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技术为河套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河套农业50年(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姚科敏[2](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张小莉,陈文胜,李晓宇,银爽[3](2017)在《农业综合开发 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强筋壮骨”》文中研究表明盛夏的内蒙古巴彦淖尔,骄阳似火,站在新铺的田间机耕道上,一马平川的麦田尽收眼底,金色的麦浪随风而动,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这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结出的硕果。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丰富,自治区成立以来一直将农牧业发展视为重中之重,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益。以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为抓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罗融融[4](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王为径[5](2014)在《发展在村庄:历史与民族志视角下的农村变迁分析(1978-2013)》文中认为农村变迁是研究“农”的谱系中无法绕过的命题。本研究沿着知识考古学的理论脉络,对改革开放至今的国家发展背景下的村庄变迁进行对比与梳理,深入地阐释了近三十年国家发展话语中“农”内涵的拓展,以及其之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角色功能嬗变;另一方面,借用后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解析技术统治、商品主导和新村模范三大发展机制,本研究力图还原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变迁的基本动力。与此同时,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河北青林县柳村做了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以历史分析和民族志“深描”作为研究方法,厘清了小社区和大历史的远近关系,完成了一个综合民族志,并重塑了历史语境下的村庄叙事。民族志细致描述了柳村个人的生计方式、生活态度和人生轨迹的嬗变,以及村庄历史中村容村貌、村落文化、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不同村民生命中的奋斗、挣扎、彷徨和坚持的丰富生命经验,极其有力地诠释了变迁的脉络;另一方面,一个普通中国村庄的历史过程,也毫无疑问展现了国家发展的当代诉求。作者认为,农村变迁方向的确立不能离开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国家对“农”的话语的反复建构,既凸显了国家发展对“农”的期许,也表达了“农”在每个阶段的历史意义。第二,国家对“农”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设计——经由技术精进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从而压缩农民的生活时空;经由商品干预农民的买卖自由,从而挤占农民的市场空间;经由新村建设改造农村的乡土风情,从而重塑农民的村庄愿景。第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不但试图将一个渺小的华北村庄置于整个国家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国情之下,更希望将其引入发展主义指导下的全球村庄图景当中,去探究涉及全球化对农耕为主的村庄、本土文化、本土技艺等的巨大作用。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尝试提出一种强国家-强农民社会协同治理的可能性,以期缓解目前涉农问题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指引农村变迁进入更为有力的发展方向。本研究的创新意义在于,传统的农村变迁的田野研究,或者过于强调对“发展”与“增长”的推崇,或者专注在村落文化凋敝的评述当中。此研究从宏观上对历史文本进行“农”的考古学研究,从微观上以综合民族志作为理论和方法,并放眼于全球的发展背景之下,通过建构微观小叙事,与大历史彼此关照,更为透彻地阐释农政变迁与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与此同时,笔者引入后发展视角进行农村变迁分析,继承了其对“发展”的整体认识,认为后发展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足以解释近三十余年来的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内容与趋势,为中国村庄发展研究的全局视野和意义延展做出了一定探索。
韩新盛[6](2014)在《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文中认为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它以广阔的沙漠和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它既是生态脆弱带、荒漠化发展严重带,又是我国西北沙漠与东部农业的生态屏障;既有黄河三面环绕,又是黄河泥沙带;既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沙尘源区。经过6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已达到23%,沙漠趋于稳定;通过发展沙产业带动沙漠治理和生态恢复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基本经验和突出特色,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而不仅仅依靠单纯治理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发展规模较大,发展状况较好,但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聚集区较少,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沙漠稀缺资源循环利用。随着沙产业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急需找到一套推进和保障沙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从整体上实现沙产业由专业化集群向产业链集群转变。本文依据库布其沙漠TM影像资料和实地测量数据对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进行划分和计算;并运用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及温湿风寒指数法研究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和测算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及产业关联度。论文在集群发展条件、集群与关联度分析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推断出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即自然环境风险、外部竞争风险和结构性风险;文章以相关地区和企业为例提出沙产业集群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具体方法,为指导库布其沙漠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沙漠仅仅依靠治单纯的治理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通过发展沙产业治理沙漠已经成为库布其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向;(2)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出现生态盈余;(3)每年5-8月是库布其沙漠旅游舒适度较高的时期,应大力推进沙漠旅游业这一重要沙产业的发展;(4)库布其沙漠沙产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煤开采和洗选业与旅游业存在集群现象,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产业集群,将煤开采和洗选业限定在特定区域内发展;化学工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与其它沙产业关联度最高,应推动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这一与农林牧渔业等其它沙产业密切相关的沙产业发展,化学工业应在特定区域内进行集约化发展;(5)产业链条集群模式、循环链条集群模式和共生集群模式是三种沙产业集群的模式;(6)库布其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环境、同业竞争和结构性风险,通过采取措施保障集群的健康发展,可有效规避集群风险;(7)通过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构建沙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通过分析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现状,采取TM影像,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明确提出库布其沙漠具有生态盈余,可以发展沙产业;提出库布其沙漠以产业链网为基础的沙产业集群模式;论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库布其沙漠,系统深入定量地开展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为指导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田海军[7](2013)在《漠南武术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漠南地域位于我国华北北部,泛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方,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草原地区,清代以来成为内蒙古的代称。漠南地域游牧民族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曾经以其突出的骑射武艺南下中原,与汉族农耕文化发生了交流和融合,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发展,从武术历史文化的角度审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漠南武术文化是指漠南地域存在的与武术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既包括漠南少数民族创造的游牧武术文化,也包括漠南农耕民族传承的农耕武术文化。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为基础,对漠南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法,社会学口述历史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为主要手段,深入漠南地域,对漠南地域存在的武术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对获取的各种文本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漠南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进展;漠南游牧武术的相关文化;历史文献中漠南游牧民族的彪悍民风;漠南游牧民族地域性特色的传统武艺;漠南游牧民族尚武文化的归因寻绎;漠南农耕武术文化概貌;漠南南部农耕武术拳械个案探析;漠南地域孕育的汉族战将;清代中期以来漠南农耕武术的发展轨迹;漠南游牧民族传统武技的现状诊断与对策;漠南武术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与探寻。结果发现:1.漠南地域游牧武术文化的主体民族是中华民族中最骁勇、最彪悍的民族群体之一。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对话,促进了民族尚武文化的交融。2.漠南武术文化包含了南部农耕武术文化和北部游牧武术文化两种类型,这两种武术文化的分布基本上以阴山、狼山山脉走向为分界线。游牧武术文化的特色是豪迈奔放,粗犷实用;农耕武术文化以质朴醇厚,击舞和融为特色。3.游牧民族的传统武艺包括马上使用的马刀、马枪和骑射等内容,地上使用的搏克、射箭等内容,这些传统武艺的功能价值主要通过战争得以体现。蒙古弯刀出现在蒙古族崛起于草原时代,弧形背屈的刀身形制特点,配合骑兵前冲的速度运用劈、抹技术,主要功能是增加杀伤面积,而非注重杀伤程度。4.固有的自然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对英雄的崇拜情结等促成了游牧民族尚武性格的形成。5.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分布呈现带状格局特征,这是由当地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和农耕文化繁荣及商贸活动频繁等因素决定的。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成因主要是移民运动导致的武术文化传播。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重心不在农村而在城镇,其传播和发展模式是由城镇而城镇,村落武术文化现象在漠南没有形成。6.民国绥远省国术馆的成立,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该地农耕武术的传播。农耕武术传入漠南后并没有因游牧文化的影响产生显着的技术流变。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利用传统节日举行民间社火,展演武术文化,为传统武术群众基础的形成和自身的传承、普及找到了适宜的民俗文化空间。7.清代中期以来,漠南农耕武术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具体表现在武科举人才涌现、镖师职业的出现、农耕武术的集中传入。散打运动的兴起,形成了漠南竞技武术运动的特色优势。8.搏克和射箭等尚武活动呈现出弱化甚至濒危现象,其原因包括尚武体育自身的原因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变迁原因。漠南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由漠南武术的二元分布特征决定。游牧武术应结合漠南地域民俗文化旅游业,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漠南竞技武术的发展,应重点发展散打、中国式摔跤等身体直接对抗项目。传统武术应利用武术之乡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让传统武术回归全民健身,服务社会人群。
许晨,李延国[8](2013)在《再生之门》文中研究表明编者的话:本刊本期隆重推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再生之门——中国式监狱探秘》,作品披露大墙内鲜为人知的罪与罚、刑与法、人生与兽性的博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东西方法律思想之比较。其中有从劳改队到监狱的历史变迁,有监狱人民警察与服刑罪犯斗智斗勇、再铸灵魂的传奇故事,有身为省长、市长的高官沦为"阶下囚"的心路历程,也有外国同行参观中国监狱的感慨。读来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两位作家都是国内着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其作品《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人生大舞台》、《居者有其屋》等等,都曾获得过多种文学奖项。
王喜宽[9](2012)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城市生态系统地球化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1:5万土壤、降尘地球化学测量,分析了城市区内土壤及降尘有害元素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毒有害元素在大气干湿沉降物、污染端元组分的分布特征研究,查明了不同污染源元素含量特征。通过对大气干湿沉降物、可吸入颗粒物、农作物以及人发等不同介质中的有害元素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尾矿坝地区环境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危害,评价了空气γ吸收剂量率的生态效应。研究显示,城市区土壤和降尘中均富集Hg、Pb、Cu、Cd、C、Zn、P、Se、S等元素。此外,包头市区土壤还富集Ce、La、Y等稀土元素,U、Th等放射性元素以及Fe族、F等元素。降尘中绝大多数元素含量高于对应土壤。包头市主要污染区分布在包钢、包头铝厂及其尾矿坝一带。呼和浩特市炼铁厂为主要污染区。不同端元降尘有害元素含量总体分布规律是冶炼尘>燃煤尘>交通尘>降尘>建筑尘。包头市区干湿沉降中主要异常元素是Cr、Zn、La、Ce、Cd、F、Se,此外Pb、P、C、Cu在局部地区也相对较高。呼和浩特市干湿沉降样品中主要异常元素是Cd、Hg、Se,其次是Pb、Zn、Cr、F等。城市降尘中富含云母、磁铁矿、赤铁矿等矿物,无高岭土、伊利石等粘土矿物。对元素形态研究显示,Ni、Cr、Hg的生物有效态含量较低,F、Cd、Pb、Zn、Cu生物有效态含量较高。其中Cd的离子态和碳酸盐结合态、F的水提取态含量最高。铅同位素示踪表明,包头市的主要污染源是冶金工业、燃煤与汽车尾气,呼和浩特的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与汽车尾气。与包头相比,呼和浩特市可吸入颗粒物中F、Zn含量较高,As、Cd、Pb、Th、Se、La偏低,而Hg、Ni、Co、Cr、Cu含量与包头市接近;包钢尾矿坝一带的土壤、降尘中富集Ce、La、F、Cd、Pb、Zn、Th、Y、Cu、Cr等元素,地下水、地表水中富集F、Pb,农作物和人发中富集F、Pb、Hg、Ce、La、Y等元素,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放射性评价结果显示放射性基本不影响人体健康。对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土壤污染趋势预测显示,包钢尾矿坝及包钢尾矿渣堆一带土壤Cd、Hg、Pb已达到污染限值,存在较大的生态危害。其他绝大部分地区则为安全区。
谷莉[10](2011)在《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辽夏金时期堪称新形势下的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较大深度和广度的多民族文化艺术大融合时期。契丹、党项、女真所代表的辽夏金是与宋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长期抗衡、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民族大融合的旋涡中,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激荡的声浪中,艺术不断交融与创新,孕育并铸就了中国装饰纹样艺术的又一次辉煌。宋代装饰纹样是时代的主流。由于工艺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工艺美术品的繁盛发展,有益于装饰纹样的发展,使装饰纹样的应用面和题材比以往更宽广,传承并超越了唐代装饰纹样。宋代是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整个社会文化程度得到提高,市民的审美欣赏能力普遍较高。装饰纹样一方面体现了文人士大夫所主导的文人审美情趣,突出儒雅性,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普通的市民阶层生活审美的需要,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情趣和社会风俗,表现世俗性。纹样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形成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面貌。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深度融合是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形成基础。辽、夏、金民族作为游牧民族,在装饰纹样上体现了北方民族雄迈豪爽的精神风貌和淳朴的审美观点。辽、夏、金装饰纹样与宋的装饰纹样并存发展,其装饰纹样艺术都经历了模仿汉族文化,把汉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逐渐有机融合,加上外来文化的遗韵,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的过程。辽、西夏、金装饰纹样与主流汉族装饰纹样在交流互补中竞相发展,构成了统一的中国装饰纹样的多维有机整体,其特有的民族纹样特征丰富了主流纹样的内在气质,促进了民族纹样艺术的双向交流与融合,在装饰纹样领域得到了共同繁荣迅速发展。宋、辽、夏、金在装饰艺术上都出现了新的纹样,一直到元朝统一中国,最终游牧农业合二为一,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装饰纹样面貌。一直以来,辽、西夏、金时期的装饰纹样在中国纹样史上就如沧海一粟,不为重视。尽管分别建立这三个朝代的契丹、党项族、女真族在历经民族文化的融合,接纳和吸收中原文化之后生成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装饰纹样却也因不被视为正统而被淹没。本文尝试重现这一段在中国纹样史上相当重要,却为我们长期所忽略的篇章。总的来说,宋辽夏金时期是我国装饰纹样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装饰纹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宋辽夏金时期我国装饰纹样的整体发展趋势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从而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二、科学技术为河套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河套农业5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技术为河套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河套农业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 科学传播理论 |
二、 媒介地理理论 |
三、 文化传播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
一、 集中呈现 |
二、 深度解读 |
三、 科学引领 |
四、 对比拷问 |
五、 创新视界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5)发展在村庄:历史与民族志视角下的农村变迁分析(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从计划到发展:国家话语中“农”的考古学 |
1. 以农促工:计划年代的粮食奉献 |
2. 以农助建:发展时期的资源呈现 |
3. 由工至建:农村变迁的旨趣转型 |
第三章 从聚合到分流:村庄故事中“农”的宣叙调 |
1. 县村介绍:县志书写的村庄白描 |
2. 村落回眸:集体绘制的村庄图景 |
3. 村民追溯:个人记叙的村庄群像 |
第四章 从归属到游离:发展机器对“农”的重建构 |
1. 技术统治:资料工具的时空压缩 |
2. 商品主导:生产生活的市场笼罩 |
3. 新村模范:乡村景观的城市关照 |
第五章 从地方到全球:后发展视角“农”的再省思 |
1. 中国村庄:国家主导的发展主义 |
2. 全球村庄:国际发明的发展干预 |
3. 地方村庄:管辖变迁的孰进孰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2.1 沙产业概念界定及国内外沙产业研究现状 |
2.1.1 沙产业定义 |
2.1.2 国内沙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
2.1.3 国外沙产业发展现状 |
2.2 产业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研究现状 |
2.2.1 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生态产业链和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
2.3.1 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结构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三、库布其沙漠危害和治理方向 |
3.1 库布其沙漠自然状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特征 |
3.1.4 水文水资源状况 |
3.2 库布其沙漠社会经济条件 |
3.3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和治理方向 |
3.3.1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 |
3.3.2 库布其沙漠治理方案及成果 |
四、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
4.1 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 |
4.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4.1.2 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 |
4.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
4.2.1 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 |
4.2.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 |
4.3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及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3.1 库布其沙产业发展概况 |
4.3.2 沙产业集群优势对比分析及库布其沙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4.4 沙漠旅游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
五、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
5.1 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
5.1.1 区位熵法 |
5.1.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5.2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测算与分析 |
5.3 库布其沙产业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
5.3.1 以煤开采和洗选业为基础数列计算 |
5.3.2 以农林牧渔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
5.3.3 以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旅游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
5.3.4 建立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关联度矩阵 |
5.4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
六、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风险评价 |
6.1 确定评价指标 |
6.2 构建判断矩阵 |
6.2.1 构建二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
6.2.2 构建三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
6.3 求权重 |
6.3.1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
6.3.2 计算三级指标权重 |
6.4 风险模糊评价 |
七、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1 产业链集群模式 |
7.2 循环链条集群模式 |
7.3 共生集群模式 |
八、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保障措施 |
8.1 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 |
8.1.1 各方参与模式 |
8.1.2 沙草产业逆向拉动提升防治成效的模式 |
8.1.3 工业反哺生态模式 |
8.1.4 技术模式 |
8.2 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 |
8.2.1 行业的优势竞争力分析 |
8.2.2 库布其葡萄酒产业集群综合能力分析 |
8.2.3 构建核心能力 |
8.2.4 集群竞争模式 |
8.3 沙区构建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 |
8.3.1 库布其沙漠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8.3.2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库布其沙漠产业高新区 |
8.3.3 高新区保障措施 |
九、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
(7)漠南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理论假设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相关文献综述 |
1.6.1 漠南地域文化研究综述 |
1.6.2 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
1.6.3 漠南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前沿 |
1.6.4 小结 |
2 漠南地域及漠南武术文化界定 |
2.1 漠南地望 |
2.2 漠南地域亚文化区划分 |
2.3 漠南武术文化的界定 |
2.3.1 武术文化界定 |
2.3.2 漠南武术文化界说 |
2.4 小结 |
3 漠南游牧武术相关文化 |
3.1 无处不现的马文化 |
3.2 婚丧、生活习俗中的尚武文化 |
3.2.1 婚丧习俗中的勇武 |
3.2.2 生活中的尚武信息 |
3.3 祭祀舞蹈中的武文化 |
3.4 人生礼仪的武文化 |
3.5 图腾信仰中的武文化 |
3.6 蒙古医学中的武医文化 |
3.7 岩画记载的武事遗存 |
3.8 史诗文学中的崇武情结 |
3.9 小结 |
4 野蛮与文明——漠南游牧民族的盛武雄风 |
4.1 鸣镝射马——秦汉匈奴人的武风 |
4.2 北狄骁武——南北朝游牧人的剽悍 |
4.2.1 简牍黄卷中的乌桓与鲜卑 |
4.2.2 “木兰从军”映射的柔然 |
4.3 突厥狼骑——隋唐时期的北方强族 |
4.4 辽金争雄——两宋时期的契丹女真 |
4.4.1 强弓利矢——英武契丹望影射敌 |
4.4.2 鸷劲沉雄——彪悍女真接矢就射 |
4.5 饮马欧亚——元代蒙古人的铁骑 |
4.6 小结 |
5 武术奇枝——漠南游牧民族的传统武艺 |
5.1 马上武技 |
5.1.1 马刀 |
5.1.2 马枪武艺 |
5.1.3 骑射武艺 |
5.2 搏克(蒙古族摔跤) |
5.2.1 搏克的规则制度 |
5.2.2 搏克的仪式 |
5.2.3 搏克的技术 |
5.2.4 草原摔跤的不同风格类型 |
5.2.5 搏克名将 |
5.3 射箭 |
5.3.1 草原民族的射箭习俗 |
5.3.2 草原民族射箭活动的现状 |
5.4 小结 |
6 适者生存——漠南游牧民族崇尚勇武的归因 |
6.1 自然环境决定的身体基础和民族性格 |
6.2 政权频替的社会环境 |
6.3 英雄崇拜的民族情结 |
6.4 小结 |
7 漠南游牧民族传统武术的现状与对策 |
7.1 游牧民族尚武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
7.2 游牧民族武术文化弱化归因 |
7.2.1 尚武体育项目自身的原因 |
7.2.2 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致使 |
7.3 漠南游牧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7.3.1 自然环境:游牧经济运转的物质基础 |
7.3.2 文化生态:游牧武术文化生存的内环境 |
7.3.3 政府扶持与政策引导 |
7.4 小结 |
8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概貌 |
8.1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拳种及分布 |
8.2 汉民族农耕武术的传承与传播 |
8.2.1 传承方式 |
8.2.2 传播过程与方式 |
8.3 回族武术的传承 |
8.3.1 回族传承的武术拳种 |
8.3.2 回族武术传承的特征 |
8.4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存在特征及其归因 |
8.4.1 尚武遗风构筑的漠南农耕武术文化骨架 |
8.4.2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
8.4.3 移民携技成为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形成的原因 |
8.5 小结 |
9 见微知着——漠南农耕武术拳械个案分析 |
9.1 阴把枪 |
9.1.1 漠南阴把枪的源流及赵老同 |
9.1.2 阴把枪技术 |
9.1.3 干壮枝疏:漠南阴把枪的地域性传承与横向传播 |
9.1.4 阴把枪的代表人物 |
9.2 形意拳 |
9.2.1 漠南地域形意拳的源流与传承 |
9.2.2 漠南形意拳技术 |
9.2.3 漠南形意拳代表人物 |
9.3 弹腿砸拳 |
9.3.1 赤峰市弹腿砸拳的历史源流 |
9.3.2 赤峰市弹腿砸拳的技术内容及特征 |
9.3.3 赤峰市弹腿砸拳的代表人物 |
9.4 小结 |
10 忠武报国——征战漠南地域的汉族武将 |
10.1 两代战神逐漠北 |
10.2 射石没镞飞将军 |
10.3 一门忠烈杨家将 |
10.4 天下奇男常十万 |
10.5 小结 |
11 清中叶以降漠南农耕武术的发展 |
11.1 清代农耕武术的壮大 |
11.1.1 武术职业人口涌现 |
11.1.2 武术拳种的传入集中 |
11.1.3 习俗文化为武术提供的文化场域 |
11.2 民国武术组织的活动 |
11.2.1 绥远省国术馆 |
11.2.2 各县级国术馆 |
11.3 建国后农耕武术的样态 |
11.3.1 传统武术稳步发展 |
11.3.2 竞技武术发展失衡 |
11.4 小结 |
12 漠南武术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发展模式探寻 |
12.1 漠南武术文化的特色 |
12.1.1 游牧武术:集体传承与时间连续特色 |
12.1.2 骑射搏克:粗犷豪放的实用特色 |
12.1.3 传统武术:击舞相融的质朴特色 |
12.1.4 摔跤散打:身体对抗的优势特色 |
12.1.5 漠南武术文化的特色导览 |
12.2 漠南武术的发展模式 |
12.2.1 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平台,振兴游牧武术文化 |
12.2.2 立足选材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对抗项目 |
12.2.3 依托传统底蕴,回归全民健身 |
12.3 小结 |
13 结论与建议 |
14 致谢 |
15 参考文献 |
16 附录 |
(8)再生之门(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
人类监狱纵横谈 |
第一章杀头不像割韭菜 |
1、毛泽东对犯人说话了 |
2、劳改队长的传奇 |
3、阶级斗争的年代 |
4、管人的和被管的 |
5、华岗校长的沉浮命运 |
6、作家之眸看监狱 |
第二章魔鬼之锤敲响了警钟 |
1、血光中的壮士 |
2、里程碑式的大转折 |
3、“三像三心”育新人 |
4、“变色龙”表演的悲剧 |
5、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三章 文明的求索者 |
1、监狱里的特殊学校 |
2、化腐朽为神奇的锻造 |
3、“一所了不起的监狱” |
4、刻骨铭心的“警醒日” |
5、高高举起的奖牌 |
6、与一位老警官的对话 |
第四章“适应性”里的人性光辉 |
1、监狱新政的探路人 |
2、“把犯罪的人当作人” |
3、阳光狱务 |
4、监狱长接待日 |
5、大墙内的超市 |
第五章春风化雨润心田 |
1、放下你的屠刀 |
2、“脱逃大王”的回家路 |
3、三亲工程 |
4、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
5、电视直播:现代监狱一日 |
第六章雕塑灵魂的人 |
1、赶“雷锋大集” |
2、点点滴滴都是情 |
3、“痴迷者”的觉醒 |
4、斗智斗勇战“冥顽” |
5、十一大协会 |
第七章升起你的太阳 |
1、一个死刑犯的最后回首 |
2、把刑期变学期 |
3、又到新春团聚时 |
4、北大讲坛上的监狱长 |
5、属于你的太阳 |
尾章法律的表情 |
(9)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城市生态系统地球化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目的 |
1.1.1 论文资料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论文依据与研究意义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国内外城市环境研究现状 |
1.4.1 基本定义 |
1.4.2 城市化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
1.4.3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2.2.1 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状况 |
2.2.2 包头市经济发展状况 |
2.3 研究区城市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呼和浩特市城市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2 包头市城市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 研究区城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 |
2.5 样品采集及分析质量简述 |
2.5.1 城市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方法 |
2.5.2 样品采集方法 |
2.5.3 采样质量控制 |
2.6 样品分析质量 |
2.6.1 元素全量 |
2.6.2 元素形态 |
2.6.3 矿物相 |
2.6.4 水样 |
2.6.5 生物样 |
2.6.6 分析质量 |
第三章 城市生态系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3.1 呼和浩特市 |
3.1.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1.2 降尘地球化学特征 |
3.2 包头市 |
3.2.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2.2 降尘地球化学特征 |
3.3 不同城市区元素含量特征对比 |
3.3.1 不同城市区土壤含量特征对比 |
3.3.2 不同城市区降尘含量特征对比 |
3.4 土壤与降尘元素相关性分析 |
3.4.1 不同城市区元素相关性研究 |
3.4.2 不同城市区元素聚类分析结果 |
3.4.3 因子分析结果 |
3.4.4 分析 |
第四章 矿物学和元素形态研究及污染物质来源 |
4.1 概述 |
4.2 城市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矿物相与形态研究 |
4.2.1 矿物相特征 |
4.2.2 元素形态特征 |
4.2.3 小结 |
4.3 不同污染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不同污染源土壤与降尘的地球化学特征 |
4.3.2 不同污染端元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3 城市区大气干湿沉降物地球化学特征 |
4.3.4 燃煤及粉煤灰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元素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 |
第五章 生态效应与预测预警 |
5.1 可吸入颗粒物生态效应评价 |
5.1.1 可吸入颗粒物特征 |
5.1.2 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3 可吸入颗粒物生态效应评价 |
5.2 包头市放射性污染评价 |
5.3 包钢尾矿坝地区生态生态效应研究 |
5.3.1 包钢尾矿坝水中各元素含量特征 |
5.3.2 包钢尾矿坝附近农作物中各元素含量特征 |
5.3.3 包钢尾矿坝对周围环境的生态效应评价 |
5.4 城市土壤质量评价 |
5.5 土壤元素含量趋势预测 |
5.5.1 包头市土壤元素含量趋势预测 |
5.5.2 呼和浩特市土壤元素含量趋势预测 |
5.5.3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6.2 矿物学及元素不同相态研究 |
6.3 不同污染源元素特征及污染来源示踪 |
6.4 生态效应评价 |
6.5 城市土壤质量评价 |
6.6 土壤元素含量趋势预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传承 |
一、宋辽夏金以前装饰纹样的发展轨迹 |
二、继承发展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二节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政权的并立和对峙 |
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
第三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技艺的发展 |
一、宋辽夏金手工业的发展 |
二、工艺美术品装饰技术的提高 |
第二章 多姿多彩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一节 几何纹样 |
一、回纹 |
二、八达晕 |
三、卍字纹 |
四、方胜纹 |
五、球路纹 |
第二节 植物纹样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菊花纹 |
四、叶纹 |
五、瓜果纹 |
第三节 动物纹样 |
一、龙纹 |
二、凤纹 |
三、虎纹 |
四、狮纹 |
五、摩羯纹 |
第四节 人物纹样 |
一、佛教人物纹样 |
二、人物故事纹样 |
三、乐、舞、杂剧纹样 |
四、婴戏纹 |
第五节 其它纹样 |
一、水纹 |
二、抽象纹样 |
三、舟船纹 |
第三章 宋代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变迁 |
第二节 影响宋代装饰纹样的人文因素 |
一、宋代政治经济制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宋代思想文化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宋代文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宋代书画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装饰纹样的普及 |
一、城市经济繁荣发展为装饰纹样普及创造了物质条件 |
二、世俗文化兴起为装饰纹样普及打下了人文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装饰纹样的普及作好了技术准备 |
第四节 雅与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风格 |
一、装饰纹样中的雅 |
二、装饰纹样中的俗 |
三、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特色 |
第五节 疏与满并存的装饰纹样构图 |
第六节 范式与自由化的装饰纹样艺术手法 |
一、宋代装饰纹样的范式 |
二、宋代纹样自由化的装饰手法 |
第七节 装饰纹样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以瓷器纹样为例 |
一、对漆器艺术的借鉴 |
二、对金属器艺术的借鉴 |
三、对剪纸艺术的借鉴 |
四、对建筑艺术的借鉴 |
五、对绘画艺术的借鉴 |
六、对雕塑艺术的借鉴 |
七、对染织艺术的借鉴 |
第四章 辽夏金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辽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自然——游牧生活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唐风宋韵——中原汉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佛道之光——佛道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二节 佛光辉映的西夏装饰纹样 |
一、走进佛国——多元佛教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承袭唐宋——中原汉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博采众长——外来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豪放质朴的金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中原——辽宋文化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面向世俗——佛道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多元交融——外来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五章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 |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装饰纹样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
二、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第二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对后世的影响 |
一、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对近现代中国民间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宋代装饰纹样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
结论 |
一、宋代装饰纹样作为主流的发展 |
二、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并存发展 |
三、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互动和交融丰富了中华装饰纹样 |
四、奠定了中华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征引文献 |
一、史料古籍 |
二、论述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图像书籍 |
附录 |
表 1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建立 |
表 2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主要战争与和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着 |
后记 |
四、科学技术为河套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河套农业5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农业综合开发 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强筋壮骨”[J]. 张小莉,陈文胜,李晓宇,银爽. 中国财政, 2017(14)
- [4]《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5]发展在村庄:历史与民族志视角下的农村变迁分析(1978-2013)[D]. 王为径.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6]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D]. 韩新盛.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7]漠南武术文化研究[D]. 田海军.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8]再生之门[J]. 许晨,李延国.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3(05)
- [9]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城市生态系统地球化学评价[D]. 王喜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10]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 苏州大学, 2011(06)