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糊控制技术在温度控制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秀英[1](2021)在《模糊PID控制在塑料挤出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将模糊PID控制方法应用在塑料挤出机温度控制中,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将模糊化后的信号作为模糊规则输入,可提高温度控制精度。该控制系统提高了塑料挤出机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以及挤出机成品的质量合格率。
葛正浩,岳奇,吉涛[2](2021)在《3D打印控制系统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3D打印技术因其具有可以成型复杂几何模型、加工过程操作简单的特点,因此在加工制造业、工业设计及医疗行业等生产领域均有着广泛应用。对3D打印控制系统主要部分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包括运动轨迹的规划及运动控制策略的优化、温度控制策略方案的优劣等控制部分;综述了现有的控制系统架构及控制方法,对比总结了各自的特点;最后,梳理总结了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包括优化控制方案、提升过程控制技术、增强系统功能多样性及智能化程度。
王更云[3](2021)在《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智能技术不仅为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条件,还能有效提升电力生产的效率。智能技术在电厂的应用有一定复杂性,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加强智能技术在电厂热工控制方面的研究,保证其在电厂的合理、有效应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提升电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苏培华[4](2021)在《先进控制技术在热风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热风炉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先进的燃烧优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热风炉燃烧系统的自动控制,通过动态优化算法,发现了热风炉的最佳空燃比,实现了炉内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了穹顶和排气温度的控制精度,降低了燃气消耗。该控制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热风炉的经济效益,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辛世杰[5](2021)在《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红外遥感技术是采集地球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覆盖面积广、探测时间长、机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国土资源管理、大气监测以及地质灾害检测和调查等各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候变化观测和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对红外遥感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气候变化观测要求来自红外遥感载荷的测量数据不确定度水平优于0.1K,其10年内的稳定性要求优于0.04K。要实现如此高定量化水平的目标,不仅需要稳定可靠的红外探测设备,还需要高精度的在轨红外辐射源。其中红外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载荷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温度,而辐射源的定标性能更是与其温度直接相关。基于上述重大应用需求,本课题研究设计了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通过对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系统组成进行分析,选定其中对温控需求最高的红外辐射源作为本课题设计系统的主要控制研究对象,并研究了其基本架构及溯源链路。针对红外辐射源中的各项核心组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分配了该辐射源的温度不确定度。在空间应用中,由于电子器件老化及其性能易受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现有的温度测量方法会出现非线性标定性能劣化的问题,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本课题在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实质上是将铂电阻与参考电阻的比率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了当铂电阻阻值远离参考电阻阻值时,电路非线性对测温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将该方法电路与目前测温水平较高的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置于恒温箱中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5℃~45℃的环境温度下,本方法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04℃,而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3℃。因此,该方法基本解决了非线性标定劣化的问题,无需载荷对其进行精密温控,减轻了载荷的热控成本,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场合中的非线性标定劣化程度更小,更加适合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应用场景。测量领域常用数字均值滤波器来降低测量噪声,但同时也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引入不确定度,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难以对该滤波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量化。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均值滤波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对温度缓变对象的温度变化率分布函数进行建模,利用该模型模拟生成温度测量序列并将其输入至滤波器中,最后利用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来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对黑体实物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不确定度与采样周期、均值数目的关系曲线,该评定方法为数字均值滤波器设计提供新的考虑方向。针对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TEC散温器及驱动电压双反馈模型。相较于基于TEC驱动电压的单反馈模型而言,双反馈模型的优点在于考虑了TEC散温器温度波动对温度控制的干扰,可实现干扰的超前控制。设计了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案,采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与分析,得到该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在制冷及加热模式下的精确数学模型。针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大时滞、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简化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保证变论域优点的基础上,删减了变论域中输入变量论域变换的过程。将该控制器与普通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进行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温度控制幅度下,该控制器均无超调量,而其他控制器的超调量从3.44%至6.70%不等,同时该控制器的稳定时间也要优于其他控制器。为模拟天基应用环境,于在轨真空状态中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其温控范围为-20℃~60℃,温度稳定性优于0.027K,温度均匀性优于0.072K;对空间基准红外辐射源在10m处的亮温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143K(k=2)。对样机上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量,可根据该相变温度对红外辐射源上铂电阻进行校准,满足ITS-90国际温度标准定义,使得红外辐射源温度具备在轨溯源能力,对提高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支撑了航天红外遥感温度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该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应用研究类一等奖。
周鑫[6](2021)在《电加热炉温度随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热炉是工业生产过程上一种典型的热处理设备,其温度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及产品质量的好坏。温度控制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和容量滞后等特点,分析和研究控制算法及其改进方法,对热处理生产过程平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电热炉温度控制,以SX2-1200型电热炉为基础,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和研究了电热炉基本工作原理,参考原有Ⅲ型表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控制系统结构,设计了基于S7-300 PLC的控制系统方案,完成了实验装置的搭建。其次,研究了传统控制系统PID算法,编制了温度PID控制程序、温度分段设定值随动程序和人机操作界面程序,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另外,根据电热炉实验数据,采用黑箱方法辨识建立了电热炉加热过程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用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字化,利用Win CC组态软件脚本语言编制了模型的仿真程序,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进行对比,验证了系统辨识的准确性。最后,重点研究了非线性PID控制算法的改进,并在STEP7工控软件中编制了改进后的电热炉温度控制程序,对改进后的控制效果与原有温控仪表以及传统PID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线性PID温度控制算法取得了优良的随动控制效果,在超调量、调节时间、余差等各项指标方面均达到并超过预期要求。通过人机界面,可方便地设定温升曲线,并实时显示实际温度趋势数据,实现了炉温快速、准确地跟随设定值。系统操作更为方便、运行稳定、安全高效,且具有较强抗扰动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生产效率。
刘艺炜[7](2021)在《皮肤3D打印三维移动平台搭建与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各种重大疾病频发,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使用组织器官移植的手段来恢复健康、延续生命。然而不幸的是,目前器官的捐赠数量远远达不到病人的需求量,而且异体器官移植的患者也会因为免疫排斥需长期服用药物,3D生物打印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产生的。本课题紧跟这一热点,本研究围绕3D生物打印机的构建,设计了一种可三维移动平台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以满足3D生物打印机的功能需求,并通过打印支架,测试温度控制系统的温控性能以及三维移动的支架打印性能。为实现打印机的三维运动,搭建了可X、Y、Z轴运动的平台,设计了步进电机DM422驱动器控制X、Y、Z轴的运动平台。为保证电机的足够精度,步进电机细分参数设为4000。设计了移动平台总体框架,分析了平台移动控制策略,设计了电路和控制程序。另一方面,设计了温度控制系统;建立了温度控制模型,并加入模糊控制算法提高了温度系统的温度控制效果。通过对温控系统的升降温实验测试、以及恒温测试,温控系统达到了0.7°C的控制精度,基本满足了系统需求。使用1%、3%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打印出来的支架水分较易蒸发、打印的液滴容易汇聚在一起。使用5%的海藻酸钠溶液打印出来的皮肤支架模型成型效果较好,支架线条清晰且不易蒸发。通过测试支架孔隙率为1×1mm、纤维直径0.5mm,验证三维移动平台用于打印和构建人工组织的可行性。
朱永忠[8](2021)在《基于PLC的高效智能换热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受自控技术掌握程度不够等诸多限制,工厂内使用的很多热源供给设备大多采用水-水换热机组,这种形式设备占地面积大、自重偏大,建筑资金投入占比高。而且设备运行时,维护人员24小时监视,加重了设备运行成本。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运行方式被逐渐淘汰。本文从智能换热机组各部分主要组件开始论述,确定整套设备机械部分主要包含板式换热器,水泵、气动阀,水箱;电器部分主要包含电器输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其中自控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温度探测器、压力探测器。并根据最佳计算方式选定各设备使用型式。在设备自控组成上引进了 PID模糊控制技术,因传统PID技术直接利用比例、积分、微分三部分来控制整个换热过程运行时积分与微分存在不能直接使用结果,在此对PID控制过程进行离散处理,离散方式的使用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大,进而控制系统再引进了增量式PID控制方式方案,改善了系统控制过程,在大部分时间内满足要求,但季节交替变化时,增量式方案又出现无法及时提供正确的数据,根据季节转化特点引进了增量式不完全微分方式。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系统的控制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压力、温度检测设备在运行时不可避免存在滞后现象,为减少滞后现象影响,系统运行进入了 Smith预估方案,但往往不恰当的预估值会造成灵敏度降低。随后在simth预估方案上引进模糊控制技术,从而提高响应速度,避免超调量,提高了设备快速反应的精度。系统PID控制方式确定后,转而编制PLC控制流程,根据选用的PLC控制设备特征对CPU、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进行组架。然后根据智能换热机组的控制流程、循环水泵运行流程、温度控制流程及补水泵的运行流程来编制PLC控制过程程序。在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基础上编制的主程序含开机检测程序、循环水泵进出口 PID压差程序、板式换热器进出口 PID温度控制程序、补水泵PID压差控制程序,最后编制PLC运行过程中调用的次程序。PLC程序编制成功保证了对设备数据的传输、检测、控制等功能实现,也达到了在监控系统的触摸屏上进行系统数据管理、历史记录的查阅、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趋势预测。智能换热机组的上位机触摸屏实现了人机友好界面对话,触摸屏上可就地直观显示各设备参数及运行状态,经过多次的运行测试与监控,智能换热机组满足了空调新风机组变化需求。
徐旻政[9](2021)在《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进入新时期以来,建筑智能领域多样化趋势愈加显着,建筑楼宇内部的设施功能也愈发齐全,人们对于楼宇控制的关注点、聚焦点开始向智能化、便利性与如何实现高效、合理的运用转移。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楼大厦不断增多,传统的有线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无线的控制系统应运而生,但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也日渐上升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降低楼宇的能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在智能楼宇建筑中,包括配电、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等系统,空调、照明系统能源消耗占比最大。针对高能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的中央空调温度控制方法能够保持室内温度固定在某一值,但由于人为的操作设定,室内温度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下的人体需求,且无法在线及时调整的问题。本文结合模糊控制器能够消除稳态误差和传统PID能够简易设置、及时调整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舒适度指标(PMV)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在线整定PID参数,根据风速控制系统的实时输入,进行模糊推理,并进行运算。实验表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能够在5s内实现迅速稳定自我调节,无超调和振荡,控制效果有了显着提升。(2)针对传统的照明系统在人工控制的基础上,每盏LED灯的使用效率都达到了最大值(100%),但未能实现能源节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照明系统,即运用最优化方法对系统目标函数寻求最优解,求出极值,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分配LED亮度,从而达到节能效果。并且能在多人场景下,找到最佳照明策略。实验证明,使用优化后的照明系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相比于传统的照明系统,提出的方法能够达到60%的能源节约效率。(3)针对夏季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整个空调系统产生的能耗较多的问题。在特定负荷、一定户外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本文提出采用非线性规划算法对系统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求解出使系统耗能最小化、性能最优化的各组件的运行参数。通过实验得出,与中央空调的稳定控流运行模式和变冷冻水控流运行模式比较后,优化后的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能够节能10%以上。
蒋建军[10](2021)在《基于气味及视觉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过程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锅式杀青是由茶农在锅内翻炒茶叶,并根据茶叶气味及颜色的差异及时调节锅温,改变茶叶受热量。因人工感官反馈控制的优势,这种杀青方式主要用来处理名贵茶叶。然而受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杀青方式均一性较差,且手工控制锅温,耗费人力。因此,本文以绿茶鲜叶为实验材料,利用PEN3电子鼻和视觉在线检测技术代替人的嗅觉和视觉,对不同恒定锅温杀青过程中绿茶气味和颜色进行测量并对其变化规律及变化机理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其与品质之间的联系,分别设计基于气味在线检测、基于视觉在线检测和基于气味及视觉在线检测三种模糊控制杀青方案进行杀青。搭建基于气味及视觉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实验系统,该系统包含5个部分,分别是气味在线检测部分、视觉在线检测部分、加热与风冷部分、杀青锅部分及PC控制部分。该系统可以实现气味与视觉的在线检测及锅温的在线检测与控制,锅温控制精度为±4°C,控制效果较好。杀青过程中,自动记录在线检测与控制的数据,例如锅温、叶温、PEN3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及颜色数据等,并将这些数据自动保存在计算机中。首先研究绿茶在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焦糊、香气散发时的气味产生机理及PEN3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得出2传感器为焦糊代表传感器,6传感器为氧化反应代表传感器,9传感器为香气代表传感器。然后记录不同恒定锅温(160℃、170℃、180℃、190℃、200℃)杀青过程中2、6、9传感器响应值及品质参数,研究锅温对气味及品质的影响,发现锅温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绿茶气味及品质的保留。在此基础上分析2、6、9传感器响应值与品质参数之间的联系,设计基于气味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算法,根据2、6、9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在线调节锅温,发现绿茶品质得到改良,尤其是化学品质较好。使用视觉在线检测技术在线检测不同恒定锅温(160℃、170℃、180℃、190℃、200℃)杀青过程中的绿茶颜色,通过过程中记录R、G、B分量及测量的品质参数,研究锅温对绿茶颜色及品质的影响,发现锅温过高或过低时,绿茶颜色及品质均欠佳。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茶颜色与品质参数之间的关联,设计基于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算法,根据绿茶颜色的变化在线调节锅温,发现绿茶品质得到改良,尤其是感官品质较好。使用PEN3电子鼻和视觉在线检测技术分别对不同恒定锅温(160℃、170℃、180℃、190℃、200℃)杀青过程中的绿茶气味和颜色进行在线检测,并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PEN3电子鼻与视觉在线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发现利用R分量作为杀青前期和杀青中后期划分依据要优于6传感器,且根据|d(G-R)/dt|的变化规律调节锅温钝化氧化酶活性,防止焦糊的能力要优于2和6传感器,但是PEN3电子鼻能够检测绿茶香气,因此取长补短,设计基于气味及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算法,发现杀青后绿茶酶活性为3.18 U·m L-1,茶多酚为16.88%,氨基酸为2.45%,酚氨比为6.89,叶绿素为9.16 mg/g,感官品评分为94.1,绿茶化学品质和感官品质均得到改良。通过比较,基于气味及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杀青后的绿茶要优于基于气味在线检测及基于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杀青后的绿茶。
二、模糊控制技术在温度控制实验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控制技术在温度控制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模糊PID控制在塑料挤出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模糊PID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2 模糊PID控制技术在塑料挤出机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
3 结语 |
(2)3D打印控制系统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3D打印运动控制 |
1.1 运动轨迹的规划 |
1.2 运动控制策略 |
1.2.1 直线控制与优化 |
1.2.2 S形曲线控制 |
1.2.3 自适应控制 |
1.2.4 模糊控制 |
1.2.5 变细分数控制 |
1.2.6 滤波控制 |
2 3D打印温度控制 |
2.1 打印头温度控制 |
2.2 打印平台温度控制 |
2.3 温度控制策略 |
2.3.1 自适应控制 |
2.3.2 模糊控制 |
3 其他控制部分 |
3.1 激光扫描控制 |
3.2 电子束、电弧与电喷印控制 |
3.3 限位控制 |
3.4 调平系统控制 |
3.5 人机交互 |
4 3D打印控制系统架构 |
4.1 PC+PLC的控制系统 |
4.2 PC+MCU+硬件控制卡的控制系统。 |
4.3 PC+多MCU控制系统 |
1)MCU控制方案不彻底。 |
2)用户交互较为落后。 |
3)打印速度、精度及稳定性均有待提高。 |
4)批量生产情况下,控制系统的成本偏高。 |
5 3D打印控制系统的共性问题及展望 |
5.1 共性问题 |
1)打印过程中电机的运动控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
2)打印速度与打印精度不能同时兼得。 |
3)高水平控制方案研究不足,控制方案成本较高。 |
4)控制参数设计与分析不够完备。 |
5.2 展望 |
5.2.1 优化控制方案 |
1)优化控制器。 |
2)提升对多梯度、异质材料的变路径控制能力。 |
3)发展工业级、大规模3D打印设备协同控制方案。 |
4)降低控制成本。 |
5.2.2 提升过程控制技术 |
1)优化温度控制算法和电机运动控制算法。 |
2)加强闭环控制。 |
3)提升微纳米水平3D打印的控制技术。 |
5.2.3 增强系统功能多样性及智能化程度 |
6 结语 |
(3)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控制技术在热工控制中的应用 |
1.1 自动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
1.2 自动保护技术的应用 |
1.3 模糊控制技术 |
2 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中的重点应用 |
2.1 在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2.2 在制粉系统中的应用 |
2.3 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
2.4 在给水控制中的应用 |
2.5 在负荷控制中的应用 |
3 总结 |
(4)先进控制技术在热风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先进的控制技术 |
1.1 概述 |
1.2 超前控制策略 |
1)基于扰动观测器的PID控制器 |
2) PID前馈控制器 |
3)模糊PID控制器 |
2 先进控制技术在热风炉上的应用 |
2.1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PID控制器的应用 |
2.2 PID前馈控制器的应用 |
2.3 模糊PID控制器的应用 |
3 热风炉先进控制技术的性能 |
4 结论 |
(5)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
1.1.2 在轨辐射定标技术瓶颈 |
1.2 在轨辐射定标基准源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技术难点 |
1.3 高精度温控技术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
1.3.1 研究现状 |
1.3.2 技术难点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应用需求研究 |
2.1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系统组成及分析 |
2.1.1 系统组成 |
2.1.2 高精度温控需求分析 |
2.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原理 |
2.2.1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架构 |
2.2.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溯源链路 |
2.3 红外辐射源核心组件需求分析 |
2.3.1 温度测量组件 |
2.3.2 半导体制冷器及其散温组件 |
2.3.3 红外辐射源结构设计 |
2.3.4 绝热棉及多层绝热组件 |
2.3.5 微型相变固定点单元 |
2.4 不确定度分配 |
2.4.1 基本原理 |
2.4.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不确定度分配 |
第3章 面向红外辐射基准载荷应用的高精度测温技术研究 |
3.1 主流测温电路原理及局限性分析 |
3.2 测量电路非线性校正原理简介 |
3.3 基于电阻比率测温结构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研究 |
3.3.1 针对非线性误差问题的研究 |
3.3.2 针对铂电阻阻值计算不连续问题的研究 |
3.4 基于同激励源及同信号路径的可扩展式电阻阵列研究 |
3.4.1 工作原理 |
3.4.2 快速判定电阻区间算法 |
3.5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
3.5.1 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的局限性研究 |
3.5.2 温度测量系统信号模型的研究 |
3.5.3 典型温度信号序列的构建方法 |
3.5.4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算法 |
3.5.5 黑体温度特性模型验证 |
3.5.6 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参考阻值比率结构的测控温系统电子学设计 |
4.1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研究 |
4.1.1 恒流源电路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2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设计 |
4.2 测控温系统硬件设计 |
4.3 电路性能分析与实验 |
4.3.1 多参考阻值切换调节因子作用效果实验 |
4.3.2 温度测量稳定性等效实验 |
4.3.3 温度测量分辨能力等效实验 |
4.3.4 温度测量非线性标定劣化实验 |
4.3.5 温度测量电路校准与检定 |
4.3.6 热控驱动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
4.3.7 热控驱动电路输出稳定性实验 |
4.3.8 功率测量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建模与研究 |
5.1 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热力学模型研究 |
5.1.1 半导体制冷器基本原理 |
5.1.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
5.1.3 基于TEC散温器温度及驱动电压双反馈的模型研究 |
5.1.4 基于TEC驱动电压单反馈的模型研究 |
5.1.5 单反馈模型与双反馈模型的比较 |
5.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法研究 |
5.2.1 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黑体温控系统模型辨识 |
5.2.2 基于增广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的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
6.1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基本原理简介 |
6.2 针对输入变量的简化变论域研究 |
6.3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关键参数 |
6.3.1 模糊化和解模糊设计 |
6.3.2 模糊规则设计 |
6.3.3 模糊推理设计 |
6.3.4 基于简化变论域对模糊化环节的重设计 |
6.3.5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控制器关键参数 |
6.4 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关键参数的优化 |
6.4.1 基本原理 |
6.4.2 适应度函数设计 |
6.5 温控仿真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温控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 |
7.1 红外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实验 |
7.1.1 红外辐射源机械结构设计 |
7.1.2 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与分析 |
7.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性能测试 |
7.2.1 短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
7.2.2 温控曲线波动及异常扰动分析 |
7.2.3 长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
7.2.4 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相变温度测量 |
7.2.5 相变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研究 |
7.2.6 红外辐射源空腔发射率仿真 |
7.3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不确定度评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电加热炉温度随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热炉在工业中的应用 |
1.2.2 大滞后对象控制技术 |
1.2.3 电热炉仿真技术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
2.1 电加热炉 |
2.1.1 电加热炉工作原理 |
2.1.2 系统技术指标 |
2.1.3 系统控制要求 |
2.1.4 实验装置搭建 |
2.2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2.2.1 可控硅元件 |
2.2.2 温度测量环节 |
2.2.3 PID控制器 |
2.3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PLC选型与组态 |
2.3.2 硬件接线设计 |
2.3.3 系统通信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算法研究与实现 |
3.1 PID控制算法与实现 |
3.1.1 PID控制算法 |
3.1.2 温度PID控制程序设计 |
3.2 设定值分段生成算法与实现 |
3.2.1 设定值分段生成算法 |
3.2.2 设定值分段随动程序设计 |
3.3 Win CC操作界面设计 |
3.3.1 变量管理及数据归档 |
3.3.2 操作界面设计 |
3.4 系统实验测试 |
3.4.1 温度采集与PID输出 |
3.4.2 最大加热速率测试 |
3.4.3 阶跃升温实验 |
3.4.4 分段折线升温实验 |
3.4.5 抗扰动能力实验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4.1 电热炉建模 |
4.1.1 系统辨识原理 |
4.1.2 模型参数求取 |
4.2 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
4.2.1 模型差分化求解 |
4.2.2 仿真程序设计 |
4.3 系统实时仿真及验证 |
4.3.1 模型可靠性验证 |
4.3.2 分段升温仿真实验 |
4.3.3 抗扰动仿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热炉控制系统算法改进 |
5.1 控制难点与解决方案 |
5.2 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 |
5.2.1 理想的控制参数规律 |
5.2.2 控制参数非线性化 |
5.2.3 跟踪-微分器设计 |
5.3 非线性PID控制算法与实现 |
5.3.1 非线性PID控制算法 |
5.3.2 非线性PID控制程序设计 |
5.4 控制系统实验 |
5.4.1 控制器参数整定 |
5.4.2 分段升温实验 |
5.4.3 抗扰动实验 |
5.5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5.6 系统创新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皮肤3D打印三维移动平台搭建与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3D生物打印机国内外研究应用领域现状 |
1.4 3D打印机平台综述 |
1.4.1 3D打印设备特点 |
1.4.2 国内3D生物打印机平台设计综述 |
1.5 温控系统研究综述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直线电机与模型搭建 |
2.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原理 |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PMLSM的矢量控制和闭环控制结构 |
2.4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2.5 控制系统建模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2 FPGA及其系统设计 |
3.3 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
3.4 喷头模块设计 |
3.5 温度模块设计 |
3.5.1 CPU芯片的选型 |
3.5.2 电源电路设计 |
3.5.3 复位电路设计 |
3.5.4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5.5 测量电路设计 |
3.5.6 设计光耦隔离电路检测220V电压 |
3.5.7 反馈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3.5.8 通信模块设计 |
3.6 电路测试 |
3.6.1 移动平台测试 |
3.6.2 喷头电路测试 |
3.6.3 温度控制电路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移动平台电机控制算法和温度控制算法 |
4.1 加减速算法 |
4.1.1 加减速算法的分类 |
4.1.2 梯形加减速算法 |
4.1.3 梯形加减速流程 |
4.2 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
4.2.1 PID控制原理 |
4.2.2 模糊控制 |
4.2.3 模糊控制温度PID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
4.2.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三维移动平台程序设计 |
5.1 软件总体设计 |
5.2 软件设计 |
5.2.1 移动平台程序设计 |
5.2.2 移动平台梯形控制算法程序设计 |
5.2.3 梯形控制算法程序顶层综合和模块 |
5.3 温控平台程序设计 |
5.4 程序调试 |
5.4.1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测试 |
5.4.2 喷头控制程序测试 |
5.4.3 温度控制程序测试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
6.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6.1.1 试验设备与仪器 |
6.1.2 实验材料 |
6.2 温度控制系统测试 |
6.3 三维移动平台支架打印实验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PLC的高效智能换热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1 换热机组发展趋势 |
1.2.2 PLC控制进展 |
1.2.3 机组系统控制功能进展 |
1.3 项目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智能化换热机组控制 |
2.1 换热机组概况 |
2.2 智能换热机组关键组件 |
2.2.1 温度控制 |
2.2.2 压力控制 |
2.3 蒸汽气动阀选择及参数 |
2.4 板式换热器选择及参数 |
2.5 电器控制布置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换热机组PID控制算法 |
3.1 PID控制原理 |
3.2 Smith预估控制 |
3.3 智能控制系统的建立及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LC结构及硬件设计 |
4.1 PLC应用介绍 |
4.2 PLC S7-200smart结构介绍 |
4.3 控制硬件选择 |
4.4 控制柜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PLC程序组成 |
5.2 PLC组态 |
5.3 智能换热机组运行流程 |
5.4 检测地址分配表 |
5.5 循环水泵控制程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组参数调节和测试 |
6.1 图形界面生成 |
6.1.1 热水循环水泵设定 |
6.1.2 调节阀参数设定 |
6.1.3 补水系统参数设定 |
6.2 系统报警界面设定 |
6.3 系统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1 智能化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1 照明子系统 |
2.1.2 风控子系统 |
2.2 无线通信技术 |
2.2.1 ZigBee 技术 |
2.2.2 ZigBee组网技术以及应用 |
2.2.3 ZigBee协议栈 |
2.3 智能照明技术 |
2.3.1 应用特点 |
2.3.2 调光技术 |
2.4 空调PMV控制技术 |
2.5 空调制冷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MV的风控系统设计 |
3.1 PMV指标控制影响参数分析 |
3.2 PMV指标控制方法 |
3.3 智能热湿环境解决方案 |
3.4 风控模块的设计 |
3.5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设计优化 |
3.6 基于PMV指标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最优模型的照明系统设计 |
4.1 照明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2 数据流 |
4.3 硬件节点结构和通讯接口 |
4.3.1 硬件设计 |
4.3.2 硬件节点结构 |
4.3.3 通讯接口 |
4.4 最优化模型的改进方案 |
4.4.1 智能照明算法的选择与优化 |
4.4.2 硬件节点 |
4.5 节点管理模块设计 |
4.5.1 节点管理 |
4.5.2 数据传输模块 |
4.6 数据库设计 |
4.6.1 逻辑设计 |
4.6.2 数据库表设计 |
4.7 最优化算法的改进与设计 |
4.8 实验验证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全局能耗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
5.1 中央空调系统目标函数优化 |
5.2 独立变量的优化控制 |
5.3 目标函数求解的优化约束条件 |
5.3.1 部件的物理约束 |
5.3.2 部件间的相互约束 |
5.4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
5.4.1 优化算法 |
5.4.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10)基于气味及视觉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电子鼻技术的运用和研究 |
1.2.2 视觉在线检测技术的运用和研究 |
1.2.3 模糊控制技术的运用和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气味及视觉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实验系统 |
2.1 引言 |
2.2 系统原理 |
2.3 气味在线检测部分 |
2.3.1 气味检测方法的选择 |
2.3.2 气路设计 |
2.3.3 气味检测实验验证 |
2.4 视觉在线检测部分 |
2.4.1 视觉在线检测部分设计 |
2.4.2 视觉在线检测的预处理 |
2.5 加热与风冷部分 |
2.5.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2.5.2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
2.5.3 温度连续控制实验验证 |
2.6 杀青锅部分 |
2.7 PC控制部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气味在线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过程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案设计 |
3.3.1 绿茶的恒温杀青 |
3.3.2 基于气味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杀青策略 |
3.4 品质检测 |
3.4.1 含水率的测量 |
3.4.2 气味的检测方法 |
3.4.3 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
3.4.4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3.4.5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4.6 酚氨比的计算 |
3.4.7 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4.8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4.9 感官品质的测定 |
3.4.10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杀青过程中PEN3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分析 |
3.5.2 恒定锅温杀青过程中PEN3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变化与变化机理分析 |
3.5.3 基于气味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杀青方案设计 |
3.5.4 模糊控制条件下的绿茶锅式杀青效果验证 |
3.5.5 化学品质评定 |
3.5.6 感官品质评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视觉在线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过程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绿茶的恒温杀青 |
4.2.4 基于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杀青策略 |
4.3 品质检测 |
4.3.1 含水率的测量 |
4.3.2 视觉的检测方法 |
4.3.3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4.3.4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4.3.5 酚氨比的计算 |
4.3.6 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7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3.8 感官品质的测定 |
4.3.9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杀青过程中的预处理 |
4.4.2 恒定锅温杀青过程中绿茶颜色变化规律与变化机理分析 |
4.4.3 基于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杀青方案设计 |
4.4.4 模糊控制条件下的绿茶锅式杀青效果验证 |
4.4.5 化学品质评定 |
4.4.6 感官品质评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气味及视觉在线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过程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绿茶的恒温杀青 |
5.2.4 基于气味及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策略 |
5.3 品质检测 |
5.3.1 含水量的测量 |
5.3.2 气味的检测方法 |
5.3.3 视觉的检测方法 |
5.3.4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5.3.5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5.3.6 酚氨比的计算 |
5.3.7 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5.3.8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5.3.9 感官品质的测定 |
5.3.10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杀青过程中基于气味在线检测与基于视觉在线检测的比较分析 |
5.4.2 基于气味及视觉在线检测的模糊控制杀青方案设计 |
5.4.3 模糊控制条件下的绿茶锅式杀青效果验证 |
5.4.4 化学品质评定 |
5.4.5 感官品质评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模糊控制技术在温度控制实验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模糊PID控制在塑料挤出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徐秀英.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1(06)
- [2]3D打印控制系统研究综述[J]. 葛正浩,岳奇,吉涛. 现代制造工程, 2021(10)
- [3]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 王更云.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21)
- [4]先进控制技术在热风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苏培华. 工业加热, 2021(07)
- [5]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D]. 辛世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6]电加热炉温度随动控制系统研究[D]. 周鑫.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7]皮肤3D打印三维移动平台搭建与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 刘艺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PLC的高效智能换热器控制系统设计[D]. 朱永忠. 扬州大学, 2021(08)
- [9]基于ZigBee的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D]. 徐旻政. 扬州大学, 2021(08)
- [10]基于气味及视觉检测的绿茶锅式杀青过程控制研究[D]. 蒋建军. 江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