |
7.1.3 南部不同种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比较及其分类 |
7.1.3.1 南部不同种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比较 |
7.1.3.2 越南南部不同种源杉木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吸收能力的聚类分析 |
7.2 越南三个试验点土壤理化基本特征比较分析 |
7.3 小结和讨论 |
第八章 越南三个试验点不同杉木种源生长指标的特点 |
8.1 不同杉木种源地径生长比较分析 |
8.1.1 北部试验点的极木种源地径生长比较分析 |
8.1.2 中部试验点的杉木种源地径生长比较分析 |
8.1.3 南部试验点的杉木种源地径生长比较分析 |
8.2 不同种源树高生长比较分析 |
8.2.1 北部不同种源树高生长比较分析 |
8.2.2 中部不同种源树高生长比较分析 |
8.2.3 南部不同种源树高生长比较分析 |
8.3 不同种源冠幅生长比较分析 |
8.3.1 北部不同种源冠幅生长比较分析 |
8.3.2 中部不同种源冠幅生长比较分析 |
8.3.3 南部不同种源冠幅生长比较分析 |
8.4 不同试验点各种源生长的聚类分析 |
8.5 杉木不同试验点种源的树高遗传增益 |
8.6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杉木种源的生理过程和叶结构和其生长的关系与优良种源的选择 |
9.1 杉木种源生理过程和叶结构和生长的关系 |
9.1.1 杉木种源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生长的关系 |
9.1.2 杉木种源叶绿素含量特性和生长的关系 |
9.1.3 杉木种源叶片结构特征和生长的关系 |
9.1.3.1 叶片形态结构特征和生长的关系 |
9.1.3.2 叶片显微结构特征和生长的关系 |
9.1.3.3 杉木种源气孔结构特征和生长的关系 |
9.1.4 杉木种源叶营养元素和生长的关系 |
9.2 越南不同区域的杉木优良种源的选择 |
9.2.1 主要指标的筛选 |
9.2.2 越南不同地域的优良种源的选择 |
9.2.2.1 越南北部区域杉木优良种源的选择 |
9.2.2.2 越南中部区域杉木优良种源的选择 |
9.2.2.3 越南南部区域杉木优良种源的选择 |
9.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越南与中国的杉木种源研究结果比较 |
10.1 越南杉木种源种子特性与中国的比较 |
10.2 越南杉木种源幼苗生长特点与中国的比较 |
10.3 越南杉木种源光合作用与中国的比较 |
10.3.1 杉木叶绿素荧光比较 |
10.3.2 杉木叶绿素含量比较 |
10.4 越南杉木种源叶片结构特点与中国的比较 |
10.4.1 杉木叶片形态比较 |
10.4.2 杉木叶片显微结构比较 |
10.4.3 叶片的气孔比较 |
10.5 越南杉木种源幼树生长与中国的比较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1.1 越南杉木优良种源早期评价与选择 |
11.1.2 越南杉木与中国的比较 |
11.2 创新点 |
11.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9)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2 植物区系的历史及演变过程 |
1.2.1 国外植物区系的历史与演变趋势 |
1.2.2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历史与展望 |
1.3 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概况 |
第二章 西天山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资源概况 |
2.4.1 水资源 |
2.4.2 土壤资源 |
2.4.3 矿产资源 |
2.4.4 野生生物资源 |
2.5 植被分布特点 |
第三章 研究综述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库的建立 |
3.2.3 分析方法 |
3.3 研究意义 |
第四章 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的基本特征 |
4.1 药用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
4.1.1 科的数量组成分析 |
4.1.2 科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分析 |
4.2 药用植物属的区系分析 |
4.2.1 属的数量组成及分析 |
4.2.2 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及分析 |
4.3 药用植物种的生活型及生态型分析 |
4.3.1 药用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
4.3.2 药用植物的生态型分析 |
4.4 不同药用部位种的组成分析 |
第五章 西天山药用植物药学功效的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
5.1 药用植物的基本药用功效的组成分析 |
5.2 西天山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
5.2.1 药用植物科、属的多样性分析 |
5.2.2 西天山与周围环境的药用植物多样性比较分析 |
5.3 西天山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对策 |
第六章 西天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对策 |
6.1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 |
6.2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征 |
6.3 西天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形成的原因 |
6.3.1 人为因素 |
6.3.2 自然因素 |
6.4 珍惜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价值 |
6.5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保护对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西天山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 2. 西天山珍惜濒危药用植物名录 |
致谢 |
(10)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历史 |
1.2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地理概况和自然条件 |
1.3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植被研究概况 |
1.4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动物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名录 |
2.3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分种概述 |
2.4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分布特点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组成特点 |
3.2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生活型分析 |
3.3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生态型分析 |
3.4 新疆北塔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新疆胡杨木材的构造、材性及其利用(Ⅰ)(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山苍子油改性人工林杨木性能研究[D]. 张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D]. 曹启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木质部生态解剖与射线功能研究[D]. 周朝彬.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5]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6]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D]. 罗启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7]不同状态胡杨木材物理性质变化研究[J]. 宁国艳,王喜明,王哲.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 [8]越南杉木优良种源早期选择与中国杉木种源的比较研究[D]. NGUYEN BA TRIEU(阮伯赵).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9]西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区系分析[D]. 阿依加马力·克然木. 新疆大学, 2015(01)
- [10]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任姗姗. 石河子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